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分析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分析目的分析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52例,在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 <0.05。
患者治疗后均好转,3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占5.8%。
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
结论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标签:肾衰;心血管病;血液护理通常在肾衰危害性大,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是肾衰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合理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期间,需重视其透析期间的各项操作及患者的病情变化[1],加强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对促进患者安全治疗起到显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在我院就诊时间2012年1月~2015年1月,男36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1.6±5.7)岁;合并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31例,心力衰竭15例,早搏6例;患者参与研究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5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因病情多会出现焦虑、恐惧、絕望、抑郁等情绪,同时会因气促、胸闷、心悸等进一步加重负性情绪。
因此护士需与患者温和、耐心、友好交流,介绍血液透析基本方法、目的、安全性等。
②心力衰竭护理。
肾衰者常合并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注意控制预冲液和回血时血液体量,透析期间控制预冲液60~100mL,也需有效控制回血时血液体量,控制回血速度。
必要时使用西地兰。
同时在透析期间给予输氧,抽血时实施血气分析,必要时取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积极预防低氧血症。
③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的发生是因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会降低肾功能,而肾功能进一步加重则促使血压持续升高。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须知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须知广安市前锋区人民医院 6380191、什么是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危害性,且其还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而心血管病就是一种并发症,若患者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就会给患者生命带去威胁。
2、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作用当前临床上对于肾衰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就是血液透析,这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尿毒症等症状进行缓解,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显著的不足,即不能够就根本上对肾脏功能进行修复,且如果长时间反复的血液透析会让患者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加重,所以,这就需要注重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整体护理干预,确保血液透析的效果,有效的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3、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方法血液透析前护理。
这主要有几方面:第一,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就需要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进行了解和掌握,如,治疗情况、病史、心血管疾病类型、特点、透析情况等,进而有针对性的给患者制定血透护理方案。
第二,心理辅导。
患者因为存在一些不适感,如,心悸、气促、脑闷等,产生濒死的威胁,这会让患者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恐惧感、紧张、焦虑以及绝望。
所以,护理人员就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具体的介绍血液透析的作用、目的和注意事项,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打消患者的顾虑。
还可以给患者讲述成功的治愈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让其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除了语言交流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非语言的心理护理方式,比如,轻快的动作、柔和的眼神、准确而熟练的操作、果断的处理问题等,让患者可以提升安全感。
通过心理护理打消因为患者心理作用而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反射性调节障碍,防止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
第三,透析前准备。
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药品、透析设备、血管通路、人员等,在血管通路方面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快速的建立血管通路,且还要检查有没有出现感染、栓塞等情况,要检查血液透析设备是不是干净、功能是否正常,让设备能够有效的运行。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效果分析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效果分析目的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抽选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一般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
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7%)比甲组(84.8%)高;且其并发症发生率(8.7%)低于甲组(19.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甚佳,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标签:肾衰;心血管病;血透护理若肾衰竭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在将一定程度上加大血液透析治疗的难度,而疾病治疗的危险性也将随之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血透的效果,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6例行血透治疗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甲组与乙组。
甲组4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1~65岁,平均(40.5±3.6)岁。
乙组4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3~67岁,平均(41.1±3.5)岁。
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性资料(如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甲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对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在血透前,向患者介绍一些有关血透的知识,说明注意事项;另外,对其开展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
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评估病情在对患者实施血透治疗前,护理人员应仔细阅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对其病情有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1]。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摘要: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血液透析是治疗这类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观察一组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发现血液透析在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况、稳定患者的肾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一、引言肾功能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的严重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方法之一,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
本文旨在观察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护理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方法2.1 对象选取一组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
2.2 方法观察对象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对其进行系统的护理观察,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液透析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等。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疾病的诊断、病史等。
2.3 指标测量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包括:1. 血压:记录患者的血压值,并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
2. 心率:记录患者的心率,并观察心率的变化情况。
3. 肾功能指标:测量患者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素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观察血液透析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4. 临床症状:观察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
三、结果3.1 血压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其血压明显得到了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降低,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提高,总体上血压得到了良好的调节。
3.2 心率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其心率得到了稳定,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的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心率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波动。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为血液透析护理,对比患者肾功能指标和并发症率。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时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控制并发症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生活质量;并发症率肾功能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会合并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
疾病具体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也会使得患者出现肾实质受损、功能性减退,继而引发水电解质失衡、代谢产物潴留,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为现阶段主要治疗方式,但也需辅助以有效护理方式。
有分析提出采用血液透析护理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治疗顺利进行[1]。
现选取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对照组2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46.92±2.0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4±0.62)年;观察组2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6.84±2.2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58±0.65)年,患者基础知识并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护理,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透析指导,提升疾病干预效果。
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血液透析护理。
