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设计指导原则(常规结构).

公路桥梁设计指导原则(常规结构).
公路桥梁设计指导原则(常规结构).

公路桥涵

设计文件指导原则

(暂行版)

武汉鑫九通道桥设计公司桥涵组

二〇一四年七月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10月1日);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2006);

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1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13、《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1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 F81-01-2004)。

二、桥涵设计标准及设计指标

1、荷载等级:公路-Ⅰ级(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公路-Ⅱ级(二级公路及

三、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以下在公路-Ⅱ级的基础上乘以0.75系数。

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P=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P=1 /100。

3、结构安全等级:特大、大桥为一级,中、小桥二级,涵洞为三级。

4、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者重点工程按Ⅶ度设防。

三、设计深度

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设计内容包括:

(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

(2)、桥位地质纵断面;

(3)、全桥工程数量表;

(4)、桥型布置图(绘制出结构分联示意图);

(5)、墩台基础坐标表;

(6)、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可无此图);

(7)、桥台一般构造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台身、U型侧墙、承台、桩基及扩大基础;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统一绘制为通用图;桥台图中应有相对应台好桥台参数及标高);

(8)、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线;钢筋布置图包括墩柱钢筋布置图、系梁钢筋布置图、承台钢筋布置图、桩基及扩大基础钢筋布置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布置图统一绘制通用图);

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

(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

(2)、施工步骤示意图;

(3)、对拆除重建的桥梁要理顺新旧桥桩基础相互关系,桩基的利用原则。

3、提供非标准结构整体纵向计算及横向计算书。

4、其他详细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四、设计基本要求

1、桥梁孔径、结构尽量保证类型统一、标准化。

2、通用图上部构造单位采用mm,箱梁一般构造、钢束及普通钢等单位采用cm;桥型布置图及下部结构一般构造及其钢筋布置图单位均采用cm。

3、全桥工程数量表按数量表模板执行。

4、钢筋数量表中不需另计钢筋搭接长度

5、依据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补充计算墩台冲刷深度,提供桥涵最小埋置深度及相应的基础形式。

6、所有桥涵构件砼保护层厚度要求如下:

五、桥面铺装

1、预制小箱梁:10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8~10cm C50混凝土桥面现浇层;

2、空心板及T梁:10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8~10cm C50混凝土桥面现浇层;

3、现浇结构: 10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

六、防撞设施

1、主线特大、大、中桥尾侧均采用加强型钢筋砼护栏,设计速度120Km/h 采用防撞等级为SS级,宽度为50cm,高度为110cm。其详细尺寸参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2、互通匝道桥及分离式立交跨主线桥内外侧均采用加强型钢筋砼护栏,采用防撞等级为SB级,宽度为50cm,高度为100cm。

3、上跨主线、交通量较大道路及通航河流的桥梁(含匝道上跨)一律设置加强型护栏或者组合式护栏,且外侧均应设置桥梁防护网。

4、主线桥梁桥上护栏均与路基上护栏对齐顺接。

七、桥头路基填土高度

1、新建桥桥头路基填土高度原则上控制不大于7.0m。在地质条件及原路基允许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最高不宜大于10m。

八、桥面排水

1、主线上各类桥梁排水方式原则上采用垂直排水。桥面排水系统由排水沟、排水管等,参考公用构造中附属结构桥面排水图纸,数量计入具体桥梁中。

2、泄水管不能直接向下泄至桥下主线、互通匝道路面上或有环保要求的流域内应作桥面排水系统设计,通过纵、横管道排至预定位置净化处理。

3、为了行车安全,上跨主线如天桥、分离式立交好匝道桥等桥梁桥面排水采用封闭式排水,桥梁长度较长或跨越规划区的桥梁应适当增加排水孔。

4、桥长(跨径)>10m的桥梁桥面设泄水管,间距一般为5m。

九、桥面连续与伸缩装置

1、标准结构采用三种类型伸缩装置,分别为40型、80型、160型。

2、160型伸缩装置预留槽深度应以部颁标准图为准,异型钢单缝式伸缩装置一端沿护栏底座向上弯起做到护栏底座外缘,另一端伸入防撞护栏预留槽口10cm并向上弯起。

3、主线上单空空心板梁桥,两端设置40型伸缩装置。

4、非标准结构伸缩装置使用原则如下:

(1)、桥梁联长一般控制在100~120m,采用D80型伸缩装置;特殊桥梁依据桥长及桥长变化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伸缩缝。

(2)、对于采用桥面连续的3~5孔一般大中桥根据实际情况在变形零点附近桥墩处合理设缝,桥台处采用桥面连续,以减少桥头跳车。

(3)、对于采用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桥台处设置伸缩装置。

5、平缓的盆地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内,采用D80型伸缩装置;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依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

的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

6、原则上主线多孔桥梁,跨径小于等于20m,桥长或联长小于100m的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结构;其他情况则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方式。

十、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

1、1.装配式预制空心板

板式支座组合高度:梁底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0cm)+支座(Xcm)+垫石(Xcm)=20cm;

滑板支座组合高度:梁底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0cm)+支座(Xcm)+垫石(Xcm)=20cm;

2.装配式预制小箱梁及T梁

支座组合高度:梁底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0cm)+支座(Xcm)+垫石(Xcm)=25cm;

3.现浇箱梁

支座组合高度:梁底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0cm)+支座(Xcm)+垫石(Xcm)=30cm;

2、原则上空心板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T梁、预制小箱梁采用矩形或者圆形板式支座,现浇箱梁采用盆式支座。对于支承力大≥2000KN的连续箱,宜采用球形钢盆式支座。选择时依据不同的支座反力确定不同的规格。并反映在具体设计图中。垫石长度、宽度应比支座的尺寸增加5cm。支座垫石内必须配置局部抗压钢筋网,支座垫石内布设直径8mm以上、间距50mmX50mm钢筋网,

