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解除分蜂热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是我国最常见的蜜蜂品种之一,它们有时会进行分蜂行为,即离开原巢筑新巢。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蜂热”,是蜂农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分蜂热会降低蜜蜂收入,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
分蜂热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
1. 蜜蜂巢穴过于拥挤。
随着蜜蜂的数量不断增加,巢穴逐渐变得拥挤,它们会感到
需要更多的空间。
2. 雌蜂代际更替。
当一只新任的蜂后成为了蜂群的主要掌控者之后,她通常会尝试
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包括筑造新的巢穴。
3. 缺乏饲料。
当蜜蜂缺乏食物时,它们会开始寻找新的巢穴来获取更多的资源。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导致蜜蜂行为异常,甚至导致原蜂巢被遗弃,因此蜂农需要采取一
些措施来减少分蜂的发生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措施:
1. 扩大巢穴的空间。
蜜蜂需要足够的空间来生活和储存食物。
如果巢穴的空间太小,应该考虑对蜂箱进行扩容或增加蜂箱数量来满足蜜蜂的需求。
2. 按时添加蜜桶。
蜜蜂需要充足的食物来生活和生产蜜。
及时给蜜蜂补充蜜食可以
减少分蜂的发生率。
3. 更换蜂后。
当蜂后的年龄过大或者掌控地位已不稳定时,应该及时更换新任蜂后。
这可以减少蜂后之间的争斗和分蜂行为。
4. 非分蜂期增加蜂群数量。
蜂群在分蜂期之前,增加一个强劲的蜂群,可以减少蜜
蜂对空间和资源的竞争,防止出现分蜂热。
总之,了解分蜂热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蜜蜂的分蜂行为,增加蜜蜂
的收入。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1、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预防自然分蜂,维持强群,提高蜂群的生产カ,是蜜蜂饲养管理的-项重要任务。
在饲养管理中,常采取措施。
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在蜜粉源良好、蜂群繁殖迅速时,应适时加础造脾,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カ和エ蜂的哺育カ,增加エ蜂的エ作负担。
个别强群封盖子脾较多,可抽调这些封盖子脾,换取弱群中的卵虫脾,加大强群的哺育负担,不使强群哺育カ过剩。
群势强大后,及早开始生产蜂王浆。
使过剩的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得以利用。
生产蜂王浆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炎热季节,扩大巢门,改善蜂群通风,遮荫。
给蜂箱酒水降温等措施,对控制分蜂热,也有-定作用。
选用维持群势能カ较强的蜂种,用新王更换老、劣王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维持强群和控制分蜂的目的。
但分蜂是蜂群的本性,当群势壮大到-定程度时,总会有分蜂热产生。
在分蜂热产生期,每隔8~9天检查-次蜂群,割除雄蜂。
毁掉自然王台。
可有效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
如果蜂群出现分蜂热时,距下-个花期到来至少还有45天,并且蜂场不进行蜂王浆生产,可借强群产生分蜂热之机进行人エ分蜂,以增加蜂群数量。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2、自然分蜂的处理
自然分蜂如刚刚开始,蜂王尚未飞离蜂巢.可立即关闭巢门,打开蜂
1。
控制中蜂分蜂热的几项措施

37控制中蜂分蜂热的几项措施徐传球│文湖南耒阳市传球蜜蜂养殖有限公司,421800大流蜜期中蜂发生分蜂或出现分蜂热,分出的交尾群是弱群,对采蜜不利。
因此,要在大流蜜前控制分蜂热,才不会影响采蜜。
那么,如何人为控制分蜂热呢?一、中蜂产生分蜂热的原因一是新王产卵力强,到春季,百花开放,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巢内工蜂拥挤,容易出现分蜂热。
二是老王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新王,一般4~5框蜂就开始闹分蜂。
