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经教材系列套书-王财贵主编

合集下载

儿童读经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儿童读经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儿童读经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王财贵65文集(全六辑共30册)限量印刷版:每套1600元(含超值赠品)【读经学堂必备】【读经家长必读】“小学化”的幼儿园十几年前,中国人并不怎么重视幼儿教育。

甚至有些家庭因为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干脆就不上幼儿园。

那时候,幼儿园又叫托儿所,顾名思义,就是帮忙“看孩子”的地儿。

没有谁把这当作教育的起点,更没有人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有多么重要。

随着应试教育的逐年升级和中、高考竞争的逐年加剧,人们才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竞赛的“起跑线”也就正式划定在了三岁。

选择幼儿园,成为某些家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课题。

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却相信高价幼儿园、相信名学校,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很少有家长,从自己做起,从家庭教育入手去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国人之自信力如何由此可见一斑!事实证明,那些花钱让孩子上高价幼儿园和名学校的家长,后来多数并未如愿,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倒是那些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在哪里都很优秀。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幼儿园教育较之以往进步很大。

这个进步有一个重要标志,叫幼儿教育“小学化”。

时下很多幼儿园,像小学一样上课,像小学一样布置作业,甚至于像小学一样考试!于是乎中国教育就又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幼儿园大班孩子的书包比小学一年级都重!大班孩子做作业比小学孩子都晚!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专家”也这样认为。

于是就有许多“专家”提出“去小学化”的建议。

可惜,中国人虽说迷信“专家”,但在这个领域,“专家”的话却丝毫不起作用。

“小学化”错在哪了?“去小学化”就对吗?如果你了解了“读经教育”,你就会明白,此二者都不对:“小学化”既耽误孩子又害孩子!“去小学化”则纯粹是耽误孩子!为什么说“小学化”是害孩子?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揠苗助长!为什么这么说?幼儿心智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就教给他超出他接受能力的知识,孩子能不感觉困难吗?如果孩子刚开始学习就感觉困难重重,久而久之怎能不产生厌学情绪?一旦孩子厌学成性,一切都悔之晚矣!揠苗助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算术方面。

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的智慧学

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的智慧学

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的智慧学第一篇: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的智慧学儿童读经——教育的智慧学“什麼叫作教育的理想?就是依照道理而去思考教育的问题。

假如知道了教育的理想,还能够按照这个理想而去实施,那麼,你就完成了一种理想的教育。

”——摘自王财贵教授登丰演讲稿一、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1、以开发人性为目的2、十字打开,兼顾教育的全面性和历程性3、把握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教育的时机、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4、读经教育的四个标准: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5、读经教育的五个特质:理论的深刻性、内容的扩展性、操作的简易性、例证的广大性、教育的笼罩性。

“吾人以为,如果单纯从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说问题,而没有一个改革教育的总的纲领,则无实益。

如果有一个根本的总的改革教育的纲领,那麽在此纲领的笼罩下,那些以前成问题的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或许能有妥当的解决办法或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不再成为问题矣。

但其总的纲领,吾人却当从人性之高度予以深思,以人性的标凖去善加衡量与抉择。

当今中国,乃至於全世界,所面临的教育苦恼,乃是出於教育思想之偏离人性之本质而造成的,这是属於思想性的、哲学性的、典范性的失落。

如果不从根本上作系统的转向,只在枝微末节上欲求修订,则不但无济於「长期发展」,且致治丝益棼,最终贻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与进步之大好契机。

如果教育改革能从根本上着力、能触及问题背后的根源,则走出目前教育所面对之困局,则并非困难之事。

一切枝微末节上的困难与问题,亦将随着根本问题之解决,而得迎刃而解也。

因此,吾人当注目於根本理念之转变,从此处下力即可正本清源,即可令教育起死回生,人才从而可以得而辈出,造就堂正优雅足以作为世界典范的新中国。

”二、从人性出发,建立永恒的人类语文教育新典范语文教育新典范的体现:以语文为核心的教育生涯规划1、胎教:古典音乐、中文经典诵读、英文经典诵读,24小时不间断播放。

2、0-3岁:除以上之外,看尽世界名画、雕塑、建筑、舞蹈......认识至少三千汉字3、3-13岁:十年读经,背诵中文经典至少二十万字、外文经典至少十万字4、13-23岁:十年解经,深入经藏,通览历史,广泛涉猎人类一切学问(对於有特别天赋的孩子,特别培养)5、23-33岁:十年历练,遍访名师“我有四句话做为新典范建立的标准。

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教授

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教授

访谈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儿童经典教育述评陶继新(山东教育社总编辑,编审,中国教育报记者)王财贵,博士,着名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入室弟子。

