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肾癌影像学表现

肾癌影像学表现

(2)血管瘤拴
肾癌可以发生血管瘤拴,见下图。左侧两幅图 为CT图像,中间为核磁图象,右侧为超声图象。 CT图象上可见肿瘤发生在右肾后侧,软组织肿物突 向肾盂,形成软组织结节,相互融合在一起,即肾 癌和肾静脉瘤拴。成长条状。核磁上T2全纵图象可 见肿瘤信号不均匀,和肾实质没有分界,肿瘤侵犯 肾盂,两者界限不清;增强核磁图象可见肿瘤明显 强化,瘤拴信号密度稍低。超声图象可见肾皮质边 缘部位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楚,肾盂存在鹿角状 低回声区域,即肾静脉瘤拴。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乳头状癌CT上往往表现为均匀密度的结 节,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有轻 度延迟强化。核磁图象T1全纵表现为稍高均 匀信号结节,T2全纵表现为高信号且不均匀 的囊性区域,冠状位清楚可见多囊状改变。 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匀,稍许强化,见下图。 因此,平扫时CT上表现为均匀密度而在 核磁上表现为不均匀信号时,应考虑乳头状 癌可能。标本上可见肿瘤呈多囊状改变。镜 下可见乳头的分布情况。
肿瘤生长比较快可以侵犯肾实质和肾周脂肪囊, 同时可以侵犯到后腹壁和腰大肌。下图可见肿瘤血 供丰富,有高密度结节状表现,为肿瘤血管。肿瘤 血管形成动静脉瘘,导致对比剂排泄很快,另外肾 周脂肪囊里可见迂曲的肿瘤血管。这可以解释肿瘤 在肾实质期表现100%密度低于肾实质。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结果 1 2 例 病例 动态 增 强 C T表 现 , 原 发病 灶 均 为单 发 , 呈 软组 织 密度 , 3 例 见假 包膜 , 5 例 有分 叶 , 肿 瘤 密度 均 匀
5例 。 不 均 匀 7例 , 内部可 见线 状 、 小 片状 坏 死 或 星芒 状纤 维 灶 , 坏 死 区一 般较 小 , 边缘 光 整 , 1例见 钙 化 , 动 态 增
2 0 1 3 年 l 2 月 第 5 1 卷 第 3 5 期
・医学影像 ・
动态增强 C T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汪裕 聪 陈 锋 施 承 达 李 盛
宁波 市鄞 州 人 民 医院放 射科 。 浙 江 宁波
3 1 5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讨 动 态增 强 C T扫 描对 肾嫌 色细 胞癌 的诊 断价 值 及 其 临床 应 用 。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1 2例经 手 术 和病 理 证 实 为 肾嫌 色 细 胞 癌 的 动态 增 强 C T影像 资料 , 对 肿 瘤 的 大小 、 形态 、 密 度 及 动 态增 强特 点 进 行 分 析 。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 3 5 — 0 0 5 n a mi c e n h a n c e d CT s c a n i n d i a g n o s i n g c h r o mo p h o b e c e l l r e -
c h r o m o p h o b e r e n a l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C R C C ) . Me t h o d s T h e 1 2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p a t h o l o y g p r o v e n C R C C u n -

肾癌的螺旋CT诊断

肾癌的螺旋CT诊断

【中图分 类号 】R445.3
【文 献 标识 码】A
[文章 编 号】1674.4721(2013)02(b)一0103—02
Spiral CT diagnosis of renal carcinom a
ZHOU Hequn Radiology Dep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 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renal carcinoma,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etection of renal carcinoma.M 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renal carcinoma diagnosed with CT and confirmed with pathology wei'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 y 2012.The CT per formance of renal carcinoma was ana lyzed and control studied with surgical—pathologic f indings.Results Compris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diagn ostic ACC,SEN,SPE,PPV, NPV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kidney-shaped change,pseudo capsule。cystic change and hemorrhage were 96.8% , 96-4% ,100.O% ,100.0% ,77.8% ;56.5% ,52.0% ,75.0% ,89,7% ,27_3% ;83.9% ,83.O% ,88.9% ,97.8% ,47.1% ; 93.5% ,80.0% ,97.9% ,92_3% ,93.9% ,respectively.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Can im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n renal carcinoma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diagnosis of renal carcinoma. 【Key words】Renal carcinoma;Multi-slice spiral CT;Pathology;Diag n osis