3、原则上支座垫石高度规定如下:

10~13m空心板采用10cm支座垫石,16~20m空心板采用10cm支座垫石,16~30mT梁采用10cm支座垫石,30m以上T梁采用12cm支座垫石。并根据实际设计情况作微调。通用结构支座建议参数如下表:

4、桥面连续或结构连续的支座设置原则:结合联孔长度及桥梁纵坡在一联范围内设置1~2个墩固定支座,奇数孔设置两个墩,偶数孔设置一个墩,同时要控制支座剪切变形在允许范围内。滑板式支座应设置防尘罩。

5、当纵坡≥1%活着横坡>2%时,需要在板底设置调平块适应纵横坡度。

十一、桥头搭板

1、原则上台后填土高≤5m,搭板长6m 搭板厚30cm,受力钢筋上层采用Ф16钢筋,下层采用Ф22钢筋;台后填土高>5m,搭板长8m 搭板厚35cm,受力钢筋上层采用Ф16钢筋,下层采用Ф22钢筋。

2、当桥台处于路基填土高度≤3m时或小桥明涵及桥式通道,采用5m长搭板。

3、搭板顶面纵坡与路线纵坡一致,顺桥向近桥台端置于桥台牛腿上,其顶面与桥面防水砼层平齐,并应保证其上10cm路面厚度。横向设于路面及硬路肩的范围之内。当桥宽较宽,设置多块搭板时,搭板之间需设置连接键,搭板

与填土之间应铺设C20砼及碎石垫层。

十二、桥梁斜交角度与斜角

1、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顺时针旋转与水流或者涵轴线方向的夹角。

2、斜度是路线垂直方向与水流方向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为了便于通用设计,构造物选用斜度原则上为0~45°,每5°一级,可结合各种跨径的实际情况,作相应增减。

十三、锥坡及河床铺砌

1、主要工程包括:

(1)、锥坡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

(2)、锥坡填心,计算范围至搭板尾端;

(3)、砂砾垫层,厚度15cm。

(4)、浆砌片石,厚度30cm。

(5)、刷坡,采用M7.5浆砌片石。

(6)、两侧边坡及台前溜坡坡度取用:1:1或者1:1.5

2、桥台耳墙后端伸入桥头锥坡顶点以内的长度为75cm。

3、桥台锥坡基础底面应埋置在一般冲刷线以下0.5~1.0m且不小于地面线以下1.5m。

4、对特大桥、大桥,当桥台冲刷深度较大时,锥坡钱要设置铁丝石笼防护,铁丝石笼的平面防护长度,一般为地面线至一般冲刷线的1.5倍,并加0.5~1.0m 的安全值,片石尺寸为30cm。

5、水流图式为自由流的小桥应在进口锥坡坡脚处2m范围内,出口锥坡坡脚外3~5加铺河底铺砌,纵坡较大时,在进、出口处设置相应的消能设施。

6、水流图式为淹没流小桥一般上、下游锥坡末端内全铺。

7、铺砌采用30cm厚片石(M7.5浆砌)+砂砾垫层10cm,在铺砌末端设宽50cm、深150cm的隔水墙,对冲刷严重的应在隔水墙前增加砌石防护。

十四、桥梁上部标准构造

1、为达到桥梁协调及外部美观及视觉舒适性,原则上要求上部构造采用带翼缘板结构结构形式。

2、装配吊装式上部结构尽量采用上部结构通用图,统一结构形式。

3、所有各类上部梁、板顶混凝土铺装层内均设置门式抗剪钢筋,采用25m 及以上跨径的简支转连续小箱梁结构时,跨中增设一道横隔板,当梁体斜置时,横隔板斜设。

十五、下部构造

1、桥台

(1)、轻型桥台分肋板式桥台与“一字型桥台”及桩接盖梁桥台。

a、肋板式为埋置型台,主要靠肋板连接台帽与基础,肋板个数依据桥宽确定,肋板横向宽度取用80~120cm,肋板侧面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样式,坡率采用3:1,适用于填土高5~7m,肋板上台帽为梁式结构;

b“一字型”桥台为轻型挡土式桥台,台身为“1”型竖直墙式结构,主要功能为挡土,下接基础,墙身上不再设置帽体。台身厚度在60~100cm之间,需在台身底,基础之上设置撑梁;台身厚度在100~200cm,不设置撑梁。

c、桩接盖梁桥台,其中桩基基础直接连接台帽,此类桥台适用于填土较矮的路基。

(2)、以上各类桥台均在两侧设置耳背墙,耳墙厚度为30~50cm,耳墙长度取用210~500cm,特殊梁桥再作调整,耳墙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及桥长来确定。耳背墙均采用Ф16钢筋作为主筋。其他水平筋采用Ф16,拉筋采用φ10。

(3)、以上桥台中桩接盖梁与肋板式桥台均设置台帽,台帽尺寸依据台身顶尺寸每边增加10cm。由于台帽为梁式结构,钢筋布置原则上主筋选Ф25或Ф28,箍筋及腰筋选用Ф12。台帽两端均设置挡块,考虑到抗震要求,挡块宽度一般取用30cm,挡块高度依据上部结构形式而定。桥台台身主筋采用Ф22或Ф25,当肋板仅需要构造配筋时,台中肋板采用Ф22,其他的均采用Ф12或Ф16钢筋。

