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植物乳杆菌培养条件优化

合集下载

植物乳杆菌如何培养及应用

植物乳杆菌如何培养及应用

植物乳杆菌如何培养及应用植物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有益菌种,在食品工业、畜牧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培养方法和应用领域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植物乳杆菌的培养及应用。

一、植物乳杆菌的培养植物乳杆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的杆菌,对培养条件要求较宽松。

下面将分别从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培养基选择植物乳杆菌的培养基可以选择一般的细菌培养基,如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等。

常用的培养基有Lactobacilli MRS、De Man Rogosa Sharpe (MRS) 等。

2. 培养条件植物乳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30-40摄氏度之间,最适生长pH大约为6-7.5。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辅助生长因子,如葡萄糖、酵母浸膏等。

3. 培养方法a. 液体培养法:将所选的培养基配制好后,加入适量的植物乳杆菌菌种,培养于摇床或培养箱中。

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菌株的需要进行调整。

b. 固体培养法:将所选的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点接植物乳杆菌菌种,然后在恰当的温度下孵育。

孵育结束后,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二、植物乳杆菌的应用植物乳杆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涉及食品工业、畜牧业和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领域。

1. 食品工业植物乳杆菌主要应用于酸奶、发酵牛奶、发酵肉制品等食品工业中。

其能够发酵乳糖产生乳酸,降低食品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保鲜效果。

此外,植物乳杆菌还可以产生具有特殊风味和香气的化合物,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

2. 畜牧业植物乳杆菌在畜牧业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可通过发酵制备酸菌预混饲料,能够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植物乳杆菌还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改善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3. 医药领域植物乳杆菌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肠道中定殖和繁殖。

利用木薯酒糟液培养植物乳杆菌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利用木薯酒糟液培养植物乳杆菌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体 活菌数 达 4 9 . 0 ×l O c f u / ml , 是 未优化木薯 酒糟液基础发 酵培养基 中活菌数 的 2 . 4 1倍 , 比 MR S培养基 中的活
茵数 高 3 5 % 。表 明 用优 化 的 木 薯 酒 糟 液 培 养 基 培 养 植 物 乳 杆 菌具 有 可行 性 。
关键词 : 木 薯 酒糟 ; 植物乳杆 菌; 液体发 酵; 活 茵数 中 图分 类 号 : S 8 1 6 . 9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6 2 0 2 ( 2 0 1 3 ) 0 3 —0 0 4 1 —0 3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L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l a n t a r u m u s i n g c a s s a v a l e e s l i q u i d
Po l y t e c h n i c Un i v e r s i t y ,W u h a n 4 3 0 0 2 3,Ch i n a )
ABSTRACT: I n c r e a s i n g t he vi a bl e b a c t e r i a c oun t s o f l ac t i c a c i d b ac t e r i a i n t he me di um a nd c ut t i ng do wn c o s t o f me d i u m pr od uc — t i o n we r e t h e ke y of d e v e l o pi ng f e e di n g l a c t i c a c i d b a c t e r i a a ge nt . The f e r me nt a t i on me di um an d f e r me n t a t i o n p ar a me t e r s o f

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植物乳杆菌(plantarum Lactobacillus)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它在食品工业、医药保健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植物乳杆菌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优化其生长条件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方法。

一、温度调控植物乳杆菌对温度的需求较为特殊,不同的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植物乳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

在此范围内,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产酸性能最佳。

因此,在培养植物乳杆菌时,应根据具体菌株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

二、pH值调控植物乳杆菌对酸碱度的敏感性较高,不同菌株对pH值的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植物乳杆菌的适宜pH范围在4.5-6.5之间。

在此范围内,菌株的生长繁殖较为稳定,产酸性能最优。

因此,在培养植物乳杆菌时,应控制培养液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

三、营养物质供给植物乳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合适的营养物质供给。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碳源是植物乳杆菌生长的主要能源,常用的碳源有葡萄糖、果糖等。

氮源是植物乳杆菌合成蛋白质的关键物质,常用的氮源有氨基酸、酵母浸粕等。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植物乳杆菌的生长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注意合理配置。

四、溶氧量控制植物乳杆菌属于需氧菌,对氧气的需求较高。

在培养植物乳杆菌时,应提供充足的溶氧量,以保证菌株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活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搅拌培养、增加曝气量等,有效提高溶氧量。

五、抗生素应用在植物乳杆菌的培养过程中,常常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菌群的选择和维持。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抑制其他细菌对植物乳杆菌的干扰,从而提高菌株的纯度和活性。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新霉素等。

六、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植物乳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

