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助产术课件

合集下载

产钳助产术-PPT

产钳助产术-PPT

图6放置左叶产钳
图7放置过程及到位
图8放置右叶产钳
5.置右叶产钳 如同置左叶产钳,只是换左手伸入阴道与 胎头之间,右手握右叶产钳并置于胎头右侧(图8)
6.扣合锁扣两叶产钳放置正确后,左右产钳锁扣恰好吻合, 钳柄也自然.贴拢(图9)如不能恰好吻合,可移动右叶产钳 使之锁扣吻合。(安全位置:小囟中部位于手柄中间,手 柄平面上1厘米, 使中间缝隙不超过1指宽,上部为人字 缝,每叶上部平面间等距离,矢状缝位于中间)。
图3胎头衔接程度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目前。国内产钳助产术绝大多数用于出口产钳或低位 产钳、因这时胎头位置较低,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 吻合,胎头俯屈也较好。产钳放置容易,牵引其阻力亦小, 助产效果安全可靠。中、高位产钳以被剖宫产所取代。
3.低中位产钳 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先露部达 坐骨棘水平以下。
(三)产钳助产术时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产钳放置困难或钳柄不能合拢多见第二叶产钳放置
困难,或勉强放入反复调整两叶产钳不易扣合,可能的原
因: 胎头位置不正使产钳放置不妥:需转正胎头后放置。
阴查有明显头盆不称:改行剖宫产术。头手复合先露影响
产钳放置与扣合:需将胎手推离。不能推离改行剖宫产术。
2. 产钳牵引困难可能原因: (1)头盆不称。 (2)产钳放置位置不正:胎头有产瘤、水肿、胎头轻度倾
图9锁扣合拢正确
7.伸手于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否夹住宫颈组织。
8.牵拉者应取稍低坐位,两脚蹬在产床两腿上。左手握 合拢的钳柄,或双手握钳柄向外向下缓慢用力牵拉(图10)。 当见胎头拨露时,将钳柄向上旋转用力使胎头仰伸而娩出 胎头(图11)。(沿骨盆轴向外向下,然后呈J形)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正确的产钳助产术操作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
安全。
推广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
03
通过本课件的推广,促进产钳助产术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提
高产科质量。
课件内容概述
产钳助产术的基本原理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介绍产钳助产术的定义、作用原理、适应 症和禁忌症等基本知识。
详细阐述产钳助产术的操作过程,包括产 妇的准备、产钳的选择和放置、胎儿的娩 出以及产后的处理等。
分类
根据产钳的放置位置和作用方式,可分为低位产钳、中 位产钳和高位产钳。
应症与禁忌症
01
适应症
适用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母体合并症等 需要尽快结束分娩的情况。
02
禁忌症
包括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巨大、产道异常 等。
手术器械介绍
01 产钳
由两个弯曲的叶片组成,形似钳子,用于夹住胎 儿头部协助娩出。
术前宣教
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手 术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 险,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 消毒铺巾,导尿排空膀胱。
术中操作
麻醉选择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特殊 情况可选择全身麻醉。
牵引或旋转
按照分娩机制,牵引或旋转产钳协助胎儿 娩出。
产钳放置
根据胎儿先露部的高低和产钳的类型,选 择合适的产钳并正确放置。
产钳助产术的注意事项
产钳助产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强调产钳助产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预防感染、避免产道损伤、确保胎儿安 全等。
介绍产钳助产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 理措施,如产后出血、产道裂伤、新生儿 窒息等。
02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产钳助产术医学》课件

