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钠氯化钾生产硝酸钾工艺
硝酸钾生产工艺

硝酸钾生产工艺配料、分离工段根据相图,使氯化钾、半成品在高温下溶解而NaCI等很少溶解。
从而达到富集KNO3的目的氯化钾一次提纯工段该工段根据溶解速度差异,而达到分离提纯目标的母液A二次提纯工段该工段是重复上一工段的重要部分, 再次提高产品质量,原理也 与上类同,为高温溶解,低温结晶 NaCI 溶解速度快等原理。
成品加工工段经以上工段主离子含量已达到合格, 而水份较高。
通过干燥器使 水份含量达到合格,产品粒度不均通过振动筛使之合格,装袋,即可 向外销售,而完成生产工序。
硝酸钾,分子式为 KN03无色透明棱柱晶体或粉末,溶于水、稀乙醇、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无嗅无毒,味咸辣有清凉感。
空气中不潮解。
在 334C 分解放出氧,400C 时分解放出氧气,生成亚硝酸钾,继续加热则生成氧化钾。
是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并发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
与炭或硫一起加热时,能发强光而燃烧。
一咼母液E离心水(同冲囤后水)蒸汽硝酸钾-主要用途医药工业主要用于生产青霉素钾盐、利福平和利尿、发汗、清凉的药剂。
食品工业用于配肉,并在午餐肉中起防腐剂作用。
机械工业用于热处理(金属淬火)作淬火之盐浴。
玻璃工业用于玻璃器皿生产,起耐温硬化玻料的作用,还用作玻璃澄清剂。
农业上用作农作物和花卉的复合肥料。
⑴分析试剂,用于锰、钠的微量分析。
复分解法硝酸钠与氯化钾经复分解反应得硝酸钾和氯化钠。
利用它们的不同溶解度可将其分离。
此法工业上应用较多。
先把硝酸钠溶于热水中,在搅拌下按硝酸钠:氯化钾=100:85的配料比逐渐加入氯化钾,经蒸发浓缩,当温度为119°C时,氯化钠结晶析出。
将分离氯化钠后的母液缓慢冷却,硝酸钾即结晶析出。
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产品。
危害性爆炸物危险特性:与有机物、硫磷等混合可爆储运特性:库房通风;轻装轻卸;与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易燃物分开存放可燃性危险特性:高热放出氧气;遇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等易燃物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硝酸钠氯化钾生产硝酸钾工艺

硝酸钠氯化钾生产硝酸钾工艺
一、配料
根据相图,使氯化钾、硝酸钠在高温下溶解而NaCl等很少溶解。
从而达到富集KNO3的目的。
提纯工段
该工段根据溶解速度差异,而达到分离提纯目标的。
母液A
提纯工段
该工段是重复上一工段的重要部分,再次提高产品质量,原理也与上类同,为高温溶解,低温结晶NaCl 溶解速度快等原理。
成品工段
经以上工段主离子含量已达到合格,而水份较高。
通过干燥器使水份含量达到合格,产品粒度不均通过振动筛使之合格,装袋,即可向外销售,而完成生产工序。
高母液B
离心水
螺旋输送机。
2022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最后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B.收集氧气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D.稀释浓硫酸2、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戊烷的是A.B.C .D .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 A 个Al(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B .常温常压下,2.24L H 2含氢原子数小于0.2N AC .136gCaSO 4与KHSO 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大于N AD .0.1mol •L -1FeCl 3溶液中含有的Fe 3+数目一定小于0.1N A 4、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OH - 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N AB .1L 1 mol·L -1 Na 2CO 3 溶液中含有的 CO 32-数目为 N AC .0.5mol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1.5N AD .24 克 O 3 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1.5N A5、工业酸性废水中的227Cr O -可转化为3Cr +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27250mL,Cr O -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 ① ② ③电解条件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1mL 浓硫酸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mL 浓硫酸227Cr O -的去除率%0.922 12.7 57.3A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 可以提高227Cr O -的去除率B .实验②中,227Cr O -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23272Cr O 6e 14H 2Cr 7H O --++++=+C .实验③中,227Cr O -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阳极产物还原227Cr O -D .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mol 电子,则有0.5mol 227Cr O -被还原6、下列有关NaClO 和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21molCl ,转移电子约为236.0210⨯个B .该溶液中,++-33Ag K NO CH CHO 、、、可以大量共存C .滴入少量4FeS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Fe +ClO +2H =Cl +2Fe +H OD .为验证ClO -的水解,用pH 试纸测该溶液的pH7、在加热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有机物R 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 .R 的化学式为C 2H 4OB .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 .反应过程中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D .乙二醇(HO-CH 2-CH 2-OH )也能发生类似反应8、将一定体积的CO 2缓慢地通入V L NaOH 溶液中,已知NaOH 完全反应,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得到ag 沉淀;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CaCl 2溶液,得到bg 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 2的体积为0.224 aLB .若a=b ,则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中盐只有Na 2CO 3C .b 可能等于a 、小于a 或大于aD .不能确定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 .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D .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垂直上移至曲线后不再变化
降低温度 沿曲线下移到C 水平左移至C再沿曲线下移
垂直下移
课外习题:溶解度概念计算
• 参照课本P15实验方案: 1、请计算析出的氯化钠固体和硝酸 钾固体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2、并计算KNO3产率。 (溶解度可参考P13数据)
抽滤: 得KNO3晶体
称重: 精品KNO3
3、产品纯度的检验
思考3: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两种情况 下制备得到产品的纯度大小?
