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复习_课堂同步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复习_课堂同步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复习_课堂同步

数的认识与计算(二)

一、

根据百数图填数。

二、 比一比。

1. 请给合适的答案画√。

56元 比足球便宜多了 比足球贵多了

玩具熊的价钱

飞机的价钱

50元 23元 80元

2. 填空。 ⑴ 在24、71、68、75、100中,( )比68少得多,( )比68多得

多,( )比71多一些,71比( )多一些。

⑵ 在66、82、35、43中,( )最接近40,( )比80多一些,50

比( )多得多,比( )多一些。

三、 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79 > < 52 53+4 > 25+9 >

45+ <56 32+ < 41 57- > 46

练习题

一、 根据第一个表格中的规律填空

二、 我会选。

1. 61比( )多得多。

A .19 B. 63 C.60 D.97

2. ( )比75多得多。

50元 23元 80元

14 15 16 17 24

25 26 27 34 35 36 37

A. 70

B. 45

C. 100

D.80

3. 44比( )少一些。

A.51

B.39

C.72

D.41

4. 79比81( )。

A .多一些 B. 多得多 C. 少一些 D. 少得多

5. 用1、3、5、0四个数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期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和40最接近的是( ),比29多一些的是( )。

A. 35

B. 13

C.53

D. 10

E. 15

三、我会填。

1. 30比54少( ),比36多9的是( )。

2. 75、34、50、41、88、25这六个数中,大于40的双数有( );小于50的单数有( );( )比56多一些,88比( )多一些,50比( )多得多。

3. 在69、43、50、48、75、51、39七个数中,大于42而小于52的数有( )。

4.在学过的数中,36和43之间有( )个数,分别是( )。

三、 □中最大能填几?

73+9 > < 34+10 < 61-7 16+ < 50

四、 综合应用

1. 再过10年,爸爸比淘淘大多少岁?

2. 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今年可能多少岁?(在合适的答案下面

画“△” )

40岁

16岁 60岁 33岁

3. 奶奶的年龄比爸爸大得多,奶奶今年可能多少岁?(在合适的答案下面

画“○” )

43岁

16岁 65岁

我今年37岁

=

我今年7岁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4-8= 15-7=9+4=12-7= 8+9=7+5=13-6=11-3= 2.开火车从1数到100. 3.填空. (1)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4.在○里填上“>”、“<”或“=”. 14○1418○15 19○209○13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填表: 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看例7,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你从表里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生小组内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如:横看、竖看、斜看等.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排列规律.如: ①每行10个数,第一行给出的数都是双数,要填的都是单数. ②每一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 ③左上角和右下角相邻两数相差11. ④每一横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每一竖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横看、竖看、斜看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第④点,教师可让学生具体举例说明谁比谁大,并追问:你们还能看出哪个数比哪一个数大?(通过观察数目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3)看数目表找数. ①第3行第9个数是多少?第8行第5个数呢?你发现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第6行第3个数是多少?第7行第3个数呢?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精品文档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大小

1 / 4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件例①(参考(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1)填表 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同学们从表里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序? 1.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提醒学生要有序的观察。如:横看、竖看、斜看等。 2.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引导学生有序的汇报排列规律。如: ①每行10个数; ②每一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每一列个位上的数都相同;

2 / 4 ③每一横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每一竖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横看、竖看、斜看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第③点,老师可以让学生具体举例说明谁比谁大,并追问:你们还能看出哪个数比哪个数大?(通过观察数目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3)看数目表找数 ①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5个数呢?同学们发现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第6行第8个数数是多少?第7行第8个数呢? ②5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你发现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35和37中间的数是多少?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③同桌相互提问。 二、做一做(课件例②) 师:同学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哪个班的学生多一些?大家是怎么比较的呢?(学生开始自己思考) 师:我们通过两种方法来给小朋友们比较一下,第一种我们前边使用的小木棒,我们用摆小木棒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黑板。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41是由4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38〈41。(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 师:第二种方法呢?就是使用我们常用的直尺,我们可以在直尺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比较数的大小》,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教材提供了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最后有教师引导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探索法,引导学生利用数位顺序和总结出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学法: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总结出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三、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首先进行数的顺序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五,讲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专题训练

