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

包容性增长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
包容性增长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

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作者:李馥伊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30期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中,越南日益成为吸引外资的高地。相较其他发展中国家,越南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同时,高标准自贸协定的签署和疫情防控有力加强了越南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从目前看,向越南转移的企业主要是追求市场扩张型和成本节约型的东亚企业。需要防范全球产业向越南转移可能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建议建立健全产业转移信息跟踪预警机制、对外迁企业完善预案,通过提升产业质量增强我国产业链粘性。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约出现了五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第五次产业转移(2010年以来)中部分高端技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而其他产业大规模向越南等地转移。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20世界投资报告》,2019年在全球跨国投资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下降5%的情况下,流入东南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5%至156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占全球FDI流入的比重与2018年持平;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吸引了80%以上投资东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 一、越南成为第五次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的主要承接国 (一)越南发展独特的出口导向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 自1986年宣布“革新开放”后,越南就以吸引外资为导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至2018年底,越南已拥有工业园和经济园区共326个,入园项目累计15500个。其中,外资项目占比51%,外资协议投资总额达到1450亿美元。2018年,越南工业总产值中一半由外企创造,70%的出口由外企贡献。当年,越南位列全球20大直接投资目的地第18位;其吸引外资的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尼,但其外资增速高于印尼近5个百分点。短短30年,出口导向型战略成功使越南从农业社会跨入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社会。 (二)越南吸引外资较其他东南亚国家优势明显 和东南亚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相比,越南发展起步较晚,但因此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例如,越南有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越南还拥有其他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制度优势。越南共产党通过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使得越南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融入全球生产链,在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中,越南成为了东南亚最主要的承接国之一。 (三)高标准自贸协定推动全球产业向越南的转移

浅谈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9912537.html, 浅谈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蔡叶 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11期 摘要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不断加速以及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中西部各省也纷纷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柱,如何在这波浪潮中建立有效、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机制对于其未来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湖北省产业转移承接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概述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产业转移热潮,我国东部沿海产业以及部分国际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机。湖北省政府在这轮产业转移热潮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来看,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总量相对较少,呈现了空间分布集中、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武汉吸引了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相对于其他地区处于绝对优势。[1]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资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近年来,武汉以外的省内地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其中宜昌、襄阳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资分布失衡的情况。从行业分布来看,湖北省外资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及制造业,两者所占比例接近80%。随着相关政策调整及引导,外商对湖北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投资有所加大,但服务业投资依然有待加强。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但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招商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对于周边其他省份,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起步较晚,所以在外资利用方面与其他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一直以来,湖北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基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北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积极性。尽管湖北省具备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但在产业承接竞争过程中表现得较为被动,在部分大型投资项目上争取不够主动。[2]近年来, 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热潮的兴起引起了湖北省的高度重视,政府随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但整体招商引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投资软环境有待完善。从当前状况来看,投资软环境是制约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首先,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作者:朔料螺旋于2010-09-28 11:13:36 发表只看该作 者 实现包容性增长, 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包容性增长”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具体到经济领域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都是有共同点的。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能够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时或者局部的困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需要更多地去讨论、形成共识,采取有关的改革发展措施去推进。 马晓河:首先,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要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稳定,都应该实现城镇化,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者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社会才能增加消费,只有消费占主流了,稳定才有坚强的保障,社会才能进步。 第四,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第五,政府下一步还应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快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汤敏:“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

(完整版)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2)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3)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4)装备制造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5)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6)高技术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7)加工贸易。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2、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1)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 报告

编号:FS-DY-20449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XX年初xx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在此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并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意,这是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城市之一,现在正处在加速追赶、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市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迎来的

空前、重大机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挖掘潜在的发展动能,认真剖析制约发展的现实因素,正确对待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加快示范区建设,使**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意义 1、**在皖江城市带的地位 **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9.5%,占沿江城市带23.5%;人口610万,占全省9.1%,占沿江城市带25.7%;XX年国内生产总值704.72亿元,占全省7.9%,占沿江城市带21.5%。《安徽省沿江城市群“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轴双核三带”发展战略中,**又是安徽临江产业发展轴上的两大产业集聚核之一。**应该成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皖江城市带发展及承接产业转移中是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 2、战略意义 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产业联动的发