三是残劣王产卵力低下,蜂群发展不起来,一般2~3框就开始造王台。
二、有效控制分蜂热的措施1.大蜜源前培育一批新王要控制分蜂热不在大流蜜时分蜂,必须做好培育蜂王工作,即在大蜜源到来之前培育一批新王,介绍到生产群中去。
新交尾成功的蜂王,产卵力旺盛,工蜂采集积极,进入流蜜期也不会产生分蜂热,进蜜快,生产效益好。
2.及时取蜜中蜂在大流蜜期,采集积极,一旦巢脾储满了蜜,巢房无空房时,若不及时取蜜,工蜂就开始闹分蜂。
这时,应将蜜一扫而光,摇出来。
腾出的空房马上又被工蜂灌满,故要及时取蜜,使工蜂保持采集积极性,避免出现分蜂热。
后期要留足饲料。
3.增加工蜂哺育负担当发现蜂群有分蜂念头时,要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如群内出现大量雄蜂房和王台台基时,说明该群产生了分蜂热。
这时,可将该群老封盖子调入繁殖群,将繁殖群中的卵虫脾调入该群,加重该群哺育负担,从而消除分蜂热。
群内蜜储满时应及时摇出,使工蜂投入到采蜜中去,同时将雄蜂房及王台毁掉。
4.老王群加巢础防止分蜂热大蜜源到来时,为防止老王群出现分蜂热,可在群里加巢础,将群里封盖子调入它群,群里只保留卵虫脾,巢础造好,可能会造雄蜂房,应及时割除雄蜂房,封盖幼虫应调出。
若储满蜜,应及时摇出。
5.流蜜期增加空脾老王在流蜜期要增加空脾,保持脾略多于蜂,使其有足够的空房储蜜。
一旦储满蜜,应及时摇出,使工蜂积极投入采集中去,打消分蜂念头。
6.老王群分蜂热的处理大流蜜期,一些老王生产群发生分蜂热,任其下去必削弱生产群势,影响采蜜,给生产带来损失。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指蜜蜂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多次分蜂的现象,通常表现为一群蜜蜂
离开蜂箱建立新的蜂巢。
这种现象会导致蜜蜂群数量的不断增加,但也会影响到蜜蜂繁衍
和蜜蜂收成的结果。
造成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蜂巢空间不足:蜜蜂群规模扩大后,蜂巢内部的空间会越来越拥挤,如果不能及时
扩大蜂巢,那么蜜蜂就会产生建立新蜂巢的欲望,从而导致分蜂热现象。
2.营养不足:蜜蜂作为昆虫,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如果饲料不
足或者营养成分不均衡,就会导致蜜蜂发生失调,而分蜂热现象也就会随之出现。
3.环境不适:蜜蜂的生存环境非常关键,在气候变化剧烈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蜜蜂很容易感到不适,从而产生分蜂热现象。
针对中华蜜蜂分蜂热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调整。
1.加强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的栖息地,必须保证其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等条件。
在蜂巢空间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扩大蜂巢,为新的蜜蜂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条件。
2.饲喂充分营养饲料:为了确保蜜蜂有足够的营养,可以适当饲喂富含营养的饲料,
如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的花粉和蜂蜜等。
3.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尽可能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包括选择适宜的蜜蜂养殖场,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等。
总之,中华蜜蜂分蜂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影响到养殖效益
和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为蜜蜂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控制分蜂热的发生。
养蜂经验:中蜂分蜂热的防治方法

在中蜂养殖时,很多的养蜂人都知道培育强群的重要性,强群是高产的基础,但是饲养强群过程中极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分蜂热。
所以在中蜂养殖时如果防治分蜂热是一个难题,随着中蜂养殖技术进步,防治分蜂热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