2滴 有白色 AgCl↓ 0.1g粗品 KNO3+2ml水 AgNO3 2滴 0.1g晶体 KNO3+2ml水 无白色 AgCl↓ AgNO3
小结:硝酸钾晶体的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NaNO3 + KCl = 2、基本流程: 1)固体溶解 天平、烧杯、 玻璃棒、酒精灯 2)蒸发、热过滤 铁架台、铜质保温漏斗 得到NaCl 3)冷却、减压过滤 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布氏漏斗
3、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 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B析出。 (1)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少量杂质是 NaCl KNO3 _________ KNO3 (2)晶体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 NaCl _________,要除去晶体 B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重结晶 (3)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 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晶体 ____(填A或B)除杂。 A
疑问:粗盐提纯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分 别起什么作用?
步骤 操作 溶解 搅拌
硝酸钾

《盐化工工艺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硝酸钾学生姓名:**学号: ************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2012级盐气化工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目录1生产简史 (1)2硝酸钾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1)2.1物理化学性质 (1)2.2硝酸钾的应用 (1)2.3质量规格 (2)3硝酸钾的生产方法 (2)3.1合成法 (2)3.2硝酸铵转化法(复分解法) (3)3.3吸收法 (3)3.4离子交换法 (3)3.5转化法 (3)4新工艺 (4)4.1新工艺原理与流程[4] (4)4.2主要设备选型及特点 (5)4.2.1配料槽 (5)4.2.2空气冷却结晶塔 (5)4.2.3离心机 (6)4.2.4溶解槽 (6)4.2.5卧式冷却结晶器 (6)4.2.6硝酸钾洗涤机 (6)4.2.7干燥机组 (6)4.2.8蒸发设备 (6)4.3新工艺装置特点 (7)4.4生产中应注意问题 (7)结束语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硝酸钾【摘要】介绍了硝酸钾产品的生产简史及其主要物化性质、用途、国家标准、生产方法、典型生产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图以及相关的设备等。
本文重点介绍一种硝酸钠转化法制取硝酸钾新工艺。
该工艺根据传统硝酸钠生产硝酸钾经验,通过进一步试验与研究,对传统工艺与设备进行改造创新,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
1生产简史世界硝酸钾70%用于农业,以色列和美国产量最大,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智利居第三位。
1995年世界硝酸钾总能力约90万吨年,其中直接法的产量约占75%,中国硝酸钾现有生产能力约6万吨年,在建能力亦为6万吨年,其中约80%硝酸钾用于工业部门。
2硝酸钾的物化性质及用途2.1物理化学性质硝酸钾(钾硝石)是无水的白色粉末,在空气中不潮解。
有时因带有杂质而显浅灰色。
密度为2.11g/cm3334℃熔融,高于338℃,分解为亚硝酸钾和放出氧气。
硝酸钾有两种晶体,即低温时,生成斜方形结晶;高温时生成菱形结晶。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的原理。
2. 掌握利用不同温度下盐类溶解度差异制备硝酸钾的方法。
3. 学习结晶和重结晶的一般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的原理是利用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和硝酸钾在高温和低温下溶解度的差异。
具体反应如下:NaNO3 + KCl → NaCl + KNO3在高温下,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较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在高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溶解,冷却后硝酸钾会从溶液中析出。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分离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三、实验用品1.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1g NaNO3和15g KCl,置于烧杯中。
2. 加入约17.5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将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热,保持溶液微沸状态,直至溶液体积浓缩至约10mL。
4. 关闭酒精灯,让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5. 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如有,则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晶体充分析出。
6.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中含有硝酸钾晶体。
7.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直至滤液浓缩至干燥。
