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生活小能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个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考考大家,大家准备好了吗?

好,一起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准备题:“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1、认真思考,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方案以及需要的时间?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这种方案?

3、教师总结:是啊,通过统筹安排,有几件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大大节约了时间。生活中,聪明的人总是通过把事情进行最优的安排来提高效率。大家很棒!导入

二、老师:生活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需要迅速通知有关人员到场。你会用什么方式通知他们呢?

生答(微信、QQ电话、短信)

老师:为了确保相关人员都迅速得到通知,打电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打电话

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优化思想。

?2、通过画图、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法提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优化方法

活动一:小组合作,寻找最优方案

老师有事需要尽快通知到3名学生。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即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老师:从这个问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关键信息:要通知的人数:3

通知的方式:打电话

通知用时:每分钟通知一人

老师:那你觉得,通知3个学生,需要几分钟?

生答:2分钟,3分钟。

老师:那2分钟究竟是怎么通知的呢?3分钟究竟是怎么通知的呢?

小组合作:

1)假如你是老师,可以用电话以哪些方式通知这三名同学,用时几分钟?

2)角色扮演:我来当老师

(一名学生当老师,三名学生做合唱队队员。)

1)用笔在纸上将本小组设计的方案画出来, (不同时间通知的人用不同的图形、颜色,数字符号画,图稍画大点。)。

选4个同学上台解说自己的方法,教师帮忙板书:逐个通知,同时通知,分组通知。画设计方案。

引出“在一定的时间内知道消息的人无人空闲,同时打电话继续去通知其他人的方法。”叫做同时通知。

老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如果通知更多的人,你会怎么解决呢?

2. 我校合唱队共有7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人,最短需用几分钟?

老师:题目这么长,看的人都头疼,能不能找出关键信息,把题目变短来理解?

生:能

小组合作:

1、如果通知一个人需用1分钟,请算一算,你们组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

2、清楚的画出你设计的通知方案,组内交流。

用□表示老师,用○表示同学,用线上的数字表示第几分钟,画出最佳的方案

选4个同学上台解说自己的方法,然后教师最后总结,并优化方案图。

老师:哪种方法看的最清楚?

生:第n种。

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更清楚,更一目了然的画法,让大家见识一下。

活动二、按填写表格

1.认真理解“已知通知内容的总人数”和“已经接到通知的学生总人数”的涵义。

2.根据表格方案,完成通知7个学生的任务。

3.填写完成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案。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表格。

师:“已知通知内容的总人数”包括谁?接到通知的学生总人数包括谁?有老师吗?

“.根据表格方案,完成通知7个学生的任务。”完成通知7个人的任务就行了,后面的填不填?

生:不填。

生填完,让上台来解说。师在旁不时引导

老师:同学们,如果继续玩后写,你能写出第4分钟,滴分钟,第6分钟通知的人数吗?

生:能

生填完,让上台解说。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后一分钟知道通知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老师:第一分钟是不是2?第二分钟呢?(在前一分钟的基础上乘以2,2乘2,4人)

,第3分钟呢?在前一分钟2乘2的基础上乘2,是16人。第4分钟呢?在前一分钟2乘2乘2的基础上乘2,是32人。第5分钟呢?在前一分钟2乘2的基础上乘2乘2乘2,是64人。

老师:那下面这一行接到通知的学生人数可以怎么求呢?

生:用已知通知的总人数减1

老师:为什么要减1.

生:不包括老师

老师:几个相同的2相乘,我们以前学过,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用次方的方法来表示。

老师:1分钟可以怎么表示?2分钟可以怎么表示?3分钟可以怎么表示?

老师:这些1,2,3表示什么?我们发现,第几分钟,就是2的几次方。

生:时间,第几分钟。

老师:想一想,老师通知7个人,第几分钟可以通知完?老师通知15个人,第几分钟可以通知完?老师通知50个人,第几分钟可以通知完?

归纳提升

1、回顾整个过程,大家用到了哪些方法?

2、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我们的方案切实可行,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畅谈收获!