1、人工分蜂分蜂热的发生则代表蜂群的分蜂意念十分强烈,而人工分蜂便是一种“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在蜂群还没有分蜂前,人为的进行分蜂,人工分蜂能依照养蜂人的意愿进行分蜂。
人工分蜂比起自然分蜂的优势更大,可控性较大强,没有自然分蜂那样管理不易。
所以一旦王台封盖的时,很多的养蜂人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这样比起自然分蜂来说更有计划且易操作。
2、更换蜂王蜂群分蜂热也有可能是因为蜂王老化衰老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更换蜂王,将老化衰老的蜂王及时淘汰掉,更换为年轻强壮的新王,这样就能阻止方法。
但是在换王过程中要注意工蜂的排斥程度,如果排斥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工蜂杀死新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妥善进行。
3、扩充蜂箱蜂箱过小,而蜂群庞大,这样会使得蜜蜂过于拥挤,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分蜂热,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一个房屋住的人有限,没地方住时就会分家。
但是分蜂后,强群会被分为两个及其以上的弱群,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饲料恢复,这样是严重和养蜂人的期望不符合的。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扩充蜂箱空间,这样就能解决蜂群拥挤现象,这样蜂群就不会产生分蜂的意念了。
4、调换子脾蜂群发生分蜂热的主要原因是哺育蜂过多,而需要哺育的幼蜂有太少,导致哺育蜂无事可干,这样也会出现分蜂。
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将蜂群的封盖子脾调换到其他比较弱小的蜂群里,再将其他弱小蜂群里的幼虫脾换进来,这样哺育蜂有事可干了,这样不仅解决分蜂热,还能壮大其他弱势群的群势,一举两得。
对于分蜂热的经解决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养蜂人往往会人为的破坏王台以解除分蜂热,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长时间的人为破坏王台会导致分蜂意念越来越强烈,有时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便发生分蜂。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作为我国重要的蜜蜂品种之一,中华蜜蜂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由于气候、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中华蜜蜂在分蜂过程中易出现分蜂热现象,给养蜂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养蜂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1. 环境因素气温是中华蜜蜂分蜂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中华蜜蜂分蜂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中华蜜蜂容易出现分蜂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蜜蜂群体内气温升高和蜜蜂繁殖的需要导致的。
2. 蜜蜂群体状态蜜蜂群体状态的稳定与否也会影响中华蜜蜂的分蜂情况。
蜜蜂群内蜂王数量过多或蜂群过于拥挤时,蜜蜂会出现分蜂的欲望。
蜜蜂群内部的蜜糖和花粉的储备情况也会对蜜蜂分蜂热产生一定的影响。
3. 饲养管理不当养蜂人在养蜂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发生。
蜜蜂巢箱的建造不合理、蜂群喂养不及时、蜂群补充蜂箱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中华蜜蜂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加剧分蜂热的发生。
1. 合理调节环境因素养蜂人在养蜂过程中,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合理调节蜜蜂养殖环境。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通过在巢箱上盖遮阳棚或设置喷雾系统等方式来为蜜蜂降温,减少分蜂热的发生。
