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简介
水泥窑协同处置

1/ 7水泥窑协同处置01什么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水泥工业提出的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是指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
曲阜中联日处理污泥100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项目02水泥窑协同处置有哪些优势?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优势突出:利用现有工业设施,不增加土地,环境扰动小,建设投资相对较少。
水泥窑具有高温煅烧和强碱性气氛,能够有效抑制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只要控制得当就不会有二次污染的隐患。
不仅能够实现固废危废减量和资源化,还能促使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山东德州《新闻联播》播出德州中联大坝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03水泥窑可以协同处置哪些固体废物?水泥窑可以处理的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各种污泥(下水道污泥、造纸厂污泥、河道污泥、污水处理厂污泥),工业危险废物,各种有机废物(废轮胎、废橡胶、废塑料、废油等),动植物加工废物,受污染土壤、应急事件废物等固体废物。
但是,放射性废物、爆炸物及反应性废物、未经拆解的废电池、废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含汞的温度计、血压计、荧光灯管和开关、2/ 7铬渣、未知特性和未经鉴定的废物禁止入窑进行协同处置。
中材萍乡水泥窑协同处置中心采用新型干法回转窑焚烧污泥技术,年处置污泥2.64万吨04固体废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有哪些用途?根据成分与性质,不同的废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不同,主要包括:替代燃料:主要为高热值有机废物替代原料:主要为低热值可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的无机矿物材料废物混合材料:改善水泥的某种性能,调节水泥的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适宜在水泥粉磨阶段添加的成分单一的废物3/ 7。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引言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与水泥窑设备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同时通过高温下的煅烧过程将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本文档旨在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技术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应满足以下要求:1.废物适用性:适用于处理各类非危险废物,包括但不限于煤矸石、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
2.处理效果: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应能够将废物充分煅烧,使之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在处理过程中,应确保废物的分解率达到 98% 以上。
3.燃料适应性: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应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燃料的使用,包括煤炭、石油焦、天然气等。
4.窑炉温度控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过程中,应能够通过控制炉内温度,确保废物在高温下充分煅烧。
5.废气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应配备完善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除尘、脱酸、脱硝等,以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操作规范根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的要求,制定以下操作规范:1.废物前处理:对待处理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分选、粉碎等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
2.炉内操作:将经过前处理的废物均匀地投入水泥窑炉,控制废物的投入量和投入速度,确保废物在高温下能够充分煅烧。
3.防护装置:在水泥窑炉的进气口、出气口等位置设置防护装置,以防止废物溢出或气体泄漏。
4.炉内温度控制:通过调节燃烧炉的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参数,控制水泥窑炉内的温度,确保废物在高温下充分煅烧。
5.废气处理:配备除尘设备,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和收集;配备脱酸装置,对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去除;配备脱硝装置,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去除。
6.废渣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处理后产生的废渣,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监测与记录: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包括废物投入量、温度控制情况、废气排放浓度等,同时记录相关数据和操作记录,以备查证和分析。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研究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研究一、技术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越来越大,处理固体废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高温处理固体废物是当前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在水泥窑中进行高温处理的技术。
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水泥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技术原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是利用水泥窑高温煅烧的原理,将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与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一起进入水泥窑中进行高温煅烧。
在高温下,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被分解和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无害的无机物质。
同时,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被稳定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技术特点1、处理能力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大,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2、环保效益显著:该技术可以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环境污染,达到环保效益显著的目的。
3、经济效益好:将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还可以提高水泥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好。
4、技术成熟: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四、应用案例1、某水泥厂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处理废弃塑料。
