医学影像-肾细胞癌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CT表现』
CT检查是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CT上可 显示肾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淋巴 结肿大,静脉内癌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等。
CT上肾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肿块,肾癌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扩大或肾局部 明显突起,部分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 大多数呈侵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CT表现
据统计,肾癌内含有囊变占11.3%;出血占3.7%; 钙化占11.3%;坏死占49%。平扫时肾癌与正常 肾实质密度相接近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如果 没有肾外形的改变,没有肿块内密度不均匀的 表现,CT平扫很容易漏珍,增强后,肾癌密度 低于正常肾实质,可能是由于肾癌破坏了正常 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而它本 身又没有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另外, 肾癌常伴随没有血供的囊变、坏死等病理表现, 也是其增强后密度比正常肾实质低的原因之一。
3、血行转移,肾癌可侵范肾静脉,形成癌栓 -肺、骨、肝等。
分期、临床处理及预后
】准确的肾癌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5 年生存率不仅与分期有关,还与细胞分化和肿瘤大小有关。
分期
病理表现
临床处理
5年生存率(%)

局限于肾包膜内
根治术
60--70

局限于肾筋膜内
根治+术后放疗
【病理】肾癌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 伴出血和坏死,偶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 多为富血管肿瘤,镜下可分为他们细胞癌和颗 粒细胞癌,一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病理:嫌色性肾细胞 癌伴出血、坏死、钙 化。
26-48HU

72-101HU
病理:嫌色细胞癌伴大片状坏死
四、肾集合管癌
• 起源于肾髓质。 • 属于少血供肿瘤,以轻中度强化常见,但强化较乳 头状肾细胞癌显著。 • 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境 界模糊不清 ,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30HU
273HU
病例一 邱振金 男 38岁 发现左肾肿物1周
170HU 75HU
病例二 兰爱凤 女 29岁 发热1周
病例三 陈明宗 男 47岁 体检发现双肾囊肿3年,右腰酸 胀痛1月
6-28Hu
17-67Hu
病例四 陈金成 男 49 反复左腰部不适1月余,1周 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排肉眼血尿一次。
• 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多为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 肿瘤多为散发。
• 部分肿瘤可为遗传性,其发病年龄较轻,
男女比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临床症状
• 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 发现。 • 以往根据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诊 断肾癌,此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 约1/3患者有肾癌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 压、血沉快、贫血、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改 变、激素水平改变、尿多胺升高、血癌胚抗原 升高、精索静脉曲张等。
病理:高级别尿路上皮样癌伴肉瘤样变
三、复杂性肾囊肿
•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间隔、钙化等 ,分为
出血性囊肿、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分隔
病例五 张桂英 女 63 岁 右腰痛1天
26-48Hu
72-96Hu
71-101Hu

肾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肾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定义:良性上皮性肿瘤,由胞浆 嗜酸性的大细胞构成,线粒体丰富。
治疗
肾穿刺活检对RCC的诊断价值有限,假阳性率2.5%,假阴性率15%,目前仍有 争议,国内外专家共识是不推荐术前活检。除非为了身体条件太差或肿瘤分期太 晚无法手术者确诊、或者有肾外肿瘤为了鉴别原发瘤转移瘤、以及位于肾脏深部 的小肿瘤无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而又不适合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行微创治疗(射频 消融等)确诊。 手术方式:肿瘤剜除术(适应于良性肿瘤)、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假包膜产生的生理学基础是:肾癌生长时,癌基质收到刺激增 生,包绕于肿瘤外周,还与癌灶挤压正常肾实质导致其缺血, 坏死,纤维组织沉积有关。
产生假包膜是机体的适应保护机制,可以限制癌灶生长及扩散。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AML 良性肿瘤
囊变坏死的信号特点
T2WI明显高信号同样见于:富含新鲜纤维成分或富含血窦病变
肾细胞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杯口征: 肾实质与肿瘤交界处之杯 口样隆起
劈裂征: 肿瘤肾内部分与肾实质交 界平直,形似劈裂
杯口征 阳性
杯口 征阴 性
劈裂 征阳 性
劈裂征 阴性
结果
无或少脂成分错构瘤两征象的判断
杯口征阳性 6例/7例( 85.7%) 劈裂征阳性 5例/7例( 71.4%)
2016版WHO肾脏肿瘤分类 —对已知肾脏肿瘤的新认识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更名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 性囊性肾肿瘤,WHO/ISUP分级为1级或2级 集合管癌:为侵袭性恶性肿瘤,约2/3患者两年内 死亡 髓质癌:为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 间以月计算(1天-26月)
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肾细胞癌类型,约占肾细胞癌的70%-80%。 40岁-75岁,男性多发(男女比例2-3:1)。大部分单侧发病,

