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

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相结合,探寻其应用型院校的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更具现实意义。

3、培养过程的开放性。

强调办学过程的全面开放和多种办学模式的灵活性。目前各省市的应用型院校试点分布看,大部分为地方院校,其中还有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在管理体制和方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一方面,与地方联系密切,在转型过程中的政策扶持等易与获得主管部门的通过,而且转型的成果便于直接应用到社会服务。

另一面,可拓宽融资渠道。应用型的教学模式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和更高水平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合作办学等开始式办学模式进行融资,甚至部分民办院校已经开始吸引国外银行的注资,在开放的体系下,高校越来越密切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和互动交流。

4、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应用性高等教育既包括纵向的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又包括横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不同的职能以及行业特性,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行业以及多专业构成的教育系统。

二、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总体看来,困惑和问题更多余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定位不清。近几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在通过评审后,教育部规定学校名字中不再出现“大学”。只能是“技术”或“应用”这就是在办学方向上的限制和引导。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始终存在着

中专升专科、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教育的强烈的提高办学层次的冲动,从而导致有些新建本科院校刚刚宣告成立就雄心勃勃地提出以学科建设及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宏伟办学目标。按照研究型院校的模式进行学科建设。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可以照搬照抄,轻车熟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并没有成熟的套路借鉴,如何进行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并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使用,而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方面的规模和水平有限,很难真正大刀阔斧的进行学科建设和改革。但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是具备应用型学科建设优势的。一方面是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而紧密联系性,在政策支持上空间较大。二是相对灵活的办学体制模式。如果要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本科院

校需要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和深程度的创新和改革。灵活的办学体制机制便于推进,同时,也便于高校拓融资渠道,为转型提供充足的资本,已有某些民办本科院校引进国外资本的注资。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在实现由

“专科”到“本科”的“层次”跃升后,重要任务应是根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自身历史及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的“应用性”。着需要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学校办学水平, 通过学科建设达到“上档次” 目的后最终实现“应用性“的办学特色,从而和传统研究型高校相区别进行错位竞争。

2、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解读有失偏颇

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人不等于技术型人才培养,是综合素质人才的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有的院校解读成职业技能的培训,在专业设置,甚至有的非医学类院校新增护理、修理等技术性专业以迎合应用型的教育趋势,这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在课程设置上,减掉了部分理论课,大量增设形式上的实训课,结果是学生专业基础越来越薄弱,而实训课也并未与企业实践与时俱进的教授,实际上反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薄弱的基础上更加难以快速转化为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不是不再需要理论基础,恰恰是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理解,还要能够进行应用和创新,还要兼顾到健康人格、人文素质、人文修养的培养。这多方面相结合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3、应用型转型路径不成熟

从近几年的应用型本科建设成效看,并未取得较显著的成果。如何有效转型,

普遍处于摸索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以产学合作为主要推动力。然而,产学合作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在尝试,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后,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虚假合作。

某些学校宣扬的校企合作并不是真正地合作,为了自身的某种其他利益,只是名义上的合作,事实上只是一纸证明或者基地挂牌,有的是为了完成上级指标。

是合作目标偏差。产学合作应是为了提升效益,但有的合作,在合作之初就没有

正确的目标。有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只是为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工作城所而节省自

身的固定资产投入,而企业与学校合作只是为了获取廉价的实习劳动力。双方在这样的目标下,投入的精力自然少之又少,自然不会产生产学合作的最大效益。

三是合作内容的层次浅。目前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实习、场所等方面,而真正产生

巨大教育成效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授课、研发的环节却鲜有设计。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并未建立在利益契合点上,合作根基不牢固, 合作内容自然浅尝辄止。四是合作矛盾重重。即使在目前浅层次的合作过程中, 依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管理和部分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不满意。认为有些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技能不够熟练,学校对实习学生管理不够全面到位。另一方面,学校不认可企业的实习管理方式,在对实习生的态度、培训、使用、待遇等

方面不认同,责任意识不高。以上这些是目前产学合作的致命障碍,不解决上

述问题,很难推进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致使应用型本科建设丧失了一个有力

手。

三、学科群与产业群深度对接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模式目前处与探索和实践阶段,从已取得的成果形式和内容上看,都注重与产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对接,在专业、课程、教学

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但依然未形成清晰的路径和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特征、问题的基础上。本课题在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资料查

阅以及集合我校的应用型转型实际状况后,提出并正在实践“学科群与产业群的

深度对接”的系列工作。选择这一角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产业链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本依据和目标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职能定位上是可以有所区分和侧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为地方院校或新建本科院校,

这类院校的的已有基础和现实投入很难承担起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的重任,而将主要目标定位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上,并承担知识传播的职能。这样既可满处人才需求,也避免了高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应用性。目前,产业分工在经历了不断细化的阶段