2. 维护优良蜜蜂群状态养蜂人可以通过定期巡视蜜蜂巢箱,及时替换老化蜂王、增加蜂群空间、合理调整蜜蜂巢箱内的蜂王细胞等措施,维护蜜蜂群体的良好状态,减少分蜂的发生。
3. 加强饲养管理在养蜂过程中,养蜂人需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蜜蜂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合理补充蜜糖和花粉,保持巢箱内干净整洁,有助于减少蜜蜂的分蜂情况。
4. 积极预防分蜂定期巡视蜜蜂巢箱,密切观察蜜蜂的行为状态,对出现分蜂热迹象的蜂群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增加蜂巢空间、适当分离蜂群、防止蜂群过于拥挤等。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中华蜜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源,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中华蜜蜂的种群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虽然中华蜜蜂生长发育的环境相对优越,在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正常生长繁殖,但是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会出现一些分蜂热的现象。
下面介绍一下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一、成因分析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源于中华蜜蜂的自然繁殖机制,蜜蜂为了繁殖新一代蜜蜂,会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分蜂,将一部分蜜蜂从巢穴中迁出生产新的蜜蜂群体。
夏季气温高,蜜蜂密度大,加上蜜源不足,蜜蜂群体在内部产生不稳定因素,促使一部分蜜蜂选择分蜂。
同时,饲养不到位、环境污染、病虫害侵袭等因素也会导致蜜蜂群体的不稳定。
二、控制措施分析中华蜜蜂的分蜂是一种自然繁殖机制,但是过度分蜂会造成蜜蜂收益降低,蜂产品产量下降,因此有必要对中华蜜蜂分蜂进行控制。
下面介绍一些控制措施分析:1、给予充足的食物在夏季高温时期,要给中华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蜜源供应。
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蜜源情况,给予定制化的饲养方案,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蜜蜂因饥饿而选择分蜂的可能性。
2、对蜂群进行适当减量夏季高温时期,蜜蜂密度大,如果不适当的减量,就会在蜜蜂群体内部产生不稳定因素,促使蜜蜂选择分蜂。
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减量,提高蜜蜂群体内的生存质量和竞争力。
3、合理管理蜂群对于中华蜜蜂的饲养和管理,要从整体上考虑。
要注重病虫害防治,注意环境管理,保持蜜蜂灵活性和生存力。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蜂群的繁殖周期和生长速度,避免过度分蜂和过度生长,提高蜜蜂群体的繁殖、产蜜效率。
总之,中华蜜蜂分蜂热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过度分蜂会对蜜蜂群体的繁殖、产蜜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控制中华蜜蜂分蜂现象,要注意给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对蜂群进行适当减量,合理管理蜂群。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蜜蜂群体的生存质量和繁殖效率,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解除分蜂热提高养蜂效率关键技术

解除分蜂热提高养蜂效率关键技术刘然 罗婷 刘富海 苏慧琦 初海瑞 杨文文│文、图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意大利蜜蜂(意蜂)引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该蜂种蜜蜂个体大,群势强,采集能力强,蜂蜜、蜂胶、蜂王浆、花粉等产量高,比中国本土蜜蜂(中蜂)有很多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广泛饲养的蜜蜂品种。