包容性增长(what is inclusive growth)中文翻译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本文目的在于定义“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语。“包容性增长”常和其他一系列词语互相换用。包括“广泛基础增长”,“共享型增长”和“利贫增长”。本文在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相似之处。 本文认为,在集中研究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方面,有关包容性增长的分析有着明显的特点。传统意义上,贫穷与增长的分析都是被分开处理的。本文描述了旨在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的概念要素,并且确认和有限发展国家特定约束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定义包容性增长 快速且可持续的减贫需要包容性增长来使人民对经济增长既有所贡献也有利可得成为可能。毫无疑问地,快速增长对于可持续减贫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若要让这种增长保持可持续性,它必须是跨越各种行业具有广泛基础的。也必须是包括了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的。这个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意味着增长的宏观和微观决定因素之间的直接联系。增长的微观层面指明了经济多元化和竞争的结构转变的重要性。这包括工作和公司的创造性破坏。 包容性增长涉及到了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必须放在一起处理。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对于高速持续增长、减贫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个结论与《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策略(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委员,2008)》里的结论是一致的。委员会指出,作为容括公正、公平与机会的概念,同时也是市场与就业转型的保障,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增长策略所必需的因素。 包容性增长着眼于长远,因为它关注的是生产性工作而不是给受排斥群体增加收入而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短期内,政府可以用收入分配方案来减小作用于起动增长穷人收入的政策产生的负作用。但是长远看来,转移支付方案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也可能问题重重。在贫穷的国家中,像这种方案将会给已经吃紧的财政预算来来负担,而且理论上说来,年平均收入低于700美元的国家来说,通过收入分配来减贫是不可能的任务。最新的OECD 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国家,收入再分配也不是针对特困人群贫困率上升的唯一解决办法。 包容性增长与“利贫增长”的绝对定义相一致,但与其相对定义不同。在绝对定义下,只要穷人获益了,那增长就是利贫的。而在相对定义下,只有在穷人的收入增长比总人口的收入增长要快的情况下,不平等才会逐渐减少,这时增长才是利贫的。然而,由于绝对的利贫增长可能是直接收入再分配的成果,因为这种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必须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包容性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扩大经济规模的增长,也是公平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的增长。 就不平等而言,无论是贫困还是非贫困家庭,相对定义带来的可能不是最好的结果。举个例子,在相对定义下,若一社会想实现利贫增长,那么以下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平均收入增长2%,贫困家庭收入增长3%。而以下这种结果则不是很好:平均收入增长6%,贫困家庭收入增长4%。虽然增长的分配形态倾向于前者,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无论是贫穷还是非贫穷家庭,它们的境况都变得更好了。因此,相对定义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用绝对定义来提高增长率,从而最快速地减少贫困。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 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新形势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产业转移的实质是生产力在空间上的转移,它不仅促进了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进步。在新形势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已初见成效,但在软环境、配套设施、科技创新、交通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应从改善投资环境、承接配套产业转移、重视高新技术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着手,扩大河南省承接产业的规模,提高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是指在资源、产品需求或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后,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遵从比较优势的变化方向,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其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不仅提升了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需要,保持了经济活力,而且也推动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强大动力。它不仅会给承接地区带来大量的生产要素,促使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还会带来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和新观念。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省份,通过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吸引大量的资金,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这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沿海地区出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与河南等中部地区相比,同等产品成本将高出30%-40%,于是沿海地区将把自己不再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向中西部处于产业梯度较低的区域。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大省,具有地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抓住这一契机对减缓就业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河南产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 河南省利用国内外资金总量不断扩大的趋势,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十一五”期间,外商直接投资从18.45亿美元增加到62.47亿美元,省外直接投资从1003.98亿元增加到2743.40亿元。仅2010年的对外劳务合作、承包工程、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就比上年增长48.6%。来到河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8家,河南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 (二)外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吸引外商投资的企业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商投资数量急剧下降,到2010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从投资量上来说,出现逐年递增的现象,从2006年的18.4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2.47亿美元。从整体规模上来评价,外商在河南的投资规模处于扩大的趋势,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认为片面的经济目标考核机制、环保政策法规和公众监督的缺失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体制与产业准入政策、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原因政策建议 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承接国际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为主,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大批进驻,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从2002年开始,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以及以IT、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以产品设计、研发和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转移加快,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尤其以美、欧、日为主。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66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8526亿美元,与2002年底相比,分别增长了55%和90%。 (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正逐步向服务业转移 目前,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1998—2007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2007—2008年,在全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制造企业363家,所占比重超过七成。随着加工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开始加大实施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甚至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2008年,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379亿美元,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1.1%。 (三)承接区域正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东部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但东部地区由于近年来土地、能源、劳动力、环境成本等快速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开始主动调整承接产业层次,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及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资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08年,我国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西部地区更是高出56%。 二、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剧了中国的自然资源短缺 中国人均资源数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五十三位。据测算,到目前为止,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多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同时,中国内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平衡,地区间无论是在资源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很稀缺的。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承接了大量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比例最大,而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由此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资源短缺的矛盾。 2、中国承接国际污染性产业转移比重总体较大,且不同程度污染产业比重各异 污染密集产业分为重污染密集产业、中度污染密集产业和轻污染密集产业。外商在广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轻污染产业,大约占外商投资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轻度污染产业中,三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内资企业,其中机械、电气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整个行业的67.14%。外商投资的重污染产业大约占外商投资工业总产值的16%,但三资重污染企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中西部承接_产业转移_现状及趋势分析(1)