比如,光照、湿度、培养时间等因素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此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容器的选择、消毒方式和操作技巧等,以确保培养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植物乳杆菌素产生条件及分离方法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素产生条件及分离方法的优化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 Foo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 Vol.30, No.10植物乳杆菌素产生条件及分离方法的优化姜黎明,罗义勇,王良才,李晓然,柳陈坚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目前植物乳杆菌常规发酵产生的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一般较低,优化植物乳杆菌素的产生条件和分离纯化方法是提高其产 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 3 株 Lb. plantarum 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发酵时间、温度、培养液初始 pH 值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 Plantaricin 产量的影响。

基于优化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再探究五种不同 Plantaricin 的分离纯化方法,使两者达到最佳组合。

研究发现: (1)发 酵时间在 28~35 h 内,温度 30~37 ℃,培养液初始 pH 在 6.5~7.0,10 g/L 葡萄糖和 10 g/L 蔗糖为碳源,10 g/L 蛋白胨、5 g/L 牛肉膏 和 5 g/L 酵母粉为氮源,2 g/L 磷酸氢二钾、0.2 g/L 硫酸镁、0.05 g/L 硫酸锰、 2 g/L 柠檬酸铵和 5 g/L 乙酸钠为无机盐,1 mL/L 吐温-80 为乳化剂,优化后 Plantaricin 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 1.5 倍以上; (2)最佳分离方法为超滤法。

发酵液通过超滤法分离后,回收率达到 了 71%。

本研究为获得尽量多的 Plantaricin 以及 Plantaricin 工业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素;产生条件;分离方法;优化 文章篇号: 1673-9078(2014)10-218-22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4.10.037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Separation Methods for PlantaricinJIANG Li-ming, LUO Yi-yong, WANG Liang-cai, LI Xiao-ran, LIU Chen-ji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yield of plantaricin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hrough conventional fermenta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optimization of plantaricin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methods of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its yield. In this study, three strains of L. plantarum were chosen as fermentation agents and the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ime, temperature, initial pH of the culture, and medium composi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plantaricin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uch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ive different methods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lantaricin were explored and the best combination was identified as follows: fermentation time of 28~35 h; temperature at 30 ℃~37 ℃; initial pH of the culture medium at 6.5~7.0; 10 g/L glucose and 10 g/L sucrose as carbon sources; 10 g/L peptone, 5 g/L beef cream, and 5 g/L yeast powder as nitrogen sources; 2 g/L 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0.2 g/L magnesium sulfate, 0.05 g/L manganese sulfate, 2 g/L ammonium citrate, and 5 g/L sodium acetate as inorganic salts; and 1 ml/L tween-80 as emulsifier. Under these optimized culture conditions plantaricin yield increased by at least 1.5 times. The optimal separation method identified as ultrafiltration, where the recovery rate reached 71% after fermentation broth was extracted by ultrafiltration.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thu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evidence for increasing plantaricin yield which will be usefu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plantaricin; production conditions; separation methods; optimization细菌素(Bacteriocin)是由某些细菌通过基因编 码、 核糖体合成的具有抗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

Box—Benhnken设计优化植物乳杆菌培养基

Box—Benhnken设计优化植物乳杆菌培养基

Box—Benhnken设计优化植物乳杆菌培养基作者:张瑶李啸潘冬瑞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07期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植物乳杆菌的最适碳源、氮源以及各缓冲盐、无机盐等物质的种类及优化浓度。

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显著影响因子。

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

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法对培养基组分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出其最佳浓度。

结果表明,优化得到3种显著因子糖蜜、MgSO4、吐温-80通过响应面优化后的结果分别为23.79%(v/v),0.16%(w/v),1.35%(w/v)。

采用优化培养基后活菌数可达到4.45×109cfu·mL-1,较在MRS中培养的活菌数提高12倍左右。

关键词:培养基优化;高密度培养;响应面设计;植物乳杆菌;糖蜜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7.001Media Optimization of Culturing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y Box-Benhnken DesignZHANG Yao1, LI Xiao1,2, PAN Dong-rui1(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3,China;2.Angel Yeast Company Limited,Yichang, Hubei 443003, China )Abstract: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optimum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various buffer salts, inorganic salts and other types of substances and preliminary optimized concentration was screen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Significantly impact factor by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obtained and approached largest response area of the key factor by steepest ascent experiment.On this basis, best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 medium component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Box-Behnken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molasses, MgSO4,Tween-80 was 23.79% (v/v), 0.16% (w/v), 1.35% (w/v) respectively. The viable cell count reached 4.45×109cfu·mL-1, which was about 12 times larger than cultured in MRS medium.Key words: medium optimization;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response surface design;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olasses植物乳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常见于奶油、肉类及许多蔬菜发酵制品中,能通过胃并定植于肠道发挥有益作用[1]。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陈 琳,孟祥晨*(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摘 要:为提高一株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稀奶油“焦克”中的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代谢产细菌素量,以中性蛋白酶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pH 值、温度以及接种量。

