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US影像的处理方法
US影像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滤波、数字化存储和传输 等。通过对US影像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噪声 干扰、突出显示病变等。
03
医学影像的质量与评价
医学影像的质量标准
1 2
空间分辨率
指影像中可分辨的相邻两个物体质点间的最小 距离,是衡量影像质量的重要参数。
对比度分辨率
双盲法评价
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即评价人员不知道影像的具体信息,只对其质量进行评估。这种方 法可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误差。
04
医学影像的安全与防护
医学影像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无安全隐患。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意外伤害。
操作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及周围环境 ,确保整洁、卫生。
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注重 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与实际应 用的结合。
03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 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医学影像的培训制度及内容
培训制度
制定医学影像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等 ,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03
此外,医学影像物理学还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物理技术支持,如放 射治疗、光子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02
医学影像的生成与处理
X线影像的生成与处理
X线影像的生成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并被记录下来。X线影像 的生成主要是通过X线管产生的X线投射到人体上,然后通过荧光屏或数字化 探测器将X线转化为可见光图像。
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教育
对辐射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存放和使用。
US影像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滤波、数字化存储和传输 等。通过对US影像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噪声 干扰、突出显示病变等。
03
医学影像的质量与评价
医学影像的质量标准
1 2
空间分辨率
指影像中可分辨的相邻两个物体质点间的最小 距离,是衡量影像质量的重要参数。
对比度分辨率
双盲法评价
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即评价人员不知道影像的具体信息,只对其质量进行评估。这种方 法可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误差。
04
医学影像的安全与防护
医学影像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无安全隐患。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意外伤害。
操作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及周围环境 ,确保整洁、卫生。
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注重 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与实际应 用的结合。
03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 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医学影像的培训制度及内容
培训制度
制定医学影像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等 ,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03
此外,医学影像物理学还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物理技术支持,如放 射治疗、光子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02
医学影像的生成与处理
X线影像的生成与处理
X线影像的生成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并被记录下来。X线影像 的生成主要是通过X线管产生的X线投射到人体上,然后通过荧光屏或数字化 探测器将X线转化为可见光图像。
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教育
对辐射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存放和使用。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未来医学影像物理学将加强 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 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点
具有鲜明的应用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涉及光学、电磁学、 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
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标志着医 学影像物理学的诞生。
发展阶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应用,医学影像物理学不断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 技术体系。
创新阶段
现代医学影像物理学在技术和应用 上不断创新,推动着医学影像技术 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的进步
未来医学影像设备将会越来越精巧和高效,这将使得医学影像的获取更加容易和 快速。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价格也将逐渐降低,使得更 多人能够享受到医学影像服务。
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量子技术的应用
量子技术在医学影像物理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 量子计算机可以更快速地处理和分析医学影像数据,提高诊 断和治疗效率。此外,量子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 和研究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医学影像物理学概述 • 医学影像物理学基本原理 • 医学影像物理学应用 •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挑战与前景 •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总结与展望
01
医学影像物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研究医学影像的形成、处理和显示过程的 物理机制和技术的学科。
