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理论课
大学体育理论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大学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
首先,请允许我以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开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句话道出了健康体魄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一、大学体育理论课的必要性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身体的锻炼。
那么,大学体育理论课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何必要性呢?1.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同学忽视了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各种疾病随之而来。
大学体育理论课通过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2. 培养团队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体育活动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体育活动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力、毅力和竞争意识,从而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3. 丰富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而体育活动无疑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我们可以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大学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大学体育理论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理论、体育规则、体育器材等,帮助我们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 运动技能训练运动技能训练是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营养、卫生、心理等方面,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4. 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是大学体育理论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
三、如何学好大学体育理论课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习大学体育理论课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doc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教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懂得如何促进健康。
3、使学生了解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课程时数分配:1、本理论课共计6学时,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
三、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体育的社会科学基础(一)体育的概念与功能(二)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三)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 1、体育与政治 2、体育与经济 3、体育与教育4、体育与军事5、体育与大众传播(四)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1、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 2、高校体育地位与作用3、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4、高校体育基本途径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体育的概念及功能,理解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探索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本章的重点是: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
第二章体质与健康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内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二)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懂得如何促进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课的内容(一)体质与健康的概念1、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的范畴2、健康——健康的概念、现代健康观的内涵(二)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1、先天因素的影响2、后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机体的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因素(三)体质与健康的评价1、健康、体质的评价指标2、体质的评价方法——指数法、对照评价标准第三章体育锻炼的生理科学基础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学基础,提高体育锻炼对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
(二)了解疲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掌握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二、课的内容(一)体育锻炼与神经、肌肉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2、肌纤维的微细结构3、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4、体育锻炼对肌肉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二)体育锻炼与氧的供应1、需氧量与吸氧量2、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三)体育锻炼与新陈代谢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四)体育锻炼与疲劳的恢复1、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2、疲劳产生的机制3、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四章体育锻炼的心理科学基础(一)体育锻炼与感知觉(二)体育锻炼动机(三)体育锻炼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基础1、情感2、意志(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概述2、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心理影响3、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五)体育锻炼与焦虑的自我控制本章基本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不足及解决对策引言大学体育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必修课程,也是推进全民健身、促进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实中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不高、掌握的知识也较为肤浅。
本文将就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不足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不足描述1.教学内容陈旧、单调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材编写时间较早,逐渐失去了对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关注,内容陈旧不新颖,阻碍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传统的板块式教学方法亦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出单调乏味的情况。
2.学生观念不正确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大学体育理论课就是一堂“水课”,并不需要付出认真的学习态度。
他们会将课堂上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快速遗忘,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刻,改变这种旧观念会涉及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徐长期的事情。
3.缺乏实践环节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繁多,其中不乏一些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的课程内容,然而如今大多数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实践环节极少,甚至完全被省略,这就大大影响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
解决对策1.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新是解决体育理论教学中陈旧、单调问题的有效途径,教材的编写可以考虑向学生关注的前沿领域进行延伸,同时制定更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将从前呈现的枯燥的板块式教学方式转变成新颖、灵活的教学板式。
2.加强教育引导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和教育引导,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意识,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意愿,树立认真对待体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也是提高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讲解,以及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体验。
结论大学体育理论课对未来公民的身体素质和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应尽可能提高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该文总结了当前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大学体育运动理论课教案

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教学重点:1. 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1. 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
2.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1. 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介绍体育运动的概念、起源、发展历程。
2. 体育运动的作用:阐述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积极作用。
3. 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介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著名运动员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分析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提炼出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体育运动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二、讲授新课1.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如能量代谢、运动系统等。
2.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动机、情绪、认知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运动中的指导作用。
2. 分析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预防运动损伤?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提炼出科学进行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学生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授课年级: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具体时间]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3. 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教学内容:一、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1. 体育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健康的定义、健康水平评价标准。
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二、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压力。
3. 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三、体育锻炼计划制定1.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2.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 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4.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二、讲授新课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体育和健康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结合实例,说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体育锻炼计划制定- 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包括体质、心理等方面。
-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和强度,确保运动效果。
- 强调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避免运动损伤。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和心得。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教学内容。
2. 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大学体育理论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理论课程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以及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3. 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什么是体育?体育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如体育的含义、分类等。
2. 教师讲解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如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等。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20分钟)1. 教师介绍体育锻炼的方法,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伸展运动等。
2. 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原则,如适量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全面性原则等。
第二课时:四、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5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如运动对肌肉、心肺、骨骼等的影响。
2. 教师介绍运动心理方面的知识,如运动对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五、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3. 教师提出锻炼要求和标准,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体育理论课课件

大学体育理论课课件一、课程介绍大学体育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实践能力。
本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水平。
本课程将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将学习体育的各类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瑜伽等,深入了解各项运动的起源、特点、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
课程还将涉及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本课程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体育运动的魅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体育理论基础,为未来的运动实践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课程背景与目标:介绍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明确课程目标。
随着教育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意志的手段,更是一个关于身体健康、心理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交往的重要平台。
体育教育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理论课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为实践操作提供了基础指导,更在深层次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课程旨在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运动项目的内涵和特点,提升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角色。
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
体育理论课教案大学篇

