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摘要:针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特点,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对发酵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即优化了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手段、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关键词:医学院校发酵工程教学改革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生命科学与医学有机融合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的趋势和主流。

生物技术专业是医学院校为适应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要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1]。

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

我校于2002年开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于2005年3月进入发酵工程课程的学习,至今已经连续开设7年。

我们从开设发酵工程课程之日起,就不断发展并使之完善,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手段,注意结合相关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的知识及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形成符合我校医学背景下具有较强办学特色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个人体会。

1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其中有28所高校属于医学院校。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和毕业论文上,很少有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经查阅,仅有安徽医科大学胡若磊[2]、滨州医学院焦飞[3]分别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酶工程和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课程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而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无人涉及。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仅有10年左右的历史,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各医学院校既无可参照的教学计划,又缺乏教学经验,如果完全套用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不能够满足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制药工程就已经在国家高职联办项目中被列入改革计划,但迄今为止,未能从实践教学上实现可喜的发展。

大多数学生在实际实践中,没有发挥其对药品制备和质检等活动的特别优势,严重削弱了制药工程专业的深厚教学基础。

在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及时和科学地设置有效的实习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践教学活动应与领域有关的理论课程、技术课程和其他跨学科课程融为一体,以便学生能充分发挥制药工程技术实践的才能。

为此,可将学生分为毕业设计、技术实习和技术活动等三个阶段,分别具体地给予学生教学实践。

第一阶段是毕业设计,学生将以独立研究课题为重要内容,在从师评选的范围内从事独立思考及实践研究,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

其次,学生可以参与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实习,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更进一步地加强实践教学和技术活动。

实习可以在制药企业、研究院所和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新技术。

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和竞赛,积累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水平。

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但是其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虽然现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但它是以一般性的技术知识为主,而忽略了专业特点、学生特质和技能需求等问题。

因此,为更好地提高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水平,可以适当修改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经验,充分利用企业、实验室和实验室等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尝试新技术,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 , 结合行业科技发 展的最新动态 , 对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 , 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由于发酵工程是多学科交叉产生 的新领域 , 因此在发酵工程的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大量基 础课程的内容 , 如生物化学 、 微生物学与化工原理 。
1. 加强教材建设 , 彰显轻工特色
64
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江南大学

穆晓清




要 : 发酵工程课程是发酵工程专业 、 生物技术专业和酿酒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 其内容涵盖微生物
学 、生物化学 、化工原理 、生化工程等多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 本课程根据学科发展前沿 , 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 以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 , 通过教材 、 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教学 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 发酵工程 ; 交互式教学 ; 实践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
导读:本辑归纳了发酵工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发酵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发酵工程课 程教学改革初探,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发酵工程教学中培养 学生专业能力的探索。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_发酵工程_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 1 _发酵工程_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实践与总结_ 4 _发酵工程_实验教学改革初探_ 6 _发酵工程与工艺_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讨 7 城市有机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工程实例 11 发酵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 13 发酵工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14 发酵工程课程教改实践与探讨_ 17 发酵工程课程教改研究_ 22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3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4 发酵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_ 27 发酵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初探_ 30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_ 32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35 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_ 38 发酵工程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与经验_ 41 发酵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讨_ 42 高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 43 基于工程学范式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_ 45 二、发展篇 结合台州经济转型探索发酵工程教改新模式_ 46 农业院校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49 浅谈发酵工程培养基的灭菌_ 50 浅谈发酵工程培养基的灭菌_陈宝华 53 浅谈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56 巧用案例与问题法提高发酵工程工艺原理教学效果_ 59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_392bcfab_7dd4_40 上海松江污泥好氧发酵工程案例介绍_ 65 生物制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 68 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中心学分制创新平台的建设 71 水解酸化与产酸发酵工程运行控制参数研究_ 74 提高发酵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 79 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81 制药工程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改革探索_ 82 制作发酵工程专业课程 CAI 多媒体课件及应用 86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制药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药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探索。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制药工程课程中,实验课往往只是理论的延伸,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进行操作,很少有自主思考和设计的机会。

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加强实习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制药工程实践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需要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我们可以与制药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制药工艺流程、操作技能和质量管理等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

通过给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制药工程领域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项目。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解决。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增加实验课程、加强实习环节、引入案例教学和设置创新项目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制药工程人才。

这对于满足制药工程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制药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改革

探讨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改革

探讨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摘要]该文从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展开探讨,提出对培养模式需兼顾药学类和机械电子类的理念,改进原有传统教学理念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改革。