数的比大小、计算 加减法 公式: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加减法的理解 53+()= 96 25+()= 62 45+()=56 ()+13=33 ( )+15=42 70=( )+23 38-( )=26 ( )-19=37 79-( )=54 68-( )=26 ( )-35=67 24=( )-54 二、加减法的运用 1、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5,一个加数是12,它们的和是多少? 3、一个加数是7,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4、两个加数是和是14,其中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5、减数是6,被减数是18,差是多少? 6、被减数是19,减数是7,差是多少? 7、减数是7,差是19,被减数是多少? 8、两个加数的和是47,一个加数是29,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9、被减数是78,差是23,减数是多少? 数的认识与运用 一、根据百数图填数。

二、 比一比。 1. 请给合适的答案画√。 56元 比足球便宜多了 比足球贵多了 玩具熊的价钱 飞机的价钱 2. 填空。 ⑴ 在24、71、68、75、100中,( )比68少得多,( )比68多得多,( )比71多一些,71比( )多一些。 ⑵ 在66、82、35、43中,( )最接近40,( )比80多一些,50比( )多得多,比( )多一些。 三、在括号里填入“>”“<”或“=”。 37( )50 17( )19 3( )30 99( )98 39( )80-40 28+2( )29 3+40+3( )50 69( )80-20 50-40( )70+20 40+8( )20+30 90-17( )90-7 67-7( )58+2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79 > < 52 53+4 > 25+9 > 45+ <56 32+ < 41 57- > 46 73+9 > < 61-7 16+ < 50 26+( )<33 ( )+15<42 70>( )+23 ( )里最小能填几? 18+( )>26 ( )+19>37 79<( )+54 练习题 一、 根据第一个表格中的规律填空 二、 我会选。 1. 61比( )多得多。 A .19 B. 63 C.60 D.97 2. ( )比75多得多。 A. 70 B. 45 C. 100 D.80 50元 23元 80元 50元 23元 80元 14 15 16 17 24 25 26 27 34 35 36 37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100以内数的顺序 优质教案【新版】

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00以内数的特点的认识。 2.使学生在填写百数表、探究百数表中数的规律以及根据规律猜数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数感,锻炼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求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谈话: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看,数娃娃们打算排着整齐的方队参加开幕式,你知道这些数娃娃是怎样排队的,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每行有多少个数,一共排了几行? 2.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我们先来看第一行,这是2号,这是10号,你知道中间还有哪些数娃娃?第二行第1个

数是11,11后面呢? 3.师:大家打开数学课本翻到第41页,按顺序填一填吧。 出示完整的表格,大家对照大屏幕,按顺序读一读,看填的对不对?4.师:这张表中一共有多少个数?这个表就叫“百数表”。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顺序和百数表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新知,探索规律。 横着看 1.师谈话: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 我们先来横着读一读,第一行,一起读。再读第二行,第四行。 引导:请小朋友像这样横着再选几行数读一读,读完之后和同桌说一说,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组织交流: 师:好,谁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谁先来说一说? 预设:每一行里按顺序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也就是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师:是这样吗,你们同意吗?谁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师:还有谁来补充?横着再选一行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看看每一行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是怎样变化的? 生:个位上的数都依次是1、2、3、4、5、6、7、8、9、0, 前面9个数个位上的数依次增加1, 师:那为什么每行最后一个数这么特殊,个位上却是0? 生:因为个位上依次加1,9加1等于10 ,满10就要向十位进1。