该厂每年可以处理3万吨废弃塑料,处理后的固体废物体积减少90%以上,废弃塑料转化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2、某化工企业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处理废弃涂料。
该企业每年可以处理2万吨废弃涂料,处理后的固体废物体积减少90%以上,废弃涂料转化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五、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1、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对水泥生产有害的成分,需要对固体废物进行分析和筛选,保证其安全性。
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需要协调生产和环保两方面的利益,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确保技术的顺利实施。
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简介

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介绍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调整,大量污染重、高能耗的工业企业被关停、破产或搬迁,腾出的工业企业场地被重新规划,作为其他用途再次开发利用,但一些重污染企业遗留场地的土壤易受到污染,该类污染土壤主要表现为有机污染物(PCBs)、重金属含量超标,无法满足建设用地的环境质量要求,需治理达标后才能进行开发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保障农产品和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受到国务院、环保部、浙江省政府的极大重视,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系列的文件,是当前环境治理的一大热点,其中,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因其处置彻底、受污染土壤和污染物性质的影响较小及资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2土壤污染现状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污染土壤一般可分为无机污染土壤和有机污染土壤两大类,无机污染土壤包括酸、碱、重金属、氰化物污染土壤等;有机污染土壤包括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POPs有机污染土壤和石油类污染土壤等。
根据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场地污染主要有以下特点:1)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3)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及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4)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5)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6)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7)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理论市场容量为5.02-9.52万亿,分为工业污染场地、、农业耕地修复、矿山修复三大细分领域。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全过程管控

准入判定
合同签订
调研取样
产废单位
异常情况反馈
反馈评估
配伍处置
入库暂存
配伍方案
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
收集转运 电子联单
进厂验收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全过程
危险废物准入 1、根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 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以及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 规范》(HJ 662—2013)要求,危险废物 的协同处置应确保环保达标排放,同时入 窑物料应确保理化性质稳定,不应影响窑 运行工况和水泥产品质量。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全过程
危险废物准入 3、危险废物样品进入实验室后,由实验室安排专人进行样品接收并安排检测项目。根据《水泥窑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 20760—括:含水率、热值、pH、F-、Cl-、SO3、CaO、SiO2、Fe2O3、Al2O3、 MgO等;重金属包括:砷(As)、铅(Pb)、铬(Cr)、镉(Cd)、铜(Cu)、镍(Ni)、锌 (Zn)、锰(Mn)、汞(Hg)等;安全性指标包括:闪点、相容性、腐蚀性等。通过对样品检测数 据的分析,对于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要求的予以准入。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全过程
飞灰处置系统 对于HW18焚烧处置残渣类,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772-002-18),危险废物 焚烧、热解等处置过程产生的飞灰,在确保水泥产品质量如氯离子达标的前提下, 可通过计量,采用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至窑头进行处置。一般情况下,飞灰类废物氯 离子含量可高达10%~20%,如直接入窑将可能造成熟料氯离子超标的现象。在此 情况下,可利用水洗技术将氯盐从飞灰中洗脱分离,氯离子降至1%后的飞灰再进入 水泥窑协同处置。
配伍原则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简介

1、技术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英文名称:Co-processing in Cement Kiln2、技术适用性2.1 适用的介质:污染土壤2.2 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2.3 应用限制条件:不宜用于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土壤;由于水泥生产对进料中氯、硫等元素的含量有限值要求,在使用该技术时需慎重确定污染土的添加量。
3 技术介绍3.1 原理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长时间停留、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碱性环境、无废渣排放等特点,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焚烧固化处理污染土壤。
有机物污染土壤从窑尾烟气室进入水泥回转窑,窑内气相温度最高可达1800℃,物料温度约为1450℃,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高温气流与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碱性物料(CaO、CaCO3等)充分接触,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使得硫和氯等转化成无机盐类固定下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从生料配料系统进入水泥窑,使重金属固定在水泥熟料中。
3.2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污染土壤贮存、预处理、投加、焚烧和尾气处理等过程。
在原有的水泥生产线基础上,需要对投料口进行改造,还需要必要的投料装置、预处理设施、符合要求的贮存设施和实验室分析能力。
水泥窑协同处置主要由土壤预处理系统、上料系统、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监测系统组成。
土壤预处理系统在密闭环境内进行,主要包括密闭贮存设施(如充气大棚),筛分设施(筛分机),尾气处理系统(如活性炭吸附系统等),预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处理系统后达标排放。
