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和MRI诊断价值

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和MRI诊断价值作者单位:161005 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王兴斌,曹玉凡,李文勇,陈勇);黑龙江齐齐哈尔中医医院(李波)通讯作者:王兴斌目的分析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MRI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6例诊断为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CT和MRI表现。
结果CT表现:致密动脉征2例,岛带征4例,基底节区结构模糊14例,占位征、脑沟消失、脑室受压33例。
MRI表现DWI高信号,MRS呈低信号6例。
结论CT与MRI相结合对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急性(超急性);脑梗死;CT;MRI;诊断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首位,有近10%~15%患者急性期死亡。
因此,脑梗死的早期确诊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1]。
目前,临床采用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按病程时间可分为6 h之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和发病后6~72 h的急性期脑梗死。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证实的36例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早期影像学诊断的认识。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42~65岁,平均55.2岁。
急诊全部经CT检查,其中6例经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24 h~7 d 后CT复查确诊。
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15例,一侧偏瘫或伴有不同程度精神症状14例,出现感觉运动或意识障碍7例。
1.2 方法本组采用Elscint Sele/sp型全身螺旋CT机,行常规CT头颅扫描,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10 mm层厚,10 mm层距连续横轴面扫描,可疑区域增加3~5 mm层厚薄层扫描。
对CT表现阴性者加做MRI检查,采用GE公司sigma1.5T全身MR扫描机,常规行MRI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横断面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5 mm层数20。
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对其磁共振波谱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评分相关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脑梗死患者68例。
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CT检查,28例患者于临床未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对患者实施DWI检查,患者表现出高信号影的情况,主要呈现大片状。
所有患者在NAA指标以及Lac指标两方面,治疗前后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临床NISHH评分结果同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现出一致性。
磁共振波谱分析针对脑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充分依据。
标签:脑梗死;磁共振波谱分析;临床评分;相关性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analyz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and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scores.Methods: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2 - December 2014 68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For all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for all of the patients in clinical CT examination,28 patients in the clinic did not show any abnormalities. Implementation of DWI examination,can the patients showed high signal shadow,mainly shows large flake. All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aspects of NAA and Lac indicators,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NISHH score result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e consistenc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analysi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 can provide sufficient basis.Keywords:cerebral infar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analysis; Clinical scores; The correlation对于脑梗死患者,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可以对患者细胞代谢发生的改变实施动态观察,患者一经表现出脑梗死的情况,其代谢物发生的变化以及乳酸等发生的改变至关重要【1】。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研究黄刚;高幼奇;李明智;张昆南;屈新辉;吴凌峰;谢旭芳;吴晓牧【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 M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in basal ganglia. Methods The levels of N-acetylaspartate (NAA) , choline containing compounds (Cho) , creatine compounds (Cr) , lactate(Lac) and the ratios of NAA/Cr, Cho/Cr were detected by MRS in bilateral basal ganglia in 50 patients with one side of 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 ACI group) and 50 patients with other disease (control group). Result In ACI group, the levels of Cho and Cr in lesion sid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pposite side (all P < 0. 