六:古印度国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达依尔。达依尔说:“请您在棋盘的第一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里给2粒,第三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棋盘上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共18446744073709551615(粒)按当时的生产情况,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

算一算:

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一个树枝,第一年长出了一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

别长出了一个新的树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了一个新的树枝,照这样计算,到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树枝?

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活动单

班级:五(2)班组名:时间:

【学习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优化思想。

2、通过画图、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法提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优化方法

活动一:小组合作,寻找最优方案

1.老师需要尽快通知3个队员。每分钟通知一人(即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小组合作:(用时3分钟)

2)假如你是老师,可以用电话以哪些方式通知这三名同学,用时几分钟?3).角色扮演:我来当老师(一名学生当老师,三名学生做合唱队队员。)

2.每分钟通知一个,老师需要尽快通知7个队员。

小组合作:(用时3分钟)

1、如果通知一个人需用1分钟,请算一算,你们组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

2、清楚的画出你设计的通知方案,组内交流。

活动二:

2.按要求填写表格,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用时3分钟)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范例学习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能,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2. 打电话时,能把话说清楚;接打电话时注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范例学习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能,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内容。 1.谜语引入,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没鼻没眼睛,经常丁零零,它的本领大传声千万里。这是什么啊!(生回答)对,它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电话。(从哪一句猜出来的?“千里听得清”---电话的作用,传声。) 2.观察图片认识不同的电话。 (有线电话也好,无线电话(手机)也好,或者是手表电话),用过哪一种电话给谁打过电话呢? 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过打电话的经历,怎样打电话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正确的打电话(板书1)。

3设置奖励,激发兴趣。 老师将在这节课中选出最会表达、最会倾听、最会评价的孩子,授予他们表达星、倾听星、评价星的荣誉称号。(贴板书2:表达星、倾听星、评价星)我们一起来看看,想要获得荣誉要做到些什么呢?(出示要求)谁将获得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过渡:瞧!来教大家打电话的主人公,他们来了…... 二、情景范例,总结方法。 (一)教学对话一。 1.请观察图片,按要求听对话音频。 出示倾听要求:(1)仔细倾听,听清说话内容。 (2)打电话的是谁?接电话的是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2.内容回顾。 (1)通过填空再现情景,理清人物关系和电话过程。 3.范例解析,小结方法步骤: (1)找步骤:李中一共说了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打电话) (2)张阳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接电话) (3)小结前三个步骤:问好;说名字(询问);说事情;(板书3)(二)教学对话二。 1.听音频2,完善电话过程。 (1)出示倾听要求:仔细倾听,听清说话内容。 李中找张阳有什么事呢?他是怎么说的呢?张阳第一次没听清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呢?张阳和李中的对话中除了问好、说名字、说事情,他们最后都说了什么? 师引问:张阳来接了电话他又是怎么和李中交谈的呢,想知道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 周颖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猜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但很少猜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试猜一次。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宰相,就让他提一个要求。当时正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宰相说:我向大王要小麦,你只要把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1粒小麦,第二个格里放2粒小麦,第三个格里放4粒小麦,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皇帝哈哈大笑说:就依你说的。 当放第一排的8个格时,1、2、4、8、16、32、64、128粒小麦,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咯咯的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小麦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小麦,然后倍增成中袋的小麦,再倍增成大袋的小麦…… 好讲到这里,你猜猜看,国王要给宰相的会有多少?请你简单形容一下。(生猜。) 像数字2、4、8、16、32、64……成倍增长的数学问题我们叫倍增问题,生活中的实例有细胞分裂、浮萍生长、网络传销等等,今天我们就以其中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打电话来研究它所隐含的规律。 (板书:倍增问题:打电话) 设计思路:用故事引入,学生最感兴趣,马上投入到课堂中来,设计猜故事结果,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引导积极思考:会有多少麦粒?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出结果?老师能紧紧地抓住学生使其积极地思考,同时也非常形象地指出什么是倍增问题,学生并不陌生。

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 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 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