但是,意蜂繁殖发展到一定的群势,蜂群就会分蜂,群势变弱,产量降低,给养蜂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意蜂的这个习性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养蜂人。
中国意蜂养殖,基本上都是采用根据美国人洛伦佐·洛林·朗斯楚斯发明的美国“朗氏蜂箱”改造后的“中国朗氏蜂箱”。
美国朗氏蜂箱,由顶盖、内盖(可用作脱蜂板)、多层浅继箱(贮蜜继箱)、隔王板、巢箱(育虫箱)、活动箱底、底座、巢脾等组成,属于“多箱体蜂箱”。
中国朗氏蜂箱,改成了固定箱底巢箱及一层深继箱(标准继箱),隔王板,纱盖,巢脾,成为“两箱体蜂箱”。
中国养蜂,蜂群群势比较弱时,采用单层巢箱繁殖,群势发展到满箱时加隔王板,加深继箱,组成两箱体蜂群养殖。
由于两箱体蜂群相对比较矮,搬运方便,查看蜜蜂方便,被中国养蜂界广泛采用。
利用两箱体方法养殖意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那就是随着蜂群群势发展,蜂群有可能会发生分蜂。
经过观察,一般意蜂蜂群群势达到2万只蜜蜂,工蜂密度高于2.3只/mL时,蜂群开始建造王台,培育新蜂王,准备分蜂。
超过这个阈值,蜂群密度与工蜂建造王台的数量呈正相关。
当蜂巢的使用率超过90%时,蜂群也会开始建造王台培育新蜂王,这表明蜂巢拥挤与培育新蜂王密切相关。
虽然拥挤的蜂群通常比不拥挤的蜂群更早发生分蜂,但是并不是所有拥挤的蜂群都会分蜂,而相对不拥挤的蜂群仍然可以很容易地分蜂。
蜂群群势、育虫箱拥挤程度、育虫箱内20日龄之内的内勤蜂偏多、蜂王信息素相对不足等都与蜂群分蜂有关,但是使用单美国朗氏蜂箱(多箱体蜂箱)中国朗氏蜂箱(两箱体蜂箱)饲养管理中国两箱体意蜂蜂场一参数组建的蜂群模型研究表明,单一的因素都不能导致蜂群分蜂,每个模型只有在所有其他变量达到其模型定义的阈值时才会导致蜂群分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和解除分蜂热
蜂群在实行自然分蜂以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
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
内因是:一、蜂群种性表现为分蜂性强,不能维持强群;
二、群势过于强大,哺育蜂过剩,蜂群强壮、青幼年蜂多,哺育力过剩,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不能被完全利用,造成营养积累;
三、是巢内储存粉蜜过足,
四、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
由于蜂王信息素量不能足以控制蜂群,使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它们骚动不安,产生了分蜂的情绪,开始筑造王台。
外因是:一、蜂巢内蜂多拥挤,蜂巢窄小,不能造脾扩大蜂巢,缺少供蜂王产卵和蜜蜂栖息的地方;
二、是巢内闷热,巢内空气流通不畅,巢温过高。
三、是外界气温适合蜂群的分蜂增殖,粉蜜源充裕,分蜂出去不会挨饿受冻。
发生自然分蜂的预兆与表现
蜂群在自然分蜂前数日,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蜜蜂就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一星期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
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的哺育工作大量减少,工蜂停止采集活动,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往往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呈“怠工”状态。
在分蜂开始前,要飞离的蜜蜂都吸饱蜂蜜,作为途中饲料以及在新筑巢时使用。
自然分蜂时大量蜜蜂拥出巢门,在空中飞翔,片刻后,会在附近的树干或建筑物中暂时结团,然后再飞到远处新地。
防止自然分蜂的关键在于,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消除蜂群分蜂意念。
(一) 适时人工分蜂。
人为地削弱强群,一次性另立新群准备蜂箱,在群势过强的蜂群中,抽出带蜂的出房子脾、老蜂盖子脾一二张,抽足一个继箱群的蜂量,布置好蜂脾,次日傍晚介绍一只产子蜂王或去成熟王台,同时加入王浆,当即成为生产群,这种做法,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生产群,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在原群内留下老母蜂和一部分未封盖子脾,割掉巢脾上的母蜂台,根据蜂群的情况适当的加入空脾或巢础框。
其余的带蜂子脾,选留一个好的母蜂台,组成新分群,放在另外一个明显的位置。