现代经济信息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中国3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出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1980-2007年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增加了67倍,而沿海地区的出口占到了90%以上,出口量上远大于中西部地区(wu, 2007),这也使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依照一般规律,东部地区随着工资成本、地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是普遍趋势,对此学界有诸多详细介绍。一部分学者认为基于经济学观点,发达地区在各种成本的推动下,应逐步将本地区原来的优势产业转移至成本更为便宜的中西部地区(蔡等,2009),因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年度招商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这些产业转移的发生是否是由于工资、地价等因素的产生而发生?或者影响因素所占比例为多大?现有文献尚无明确论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转移的发生并不是必然发生,劳动力工资的差距没有支持转移的必然发生,本文通过对产业转移现象的梳理,发现过去国内东部产业转移并没有实现向中西部大规模的转移。 二、假说 1.假说一 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趋势与其劳动力流动“容易度”成负相关关系,即国内地区间劳动力流动越容易,发达地区向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随着产业相对发达地区随着劳动力成本,地租成本等的不断上升,这些地区的产业会随着一定的趋势向产业相对发展落后地区流动,代表性理论有日本经济学家的雁行发展模式,赤松(Akamatsu 1962)、大来(Okita 1985)、Vernon(1966),基于劳动力要素价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将劳动力密集型迁移至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东南沿海是显而易见的。 2.假说二 在假说一前提成立下,政府作为现代凯恩斯主义中最为重要的经济推动力,其结合本地区要素禀赋状况,制定适当的产业促进政策,可以显著地促进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本地区居民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在产业结构中,要素禀赋的结构与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一致是确保产业政策有效的重要因素,按照(徐朝阳,等2010)的观点:“政府偏离要素禀赋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经济发展的低效”。所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产业升级,而是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地方政府如何发展适合当地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成为了该地区能否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 三、数据及变量的度量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的是中西部的7个有代表性的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表一转引自于(冯根福,等 2010),其引自公开出版的各期《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二)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及主要特点 从表看到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处于相对转移趋势,同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甚至在某些角度看,还略有增强,另外我们也看到由于东部在一些资源禀赋上的优势,比如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导致大部分出口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布局在西部,而并没有转移至中西部地区。1993年—2000年与2000—2006年东部地区制造业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转移,转移比重仅为0.2%,而相对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则是发生在资源企业。产业转移在这两个阶段并未有实质性的持续增加,同时也仅发生在局部,特殊的行业,而整体上并未发生显著意义上的转移。 表一 各地区各行业增加值占比和相对产业转移状况 四、结论 1.在中西部地区,我们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发生,是因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劳动力实际价格”这一核心企业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相对于东部便利的运输条件与濒临海洋的天然优势,中西部地区便宜的地价并未显著帮助自己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本地区落户与生产。 2.在国家层面需要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的投资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赋予农民工新的城市身份,以此来提高中西部地区对本地劳动力的吸引力并带动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硬件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加大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的进程,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从外部宏观环境上促进中国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客观上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蔡,等.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9):4-6. [2]冯根富,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2) :1-7. [3]Akamatsu, K. ,1962,“Historical Pattern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eveloping Economies , [J].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分析 蒲坤明 张雅晖 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摘要:按照传统产业转移理论,当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类企业应逐步转移至工资地价更为便宜的中西部地区,但据对1993-2006间数据的分析,发现产业转移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上均低于学者预期。本文认为这与国内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与运输成本地区间差异有较大关联,建议政府应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力要素;运输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0)10-0190-01 190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论中国人之包容性