X射线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T)
X射线特性
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可 穿透物体但会被某些材料吸收
。
CT原理
通过环绕人体旋转并测量不同 角度下的X射线吸收值,然后重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ppt课件

钡剂 ( barium) 硫酸钡粉末加水和胶配成,以W/V表示 混悬液:用于食道及胃肠造影或气钡双重 钡胶浆:主要用于支气管造影检查
*
*
*
碘 剂 有机碘制剂: 用途:血管,胆道,胆囊,泌尿造影及CT增强 排泄:经肝或肾,从胆道或泌尿道排出 类型:离 子 型:副作用大,过敏反应多,价格低 非离子型:低渗,低粘度,低毒性,高费用 无机碘制剂:用于气管,输尿管,膀胱造影等 如碘化油、碘化钠等
*
DSA的临床应用
特别适用于心脏大血管检查 了解心内解剖结构异常 观察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发育异常等 显示冠状动脉、头部及颈部动脉病变
*
*
*
*
2、X线的特性 波长:0.0006~50nm X线诊断常用波长:0.008~0.031nm 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生物效应)
影像诊断学
X线,放射诊断学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US) 核素显像:包括 γ闪烁成像 发射体层成像(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 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 透 性: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物体,此为X线成像的基础(吸收与衰减,穿透与管电压,厚度与密度) 荧光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此为X线透视的基础 摄影效应: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并形成潜影,以显定影处理产生黑、白图像。此为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此为X线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
*
*
碘 剂 有机碘制剂: 用途:血管,胆道,胆囊,泌尿造影及CT增强 排泄:经肝或肾,从胆道或泌尿道排出 类型:离 子 型:副作用大,过敏反应多,价格低 非离子型:低渗,低粘度,低毒性,高费用 无机碘制剂:用于气管,输尿管,膀胱造影等 如碘化油、碘化钠等
*
DSA的临床应用
特别适用于心脏大血管检查 了解心内解剖结构异常 观察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发育异常等 显示冠状动脉、头部及颈部动脉病变
*
*
*
*
2、X线的特性 波长:0.0006~50nm X线诊断常用波长:0.008~0.031nm 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生物效应)
影像诊断学
X线,放射诊断学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US) 核素显像:包括 γ闪烁成像 发射体层成像(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 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 透 性: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物体,此为X线成像的基础(吸收与衰减,穿透与管电压,厚度与密度) 荧光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此为X线透视的基础 摄影效应: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并形成潜影,以显定影处理产生黑、白图像。此为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此为X线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PET扫描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影像采集与处理
影像采集原理
医学影像的采集原理和成像参数。
影像分析方法
医学影像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影像处理技术
医学影像的处理方法和常见技术。
影像质量控制
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医学影像质量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影像质量控制方法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定义和作用。
物理学基础
电磁学与电子学
电磁学和电子学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声学理论
声学理论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和原。
光学理论
光学理论在医学成像技术中的原理。
医学影像技术
X射线影像技术
X射线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CT扫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MRI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优势。
安全与风险
辐射安全原理
医学影像辐射安全原理和保 护措施。
安全措施
医学影像设备安全操作措施 和防护方法。
风险评估
医学影像风险评估和应对策 略。
结论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值得阅读的医学影像物理学 期刊。
图书资料
深入学习医学影像物理学的 经典图书。
网络资源
在线获取医学影像物理学相 关资源的网站。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

扫描方式与数据采集
旋转扫描
01
X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人体旋转,同时记录每个角度下的投影数
据。
线性扫描
02
X射线源和探测器沿直线移动,同时记录穿过人体组织的X射线
强度。
数据采集
03
采集到的投影数据或强度数据被计算机处理,转换为CT图像。
CT图像的重建方法
反投影法
基于投影数据反推出二维图像的方法。
滤波反投影法
半导体探测器
利用PN结势垒的伏安特性测量X射线能量,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等优点。
X射线成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成像系统组成
X射线源、成像平面、探测器阵列、数据 采集与处理系统、显示终端等组成。
VS
工作流程
患者置于成像平面,X射线源发射X射线 并穿透人体部分组织,剩余部分被探测器 阵列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数据采集与处 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并重建图像,最后 在显示终端显示。
医学影像物理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X射线、超声、核磁共振、光成像等医学 影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和应用。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的X射线技术,之后相继出现了超声、核磁共振、光成 像等新的医学影像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物理学在图 像处理、图像重建、定量分析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05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应用广泛,可辅助医生进行病灶检测和诊断。