8. 将蒸发皿置于烘箱中,烤干硝酸钾晶体,得到纯净的硝酸钾产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转化法制备硝酸钾,得到了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2. 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使硝酸钾晶体在冷却过程中充分析出。
在过滤过程中,注意过滤速度,避免滤液温度降低过快,影响晶体析出。
在蒸发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溶液过度浓缩导致晶体烧焦。
六、注意事项1. 在溶解过程中,注意搅拌速度,避免产生气泡。
2. 在加热过程中,注意溶液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晶体烧焦。
3. 在过滤过程中,注意过滤速度,避免滤液温度降低过快。
4. 在蒸发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溶液过度浓缩。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相关问题及方案

KNO3实物分子式:KNO3分子量:101.11性状:硝酸钾为无色透明斜方晶体或粉末,有潮解性。
相对密度2.1109,熔点333℃,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
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如氧化剂、助熔剂。
用于合成钾盐、制造火药、火柴及玻璃生产。
还用于显像管生产及电镀行业。
包装:25公斤内塑外编袋包装,或按客户要求中学用结晶法制备和提纯晶体常用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升温结晶、降温结晶和重结晶。
晶体的析出过程并非纯粹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还应考虑干燥过程中酸的挥发,结晶水的丢失,产品本身在高温时易产生的水解、分解或氧化问题。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步骤:和KCl晶体,加少量蒸馏水,小火加热使其中的盐全部溶解,再继续称取NaNO3饱和溶液并和NaCl晶体。
自小火加热蒸发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得KNO3然冷却晶体析出(大量的硝酸钾和极少量氯化钠结晶得KNO晶体,抽滤,用少3溶液淋洗晶体,晶体置于蒸发皿中烤干,重结晶(加适量水溶解,量饱和KNO3淋洗,在表面皿中水浴烘干)。
加热沸腾即止,冷却结晶,抽滤,用饱和KNO3[角度] 本实验都涉及哪些基本操作,应注意什么?1. 制备硝酸钾的原理?解析:NaNO3 + KCl = NaCl + KNO3因为随温度的变化,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的变化不同,硝酸钾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很多;而氯化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很小。
所以混合液经蒸发、浓缩后,首先析出氯化钠,趁热过滤除去氯化钠,将已有晶体析出的滤液加沸水溶解,适当蒸发,冷却,析出硝酸钾。
2. 为什么小火加热蒸发?解析:溶液沸腾后,应调节火焰至小火,以防液体爆沸溅失。
3. 减压过滤(抽滤)和趁热过滤操作都使用的一种主要仪器及作用是什么?解析:仪器是布氏漏斗,抽滤:是一种快速过滤法,适用于易溶晶体的分离,若固体需要洗涤,将少量溶剂洒到固体上,静置片刻,再将其抽干。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1、布氏漏斗及吸滤瓶的使用方法 布氏漏斗和吸滤瓶配套使用于减压过滤。 布氏漏斗上有许多小孔, 漏斗颈插入单 孔橡皮塞, 与吸滤瓶相接。 橡皮塞插入吸滤瓶内的部分不得超过塞子高度的 2/3, 漏斗管下方的斜口要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
2、减压过滤的操作方法 ( 1) 按 1 装好仪器,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并能将全 部小孔盖住为宜)。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开启真空泵,抽气使滤纸紧贴在 漏斗上。 ( 2) 用倾析法先将上清液转移到漏斗上, 溶液量不应超过漏斗容量的 2/3,待溶 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 3) 如果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快到支管时,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 口倒出溶液,不能从支管口倒出溶液,以免弄脏溶液。 ( 4) 先拔掉橡皮管,用洗涤液润湿沉淀,然后重新接上橡皮管,尽量抽干,重 复此操作 2~3 次。 ( 5) 吸滤完毕,拔掉橡皮管,关闭真空泵,如需要的是沉淀,取下布氏漏斗, 将沉淀倒在滤纸上或表面皿上,适宜温度下烘干;如需要的是溶液,将溶
并对重结晶后的产品,进行纯度检验。
[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
①先用小火加热使固体全部溶解,然后用大火加热至沸腾,再用小火蒸发浓缩; ②漏斗用热水预热好后,如漏斗是冷的或不太热,硝酸钾就会析出影响产率; ③骤冷结晶过于细小;
④小火烤干(如晶体抽得比较干可省去此步骤)。
实验报告格式 (供参考 )
实验步骤(或流程)
( 3)趁热用热滤漏斗过滤,滤液盛于预先装有 1mL蒸馏水 ( 防止氯化钠析出 ) 的
小烧杯中。
( 4)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较干燥的粗产品硝酸钾晶体,
称量。
(5)留下约 0.1g 粗产品,其余按粗产品与水的质量比为 2:1 混合,加热、搅
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水浴烘干,称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钠氯化钾生产硝酸钾工艺
一、配料
根据相图,使氯化钾、硝酸钠在高温下溶解而NaCl等很少溶解。
从而达到富集KNO3的目的。
提纯工段
该工段根据溶解速度差异,而达到分离提纯目标的。
母液A
2
提纯工段
该工段是重复上一工段的重要部分,再次提高产品质量,原理也与上类同,为高温溶解,低温结晶NaCl 溶解速度快等原理。
成品工段
经以上工段主离子含量已达到合格,而水份较高。
通过干燥器使水份含量达到合格,产品粒度不均通过振动筛使之合格,装袋,即可向外销售,而完成生产工序。
高母液B
离心水
螺旋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