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合集下载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是保护和维护世界上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国际协议。

该宪章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这些遗产得到适当的保护、维护和传承,以保持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还旨在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

第二章主要规定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该宪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得到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

第二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国际责任,各国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遗产并协助其他国家保护其遗产。

第三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科学方法为基础,包括历史、考古学、建筑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第四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维护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原则,不得随意改变或移动遗产的原貌和结构。

第五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尊重当地社区的利益和权益,确保他们参与和从中受益。

第六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保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第七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共享信息、技术和经验进行协调和支持。

第八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教育和意识提高,使公众了解和珍视这些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第九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确保相关法规的执行和遵守。

第十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尊重和遵守国际人权法和文化多样性原则。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国家和国际的监测和评估,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来保护和传承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个宪章的发布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这也充分展现了国际社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和普遍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保护和传承它们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这对于维护我们的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大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大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42
39

关于完整性原则,除了遗产对象物质 空间的静态完整,还更强调了历史过 程、演变过程的完整系列,是对过程 信息的完整保留。 遗产保护的完整性,还应该有周边一 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内容不被随意增 添或删减的涵义。

42
40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 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列入。 第17项山东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 第34项“曲阜三孔”扩展项目:尼山孔庙, 孟庙、孟府、孟林,颜庙,曾庙。



社会原真性:“只见物,不见人”,完全 迁移原住民
42
23
1.4探讨之一:孔林入葬?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孔子第77代嫡长孙, 三十二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2008年10月28日,病逝,享寿89岁。 11月30日上午,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举行公 祭。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临颁发褒扬令 并发表追思感言,由邱创焕、许水德、钱复、 孙震为灵柩覆盖“国旗。 长孙,孔垂长从商(79代嫡长孙 )。
42
16
杨辛“泰山颂”诗 刻石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说明】 此诗刻在泰山朝阳洞北约200米盘 路西侧石壁上,刻于1999年春。字面 高110厘米,宽360厘米。诗文10行, 满行4字,凡32字,草书。跋语6行, 满行8字,凡43字,字径8厘米,草书。

42
36
3“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的完善

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首先,关于自然遗产的真实性问题。例如, 以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的自然遗产地,近 年来被强调要谨慎对待外来物种的引进问 题。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引进灰狼,恢复生态 均体现出对自然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 不人 为增加, 也不人为减少) 的关注与维护。

第一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第一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始于始于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世纪初的各国立法19331933年的雅典宪章年的雅典宪章正式提出了以立法的形式解决历史古迹的保存问题并且应该正式提出了以立法的形式解决历史古迹的保存问题并且应该创立一个定期持久的维护体系有计划地保护古建筑摒弃整体重创立一个定期持久的维护体系有计划地保护古建筑摒弃整体重1964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文物古迹的概念文物古迹的概念保护的宗旨保护的宗旨1976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年的内罗毕建议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拓展了保护的内涵拓展了保护的内涵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1977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年马丘比丘宪章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19871987年华盛顿宪章年华盛顿宪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保护对象不断增加保护对象不断增加保护内容涵盖更广保护内容涵盖更广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截止截止19971997年年1212月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月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552552项其中文化项其中文化遗产遗产418418项自然遗产项自然遗产114114项文化与自然遗产项文化与自然遗产2020处

世界遗产知识概述

世界遗产知识概述

三、世界遗产的数量
截止2009年 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90处 截止2009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90处, 其中文化遗产689处 自然遗产176处 其中文化遗产689处,自然遗产176处,世界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 。(不包括非物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 。(不包括非物 质文化遗产) 质文化遗产)
1、将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 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 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产名录》 2、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审定各国提出的 管理世界遗产基金, 技术和财政援助方面的申请 3、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 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 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以促进其保 护和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3.一种文化的特殊证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宫 一种文化的特殊证明, 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 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 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 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复活 节岛,只遗留了巨大的石雕像, 节岛,只遗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没有留 只有靠石雕像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下,只有靠石雕像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4.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区别于第二条,典范是 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区别于第二条, 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梵蒂冈,影响6 世纪, 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梵蒂冈,影响6-7世纪, 所有东西都是精华 5.难于保存的突出例证,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区; 难于保存的突出例证,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区; 6.与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传统思想或信仰或文学 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此条款不能单 独成立。例如耶路撒冷、 独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公约》 产公约》