透析前护理,首先对患者病情评估,依据患者疾病状况制定科学、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
血透、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护理论文范文

血透、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简析血透护理管理与质量控制血液透析是分离血液中有害物质的重要手段,它是一些病症保守治疗的主要途径,因此血透护理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组建完善的血透管理机制,打造健全的血透护理质量监控体制,提高血透护理的服务质量,让患者有一个安心治疗的环境是当前血透护理的关键。
肾衰竭尿毒症一直是全球医学的难关,对于处在病症晚期的患者来说,血透治疗是延长其生命的有力手段,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患者晚期的生命质量,让患影改变现有血透护理布局,以“以人为本”为中心思想,将血透护理的现实情况融入到护理体制中来,对现有护理准则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
以现代护理质量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出台的血液透析标准,融合当前血液透析的实际情况对医院血透室和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政治、思想、技术的提升,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对护理质量监控的每一步都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
时时将最新的血透护理技术进行整理,将其列入科室的学习预案,为血透流程的每一步,譬如器械消毒、透析监控、探视护理等,建立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对于护理流程、评估有着明确的质量监控机制,将血透护理流程中重要部分加入到业绩考核中,以保证各项规定能够被严格执行。
2.2建立优质护理意识,构建精准的护理评估标准护理意识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血透护理的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意识需要护理质量管理进行督促,护理意识和护理评估标准两者相得益彰,能够有力的促进血透护理质量的提升。
在确定评估标准的过程中要将病人生理、心理考虑进来,一切以满足病人的要求为出发点,同时辅以社会护理评价以及护理收益等,多角度结合得到符合当前护理实际的护理标准。
将优质护理的概念融入到护士的行为准则中,让“护理不仅仅是解除病患身体上的痛苦,疗的病患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可能影响透析的安全性,因此我们要结合治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建立风险评估以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将患者的血液抽出,经过滤器进行透析,并最后将透析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和调节电解质等目的。
血液透析是一种介入性较强的治疗方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将对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及诊断本次观察的对象为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入院治疗。
患者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恶心、呕吐,食欲差,体重下降明显,并伴有心悸、胸闷症状。
2.诊断情况患者入院后经详细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Ⅴ期),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因尿毒症症状明显,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二、观察过程及结果1.血液透析前的护理准备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首先要进行患者的评估工作,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
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确定患者的康复情况。
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查,确保透析管路畅通。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确保血管通路的畅通和稳定。
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及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三、观察结果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相对稳定,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血液透析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护理工作的效果良好。
2.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调解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发现,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较好的调解。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情绪较为稳定,这说明护理工作在心理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一、引言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晚期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而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治疗起来更加复杂,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本文旨在观察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探讨血液透析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护理特点1. 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及时调整血液透析的处理方案。
2. 患者需要定期测量心血管相关指标,如血清肌酐、B型利钠肽、C反应蛋白等,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3. 血液透析治疗需要维持患者的血管通畅,避免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合理的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抗凝剂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 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
三、血液透析对治疗效果的观察1.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症状,如心悸、气短、水肿等。
2. 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减轻肾功能衰竭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
3. 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可以得到改善,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4. 透析治疗可以缓解心脏负担,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5. 经过一段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体力恢复,情绪状态也有所改善。
四、护理效果观察的关键要点1. 有效的监测和评估:对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 严密的护理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出入量、体温、血液透析机器的工作状态等。
3. 合理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水分控制、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
发表时间:2016-07-29T13:29:42.9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作者:熊玲芳
[导读]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处理。
总而言之,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熊玲芳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贵州遵义 5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通过采用及时、有针对行的护理干预,均得到好转。
结论:肾衰合并心血管患者血透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血透间期,减少并发症,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
【关键词】肾衰;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72-02
肾衰作为一种常见临床综合症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
肾衰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随着发生率的逐年攀升,增加了血液透析的危险系数和难度[2]。
因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血透护理,促进患者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就我科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44例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20例;诊断为氮质血症17例,尿毒症27例。
其中16例进行了腹膜透析。
1.2 护理方法
主要包括血透前护理、血透中护理和血透后护理,主要内容见下。
1.2.1血透前护理。
主要包括:①病情评估。
血透前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血透方案。
②心理辅导。
③透析前准备。
透析前备好人员、透析设备、药品以及血管通路。
1.2.2血透中护理:①病情观察。
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进行全面动态监测。
密切观察透析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透析相关参数等,并做好出入液量等记录工作。
②严格控制回血血液量。
对于心衰来说,用0.4mg西地兰与浓度10%的20mlGS混合iv。
1.2.3血透后护理:①效果评价。
透析后对患者检查水电解质是否恢复平衡、血肌酐等是否正常。
②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补充营养。
③健康教育。
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肾衰及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2.护理体会
2.1 容量失衡并发症的护理
①饮食指导。
血透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叮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食盐摄入量应在3~5g/日,避免盐摄入过多引起水钠潴留,特别对严重水肿的患者,每日应保持在3g左右[3]。
督促患者不要食太咸的食物,过多摄取此类食品易引起口干,增加进水量而导致体重增长过多[4]。
②与责任医师沟通,制定方案:患者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动态调整干体重,确保准确超滤。
③保护残余肾功能:合理用药,慎用肾毒性药物。
2.2 高血压并发症的护理
高血压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5]。
其发病机制的最主要因素为血容量增加,致使患者肾功能下降,严重者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更趋恶化。
必须监测血清钾、钙、钠、氮。
因为慢性肾衰患者易出现高血钾,故较易发现。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低血钾症状。
我科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限制水钠摄入,食盐每日控制在2~3g/日。
对于长期低蛋白饮食患者导致的营养不良,采用肾安ivgtt,患者一般状况均好转,效果显著。
本组中氮质血症并发高血压的7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者有6例,尿毒症并发高血压27例患者,血压维持在150/100mmHg以下者有22例。
另5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未见好转,即慎重间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中4例反应良好。
本组有21例患者因及时发现上述症状适当补钾,从而纠正低钾血症。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病情复杂、瞬息突变,在护理期间,主动巡视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处理。
总而言之,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家惠.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08):7-8.
[2]卢红霞.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7):1761-1762.
[3]符霞,叶锡兰,陈新红,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的促进作用[J].护理研究,2012,26(34):32-34.
[4]曲桂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17):138-139.
[5]胡秀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1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