05 ) , and the levels of NAA, Lac and the ratios of NAA/Cr, Cho/Cr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levels of Cho, NAA and Cr in lesion side and opposite side in ACI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lesion corresponding area in control group ( P < 0. 001 - 0. 05 ) , and the level of La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ll P <0. 05) . Compared with the lesion corresponding area of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of Cho/Cr in lesion side in AC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ratio of NAA/Cr in the contralateral infarct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 all P < 0. 05 ) . Conclusion In the acute 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there is metabolic disorder in the lesion side and opposite side, and which is more seriously in lesion side.%目的研究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MRS)的改变.方法应用MRS检测50例一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双侧基底节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和乳酸(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结果脑梗死组病灶侧Cho及Cr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病灶侧(均P<0.05),NAA、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病灶侧及非病灶侧Cho、NAA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P <0.001 ~0.05),而L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均P<0.05).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比较,脑梗死组病灶侧Cho/Cr比值显著升高,非病灶侧NAA/Cr比值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基底节区梗死急性期病灶侧及对侧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代谢障碍,且病灶区代谢异常较对侧更明显.【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25)001【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波谱;镜像对比;代谢障碍【作者】黄刚;高幼奇;李明智;张昆南;屈新辉;吴凌峰;谢旭芳;吴晓牧【作者单位】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30006 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是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1]。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

112卷第4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12 No.4 2003年11月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ov., 2003文章编号2003收稿日期32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12卷2.1.1 增强MRI在脑梗塞的超急性期表现为正常的血管流空效应消失T2WI出现动脉增强的影像它与脑血流速度减慢有关血管内强化一般出现在梗塞区域及其附近基底节内囊大范围的脑干梗塞有时可以见到血管内强化征象MR angiographyMRA是一种非介入性颅内外血管成像办法用脉冲和对质子阶梯脉冲进行血管成像[1]time of flight; TOF phase contrast; PC如果静脉内使用造影剂Gd-DTPA则可以提高对比度MRA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对颈部血管病变的显示与常规血管造影有较好的一致性[10]有时难以区分狭窄和闭塞尚不能显示小的分支阻塞MRA 目前仅作为一种筛选手段用于有可能发生梗塞患者的监控DWI是唯一能反映水分子弥散特性的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计算脑组织中每个像素内水的弥散系数ADC脑脊液或脑实质DWI图像对早期缺血改变非常敏感并能区分急性脑梗塞和慢性脑梗塞[3]梗塞后数分钟内即出现ADC值下降和信号增高[13]发病2~10H内全部病例弥散加权MRI均可发现异常ADC下降是脑血流CBF脑组织急性缺血后缺氧K+引起细胞毒性水肿这时表现为弥散系数ADC下降发病早期缺血区ADC值是不均匀的有可能区分梗塞坏死区与周围可逆性缺血组织半暗带研究表明这对指导临床很有意义[5]发病后2小时做DWI显示病灶高信号[6]2.1.3 灌注MRI灌注MRI可以提供常规MRI和MRA所不能提供的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二是对动脉血进行非损伤性磁标记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含顺磁性对比剂的血管周围组织局部磁力不均匀致信号降低结合血流通过组织的平均时间rCBF利用标记进入扫描层面动脉内的质子来进行MR血流成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并且能更直接评判CBF[9]制作者(版权所有):《 》编辑部, 4期张在沛给流入的动脉质子加一个平面回波成像的单次翻转脉冲用动脉质子持续绝热翻转法还能做CBF的定量分析临床研究表明灌注MRI可比常规MRI能更早发现脑梗塞病灶灌注MRI均能显示明显的异常灌注大多数病例在超急性期DWI所显示异常信号区Schlaug等[17]首先定义缺血半暗带是围绕异常弥散核心周围的正常弥散组织随病程进展逐渐灌注增加PWI DWI如不及时治疗DWI所示异常信号区域逐渐扩大最后发展为梗死灶同时应用灌注MRI和弥散MRI2.1.4磁共振频谱MRS可用来观察细胞代谢变化从而这对理解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变化预后和疗效的判断均有非常重要意义31P MRS可以检测出三磷酸腺苷Pcr无机磷磷酸单脂和磷酸双脂等人类急性脑梗塞31P MRS 主要表现为Pcr和ATP下降同时伴随PH值降低[10]不同表现反映了梗塞演变的代谢状况乳酸和某些神经介质梗塞后由于葡萄糖无氧酵解梗塞还可以引起主要位于神经原中的N2.2 