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计算题公式

汇编计算题公式
汇编计算题公式

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液量与理论排量的比值。

1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孔隙度分有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 11页 %100?=岩石

孔隙

v v φ

绝对孔隙度指岩石的总孔隙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100?=岩石

总孔

绝对v v φ 有效孔隙度:岩石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100?=岩石

有效有效

v v φ 2 渗透率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渗透率的数值根据达西定律确定。12页 其公式

P

A L Q K ?μ=

绝对渗透率:用空气测定的油层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也叫空气渗透率。它反映岩石的物理性质。

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叫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叫相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油层)中渗流时,其中,某一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与该介质(油层)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3 含油饱和度:油藏投入开发以前所测出的储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油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14页 地层系数:地层的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参数符号为Kh , 流动系数: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即:流动系数=

μ

Kh

地下原油粘度地层系数 井筒混合液密度计算:油水液ρρρ)1w w f (f -+=

地层压力:储集层孔隙中的各种流体总是处于一定的压力之下,这种作用于地层所含流体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或流体压力。 油压:油井正常生产时,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能量,可以通过井口压力表测出。 套压: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套环形空间内,油和气在井口剩余压力,

井底压力:油层中原油流到井底后,还具有一部分剩余能量,这部分能量形成的压力称为井底压力。

静水压力:当储集层内所含流体是以水为主时,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水柱静止重量产生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力。静水压力是通过单位面 积上的重量或铅垂高度来衡量的,其计算公式:

ρ

ρP

H H P 100100=?=

P :静水柱压力 MPa H :测压点的水柱高度 m

ρ:水的相对密度

5 压力系数:指实测的地层压力与按同一地层深度计算的静水压力的比值。16页 公式

w

H ρα?=

1

p p 100p a 指压力系数 1P 原始地层压力a Mp H 油层深度m w ρ水的相地密度

6 压力梯度:是指在固定时间内,压力在一定方向上的变化速率。静水压力梯度是指含水层内测压之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水柱压力, 一般是深度每增加100米,压力增加1MPa.,

原始地层压力:油、气田未投入开采之前,所有油层都是处于均衡受压状态的,这时油层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原始油层压力。 7 折算压力: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和正确判断地下流体的流动方向,把所测得的油层真实压力折算到某一基准面上的压力。通常 选择海平面和油—水界面为折算基准面。 折算压力公式:100

ρ

?+

=H Pm Pc

c p 油层的折算压力 MPa m p 油层的实测压力 MPa H 油层中部至折算基

准面的高差m ρ液体密度,g/cm 3

8 粘度:一定条件下,原油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原油分子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原油粘度。用μ表示。原油粘度单位是:S mPa ?

原油相对密度: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原油密度与4聂氏度纯水密度的比值,其无因次量。19页 9 原油体积系数:指原油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它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的体积比值,用Boi 表示。20页

10 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11 天然气的溶解度:在一定压力下,单位体积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量。单位m 3/t 。 原始溶解气油比:指油田未开发时,在地层条件下,每吨石油溶解的天然气的数量。 压缩系数:单位体积的地层原油在每改变单位压力时其体积的变化率。

12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所储原油总量称为地质储量,单位是:104t 37页 可采储量:在一定的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油田中采出的石油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量之差。

13 采收率:在某一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程技术条件下,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中可以采出石油的百分数称为采收率。 采收率=可采储量/地质储量*100% 39页

14 达西定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其流量与介质的横截面积、介质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而与流体的粘度、介质的长度成反比。

e

L p p KA K

Q μ)

(12-= Q 通过岩石的流体的流量m 3/s

K 岩石渗透率2

m μ A 岩石的横截面积m 2

12p p -岩石两端的压差a p μ通过岩石流体的粘度s p a ? L 岩石的长度m

15 计算面积注水方式的油水井比例:注水井/采油井(n-2)/2 58页

16 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油井开井数的比值。单位t/d 油田日产油能力:油田内所有油井(除去计划暂闭井和报废井)应该生产的油量的总和。 油井年产量指油田全年实际采出的油量,单位t/a 或104/a

折算年产量:是一个预计性的指标,可根据今年的情况预计明年的工作,折算年产量=3651212?月份的日历天数

月份的月产量

60页

17 气油比: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单位m 3/t 生产气油比:油井日产气量与日产油量的比值。m 3/t 综合生产气油比:油田月产气量与月产油量的比值m 3/t 累积气油比:油田累积产气量与累积产油量之比。m 3/t 18 采油速度:年产油量与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V 0