上料系统主要包括存料斗、板式喂料机、皮带计量秤、提升机,整个上料过程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上料过程中污染物和粉尘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主要包括预热器、回转式水泥窑、窑尾高温风机、三次风管、回转窑燃烧器、篦式冷却机、窑头袋收尘器、螺旋输送机、槽式输送机。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方案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方案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够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与水泥熟料相结合,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方案进行全面解析。
一、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原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基本原理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通过煅烧过程与水泥熟料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将有害物质固化在新生成的硅酸盐基质中。
同时,污泥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和煅烧过程中的高温分解移除,从而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艺流程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典型工艺流程包括污泥浓缩、干化和煅烧三个环节。
首先,通过离心机、压滤机等设备进行污泥的机械浓缩,将水分含量降低到20%以下;然后,将浓缩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一般采用直接或间接加热方式,将污泥的水分蒸发掉;最后,将干化后的污泥与水泥熟料混合,在水泥窑中进行煅烧。
三、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优势1.无害化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以将有害物质稳定固化在新生成的硅酸盐基质中,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2.资源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化为水泥熟料中的矿物质,实现资源的利用。
3.热值回收: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煅烧过程可以回收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的热值,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能源成本。
四、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难点2.煅烧过程控制:煅烧温度、停留时间、空气流速等参数对污泥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对煅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
3.有害物质排放: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和废渣,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控制。
五、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应用前景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和对资源利用的需求,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可以进一步改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果,并探索其他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总之,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水泥窑协同处置 应用技术

水泥窑协同处置应用技术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水泥窑协同处置应用技术。
你可别小瞧了这玩意儿,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把好多看似麻烦的东西变得有用起来。
咱先说说啥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吧。
简单来讲,就是让水泥窑这个大家伙在生产水泥的同时,还能帮忙处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废弃物啥的。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力士,不仅能自己干好本职工作,还能顺手帮着解决其他难题。
你想想看啊,那些废弃物要是没个好去处,堆在那儿多占地方,还可能污染环境。
但有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就不一样啦!它能把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让它们也能为社会做贡献。
这多厉害呀!而且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还有好多优点呢。
它处理的范围可广了,各种各样的废弃物都能被它拿下。
就像一个超级大胃王,啥都能吃,啥都能消化。
这可不是一般的技术能做到的哦!它的处理效率也很高。
就好像是一阵风,呼呼地就把事情都办完了。
不像有些方法,慢悠悠的,让人等得着急。
还有啊,经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后的产物,质量还不错呢。
这就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闪闪发光。
咱再来打个比方,水泥窑协同处置就像是一个优秀的厨师,能把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
那些废弃物就是普通的食材,经过它的一番操作,就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这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啊。
它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让我们的地球更干净、更美丽。
这不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嘛!你说,这么好的技术,我们能不好好利用吗?我们应该大力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应用技术,让它在更多的地方发挥作用。
要是每个地方都能用上这技术,那我们的环境该有多好呀!那些让人头疼的废弃物都能有个好去处,不再是个麻烦。
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它而变得更加美好。
想象一下,没有了那么多废弃物的困扰,我们的世界会是多么清爽、多么宜人啊!所以说呀,水泥窑协同处置应用技术真的是个宝,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别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一起支持和推广这项神奇的技术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技术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
英文名称:Co-processing in Cement Kiln
2、技术适用性
2.1 适用的介质:污染土壤
2.2 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
2.3 应用限制条件:不宜用于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土壤;由于水泥生产对进料中氯、硫等元素的含量有限值要求,在使用该技术时需慎重确定污染土的添加量。
3 技术介绍
3.1 原理
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长时间停留、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碱
性环境、无废渣排放等特点,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焚烧固化处理污染土壤。