CT检查2.2.1常规CT常规CT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价值有限主要包括脑质密度轻度降低征可引起皮髓质界线不清此征象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主要征象发生率可达60%[1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由于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内血栓或栓子吸收X线较脑实质或对侧正常大脑中动脉多脑沟侧脑室轻度受压或中线结构相对侧移位小时后此征象发生率不高大脑中动脉闭塞可引起豆状核轮廓模糊和岛叶界限不清肖恩华等[11,18]研究认为脑岛带征而致密动脉征和占位征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34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12卷2.2.2 多层螺旋CT螺旋CT可以进行快速容积扫描CT血管造影CTA了解血管腔内有无栓子以及血管闭塞的部位有助于缺血性脑梗塞的及时治疗Leena等[12]首先提出了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创建脑功能影像即功能CT的概念获取局部造影剂浓度变化随后进一步改进方法数字减影三维图像功能CT形成三维灌注图像[13]可以分别计算出脑皮质基底节等不同部位的血流容量SPECTHunter[14]用同一扫描技术对5例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脑血流变化灌注图像清晰显示了灌注缺损区和侧枝循环情况其原理是20mml/s对基底节平面进行连续32s扫描以此获得像素水平时间—对比剂浓度曲线组织的对比剂峰值浓度与上矢状窦的对比剂峰值浓度之比可以近似为脑组织血流容积由工作站计算出灌注图像敏感度达89%18例进行了同期SPECT检查灌注图像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显示病变部位侧枝循环情况显然螺旋CT有极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成像时间短利用多层螺旋CT评价超急性期脑梗塞及血流灌注情况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CTA应用螺旋CT的三维重建功能重建脑血管的三维图像CTA可以清楚显示脑动脉闭塞部位判断侧枝循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CTA也有一定的限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3其他影像学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另外TCD也有助于了解超急性期脑梗塞血流状况TCD检查可在床边提供诊断依据取决于能否在早期及时建立再灌注使其功能恢复MRI不能超早期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磁共振弥散和灌注成像能够超早期确定病变部位4期张在沛并能够超早期鉴别脑梗塞和TIA硬件设备支持和承受高额费用螺旋CT既能超早期确立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MRI成像技术的日趋完善进一步掌握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和生化代谢毋庸置疑磁共振将成为继CT之后另一种前景更为广阔的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最佳方法藏暑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2Fisher M, Latour L,et al. MRI diffusion mapping of reversible and irreversible ischemic injury in focal brain ischemia[J].Neurology, 1994,44:1484~1490.[6]周根泉200212929~932.[7]Schlaug G, Benfield A ,Siewert B,et al. The ischemic penumbra of human stroke :using functional MRI parameters to define tissue at risk for infarct p rogeression[J]. Neurology,1997,48 Suppl 2:A204.[8]Warach S, Dashe J F, Edelman R R.Clinical outcome in ischemic stroke predictet by early diffusion-weighted and per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preliminary analysis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6,16:53~59.[9]Levine S R, Helpern J A,Welch K M A,et al. Huma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evaluation of brain PH and energy metabolism with P-31 NMR spectroscopy[J]. Radiology,1992,185(2):537~544.[10]Castillo M, Kwock L, Mukherji S K.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proton MR spectroscopy[J]. AJNR ,1996, 17(1): 1-15.[11]肖恩华1999280~83.[12]Hamberg L M, Hunter G J, Halpern E F,et al. Quantitative high-resolution measurement of cerebrovascular physiology with slip-ring CT[J]. AJNR, 1996,17(4): 639-650.[13]Hamberg L M, Hunter G J, Kierstead D, et al. Measurement of cerebral blood volume with subtraction three-dimensional functional CT[J]. AJNR ,1996 ,17(11): 1861-1869.[14]Hunter G J, Hamberg L M, Ponzo J A,et al. Assessment of cerebral perfusion and arterial asnatomy in hyperacute stroke with three—dimensional functional CT:early clinical results[J].AJNR,1998,19(1):29-37.[15]Koenig M,, Kiotz E, Luka B,et al. Perfusion CT of the brain :diagnostic approach for early detection of ischemic stroke[J].Radiology,1998,209(1):85~93.[16]Knauth M, Kummer R, Jansen O, et al. Potential of CT angiograph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 AJNR, 1997, 18(9): 1001-1010.[17]Kucharczyk J, Vexler Z S, Roberts T P, et al. Echo-plannar perfusion-sensitive MR imaging of acute cerbral ischemia[J]. Radiology,1993,188(3):711~717.[18]袁令锦韩孝勉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131~32.作者简介男教授宜昌市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宜昌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同时担任和杂志编委,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医疗和教学33年译文以及教学研究文章累计近40篇制作者(版权所有):《 》编辑部, 。