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2 结 果
患者 ,包括 3 6 例 透明细胞癌、 7例乳头状癌、 2例嫌 色细胞癌 ,
术前行 CT平扫和双期动 态增强扫描 ( 肾皮质期和 实质期 ) , 测
量 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质 的 C T值 , 同 时评 价 肿 瘤 的 强化 方 式 , 对 不 同 病 理
亚型肿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 学分析 。结果
计学 差异 ( F - 0 . 5 8 4 , P > 0 . 0 5 ) 。皮质期 , 透 明细胞癌 的 C T值显 著高 于乳 头状癌和嫌色 细胞 癌 『 q( 透明细胞 癌 V S 乳头状癌 )
面感兴趣 区测量 , 感兴趣 区大小 0 . 5 c m 1 . 5 c m 2 。 评价肿瘤 的大 小、 强化程度 、 强化模 式 、 密度 是否均匀 ( 即有无 钙化 、 囊变 、 坏
作者简介 : 李庆民 , 男, 本科 , 主治医师。
平扫的 C T值乳头状癌、 透明细胞癌 、 嫌色细胞癌之 间无统
皮质期 , 透明细
计量 资料用 均数 - 4 - 标 准差( 蜘) 表示 ,
胞癌的 C T值 显著 高于乳 头状癌和嫌 色细胞癌( P < 0 . 0 5 ) 。实质 期 ,透 明 细胞 癌的 C T值 显 著 高于 乳 头状 癌和 嫌 色细胞 癌 ( P < 0 . 0 5 ) 。不均 匀强化 常见 于透 明细胞癌 ( 8 3 . 3 %) 和乳 头状癌 ( 7 1 . 4 %) 。 结论 C T增强扫描 时分析肿瘤 实质的强化值及强化
观察 、 测量 、 统计。
细胞癌 。 本组病例透 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更易发生肾周及远处 由 2名副 高职称以上影像诊 断医师双盲
转移 。
1 . 3 图像 分析

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附4例临床报告)

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附4例临床报告)

标 本 WT l几 何 均 数 2 9×1 1 6×1 一1 4× . 0 (. 0 .
1 cpe/ gR A, 示 对 于 缺 乏 分 子 标 志 监 测 0 )o isl N 显  ̄
hm tpi i poei r es J . MB ,0 12 19 e aoo t rgnt l [ ]E OJ20 ,0:87—10 . ec oc l 99
gn ( ee WT1 m A:mpi t nfrmoi r gh ma e ke a ) RN i l ai nti u nlu amis c o o on
造 血祖 细 胞 中 已经 得 到证 实 j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1 正常人 外 周 血 中 没有 检 测 到 WT N 0个 1mR A。该
结 果与 Ioe等 研 究 结果 一致 。 nu
[ ] B e tl20 ,1 3 3—3 8 J . r Hama ,0 1 14:1 J o 1. [ ] Io eK,u i maH, gw e a. la e rgot 4 nu S g a O a a H,t 1 WT sanw pon sc y i
f rn ild a n ss e e t ig o i. Meh d C ma i g f au e f a e fCRC o f me u gc l n a h lg c l e e a ay e er — a to s T i gn e t r s o c s s o 4 C c n r d s r ia y a d p t oo i al w r n lz d r to i l y s e t ey Al p t n s wee e a n d b li c n a d e h n e n T. p ci l . l ai t v e r x mi e y p a n s a n n a c me tC R s l T e C au n c s fC eut s h T v e i y t RCC wa 5—2 . l o s1 85

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

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

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

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17例小肾细胞癌患者资料,所选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

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5例。

患者年龄分布于33~77岁,平均年龄(42±4.12)岁。

结果所选患者中,ct扫描发现有7例患者小肾癌内可明显地见到略低密度区,1例呈点状钙化状。

经增强扫描,15例患者中有12例的动脉期显著性地均匀或呈现不均匀强化。

17例患者中仅发现2例假包膜,这对后续的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后续的手术病理证实,有15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而有2例患者被证实为颗粒细胞癌。

结论多期扫描能够大大提升小肾细胞癌早期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帮助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另外,假包膜的发现对临床手术具有较大的帮助,应努力提高患者假包膜的发现率。

[关键词] 小肾细胞癌;ct影像;特征[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187-02肾细胞癌也成为肾癌,是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该病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明确。

肾细胞癌最初起源于近端肾小管内皮细胞,若肿瘤直径不超过3 cm,则称为小肾细胞癌,患者经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

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地表现为血尿、肿块、疼痛,这种症状特征很少在早期的诊断中出现。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逐渐重视,提高了肾细胞癌早期诊断发现率。