肾鳞状细胞癌

肾鳞状细胞癌

患者女性,70岁。

右侧腰背部胀痛不适半月余,伴尿频、尿急及排尿踌躇费力。

入院前1日,突然出现血尿,呈洗肉水样,并伴有凝血块;查体右侧肾区无明显膨隆,无压痛及叩击痛。

既往体健。

腹部彩超示右肾多发结石。

放射性核素检查示右肾功能重度受损。

腹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肾体积增大,上极见一大小约5.6 cm×4.6 cm×3.5 cm的肿物,边界不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区,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3),考虑为右肾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肾实质内近肾盂处多个不规则结石。

图1~3 分别为平扫、皮质期、排泄期显示右肾多发结石并右肾上极肿物,边界不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手术及病理:行腹腔镜探查及右肾切除术,取出右肾及周围脂肪组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肾静脉未见癌栓。

切除右肾肉眼观呈灰黄灰白色,大小约13.5 cm×8.0 cm×6.0 cm。

镜下肾组织切面大部分区域坏死,结构不清,未见输尿管残端,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图4);病理诊断:考虑为右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广泛浸润肾实质及肾被膜外脂肪。

术后患者好转出院,随访11个月后因广泛转移去世。

图4 病理图片:HE染色,×10讨论:肾脏鳞状细胞癌约占上尿路恶性肿瘤的0.7%~7.0%,术前误诊率57%,其发生与肾脏结石和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本患者考虑多与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

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通常6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略高,也可见于40岁以下者,因此,在本病的早期诊断中要警惕。

一般来说,肾脏恶性肿瘤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仅超声和CT检查的准确率可分别达98.6%和95.0%。

但是本病临床复杂多变,以CT和MRI为主的检查仅表现为一般恶性肿瘤的特征,所以,最后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的检查。

但是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在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期及随访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例中,CT三期扫描未见明显特异性,但可以指导和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1 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 CT 检查的肾细胞癌 43 例, 其中男 28 例, 女15 例, 年龄最小 21 岁, 最大 80 岁, 平均年龄 55.8 岁。经过手术、病理 证实 32 例, 血管造影、随访证实 11 例。 扫描方法: 1992 年 10 月 - 2002 年 5 月, 采用以 色列 EXEL2000 Sprint 全身 CT 扫 描机, 层厚 5 mm, 层距 5 mm, 扫描时 间 2.1 s, 315 mAs, 130 kV。全部病例平扫后, 用 12# 针头从肘静 脉团注造影剂优维显或泛影葡胺注射液 50 ml 增强扫描。 2002 年 8 月 - 2005 年 12 月 采 用 德 国 西 门 子 公 司 SOMATOM Balance 螺旋 CT 机。常规平扫后进行肾脏皮质期、实质 期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射欧乃派克注射液或泛影 葡胺注射液 80~100 ml( 1.5 ml/kg) , 注射速率 3 ml/s。所有患者 术前均常规摄胸部 X 线片, 做肝脏 B 超, 然后按照 Robson 分期 标 准 进 行 评价 。 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由 2 名高级职称 CT 诊断医师 进行回顾性阅 片, 详细 记录肿瘤的部位 、大小 、密 度, 观察肾上 腺、肾周脂肪、肾静脉、下腔静脉是否受侵,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影 像 学 检查 结 果 与 手 术 病 理 进 行 对 照 。 2 结果 43 例患者共检出肿瘤 43 个, 直径最小 1.5 cm, 最大 10.8 cm, 平均 4.3 cm。CT 表 现: 肿 瘤假 包膜 3 例 , 肾周 间隙 条带 状影 11 例, 结节影 9 例, 肾静脉瘤 栓 3 例, 下腔静脉瘤栓 2 例 , 肾上 腺转移 2 例, 肝脏、肺转移 4 例。术前 CT 诊断及分期与手术、病 理结果对照见表 1。