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量与动用地质储量的比值。 折算采油速度=%100365

??动用地质储量

当月日产油水平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R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单位:t/(d ·m)

采油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油量,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符号:J 0 单位:m 3/(MP a ·d ) 采油指数=

流压

静压日产油量

-

采液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所增加的日产液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液量,表示油井产液能力的大小,符号:J L

单位:m 3

/(MP a ·d )

采液指数=

流压

静压日产液量

-

采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所增加的日产水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水量,表示油井产水能力的大小,符号:J W

单位m 3

/(MP a ·d ) 采水指数=

流压

静压日产水量

-

比采油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

有效厚度

生产压差日产油量

?

比采液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液量。 比采液指数

有效厚度

生产压差日产液量

?

比采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MPa 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水量。 比采水指数有效厚度

生产压差日产水量

?

19 产量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的百分数。62页

老井产油量综合递减率反映老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年综合递减率符号为D t 单位%

%100)1(%100)(??--=??--?=

T

A C

B Dt T A

C B T A

D t 或

老井产油量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公式:%100)1(%100)(??---=??---?=

T

A D

C B

D T A D C B T A D t t 自自

20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差 64页 生产压差:静压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之差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21 原油计算系统误差:井口产油量减核实产油量的差与井口产油量的比值。 原油计算系统误差=

%100?-井口产油量

核实产油量

井口产油量

22 综合含水:是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比值的百分数,64页 极限含水:当含水率达到98%时称为极限含水率。 水油比: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的比值。

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公式:含水上升率=

(%)100

)(121

2?--R R f f w w

23 注采比: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 65页 公式 注采比=

产出水体积

原油相对密度

原油体积系数

采油量注入水体积

+?

注采平衡:注入油藏的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的地下体积相等增(注采比为1) 地下亏空:注入剂的地下体积少于采出物(油、气、水)的地下体积。

累积亏空体积:累积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65页

公式 累积亏空=

累积注入水体积累积产出水体积)原油相对密度

原油体积系数

(累积产出油量+++

24 含水率:用月产量计算油井含水率(又称平均含水率):含水率=

%100?月产液量

月产水量

注水利用率=

%100?-注入量

产水量

注入量

吸水指数是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即 吸水指数=

两各注水压力差

量之差

两种注水压力下日注水或吸水指数=注水井静压注水井流压日注水量-

25 水驱油效率:每采出1t 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它表示每采出1t 油与地下存湛不量的比值关系。水驱指数越大,采出相同的油需要量

的注水量越大。公式:水驱指数=

累积产油量

累积产水量

累积注水量- 69页

存水率: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存水率=

累积注水量

累积产水量

累积注水量-

26 分离器量油计算公式:t

D h Q 4864002

πρ???=

水水 174页

27 理论排量Fsn Q 1440= 245页

28 抽油机井泵挂深度公式:沉液

合静

油层泵H )

P (P

H H +?--

=ρ 251页

29 流动压力计算:套动

中流

P )L (L

P +-=γ 269页 抽油机井下泵深度:沉静h L J

Q

L ++= 269页 冲程损失:单级抽油杆)f f (

E

L P 管

杆流1

1‘

+=λ 269页

最大负荷:)179012‘

sn )(

P (P

P ++=杆流

最大

270页 最小负荷:)1790

12

sn (P P ih -=杆最

30 油机抽油泵的实际举升高度公式

ρ/102)?-+套油动举(=p p H H 273.页

31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公式 %1002.367?W

QH 举

效=

η 273页

32 悬点负荷利用率:

%100/?=铭实P P f 274页 冲程利用率 :%100?=

铭实S S S

冲次利用率 :%100?=铭

实n n n

减速箱扭距利用率 :%100?=铭

实M M M

机功率利用率 :%100?=

铭实N N N

抽油机平衡率 :%85%100≥?=大

小I I B

下册

1 电泵井实际举升高度混

油动液面深度γP P -+

= 23页 潜油电机功率公式:N=

η

γ510864··?H Q 23页

轴功率也就是泵的输入功率,计算公式:N ?ηcos ·3I V = 23页 电泵井有效功率:N=

102

γ

QH 23页

电泵井日耗电=

241000

cos 3??线线U I 23页

2 吨液百米耗电=

实际举升高度

日产液日耗电??100

电泵井系统效率=%

100??日耗电

实际举或高度

日产液 异步电动机功率公式:?os I V P ··3= 47页

3 静水柱压力=

100

水的重度

油层中部深度? 89页

4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单位m 3/(d ·m) 注水强度

有效厚度

日注水量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即,井口压力+静水柱压力—地层压力 5 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m 3/(d ·MPa)