五年级下《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 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幻灯片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杨氏之子的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设计意图:出示两组对比鲜明的成语,为了让学生积累,更是为了让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是一门独特艺术。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聚焦到“说话”上来,为导入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 1、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 嗞嗞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 师:“嗞嗞”是象声词,“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2、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3、师:听过相声吗?听过谁说的相声?对于相声这一种有趣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 师:相声是说唱艺术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逗观众开心,留给人们思考。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俩人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打电话》就是一段对口相声。 4、师:这样的课文,老师以前从没上过,真有点犯难。 请同学们给老师出点主意:我们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生:熟读课文,练习说相声。师:要说好相声,得熟悉剧本,知道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相声里有几个人?各自有什么特点?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这样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段相声的大意。 【设计意图:虽然是略读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关 键是要学得精要。对于相声的特点,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学 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总结,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小结,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三、浏览课文,概括大意 1、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2、师: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青年人打电话约他的未婚妻看戏,半分钟就可以讲明白的事,他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师:板书:半分钟? 2 个多小时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doc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

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案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案 教学目的: 1、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2、学会打电话的方法,说话要简洁明了、有礼貌。 3、在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打电话。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相互认识;猜谜语。 一、情境导入 电话铃响。 师:对不起!我去接个电话,请稍等! 师:喂!您好!请问您是哪位?噢!是李老师啊,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局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记住了。谢谢您!再见!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指名说) 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说出有礼貌) 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有礼貌? (指明说) 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还发现了什么? (屏幕:听清楚 说明白 亲切 有礼貌) 师:我们打电话的时候,要听清楚、说明白、说话时还要亲切、有礼貌。来,我们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 二、学习打电话 1、采访 师:现在老师来当记者,想采访一下同学们,谁愿意接受老师的采访?(走到学生中间) 师:请问这位同学,你打过电话吗?你都给谁打过电话?你给xx打电话的时候解决了什么问题?(生1) 师:请问,你想给一个人打电话,却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你会怎么做?(生2) 师:(放录音)你拿起话筒时,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怎么做?拨完号码听到这样的声音应怎么做?(如果学生答不出,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师:我们打电话前先要想好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时听

到“嗡”拨号音再拨号,拨完号如果听到短促的“嘟嘟”的声音,说明电话占线,要等会儿再拨。(贴板书) 2、听录音 师: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叫王刚,他也经常打电话。星期天,他接到了同学打来的电话,同学们仔细听! (屏幕、录音)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他们说了件什么事?(指明说)师: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王刚不礼貌) 师:假如你是王刚,你会怎么说呢?(指名) 师:对呀!听到王刚这么回答,李林该多高兴啊! 3、模拟练习 师:这样吧,下面同桌两个一人当王刚,一人当李林,练习一下,呆会儿到前面来表演。 第一组上台:(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给他们评一评)师:你们打完电话了,想不想听一听同学们的建议呀?师:同学们的建议你们能接受吗?相信下次上台时,你们会表现得更出色!谁还愿意来试试? 第二组展示。 4、发散练习 师:你们表现得真不错!看来大家都会打电话了。课前,你们音乐老师告诉我一件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请看大屏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一个挂钟。 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新人教版数学五下《打电话》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五下《打电话》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接到学校紧急

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汇报想法。(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 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

《口语交际:打电话》精品教案

《口语交际:打电话》精品教案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 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人教版小学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打电话”。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打电话”的活动过程,感受数量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状况,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学习运用图示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利用图示法,探索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内容: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假设每分钟通知1个人,怎样通知比较快?请你们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二、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索打电话的方式。 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启发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方式用一个示意图表示出来。 2、汇报探索情况。 学生汇报自己想到的方式,老师帮助用课件演示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学生想到的方式可能有: (1)一个一个地通知。师 生 1生 2 生 3 ……生 13 生 14 生 15 所用时间:15分钟。 (2)分组通知。师 组长 1 组长 2 组长 3 生 1 生 2 生 3 生 4 所用时间:至少5分钟。 (3)一个队员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