有机物污染土壤从窑尾烟气室进入水泥回转窑,窑内气相温度最高可达1800℃,物料温度约为1450℃,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高温气流与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碱性物料(CaO、CaCO3等)充分接触,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使得硫和氯等转化成无机盐类固定下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从生料配料系统进入水泥窑,使重金属固定在水泥熟料中。
3.2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污染土壤贮存、预处理、投加、焚烧
和尾气处理等过程。
在原有的水泥生产线基础上,需要对投料口进行改造,还需要必要的投料装置、预处理设施、符合要求的贮存设施和实验室分析能力。
水泥窑协同处置主要由土壤预处理系统、上料系统、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监测系统组成。
土壤预处理系统在密闭环境内进行,主要包括密闭贮存设施(如充气大棚),筛分设施(筛分机),尾气处理系统(如活性炭吸附系统等),预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处理系统后达标排放。
上料系统主要包括存料斗、板式喂料机、皮带计量秤、提升机,整个上料过程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上料过程中污染物和粉尘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主要包括预热器、回转式水泥窑、窑尾高温风机、三次风管、回转窑燃烧器、篦式冷却机、窑头袋收尘器、螺旋输送机、槽式输送机。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氧气、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水分、温度在线监测以及水泥窑尾气和水泥熟料的定期监测,保证污染土壤处理的效果和生产安全。
3.3 关键技术参数或指标
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效果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水泥回转窑系统配置、污染土壤中碱性物质含量、重金属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氯元素和氟元素含量、硫元素含量、污染土壤添加量。
(1)水泥回转窑系统配置
采用配备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和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新型干法回转窑,单线设计熟料生产规模不宜小于2000吨/天。
(2)污染土壤中碱性物质含量
污染土壤提供了硅质原料,但由于污染土壤中K2O、Na2O含量高,会使水泥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的碱当量高,影响水泥品质,因此,在开始水泥窑协同处置前,应根据污染土壤中的K2O、Na2O含量确定污染土壤的添加量。
(3)重金属污染物初始浓度
入窑配料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应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22)的要求。
(4)污染土壤中的氯元素和氟元素含量
应根据水泥回转窑工艺特点,控制随物料入窑的氯和氟投加量,以保证水泥回转窑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入窑物料中氟元素含量不应大于0.5%,氯元素含量不应大于0.04%。
(5)污染土壤中硫元素含量
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应控制污染土壤中的硫元素含量,配料后的物料中硫化物硫与有机硫总含量不应大于0.014%。
从窑头、窑尾高温区投加的全硫与配料系统投加的硫酸盐硫总投加量不应大于3000mg/kg。
(6)污染土壤添加量
应根据污染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氯、氟、硫元素含量及污染土壤的含水率,综合确定污染土壤的投加量。
4 、技术应用基础和前期准备
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前,应对污染土壤及土壤中污染物质进行分析,以确定污染土壤的投加点及投加量。
污染土壤分析指标包括污染土壤的含水率、烧失量、成分等,污染物质分析指标包括:污染物质成分、氯、氟、硫浓度,重金属、氯、氟、硫元素含量等。
5 、主要实施过程
(1)将挖掘后的污染土壤在密闭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去除掉砖头、水泥块等影响工业窑炉工况的大颗粒物质);
(2)对污染土壤进行检测,确定污染土壤的成分及污染物含量,计算污染土壤的添加量;
(3)污染土壤用专门的运输车转运到喂料斗,为避免卸料时扬尘造成的二次污染,卸料区密封;
(4)计量后的污染土壤经提升机由管道进入喂料点,送入窑尾烟室高温段处置;
(5)定期监测水泥回转窑烟气排放口污染物浓度及水泥熟料中污染物含量。
6 、运行维护和监测
因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协同处置不能影响水泥厂正常生产、不能影响水泥产品质量、不能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坏,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过程中,除了需按照新型干法回转窑的正常运行维护要求进行运行维护外,为了掌握污染土壤的处置效果及对水泥品质的影响,还需定期对水泥回转窑排放的尾气和水泥熟料中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7 、修复周期及参考成本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处理周期与水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及污染土壤投加量相关,而污染土壤投加量又与土壤中污染物特性、污染程度、土壤特性等有关,一般通过计算确定污染土壤的添加量和处理周期,添加量一般低于水泥熟料量的4%。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在国内的工程应用成本为800-1000元
/m³。
8、国外应用情况
水泥窑是发达国家焚烧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重要设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即使难降解的有机废物(包括POPs)在水泥窑内的焚毁去除率率也可达到
99.99%到99.9999%。
从技术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完全可以用于污染土壤的处理,但由于国外其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较成熟,综合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在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污染土壤处理方面应用相对较少。
下表列出的是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情况。
9、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
•优势一:水泥工业可销纳的废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优势二:按照性能与特点,不同的废物可以分别用做水泥工业的混合材、替代原料或替代燃料,使物尽其用。
•优势三:水泥消费量和生产规模很大,水泥窑单机产能高,因此水泥工业对各种废物的销纳量巨大,发展潜力可观。
•优势四:水泥窑对各种可燃废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略作调整就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正常性能和质量,也不会影响窑的正常操作运行。
•优势五:水泥窑内温度高,热容量和热惯性大,废料在高温区的停留
时间长,有害成分均能被彻底分解,确保环境安全。
•优势六:废物在水泥窑内燃烧后的残渣,其中若含硫、氯或某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都全部固熔在水泥熟料的晶格中不能再逸出或析出,没有二次污染隐患。
•优势七:可燃废物在水泥窑内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全部直接用于窑系统内的气固相或固熔相的热交换过程,热能传递交换效率高是垃圾焚烧炉发电的6倍以上。
•优势八:水泥窑对可燃废物热值的适应范围大,尤其是对兼作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的废物,例如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矸石等,其热值都能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