[关键词]制药工程;培养模式;教学改革1制药工程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势头都很迅猛,其中制药工程产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医药工程产业的发展还是相对不足的,许多工程项目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离成熟还有一定距离。

制药工程是科技和技术领域门栏较高的一个专业,鉴于我国发展历史,目前,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各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对制药工程制定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沿袭几十年前的教育思维和方法,过于单一。

基于当前制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我国仍对制药行业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口很大。

制药工程是多领域学科融合的的交叉专业,因此对相关人才的门栏需求不言而喻,除了要掌握相关化工药理和药物研发知识,也需要对机械电子方面的制药设备的相关应用的相应知识清晰掌握。

现今我国高校的培养人才和教学模式依旧离不开传统的“填鸭、灌输”的思维惯性上,与时代和行业急需的人才类型培养模式上产生矛盾。

这类教学方式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易失去对学科的兴趣。

考虑到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培养适合新领域药学人才主导思想下,近年来,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思想,高校对制药工程专业一直在尝试教育改革,努力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制药工程培养发展道路,为中国制药领域贡献更多高素质综合人才。

2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基于对现今国内外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变化的特点改变,培养方案也有所改变。

其教学计划是方案改变的表征形式,经过详细探讨和论证,其中重点需改变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在打好原有化学和药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接受药剂设备、药剂生产和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在国内外的现有制药企业中,研发型的药企处于上流地位,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引言发酵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微生物学、生化学、生物工程以及工程传热、工程传质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宽,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发酵工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份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发酵工程实践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1. 目标(1)提高学生的发酵工程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发酵工程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3)加强发酵工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2. 意义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发酵工程人才做出贡献。

二、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 教学内容的丰富化(1)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发酵工程原理及设备的操作、发酵菌种培养和发酵工艺优化等;(2)开展实验室工作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和流程。

2.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效果;(2)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发酵工程实验现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设计的灵活性(1)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发酵工程实验方案,加强实验设计与实践的结合;(2)引导学生参与发酵工程项目实践,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4. 教学团队的建设(1)加强与企业合作,引进发酵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2)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随着制药工程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设备陈旧、实验项目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改革背景二、改革目标针对当前制药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方面,提升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先进程度和性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拓宽实验项目的范围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

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完善的体系和实践经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三、改革内容1、设备先进化:制药工程实践教学离不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

本次教学改革需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升级和更新,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长期可持续使用。

2、实验项目丰富化:本次教学改革将对实验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拓宽实验项目的范围和深度。

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涵盖制药工程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药物制备技术、药品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师资力量提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师资力量的水平。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指导,同时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师资力量水平。

四、改革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实践,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投入资金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了升级和更新,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教学质量。

新增了一批实验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实验范围和深度,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doc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doc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作者李华胡国勤李雯章亚东【摘要】从工学和药学有机融合的角度,探索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化学-生物-制药工程学”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级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制药工程专业是以药学、化学工程技术、生物工程为主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专业的前沿学科。

自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开设制药工程高等教育以来,国外很多院校在工程学院或化工学院下设了制药工程专业。

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1998年把制药工程专业设置为本科教育,我校(原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于1999年在化工学院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几年的开拓办学,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由于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刚刚设置不久,对于各个高校来说制药工程专业都是新兴的专业,再加上该专业交叉性极强,既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又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社会的需求,将生物、化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等各学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以改变我国制药工业规模小、生产水平落后的状况,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本研究根据目前制药业存在的问题及人才需求,从工学和药学有机融合的角度出发,探索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1 制药业存在的问题及人才需求[1]建国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和革新,提高了我国制药工业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与我国综合国力和用药需求很不相称、现代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制药设备陈旧、制药工程技术的力量十分薄弱等等。

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高速发展,医药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增强实力,形成规模经济,重视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制开发。