(4)、桥台基础分为承台桩基础或者扩大基础。

a、承台到高度一般取1.5~2m,特殊桥梁依据具体设计进行调整。承台主

筋取用Ф25或Ф28,台内撑筋采用Ф16,其他面层抗裂筋采用Ф12或Ф16。当承台下桩中距>3倍桩径时,按照规范构造要求需要设置吊筋。桩基进入承台最小厚度为10cm,在承台底面15cm内设置一层抗裂钢筋网(在桩径范围内可断开)。

b、扩大基础主要为承压构件,配筋主要作用为防止基础表面开裂,配筋原理可参照承台即可。

c、桩基础分为摩擦桩与端承桩,按照功能分类,摩擦桩主要依靠各土层自身摩阻力来约束桩基础,端承桩主要依靠持力岩层来支撑基础。

(5)、桩基础设计注意事项。

a、桩底应保留30~100 cm素砼段,依据桩长不同来取用。

b、端承桩主筋通长布置图,摩擦桩一半受力主筋宜在桩长的2/3处截断,主筋一般取用Ф25或Ф28钢筋。

c、定位钢筋采用Ф16,加强钢筋采用Ф22。

d、桩径>150cm,应在钢筋笼内加强箍筋上设置三角支撑钢筋,直径Ф22,间距200cm。

f、桩径≤120cm箍筋采用φ8HPB300钢筋,桩径>120cm及刚构下部采用φ10HPB300钢筋。

g、桩基础应按《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进行动测检验桩身完整性。对于桩径<150cm,同时桩长小于40m钻孔灌注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法检测。对于桩径≥150cm或者桩长>40m钻孔灌注桩,采用埋置声测管进行超声波检测。桩径≥150cm时,每根桩通长布置4根声测管,桩径小于150cm 时,每根桩通长布置3根声测管。管口高出桩顶面30cm,管底封闭。声测管采用焊接钢管,钢管壁厚3mm,设计可按内径65mm计算工程量。

h、钢护筒的设置:高出地面0.3m或者围堰顶面1m,埋置深度宜为3~5m,特殊地质条件下另行考虑。

(6)、工程数量及控制指标。

a、桥台钢筋图中,桥台各部位的工程数量应分开计列,并给出该处结构个数及总计数量,以方便汇总。钢筋数量表中同时应计入该结构的砼数量。

b、各部分构造体积含筋量参考指标:

台帽:120~140kg/m3;摩擦桩:65~75kg/m3。

台身:100~120kg/m3;

承台:100~110kg/m3;

端承桩:75~85kg/m3;

(7)、结构构造措施。

上述桥台中构件均为钢筋砼结构,下部结构主要为偏压构件,其中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一下条款。

其构造要求还应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9.6条要求。

(8)、重力式桥台:重力式桥台主要用于填土过高的路基,利用台身自重来平衡土压力荷载和其他荷载产生的效应。重力式桥台主要为U型台,设计时需要在前墙与侧墙外侧设置抗裂钢筋,钢筋直径采用Ф12@15X15cm。

2、桥台及台后路基的处理原则。

(1)、对于重力式桥台及埋置式桥台开挖基坑要求回填满足路基填筑的颗粒性

材料,同时要求填料压实度在92%以上,并给出相应挖方和填方数量。台后填筑透水性砂砾材料,填筑范围在台后路基设计图中应明确。

(2)若桥台采用的形式需要开挖较大时(填土较高的桥台),需要对台后进行加固处理,或采用安全可靠、可行性的支护措施(如桥台注浆、打钢板桩等),以免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路基及锥坡塌方现象,影响正常通车。加固措施应补充相应图纸说明。

3、桥墩

(1)、桥墩分为柱式墩、板式墩、空心薄壁墩及重力式桥墩。

a、柱式墩较为常见,一般为双柱式墩或多柱式墩,墩顶接盖梁或者直接支撑上部结构;对于高度小于20m桥墩宜采用该类型桥墩,桥墩截面可以采用圆形或者矩形。渡河桥梁一般采用圆形截面。柱高(不含盖梁高)在7m以上的大中桥,需在地面或者常水位线以上设置横系梁;当墩身高度大于16m 时,在墩身中增设一道系梁,对于桥梁斜交角度≥30°时,可采用3柱(肋)式墩台结构。路线交叉中跨线桥,可采用独柱墩及其他样式。其中花瓶墩也是柱式墩的一种,花瓶墩墩帽与墩身采用曲线过渡,整体性好,墩帽与普通盖梁受力不同,其为拉压杆受力结构。

b、板式墩较柱式墩的横向刚度大,平面抗扭转的性能较多柱式墩好,一般用于重要桥梁及交叉工程。

c、空心薄壁桥墩及重力式桥墩主要用于墩高>20m桥梁。

d、对于基础距地面较浅、地基土质较好且地基承载力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天热扩大基础。对于土层较厚,基岩距地面较深情况下、可采用桩基础。

(2)、桥墩盖梁钢筋布设参考桥台台帽钢筋的布设原则,盖梁两侧均设置30cm厚挡块。原则上盖梁为普通钢筋砼结构,横向跨度较大盖梁可考虑设计为预应力结构。

(3)、墩柱配筋原则,主筋宜采用Ф25或Ф28,箍筋采用φ10。在墩柱交接处、连接盖梁及连接承台处,考虑抗震需要,需进行箍筋加密,加密间距为10cm,范围为1m~2m。墩柱主筋分别要插入盖梁及基础相应锚固长度。

(4)、承台及扩大基础配筋原则:参考桥台承台及扩大基础配筋。

(5)、桩基础配筋原则:参考桥台配筋原则。

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

结构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 1、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成难以准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该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受力的合作者,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即使面对任何突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才能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的灭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

气之余,却鲜有人能够或者愿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叹道:精神可嘉,方法难取! 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抗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因为“柔”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处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可能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 所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点变形来抵抗突然到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 只可惜“道可道,道难行”。不是想刚就能刚,想柔便得柔的,刚柔相济只是理想中的“模糊结构”,每个人的组成材料千差万别,生存的地基也不尽相同,所受的外力更难统一定性。如此的差异下,企望哲人们找到统一的、万无一失的处世良方实在勉为其难。不过,每个人如果都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适合于自身的结构体系,想必这世界会有另一番光景。

