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需要显微镜的实验

高中生物需要显微镜的实验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观察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2.脂肪的鉴定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5.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6.观察细胞质流动;

7.观察植物细胞(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 方法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

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doc

2017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 (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高二。 (3)无论选取动物组织细胞还是植物组织细胞,一定要量少,并且要在载玻片上将观察材料展开,以便于观察。 (4)观察时,要遵循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的顺序。在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高中生物显微镜使用原则 1、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1)放大倍数问题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显微镜的使用 有答案

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见右图: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镜11.通光空12.压片夹 13.转换器14.反光镜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1、取镜、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边缘约10~15cm的位置上,右方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便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用左眼接近目镜并注视目镜内,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左眼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对光就完成了。 3、安放装片是指将装片或永久切片、涂片等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应当这样做,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会找不到标本。

4、调焦调焦时,要先使用低倍物镜。右手逆时针方向缓缓升高镜筒,当升至某一高度时,即能看到标本的图像。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如果需用高倍物镜继续放大,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这时,左眼从目镜看时,一般能看到模糊或清晰的物像,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不可再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总之,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5、观察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但不触及玻片。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练习:1右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A转换到视野B 时,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把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⑤ 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 2.下列物体可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直接观察的是 A.头发B.手指C.叶片D.玻片标本 答案:D 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所以可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直接观察的是玻片标本 三、关于显微镜的一些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答案:D

(新)高中生物3_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导学案无答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知识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活动一:阅读书本P28--P2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填空。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_______(实质上是________)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聚合体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的集合物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 细胞是先前的细胞通过_______产生的,细胞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________。 1.建立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__________的基础上,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 ________,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结构 活动二:观察书本P29图3-1显微镜结构并通过观 察实物完成下图填空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①___________ ②镜筒(2)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观察比较】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 1.若观察的直尺中数字“2”,则在显微 镜下呈现形状如何?这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有何特点?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若想将该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的调节角度不对。那么,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4.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个污物,如何来判断该污物是在物镜、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 知识点三、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 活动三:阅读教材P30-P31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1.如何使用低倍镜观察标本装片?描述操作程序,并说明其操作要领。(对光、低倍观察) 镜头 有无螺纹 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 目镜 物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专题(无答案)

必修一实验专题 一、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二)仪器用品: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物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显微镜 (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调节器 (粗准焦螺旋)、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转换器、 载物台、通光孔、弹簧夹片 (2)照明部分: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聚光器、 光圈 (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 2.显微镜的使用: (1)准备:主要是显微镜的安放、用擦镜纸擦拭目、 物镜,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 (2)对光:用低倍物镜对光。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低) →开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白色圆形光斑 (3)低倍镜观察:放玻片→降镜筒→升镜筒→转动粗调节器→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4)高倍镜观察:移玻片(低倍镜)→转动转换器(高)→调光圈→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3、保卫细胞大小的测量 (四)实验结果: 1、放大倍数:也称放大率。物象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叫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视野及镜像亮度: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光亮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在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标本时,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他部位,并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或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象明亮清晰。 3、任何需要观察的标本都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原因是:a.低倍镜视野相对大,便于找目标;b.易调节防止镜头与镜片相撞。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5、视野中物象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如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如何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放大倍数的扩大或缩小与视野里细胞数量的变化,例: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央有一排细胞共15个,若把物镜换成10X,则细胞数目为6个。因为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若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再把物镜换成10X,则视野中有8个细胞。因为视野中看到的事物的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六)知识迁移: 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部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若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当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如要观察人血涂片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就选用下列哪种组合及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实验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体验、领悟相关科学方法,培养动手水平及探究精神。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理解,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水平,引导学生就实验分析的方法实行初步探索。 一、取材分析 准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准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准确。例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准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准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对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

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全面落实生物教学大纲和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生物课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和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中学生物新课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及学生探究活动。 目前我省各中学一般是初中和高中分开设立,所以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初中教师不关心高中教材的改革与设置,高中教师也不知道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等现象比比皆是。笔者通过对初高中生物教材(初中:苏教版;高中:人教版)实验内容的解读,深刻体会到初高中生物学实验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它们的联系又是非常紧密的。 初中生物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

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高中生物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 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然要通过许多的实验及探究活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另外,初高中生物实验之间又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与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的联系与递进关系显得尤为紧密。 现将初高中教材中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实验列表如表1所示。 表1所列实验,既体现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同时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与递进关系。现就表中所列部分实验,在初高中实验内容的区别、联系与递进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实验内容密切联系 显微镜的使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有相关常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级知识点透析