课件逐一呈现如下示意图。 第1分钟: 师生 1 通知1人 第2分钟: 师生1生3 生 2 通知2人 第3分钟: 生 4 生 5 生6 师生1生3 生 2 生7 通知4人 第4分钟: 生13 生14 生15 生 4 生 5 生6 师生1生3生12 生8 生 2 生7 生11 生9 生10 通知8人 3、解答问题,发现规律。 (1)比较以上3种方式,可以看出第(3)种通知方式最快,只要用4分钟时间,就可以通知15人。 (2)观察变化的数据,发现规律。 每分钟通知学生人数的情况:1人2人4人8人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想一想: (1)按上面的方法,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如果有一个50人的合唱团,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所有人?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暑假期间,有许多学生参加少年宫艺术培训,突遇暴雨天气,暂时停课,要求老师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学员。如果用打电话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打电话方案。 1、第5分钟打的电话,可以通知多少人? 2、打了5分钟电话,一共通知多少人?

打电话教学设计公开课(1)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能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猜谜语: 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 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师:打一生活用品。(电话) 提问:“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2021年春季运动会在上周六举行,我们学校五(1)班15名同学很荣幸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代表学校参加长绳比赛。周六上午,李老师要打电话确认队员到位情况。师: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应该怎么通知这15名同学呢?(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 (1)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板书: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打电话更加省时呢?独立思考。 (2)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师:四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更加省时的方案。为了更加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表示老师,用○表示学生,第几分钟就标上数字几。 ①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②小组汇报成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老师和组长都不闲着。) 师: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 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4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每个人都不闲着)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为什么没有? 板书:全员参与通知 三、综合分析,优化方案 1.分析方案

五年级《打电话》教学设计

五年级《打电话》教学设计 一导入: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打电话吗? 你们真会打电话吗? 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打电话的学问。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题目: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每一个队员。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指名读题 3、请指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去做? 5、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逐个通知 15分钟还可以怎么通知?

6、分组通知,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怎样分组?学生自主解决,同伴交流。 7、教师板书分组通知 7分钟很明显,我们分组通知更节省时间,那大家来比较一下分组通知与逐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减少了?是不是分的做越多时间就越少了?显然不是。 8、根据学生提问,总结出来分组通知语逐个通知不同点在于分组通知是因为接到通知的人参与通知了,参与通知的人更多了,那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参与通知的人变得更多呢? 9、那我们来想想,第一分钟之后参与通知的人最多会是多少人呢,这种方法,大家去思考,试着来完成,示意图,方块代表老师,圆形代表同学,连接的线上标注第几分钟(课件)。 10 学习提示:自己独立思考绘制示意图后,再小组交流,优化各自方案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11.看看哪组用时间最少,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掌握学生学习进度。 1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实物展示一组的图示。组织评价,那一组的图示用时最

少。为什么最少? 13、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来填写这个表格,然后二人小组交流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跟同学说一说。 14、指名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发现每增加1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正好是所有接到通知同学和老师的和。所有接到通知的学生和老师的总和是每次乘2,接到通知学生的总人数就是再减1。 15、那么第n分钟呢? 16、我们班有33名同学,我通知到大家至少需要几分钟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究学习,我们知道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相互打电话通知很多同学提高通知效率。 三、总结现象。我们来观察这一列,我们发现这组数据是依次乘2,这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几何倍增学。 四、拓展练习 1.孙悟空: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妖怪,他每拔一次毫毛,就能变成一个孙悟空,变出的孙悟空也能每次拔一根汗毛毫毛变成一个孙悟空,变化需要一秒钟,如果要变化出15个,孙悟空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请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打电话》教案

《打电话》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理解主要内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3、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和讽刺意味,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难点: 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和讽刺意味,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电话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浏览课文。

(2)交流:这段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简要了解相声的特点。 (1)让我们再读课文,看它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3)教师简要总结: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三、细读感悟,获得启示 1、导学: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打电话的年轻人的特点。 (1)说话绕圈子。 “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 (2)明知故说。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3)没话找话。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4)废话连篇。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4、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唆,会有什么后果? 5、你从这段相声中获得了什么启发?(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四、学中寻乐,表演相声 1、导学:相声是用来表演的,如果我们像平时朗读课文那样读出来,就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想听吗? 叮铃铃,叮铃铃, 一头说话一头听, 俩人不见面 说话听得见。(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1出示电话机)(确实是电话机,同学们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我们生活方便了许