吸水指数=

注水井静压

注水井流压日注水量

-

6 配注误差=

%100?-设计配注量

实际注水量

设计配注量 91页

注水井层段合格率=

%100?注水层段数

合格层段数

7 管损指注水时油管内沿程压力损失, 91页 嘴损指注水时,通过水嘴的压力损失。管损配泵嘴损P P P P --=

层段吸水量百分数=

%100?全井吸水量小层吸水量

吸水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注水量,1

212

P P Q Q K --=吸 105页

8 层段注水合格率%100?-=

计划关井层段数总层段数合格层段数

有效注水合格率%100?-=

计划关井层段数

总层段数有效合格层段数

9 抽油杆断脱位置计算:L

D L D ·断断

= 158页

10 沉没度:深井泵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 抽油泵的没没度:动泵沉

H H H -=

11 静液面指抽油机井关井后,油套管环形空间液面逐渐上升,当上升到一定位置并稳定下来时,测得的液面深度。 动液面指抽油机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测得的油套环形空间的液面深度 流压=100

·(ρ

)H H P wf

动油-=

163页 静压=100

·(ρ

)H H P e

静油-=

12 224页 化学反映式↓→+-

+

3232CaCO CO Ca

O H CO CaCO HCO Ca 22332)(2+↑+↓→+?

-

+

13 硫化氢与井下油、套管表面接触发生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2H FeS S H Fe O

H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综合计算题(含解析)

分类汇编:综合计算题 1.(201潍坊)8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已知电热水袋加热 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解(1)由ρ=可得袋内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1.0×103=1kg, 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kg×(60℃﹣20℃)=1.68×105J; (2)由η=可得消耗电能:W===2.1×105J, 由P=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t===525s。 答:(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2)需要的加热时间为525s。 2.(2018?青岛)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ν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 5m/s2t+2.0m/s ;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2.0m/s×t+5m/s2t2。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由描点法作图;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得出k和b,得出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写出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如下图1所示: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①,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式有: 2.0m/s=b﹣﹣﹣﹣﹣③ 2.5m/s=k×0.1s+b﹣﹣﹣﹣﹣④ 由③④得:k=5m/s2, 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v=5m/s2t+2.0m/s;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即如上图2梯形ABCD的面积: S梯形ABCD=(BC+AD)×CD×=(2.0m/s+5m/s2t+2.0m/s)×t×=2.0m/s×t+5m/s2t2, s=2.0m/s×t+5m/s2t2。 故答案为:(1)如图1所示; (2)5m/s2t+2.0m/s; (3)2.0m/s×t+5m/s2t2。 3.(临沂)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安全保障。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560km/h,最大航程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2)汇总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 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 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重力、弹力实验、计算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重力和弹力专题 一、实验题 1.(2019株洲,27)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 2.(2019荆州,33)小丽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关系”时,发现同一根弹簧的弹力大小F 与形变量Δx 的比值k 恒定.现小丽有两根原长相等的弹簧1 和2,已知k1:k2=1:2,当在两根弹簧下分别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弹簧1和2伸长量分别为Δx1和Δx2,则Δx1:Δx2=________.小丽通过弹簧 1 和 2 弹性势能分别为Ep1 和Ep2,则Ep1:Ep2=_____.小丽将弹簧1 和2 并联悬挂一物体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为Ep甲.将弹簧1 和2 串联悬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Ep乙,则Ep甲:Ep乙=_________.(已知如图甲所示情况下悬挂重物时弹簧1和2伸长量相同,整个实验中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且均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社会经济统计学》习题汇编及答案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番号写在括号。)。 1、标志是( 3 )。 ①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②都可用数量表现的特征的名称 ③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④不能用数量表现的特征的名称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1 )。 ①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主要社会经济现象 ③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方面④个别典型事物 3、一般说来,统计报表的报送周期愈长,调查内容( 1 )。 ①愈多②愈少③准确性愈高④准确性愈低 4、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2 )。 ①各方面情况好的单位 ②单位数较少,但所研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绝大比重的单位 ③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④在国计民生中地位显赫的单位 5、考生《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8分、75分、82分、90分。这五个 数是( 4 )。 ①指标②标志③变量④标志值 6、统计调查表可分为(4)。 ①简单表和分组表②简单表和复合表 ③简单表和一览表④单一表和一览表 7、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对象是(3)。 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②每个国有工业企业 ③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④每台生产设备 8、某企业2001年4月1日至5日对该企业3月31日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标准时间是( 2 )。 ①4月1日②3月31日③4月1日至5日④3月1日9、统计整理阶段的关键问题是(2)。 ①对调查资料的审核②统计分组③资料汇总④编制统计表10、对于离散型变量,在编制变量数列时( 3 )。 ①只能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②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既可编制单项式又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④不能编制组距式数列 11、相对指标是( 2 )。 ①两个总量度指标对比形成②两个有联系指标对比形成 ③两个绝对指标对比形成④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形成 12、调查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下列调查项目属于不变标志的是(1)。 ①企业所有制形式②产品产量