囊性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11例报道)

囊性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11例报道)
csccn m. nls n :h yt ea clcr nm a cr i C hr t i i ,hc s f au r ug a oea o. yt ot Cocui sT ecscrnl e1 ac o ahs e a Tcaa e sc w ihi 0 lef r cl prtn i e o i i tn c rts v 0s i i
蚌埠医学院学报 2O 年 1 月第 3 卷第 6 08 1 3 期
[ 文章编号 ]10 —2 0 2 0 ) 6 4 _2 0 020 ( 0 8 0 7 9o

79 4
临 床 医学 ・
囊 性 肾细 胞 癌 的 C T诊 断 ( 1 例 报 道 ) 附 1
许新堂, 广林, 颜 曹 刚, 周胜 利 , 永刚 , 张 周新 萍

] J
da I ss M eh d : h T i n aa 0 1 c s s0 y t e a el a cn ma c 瑚 e y p to o ) w r ems e t ey a ay e . igl i. t o s T e C ma g d t fl a e f s cr n lc l c ri 0 o 0 c i d b ah l g, e e r t p ci l J l z d v 1 Re I t : e e a e e n tae l l c lr c si s t re u a n e a n e ts a d t e in r w l a1 e t r sl s S v n c s s d m0 sr td mu t o u a y t ma s wi i g lr i n r w U a d s p a , n h n e al J s p a we e l i c h r d

儿童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儿童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1 5 u 静 脉 期 7 ~ 1 6 U( 图 2 。 手 术 所 见 : 肾 增 大 , 0H , 8 1H 见 ) 右 可 见 灰 褐 色 结 节 向 肾 表 面 隆 起 肾 上极 、 上 腺 、 周 脂 肪 肾 肾
目前 儿 童 肾癌 治 疗 以手 术 切 除 为 主 , 括 单 纯 性 及根 治 包
化 C 扫描 可 以 区 别 囊 肿 和 错 钩 瘤 。5岁 以 下 儿 童 肾癌 与 T 肾母 细 胞 瘤 术 前 鉴 别 困 难 , 目前 多 根 据 症 状 区 分 , 者 以 血 前
尿 多 见 , 者 以腹 部 包块 为 多见 。 后
匀, 清 , 界 内有 丰富 血 流 信 号 , 见 动 脉 频 谱 。 C 检 查 : 肾 可 T 右 上极 肿 块 , 小 4 5m, 扫 C 值 l ~4 H , 脉 期 8 大 .c 平 T 5 2 u动 9~
[ 献标识码 ] B 文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2 . 1 0 3 0 14
肾可 见 黑 色 肿 物 75×4 5m 大 小 , 部 可 见 淋 巴 结 肿 大 。 . .c 局 诊 断 为右 肾细 胞 癌 , 出血 坏 死 。 伴
计资料表明 , 肾细 胞 癌 在 我 国发 病 率 约 占 成 年 人 恶 性 肿 瘤 的 1 ~3 , 外 占 3 . 临 床 第 五大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 儿 童 % % 国 % 是 而 肾癌 发生 率 非 常 低 。 我 们 收 集 了 延 边 大 学 医 院 2 0 0 2年 ~ 20 0 5年 问 手 术 治 疗 的 3例 儿 童 肾 细 胞 癌 , 合 相 关 文 献 , 结 报
细 胞 癌 , 润 生 长 浸
[ ] 蔡 正 林 小 儿 肾癌 的 临 床 表 现 与 诊 治 特 点 [] 临 床 儿 1 J.