《包装结构设计》习题

《包装结构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1 举例说明包装结构、造型与装潢设计之间的关系。 1-2 用WPO的评奖标准分析一种包装实例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二章结构设计基础 2-1选用厚度≤0.5㎜的白纸板按图2-1制作管式折叠纸盒。 2-2选用厚度为0.5~1㎜的白纸板按图2-5制作盘式折叠纸盒。

2-3什么是内折、外折与对折,分析图2-1盒型中外折、对折与内折组合后的作用是什么? 2-4在瓦楞纸箱设计中如何选择楞向? 2-5在折叠纸盒设计中如何选择纸板纹向? 2-6纸包装制造尺寸为什么不能用L×B×H表示。 2-7纸包装结构点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2-8在图2-18、图2-20、图2-22中所示包装中,哪些压痕线是作业线?

2-9纸包装结构中,角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章折叠纸盒结构设计 3-1 按编号法命名图3-13(b)的各部结构。 3-2 设计正五边形连续摇翼窝进式纸盒。 3-3 设计正六边形连续摇翼窝进式纸盒,但盒底改为自锁结构。 3-4 在图3-69结构中,已知: ? =125 ' 1 α? =55 2 α? =90 n γ 求各折叠角。 3-5 将图3-78(a)盒型改成4×2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6 将图3-79盒型改成4×2且b l >的P 型排列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7 将图3-72(a)盒形改成b l >的Q 型排列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8 将图3-83(b)任一间壁板设计到3-84(c)盒型上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9 设计正六边形环销式组合盒。 3-10 开窗盒盖板位置如何设计,为什么? 3-11 在图2-1中,内尺寸为50㎜×20㎜×200㎜,纸板计算厚度为0.5㎜,修正系数均为0,求制造尺寸与外尺寸。

《包装结构设计》课设说明书解读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东林甲子系列白酒包装 学生姓名:贾文霞 学号:20091308 班级:09包装2班 指导教师:李琛

完成时间:2012.11.7 目录 第一节、产品特性简述及设计定位------------------------------3 1、产品介绍------------------------------------------3 2、商品定位------------------------------------------3 3、设计定位------------------------------------------3 第二节、内包装容器结构设计----------------------------------4 1、材料的选取---------------------------------------4 2、材料特性介绍-------------------------------------4 3、容器成型方法-------------------------------------5 4、容器的结构设计-----------------------------------5 5、容器结构图---------------------------------------7 第三节、外包装纸盒结构设计---------------------------------8 1、瓦楞纸箱选择-------------------------------------8 2、瓦楞纸板的厚度设计-------------------------------8 3、纸盒的尺寸设计-----------------------------------8 4、纸盒的结构图------------------------------------11 第四节、外包装装潢设计------------------------------------12 第五节、整体包装结构效果图--------------------------------12 第六节、创意说明------------------------------------------13 第七节、设计总结------------------------------------------13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1、在条文说明中的第3.3.1中的第3款:“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主要疑惑是:路肩指的是硬路肩还是土路肩? 2、规范第3.3.2条中规定:“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中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倍加上0.25m。” 问题如下: (1)以上条款中的0.25m指的是在浪高的0.75倍上加的一个安全值,还是指高于支承垫石顶面高度0.25m?(2)在水库区域内的通航桥的不通航孔,以上条款是否适用? (3)此处的水面是指计算水位还是最高洪水位? (4)最终梁底净空是否需要满足第 3.3.2条中的所有条款?即是否需满足该条最后一段所要求的并同时满足表3.3.2的要求? 3、(1)规范第3.3.6条规定天然气管道不是顺桥过。是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不得过,还是对直径和压力有限制?在城市桥梁及城市郊区公路桥梁的设计中,此条经常不能满足。 (2)煤气管道是否等同于天然气条文取用?管道与桥梁的交叉如何考虑?高压线的定义是多少电压? 4、(1)规范第3.5.8条中纵坡大于1%的桥梁非常普通,对于空心板等大规模工厂化制作的上部结构,梁底水平如何操作(每根梁的纵坡可能都不同)? (2)规范第3.5.8条中“某一规定坡度”具体数值是多少? 对于纵、横坡较大的空心板桥,如果不能使用球冠支座,梁底只能做垫块,空心板预制比较困难,景观较差,如何处理? 5、规范第3.6.4条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条文中,关于“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含义,如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只算是“整平层和垫层”,可不按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二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不是整平层和垫层,是桥面铺装(根据条文解释,似这样理解也是符合精神的),应符合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3.7.2条“跨越河流或海湾的特大、大、中桥宜设置水尺或标志,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 请问:(1)本条中“较高墩台”中的“较高”二字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幅度或范围,即“多高”才算“较高”?(2)本条中“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中,设置围栏、扶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桥墩台的养护还是其他目的?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 基本原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西方管理学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在长期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活动中,西方管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些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l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国内管理专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①战略匹配原则 一方面,战略决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又支持战略实施,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要通过与企业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制订近期和中远期组织结构。

②顾客满意原则 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设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必须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要确保设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以最快捷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的服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要优质、高效达到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效果。 ③精简且全面原则 精简原则是为了避免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过量投入,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提高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对于非核心职能,可能的话应比较自建与外包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全面原则则是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即组织功能应当齐全,部门职责要明确、具体,这样即使出现一人顶多岗的情况,也能使员工明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职责。 ④分工协作原则 如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工作最多只涉及到单个的独立职能,或者在可能的范围内由各部门人员担任单一或专业化分工的业务活动,就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分工协作原则不仅强调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使组织的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有明确的分工。还强调分工之后的协调。因此在组织机构设计时,必须强调职能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业务上存在互补性或上下游关系时,更需要保持高度的协调与配合,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⑤稳定与灵活结合原则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版)