深度学习
用于图像重建和分割,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实现医学影像的云存储和远程传输将成 为趋势。
最新医学影像物理学(第3版绪论教学讲义ppt课件

开创多模式和多参数成像技术是必然的趋势 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范畴将伴随医学影像发展的需求不断 地更新变化
甲氨喋呤在银屑病 治疗中的应用
杨宝琦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内容提要
• 历史回顾 • 作用机理 • 适应症和禁忌症 • 治疗前评估 • MTX 应 用 期 间 的 实
验室检查 • MTX应用剂量
四、治疗前评估
(一)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 2、肾功能检查:血肝酐、BUN、尿分析、 肌酸肝酐清除率,特别是老年患者更需注 意; 3 、 肝 功 能 化 学 实 验 检 查 : AST、ALT、 碱 性磷酸酶、胆红素、白蛋白、甲乙丙肝炎 标志物; 4、有AIDS危险者需要检查HIV抗体。
(3)核医学影像中的开拓者 核物理是核医学的基础之基础 核医学影像是以放射性元素和射线为物理基础,把放射性元 素放入体内,体外接收射线的发射成像技术
包括:放射性核素测量、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等 核医学影像技术的物理基础: 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核技术的主要支撑:粒子加速器和核探测
绪论
推荐:治疗前肝活检仅用于先前酗酒、持续 肝功能实验异常和/或乙肝、丙肝感染者。MTX 治疗期间每隔1-2个月应当进行肝功能实验。如 果1年中5-6次肝功能化学实验结果异常(意味 着肝功持续异常),需要进行肝活检。
肝活检对身体有伤害,但是银屑病患者肝活检危险性 低于其他疾病患者。肝活检的不良反应包括被膜下出血、 胆囊穿孔、气胸、腹腔出血,大部分不良反应与其他疾 病相关,估计发生频率为1.5/1000。
(3)核医学影像中的开拓者 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 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镭
亨利.贝克勒尔 法国物理学家
居里夫妇 法国物理学家
甲氨喋呤在银屑病 治疗中的应用
杨宝琦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内容提要
• 历史回顾 • 作用机理 • 适应症和禁忌症 • 治疗前评估 • MTX 应 用 期 间 的 实
验室检查 • MTX应用剂量
四、治疗前评估
(一)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 2、肾功能检查:血肝酐、BUN、尿分析、 肌酸肝酐清除率,特别是老年患者更需注 意; 3 、 肝 功 能 化 学 实 验 检 查 : AST、ALT、 碱 性磷酸酶、胆红素、白蛋白、甲乙丙肝炎 标志物; 4、有AIDS危险者需要检查HIV抗体。
(3)核医学影像中的开拓者 核物理是核医学的基础之基础 核医学影像是以放射性元素和射线为物理基础,把放射性元 素放入体内,体外接收射线的发射成像技术
包括:放射性核素测量、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等 核医学影像技术的物理基础: 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核技术的主要支撑:粒子加速器和核探测
绪论
推荐:治疗前肝活检仅用于先前酗酒、持续 肝功能实验异常和/或乙肝、丙肝感染者。MTX 治疗期间每隔1-2个月应当进行肝功能实验。如 果1年中5-6次肝功能化学实验结果异常(意味 着肝功持续异常),需要进行肝活检。
肝活检对身体有伤害,但是银屑病患者肝活检危险性 低于其他疾病患者。肝活检的不良反应包括被膜下出血、 胆囊穿孔、气胸、腹腔出血,大部分不良反应与其他疾 病相关,估计发生频率为1.5/1000。
(3)核医学影像中的开拓者 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 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镭
亨利.贝克勒尔 法国物理学家
居里夫妇 法国物理学家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8979b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5.png)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 对比度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 断疾病。
无创性检查
实时监测与评估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都是无创或微创 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5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2024/1/26
6
2024/1/26
02
CATALOGUE
X线检查技术
7
X线成像原理及特点
2024/1/26
X线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 感光效应,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 屏或胶片上形成影像。
X线成像特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 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骼、钙化灶 等硬组织结构。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X射线成像到现代的CT、MRI、 超声、核医学等多种成像技术,医学影 像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2024/1/26
4
医学影像技术重要性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2024/1/26
27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要点一
高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 诊断。
要点二
无创伤性
无需开刀或穿刺等创伤性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28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2024/1/26
• 可定量分析:通过对放射性核素的定量测量,可以 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9
无创性检查
实时监测与评估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都是无创或微创 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5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2024/1/26
6
2024/1/26
02
CATALOGUE
X线检查技术
7
X线成像原理及特点
2024/1/26
X线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 感光效应,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 屏或胶片上形成影像。
X线成像特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 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骼、钙化灶 等硬组织结构。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X射线成像到现代的CT、MRI、 超声、核医学等多种成像技术,医学影 像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2024/1/26