多。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ppt2出示课文题目)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看一则动画,你们注意听,注意看,饼格格打电话时说了什么,小帽接电话的时候说什么?(ppt3出示动画情景。) 师:刚才谁给谁打电话呀? 生:饼格格打电话给小帽. 师:他们在电话里说了什么事呀? 生:饼格格邀请小帽来家里看会跳舞的小金鱼。 师:饼格格打电话的第一步,她做了什么? 生:拨号码。 师:电话铃声响了,接电话的小帽第一句说了什么? 生:大声地问:谁呀? 师:他这样问,有礼貌吗? 生:不礼貌 师:他应该怎么说才对呢?谁来帮助他? 生:喂,你好! 师:对,打电话的第一句先问好:喂,你好! 师:谁想跟老师练习问好?(师生生生2组) 师:电话有人接了,饼格格很有礼貌地回答,她说了什么?谁记得?生1:喂,你好。我是饼格格。请问你是小帽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讨论、等一系列过程中动口、动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教具来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听音乐,猜歌名”,引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一、情景激趣 师:话说羊羊运动会上,狡猾的灰太狼暗地里散播了一种超级病毒,在场的187只羊(板书)无一幸免,其中还包括来自未来草原的7只贵宾羊。据说这种病毒会在今天中午12点整(根据上课时间确定)准时爆发,致使羊变成披着羊皮的狼。 怎么办呢?村长慢羊羊急中生智,立马研制了解药,他需要通知这187只羊,用什么办法通知呢? 5 / 1 生:打电话 师:村长慢羊羊也准备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通知。(板书:打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众多通讯方式中择优出“打电话”,明白“打电话”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二、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接到

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汇报想法。 三、探究新知 1、同学们独立思考,把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反馈。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15分钟。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 四、优化记录方式 师:刚刚老师收集了几种不同的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台展示文字记录和画图记录两种记录单。) 5 / 2 师:这两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记录了打电话的过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画图的方法看上去简单又清楚。 师:有请设计师×××闪亮登场!请你在标出时间的同时,说一说打电话的过程。学生汇报,老师同时用学具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在学生多种记录方式中,通过对比优化打电话记录方式。在学生的自主发现中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五、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分12345 18 8 1 分钟2 4 接到电的人数31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打电话》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生活小能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个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考考大家,大家准备好了吗? 好,一起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准备题:“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1、认真思考,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方案以及需要的时间?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这种方案? 3、教师总结:是啊,通过统筹安排,有几件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大大节约了时间。生活中,聪明的人总是通过把事情进行最优的安排来提高效率。大家很棒!导入 二、老师:生活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需要迅速通知有关人员到场。你会用什么方式通知他们呢? 生答(微信、QQ电话、短信) 老师:为了确保相关人员都迅速得到通知,打电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打电话 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优化思想。 ? ?2、通过画图、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法提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优化方法 活动一:小组合作,寻找最优方案 老师有事需要尽快通知到3名学生。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即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老师:从这个问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关键信息:要通知的人数:3 通知的方式:打电话 通知用时:每分钟通知一人 老师:那你觉得,通知3个学生,需要几分钟? 生答:2分钟,3分钟。 老师:那2分钟究竟是怎么通知的呢3分钟究竟是怎么通知的呢 小组合作: 1)假如你是老师,可以用电话以哪些方式通知这三名同学,用时几分钟 2)角色扮演:我来当老师 (一名学生当老师,三名学生做合唱队队员。)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计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 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我知道同学们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是吧。 (是)那么接下来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灰太狼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想)好,请认真听:灰太狼为了想吃到烤羊 肉,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一天,它突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它把羊村附近的一座森林烧着了,这场大火2小时就会烧到羊村,到时它就可以吃到烤羊肉了,村长得到了这个消息,需要尽快通知羊村里的250只羊,假如你是村长,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通知它们呢?(发短信,打电话,放广播……) 2、好,刚才同学们说到了很多种通知消息的方式,那么请同学们 仔细想一想,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可以确保每只羊都能得到消息呢?(打电话)