Q/ZT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ZTZZ/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 2017-03-16发布 2017-03-16实施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ZOTYE)包装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能更好地使零件“准时”供应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各收货点,特制定符合供货要求的通用包装规则。 本标准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郑浩 本标准审核人:应杰 本标准标准化人:王伟绩 本标准审定人:吕憬 本标准批准人:郑映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文件/制定及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目的 2、原则 3、木托盘标准

木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塑料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托盘的构成 托盘堆码标识要求 4、塑料箱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塑料箱尺寸及相关标准 塑料箱堆码高度规则 塑料箱堆码规则 塑料箱内衬设计要求 防尘盖设计盖要求 内衬设计要求 内衬材料选用 塑料箱标识要求 5、通用铁箱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材料要求 底部结构 众泰汽车制作公司推荐标准通用铁箱尺寸通用铁箱标识要求 6、专用器具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材料要求 专用器具推荐适用尺寸 专用器具堆跺脚标准 专用器具标识标准 专用器具内部结构 7、牵引装置标准 牵引杆 挂钩 牵引杆和挂钩安装位置 8、通用铁箱和专用器具制作工艺及油漆标准焊接 公差要求 油漆要求 9、脚轮标准 脚轮要求 减震脚轮技术参数 减震脚轮选用标准 脚轮使用年限 脚轮安装要求 10、瓦楞纸箱标准 进口件、贵重件和特殊采购零件要求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 问题举例 1、在条文说明中的第3.3.1 中的第3 款:“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主要疑惑是:路肩指的是硬路肩还是土路肩? 2、规范第3.3.2 条中规定:“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中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 倍加上0.25m。” 问题如下: (1)以上条款中的0.25m 指的是在浪高的0.75 倍上加的一个安全值,还是指高于支承垫石顶面高度0.25m?(2)在水库区域内的通航桥的不通航孔,以上条款是否适用? (3)此处的水面是指计算水位还是最高洪水位? (4)最终梁底净空是否需要满足第 3.3.2 条中的所有条款?即是否需满足该条最后一段所要求的并同时满足表 3.3.2 的要求? 3、(1)规范第3.3.6 条规定天然气管道不是顺桥过。是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不得过,还是对直径和压力有限制?在城市桥梁及城市郊区公路桥梁的设计中,此条经常不能满足。 (2)煤气管道是否等同于天然气条文取用?管道与桥梁的交叉如何考虑?高压线的定义是多少电压? 4、(1)规范第3.5.8 条中纵坡大于1%的桥梁非常普通,对于空心板等大规模工厂化制作的上部结构,梁底水平如何操作(每根梁的纵坡可能都不同)? (2)规范第3.5.8 条中“某一规定坡度”具体数值是多少?对于纵、横坡较大的空心板桥,如果不能使用球冠支座,梁底只能做垫块,空心板预制比较困难,景观较差,如何处理? 5、规范第3.6.4 条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 条文中,关于“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含义,如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只算是“整平层和垫层” ,可不按第3.6.4 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二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不是整平层和垫层,是桥面铺装(根据条文解释,似这样理解也是符合精神的),应符合第3.6.4 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第3.7.2条“跨越河流或海湾的特大、大、中桥宜设置水尺或标志,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 。 请问:(1)本条中“较高墩台”中的“较高”二字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幅度或范围,即“多高”才算“较高”? (2)本条中“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中,设置围栏、扶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桥墩台的养护还是 其他目的? 7、规范第4.1.4 条:“作用的设计值规定为作用的标准值乘以相应的作用分项系数”。相应的分项系数在规范中没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指对企业的组织等级、运营结构及管理模式等进行再造的过程,EMBA、MBA等常见经营管理教育均组织结构设计方法有所探究。 一、定义 组织结构设计,是通过对组织资源(如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确立企业某一阶段的最合理的管控模式,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狭义地、通俗地说,也就是在人员有限的状况下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是这样的一项工作:在企业的组织中,对构成企业组织的各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明确管理层次,分清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和相互协作关系,并使其在企业的战略目标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工作业绩。 从最新的观念来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的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或组织结构变革(再设计)的结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目的

创建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在组织成长过程中,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人员与任务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内容 1、职能设计 职能设计是指企业的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设计。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单位,要根据其战略任务设计经营、管理职能。如果企业的有些职能不合理,那就需要进行调整,对其弱化或取消。 2、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部分,运用较多。其内容简单来说就是纵向的分层次、横向的分部门。 3、协调设计

协调设计是指协调方式的设计。框架设计主要研究分工,有分工就必须要有协作。协调方式的设计就是研究分工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如何进行合理的协调、联系、配合,以保证其高效率的配合,发挥管理系统的整体效应。 4、规范设计 规范设计就是管理规范的设计。管理规范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它是管理的规范和准则。结构本身设计最后要落实并体现为规章制度。管理规范保证了各个层次、部门和岗位,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配合和行动。 5、人员设计 人员设计就是管理人员的设计。企业结构本身设计和规范设计,都要以管理者为依托,并由管理者来执行。因此,按照组织设计的要求,必须进行人员设计,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6、激励设计 激励设计就是设计激励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其中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包括工资、福利等,负激励包括各种约束机制,也就是所谓的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既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防止一些不正当和不规范的行为。

包装结构课程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红花郎酒包装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 姓名:姚培培 班级:2008级包装工程01班 学号: 指导教师:李琛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7日 。