4
医学影像技术重要性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2024/1/26
27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要点一
高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 诊断。
要点二
无创伤性
无需开刀或穿刺等创伤性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28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2024/1/26
• 可定量分析:通过对放射性核素的定量测量,可以 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9
《医学影像学》课件

超声诊断仪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并形 成图像。
核磁共振仪
产生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 进行共振并形成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利用X线扫描人体,并通过计 算机技术重建图像。
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
X线平片
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图
核医学成像
利用X线机对人体进行平 面成像。
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 剂,利用X线或超声波进
行血管成像。
MRI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对软组织的 显示效果较好。
MRI可用于观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等部位的病变 。
超声诊断技术
02
01
03
超声诊断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成像原理,显示人 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的特点,适用于孕 妇和儿童的检查。
超声可用于观察腹部脏器、妇产科、心血管系统等部 位的病变。
变和解剖结构。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02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医学影像,提高诊断准确率
。
光学分子成像技术
03
利用荧光标记和光成像技术,在体内实时观察疾病发展和药物
作用。
医学影像学未来发展趋势
更高清、更立体的成像技术
如超高清MRI和CT,以及光学分子成像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化和自动化诊断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 • 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 • 医学影像学临床应用 • 医学影像学新技术与展望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影像学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 息的学科。它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磁共振成像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保护层:聚脂树脂类纤维
PSL物质层:PSL溶于多聚体溶液中 基板:聚脂树脂类纤维胶膜
背面保护层:同表面
• 成像板(IP: Imaging Plate)
–光激励发光物质:(某些物质在一次激发光照射下, 能将一次激发光携带的信息储存起来,当再次受到 激发光照射时,能发出与一次激发光所携带信息相 关的荧光)
医 学 影像物理学
第三章 数字X线放射成像
3.3.5 计算机X射线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CR)
3.3.5 Computed Radiography(CR) 计算机X射线摄影
1982日本富士胶片会社研制。
CR 是把X光设备进行数字化英文缩写,在现有X射线 摄影装置的基础上采用专用的影像板(IP板)取代暗盒胶 片进行成像, 把曝光后的影像板进行激光扫描处理,获取 数字化的X光图像。从而将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优点:
曝光量低,宽容度大,可进行后续处理和存储、 传输,质量和信息量同传统拍片一样。
同传统拍片不同: 影像记录和显示不在同一媒介。
医学成像技术
1. CR特点
• 具体特点:
• 一 是图像清晰,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和诊断 参考,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正确治疗。
• 二 是成像迅速,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以前患者照X 光片,通常是天上午检查,下午取片子和报告,造成患者就 医不便,安装CR系统后,患者X光照相,报告立马可取,方 便快捷。
– He-Ne激光器, = 633nm; – 激光二极管, = 680nm。
• 曝光后的成像板在激光扫描时,PSL受 激光激励释放累积的带电粒子,发出可 见光,这就是光激励发光现象。
• 每个像素发出的可见光强度与该像素受 到的X线照射量成比例。
光学扫描
光电倍增管
激光器
光导
放大器
ADC
成像板
电机
• 图 CR-IP激光扫描示意图
医学成像技术
• 结束,谢谢!!
.
4. 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
• 空间分辨力: • PSL物质结晶体的颗粒度、影像读出系统的 CR影像中的噪声: • X射线量子噪声:IP吸收过程中产生 • 光量子噪声:光电倍增管转换时产生 • 固有噪声:IP结构噪声、激光噪声、模拟电路噪声、
A/D转换中量子噪声等
• 三 是可建成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迅系统(PACS),把患者每 次在放射科所做的各种检查都完整地保存在PASS系统内,方 便以后的复查比较和历史查询,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
.
医学成像技术
.
2. CR成像原理----四个过程
1. 影像信息的采集 2. 记录在成像板(IP)上 (代替胶片),作为采
集(记录)影像信息的载体。其特点是可以重 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3. 成像板(IP: Imaging Plate)
CR不同成像板
消退变白:需屏蔽,摄片后8小时内读取 可重复使用,但避免长期放置不用
医学成像技术
1. 影像信息的采集:IP中PSL物质经携带 人体信息的X射线照射后,将X射线的能 量以潜影(模拟信息)的方式贮存下来, 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记录)。
.
2. 影像信息的读取 • 激光扫描仪(PSL扫描仪)
3. 影像信息的处理
4. (1) 因为是数字图象,可以用计算机图象处理软 件进行各种后处理:增强对比度、亮度、放大、滤波 等。
5. (2)层次处理,即谐调处理,可独立控制影像的 显示特征,阅读器系统有各种协调处理程序分别针对 不同的成像目的,可以获得适于诊断目的的影像对比、 总体光学密度及黑白翻转效果;
–(PSL: Photostimulable Luminescence) – BaFX:Eu++ X=Cl. Br. I
–PSL受一次激发光照射后形成电子-空穴对,这些带 电粒子在PSL晶格中累积并能保持一段时间,储存 了X线能量,在成像板中形成潜像;当再次受到激 发光照射时,会产生同潜像相关的荧光,读出影像 信息。
6. (3)空间频率处理,可以提高影像中高对比度成 分的响应而增加局部的对比度。
•
平方根
原图
图 非线性对比度扩展
平方
图 直方图均衡
4. 影像信息的再现
5.