之后,开始转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新型人

才需求。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在当今的产业发展形式下往往表现

出力不从心。通过分析和研究特定类别产业的全产业链条的发展需求,紧密围绕

产业链条,打破学科间的限制,以新建专业为依托,制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变学术研究为技术研发,使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功能。

2、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核心基础

交叉学科内涵可从多个角度界定,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核心内涵基本一致。本文将其定义为至少两大门类学科的内、外部之间,在遵循一定规律下和知识基础上,形成具有跨学科性、创新性、应用性、针对性特点的知识系统。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目标恰恰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学

科及专业下的学生综合能力具备,但实践应用还需要个人和单位很长一段时间的

再培养,当前产业融合日益密切的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缩短这“最后一公里”

在交叉学科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综合素养, 又可以直接转化成可应用的专

业素养,这恰恰是应用型院校最优的人才培养目标, 也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将

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实现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核心基础, 主要是基于交叉学科具有以

下内在属性和特征。

第一,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在内容上的显著特点。这是伴随学科融合过程自

然形成的特点。如社会科学内部的交叉融合:哲学与经济学、心理学与管理学、物理学与生物学;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横向融合:心理学、认知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而成的学习神经科学,涉及的内容庞大错综复杂;其次

创新性是交叉学科在形成方法和结果上内在要求。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有关联的不同学科之间通过理论、方法和思维的互相移植产生新的科学;

第二,应用性是交叉学科突出的导向属性。任何学科都是而是为了解决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新需求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融会贯通各个单一学科资源形成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而借助交叉学科

的优势解决问题。这既是交叉学科产生的最初动力,又是交叉学科产生的直接目

的,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发展的应用性和人本性。

(二)可行性

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知识融合与学科交叉是当代知识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大学科时代的到

来,交叉学科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解决社会发展复杂问题的重要力量,是落实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世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世界研

究型大学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趋势和关键措施之一。第一,交叉学科可拓宽学生知识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的积累和储备。通过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和跨越使学生具备“博、专、新”的知识储备,从而给予学生更为宽广和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成为创新最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科交叉融合能够避免学生对单一领域的兴趣降低,不断培养新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不同的学科融合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激励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领域。第三,可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

才的最高归宿。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新的科学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因此,交

叉学科具有强烈的问题解决属性和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交叉学科的这一特性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为产学合作中最重要的利益契合点一智力成果的实现创造了最佳条件。当学科群与产业群实现最优结合时的创造力将会产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会是人才培养中的一大收获。

2、有利于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基于交叉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应与校内外机构,如相关院系、企业集团、科研部门、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开展交叉学科与产业集群的对接,广泛建立交叉学科实验平台,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既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也产生直接的经济产品,巩固校企全面合作的利益纽带。

第五部分对策分析

从学科群与产业群对接的视角,本课题提出了校企合作推动“产业链-交叉学科-专业”的路径。该路径是指以特定产业的全产业链条为依托和服务目标, 以交叉学科为平台创建服务产业链条的应用型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

载体。这一模式的三个节点是双向互动而非静止单向的。在这种模式下,跨学科

交叉融合是核心作用,交叉学科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突破点,而实现这一路径的有效途径是深度的校企合作。

、选择最优校企合作对象

合作伙伴的选取是决定产学合作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发展目标,确定合作目标,并选择一个能从实质上进行合作共赢、提升发展的最具有优势的合作对象。合作对象的选择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产品或服务与学校专业群的契合度较高;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企业具备先进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用;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成果进行吸收或共同参与合作创新,且转化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能够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这些是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基本标准下确定合作对象之后,并不是结束。这是一个动态的选择过程。在产学合作运作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跟踪合作伙伴的表现,建立相应的跟踪、评价机制,并根据市场条件和机遇的变化,对合作伙伴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真正的产学合作,而非表面化的。

二、校企共建应用型学科体系

应用型大学如何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办学方向和质量。本科教育是依托学科的专业教育"因此抓好学科建设是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科是专业建设的依托和基础"专业是学科的类别和应用。学科重点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主干课程。专业重点是课程"包括课程组合、应用方向、

实施过程、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技能方法。应用型大学重要的是要做到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定位应主要集中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提供支撑、突出实践性。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的界限和区分与时代性、经济社会转型期

下的应用型本科建设有一定程度的不符。在应用性学科建设宏观上应符合国家颁

布的学科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的同时, 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

出发,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发展的需求,制定应用性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用性学科体系建设目标和内容;微观上要紧密联系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微观上的要求可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来实现。企业从行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基础,与合作院校深入剖析未来产业发展的知识需求,再将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充足,以研究方向凝练学科特色和核心。形成与本科专业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三、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综合性