管理经济学计算题汇编

一、计算题 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 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1.6, Q=164 令T=0.5,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1.8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1.8元,生产者获得价格1.3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0.5×(164-152)=3万元. 2.设砂糖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12-0.3QD;砂糖的市场供给函数为P=0.5QS。(P为价格,单位为元;QD、QS 分别为需求量和供给量,单位为万千克)。问: (1)砂糖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砂糖的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砂糖的供求关系会是何种状况? (4)如果政府对砂糖每万千克征税1元,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是多少?7.875元/万千克7 解:(1)供求均衡时,即QD =Qs P=12-0.3Q D,P=0.5Q S Q D=(12-P)÷0.3,Q S= P÷0.5 那么(12-P)÷0.3=P÷0.5 解得P=7.5(元) (2)Q D =Qs=(12-P) ÷0.3=15(万千克) (3)需求量:Q D =(12-P) ÷0.3=16.7(万千克) 供给量:Qs=P÷0.5=14(万千克)可见P=7时,Q D> Qs 所以,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设税后价格为P’,征税后新的供给曲线就应为: Qs=(P’-1) ÷0.5 均衡条件为Q D =Qs (12-P’)÷0.3=(P’-1) ÷0.5 P’=7.875 (元/万千克) 故税后的均衡价格为7.875元。 、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 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2)由MUx/MUy=y/x=Px/Py xy=600,解得 x=25, y=24 所以M1=2.88=3y=144 M1-M=24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计算题分类汇编

(一)氮气 1.氮元素存在形态 空气中含大量N2,是工业生产中N2的主要来源。 2.N2的物理性质 氮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2。 3.N2的化学性质 由于氮分子的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变化。 (1)与H2的反应:N2 + 3H22NH3 (2)与O2的反应:N2 + O22NO (3)与Mg的反应:3Mg + N2Mg3N2 4.氮的固定 (1)定义: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2)氮的同定的途径 ①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部常附有小根瘤,其中含有固氮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变成氨(铵态氮肥)作为养分吸收,所以这些植物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②大气同氮 闪电时,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氧化物,经降水生成极稀的硝酸(硝态氮肥),渗入土壤被植物根系吸收。 N2 + O22NO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注意】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统称自然固氮。 ③工业固氮 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NH3)。 N2 + 3H22NH3 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合成氨的。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2、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 =2HNO3+NO 2NO2N2O4(无色) 注意: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①NO2或NO2与N2(或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2HNO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②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 =4HNO3可知,当体积比为 =4:1,恰好完全反应 V(NO2):V(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 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反应式为:4NO+2H2O+3O2→ 4HNO3当体积比为 =4:3,恰好完全反应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电大统计学原理历年试题汇总[1]