新生儿窒息
使用产钳时可能会对胎儿 造成压迫,导致胎儿呼吸 困难或窒息。
风险预防与控制
严格掌握适应症
产钳助产术应仅在必要的情况下 使用,如胎儿窘迫、母体产力不
足等。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医生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实践,熟 练掌握产钳操作技巧,以降低操作 过程中的风险。
密切监测母胎情况
在使用产钳助产术的过程中,应密 切监测母胎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记录吃奶、排 便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 预防尿布疹等皮肤问题。
喂养指导
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姿势和量,避免呛奶、 溢奶等情况发生。
疫苗接种
根据新生儿的免疫计划,按时接种各类疫苗 ,提高抵抗力。
家庭护理指导
知识宣教
向家长宣传产钳助产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术后护理的认知 。
应急预案
制定应对术中可能出现意外的预案,如大出血、 胎儿窘迫等。
手术室准备
环境消毒
确保手术室空气、表面清洁无菌。
仪器设备检查
检查手术台、照明、录像等设备是否正常。
手术用品摆放
将手术器械、药品、敷料等按需摆放,方便取用。
04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手术开始前的准备
确定产妇和胎儿状况
01
评估产妇的产程进展、骨盆和胎儿情况,确保无手术禁忌症。
提高分娩成功率
在某些难产情况下,产钳助产术能够 提高产钳能够迅速将 胎儿头部从产道中牵引出来,从而减 少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风险与并发症
母体产道损伤
使用产钳时可能会对母体 的产道造成损伤,如产道 撕裂、宫颈裂伤等。

产钳术ppt课件

产钳术ppt课件
38
手术步骤
随儿头的下降、会阴 部有些膨隆时转为平 牵。
39
手术步骤
当儿头枕部露于耻骨 弓下,会阴部明显膨 隆时,渐渐向上提 牵 。吸筒应随儿头 的旋转而转动。在儿 头双顶间径平面娩出 时,可松开止血钳, 消除负压,取下吸筒, 用手助儿头娩出。
40
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优缺点
41
胎头吸引术注意
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 放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可稍螺旋移动吸筒, 或重新抽出一些空气后再牵。牵引方向也可稍 予改变。必要时取下重新放置。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 小时内消失。但负压过大,或吸引时间过长、 吸筒吸附位置不当,可产生头皮水泡、脱皮或 头皮血肿,须较长时间才能消退、愈合。严重 时,胎吸可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应加以预防。
19
合拢时注意
不要紧靠,以免过度 压迫胎头。 若合拢不易,表示放 置不妥,应取出重放。 合拢后注意听胎心音, 倘有突变,说明可能 扣合过紧或因夹住脐 带所致,应松开详细 检查。
20
(三)牵引及下钳
合拢后如胎心音正常, 可开始牵引。 牵引应在阵缩时进行, 用力应随宫缩而逐渐 加强,再渐渐减弱。 阵缩间歇期间应松开 产钳,以减少儿头受 压,并注意听胎心音, 牵引方向随儿头的下 降而改变。
21
牵引及下钳
当枕部出现于耻骨弓 下方,会阴部明显膨 隆时,可缓缓向上提, 助儿头仰伸娩出 。
22
牵引及下钳
儿头“着冠”后,可 取下产钳 。
23
牵引及下钳
取钳顺序与置入时相 反,先下右叶,再下 左叶,然后用手助儿 头娩出。要注意保护 会阴。
24
操作注意事项
(一)为了防止牵引时因用力过度而造 成创伤,术者应坐着牵引,双臂稍弯曲, 双肘挨胸,慢慢用力。切不可伸直双臂、 用足蹬踩产床猛力进行牵引,以防失去 控制,重创母婴。臂力不足者,可站立 牵引,但对用力及牵引方向应很好掌握。

产钳术ppt课件

产钳术ppt课件

.
15
置入
钳的凹面向着会阴部, 经阴道后壁轻轻插入, 在右手的引起下,顺 骨盆的弯度慢慢前进, 边进边移向骨盆左侧, 放到胎头的左侧面 。
.
16
置入
放妥后取出右手,此 时叶柄与地面平行, 可用左手的无名指及 小指托住或由助手托 住。
.
17
置入
然后以同样方法,用 右手握产钳的右叶, 在左手的引导下慢慢 送入阴道,置于儿头 的右侧面
.
20
(三)牵引及下钳
合拢后如胎心音正常, 可开始牵引。
牵引应在阵缩时进行, 用力应随宫缩而逐渐 加强,再渐渐减弱。
阵缩间歇期间应松开 产钳,以减少儿头受 压,并注意听胎心音, 牵引方向随儿头的下 降而改变。
.
21
牵引及下钳
当枕部出现于耻骨弓 下方,会阴部明显膨 隆时,可缓缓向上提, 助儿头仰伸娩出 。
.
11
术前准备
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均需会阴 侧切,且切口宜大。 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 道,进一步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 高低及方位。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 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阴道较紧者,可用手指 在阴道内轻轻来回旋转扩张,便于胎头通过。
.
12
手术步骤
颈-------锁-----------------------------产道弯-----------------头头---弯-----------------------------------
.
7
后枕位产钳: 供难产中穿破 死婴头颅放出 脑积水用。
剖腹产钳
阴式产钳
.
8
手术适应症
(一)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二)儿头必须“衔接”,头的位置越低, 手术越安全;目前要求达+3或以下。