结果表明:对该菌代谢产细菌素的活性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pH 值>接种量>发酵温度;最优发酵条件为:pH5.1、发酵温度33℃、接种量1%。

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5.00mm ,细菌素的效价为601.32IU/mL ,较优化前提高了43.08%。

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响应面;细菌素;植物乳杆菌;焦克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or Bacteriocin Production by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CHEN Lin ,MENG Xiang-chen*(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Abstract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KLDS1.0391 isolated from Jiaoke , a traditional fermented cream from Inner Mongolia in China, were optimized for bacteriocin production. Skim milk hydrolyzed by neutral protease was used as the medium; Baicillus subtilis was used as indicator bacteria and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was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with high yield in this strain was explor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three variables of fermentation pH,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inoculation amou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der for affecting the yield of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from strong to weak was fermentation pH, inoculation amount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pH 5.1, inoculation amount of 1%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f 33 ℃. 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reached up to 15.00 mm.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increased by 43.08% and reached up to 601.32 IU/mL.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for the established model due to the consistent results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s.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bacterioc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iaoke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3-0176-05收稿日期:2010-04-1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项目(LC2009C3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10Z335)作者简介:陈琳(198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研究。

植物乳杆菌LPL-1产细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植物乳杆菌LPL-1产细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methodology.The major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as glucose,yeast extract and Tween一80 by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Plackett~ Burman tes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eepest grade test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the optim al medium com position was followed as glucose 2.08% , yeast extract 0.5 1% , tr y ptone 1.02% , beef extract 1% , Tween 一 80 1.02 mL/L, K2 HPO4 3 g/L , NaAc 0.5% , MgSO4 0.2 g/L, MnSO4 0.3 g/L,tri—amm onium citrate 2 g/L ,and ddH 2 O 1 L. Under the optim al condition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reached up to 752.1 1 AU/mL which was increased by 1.62 tim es. Finally, the research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potential use of bacteriocin as a food preservative in the food industry. Key w 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L 一 1; plantaricin LPL 一 1; fermentation m edium ; response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黄秀敏;张宜靖;李学优;曹丁;夏枫耿;黄魁英;林盛华【摘要】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and to enhance the biomas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ased on successful screening of a L.plantarum with strong acid production.