台湾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副教授。

台湾华山书院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推广者,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会长。

1994年,王财贵博士开始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诵经活动,后又行走于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激情演讲千余场,得到了广泛的回应与支援,儿童读经诵经人数由起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今天的100余万人。

2001年12月,记者就看过王财贵博士于2001年7月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演讲VCD光碟,并爲人们称作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所震撼。

记者也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内重要媒体对王财贵博士的精彩报道,也被这一“全球推广读经第一人”的精神所感召。

采访王财贵博士,就成了记者近年来的一个心愿。

2005年10月中旬,王财贵博士专程来鲁讲学,在泉城济南,记者终于如愿以偿,对他进行了专访。

时机:越早越好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似乎早成定论,那就是从六七岁入学之日始。

而作爲教学内容的课本,也从小学一年级方才登堂入室。

学前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没有堂而皇之地走进幼稚园的课堂;游戏,才是其“教学”的主体内容。

“五四”以降,对于这一“定律”鲜有质疑的声音。

王财贵博士则是这一“定律”的挑战者;而同时,他还成了“学习时机越早越好”的建构者与倡导者。

人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教育时机则是生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孩子应该接受教育的时候而不开始,浪费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生命的潜能,甚至是一生的发展。

所以,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不容忽视。

犹如宇宙有一定运转规律一样,人的发展也有一个大体的定数。

违背这一定数,或者逆道而行,近则失却学习大智大慧的机遇,远则失却终生发展的文化空间。

那麽,学习应该从什麽时候开始呢?王财贵博士认爲,学习应当从有生命的时候开始。

专题二:文献法

专题二:文献法

专题:文献检索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案例阅读】“幼儿读经”引发的思考—文献综述(对原文有所筛减)(孙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3):147-149)一、“幼儿读经”幼儿读经最早是在1999年由以台湾的王财贵先生为代表提出并倡导起来的。

由于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倡导,家长老师也积极响应。

幼儿读经的基本理论是要让儿童从小接触最有价值的中国经典文学,并且反复诵读达到可以背诵的阶段。

读经运动的提倡者认为:首先,读经背诵的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能力。

因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发展的黄金阶段。

第二,读经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开阔胸襟。

许多专家认为,经典作品中有人生的哲理,多读多背可以启迪智慧,成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维生素”。

(任继愈,《经典教育:孩子们的“维生素”),2005)第三,可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以王财贵教授为代表的提倡者提出,读经的主要方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

”王财贵教授提出了“念”具体办法,即“每天进度平均约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让每一个读经的孩子都得一百分”(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2005);同时长期耳濡目染,营造读经环境。

一、学术界的争论“幼儿读经”在学术界遭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强烈批判。

反对者认为“幼儿读经”运动能够产生是传统封建教育观念的残渣,是教育观念上的倒退与愚昧。

他们认为“幼儿读经”是典型的成人本位的教育观。

直到现在,对幼儿读经的争论都很激烈。

总结下来,正反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死记硬背”是否违背儿童发展:读经运动的提倡者们认为,读经其实是一种“牛反刍”的过程,在幼儿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背诵,即使他们不懂也没关系,只要他们背下来,在以后理解能力提升后,就会将以往所背诵过的经典消化下去。

“我们提倡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让他们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

王财贵先生与读经教育

王财贵先生与读经教育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文/方哲萱他說,教育是很簡單的,教育是非常輕松愉快的,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他說,數學是不用教的,品德是不可以教的;他說,我們一百年來,教育都走錯了路。

一九九四年,現任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副教授的王財貴先生,開始向海內外華人地區推廣他思索多年的一種教育方式,即利用十三歲之前的兒童時期,大量誦讀經典書籍,簡稱“兒童讀經教育”。

十五年後,讀經的風氣已經遍及全球,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在讀經。

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大陸地區,就有超過五千萬的兒童從中受益。

隨著讀經教育越來越廣泛的為人們所接受,針對其而來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有人說,這是一種壓抑兒童個性的教育,王財貴先生說恰恰相反,這正是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有人說,這是填鴨式的教育,他說不,孩子的胃口正大得不得了,應謂之填牛,該填的時候不填,他反而會餓死;有人說,你是在推廣國學,他說我不是為推廣國學而來,我是為了繼承全人類的智慧而來;有人說,你是教育專家,他說專家只是研究某方面的學問,而我照顧人性的全面,我是通家;有人說,你一定遇到不少困難,他說沒有,沒有任何困難,一帆風順、勢如破竹......可是,他的理論又明明違反常識,他說,教育是很簡單的,教育是非常輕松愉快的,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他說,數學是不用教的,品德是不可以教的,他說,我們一百年來,教育都走錯了路。