▲显微镜的操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 大部分,注意比较和识别。 (一)机械部分 1.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 上端安装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作 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2.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的可转动圆 盘,上有2~3个螺纹圆孔,用来安装不同 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根 据实验的需要在物镜之间转换。 3.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 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 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4.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转动时可使镜筒快速上下移动,它的移动范围较大,可以粗调焦距。 5.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转动时镜筒上下移动不易观察到,它的移动范围 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是物象达到最清晰。 6.镜座:位于镜臂的下方,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的金属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 7.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二) 光学部分 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如5×、10 ×、15×、20×。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一般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如:低倍物镜(8×或10×)、高倍物镜(40×或45×),根据需要可选择一个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3.反光镜: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圆镜,能作各种方向的翻转,可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进入观察者的眼中。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反之使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4.遮光器: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动的较薄的板,上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 ※要特别注意分清下列几组结构,弄清它们各自的功能 ①转换器和遮光器、②通光孔和光圈、③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④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⑤反光镜的平面和凹面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一→反光镜一→遮光器一→通光孔一→标本(一定要薄而透明)一→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一→镜筒一→目镜(再放大成虚像)一→眼。 三、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实验教学对于生物教学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在高中生物课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下列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个别学校还削减了生物学科的课时,教学课时不足对生物实验教学影响较大。 2.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研究。教师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能力普遍较差,对如何组织实验教学和对实验教学的课型研究不足。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实验指导能力和实验技能,在这方面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新课程实施中,一方面由于生物教师的课时多、工作量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课前教师很少抽出时间预先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测不足。在上实验课时,教师遇到某些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掌握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对学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很少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3.实验要求提高,课堂实施困难。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方法、理论指导和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设计、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等)。有些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完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等环节,然而,课堂中教师在讲述实验原理、归纳讲评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学生用于实验操作的时间已不多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探究。 4.学生实验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由于在初中阶段不同学校对生物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学生实验能力有很大差别。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同水平不同要求。这样,不但使能力差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能力强的学生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让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和实验能力差的学生组成实验小组,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传-帮-带”的学习氛围。另外,为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有时在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我们采用先做演示实验的方式,边做实验边讲解,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 低倍镜小短亮小多 高倍镜大长暗大少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 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种类和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种类和特点 王祥钢 (青岛九中,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高中生物实验系统可分为三大类:以实验操作为主的生物实验、以实验观察为主的生物实验、以结论总结为主的生物实验。每一类生物实验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实验准备、实验课的进行以及教师的实验教学等不同方面也都有自己应当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教学内容,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亲自动手亲眼观察,可以对知识有更直接更深刻的理解。 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生物学实验通常都由三大要素组成,即: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结论总结。在不同的实验中这三大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其重要性是不同的,由此生物实验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以实验操作为主的生物实验 这类实验中动手操作的比重较大,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实验”。 由于突出训练动手能力,这类实验往往用到的实验用仪器和药品比较多,如使用仪器12种,药品7种,使用仪器16种,药品6种,并且对实验材料要求较高,要使用鲜活的材料,如新鲜菠菜和新鲜鸡血等。这对于实验准备工作要求就比较高,仪器要干净,药品浓度要准确,材料要新鲜合乎标准。这对实验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分化,动手能力极强,悟性极高的学生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都有,更多的学生是处于中间水平。这类实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实验操作中存在些许偏差就可能导致结果失真,实验失败。以往的经验说明,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操作,能取得好的实验效果的实验小组站的比重很小,多数学生会实验失败,这不仅达不到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闹的现象,对此教师应当引起注意。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通过实验在能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以实验操作为主的生物实验时宜采用边讲边做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准备一套与每组学生相同的实验用品,在系统地讲授了实验过程和原理之后,老师和学生们同步做实验,并且作到老师讲解一步,学生们跟着作一步,要求学生们不能提前也不能落后。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细节有较多的控制,从而使学生操作的错误和疏漏减少到最低,并且可以方便地控制整个课堂,使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从而事较多地实验小组成功完成实验。 这类实验如果操作正确,最终的结果观察往往比较简单,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最终色素带容易分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DNA 丝状物较多,颜色反应现象明显就标志着实验的成功。 二、以实验观察为主的生物实验 这类实验中实验观察的比重很大,往往要用到显微镜,特别是高倍显微镜。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等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2)镜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目镜 镜筒转换器物镜 载物台集光器通光孔压片夹 反光镜底座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倾斜关节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这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5)物镜转换器: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螺旋圆孔,为安装物镜的部位,当旋动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6)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以通过光线。两旁装有压片夹,可固定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用细调焦螺旋。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光器。(1)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2)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规格:10倍和40倍 (3)特别说明:放大倍数和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凹度小,直径大,通光量多,视野亮;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练习必修一