[Method] The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lture medium.[Result] The optimized fermentation medium was as follows:30.00 g/L sucrose, 50.00 g/L yeast extract, 5.00 g/L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2.00 g/L di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2.00 g/L diammonium hydrogen citrate, 0.58 g/L magnesium sulfate, 0.25 g/L manganese sulfate, 1 mL/L Tween-80, and 2.00 g/L calcium carbonate.OD value of L.plantarum broth after optimization increased from 5.701 to 15.021, viable count reached 7.1 ×109 cfu/mL.[Conclusion] The production cost was reduced by the optimized fermentation medium,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subsequ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目的]在成功筛选出1株有强产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的基础上,优化其发酵培养基,以提高其生物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 获 得 的菌 株 接种 于 液体 发 酵培 养 基 .0q培养 4 3 C 8 h 取 1 L发 酵液 , 2 L乙醇 , 0 / n离 心 ; 0m 加 0m 50 0rmi 1 n 5mi;取 上清液 ,5o水浴 保温 4 i,用 1 L 9 C 0mn 0m
乙醚萃取 2 , 次 合并萃取液 ,0℃挥干 , 甲醇溶解 5 用
工业化生产苯乳酸提供可行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与 仪器 . 1 . 试 验 菌株 .1 1 保藏 。 Lpa trmP 8 1由微生 物实验 室 .l au 1 8 n
1 . 培 养基 .2 1
种子 培养 基组成 为 :葡 萄糖 1 / 。 0gL
柱温 为 3 C 进 样量 为 1 L 0o ; 0 。
第 3 总第 19期 期 8
21 0 0年 3月
农 业科技 与装备
Ag i u t M S inc &Te h l g a d Eq i m e t rc l ur ce e c no o y n u p n
N O. tlN O.8 3 To a 19
M a . 01 r2 0
中 图分 类 号 : 155 R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4 16(0 00 — 0 8 0 17 — 1 1 1)3 0 2 — 3 2
苯乳 酸为一种 新型生 物 防腐 剂 , 能抑制 多种食 源 性致 病菌 、 腐败 菌 , 且具 有宽 广 的 p H范 围 、 稳定性 热 等优 点 , 已引起 了人们 的关 注 , 受发 酵水平 低 、 量 但 产
1 . 苯乳 酸含量 的测 定 .1 2
1发酵 液 处理 : 经过 筛 ) 将
t u P8 1 菌株的发酵水平不仅与其遗传性能和生 a m 18 。 r
理特性 有关 , 还与 其培养条 件有关 。 因此 , 必要对遗 有 传 性 能 稳 定 的高 产 苯 乳 酸 突 变 株 LpatrmP 8 1 . nau 18 l 的培养 条件 进行 优化 改 良 , 以期 提 高其 产 量 , 从而 为
11 主要 试 剂 苯 乳 酸购 自 A F .. 3 L A公 司 ; 其他 材料 为市售 , 甲醇 为色谱 纯 , 剂为分 析纯 。 试 11 主要仪 器与设备 日立 高效 液相 色谱 系统 : .. 4 配 有 日立 L 7 2 一 40紫外 检 测 器 和 Ko ai C 8反 向 色 rm s — 1 l 谱柱 (5 ix . l 5 m) 20m 46 n 。 n m,
12 试 验方 法 _
不高等因素的制约 , 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_。 1 ]
辽宁 医学 院食 品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实验 室 于 2 0 08
年分 离获得 一株产 苯乳 酸的乳 酸菌 , 鉴定 为植物 乳 并
杆菌, 后经 过诱 变育 种 . 到 一株 高产 突变 株 Lpa . 得 . n l
酵母 粉 1 / 0gL,蛋 白胨 1 / ,番 茄 汁 30mLL 0gL 0 / ,
p H6.-64。 2 .
1 . p 值 的测 定 .2 H 2
采用 P S3 H 一 C精 密 p H计 测 定
p H值 。 1 . 茵体 生长 量 的测 定 .3 2 菌体 生 长量 的测 定 采 用
1 . 菌种活化 .5 2
从 冰 箱 中取 出 Lp nau 18 .l trmP , 士, 18一 , 硕 从事食品微 生物方面的
研究。
斜面 菌种 。 温静 置 4 i, 后取 两 环菌 种 接种 于 室 0mn 然 装 有 1 L ・ 培养 基试管 中 ,0c静止培 养 2 , 0m 子 3 C 4h
并定 容 至 1 , 箱冷 藏备 用 。2 苯乳 酸 的测 定 [ 0mL 冰 ) 2 ] ( P )流 动相 为 甲醇 和水 的混 合 液 ; 度 洗 脱 H[ C法 : 梯 程序 为 0 1 n由 7%甲醇线 性 变化 至 10 1~ ~5mi 0 0 %.5
2 i 0m n保持 10 0 %甲醇 .0 2 i 2 ~ 2m n由 10 0 %甲醇线性 变化 至 7 %; 测 波长 为 2 0n 流速 为 1mL mi; 0 检 1 m; / n
比色法 : 发酵 液用 无菌 水稀 释 至 l 倍 体 积 , 0 以培 养
基 为空 白对 照 , 测定 0 锄处 的 吸光度 。 D 1 . 残糖 的测定 .4 2 残 糖 的测定采用 菲林 滴定法 [。
基金 项 目 : 宁 省教 育厅 资助 项 目(0 83 ) 辽 20 4 1
备用。
通信作者 : 王玉 田(93 ) 男 , 15一 , 教授 , 究生导师 , 研 从事 畜产
品质 量 与 安 全 工程 技 术 方 面 的研 究。

株植物乳杆菌培养条件优化
柴虹宇, 王玉 田 张莉力 ,
( 辽宁医学院 食品科 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锦 2 1 10 ) 1 20 1 1
摘要 : 采用单 因素 试验的方法 , 优化突变株 Lp nau 1 8 的培养条件 。优化后的培养 条件 为: l t m P8 1 a r 培养时间 4 ; 8h 发酵液初始 p H 值 65接种量 ( / 4 培养温度 3 .; V V)%; 0℃, 此时苯乳 酸产量为 0 2 / 。 . 4g L 6 关键词 : 植物乳杆菌 : 培养条件 : 苯乳酸
发酵 培养基 组成 为 : 葡萄糖 2 / , 5gL 酵母 浸 粉 3 5 gI /,磷酸氢二钾 2 /, S 4 /, S 4.g1 吐 .gIMgO gLMnO 3 /, 2 1 0
温一 0 L L p 62 6 。 8 3m / ,H . . ~ 4
收稿 日期 :00 O 一 0 2 1一 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