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

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目的:研究探讨超急性、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的临床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包括13例超急性期和37例急性期,患者均在72h内起病,分别采用常规的核磁共振(TIWI和T2WI 序列)扫描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弥散加权核磁共振成像扫描(DWI序列),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急性、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MR-DWI表现与常规MR表现的不同。
结果:比较患者的T2WI、DWI的梗塞灶检出阳性率可见,T2WI序列和DWI序列的检出率分别为88.0%和100。
0%,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超急性期的患者的T2WI图像显示正常。
急性期与超急性期患者的DWI信号表现为高信号,梗死灶的ADC平均值显著与对侧相应区域ADC值相比,显著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超急性和急性期病灶的ADC值、不均匀的,病灶中心的相对ADC值最低,且呈现出从中心往外逐渐升高的梯度征。
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序列(DWI)对脑缺血病变的敏感性强,可以对早期急性脑梗塞(特别是超急性脑梗塞)进行有效的、明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急性脑梗塞;临床应用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在脑梗塞的患者中,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高达80%-85%[2],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主要特点,是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重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超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50例脑梗死患者中,包括13例超急性期(发病到检查时间小于6小时称超急性期)和37例急性期患者(发病时间在24h到72h之间)。
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24岁到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4.1)岁;患者的发病时间在2h到72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25.1±2.2)h。
急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同磁共振波谱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脑血管意外后患者因为大脑皮质、皮质脊髓束、延髓及脑干等的损伤, 吞咽食物时咽部肌肉启动延迟, 舌的推动力减弱, 舌骨和喉的功能减弱, 环咽肌开放不全或者完全不开放, 导致误吸和食物滞留, 气道保护和吞咽过程失调。
有文献报道,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8]。
延髓梗死患者可因疑核、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受损, 出现吞咽困难、同侧软腭、喉、会厌麻痹, 声音嘶哑, 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 严重异常者食物因无法进入食道导致食物滞留在舌根、会厌谷及梨状窝等。
如何有效、安全地治疗吞咽障碍成了医务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问题, 直流电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场的影响, 使体内的离子浓度、细胞膜通透性、胆碱酯酶、pH 值等均产生变化, 改善局部的营养和代谢, 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直流电治疗主要是利用电流磁场的刺激, 增强咽部肌肉力量, 促进喉上抬, 减少食物舌根与会厌谷及梨状窝的残留。
改良球囊扩张术是通过注水球囊的直径变化反复刺激来改善咽部肌群的功能, 诱发吞咽动作 , 训练吞咽动作的协调性及力量, 临床中多用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患者。
吞咽障碍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单一的球囊扩张术, 存在疗程长、进展缓慢等情况, 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在治疗的过程中, 可借助直流电治疗仪清晰地观察出患者在做吞咽动作时咽肌反射情况, 治疗效果远远超过了单一的直流电疗法或球囊扩张术。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3周治疗, 20例患者治疗后SSA评分(22.0±2.82)分低于治疗前的(33.8±3.19)分, SF-36评分(121.2±11.0)分高于治疗前的(81.8±6.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例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正常0例、轻度障碍3例、中度障碍12例、重度障碍5例, 治疗后吞咽功能正常12例、轻度障碍8例、中度障碍0例、重度障碍0例;20例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2, P=0.045<0.05)。
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分析

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检出率为100%。
结论:磁共振DWI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较好的方法。
标签: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梗死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脑梗死在影像中较易诊断,发病6 h之内的脑梗死属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诊断困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以图像来显示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的微观运动,可在细胞水平上早期检测水分子运动受限的程度。
本文着重探讨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55~78岁,平均64岁。
发病时间全部在6 h以内,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
1.2检查方法所用设备为SIEMENS Symphony P 1.5 T超导型磁共振仪,以正交头部线圈作为发射和接收线圈。
所有患者均常规做T2WI、T1WI、T2FLAIR,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脉冲序列,TR/TE=3 940/98 ms,矩阵为128×128,FOV=230 cm×230 cm,层厚为5.0 mm、层距为1.5 mm,弥散方向分别为AP、RL、SI、ALL。