於是,有人說他顛覆現行教育體制,但是他說,我不顛覆任何體制,甚至不反對任何一種教育理論,有人說你是在做逆向思考,他說,我在做正向思考,我順著人性去思考,就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難道不是大言不慚嗎?難道真的是舉世皆夢一人獨醒嗎?不,在全世界所進行的一千餘場演講中,王財貴先生在每一次演講的開始,都反復強調:我不是來推廣我自己的理論,只是來說出每個人心中都想過的問題,這個簡單的道理,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只是他假裝不知道,如果你原本想的和我想的一樣,那麼,你就不是依照我說的去做,而是依照你自己的良心去做,你不是為我而做,而是為你自己而做,因為你心裏原來就是這樣想的,因為你的良知告訴你,你應該這樣去做!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五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中华民族一定就不一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與王財貴先生的初次謀面是西歷2006年,在北京機場,那時我曾在網上看過他的演講視頻,但一見之下,差點沒認出來,因為,他老了許多,頭發也白了。

儿童英文读经-王财贵读经理念

儿童英文读经-王财贵读经理念
第四,莎翁之剧作,每一场均可做为独立的文章,场与场、 幕与幕之间又上下成文,这也符合我们选择长篇文章的编辑思想。
第五,莎翁作品本为国人所熟悉并喜爱,同样有助于提高家 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莎士比亚的家乡 Stradford-upon-Avon
莎士比亚的家乡 Stradford-upon-Avon
从《莎士比亚》开始 在众多的西方经典名著中,我们为什么选择莎翁作 品作为英文经典学习之初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首先,莎氏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 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其不朽的人文思想不仅为 世人所推崇,而且也是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价值厉久而弥新,无疑是开启童蒙宝贵的精神 财富。以此为引领让孩子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也是 轻松自然的事。
与其背短篇,不如背长篇 语言的习得,要体现学习的效率。 在提供给孩子有限的学习内容中,若选择若干短篇作为学习 内容,由于每篇文章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不同文章又围绕不同 主题而写,这就存在着文与文之间文理与语脉(也即所谓的 “语法”)不尽相同,虽然文与文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 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作基础,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 和有限的背诵量内,其思维就不能把他在各篇文章中所掌握的 有限的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做更深入和 更广泛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的能力不足,其“望文生义”的能 力就不足,有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深刻领会的能力就会受到 影响。这样就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高效性。 若选择长篇而分割成若干短篇,让孩子背诵,则各篇均能联 系成文,文中上下文理通顺,语脉畅达,更能让孩子在学习 过程中有效地体会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有 机联系,让孩子快速建立起语言的整体观念,这样可以提高语 言学习的效率。
复习、自读《仲夏夜之梦》1-15 抄写 《仲夏夜之梦》1-15 第三学期:听音、跟读、背诵《仲夏夜之梦》42-77 复习、自读《仲夏夜之梦》16-41 抄写《仲夏夜之梦》16-41 听读、阅读原版英文小说

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教学手册》

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教学手册》

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教学手册》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手册》至于要读什么经,王财贵提供了一份书单: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当必读;老子、庄子、唐诗(三百首,尤其是七言古诗);古文观止,能全读最好,否则挑重要(不是挑简短的)的背;楚辞、昭明文选等也一样。

再有时间,宋词、元曲也都是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值得背。

王财贵解释说,花一样时间去背书,且同样都不懂,应该选些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能不会读到的东西。

如“春眠不觉晓”国文读本一定有,可不教;七言古诗就绝少人会主动去研读,因此必须趁现在就教他背下来。

背文章也是一样,选千古有名的长篇。

一旦长篇大论都会背,将来看到短文,读起来简直易如反掌。

教孩子背书,得记住一个原则:不要跳章、不要跳节。

尽管一路读下去,不要刻意去选容易或难的;也不要管文章合不合现代(王财贵说,都好几千年的文章,说合也不合,说不合却又合,因为时代不同但人性相同。

挑三捡四的,孩子起了分别心,讨价还价,就难教了。

读经教育及其顺序书南文化(王财贵)儿童读经的顺序儿童读经方法读经顺序第一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级:《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级:唐诗、宋词、元曲第四级:《三字经》《千字经》《百家姓》读经四要领 1、及早读,越早越好,最好是十三岁以前。