马丘比丘宪章的名词解释

马丘比丘宪章的名词解释

马丘比丘宪章的名词解释引言:马丘比丘宪章,作为一个历史遗迹和文化重要标志,是现代世界中最具魅力的奇迹之一。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一个陌生的地点。

本文将对马丘比丘宪章进行全面解析,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其由来、建筑风格以及文化意义。

正文:一、马丘比丘的由来和历史背景1、马丘比丘的诞生古印加帝国的国王帕查库特克命令修建一座宫殿,以展示他的权威和繁荣。

与传统的宫殿不同,马丘比丘选择在安第斯山脉的顶峰上建造。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选择是出于朝圣和宗教信仰的原因。

2、马丘比丘的历史背景马丘比丘建造于15世纪初期,位于现今秘鲁。

它原本是印加帝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直到西班牙征服者侵入并摧毁了这座宏伟的城市。

二、马丘比丘的建筑风格和结构1、城市布局马丘比丘是按照山脉的形态而建造的,完美地融合了自然环境和人工结构。

整个城市被划分为宫殿区、祭司区和市民区,每个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布局。

2、精巧的石结构马丘比丘的每一块巨石都经过精心雕刻,并且完美地拼接在一起。

这些石块没有使用任何胶合剂,却依然能够抵挡地震和风雨的侵蚀,每一个拼接点都如同精细的拼图一般,展示了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和城市规划能力。

3、主要建筑物特点马丘比丘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之一是“太阳神殿”,其巨大的石块组成的外墙和仪式广场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还有神秘峡谷、玛琅古遗址等一系列重要建筑物,构成了马丘比丘城市的核心。

三、马丘比丘对文化的意义1、宗教信仰的象征马丘比丘的建设受到了印加人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宗教圣地和朝圣之地。

印加人相信山峰是神灵的居所,于是他们选择在山顶上建造这座城市,希望能够与神灵更加接近。

2、印加文明的展示作为印加帝国的重要遗迹,马丘比丘是对印加文明的最好见证。

从精湛的建筑技术到庙宇和祭坛,都展示了印加人的智慧和技艺。

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在艺术、宗教和科技领域成就的结晶,也是印加文明辉煌历史的缩影。

结论:马丘比丘宪章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庞大而精湛的建筑艺术为后世瞩目。

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约文件名词解释

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约文件名词解释

1.《威尼斯宪章》是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会议。

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线长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

2.《奈良真实性文件》是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日本奈良举行会议形成了《奈良真实性文件》,简称《奈良宣言》。

其强电哦的正是《威尼斯宪章》的“真实性”,指出“保护一切形式和任何历史阶段的文化遗产是保护根植于遗产中的文化价值。

《奈良真实性文件》在强调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肯定了保护方法的多样性。

3.《西安宣言》是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古城西安通过的环境宣言,全称《西安宣言保护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其将环境对于遗产和古迹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仅提出对历史环境深入的认识和观点,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实施的对策、途径和方法。

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

4.《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

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

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

它为遗产保护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

5.《内罗毕建议》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6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内罗毕举行第十九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工,简称《内罗毕建议》。

提出了若干对于历史地区如何保护的观点和方法。

认为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是过去的生动见证;历史地区为社会活动的多样化提供了确切见证,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

《威尼斯宪章》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威尼斯宪章》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议会(ICOM)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决议一九六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于威尼斯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

人民越未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

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

绝对有必要为完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建立国际公认的原则,每个国家有义务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运用这些原则。

1931年的雅典宪章,第一次规定了这些基本原则,促进了广泛的国际运动的发展。

这个运动落实在各国的文件里,落实在从事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议会(I COM)的工作里,落实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以及它的建立文物的完全保护和修复的国际研究中心(ICCROM)里。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问题己经变得很复杂,很多样,而且正在继续不断地变得更复杂,更多样;人们已经对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于是,有必要重新检查宪章,彻底研究一下它所包含的原则,并且在一份新的文件里扩大它的范围。

为此,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64年5 月25日至31日在威尼斯开会,通过了以下的决定:定义第一项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第二项必须利用有助于研究和保护建筑遗产的一切科学和技术来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