一、单选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07秋08春秋) 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呈报时间规定为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07春08秋)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06秋) 4.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调查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08春秋) 5.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6.调查时间是指(A) A.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时间(07秋) 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性别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家庭按城镇分组(08春) 8.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07春)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10.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 组距的大小不同(07春) 11.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07秋) 12.直接反应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07春07秋08秋) 13.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08春) 14.抽样误差是()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08春秋) 1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07春) 1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汇编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汇编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计算题 1.图示电路,求图中所示电压、电流未知量,然后求图中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2图示电路,试求: (1)当开关K 打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ab ; (2当开关K 闭合时, 流过开关的电流ab 3.如右图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4、写出电路的节点电压法方程组。仅要求列写方程组,不需求解。 5. 列出图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的方程组。(只列方程,不求解) 6.用戴维南定理求解题5图中4电阻上流过的电流。(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自左向右)。 7.应用有源二端网络定理,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 8、将图示二端网络化成等效为电压源模型。 9、如图电路,已知电阻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41=, 电感支路电流表读数A I 92=,总电流表读数I=5A ,求电容支路中电流表的读数。(10分) 10、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总电压表读数为5V ,第一个电压表读数为4V ,第 二个电压表读数为9V ,试用相量图分析并计算第三个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 (10分) 1题图 11、把某线圈接在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源上,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1A ;当把它改接到频率为50H Z ,电压有效值为1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0.3A 。求线圈的直流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等于多少(10分) 12、某R -L 串联电路接在100V 、50H 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中,实测得电流I =2A ,有功功率P =120W ,求电路的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为多少(10分) 13、某三相对称感性负载连成Y 形,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电路的有功功率为P =,功率因数cos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及电路的线电流。若将负载改接成形,电源线电压仍为380V ,试求此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和有功功率。(10分) 2 2 + 12V - + 4V - 6 10 4 2 8 + 20V - 1A +16V - a b c O I I I 2 4 2 2 2 + 10V - 5A + 18 V - 6 3 K a 题 5 +5V - 1A + 15V - 题一图 10 5 5 5 6 2A 2A + 10V - + 35V - I 题1图 10 3 6 34 4A + 30V - a b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汇总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汇总

第一章概论 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 2.1 某地 100 例 30 ~ 40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 · L -1 ) 测定结果如下: 4.77 3.37 6.14 3.95 3.56 4.23 4.31 4.71 5.69 4.12 4.56 4.37 5.39 6.30 5.21 7.22 5.54 3.93 5.21 6.51 5.18 5.77 4.79 5.12 5.20 5.10 4.70 4.74 3.50 4.69 4.38 4.89 6.25 5.32 4.50 4.63 3.61 4.44 4.43 4.25 4.03 5.85 4.09 3.35 4.08 4.79 5.30 4.97 3.18 3.97 5.16 5.10 5.85 4.79 5.34 4.24 4.32 4.77 6.36 6.38 4.88 5.55 3.04 4.55 3.35 4.87 4.17 5.85 5.16 5.09 4.52 4.38 4.31 4.58 5.72 6.55 4.76 4.61 4.17 4.03 4.47 3.40 3.91 2.70 4.60 4.09 5.96 5.48 4.40 4.55 5.38 3.89 4.60 4.47 3.64 4.34 5.18 6.14 3.24 4.90 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4.7398, s=0.866, CV =18.27 % 2.2 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 10 个果穗长度 (cm) 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 号: 19 , 21 , 20 , 20 , 18 , 19 , 22 , 21 , 21 , 19 ; 金皇后: 16 , 21 , 24 , 15 , 26 , 18 , 20 , 19 , 22 , 19 。 【答案】 1 =20, s 1 =1.247, CV 1 =6.235% ; 2 =20, s 2 =3.400, CV 2 =17.0% 。 2.3 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 50 绳测其毛重(kg) ,结果分别如下: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汇编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DP-T=4 300-990=3 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为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亿,税率t=250。(单位均为10美元) (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由方程组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8(y-t+tr)+i+g=1000,故均衡水平为1 000。(2)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1/(1-b)=1/(1-0.8)=5 税收乘数:kt=-b/(1-b)=-0.8/(1-0.8) =-4 转移支付乘数:ktr=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b=kg+kt=1或5+(-4)=1(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为:△y=200 1)增加的政府购买:△g= △y/kg=200/5=40 2)减少税收:△t=△y/kt=200/4=50 3)由题意有: 1 200=100+0.8[1 200-(t+△t)+tr]+i+(g+△g),且△g=△t,解得:△g=△t=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专题+计算题训练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专题+计算题训练 一、集训一(代数计算) 1. 计算: (1)3082145+-Sin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2×(-5)+23-3÷12 (4)22+(-1)4+(5-2)0-|-3|; (5)( 3 )0 - ( 12 )-2 + tan45° (6)()()022161-+-- 2.计算:()()() ??-+-+-+?? ? ??-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02 二、集训二(分式化简) 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 1. . 2. 2 1422---x x x 3.(a+b )2 +b (a ﹣b ). 4. 11()a a a a --÷ 5.2111x x x -??+÷ ??? 6、化简求值