2、老师读,只是读。

3,大量读,基本标准:一天一百字,一字一百遍。

4,快乐读,前三个都做到了,就快乐了。

从第一级开始读,越读越简单,越读越快乐。

读经教育的三个要点:1,教育的时机,儿童期,十三岁以前。

2,教育的内容,人类最高的文化经典。

3,教育的方法,诵读。

读经的方法有音乐读经、美术读经、文字读经。

三岁的孩子不读经怎么办?要如何教导三岁的孩子,孩子有其个别差异,本不能一概而论。

但可以建议的是:能听能跟能指文能识字能背诵是上好的,其次能听能跟能指就很好了,其次愿意听声而跟念已经了不起,再其次,只要常给他听,不管有无反应,教育的重大效果就已在其中了。

王财贵和他的儿童读经教育

王财贵和他的儿童读经教育

王财贵和他的儿童读经教育———与经典同行,和圣人为伴一、缘起二、王财贵简介王财贵先生,字季谦,1949年4月10日出生,台湾省台南县人。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师事隐者掌牧发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

国立台中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台湾汉学教育协会会长。

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

1994年, 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开始致力于推广事业。

15年来,在台湾、香港、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大陆地区公益演讲千余场。

2001年7月24日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经典导读讲座”,被誉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掀起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的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8000万儿童从中受益。

王财贵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

三、读经教育记得曾在报纸上看到学者引述半个多世纪前一位教育家叶圣陶的话说:「中国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之下太过重视升学考试,以致于造成了『以智毁德、以智毁体、以试毁智』的结果。

」过度注重升学考试而毁了德、智、体三育,乍听之下,或许是有点惊世骇俗、危言耸听,可仔细玩味之后却实在是一针见血的伟言谠论。

回顾我们这几十年来的教育,升学主义大行其道,文凭主义到处充斥,师长们竞相以考高分、中第一志愿期勉自己的子弟,莘莘学子们朝夕苦读为的也只是高中金榜、荣登名校。

这样的教育,究其实不外追求「功名利禄」四个字而已。

彷佛人生的价值,除功、名、利、禄外,其余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真、善、美等更高的价值,往往只是教科书中供人凭吊的远古遗训;理性、尊重、合作等美好的行为,往往也只是公民课本上聊备一格的道德教条。

一旦走出了学校的象牙塔,投入真实又现实的社会,一切只能向「钱」看,拚了命只为把「权」抓,谁教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侏罗纪公园」?在这样一个「失落的世界」里,生存的法则是「弱肉强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读经教材推荐——《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王财贵主编绍南文化编订《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系列套书——是儿童读经教材的经典套书,书本为“大字”“大拼音”、“白文”--无插图、无注解。

“大字”是为了节省目力,以保护儿童的视力,不仅适合儿童读诵,更方便一般大人读诵。

“白文”而无解释,是因“读经”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其重点在于多接触、熟习,只要多读,自有浸润,自有感发,自有理解。

依王财贵教授建议给儿童读诵的优先顺序是:《学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易经》、《孝弟三百千》、《中医养生启蒙》《尚书》9本书。

教材之特点: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人王财贵教授亲自选定
●全国第一套“儿童读经教育”标准教材
●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用书
●大字排版、注音读本
推荐说明:
本套教材适合0-13岁的孩子进行读经教育使用,同时也适用于想重新捧起经典读起的广大成年朋友。

一、为孩子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环境。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迫。

孩子只要反复念,自然就能背诵下来。

反对强制,反对把经典诵读当成一门功课来进行。

三、要持之以恒,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

四、教孩子背书,得记住一个原则,不要跳章、不要跳节。

尽管一路读下去。

不要以大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吸收力是大人无法想象的。

专家介绍:
[王财贵简介]
王财贵教授,全球儿童读经首倡人。

1949年4月10日出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曾师事隐者掌牧发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

现任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华山书院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鹅湖月刊社编审委员、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研究员。

1994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诵
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几年来,在台湾、美国、东南亚及大陆演讲1000多场,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风潮。

王财贵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

[王财贵经典语录]
1.“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

“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2.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3.从小教导儿童读诵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

4.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每天二三十分钟,学习真的很轻松。

5.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层,关键是给儿童背什么?应该背一生可以受益的东西。

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

6.该记忆的时候给他记忆,不该理解的时候不要强求理解,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

不要错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费儿童的好时光。

7.“经典”深奥难懂,那只是大人的理解,对儿童来说,背“经典”与背“广告词”一样简单,他没有难易之分。

8.“经典”,只要从头按照章节,一字一句读下去背起来便是。

9.“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读多了,他就会背;会背了,便成为一生的智慧财富。

10.只要懂拼音,有热诚,就可以当老师。

11.“小朋友,跟我念”是教导孩子读诵经典的六字真言。

12.家长、老师的信心和督导是成败的关键。

13.教孩子读诵经典不止是孩子进步,老师和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

14.我们和小孩一起读,一样的方法,读多了自然会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