(医学课件)产钳助产术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产钳助产术PPT演示课件


.
图6放置左叶产钳
.
图7放置过程及到位
.
图8放置右叶产钳
.

5.置右叶产钳 如同置左叶产钳,只是换左手伸入阴道与 胎头之间,右手握右叶产钳并置于胎头右侧(图8)

6.扣合锁扣两叶产钳放置正确后,左右产钳锁扣恰好吻合, 钳柄也自然.贴拢(图9)如不能恰好吻合,可移动右叶产钳 使之锁扣吻合。(安全位置:小囟中部位于手柄中间,手 柄平面上 1 厘米, 使中间缝隙不超过 1指宽,上部为人字 缝,每叶上部平面间等距离,矢状缝位于中间)。
.
图3胎头衔接程度
.

目前。国内产钳助产术绝大多数用于出口产钳或低位 产钳、因这时胎头位置较低 ,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 吻合,胎头俯屈也较好。产钳放置容易,牵引其阻力亦小, 助产效果安全可靠。中、高位产钳以被剖宫产所取代。
.

3.低中位产钳 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先露部达 坐骨棘水平以下。 4.中位产钳 双顶径已入盆、先露部到达坐骨棘水 平。 5.中高位产 钳双顶径已人盆,先露部未到达坐骨 棘水平。 6.高位产钳 双顶径未入盆。先露部人盆或未人盆。
.

3,产钳如何选择和应用 在出口产钳使用中,根据先露方位适当选用,如枕前位选 用Simppson产钳; 枕横位、枕后位选用Kielland产钳使其胎头旋转成枕前位。 臀位后出头选用Piter产钳最为适用。 其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者对胎方位的正确判断、应用时 机和操作技术水平。

.

4. 争取产妇和亲属的知情同意 同其他手术产一样,应用 产钳术助产其优点及可能的并发症应向产妇或亲属交待, 争取知情,理解和同意。
.

[适应证] 1.需缩短第二产程(分娩时不宜过度用力或增加腹压者,如心脏 病、妊高征、瘢痕子宫、肺部疾病); 2.胎儿窘迫。 3.产妇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4.胎头吸引术失败,经阴道检查属出口、低位产钳分娩者,否则 应改行剖宫产术。

阴道助产产钳术课件

阴道助产产钳术课件

产钳术培训与普及计划
培训课程设置
开设专门的产钳术培训课 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 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手 术技能。
普及教育活动
开展产钳术的普及教育活 动,提高公众对难产的认 识和了解,促进产妇选择 合适的分娩方式。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产钳术技 术和经验,促进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
产钳术术后护理
观察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 况,如出现异常出血或
血肿应及时处理。
预防感染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 更换卫生巾,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 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 如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
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
缓解焦虑和恐惧。
PART 03
适应症
胎儿窘迫、胎位不正、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等引起的难产。
PART 02
产钳术操作流程
产钳术术前准备
评估产妇情况
了解产妇的产程进展、胎位、 胎儿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等,以便确定是否适合进行产
钳术。
准备手术器械
确保产钳、牵引绳、消毒用品 等手术器械准备齐全,并进行 消毒处理。
产妇体位准备
协助产妇采取膀胱截石位,即 平卧,双腿放置于支腿架上, 充分暴露会阴部。
提高操作技巧
术者应熟练掌握产钳术操作技巧,减 少操作过程中的损伤。
密切监测产程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异常情况,避免 产程延长和胎儿缺氧。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 风险。
并发症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
通过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方法止血, 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ppt课件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ppt课件