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比大小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87 ○3757 ○3851 ○9439 ○85 69 ○6137 ○2874 ○4199 ○27 67 ○5456 ○4290 ○7044 ○31 34 ○9962 ○2355 ○9077 ○65 60 ○8165 ○3857 ○4866 ○28 83 ○5738 ○9468 ○7239 ○93 100 ○6548 ○5073 ○2847 ○45 80 ○7592 ○5157 ○6135 ○55 39 ○3150 ○9054 ○6759 ○89 53 ○6051 ○4782 ○6773 ○29 50 ○2578 ○7271 ○4679 ○25 39 ○5535 ○6991 ○4597 ○62 77 ○7174 ○8885 ○5297 ○53 85 ○5834 ○7253 ○6275 ○89 96 ○4734 ○4994 ○5047 ○23 51 ○8035 ○6253 ○5191 ○83 59 ○7870 ○99100 ○2950 ○70 32 ○7935 ○6490 ○5498 ○42 87 ○9552 ○3194 ○5140 ○56 50 ○2198 ○4455 ○8837 ○25 58 ○5048 ○6259 ○3639 ○61 71 ○6142 ○3992 ○7187 ○36 73 ○2446 ○8467 ○3639 ○31 72 ○4577 ○5587 ○8394 ○56 80 ○3159 ○8369 ○6856 ○86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62 ○3146 ○6865 ○6443 ○20 50 ○8438 ○5855 ○6077 ○79 80 ○6287 ○7080 ○3592 ○74 38 ○6335 ○3974 ○3642 ○80 44 ○2071 ○9567 ○3186 ○65 43 ○2339 ○8653 ○8089 ○53 36 ○7285 ○6973 ○7040 ○41 90 ○9040 ○5251 ○7437 ○54 95 ○7572 ○7292 ○6773 ○89 97 ○6592 ○7095 ○9698 ○91 60 ○9837 ○3963 ○9475 ○38 84 ○2130 ○3196 ○7563 ○73 53 ○2956 ○5485 ○5967 ○98 35 ○5852 ○7350 ○7137 ○47 48 ○3837 ○9853 ○8435 ○36 79 ○2685 ○2256 ○6766 ○39 73 ○10065 ○8450 ○8057 ○28 81 ○2234 ○2589 ○5751 ○84 70 ○6937 ○2251 ○9653 ○34 31 ○4462 ○7990 ○5070 ○34 73 ○6551 ○5376 ○7389 ○88 56 ○2368 ○2496 ○6473 ○49 62 ○3897 ○4586 ○7654 ○99 37 ○8641 ○9683 ○2133 ○77 69 ○3950 ○4893 ○7332 ○96

一年级数学教案《数的顺序》

一年级数学教案《数的顺序》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 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在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1)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说课人:唐冲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三)、新课完成后通过41页的做一做及44页练习九第一题按顺序连点成画,加深对学生对数的排列顺序知识的掌握。 三、教法、学法

(完整版)一年级20以内比大小专项练习

20以内填大于小于等于号(1) 时间姓名 10 - 7〇2+10 10 - 3○6+5 19 - 2○17+5 12 + 8○13+6 17 - 4○5+12 19 - 5○10+5 14 - 2○13-1 18 - 6○17-5 12 + 6○18-0 14 + 6○8+11 12 + 4○6+10 13 + 4○5+10 15 + 4○10+6 15 - 3○5+12 15 + 2 ○6+12 14 + 3○8+5 18 - 12○7+6 16 + 4○9+12 18 - 5 ○19-2 19 - 4○14+1 17 + 3○10+15 10 - 8○3+6 17 - 5 ○16-6 14 + 2○8+10 15 + 5○13+6 15 - 2○2+11 16 - 2○15-3 16 + 3○5+12 13 + 6○19-6 18 - 3○7+9 18 + 2 ○19+1 17 - 3○10+6 19 - 3○15-9 12 + 7○10+6 10 - 4○18-8 12 + 5 ○6+12 16 + 2○3+12 17 - 2 ○7+9 19 - 7 ○16-6 18 - 4○5+13 14 + 4○18-2 10 - 2 ○9+8 14 + 5 ○16-0 16 - 3 ○11+3

10 - 6○6+5 15 + 3 ○6+13 10 - 5 ○3+8 17 + 2 ○11+5 13 + 7○18-12 19 - 6○3+10 13 + 5 ○9+5 16 - 4 ○10-0 13 - 1○5+6 16 - 5 ○7 +5 11 + 8 ○ 6 +11 11 + 6 ○ 14 -5 19 - 9 ○3+7 14 - 3 ○8+5 13 + 5 ○ 8 +12 14 + 2 ○ 14+2 10 - 9 ○0+6 17 - 3○ 3 +12 15 + 1 ○ 4+16 12 + 2 ○14 +5 15 +3 ○6+9 10 - 1 ○7 +5 18 - 7 ○ 4 +15 19 - 3 ○ 5 +15 16 + 2○19+0 13 - 2 ○17- 6 15 - 1 ○14+1 13 + 2 ○4 +12 17 - 2 ○15+6 12 + 2 ○ 18-5 17 - 5 ○18 +5 16 - 6 ○3 +11 18- 6○ 14+5 13 +7○10+11 19 -7○13+3 13 +4○ 9+6 15 +2○18-1 16 -4○2+15 17 +3○9+11 10- 7 ○12+2 16- 3○ 16+3 14+4○18-1 18- 5 ○2+12 17 +4○10+6 16 +1○ 8+9 18- 5○ 3+12 18 -4○4+12 13+ 6 ○ 18+2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复习_课堂同步