目前,课程设置的冗余、重复问题和弊端日益突出。在应用型学科体系下, 打破专业限制,紧密联系实践需要,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结构上改变现状,打造“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著称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课程将使学专业之间的限制越来越模糊,使该课程更加贴近生产需要和社会生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建构自己宽厚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最关键的是课程内容,的增删。如何确保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前沿齐步?这恰恰是交叉学科的突出功能。通过组建学校、企业行业精英、政府管理者、社会研究专家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根据现实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在课程体系上,相通、

相似的课程合并,但合并后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应用的延伸,达到以点带

面的效果。

以复旦大学为例:将光学学科中的部分力量与计算机、电子工程和通讯工程专业结合,组建了以微电子、光科学、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从而扩大课程范围,研究领域也扩大,并从多种渠道实现交叉课程。美国的综合课程“社会中的化学”体现的更加明显,充分打破了学科限制,打破了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排内容的传统,选择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

四、优化“学分制”改革

改革“学分制”,打破学科、专业、学院、学校、合作企业之间的壁垒。打

破学科限制:如文科学生必须修满适当学分的理工科类课程;同样,理科学生必须

修满要求的文科课程,以此达到不同学科方法、思维和素材的交融,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素养;打破学校与合作企业的限制。要实现开放的应用型办学模式,就赢大胆、开放的探索新的模式。例如学生主要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运营也可转化为学分。

五、建立全新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建立全新的合作组织机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平台。以往的校企合作一般是双方建设实训基地,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采取的合作方式通常是“顶岗实习”挂职锻炼”、“订单式培养”、“ 1+4”等等。这种松散的合

作组织形式对双方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程度的改变。院校与地方产业应构建一个全新的合作组织,这个组织要能切实整合和共享双方资源,共同投入资金、人员和技术,突破双方原有的组织界限而自由流动,从而有效增强院校的办学实力,推动产业链条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

6完善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有效的体制机制建设是组织运行的有力保障。立足产业链进行交叉学科的建设是高校服务地方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举措,双方共处同一组织时,只有

在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和反馈机制下才能真正使学科和产业链条进行良性互动。这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一个互利双赢的过程,双方都是利益的主体,要做到长期合作,双方均需强化主体意识,主动融入,热情沟通,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学校方面应切实将基础科学研究转化到产业链条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增强企业的参与动力。企业应转变短期利益观,主动将产业前沿发展资源与学校共享,联合建设交叉学科全,共同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

第二、全面落实各项具体制度。在合作愿景下需要能够落地执行的具体制度保障和推进。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制度、融投资制度、人事制度三方评估制度等以及更加具体的研发制度、成果转化制度、培训制度。从而规范双方的合作契约履行,协调双方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个产业链交叉学科-专业循环、反馈机制。权利、义务的划分、具体如何开展等,这既是双方合作的动力,也是合作共赢的有力保障之一。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解析

2015年11月16日 17:52教育部网站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以下为权威图解和全文大放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精确定位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地方资源和就业需求,重构工科专业人才的能力组成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建立工科专业转型的教学模式体系,旨在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分层的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步缓解我国人才结构的根本矛盾。 标签:应用型;专业转型;工科专业;教学模式 一、工科专业转型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落实国家的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方针,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对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转型进程,平衡我国现阶段就业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工科是我国第一大学科,工科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应明确工科的工程实践特色,了解就业市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定位—借鉴—改革—实践四大步骤,推动工科应用型转型。 二、工科专业的教育现状及问题 1.缺少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些地方院校工科专业转型没有范本,为求效率,往往照搬名校的培养模式,导致地方性院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与名校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無法满足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工科实践类课程的形式化 在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指出,工程教育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普遍存在教学虚拟题目陈旧单一、企业实践阶段流于形式等问题。当前各地方高校开始反思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环节。 3. 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匮乏 教师多是侧重理论研究的硕博研究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政策支持不足,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有其局限性。 三、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 个基本问题 陈小虎杨祥 一、引言 从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650 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2005 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有一批省份在2015 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22 条、第31 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