“何谓中国人”系列论文之 论 中 国 人 之 包 容 性 姓名:眀寰宇 学号:2010190427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班 2011 年 11 月 11 日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里就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一、中国文化经久不息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流传五千年而不衰,而其他三大古文明却早已没落?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种包容精神,就是因为我们对外来的文明有极大的包容性。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优良传统。 当代中国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超过任何国家。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再加上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思想使中国人具备了任何可能性。可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太爱面子,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如果丢掉了这点中国人将无比强大。 一种文化什么都包容,难免会冲淡自己、丧失自性,成为“四不像”,恰如一杯水,油盐酱醋都灌将进去就不再是水了。文化包容性的限度,一则体现在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即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性、主流性、主干性,尤其是在本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上不能退缩;二则体现在坚持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即保持甄别良莠、合理选择的理性态度,在器物和制度上而不是精神魂魄上采取“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或许有人会说,这还是“中体西用”的老调重弹嘛!是的,这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但文化的基本理念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人的精神魂魄不可游荡无归、漂泊不定,这就是中国文化“人唯求旧,器唯求新”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在工业,出路在招商。因此,必须切实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园区平台和招商平台。 1、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有吸引力的投资载体。园区的规划要有大手笔,突出产业特色,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园区品位。要舍得投入,灵活运作,加快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形成支撑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的条件。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稳定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格局。政府重点在架桥、搭台上下功夫,抓好规划和组织;部门重点在具体组织上下功夫,开展具体活动,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企业重点在引进项目、做大做强产业上下功夫,主动上门招商引资,联大联强,引进资金和技术,搞活机制。四是突出与珠三角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联系。珠三角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投资方向起着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远超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因此,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破解用地难题。要严格项目用地管理,既抓增量的供给,更抓存量的盘活。要尽快出台按项目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确定供地数量的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对那些圈而不用的土地,必须限期开发,过期依法收回 拓宽融资渠道。国内外经验表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但促进融资工具和渠道多元化,也是大型银行贴近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在珠三角,银行的个性化服务,甚至精细到了免费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制定投资规划、编制项目预算等。我市拟引进的LED项目,就有荷兰银行参与咨询和策划。多年以来,我市存在着巨额的存贷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地金融业的竞争不充分。我们建议,要积极推进引进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工作,同时壮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在郴州形成良好的金融竞争氛围。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良好机遇,积极为企业上市融资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完善物流体系。要切实加快海关、公路口岸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实现郴州—广州(或其他沿海城市)的铁海联运。鼓励物流业向制造业渗透,重组、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运作模式。支持专业化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培育物流服务品牌。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交通”和“流通”,而流通的基础是交通。要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交通设施首先对接。在充分利用好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等现有通道的基础上,抓好厦蓉高速、京珠高速复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衡茶吉铁路等大的工程,完善运输、配载、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同时,加快完善内部交通网络,积极推进通往广东的省际公路改造及断头路打通等工程建设,市内力争在5年内建成市到县城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现县到乡(镇)道路硬化。 6、优化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核心。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是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要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运作,着力抓好三件事情:第一件事,市直主要行政审批部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首席代表”,由该部门充分授权,代表本部门行使项目报建的行政审批职权。第二件事,市直主要行政审批部门刻制“行政审批专用章”,由该单位“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使用,公章一盖,就表示通过了该部门的行政审批。第三件事,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市长办公例会制度,由市长、副市长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定期召集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公益类和政府投资类项目、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统一协调和集体研究。要斩断部门与收费罚款间的利益联系,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严禁乱检查乱罚款。有关部门要加强优化经济环境和行政效能的监察。在市纪委监察局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重新修改和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配套文件,全面启动“12342”优化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投诉电话,建立健全优化经济环境的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强化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整治项目建设施工环境,抓一批典型,查一批案件,攻破一批难点,消除一批痼疾,把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的歪风邪气压下去,给客商以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新蔡县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用工需求瓶颈。目前,全县规模企业要实现满员生产,需用工万余人,其中,纺织、服装、电子等行业缺工达万余人。我县劳动力大都外出,随着年内几家大型企业的投产或扩产,企业的用工矛盾将更为凸显。 2、用地需求瓶颈。近两年我县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省市下达给我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少,很多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