数的认识与计算(二) 一、 根据百数图填数。 二、 比一比。 1. 请给合适的答案画√。 56元 比足球便宜多了 比足球贵多了 2. 填空。 ⑴ 在24、71、68、75、100中,( )比68少得多,( )比68多得 多,( )比71多一些,71比( )多一些。 ⑵ 在66、82、35、43中,( )最接近40,( )比80多一些,50 比( )多得多,比( )多一些。 三、 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79 > < 52 53+4 > 25+9 > 45+ <56 32+ < 41 57- > 46 练习题 一、 根据第一个表格中的规律填空 二、 我会选。 1. 61比( )多得多。 A .19 B. 63 C.60 D.97 2. ( )比75多得多。

A. 70 B. 45 C. 100 D.80 3. 44比( )少一些。 A.51 B.39 C.72 D.41 4. 79比81( )。 A .多一些 B. 多得多 C. 少一些 D. 少得多 5. 用1、3、5、0四个数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期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和40最接近的是( ),比29多一些的是( )。 A. 35 B. 13 C.53 D. 10 E. 15 三、我会填。 1. 30比54少( ),比36多9的是( )。 2. 75、34、50、41、88、25这六个数中,大于40的双数有( );小于50的单数有( );( )比56多一些,88比( )多一些,50比( )多得多。 3. 在69、43、50、48、75、51、39七个数中,大于42而小于52的数有( )。 4.在学过的数中,36和43之间有( )个数,分别是( )。 三、 □中最大能填几? 73+9 > < 34+10 < 61-7 16+ < 50 四、 综合应用 1. 再过10年,爸爸比淘淘大多少岁? 2. 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今年可能多少岁?(在合适的答案下面 3. =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活跃思维,开阔思路,提高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和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几? 2.一个数的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都是0,这个数是几? 3.68里的6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4.9是()位数,82是()位数,100是()位数。 二.填写和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规律

1.出示空白表格,看看这张表中有什么?有多少个?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比较最好的方法。每行有10个格子,一共有10行,就是10个十,也就是100) 2.出示例七的数目表。 (1)出示第一行:看到第一行的几个数,你想到了什么?(填什么?填的数是什么数?)按单数和双数,一位数和两位数读一读。思考:一位数大还是两位数大? 找出第一行中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一位数。 (2)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都比一位数大呢?继续学习。 出示第二行:比较一下,第二行已知数和第一行已知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单双、10以内和20以内)在第二行填上那些数?读一读第二行。 (3)出示斜行的数22、33、44、55、66、□、88、99。 提问: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少了哪一个数?(填上77。)77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同桌说说其他数的组成。

(4)出示28、37、46、55、64、73、82、91。请读一读并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个位和十位分别看) (5)通过这两行交叉的数,你还可以看出什么? 3.按照数的顺序,填完数目表缺少的数。你还能在表里找出哪些有趣的规律呢?涂上颜色后再找规律。 4.观察数的特点:一位数有多少个?两位数有多少个?(你怎么知道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是什么?)三位数有多少个? 5.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都比一位数大?100是三位数中最大的还是最小的,为什么? 6.抢答:第4行第8个数是几?第8行第6个数是几?55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有一个数,比67大3,这个数是几,在第几行第几排? 7.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和填写数目表,对数的顺序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数的顺序。(板书:数的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聪聪吹泡泡(见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数的顺序(教案)

第5课时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例4、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情景导入】 师:你知道了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知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他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出示例4:100以内的数目表。 师: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1)师: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请看100以内的数目表,它是按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吗?

(2)学生填数。 (3)汇报、展示。 (4)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①涂一涂。 a.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 b.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c.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师:十位是3的数与个位是3的数有什么区别? 生: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这样的数都是三十几的数;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都是几十三的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表示什么吗? 生1:99的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十位上也是“9”,这个“9”表示9个十。 生2:22的个位上的数表示2个一;十位上的数也是2,表示2个十。 …… ②找规律。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数的顺序表,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从表里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双数,第二行是填单数。 生2:从横行看,第二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1,第三行前9个数十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