浅析独立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浅析独立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得有声有色,重点大学在自身已有的优势下向着“有特色高水平”的道路迈进,而依托母体学校发展的独立院校显得毫无办学特色和优势,传统理论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独立院校面临着向“多元化”和“应用型”转型和发展。本文从独立院校的现状分析,初步探索独立学院从学术性向应用型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独立院校的教学特点 首先,教师数量不足,普遍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授课任务繁重。为了达到基本工作量,专业课老师既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又需担任公共课,备课压力大。其次,教师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的主干力量,他们学历高、专业理论强,学术水平高。再次,教育观念落后。受大众化教学的影响,独立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从传统理念中转变出来,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 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论课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的自律性差,学习成绩总体不如一本、二本院校。相反,相比课堂学习,学生更倾向于参与校外实践和校园活动。学生综合素养好,极具创新精神,可塑性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他们表现优异,不差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在校园活动中,尤其是在团社活动和大型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色,从组织策划到活动中的任务执行,表现出色。 总体上来说,一方面,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实际动手能力强,有较好的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使得实践和研究流于表面。 二、独立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理论性强,但缺乏实际能力,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独立院校教师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理论水平高。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造成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强硬,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其次,独立院校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注重积累社会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独立院校招收的学生成绩较低于其他高等院校,所以学生理论知识不牢固,知识零散、不成体系。 由此可见,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传统理论知识已经面临残酷的淘汰。高等教育已不再只是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少数精英人才,而是转向了培养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摘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 元化构成。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范围狭窄、高层次体育人才匮乏,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技术技能实践型体育教师缺乏的瓶颈,提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导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考虑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科研能力;引培并举,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推动青年体育教师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转型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扩招,到2012年,我国新建(新升格)本科院校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占全国本科生在校人数的50%以上,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60%以上集中在地市级城市,管理上以省市共管为主,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及鲜明的发展指向,这批高校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从合并组建、稳步发展逐步走向凝练特色、快速发展,初步得到社会认可。然而,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①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比老本科院校好。②表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第二十二条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这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动力。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特别提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3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得到确认,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转,而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③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是大势所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狭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资格,但学术型体系下发展而来的教师构成多样,有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技能型等,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师均为双师型、“通”“专”结合不太现实;但可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等提出此类要求,而其他教师则兼顾多元,以个人特色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发挥个人优势。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包含两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306638.html,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作者:陈静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转型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然后指出了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师资队伍结构与转型发展不匹配,校企合作办学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体制行政化倾向明显。最后阐述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明确办学定位,转变办学思路;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校企合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陈静(1983- ),女,河南三门峡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硕 士。(河南郑州 451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7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河南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专业集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GYB6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4-0042-03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 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且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渐减少,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导致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经营效益下降。新时期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呈现出“三高”特征,即高知识含量、高技能和高附加值。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预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市场对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高达1.5 亿人,技术型人才供应缺口可能高达2400万人。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转型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5-11-17 来源:教育部 教发[2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基本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 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较低、学术人才培养的倾向严重等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就是转型发展中的关键,学分制更能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灵活性,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合理适应市场机制,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的规定,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为3类:学术研究型、知识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2021年我国提出要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在2021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国务院2021年5月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職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目标任务:到2021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型、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转型是其必然的要求,转型的重点是如何将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强调理论视野和研究能力,培养路径相对方向十分明确;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更为复杂,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创新型,而技术创新发展是很复杂的。技术的创新发展要时刻把握市场动向,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就使得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更为全面的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人才培养也要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发展。 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上,都带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痕迹,即使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短时间也无法改变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朱科蓉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基础课,开发面向行业与地方的特色课程,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化,将创业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和分配大部分来自本地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即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要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在这些公共基础课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必须开设外,其它的公共基础课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校开设哪些公共基础课,每门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学时是多少,都应该取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生物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8学分、物理实验4学分;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没有开设物理实验。两所院校在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学分与学时的差异,是源于两所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

“地方化”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地方化”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摘要】“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应然之举。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努力成为区域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地;通过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开展应用型科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成为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引领区域文化,促成内外共生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地方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6)19-0026-03 【作者简介】1.关雯文,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2.吴学松,金 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 大 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在地多为地级市,由当地政府主管或共建,生源多以当地为主辐射全省,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这就决

定了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所在区域的天然联系 引导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地方化”是其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转型后的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深植于区域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整体脉络中,并与区域之内的其他领域的变革紧密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区域共生共荣。 一、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化”的主要意义 (一)“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依托平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和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高校作为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在国家的这一系列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主要问题是“接地气”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在“应用”上做文章,踏踏实实地为地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国家到省、市的层层落实,亟须各级各类高校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创新极”作用。对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地方化”是贯彻落实一系列国 家重大战略的最好的依托平台。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这一历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向着不同的方向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一所院校实施综合改革和谋划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内涵体现在办学定位和特色上,形成高校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不断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引导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要从不同维度,积极适应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调适,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及运行模式。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种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只有实现从原本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分类转型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和特色,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落实分类管理,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及规格,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严重失衡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应用型本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 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主题词: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发展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由部分省属本科院校与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联合试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1、强化实践教学还未形成一致普遍的理念。部分师生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型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 2、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表现在:(1)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许多课程基本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上。(2)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实训设施还远未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现阶段的实习基地普遍存在着浮于形式的现象,一方面归因于当前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可归因于在该领域经费的投入、人力的投入以致感情的投入所限。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