确定 Ditermine 胎位(囟门、耳背)及塑性 肩难产? 准备器械 Equipment 准备器械
(如负压泵)
(如产钳、吸痰器、脐带钳、 器械 桌)
胎吸器助产
产钳助产
放置产钳:四左四右
(确保安全: 囟门、缝隙、骨缝)
F G
摸清卤门 Fontanel (后囟前3cm放置、俯曲)
轻柔牵引
Gental
2019/4/12
11
• 会阴切开(Ⅱ-1E)

经阴道助产不需要常规行 会阴切开(Ⅱ-1E)
2019/4/12
12

第二产程手术干预的选择(Ⅱ-B) • 如果第二产程需要手术干预, 必须考虑胎吸、产钳及剖宫产 术的优劣和风险,慎重选择。 尚未证实那种方法更为有效, 因此需要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方 案(Ⅱ-B)。
38
I
Incision 娩头时侧切? 肩难产等特殊情况切?
J
Jaw 可及下颌时撤除吸引 器
39
A
◦ Ask for help要求帮助 ◦ Address the patient告知产妇 ◦ Anesthesia adequate?需要麻醉?
B
C
Bladder empty? 排空膀胱? Cervix completely dilated 宫颈完全扩张
灵活把 握第二 产程时 限,不 机械以 2h为准
20手术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手术产率(ⅠA)
一对一分娩支持
使用产程图
使用催产素 硬外膜镇痛患者无屏气感时 延缓屏气
2019/4/12
6
1
手转胎头
2
会阴切开
3
器械阴道助产
2019/4/12 7
目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2
• (4)胎先露之胎头骨质部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 胎头无明显变形。
• (5)必须明确胎方位:面先露中的颏前位可行产钳助 娩;额先露、面先露中的颏后位不能使用产钳术。
• (6)必须排空膀胧。
• (7)胎儿存活。
当然。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是适合于产钳助产术 者,另外手术时机至关重要。不恰当地或过早地 使用产钳术,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PPT学习交流
9
• 3.低中位产钳 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先露部达 坐骨棘水平以下。
• 4.中位产钳 双顶径已入盆、先露部到达坐骨棘水 平。
• 5.中高位产 钳双顶径已人盆,先露部未到达坐骨 棘水平。
• 6.高位产钳 双顶径未入盆。先露部人盆或未人盆。
PPT学习交流
10
• 【术前评估】
• 1.判断是否适合产钳分娩 现代手术产中,很少使 用对母.儿构成危险的困难产钳术。故在头位难产 中,如娩前初步判断头盆不称,或在产程进展中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经阴道检查胎头双顶径 虽然入盆,甚至先露部也仅达坐骨棘水平,临床 多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适应证)(禁忌证)
PPT学习交流
19
图4触摸卥门
图5 触摸耳廓
PPT学习交流
20
• 3.初产妇应行会阴切开。
• 4. 置左叶产钳 放置产钳之前要石蜡油润滑产钳 及产道。术者右手示、中指掌面贴胎头伸入阴道 后壁,左手握钳柄将钳叶垂直向下,沿手掌面插 入胎头之间,然后右手指及左钳叶缓缓向胎头左 侧及向内移行(图6)。而钳柄渐向下稍向左臀部方 向旋转,左钳叶置于胎头左颞部,胎儿左耳外侧 (以枕前位为例),此时钳叶与钳柄处在水平位 (图7)。
PPT学习交流
13
• 3,产钳如何选择和应用
• 在出口产钳使用中,根据先露方位适当选用,如 枕前位选用Simppson产钳;
• 枕横位、枕后位选用Kielland产钳使其胎头旋转成 枕前位。
• 臀位后出头选用Piter产钳最为适用。
• 其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者对胎方位的正确判断、 应用时机和操作技术水平。
• 3.臀位后出头用Piper产钳。
• 4.剖宫产术用其剖宫产小产钳。
PPT学习交流
3