目录 一、产品特性介绍 (4) 【 1.包装介绍 (4) 2.酒体介绍 (4) 二、设计定位分析 (4) 1.商标定位 (4) 2.商品定位 (4) (1)商品产地 (5) (2)商品特点 (5) 3.消费者定位 (5) 《 三、内包装容器的设计 (5) 1.选用的材料 (5) 2.材料特性分析 (5) 3.容器成型方法介绍 (5) 4.容器的结构尺寸 (5) 5.内包装容器结构图 (6) 6.内包装容器装潢图 (6) 四、外包装容器的设计 (6) ) 1.纸盒内尺寸计算 (6) 2.纸盒制造尺寸及外尺寸计算 (7) 3.纸盒的结构图 (8) 4.纸盒的装潢图 (8)

五、内外包装容器效果图 (9) 1.内包装设计效果图 (9) 2.外包装设计效果图 (9) 3.产品组合设计效果图 (10) { 六、设计创意说明 (10) 1.内包装容器创意 (10) 2.外包装容器创意 (11) 七、课程设计总结 (11) 八、主要参考资料 (12) … *

! 红花郎酒包装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 二、产品特性介绍 《酱香典范·红花郎》红花郎酒是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出的系列酒之一。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净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新开发的产品在保证原有酒质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在包装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其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突破了传统,开创了白酒包装超时尚之先河。在中国白酒的坐标上,酱香是一种独特的香型,是我国白酒中极其珍贵的一大类。此中杰出者,红花郎酒当为典范。 1.包装介绍 瓶形经105道工艺精心打磨,特别引进英国低温红,24K砂金烧花,24K亮金压边。瓶形线条流畅柔美,张弛有度。纯正红色,亦含蓄亦奔放,完美表现了红花郎酒的非凡品味。2004年3月19日,魅力十足的红花郎酒以其精美的包装,鲜艳而热烈奔放的“中国红”色彩在众多酒包装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酒业包装创新大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2004年10月,红花郎酒酒瓶荣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立的最高荣誉——“2004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2.酒体介绍 采海拔1000米以上云贵高原之珍稀米红粱;取深山1000米以下之天然郎泉水;恪守千年传承至今的酿造古法;经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参与循环发酵;每一瓶红花郎酒皆经过9次蒸酿、8次发酵、7次取酒,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10年、15年以上的洞藏储存期,历经千淬百炼,这才催生出一个包含400多种香味成份,绿色健康,弥足珍贵的酱香珍品。 三、设计定位分析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可怜的机械狗之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 一,产品结构设计前言 正式进入话题之前,咱先抱怨两句,机械工程的待遇可真不咋地,奉劝想要进入机械行业的童鞋们三思后行。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就算了,可美女咋也凤毛麟角呢!都说机械好就业,工作稳定,可那初始工资真是没得说,就说自己刚毕业时,每月2000块,去厂房里做装配工,铁块在手里滚来滚去,整天脏兮兮的,还累的跟狗一样。可相比较其他呢,那些学计算机的,学财务,学管理的,那待遇真是没法比,想我当时就是因为看这个专业名字好听,就跳坑里了。虽然这个说,可梦想仍在,咱还是要向着那里走着,一点一点地走。 进入正题,在玩具,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小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中,都离不开产品的结构设计,各种有形的产品,配件等都必须先确定其外形,所以是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研发阶段的核心之一。就拿消费类电子产品来说,结构,硬件,软件是产品研发的三个主要工作团体,而硬件与结构又是结合最紧密的。 一般公司要研发一款产品,首先是市场部签

发开发指令,经过部门评审后,研发部开始进行结构外观建模,然后再进行建模评审,评审通过后,才开始内部的结构设计,然后才是做手板,开模,试模,试产,量产等。而其中的内部结构设计就是产品结构设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在我国,工业外观设计跟结构设计是分开的,就是说决定产品初步外观的并不是机构工程师,而是工业设计师,他们会依照市场调差和基本的性能需要去绘制产品的外观,这个当然需要一定绘画艺术和审美能力。可怜大多说人都怀疑作为理工科的结构工程师欠缺这些细胞,可事实好像也是这样。最近接手国外的一个充电器产品,是他们已经做好了3D图,要我们来开模生产,可是拿到手后根本开不了膜,不符合开模要求,当然做个样品可以用3D打印做出来,可想要大批量的还是要靠传统模具。这体现了结构工程师的作用了,尽可能保证产品用料,外观,性能,工艺,装配的最佳化,就是在各个环节省钱省时省力,想想就够累的啊! 二,塑料件料厚 我们接触的很多产品是塑料件,其大部分塑料件都是通过塑胶模具注塑成型,而料厚是塑料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香皂包装结构设计 学生姓名:王波 学号:20144062111 指导教师:王洪江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包装工程 中国·大庆 2016年12月