(1) )2 52(423--+÷--a a a a , 1-=a (2)化简求值: 111(1 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3. (3)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69122x x x x x x x -+----,其中x =-6. (4)先化简,再求值:)11(x -÷1 1222-+-x x x ,其中x =2 (5)2121(1)1a a a a ++-?+,其中a -1. (6)化简并求值: 221122a b a b a a b a -??--+ ?-??,其中33a b =-=. (7)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 y x y x ++÷??? ? ??++-,其中1=x ,2-=y . (8) 先化简再求值:1 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最新《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 第一部分常用公式 第三章统计整理 a)组距=上限-下限 b)组中值=(上限+下限)÷2 c)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第四章综合指标 i.相对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指标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 =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ii.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 iii.变异指标 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加权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抽样估计 1.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指数分数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初中化学溶液计算题汇编

初中化学溶液计算题 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 1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 2将10克氯化钠溶解于40克水中,将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溶液? 320克氯化钾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则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多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多少? 4向3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70克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5向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0克硝酸钾,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 1.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为多少? 2.向2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克水,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为多少? 3.把50克50%氯化钾溶液稀释成10%的,需加水多少克? 4.将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增至20%, 需蒸发水多少克? 5.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 1.14g/cm3,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选做) 6.配制100克10%的盐酸,需要20%的盐酸(密度为1.1 g/cm3)的体积

体积为多少?水的质量为多少?(选做) 第三类配制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 1. 100克10%的盐酸溶液和200克20%的盐酸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 50克30%的氯化钠溶液和50克50%的氯化钠溶液混合, 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 6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多少比例混合,能得到45%的溶液? 4. 80%的硫酸溶液和50%的硫酸溶液按多少比例混合,能得到55%的溶液? 5.100克40%的蔗糖溶液和多少克60%的蔗糖溶液混合,能得到50% 的蔗糖溶液?

2019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综合计算题

学习资料专题 分类汇编:综合计算题 1. ( 201潍坊) 8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 已知电热 水袋加热效率为 80%,水的比热容 c=4.2 ×103 J/(kg?℃),水的密度 ρ=1.0 ×103 kg/m 3 .将 袋内 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额定电压 额定加热功率 220V 400W 袋内充水 自动断电温度 1.0L 60℃ 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Q=cm ( t ﹣t 0)=4.2 × 103 J/ (kg?℃)× 1kg ×( 60℃﹣ 20℃) =1.68 ×105J ; (2)由 η= 可得消耗电能: W= = =2.1 ×105J , 由 P= 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 t= = =525s 。 答:(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1.68 ×105 J ;(2)需要的加热时间为 525s 。 2. ( 2019?青岛)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 20m/s 从 A 点沿 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 ν 随时间 t 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t/s 0 0.1 0.2 0.3 0.4 0.5 0.6 v/ ( m . s ﹣ 1 ) 2.0 2.5 3.0 3.5 4.0 4.5 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 v ﹣ t 图象。 解: 1) 由 ρ = 可得袋内水的质量: 3 3 3 m=ρ 水V=1.0 ×103kg/m 3× 1.0 ×

2)小球的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为 v= 5m/s 2t+2.0m/s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整理好的可直接打印)汇编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500+道(修正版) 336×2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116×58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180÷30 720÷30 360÷30 920÷40 780÷60 432÷24 625÷23 837÷43 850÷17 780÷26 960÷40 544÷17 898÷28 420÷30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117÷36 91÷6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9.99×0.0 2840÷35 630÷31 961÷191 980÷28 828÷36 234×46 613×48 320×25 7210+2865 444÷76 4321÷48 350÷34 930÷32 864÷36 694÷17 5981÷26 609÷87 9100÷240 5070÷39 7936÷26 450÷25 289÷44 32000÷700 135×5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7×28 117÷36 91÷6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294÷29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