• 以Simpson产钳.为例,产钳构造有钳叶、胫、锁 口、柄,分左右两叶。钳叶内凹外稍凸称头弯, 扣合后中间留大孔(两钳叶最宽处8cm,钳叶长 16cm,头弯半径11.25cm),适合挟持胎头。钳叶 向上弯行称盆弯(其半径为17.5cm,以适应产道轴 的弯屈度(图1)。
PPT学习交流
18
• 【手术步骤】
• (一) Simpson产钳术(左枕前)
• 1.取膀胧截石术位,消毒外阴、铺巾、导尿管排 空膀胱(胎头压迫插不进导尿管,用手稍向上推移)。
• 2.阴道检查用右手伸人阴道检查确定宫颈也已 开全,查胎头方位(通过手指触摸胎头大小卥门确 定,如大卥位于骨盆左前方者为右枕后位(图4), 或伸手触摸胎儿耳廓,耳廓所指方向为枕骨所在 处(图5)。
• 2.低位产钳 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以下,先露部达 骨盆底。S十3或以下。骨盆坐骨棘水平定为O,其 平线以上1,2,3,4,5cm者为一1,一2,一3,一4,一 5;相应在水平线以下则为+1,十2、+3,十4,+5, (图3)。
PPT学习交流
7
图3胎头衔接程度
PPT学习交流
8
• 目前。国内产钳助产术绝大多数用于出口产钳或 低位产钳、因这时胎头位置较低,其胎头矢状缝与 骨盆前后径吻合,胎头俯屈也较好。产钳放置容 易,牵引其阻力亦小,助产效果安全可靠。中、 高位产钳以被剖宫产所取代。
产钳助产术
PPT学习交流
1
• 产钳助产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的产科手术。在 世界各国开始降低剖宫产率的今天,产钳助产术 又被重视和应用:因为他对解决胎儿窘迫急需分娩 者,出口产钳比胎头吸引术安全可靠,阴道产钳 术比剖宫产术更能缩短胎儿娩出时间。且它常常 是胎头吸引术失败而改用产钳术成功的后盾。故 产钳助产术在某些难产处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பைடு நூலகம்
PPT学习交流
21
图6放置左叶产钳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4
• 4.争取产妇和亲属的知情同意 同其他手术产一样, 应用产钳术助产其优点及可能的并发症应向产妇 或亲属交待,争取知情,理解和同意。
PPT学习交流
15
• [适应证] • 1.需缩短第二产程(分娩时不宜过度用力或增加腹压者,如心脏病、
妊高征、瘢痕子宫、肺部疾病); • 2.胎儿窘迫。 • 3.产妇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 4.胎头吸引术失败,经阴道检查属出口、低位产钳分娩者,否则应
PPT学习交流
11
• 2.产钳助产必备的条件
(l)宫颈口必须开全,阴道检查扪不到宫颈边缘。
• (2)必须破膜。因为胎膜未破而强行产钳术可能发 生胎盘早剥或胎儿窒息死亡的危险。
• (3)无明显头盆不称:指胎头已降入骨盆腔而达 盆底,在耻骨联合上扪不到胎头,阴道检查胎头 颅骨无重叠,其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径平行或接 近。
改行剖宫产术。 • 5.胎儿情况紧急有熟悉产钳术,如臀位后出头困难者、剖宫产娩头
困难者。
PPT学习交流
16
• [禁忌证】 • 1.不具备产钳术条件者 • 2,胎儿宫内窘迫,估计短时内不能结束分娩者: • 3,异常胎方位额先露、高直位等。如较早发现
额面位也应改为剖宫产术。
PPT学习交流
17
• 【麻醉】 • 行会阴切开用局部浸润及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PPT学习交流
4
图1产钳各部分
PPT学习交流
5
• .左叶产钳也称.左下叶,先放置骨盆左侧,右叶后 上置人骨盆右侧,称右上叶。右叶合拢于左叶浅U 形凹陷中,即为活动自如锁111(图2)o
图2产钳锁扣
PPT学习交流
6
• 产钳术的分类定义
• 根据胎头双顶径及胎头先露〔骨质最低部)的位置 分为
• 1.出口产钳 双顶径达骨盆底,先露部在阴道口。
PPT学习交流
2
• 【产钳的基本构造】
• 产钳的选择
• 1.普通产钳Simpson产钳 有典型产钳结构 有胎头 弯曲、母体骨盆弯曲和英式锁口.头位难产常用的 一种产钳。
• 2.吉兰产钳Kielland产钳只有钳叶的胎头弯曲,而 无向上的骨盆弯曲,钳叶瘦长而薄,适合旋转胎 头,无锁口。适用于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旋转 抬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