年级:大学一年级课程性质:公共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体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一、体育的基本概念1. 体育的定义与分类2. 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二、体育的发展历程1. 中国古代体育2. 近代体育的发展3. 现代体育的兴起与发展三、体育的重要性1.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2. 提高心理素质,缓解压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4. 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理论。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中国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体育的看法,以及体育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提问: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讲解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分析体育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体育的作用,以及如何将体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网球公开赛始于1881年,每届比赛均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 美国纽约城网球总会的国立网球中心举行。从1997年起比赛在新落成 的阿瑟·阿什网球中心进行。该中心占地18.2公顷,拥有比赛场地33 个,场地也是硬地球场,要想在比赛中取胜,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力。运 动员每得一分都要花费比其它大满贯赛更多的时间,也会出现更多的对打 场面。
大学体育理论课
主讲人:曾玲玲 讲师
第五章 健康体适能
一、 1 体适能的定义 2 体适能的分类 3 健康体适能的组成(心肺耐力、肌力、 肌耐力、柔韧性、身体组成)
二、提高健康体适能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运动处方
一、1 运动处方的定义 2 运动处方的分类
3 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4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二、运动处方的制作流程
5 羽毛球 (Badminton)
•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 •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
• 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 米,双打球场对角线长=14.723米,单打球场对角线长 =14.366米。理想的羽毛球比赛场地是用弹性的木材拼接而 成(只要不是把小木块竖着拼接即可)。目前国际比赛已 采用化学合成材料作为可移动的球场 • 羽毛球有单打、双打、团体项目
第七章 体育卫生保健
• 一、 • 1 医务监督的概念与意义 • 2 医务监督的内容与方法(自我监督与客观检查) • 自我监督包括运动心情、身体感觉、睡眠、食欲、排含量 • 客观检查包括脉搏、体重、运动成绩
• 二、常见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性损伤的防治 • 1括、急过性度胃紧肠张功是能指紊在乱训、练急或性比功赛能时不,全运和动心负肌荷损超伤出、了脑机血体管所痉能挛承、受晕的厥能力而引起的急性病理现象。症状包 • 2、低血糖症 • 3、运动中腹痛 • 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训练水平、运动前准备活动情况等因素有关 • 处理方法:可适当减慢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协调好呼吸运动,同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
或弯腰跑一段,做几次深呼吸,疼痛可得到缓解。如果不理想,则应立即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点掐穴 位(内关、足三里)或请医生处理 • 4、肌肉痉挛 • 是指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俗称抽筋。最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部的屈趾肌 • 5、冻伤 • 6、运动性中暑 • 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了身体散发的热而造成体内过热的状态 • 处理方法:见书P133页
• 汤姆斯杯赛即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现在是每两年举办一 次 • 尤伯杯赛即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现在是每两年举办一次
6 网球运动•ຫໍສະໝຸດ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 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盛行 在美国
• 众所周知,以每年最受大家关注和欢迎的四大满贯为 例,比赛场地各不相同,如闻名遐迩的温布尔顿草场, 罗兰加洛斯美丽的红土,而澳网和美网虽然均采用硬 地球场但是在球速和球的弹跳等方面也略有不同。
• 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始于1891年,开始时只有法国选手参加,直到1925 年才允许外国球手参赛。从1928年起,法网每年5月底到6月初在巴黎 西部布洛涅森林边的罗兰·卡洛斯网球城举行。比赛场地为红色粘土场地,所 以也被称为红土场地网球赛。这个网球城占地8公顷,拥有正式比赛场地2 0个,其中四周带有看台的大型比赛场3个,最大的中心球场设有近1.6 万个席位。75年来,法网已经接待观众累计达350多万人
• 草地球场又分为天然草场和人造草场
• 泥地、沙地球场、硬地球场、合成塑胶球场 、网球地 毯球场
• 1923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将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 开赛定为四大世界性公开赛,俗称四大满贯赛。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始于1905年,是四大网球公开赛中最年轻的一个。 比赛于每年的一月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网球中心举行。澳网公开赛最初 只设男子单打比赛,直至1922年才增设女子单打比赛,后又设立了男、 女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1988年,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政府花500 0万美元在墨尔本的费林德斯公园建成了具有20世纪先进设施的国家网球 中心。该中心占地19公顷,拥有正式赛场25个,场地为硬地球场。
•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始于1877年,每年6月底至7月初在英国温布尔登 草地网球俱乐部内举行。温布尔登公开赛的前身叫“草地网球锦标赛”,是 四大网球公开赛中最古老、最有声誉的网球大赛。最初比赛只设男子单打 项目,1884年增设了男子双打和女子单打比赛,1913年女子双打 和混双项目被列入比赛项目。1922年启用温布尔登网球体育场,占地 5·4公顷,拥有正式比赛场地18个,训练场地14个
我们是粽子组合
•2 篮球运动
•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1910 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 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 项目
• 篮球场地是长度为28米,宽15米,其他比赛长度 可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要求其变动互相成比 例。球场的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 篮球场上的位置介绍:见书P217-P218
3 排球运动
•我国排球比赛中,成年男 子网高是2.43米,成年女 子网高是2.24米
4 乒乓球(Table tennis)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流行于欧洲 1918年,中国最早的乒乓球组织-上海乒乓球联合会在 上海成立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中国选手容国团过五关斩六 将,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4个项目
第八章 医疗保 健体育
• 医疗保健体育的分类 • 即医疗体操、医疗运动和传统医疗体育
第十一章 球类运动
1足球运动
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省临是世界足球的发源 地,它是一项以脚为主支配脚、两队相互对抗、以 踢进球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 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40年足球运动被引进校园 足球运动的特点:见书P210页 足球场地是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90—120米, 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 ,宽7.32米,足球用 皮革或其他适料制成,圆周不长于70厘米不短于68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