本文对百醇饼干进行了包装结构设计。首先对被包装物饼干的化学物理特性和流通环境进行分析,确定饼干在流通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并通过设计计算选择合理的内、外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采用材质较好的白纸板设计成管式折叠纸盒作为内包装,即销售包装;采用0201型瓦楞纸箱作为外包装,即运输包装。从而达到保护产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 关键词:包装结构;设计;饼干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3) 2设计内容 (3) 2.1市场调查 (3) 2.1.1调查目的 (3) 2.1.2调查结果分析 (3) 2.2内包装纸盒设计 (3) 2.2.1纸板品种及厚度的选择 (3) 2.2.2包装纸盒造型及结构设计 (4) 2.2.3包装纸盒尺寸设计 (4) 2.3.1瓦楞原纸等级、定量的选择及瓦楞楞型的确定 (5) 2.3.2瓦楞纸箱箱型选择及结构设计 (5) 2.3.3确定纸盒在瓦楞纸箱中排列方式 (5) 2.3.4瓦楞纸箱尺寸设计 (6) 2.3.5瓦楞纸箱抗压强度计算 (7) 2.3.6瓦楞纸箱最大堆码层数计算 (8) 2.3.7瓦楞纸箱载荷计算 (8) 3设计评价和体会 (9) 3.1设计评价 (9) 3.2体会 (9) 4参考资料 (9)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设计了解香皂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设计出能够保护产品,促进销售的包装。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另外,通过这次设计,加深对白纸板和瓦楞纸箱分类及强度的认识。 2设计内容 2.1市场调查 2.1.1调查目的与意义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香皂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对香皂包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根据实际销售和运输情况,设计出适合香皂的结构造型。从而达到方便运输促进销售的目的。 2.1.2调查结果 香皂是一种不可缺乏的日用洗涤品,人们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广泛使用香皂。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各种药用的花瓣粉末,做成球形专供洗面浴身之用。有的直接将皂荚用水蒸煮后,加入药用的花瓣,进行泡浴。 国产香皂在市场上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国外香皂注重包装、设计、广告投入、整体策划,使得香皂生产的附加成本增高。国外品牌对包装和设计等外在形象则普遍比较重视,不仅包装纸质较好,而且画面色彩明亮、活泼,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在广告投入上不惜血本,容易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市场效应。市场的销量,反而演变成一个高价优质的既定优势。国外品牌如舒肤佳、力士等对包装和设计等外在形象则普遍比较重视,不仅包装纸质较好,而且画面色彩明亮、活泼,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在广告投入上不惜血本,容易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市场效应。虽然这些外在形象“含金量”不能与产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但外在形象仍就是为影响消费者重要因素。常见的一些包装形式有软纸盒、硬纸盒、塑料包装等 2.2内包装纸盒设计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2007-03-30 15:07:49) 转载 标签: 结构设计 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 1、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成难以准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该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受力的合作者,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即使面对任何突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才能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的灭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气之余,却鲜有人能够或者愿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叹道:精神可嘉,方法难取!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抗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因为“柔”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处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可能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 所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点变形来抵抗突然到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只可惜“道可道,道难行”。不是想刚就能刚,想柔便得柔的,刚柔相济只是理想中的“模糊结构”,每个人的组成材料千差万别,生存的地基也不尽相同,所受的外力更难统一定性。如此的差异下,企望哲人们找到统一的、万无一失的处世良方实在勉为其难。不过,每个人如果都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适合于自身的结构体系,想必这世界会有另一番光景。 2、多道防线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灾难来临,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等等,就是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思路。也许我们会自信计算的正确性,但更要牢记绝对安全的防备构件是不存在的,还是应该多多考虑:当第一道防线跨了,

结构设计的原则

结构设计的原则 1强柱弱梁 强柱弱梁(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指的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强柱弱梁”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即柱的能力提高程度比梁大。这样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 强柱弱梁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新西兰的T.Paulay和R.Park提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弹塑性变形能力的能力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对非弹性性能对结构抗震能力贡献的理解和超静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实现具有延性破坏机制的控制思想提出的,可有效保证和达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同时又使设计做到经济合理。 能力设计方法的核心是,(1)引导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形成梁铰机构,即控制塑性变形能力大的梁端先于柱出现塑性铰,即所谓“强柱弱梁”;(2) 避免构件(梁、柱、墙)剪力较大的部位在梁端达到塑性变形能力极限之前发生非延性破坏,即控制脆性破坏形式的发生,即所谓“强剪弱弯”;(3)通过各类构造措施保证将出现较大塑性变形的部位确实具有所需要的非弹性变形能力。 到二十世纪80年代,各国规范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能力设计方法的思路。 能力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控制概念引入结构抗震设计,有目的的引导结构破坏机制,避免不合理的破坏形态。该方法不仅使得结构抗震性能和能力更易于掌握,同时也使得抗震设计变得更为简便明确,即后来在抗震概念设计中提出的主动抗震设计思想。 第一,楼板的作用,在我们的结构设计中一般都是不考虑楼板参与整体计算的,大部分情况下是直接将荷载倒算的梁上,而在计算水平荷载(地震跟风荷载)的时候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提高作用,用一个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及边梁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楼板的作用,但梁配筋的时候又只考虑矩形截面,这样一来形成了本来是T型梁承受荷载,钢筋却完全集中在矩形截面中,而T型截面的翼缘也没有少陪钢筋(因为板中钢筋不能少配),这从无梁楼盖的配筋形式中可以发现我们现阶段采用的设计方法一方面是非常费,另一方面还吃力不讨好,对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强柱弱梁”没有任何好处(其实还起到坏处)。所以,在以后的设计中应加强对楼板的利用,让楼板参与计算必将是大势所趋。 第二,程序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柱刚域的影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梁支座钢筋的超配,支座处裂缝验算对支座钢筋的加大(说明:楼板及其配钢筋对裂缝大有帮助)等都是造成“强梁弱柱”的罪魁祸首。

饼干包装设计说明书

纸包装结构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曲奇香”饼干包装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市场调查--------------------------------------------------------------------------2 1.1、调查目的---------------------------------------------------------------------------------2 1.2、调查对象及方式------------------------------------------------------------------------2 1.3、调查结果分析---------------------------------------------------------------------------2第二部分设计思路--------------------------------------------------------------------------2 2.1、造型设计---------------------------------------------------------------------------------2 2.2、结构设计---------------------------------------------------------------------------------2 2.3、装潢设计---------------------------------------------------------------------------------2 第三部分内包装盒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3 3.1、内包装盒的尺寸计算、结构设计---------------------------------------------------3 3.1.1、纸盒的尺寸计算--------------------------------------------------------------------3 3.1.2、盒盖结构-----------------------------------------------------------------------------3 3.1.3、材料选择-----------------------------------------------------------------------------3 3.2、内包装盒结构图-------------------------------------------------------------------------3 3.3、内包装盒装潢效果实物模型----------------------------------------------------------3 3.4、包装纸盒制造工艺流程----------------------------------------------------------------4第四部分瓦楞纸箱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4 4.1、瓦楞纸箱的尺寸计算-------------------------------------------------------------------4 4.1.1、内装物排列方式--------------------------------------------------------------------4 4.1.2、尺寸设计-----------------------------------------------------------------------------4