由于原群中失去了大部分封盖子和幼蜂,这样就解除了分蜂热。
另外新分群中因外勤蜂飞回原来的蜂群内,一般也解除了分蜂热。
在新母蜂交配以后,就可以利用它组成采蜜群。
另外有时由于久雨初晴,或者检查的时候疏忽大意,也有发生自然分蜂的现象,应及时将分出群收捕回来,并另外放置一个地方。
如果原群比较强,则需要把它均分成两个小群,各选留一个成熟的母蜂台。
待母蜂产卵以后,再进行处理,两个小群可放在一只蜂箱内,同箱饲养,用闸板隔开,各走各的巢门。
距大流蜜期半个月时停止抽脾分群。
(二) 换脾法。
将自然王台全部铲除后,把蜜房面积大,子脾面积小的巢脾,摇出蜂蜜,放宽蜂路,开大巢门,打开箱盖后面的纱窗,使空气对流,以便排除箱内的湿热闷气,然后抽出两三张封盖子脾补给弱群,再从弱群中调出两三张幼虫脾补给分蜂热的蜂群哺育,分蜂热自然得到解除。
根据群势强弱情况,从强群中抽出出房子脾或老蜂盖脾,补充弱群、新王群或者双王群,有意识地削弱强群。
再把弱群、双王群中的卵、早脾、空脾或巢础框,加入哺育蜂过剩的强群中,加重其哺育负担,迫使其消除分蜂意念。
(三)选用优质蜂王,更替老、劣王。
老劣王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则每只工蜂得到的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就会促使分蜂意念。
选择分蜂性弱、生产力强的蜂群作种群培育优质蜂王,蜂王能维持10张以上的子脾。
(四)加强蜂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要仔细观察和掌握每箱蜂的情况,蜂王是否有缩体、出勤蜂是否减少、巢门前可有“胡子蜂”等等。
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到下午3时要特别注意,若有分蜂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扣除蜂王等。
分蜂热产生之时,正是一年养蜂生产最忙之日。
如没有时间仔细检查,往往不能发现做在巢脾隐遮处的自然王台。
有了王台或新王,就会加速自然分蜂。
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刈除自然王台。
割除王台只能推迟蜂群的分蜂期,还需要采取其它控制措施。
(五) 换箱法。
在大流蜜期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选择晴天的上午,工蜂出巢采集繁忙的时候,将发生分蜂热的自然王台铲除后,将巢箱与弱群或交尾群的蜂箱对换位置,同时给弱群适当补加巢脾,原分蜂热的采集工蜂大部分仍飞回原位置的弱群里,弱群的群势得到加强,分蜂热也得到解除。
外界大流蜜时,蜂群群界不严。
对调强、弱群位置,平衡群热把群热过强、有可能产生分蜂热的蜂群,与弱群的位置对调,人为地削弱强群、增强弱群(小群),这样既削弱了强群,又加强了弱群(小群)。
此操作简便,也不影响蜜蜂采集。
调位时间宜在傍晚,以天将昏暗时为宜。
(六)多养双王蜂,增加蜂王物质浓厚的蜂王物质,是维持强群的重要因素,巢内蜂王物质不足,就会促使蜂群产生分蜂意念。
双王群内母蜂物质充裕,所以双王能维持大群。
一个蜂场应有半数以上的双王群。
(七)以强带弱,平衡群势。
用产生分蜂热蜂群的封盖子脾抖去蜜蜂,与新分群或者弱群的不带蜂的未封盖子脾交换,加重蜜蜂的哺育工作。
过几天分蜂情绪即会消失。
抓紧外界有利时机多造脾,常年产浆,及时取蜜,这样对分蜂情绪都有抑制作用。
(八)分隔蜂巢。
为维持强大的蜂群群势,采取分隔蜂巢的做法。
首先,仔细检查蜂群,割净王台,在巢箱中央留下蜂王和1张未封盖子脾,两侧加满空脾和巢础框,其上加隔王板和1个装满空脾的继箱,再加上原来的继箱和其它子脾、蜜粉脾。
由于蜂巢被空脾继箱分隔成两部分,不但能刺激蜜蜂积极造脾,使分蜂热受到抑制,而且由于蜂巢的扩大,也为蜂群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5日后,要检查原来继箱中的子脾,注意割除王台。
自然分蜂的处理
蜂场一旦发生自然分蜂,如果分蜂刚开始,蜂王尚未离开蜂巢,要及时关闭巢门,然后打开箱盖,从沙盖上往蜂巢内喷水,等蜜蜂安定后,再开箱检查,并用诱入器将蜂王扣在巢脾上,毁掉蜂群中的所有王台。
然后在原群旁边放一空蜂箱,把扣着蜂王的巢脾放入空箱内,从原群提一个幼虫脾,一张蜜粉脾,几张空脾,组成一个临时蜂群。
蜂王恢复产卵2~3天后,再将其并入原群。
合并前要将原群王台毁尽。
如果蜂王己经飞出蜂巢,等飞出蜂结团后,抓紧收捕。
先准备一个空蜂箱,放一卵虫脾。
根据蜂团大小,放入适量空脾。
收捕蜂团,可采用巢脾引诱,将巢脾贴近蜂团,促使结团的蜜蜂陆续爬上巢脾。
要注意检查蜂王是否上脾,只要收回蜂王,剩余的蜜蜂就会自动回巢。
如果蜂团结在小树上,可将蜂箱放于蜂团下面,振动树枝;使蜂团落于箱中。
对于原群,要及时检查调整,抽出多余空脾,选留一只最好的王台,毁掉其余王台。
如正值大流蜜期,可毁掉原群所有王台,过1~2天,蜂王恢复产卵后,与原群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