肾透明细胞癌CT影像征象及其OA、CRCC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肾透明细胞癌CT影像征象及其OA、CRCC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0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6月 第20卷 第06期 总第152期【通讯作者】李明谦,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研究。

E-mail:**********************CT Imaging Signs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0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2, Vol.20, No.06 Total No.152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不同亚型肾癌的影像学征象,包括钙化、密度、淋巴结转移、强化方式及程度等征象;比较CCRCC、CRCC、OA不同时期的CT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 )描述,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有差异。

2 结 果2.1 CCRCC、CRCC、OA的CT征象比较 CCRCC、CRCC与OA出现包膜、钙化、出血的几率比较无差异(P >0.05);出现坏死囊变、均匀轮辐状强化、星状疤痕、节段增强反转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等CT征象的几率比较有差异(P <0.05)。

其中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CCRCC最为常见;节段增强反转以CRCC最为常见;CCRCC与OA常见坏死囊变,且密度不均;CRCC密度多均匀,坏死囊变较少见,见表1。

2.2 CCRCC、CRCC、OA不同时期的CT值比较 CCRCC、CRCC、OA平扫期CT值比较无差异(P >0.05);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CCRCC的CT值均高于CRCC、OA,呈“快进快患者男,53岁。

左腹部不适伴间断血尿2月余,影像诊断:左肾占位,考虑透明细胞癌 CT平扫示:左肾见一软组织密度影,其内见点状稍高密度影 (图1~图2),CT增强扫描示:左肾病灶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强化(图3~图4);静脉期(图5~图6)及延迟期(图7~图8)呈相对低密度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九
林月峰 女 55岁 胃镜发现胃占位1天,术 前检查发现右肾占位 CA19-9 824U/ml
病例十
林丽平 女 41岁 发现左肾囊肿2周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肾脏肿瘤较为常见,其中以恶性居多, 常见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肾细胞癌、肾盂癌 和肾母细胞瘤,少见者为淋巴瘤和转移瘤。
2004 年WHO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类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呈密度不均的肿块, 内含血管、平滑肌与脂肪,其中脂肪为特殊 成分,CT为负值,多为-90~-40Hu。
¡ CT增强扫描见肿瘤内血管成分明显强化,达 到血管密度,平滑肌成分也显示增强,而脂 肪成分几乎不增强,保持原来负值。肾癌很 少有脂肪成分,此点极有诊断鉴别意义。
复杂性肾囊肿
四、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临床与病理 ¡ 本病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肾
性黄色瘤病及肿瘤样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等。 ¡ 本病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尿路梗阻、感染和代
26-48Hu
72-96Hu
病例五 张桂英 女 63 岁 右腰痛1天
71-101Hu
病例六 曹水兴 男 49岁 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天
29Hu
39Hu
49Hu
18-70HU
30-182HU
32-172HU
病例七 吴国辉 男 26 反复排全程肉眼血尿20余天
42HU
54HU
60HU
61HU
病例八 陈金科 男 68岁 发现左肾肿物1个月
¡ 肿瘤较小时,其密度均匀,很少出现坏死、出血和 囊性变,超过38%肿瘤可出现钙化,钙化呈片状, 境界可清楚或模糊。
¡ 肾脏肿瘤若大于7cm,均匀一致的轻度强化且伴钙 化,则强烈提示为嫌色细胞癌。
26-48HU
病理:嫌色性肾细胞 癌伴出血、坏死、钙 化。
72-96HU
72-101HU
病理:嫌色细胞癌伴大片状坏死
女比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临床症状
¡ 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 发现。
¡ 以往根据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诊 断肾癌,此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 约1/3患者有肾癌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 压、血沉快、贫血、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改 变、激素水平改变、尿多胺升高、血癌胚抗原 升高、精索静脉曲张等。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尤溪县医院影像科 陈登卫