荧光屏显示、多幅照相机摄影到胶片上、激
光照相机直接记录
6. 激光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3. CR影像的优缺点
• 优点: • 数字影像 • X 射线照射量的动态范围大 • 照射剂量低 • 时间快,应用范围广 • IP可重复使用 • 构建PACS • 缺点: • 时分力差、空分力稍差、设备昂贵
PSL物质层:PSL溶于多聚体溶液中 基板:聚脂树脂类纤维胶膜
背面保护层:同表面
• 成像板(IP: Imaging Plate)
–光激励发光物质:(某些物质在一次激发光照射下, 能将一次激发光携带的信息储存起来,当再次受到 激发光照射时,能发出与一次激发光所携带信息相 关的荧光)
医 学 影像物理学
第三章 数字X线放射成像
3.3.5 计算机X射线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CR)
3.3.5 Computed Radiography(CR) 计算机X射线摄影
1982日本富士胶片会社研制。
CR 是把X光设备进行数字化英文缩写,在现有X射线 摄影装置的基础上采用专用的影像板(IP板)取代暗盒胶 片进行成像, 把曝光后的影像板进行激光扫描处理,获取 数字化的X光图像。从而将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优点:
曝光量低,宽容度大,可进行后续处理和存储、 传输,质量和信息量同传统拍片一样。
同传统拍片不同: 影像记录和显示不在同一媒介。
医学成像技术
1. CR特点
• 具体特点:
• 一 是图像清晰,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和诊断 参考,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正确治疗。
• 二 是成像迅速,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以前患者照X 光片,通常是天上午检查,下午取片子和报告,造成患者就 医不便,安装CR系统后,患者X光照相,报告立马可取,方 便快捷。
– He-Ne激光器, = 633nm; – 激光二极管, = 680nm。
• 曝光后的成像板在激光扫描时,PSL受 激光激励释放累积的带电粒子,发出可 见光,这就是光激励发光现象。
• 每个像素发出的可见光强度与该像素受 到的X线照射量成比例。
光学扫描
光电倍增管
激光器
光导
放大器
ADC
成像板
电机
• 图 CR-IP激光扫描示意图
医学成像技术
• 结束,谢谢!!
.
4. 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
• 空间分辨力: • PSL物质结晶体的颗粒度、影像读出系统的 CR影像中的噪声: • X射线量子噪声:IP吸收过程中产生 • 光量子噪声:光电倍增管转换时产生 • 固有噪声:IP结构噪声、激光噪声、模拟电路噪声、
A/D转换中量子噪声等
• 三 是可建成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迅系统(PACS),把患者每 次在放射科所做的各种检查都完整地保存在PASS系统内,方 便以后的复查比较和历史查询,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
.
医学成像技术
.
2. CR成像原理----四个过程
1. 影像信息的采集 2. 记录在成像板(IP)上 (代替胶片),作为采
集(记录)影像信息的载体。其特点是可以重 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3. 成像板(IP: Imaging Plate)
CR不同成像板
消退变白:需屏蔽,摄片后8小时内读取 可重复使用,但避免长期放置不用
医学成像技术
1. 影像信息的采集:IP中PSL物质经携带 人体信息的X射线照射后,将X射线的能 量以潜影(模拟信息)的方式贮存下来, 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记录)。
.
2. 影像信息的读取 • 激光扫描仪(PSL扫描仪)
3. 影像信息的处理
4. (1) 因为是数字图象,可以用计算机图象处理软 件进行各种后处理:增强对比度、亮度、放大、滤波 等。
5. (2)层次处理,即谐调处理,可独立控制影像的 显示特征,阅读器系统有各种协调处理程序分别针对 不同的成像目的,可以获得适于诊断目的的影像对比、 总体光学密度及黑白翻转效果;
–(PSL: Photostimulable Luminescence) – BaFX:Eu++ X=Cl. Br. I
–PSL受一次激发光照射后形成电子-空穴对,这些带 电粒子在PSL晶格中累积并能保持一段时间,储存 了X线能量,在成像板中形成潜像;当再次受到激 发光照射时,会产生同潜像相关的荧光,读出影像 信息。
6. (3)空间频率处理,可以提高影像中高对比度成 分的响应而增加局部的对比度。
•
平方根
原图
图 非线性对比度扩展
平方
图 直方图均衡
4. 影像信息的再现
5.
荧光屏显示、多幅照相机摄影到胶片上、激
光照相机直接记录
6. 激光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3. CR影像的优缺点
• 优点: • 数字影像 • X 射线照射量的动态范围大 • 照射剂量低 • 时间快,应用范围广 • IP可重复使用 • 构建PACS • 缺点: • 时分力差、空分力稍差、设备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