通过分析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其影像诊断的认识。

为了探讨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该院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1年6月该研究收治的17例小肾细胞癌的ct平扫和多期扫描影像,提高了对小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发现率,对后续的临床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具体的过程现报道如下。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刘建 平 , 纪建松 , 卢陈英 , 黄岳 云
( 江 省 丽 水 市 中心 医 院放 射 科 , 江 丽 水 浙 浙 33 0 ) 2 0 0
L U in pn ,J in s n ,L C e - ig I Ja - ig lJa — o g U h n yn ,Hu n e y n a g Yu - u
l 2例均 行手 术 切 除 , 中所 见 肿 瘤 的发 生 部 位 、 小 、 术 大 形
态及 肾周 侵 犯 与 C T显 示 相 同 。肿 瘤 剖 面 : 7例 为 淡 黄 色 或 黄
分 别 进行 皮髓 期 、 质 期 、 泌期 扫 描 。 实 分
1 3 图 像 评 价
色, 3例 为 暗 红 色 , 2例 为 褐 色 ; 7例 肿 瘤 内有 不 同程 度 出 血
wi p r u a e us r d o r q e c a lto o s l s l r n l t h e e t n o a ife u n y b a i n f ma l o i d e a
边 界 模 糊 , 见 周 围 脂 肪 间 隙 内 条 索 状影 , 可 肾周 筋 膜 增 厚 。但
质 。2例 病 灶 边 界 模 糊 , 见 周 围脂 肪 间 隙 内条 索 状 影 , 可 。 肾周 筋 膜 增 厚 。1 2例 病 灶 C T均 未 见 肾 门 区淋 巴结 转 移 、 肾静 脉 和 ( ) 腔 静 脉 改 变 , 邻 近腰 大 肌 侵 犯 及 邻 近 和远 处 组 织 或 下 无 脏器 的转 移
或 突 人 肾窦 , 肾 脏 轮 廓 的改 变 ( 1 4 ; 小 病 灶 大 小 约 伴 图 ~ )最
34 m ̄ .c 最 大 病 灶 大 小 约 1 .c x 45 m。 .c 25 m, 16 r 1 .c u

肾癌的CT分期诊断(附41例CT病理对照)

肾癌的CT分期诊断(附41例CT病理对照)

第11卷 第3期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V ol.11 No.3200年8月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ug.,2002*收稿日期附41例CT病理对照本文对41例肾细胞癌进行CT 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CT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总体符合率为85%静脉瘤栓100%本文还讨论了CT 对肾癌术前分期的依据和失误的主要原因肾脏肿瘤; 术前分期 ; 计算机体层摄影ISSN 文章编号2002R737.11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CT Staging of Renal Cell Carcinoma:Analysis of 41CasesWANG Fuqi(CT-Department of Hai dian Hospital, Beijing 100080)Abstract: The CT-pathologic correlative analysi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the value of CT staging in 41 pati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operative CT in 78% of stage,75% of stage tumors were corresponded that ofpathologic staging postoperatively. Overall, the rate of correspondence was 85%. The sensitivity of CT in detecting metastatic adenopathy, veneous invasion and adjacent organ invasion were 67%,100 % and 100% reciprocally. The CT criteria and error for preoperatively staging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kidney neoplasm, st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CT 扫描是肾癌影像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主要方法之一旨在探讨CT 对肾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距阵320 * 320层厚10mm1材料与方法男性25例年龄27~79岁全部病历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颗粒细胞癌10例CT 扫描层厚10mm41`例患者均进行了增强扫描期肿瘤延伸至肾旁间隙肿瘤侵犯肾静脉b b 期肾上腺除外盲法根据CT 征象进行分期24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11卷3讨论肾细胞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术前分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肾癌的分期有Robson的外科分期法及TNM分期法较常应用形态和边缘肾静脉是肾癌术前分期的主要方法文献报道其准确率为90%左右%%788919/2315/1975935/546/46有时可呈局限性增大凸出表面光滑仍应考虑为局限在肾包膜内肾周筋膜无不规则增厚表面毛糙较显著脂肪囊内有边界不清的软组织影结节影大于1.0cm则诊断明确,但敏感性较低,线状软组织影或局部脂肪囊模糊的特异性较差,亦可见于肾癌CT分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区分本组有2例期期肿瘤误为2例误诊为占误诊的主要原因是CT的空间分辨率有一定的限度其次是有时肿瘤明显向外凸出尤其在突出部分边缘毛糙时期肿瘤炎性肿块及瘢痕均可误为是肿瘤表现为肾门区[图4 ]本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7%其原因是CT难以发现1.0cm以下的淋巴结转移肾门区淋巴结还易与异位小血管混淆图1 肾癌病变突破肾包膜进入脂肪囊图2 肾癌肾静脉瘤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其内密度不均匀瘤栓的密度变化与肿瘤组织相同部分小的瘤栓未造成静脉扩大或变形而部分肾静脉扩大是由于动-静脉瘘形成等原因所致并非由瘤栓造成3期王付启附41例CT病理对照分析当肿瘤较大时压迫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本组静脉受侵这个比例明显高出文献报道CT表现为肿块与邻近器官的界限消失而单纯脂肪线消失的特异性较差肿瘤常侵犯同侧腰大肌肝脏及后腹壁等远处转移常发生于肝脑等期和本组分别是75%和100%期误为可能与病人脂肪对比较少和本院CT机分辨率低有关较好的组织对比本组CT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总体符合率是85%可能与本组收集的病例文献报道动态血管造影CT扫描可提高对肾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腹部CT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 郭燕等. 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放射杂志35徐家兴.肾癌的CT分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1467:11~99.[6]Johnson CD.Dunnick NR.Cohem RH,er.al.Renal adenocarcioma;CT staging of 100 tumor.AJR 1987田波等.肾肿瘤影象诊断及影象经济学初探.实用放射学杂志[8]施裕新周康荣胡振民.肾小细胞癌的CT研究199810[9]邓克学.肾腺癌CT及MRI的诊断进展19972[10]张在鹏等.肾癌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142002236王付启1960-03月出生获学士学位2000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子宫肌瘤的CT 诊断1999年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学报发表获海淀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诊断、分期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25例肾细胞癌患者经病理证实,全部行ct 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及分期。

