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交往礼仪和文明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使他们成为有品德的公民。
二、教学目标1.理解交往礼仪的重要性,认识文明行为的作用;2.掌握常见的交往礼仪规范,如问候、道歉、感谢等;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交往态度,增进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4.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心态,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交往礼仪的意义与重要性(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示例,向学生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交往礼仪对于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并引导学生讨论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2. 常见交往礼仪规范(30分钟)教师列举常见的交往礼仪规范,如问候、道歉、感谢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解释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进行交往礼仪的实践操作。
3. 情景模拟训练(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例如在公共场合遇到老师、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等,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或表演,展示正确的交往礼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交流和总结(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总结。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总结交往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四、课堂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交往礼仪宣传海报,展示在校园中;2.学生可以撰写小组交往礼仪规范手册,供班级参考;3.邀请校外专业人士进行交往礼仪讲座,增加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记录并评估其运用交往礼仪的能力;2.学生完成书面反思,回顾自己在交往礼仪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交往礼仪与文明行为指南》参考资料:•《文明礼仪大全》•《人际关系沟通与礼仪指南》七、教学反思本教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对交往礼仪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与人交往礼先行,让文明成为习惯班会教案

与人交往礼先行,让文明成为习惯班会教案第一章:文明礼貌的重要性1.1 导入:讲解文明礼貌的定义和意义。
1.2 学习文明礼貌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3 分析文明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1.4 案例分享:文明礼貌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1.5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貌。
第二章:语言礼貌2.1 导入:讲解语言礼貌的含义和作用。
2.2 学习礼貌用语的使用,如“您好”、“请问”、“谢谢”等。
2.3 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角色扮演。
2.4 分析不文明用语的危害,并互相分享避免使用不文明用语的方法。
2.5 小组讨论: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
第三章:态度礼貌3.1 导入:讲解态度礼貌的含义和作用。
3.2 学习态度礼貌的基本要求,如微笑、保持眼神交流、倾听等。
3.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交往场景,练习态度礼貌的表现。
3.4 分析不礼貌态度的表现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行为礼貌4.1 导入:讲解行为礼貌的含义和作用。
4.2 学习行为礼貌的基本规范,如排队、不插话、不随意评价他人等。
4.3 观看行为礼貌的示范视频,进行模仿练习。
4.4 分析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5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行为礼貌的规范。
第五章:文明交往的实践与应用5.1 导入:讲解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5.2 学习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进行文明交往。
5.3 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交往的感悟和经验。
5.4 分析文明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5.5 小组讨论:如何倡导文明交往,让文明成为习惯。
第六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6.1 导入:讲解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6.2 学习尊重不同文化、习俗和信仰的重要性。
6.3 案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礼节。
6.4 角色扮演:模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场景。
6.5 小组讨论:如何在交往中展现尊重和包容。
第七章:网络交往的礼仪7.1 导入:讲解网络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文明交往礼为先”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能力: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三、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
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
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理念注重活动,淡化说教。
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
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
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
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六、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

八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一. 教案背景介绍在八年级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礼仪与文明的行为举止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不仅要将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从而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人格素养。
二. 教学目标1.理解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重要性;2.掌握并运用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具体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什么是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2.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具体行为规范;3.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意义和作用。
3.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采用讲解的方式,介绍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重要性和具体行为规范。
2.视频展示:教师播放相关的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场景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意义和作用,并分享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四.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介绍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1.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启发,引起学生对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思考。
2.讲解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内涵和概念。
3.视频展示(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场景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
4.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意义和作用,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二课时:具体行为规范与实践1.讲解具体行为规范(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具体的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权益等。
2.分组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并实践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的行为规范。
第三课时:总结与展示1.小组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实践体会。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设计:向学生传递“礼尚往来,行有余力”的交往理念