高一生物必修1 显微镜使用练习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见右图: 1.镜座 2.镜柱 3.镜壁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8.精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镜 11.通光子12.压片夹 13.转换器14.反光镜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1、取镜、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 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 边缘约10~15cm的位置上,右方留出一定的位 置以便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用左眼接近目镜并注视目镜内,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左眼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对光就完成了。 3、压片是指将装片或永久切片、涂片等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应当这样做,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会找不到标本。 4、调焦调焦时,要先使用低倍物镜。右手逆时针方向缓缓升高镜筒,当升至某一高度时,即能看到标本的图像。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如果需用高倍物镜继续放大,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这时,左眼从目镜看时,一般能看到模糊或清晰的物像,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总之,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5、观察 正确使用低倍镜的操作程序是: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但不触及玻片。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1)在低倍镜下将物像调到最清晰 (2)将所要放大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因为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3)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4)调整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5)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约半圈)。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换用

例谈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点

和县教学成果评选材料 类型教育教学论文 学科生物 论题例谈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单位和县第一中学 姓名胡文 时间 2013年3月 例谈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新课改要求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改革。而农村高中甚至大多数城市高中生物实验室很不完善,无法有效开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实验教学案例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实验精神和能力,并能进行探究式实验。但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操作费时而且成功率不高,或者就是因为实验条件的缺乏落后而导致无法开展,这是中学实验教学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引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过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验课中应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更富有启发性,能够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课堂气氛从传统的“任务式实验”转化成“探究式实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仅被大大的调动,还能满足个性的发展。 1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优点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呆板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能化抽象为直观,将静态的文字、图片转化成动态的动画、音像,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这样学生加工处理信息的速度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2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学生通过实验前的多媒体操作学习,或者实验后观看多媒体课件,加深了对实验操作流程的识记和对实验操作细节的掌握,因此提高了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实验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1.3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改进学生学习生物的习惯和方法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1.4有利于扩展教学内容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有利于学生搜集资料,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新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在网络管理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共享教师精心设计制作好的多媒体实验课件、也可查询或访问有关互联网站。这样为学生快捷地搜集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和拓宽了学生获得信息、加工信息和交互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新知。 2 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案例 2.1 引导探究实验教学 必修教材的一部分实验是微观抽象的,若按传统的“黑板实验”进行教学,费时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如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教材设置该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而按以往常规教学,该实验的处理往往是在内容讲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对高三的生物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实验教学 能力 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了非实验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得实验者得生物之天下”,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对生物学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浙江来说,今年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高考第一年,在高三的生物复习中如何提高生物实验复习的有效性,相信是摆在许多高三生物老师面前的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其实我认为,从高二开始,认真探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平时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我们不妨先来浏览一下《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新的考试说明》对中学生物学的实验高考提出了的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课本的一些基础实验教学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在平时的接触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好像对平时的书本的基础实验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生物老师感到困惑:在高三的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中化了那么多的时间,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在实验题的基本得分中还是那么低?其中一些缘由不难理解,学生的许多能力并不是靠短时间的强化就能有质的飞跃。因为从近几年的高三学生的理综的生物部分的模拟训练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近几届我校高考考生的信息反馈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做有关生物实验题时,竟然还不清楚什么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等许多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知识,难怪考生在这方面得分较低,如果平时对实验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基本实验的原理、方法及基本技能等都没掌握,要学生会综合运用,那是否有点勉为其难呢?所以即使到高三化了很多精力进行实验专题复习也往往也收不到较好的效果。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就应该认真抓好实验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我想主要包括培养高中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应该从平时抓起,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具体地说: 首先,在平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力求帮助学生搞清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因为只有先“知其然”,才有可能“知其所以然”。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我觉得花点时间帮助学生搞清仪器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生物实验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显微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高中许多实验的成败,但在许多高中生物老师的眼中却认为那些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会用了, 用不着多费口舌,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实验、认识自然的成效;这无疑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实验教学,将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已往的《生物教学大纲》都没有这样明确的提法,其提出的直接源头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实验、认识自然的成效;这无疑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了非实验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得实验者得生物之天下”,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对生物学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云南省来说,今年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第四年,在生物复习中如何有效的复习生物实验,相信是摆在许多生物老师面前的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从一开始的生物教学,认真探索和研究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平时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012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中学生物学的实验高考提出了的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课本的一些基础实验教学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在平时的接触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好像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