首先从制药工程和生产效率的角度考虑,应以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注重品种开发的连续性,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的集约化大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e tt e ne d oce y,t a s t d nt" o p e e i e q a iy a d t nh nc t e t " a c e h e sofs i t o r ie s u e s c m r h nsv u lt n o e a e s ud n s c pa — iy o o p tto b lt t f c m e ii n a iiy, t a hi g r f r w a a re t ov r t e c n o e t t a hi g e c n e o m s c r i d ou e he t a hi g c nt n , e c n
分 相关 教材 和期 刊 论 文 的基 础 上 , 采 众 长 , 整 、 博 调 编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 析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因
排 、 新教 学 内容 , 步 形 成 独具 特 色 的教 学 体 系 和 此 , 课 堂教学 过程 中根 据教 材 内容 、 更 逐 在 特点 和性质 、 授
能 力 , 发 酵 工 程课 程 内容 、 学 方 法和 手段 及 实 验 教 学 进 行 了一 些 改 革 与 探 索 。 通 过 近 3年 的 实践 , 得 了 较好 对 教 取
的 教 学效 果 。
关 键 词 :发 酵 工 程 ;课 程 ;教 学 改革
中图 分 类 号 :G 4 . 62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8—6 2 ( 0 1 0 9 7 2 1 ) 2—0 7 1 2—0 4

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L 。制 药工 程 专 业是 河 北农 业 1 ] 大学 2 0 0 3年 开始招 生 的 本科 专 业 , 源 以河 北 省境 生

发 酵 工 程 理 论 教 学 的 改 革
( ) 一 结合 实际情 况 , 理选 用教材 合 作为教 师与学 生之 间教 与学 的桥梁 , 教材 是体现
础, 是教学 改革 的关键 _ 。 因此 , 教学 内容 的更 新 、 学体 系之外 , 革教 学方 法 和手段 也是 调动 学生 学习 3 ] 对 改 主动 性 、 造性 并提 高 教 学 效 率 必需 的有 创 对课 程 体系 的优 化成 为 教 学 探 索 与改 革 的核 心 。结 的积 极性 、 而且 还有 合河 北农 业大 学的 实际 情况及 社 会需 求 , 在大量 阅读 效措 施 。这不 仅有 利于 学生 理解 教学 内容 ,
点 内容是 涉及 各种 发酵 过程 共性 的基 本知 识 , 而在 其
在《 发酵 工艺 原理 》 没有 发酵 产 物 分 离 的详 细 中
为 在 各论 篇 中 , 均是 各种 微 生 物 药 物 的 发 酵 生 产 内容 , 包 教学 内容 , 了使 学生 系统 掌 握 发 酵工 程知 识 , 讲 如在 f内酰胺 } _ 括 内酰胺 类抗 生 素 、 8内酰胺 类抗 生 素 、 基酸 、 解各 论时 加进 了生 物分 离工 程 的内容 , 一 非 一 氨 维生 素 、 酸类 物质 等药 物 的发 酵 。该 书 可 以在分 析 类抗 生素 的章 节 中 , 核 讲解 了青 霉素 提取 过程 中如何 进 不 同发酵产 品 生产工 艺 的技术 特 点 的基础 上 , 学 生 行 过 滤和 萃取 , 使 而在 氨基 酸章 中加 进提 取氨 基酸 常用
Go e c n fe tw a c ie hr ug a tc n n a l e r . od t a hi g e f c sa qu r d t o h pr c ie i e ry 3 y a s
Ke o d :f r n a i n e g n e i g;c u s ;t a h n e o m y w r s e me t t n i e rn o o r e e c ig r f r
内考 生为 主 。河 北省 内有华 药集 团 、 药集 团等 大型 石
药 品生产企 业 , 有许 多像长 天药业 等 中小型药 品生 教学 内容 的知识 载体 。选择具 有 系统 、 整 的知识体 还 完 是确 保教 产企 业 , 们是接 收 制 药工 程 专业 毕 业 生 的 主力 军 , 系并 反映本 学科领 域最 新成 就的优 秀教 材 , 它 其 中有 许多 企业 以从 事抗 生素 、 维生 素等微 生物 药物 学质量 的关 键和基 础[ 。 2 ]
第 1卷 3
第 2 期
姜 军 坡 等 : 药 工 程 专 业 发 酵 工 程 课 程 改 革 探 索 制
13 7