尊敬的教师和同学们: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篇关于《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教案设计。
我们都知道,文明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基石,礼仪是一门规范人际关系的学问,而交往,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学会文明交往礼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教案设计旨在向学生传递“礼尚往来,行有余力”的交往理念,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树立起“文明交往”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社交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交往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灌输文明交往的思想观念,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和理念。
2.学会如何进行文明交往,提高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3.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熟练运用。
二、教学内容1.文明交往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我们要为学生们介绍文明交往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文明交往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进行交往时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为规则和交往方式、内在素质等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发挥人类基本礼貌、人情味和道德法规的交往方式。
2.文明交往的思想观念要灌输学生们文明交往的思想观念,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和理念。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心理修养、一种文化素质。
在交往中,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遵守公共道德、法律法规、社会习惯。
3.如何进行文明交往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文明交往,提高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交往中保持微笑、姿态优雅、目光坦诚等礼仪动作,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人。
4.礼仪知识要在课程中适度地涉及一些礼仪知识,如用餐礼仪、穿衣礼仪、礼品礼仪等等。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礼仪,尤其是应当遵守的社交礼仪,如面对面交往中的默视规矩、座位安排、寒暄等。
而在一些正式场合的社交礼仪,如宴会、晚会等,则需要更为高级的礼仪素养。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练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等。
文明交往礼为先_教案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王光族【内容标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能力〗能全面对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知识〗知道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重点、难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过程】导入:交往困惑导入,引出交往不只需要热情,还应懂得交往的礼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P55材料分析材料一:“夸奖”、“常常聊起此事”、“心情舒畅”说明了小男孩受到欢迎,原因是他讲文明,知礼仪。
材料二:“满口脏话”“骂人、打架”说明他不讲文明,不知礼仪。
控制自己的情绪(愤怒不满)说明他不受欢迎,也说明了李医生的宽容。
“谢谢”说明患者的觉悟和感动。
师:为什么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你对患者的行为作为评价?上述材料对我们日常交往有什么启示?小结:1 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②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③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
2 文明礼貌的主要表现:语言、态度、行为情景设置:整理日常用语,反思自己日常行为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活动:文明用语标语设计相关链接:礼貌用语抢答。
②态度亲和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③举止端庄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二交往礼仪三原则P58材料1:萧伯纳为什么要道歉?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 平等待人重要性:平等原则是基础,是最重要的。
八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鲁教版[1]
![八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鲁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7ff94467a98271fe900ef906.png)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2、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能力1、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2、提高对复杂事物的辨析能力,能全面地看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3、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知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设疑导入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漫画故事《问路论”里”(礼)》老大爷有没有告诉青年去乡政府的路怎么走?为什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看法?礼貌在生活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应当如何与人交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文明交往礼为先》新授:(一)质疑疑问是学习的开始。
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快速跳读本节内容,结合课题和两个黄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可以合作。
学生交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探究旅程征得当事人同意,老师带来了几篇生活日记。
初二学生王涵(化名)在日记中记录着他的一段心路历程。
老师感觉王涵的经历一定会给同学们带来启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
(二)环节一——苦恼篇今天的心情糟透了。
芝麻大的小事却让我成了班里同学的“眼中钉”。
真郁闷——上自习的铃声响了五分钟了。
过足了球瘾,我“呯”的一声,用脚踹开了教室的门。
教室里的“书呆子”都被我吓了一大跳。
哈,老师不在,我把两只臭脚往桌上一放,哼起了小曲儿。
班长李彬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王涵,大家都在学习呢,你别闹了!快做作业。
”我心里冒起了火,这个爱管闲事的家伙,老师不在,他也不让我自由。
我斜眼瞅瞅他,蛮横地对他凶了一句:“李大头,关你什么屁事。
你想让我找人修理你?!”这一下子我捅了马蜂窝,班上的同学竟然七嘴八舌地冲我开了火。
我一看众怒难犯,没再吱声。
可是接下来的一天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再肯搭理我。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交往的重要性;2.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善待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明交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方式,了解什么是文明交往,理解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文明交往不仅可以带来和谐、愉快的交往关系,还会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 人际交往基本礼仪通过教授以下内容,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眼神交流:学会与他人进行适当的眼神交流;•言谈举止: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不伤害他人;•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空间和权利。
3. 人际交往的技巧通过教授以下内容,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善于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妥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冲突;•友善待人:学会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交往的场景或案例,让学生进入文明交往的话题,引发学生对文明交往的思考和讨论。
2. 介绍文明交往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明交往的概念和其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明交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学习人际交往基本礼仪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引领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基本礼仪,并进行展示和演示。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锻炼应用基本礼仪的能力。
4. 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实际运用这些技巧。
5. 总结和评估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关于文明交往的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四、教学资源•PowerPoint或白板•角色扮演道具•教学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角色扮演表现评分;•小组讨论参与度及表现评分;•学生书面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三、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古时候,一位少年迷失方向,途经十字路口,偶遇一老翁,甚为高兴,于是问道:喂,杏花村怎么走?老翁不语。
便大声问:喂!听到吗?耳朵聋了?老翁还是不语,只用手朝反方向指了指。
少年便沿着老翁指的方向快速前行……
要求: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个结尾。
故事给你的启示:
由此导入课题——文明交往礼为先
【设计说明】通过故事续写的方法,让学生在续写故事的同时,感悟礼貌对待他人的重要性。
由此得出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讲文明、有礼貌。
(二)学案导学,自主探讨
1、大屏幕出示:学习任务(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自学课本P55-57,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礼貌?
②讲文明、有礼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③讲文明、有礼貌对个人成长发展有什么作用?
④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注: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让学生自己从书中提取所要的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或其它的形式进行展示。
因为学是主导课堂的一切,只有学生先学,才有老师的以学定教,也才有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互助合作,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你的收获,并提出质疑。
在班级进行展示。
要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你的收获。
提倡使用课本剧表演、案例分析等形式。
【设计说明】学生在自主感悟后,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清晰。
让学生质疑,更能使学生对知识有宽泛和深层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学习任务(二)文明礼仪三原则
自学课本P58-61,完成下列问题:
①交往礼仪中有哪些原则?②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
要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你的收获。
提倡使用课本剧表演、案例分析等形式。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从书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或其它的形式进行展示。
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清晰。
(四)走进生活,迁移应用
1、展示日常生活中拍摄的三组生活镜头
①学校里的污言秽语
②面对老师的批评学生的神情桀骜不逊
③走路大摇大摆,入座后座姿随便。
学生思考:
①你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说说你的评价。
②你认为他们分别应该如何改进?
③这启示我们礼貌交往有哪些基本要求?
【设计说明】利用来自学生身边三组反面生活镜头,分析得出讲文明有礼貌的三种表现,从语言、态度、行为方面。
2、身临其境
下面的一些情况是我们在交往中难免遇到的,在这些情况下自己将如何选择?在车上或船上,别人无意踩了我的脚,我会:____________
喜欢的文具盒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坏了,我会:___________在食堂排队买饭时,有人不小心把菜汤溅到我身上,我会: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生活外延
①升国旗时的礼仪:
②乘车的礼仪:
③到图书馆阅读的礼仪:
④旅游观光的礼仪:
⑤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
【设计说明】挖掘教材,明确礼仪和礼貌的关系,了解与学生社会生活联系较多的重要场合的礼仪,丰富知识,指导行为。
2、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
课堂小测:
《伴你学》P38的4道选择题;P38的非选择题第1题。
要求:书写规整,格式清晰,独立完成。
【设计说明】注重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
主要是实现了教学的“课堂清”,没有留下尾巴,也没有给学生增加任何课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