结构设计原理 第二章 混凝土 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一、填空题 1、结构的、、、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当结构出现或或或状态时即认为其超过了承载力极限状态。 3、当结构出现或或或 状态时即认为其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在、、完成的概率。 5、可靠指标 =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构件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时的目标可靠指标分别是和。 6、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分为和两类。 7、我国规定的设计基准期是年。 8、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规定条件是、、。 9、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是指。 10、工程设计时,一般先按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再按 极限状态验算。 二、判断题 1、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值。 2、偶然作用发生的概率很小,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一旦发生,其量值可能很大。 3、钢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HPB235级钢筋设计强度210N/mm2,意味着尚有%的钢筋强度低于210N/mm2。 4、可变荷载准永久值: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

可变荷载代表值。 5、结构设计的基准期一般为50年。即在50年内,结构是可靠的,超过50年结构就失效。 6、构件只要在正常使用中变形及裂缝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承载力计算就没问题。 7、某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问题。 8、请判别以下两种说法的正误:(1)永久作用是一种固定作用;(2)固定作用是一种永久作用。 9、计算构件承载力时,荷载应取设计值。 10、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其可靠性减小。 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力极限状态相比,失效概率要小一些。 12、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因为抗力和荷载效应都是随机的。 13、实用设计表达式中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在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取 00.9 γ=。 14、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中,荷载采用标准值。 15、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少于95%的保证率。 16、结构设计的目的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也要保证结构的经济性。 17、我国结构设计的基准期是50年,结构设计的条件: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 18、结构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同等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计算。 19、结构的可靠指标β愈大,失效概率就愈大;β愈小,失效概率就愈小。 20、(结构的抗力)R

包装结构设计要点

包装结构设计要点 第一章 1、包装结构设计的定义、主要属性、相邻课程关系 第二章 1、包装容器设计原则、要求、方法、计算(展开图面积、容积、合理排列、省料、抗压强度、结构设计) 2、人类工效学的特点,结构设计通则(综述题) 第三章 1、折叠纸盒的定义、特点 2、折叠纸盒各部分结构名称、主体、局部、特征结构、定义和实例 3、折叠纸盒设计的“三三”原则、定义并结合实例说明 4、管式折叠纸盒的定义、旋转成型角特征(三个成型角的计算、关系、求解公式、定义、应用) 5、管式折叠纸盒盒盖的设计要求、固定原理、折插式设计方法 6、盘式折叠纸盒的定义、特点、成型方式(对折锁合、侧边锁合、盒角粘合锁合) 7、盘式盒盖的选择与设计方法(一般了解) 8、管式和盘式平分角的定义与应用(纸盒棱角反揿、盒面错位结构) 9、锁底式盒底的结构要点与设计要点,自动锁底式盒底的设计条件和一般设计方法 10、管盘式和非管非盘式结构功能性结构的表述、折叠纸盒尺寸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1.粘贴纸盒的定义与特点 第五章 1、瓦楞纸托盘、展示架、缓冲衬垫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点 2、新型瓦楞纸板结构及其对瓦楞纸箱行业的意义(论述题) 3、纸箱箱坏结构:压痕、开槽、接头(形式、作用、结构要求) 4、箱型有哪些,表达方法、常用箱型。组合型表达方法、非标准纸箱的类型和特点 5、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理想尺寸比例及确定 6、纸箱封合方式、特点和选用 7、纸箱强度、抗压、堆码的定义、计算和意义,影响抗压的因素 8、安全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第六章 1、塑料容器设计的一般程序,注射、模压成型工艺及特点 2、注射、模压容器的主要设计要素(壁厚、流动比、脱模斜度、支撑结构、加强筋、圆角、分型线、表面型面、铰链的设计) 3、中空吹塑的工艺特点、结构要点(几何形状及设计要点、吹胀比、延伸比、垂直载荷强度、容器刚度、强度薄弱部位结构设计、瓶口结构、圆角、起模斜度、合模线、毛边、自动罐装对瓶子的造型要求) 4、中空吹塑容器壁厚的表达和确定方法 5、热成型容器的加工工艺、特点、设计要点 6、真空成型制品的结构设计要点(几何形状、外观、模壁斜度、片材厚度、制品厚度) 7、泡沫成型制品的加工工艺、特点、结构设计要点(壁厚、制品边缘、圆角、脱模斜度、分型面、出料口) 8、影响注射和模压尺寸精度的因素,设计时如何应用 第七章

茶叶包装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3 第二部分方案一包装盒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9 一、内包装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9 二、外包装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10 第三部分方案二包装盒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12 一.、内包装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12 二.、外包装的造型、结构及装潢设计-------------------------------------------------13 第四部分手提袋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15 第五部分瓦楞纸箱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17 一、瓦楞纸箱的尺寸计算-----------------------------------------------------------------17 二、瓦楞纸箱的结构图--------------------------------------------------------------------18 三、瓦楞纸箱的装潢设计图--------------------------------------------------------------19 第六部分强度校核及托盘利用率的计算--------------------------------------------19 一、瓦楞纸箱强度设计及校核-----------------------------------------------------------19 二、瓦楞纸箱在托盘上的排列方式-----------------------------------------------------21 三、托盘的利用率计算--------------------------------------------------------------------21 第七部分总结-----------------------------------------------------------------------------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