3、对了,打电话最可以确保每只羊都能得到消息,那么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去探究打电话的奥秘。课件出示《打电话》课题。 【设计意图:由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思考发现打电话最能确保消息传递,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授 1、好,刚才我们讲到村长需要尽快通知羊村里的250只羊,假设 给一只羊打电话需要1分钟,如果你是村长,你会怎么打?在同学们讲出你们的方案之前,老师啊,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看看哪位同学和老师想的方案是一样的,我的方案是,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个一个地打,有哪位同学和老师想的方案是一样的吗?(我)哦,你好,很高兴我们想的一块去了,还有一些同学想的方案跟老师是不一样的,看来老师这个方案并不能很得到认可,是不是觉得这个方案不行呢?你觉得行不行?(不行)你觉得呢?(行)那它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个一个地打,打给一只羊需要1分钟,打给两只羊就需要2分钟,打给三只羊就需要3分钟,打给250只羊就需要250分钟,我们算一下,250分钟是4个多小时,而大火2小时会烧到羊村,灰太狼还是会吃上烤羊肉,看来这个方案行不行啊?(不行)那么如何才能不让它吃到烤羊肉呢?(接到通知的羊要帮助村长打电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节省时间的必要性。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2、对了,接到通知的羊都要帮助村长打电话,也就是说只要接到 通知的羊都不闲着,帮着打,是这意思吗?(是)课件出示方案二:都不闲着,帮着打。(齐读三遍) 3、好,接下来,对方案二我们来做一个演示,我想请一位同学上 来当村长,再请三位同学上来做羊村里的3只羊,挂牌上台演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学习听清楚、说明白、有礼貌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重点】 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难点】 学习听清楚、说明白、有礼貌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做个现场调查,同学们,你们都打过电话吗?(打过)哇!异口同声!看来大家对打电话都不陌生。 2.请问,你们知道要怎么打电话吗?(可能说知道或不知道)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打电话。请大家(翻到语文书)62页。同时课件出示62页。板书:打电话 二、看图说话 1.课件出示园地口语交际插图,看图说话: 图上画着谁和谁(李中,张阳妈妈)?他们在干什么?(打电话) 过渡:(他们)应该怎样给别人打电话呢? 三、学会打电话 1.课件出示插图中的句子,男生读李中说的话,女生读张阳妈妈说的话。 2.看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张阳的妈妈:“喂,你好。请问你找谁?”(你找谁?) 李中:“阿姨,您好。我是张阳的同学李中。请问张阳在家吗?”(张阳在家吗?) 张阳的妈妈:“他在家。你稍等一下,我叫他。” 李中:“谢谢!” (介绍自己、礼貌用语、告诉对方找谁)(抽3—4名学生说)

3.指名说,全班交流,师总结. 课件出示(电话歌) 打电话,先拨号; 问声好,把名报; 说事情,要清楚; 说再见,有礼貌。 3.老师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 ①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 ②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③如果对方不是你要找的人,要告诉对方你找谁。 四、模拟情景打电话 1.课件出示模拟场景主题: ①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②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③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2.出示课本插图: 3.(请看屏幕上的三个内容,(生齐读)请从上面选择一个内容)同桌2人互相练习打电话,(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内容)时间3分钟。 4.选三组同学上台打电话,全班评议。结合板书去评议 预设: ①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有谁打过电话向老师请假的?请举手。(没人举。)有哪些同学练习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的?同学表演完后。(师生点评,谁来说说他们打电话的时候是怎么说的?用上礼貌用语了吗?)下面我们看看秀秀是怎样打电话向李老师请假的。会倾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请坐好。出示秀秀打电话文字女同学读。播放秀秀打电话向李老师请假视频。 ②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看看哪些同学练习了打电话约同学踢球?(少人举手:看来我们班孩子不太喜欢运动。多人举手:我们班爱运动的孩子真多!)请你们两位上来。先介绍你们的名字,可以吗?好!现在是你打电话约他一起打球,可以开始了。听完这两个同学打电话,谁来说说他们哪里说得好,哪里说得不好(提醒学生可根据板书评)下面我们来听听肖勇是怎样打电话约明明踢球的。出示文字男同学读。然后再播放肖勇约明明踢球视频。 ③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