结果:典型肾细胞癌ct表现为平扫肾实质性肿块,肾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结论:ct描对肾癌能准确定位,并对肿瘤大小、范围、病变性质以及有无转移的判断等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肾细胞癌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
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肾细胞癌为主,占原发于肾脏肿瘤的85%,男性发病率士女性的3倍,发病年龄50~60岁,青少年少见[1]。

目前ct扫描对其能准确定位,并对肿瘤大小、范围、病变性质以及有无转移的判断等有重要作用。

本组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7~69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腹部肿块18例,膀胱刺激征2例,临床无症状体检时发现2例,远处器官转移5例。

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全部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10mm,层间距10mm,部分薄层5mm层厚和5mm间距扫描,其中15例先行b超检查。

结果
平扫:肿瘤大小2.8cm×2.2cm~7.0cm×11cm。

肿瘤呈圆形9例,椭圆形11例,不规则形15例,肾影增大14例。

边界肿瘤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10例,分界不清8例,突向肾轮廓外侧7例。

位于肾上极或肾上部15例,下极或下半部10例。

密度混杂边缘高中心低14例,密度较均匀低等密度7例,高密度2例,见钙化2例,未见脂肪密度。

范围及转移累及肾包膜或肾周脂肪间隙模糊15例,导致肾积水5例。

肿块直接侵及后腹膜血管周围3例,侵及肝脏2例,肺脏3例,肾上腺1例,骨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

增强扫描:典型者表现为均匀中等至较明显的肾实质强化,而肿块周边清楚,中心区无强化17例,肿块边缘较清表现为轻度强化8例。

b超检查:15例行b超检查诊断为肾癌13例,正常1例,囊肿1例。

肾癌的分期:robson ct分期:①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10例(40%);②ⅱ期:肿瘤位于肾筋膜内8例(32%);③ⅲ期:肿瘤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或局部淋巴结转移5例(20%);④ⅳ期:邻近器官受侵或远处转移8例(32%)。

讨论
肾细胞癌为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ct表现为ct平扫显示肾实质占位性病变,肿瘤增大向内侵犯肾实质引起肾盂、肾盏变形、移位甚至部分不显影[2]。

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大者肾局部隆起,病灶与周围肾实质分界不清,肿瘤密度略
低于肾实质。

少数肿瘤可有钙化,呈不规则斑点状散在分布。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轻度至中度强化,而正常肾实质明显增强,形成明显对比,使密度不均匀,当肿瘤有新鲜出血时,部分密度高于正常肾实质。

少有囊性肾癌。

肾肿瘤可向外侵犯,使肾周围脂肪模糊,软组织增厚,也可推压邻近脏器或直接侵犯腰大肌、肾上腺等。

也可在肾门、腔静脉、腹主动脉等后腹膜区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并可融合成团。

也可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形成癌栓等。

鉴别诊断:肾盂癌,起自肾盂,多为移行癌,表现为肾盂内肿块,等密度,增强扫描后轻至中度强化,延迟扫描至充盈期见肾盂内充盈缺损,易于区别,但当其侵及肾实质甚至全肾时难鉴别。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上由平滑肌、脂肪和异常血管组成,ct平扫病变呈边界清楚的混杂低密度肿块,检出脂肪组织是关键。

增强扫描脂肪组织不强化,血管肌组织有不均匀的轻度或中度强化[3]。

复杂囊肿,如黏液蛋白含量多时ct值可增高,缘锐利,注射造影剂后部强化。

肾癌还需与肾转移癌肾炎性肿块(肾结核性肉芽肿、细菌性脓肿、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等),肾外等其他肿瘤相鉴别。

根据肾细胞癌典型ct表现及临床资料一般可以作出准确诊断,ct是诊断肾细胞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当肿瘤较大或较小时与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肿瘤术前进行准确ct分期,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卢光明,许建,陈君坤,等.ct读片指南.南京: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6:441-443
2邓克学.肾腺癌的ct及mri诊断进展.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2):109-110.
3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17-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