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500、1000、2 000 s/mm2。
BW:1 260 Hz。
2结果本文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检查全部显示为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检出率100%。
脑梗死发生在脑灰质时弥散全方向与弥散单方向对于显示梗死灶效果一样;发生在脑白质时,弥散全方向较弥散单方向显示梗死灶清楚。
梗死部位发生在左基底节区14例,右基底节区10例,脑干7例,小脑8例,大脑半球2例,左颞叶4例,额顶部3例。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磁共振波谱特征,探讨尤瑞克林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发病在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并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入院时(治疗前)、治疗15 d后脑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Lac)含量。
结果:治疗组治疗15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磁共振波谱分析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局部Lac含量低于对照组,NAA含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尤瑞克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预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速梗死区Lac清除有关。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为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与之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
脑梗死起病急,可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持续24 h以上,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可能进行性加重,致残率及致死率很高[1]。
注射用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商品名:凯力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Ⅰ类新药[2]。
实验证实,在一定剂量下,尤瑞克林可以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的小动脉,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能强化红细胞的变形和氧解离能力,促进葡萄糖利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另外还可以促进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生成[3]。
本文研究了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结合磁共振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其疗效提供新的影像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发病在24 h内的脑梗死患者7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作者:钟士江, 谢鹏, 方维东, 罗天友, 吕发金, 牟君
作者单位:钟士江,谢鹏,牟君(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放射科,重庆,400016)
刊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29(4)
被引用次数:2次
1.FisherM;Prichard JW;Warach S Newmagneticresonancetechniquesforacuteischemicstroke 1995(11)
2.ParsonsMW;Li T;Barber PA CombinediHMRspectroscopyanddiffusion-weightedMRIimprovesthepredictionofstrokeoutcome 2000(04)
3.arkerP;Gillaard JH;Vanzijl PCM Acutestroke:EvaluationwithserialprotonMRspectroscopicimaging 1994
4.PetroffOAC;Graham GD;Blamire AM
Spectroscopicimagingofstokeinhumans:histopathologycorrelatesofspectralchanges 1992
5.GideonP;Henriksen O;Sperling B EarlytimecourseofN-
acetylaspartate,creatineandphosphocreatine,andcompoundscontainingcholineinthebrainafteracutestroke 1992(11)
6.SaundersDE;Franklyn A;Boogaart AD Continuingischemicdamageafteracutemiddlecerebralarteryinfarctioninhumandemonstratedbyshort-echoprotonspectroscopy 1995(06)
7.Yamamotok;Roshimine T;Ranagihara T
Cerebralischemiainrabbit:anewexperimentalmodelwithimmunohistochemicalinvestigation 1985
8.Neuman-HaefelinT;Wittsack HT;wenserski F Difusionandperfusion-
WeightedMRI:TheDWI/PWImismatachregioninacutestroke 1999
9.FedericoF;Simone IL;lucivero V Prognosticvalueof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inischemicstrok [外文期刊] 1999(4)
10.Ross;Kreis R Clinicaltoolsforthe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andmetaboliteimaging 1992
11.WardlawJM;Marshall I;Wild J Studiesofacuteischemicstrokewith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Relationbetweentimefromonset,neu rologicdeficit,metaboliteabnormalitiesintheinfarct,bloodflow,andclinicaloutcome 1998
1.赵继泉.钟应泽.欧卫谦.温浩茂1H-MRS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08(17)
2.鲁晓燕.毕永民.方红.祝红线.张挽时.宋云龙.时惠平.熊明辉.喻敏脊髓小脑变性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7(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qykdxxb200404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