第三项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既要当作历史见证物,也要当作艺术作品来保护。

保护第四项保护文物建筑,务必要使它传之永久。

第五项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

但使用时决不可以变动它的平面布局或装饰。

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才可以考虑和同意由于功能的改变所要求的修正。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整旧如故——谨慎修复: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保护特色建筑风格: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保护历史环境: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拿不准的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应暂不拆除.许多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虽然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相当高的价值.当地人不知道,有没有财力和机会请专家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暂不拆除,以免造成遗憾,待专家论证后在根据情况处理.做好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地段保护规划.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江民锦 江西财经大学
第二部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前述课程回顾
• ——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如世界遗产公约的理 念、具体条文、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其评选条件、 拯救濒危世界遗产的有关规定。
• ——介绍与解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 遗产名录》中的有代表性的最精华的部分,如埃 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
宪章》
– 1933年的《雅典宪章》
• 雅典宪章: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 规划与规划问题,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 交通四大功能。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 典宪章”。
• 大纲指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在 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大纲列举了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四大活动存在的严重问题后指出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应多从 人的需求出发。
• 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人类有着共 同的利益,而历史城市作为维系着特定地 域、特定种族、特定文化风情的人类共同 生存体,其历史性形体环境,必然具有不 可替换、不能再生等本质特征。
第一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 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 对可移动文物、文物古迹的珍视——古董 – 对城市遗产的人为破坏和认识
• 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叶。英国古罗马圆形 剧场,欧洲第一个立法保护的古建筑
–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期 –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叶
第二节 当今世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状况
• 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变化
– 1、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2、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3、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4、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 国内,改朝换代,项羽与咸阳城,金灭北宋与汴梁 城;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唐承隋、清承明
• 国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英、德、法、日本
–日本“四次大劫难”四大人为破坏(日本千叶大学、木原 启吉,《历史的环境》)
–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 保护思想较早: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冲击:传统与现代;历史、现
第五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 人类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但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人们对于不同文化遗产的态度、保 护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国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工作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和逐渐认识 的过程。
• 城市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发展、社会活 动和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技能、方法 以及它们的物化成果,是劳动大众与社会 精英的智慧和才干相结合的共同产物、是 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而孕育 陶冶的艺术结晶。
目的和要求
• 使学习者初步了解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的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理论,对我 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过程有全面系 统的认识,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 文物保护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全面和系统的 知识体系,并初步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划的编制要点、编制和审批程序,为专 业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以便更好地 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 保护的宗旨:保护和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即作 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
– 实例:波兰华沙下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许多被战争摧毁的城市的重建, 如波兰华沙按历史面貌恢复古城。华沙城后来作为特例被 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这种恢复历史城市风貌 的做法,在欧洲影响很大,如德国的波恩、慕尼黑、匈牙 利布达佩斯等等被战争破坏的古城都得到很好的维修和恢 复。这些国家把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视为重建民族 精神的重要手段,藉此增强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 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以致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 济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 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强调城市规 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 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大纲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
•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 复宪章》,里程碑
– 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 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 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 一个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包括伟大的 艺术作品,而且也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 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长期的发 展与演进。
– 由保护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保护各种作为 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建筑与环境,再进而保 护与人们当前生活还休戚相关的历史各地区及 至整个城市;
– 由保护物质实体发展到非物质形态的城市传统 文化——愈加深广、复杂的保护领域。这种历 史回归的现象反映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 趋势,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
在与未来
• 在我国——革故鼎新、少数继承(隋唐、 明清)
–80年代初,全国城市正面临经济建设的新高潮, 百废俱兴,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比较淡 漠,许多文物古迹和历史古城遭到破坏——“ 建设性” 的破坏。
–专家呼吁
• 平遥、周庄、同里等 • 香港的保护工作
• 国外经验: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世 界各国的保护法规和制度建设
强调城规专业注重部分
•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美学、 考古学、科 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 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 址。
第二部分课程性质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课 程为城市规划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世界各国关于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和法规制度建设; 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我 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演进、 保护规划的编制。
第三节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 世界性保护宪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 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 国际保护宪章
• 1933年的《雅典宪章》 •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
宪章》,里程碑 • 1976年《内罗毕建议》——《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
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 1987年《华盛顿宪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