合 制 药 工 程 专 业 的 特 性 和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生 的 区 域 北 农 业 大 学 的 专 业 特 色 , 其 它 章 节 教 师 只 讲 解 重 对 以 应 服 务 性 , 此 , 者 选 用 熊 宗 贵 主 编 的 《 酵 工 艺 原 点 , 指 导 学 生 自学 为 主 。 作 为 地 方 院 校 , 结 合 地 因 笔 发 理 》 为 教 材 。 这 是 一 本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药 学 类 规 划 教 方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与 学 校 实 际 情 况 , 整 教 学 内 容 , 作 调 培
me h ds a e c n a s i he c r e o e me t ton e ne rng a d t a hi x rm e . t o nd t a hi g me n n t ou s ff r n a i ngi e i n e c ng e pe i nt
的实 验 室 研 究 、 中试 和 放 大 、 代 生 物 技 术 在 发 酵 工 学 习的 主动性 。为 了使 学 生 完全 理 解 、 现 融会 贯 通 , 笔
学 等方 面就该课 程进 行 了一 些探索 与 改革 , 以提高发 理 》 。发 酵工程 作 为专 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 础 课 , 用 的 教材应 适 等 选
收 稿 日期 :2 1 0 0—1 1—1 5
作 者 简 介 : 军 坡 ( 9 1 ) 男 , 物 化 工硕 士 , 师 , 究 方 向 : 生物 与生 化 药 学 。 姜 18 一 , 生 讲 研 微
能 全 面 系 统 地 了 解 每 一 种 微 生 物 药 物 发 酵 的 特 殊 工 的等 电点 结 晶和离 子交 换层 析等 内容 , 使学 生能将 学
艺过 程及 技 术 知 识 要 点 , 解 制 药 工 程 领 域 最 新 成 到 的生物 分离 工程 的知识 与发 酵 工 程 的 生产 实 践 联 了 果 , 现 了 以医药发 酵 工业 为主 的知识 体 系系统 和 教 系起 来 。通过 这些 教 学 内容 的整 合 使 得 本课 程 的教 体
发酵工程 是现 代 生 物技 术 四 大工 程 ( 因工 程 、 酵 工程 教学质 量 , 高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强 学生 就 基 提 增 细胞 工程 、 工程 和发 酵 工 程 ) 核 心 , 酶 的 是基 因工 程 、 业 的竞 争能 力 。
细 胞 工 程 和 酶 工 程 产 业 化 的 关 键 , 生 物 技 术 领 域 内 在
材, 教材 内容 分为 总论 和各 论 两 篇 , 合 制 药 工 程 专 养具 有技 术应 用 型和 技 术 创 新 型 能力 的制 药 工程 专 适
以 缓 4 ] 业和微 生 物制 药专 业 的课 程 设 置 。在 其 总 论 篇 中 重 业 人 才 , 适 应 社 会 的需 求 , 解 大 学 生 就 业 压 力 [ 。
教学 艺术 。
课对 象 的不 同 , 综合 应 用 不 同 的授课 模 式 , 如启 发 式
讨论 式教 学 、 演示 式教 学和 实践 式教 学等 , 收到 教材《 发酵 工艺 原理 》 及 的 内容 很多 , 论包 括 教学 、 涉 总 菌种 选育 、 工业 微生 物 的生 长 与 产 物 的 生 物合 成 、 培 了较 好 的效果 。 养基 、 灭菌 、 产菌 种 的 培 养 与保 藏 、 气 与搅 拌 、 生 通 发 在讲 授章 节重 点和 难点 时 , 励学 生对 不懂 的地 鼓 既 又 酵工 艺控 制 、 发酵 动力 学 、 程检 测 与 自控 、 酵过 程 方 当堂举 手提 问 , 活跃 了课 堂 气 氛 , 调 动 了学 生 过 发
学思想 。
学 内容 和知识 体 系更为 完整 。
( )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的 改 革 三
【 ) 选 教 学 内 容 。 合 优 化 课 程 体 系 二 精 整
科学合 理 的教学 内容 、 识体 系是 课 程成 功 的基 知
除 了选一 个好 教材 , 合理 安排 教学 内容 和优 化教
的发酵 生产 为主 。因此 , 于制 药工程 专业 的学生来 对

本 好 的 教 材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提 高 教 学 的效 可
说 , 好 发酵 工 程显 得尤 为重要 。从 2 0 学 0 6年开 设 发 率 , 激发 学生学 习 的兴趣 和热情 。可 以作为 发酵工 程
酵 工 程 专 业 课 以 来 , 了 教 好 该 课 程 , 学 生 真 正 的 课 程 参 考 书 的 出 版 物 有 《 酵 工 艺 原 理 》 《 酵 工 业 为 让 发 、发 学 好 这 门课 ,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 式 与 手 段 和 实 验 教 概 论 》 《 酵 工 艺 学 》《 生 物 工 程 》《 生 物 工 程 原 在 教 、发 、微 、微
Te c i e o m n f r e t to n i e r n n t e a h ng r f r o e m n a i n e g n e i g i h s e i |y o ha m a e tc le g n e i g p ca t fp r c u ia n i e rn

制 药 工程 专 业 发酵 工程 课程 改 革 探 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