2015-09-24
30HU
273HU
病例一
邱振金 男 38岁 发现左肾肿物1周
170HU
75HU
病例二 兰爱凤 女 29岁 发热1周
病例三 陈明宗 男 47岁 体检发现双肾囊肿3年,右腰酸 胀痛1月
6-28Hu
17-67Hu
病例四 陈金成 男 49 反复左腰部不适1月余,1周 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排肉眼血尿一次。
33HU
(左肾肿瘤)透明细胞型肾 细胞癌(FuhrmanⅡ级)
174HU 121HU
肾透明细胞癌(FurhmanⅠ级)
二、乳头状肾细胞癌
¡ 多位于肾皮质,易出血、坏死、囊变,部分 乳头状肾细胞癌边缘可见结节或小乳头样改 变。
¡ 以轻度不均匀强化常见。在皮质期,实性部 分强化明显低于肾皮质,其后各期强化程度 有增高趋势,呈“缓慢升高”型。
¡ 钙化:肾细胞癌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 象,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钙化罕见。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出血
二、肾盂癌
病理:高级别尿路上皮样癌伴肉瘤样变
三、复杂性肾囊肿
¡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间隔、钙化等 ,分为出 血性囊肿、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分隔(不完 全)囊肿。
¡ 复杂性肾囊肿的CT表现根据囊内容物的不同,表现各 异,如分隔性囊肿扫描见其壁和分隔薄而均一,无确 切强化的壁结节或明显的实性部分,出血性囊肿增 强扫描未见强化等。
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诊断
一、肾透明细胞癌
¡ 多位于肾皮质,坏死、出血、囊变常见。 ¡ 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显著强化,与肾皮质强
化类似,实质期强化显著消退,强化方式多 为“快进快出”。 ¡ 强化程度是鉴别肾细胞癌各亚型的最有用参 数,发现在皮髓期CT值>84HU判断透明细胞 癌的敏感度为74%,而排泄期CT值>44HU敏 感度为84%。
¡透明细胞癌:约占肾癌的70%, 5 年生存率约 为55%~60%。
¡乳头状癌: 约占肾癌的15%~20%, 其5 年生 存率约为80%~90%。
¡嫌色细胞癌:约占肾癌的6%~11%, 5 年生存 率接近90%。
¡ 集合管癌和未归类癌,其中集合管癌约占肾 癌的1%,未归类癌罕见。
临床特征
¡ 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多为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 肿瘤多为散发。 ¡ 部分肿瘤可为遗传性,其发病年龄较轻,男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几个提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征象
¡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膨胀 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致。肾细 胞癌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肿瘤因生 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生长, 掀起的皮 质逐渐被破坏。
¡ 肿瘤内血管影: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畸形血管粗大, CT表现为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肾细胞癌内的 肿瘤血管管径较细,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四、肾集合管癌
¡ 起源于肾髓质。 ¡ 属于少血供肿瘤,以轻中度强化常见,但强化较乳
头状肾细胞癌显著。 ¡ 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境
界模糊不清 ,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32-45HU
35-74HU
病理:集合管癌伴大 片状坏死,腹膜后淋 巴结转移
39-75HU
鉴别诊断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肾盂癌 ¡ 复杂性肾囊肿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 肾嗜酸细胞瘤 ¡ 肾淋巴瘤 ¡ 肾转移瘤
¡ 强化程度低于肾嫌色细胞癌。 ¡ 动态增强肿瘤中心一般无星芒状或轮辐状改
变。
(右肾)乳头状肾细胞癌 (Ⅰ型)伴坏死,侵及周 围肾组织,肾被膜。
29HU
39HU
49HU
三、肾嫌色细胞癌
¡ 肿瘤中心多位于肾髓质,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形 态规则的球形实质性肿瘤。
¡ 少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期多为轻中度强化,实质期 肿瘤强化多样,多数强化较皮髓交界期强化明显, 大多数肿瘤强化相对均匀,近30%肿瘤中心可见星 芒状或轮辐状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