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合集下载

宁夏石嘴山市牛头沟地区含金破碎蚀变带金矿化地质特征论文

宁夏石嘴山市牛头沟地区含金破碎蚀变带金矿化地质特征论文

篇一:宁夏石嘴山市扁沟金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浅析摘要:扁沟金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是宁夏找金前景较好的地区之一。

通过近几年对扁沟一带的勘查,发现主要受地层-构造联合控制,同时也受蚀变带的控制。

围岩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构造则提供矿液运移的通道和沉淀场所,蚀变使矿进一步富集。

为了更好进行成矿预测,首先要了解该矿区各控矿因素、特征,总结成矿规律。

为该区找矿提供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圈定预测靶区。

关键词:金矿;蚀变带;成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扁沟矿区位于柴达木―华北板块中南部,地处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阿拉善微陆块东南部缝合带,贺兰山裂陷北段之基底杂岩带。

1 矿化及蚀变带特征扁沟矿区蚀变矿化多集中于扁沟一带的蚀变破碎带中,该蚀变破碎带为一短期构造交汇叠加的区域。

本次工作在此矿区共圈出9条矿化-蚀变带,总体走向ne,与扁沟地区断裂走向一致。

(见示意图)2 金的富集特征2.1 赋存状态勘查区工作共采集人工重砂样品101件,平均重量20kg。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分析结果分析结果统计101件,人工重砂样品中含自然金样品共74件。

自然金粒数最多达589粒,最少1粒,其中200粒6件(图1)。

自然金粒径变化较大,最大为0.55×0.7;最小为(0.01-0.02)×0.02,其中0.5mm占2.24%,从图2图中可以看出,金粒度总体上主要集中在小于0.07×0.3mm范围。

勘查区内未发育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原生硫化物,仅见硫化物(脉状、浸染状)蚀变、风化后形成的蜂窝状、细脉状以褐铁矿为主的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集合体或单晶形态仍可辨认,局部可见硫化物假晶,蜂窝状孔洞内充填粘土质矿物。

黄铁矿多为集合体、局部为星点状半自形-自形晶。

另外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为细脉状,以其良好的贯穿性区别于岩石裂隙面上发育的褐铁矿化,镜下可见少量不规则粒状的黄铁矿及褐铁矿?讼瘢?黄铁矿颗粒细小,粒径约0.02-0.05mm。

桂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_莫江平

桂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_莫江平

第21卷第3期 矿产与地质Vo l.21,N o.3 2007年6月M IN ER A L R ESOU R CES A N D G EOL O GY Jun.,2007桂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¹莫江平,黄 杰,杨明德,刘耀辉(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着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的分布,以及与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有着空间上的密切联系。

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薄脉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

桂北地区成矿条件好,与国内外许多大型超大型剪切带型金矿有类似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认为,在桂北地区找矿应转变找矿思路,在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具有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规律;综述;构造蚀变岩型;剪切带;成矿规律;桂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7)03-0237-0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南地块变质基底的金矿找矿获得重大突破,相继在江西金山和湖南沃溪、雪峰山地区找到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床。

这说明,江南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具备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

桂北处于江南地块西南边缘,金矿找矿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先后发现福平包、麻岭界、分水坳、潘内、岩山背、金石等中小型矿床(点)50多处。

近年,作者运用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理论,对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的矿化类型、控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具有大型金矿找矿前景的龙喉金矿床,这对桂北地区金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桂北位于华南—东南亚板块中部,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碰撞拼贴带上[1]。

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一套浅变质砂泥质岩夹硅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其中含砾凝灰质(泥质)砂岩、炭质泥(页)岩、硅质岩的金丰度高,是本区重要的含金层位。

甘肃陇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_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甘肃陇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_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陇南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与松 潘甘孜褶皱系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 见图 1) ,是南北向、东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为陕甘川金 成矿三角地带。自元古代以来,经历多次地质事件, 致使地壳变动变形强烈,伴之强烈的岩浆活动、复杂 的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从而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形成 不同类型的铅锌、铜、金、锑等矿产。
1—白关—党川褶皱带 2—洮河复向斜 3—白龙江复背斜 4—文县—康县复向斜 5—摩天岭复背斜 6—侵入岩 7—构造单元分界线 8—金矿床( 点) 9—县区
图 2 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
岩组合,矿体受次一级断裂及岩性的控制,矿体长一般
100 ~ 1 000 m,宽 1 ~ 8 m( 低品位的矿体厚度可达 20 多 m) ,金平均品位 3 × 10 -6 左右( 一般为 2 × 10 -6 ~ 5 × 10 - 6 ) ,金属矿物主要为金银系列矿物—毒砂—黄铁
3 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陇南地区金矿床类型主要有微细浸染型、破碎蚀
变岩型、石英脉型( 见表 1) 。
3. 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陇南地区的北部,
处于中秦岭成矿带中,以李坝、金山金矿床为典型代
表。矿床发育于礼县—高桥断裂的旁侧,产出于中泥
盆统西汉水组、舒家坝组,岩性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
南部成矿带,含金地层为中下元古界一套变质基 性—中基性火山岩( 绿片岩) 及变砂岩、变砾岩、千枚 岩、变凝灰质砂岩。地层含金丰度较高,上部碎屑岩 含金 1 × 10 - 9 ~ 11 × 10 - 9 ,下部碎屑岩含金大于 6 × 10 - 9 ,中部火山岩含金 12 × 10 - 9 ~ 41 × 10 - 9 ,细碧岩 含金 162. 5 × 10 - 9 ,含铁白云岩高达 660 × 10 - 9 ,碧口 群地层金元素的高含量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体的形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张万全(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二大队,甘肃 武威 733040)摘 要:在进行金矿床寻找过程中,岩矿型的金矿类型很多,其中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金矿床类型中非常重要也很典型的一个成矿类型范例。

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种后期热液参与影响岩石形成的金矿床。

是含金热液通过容矿构造内沉淀沉积或围岩通过热(压)力作用热液与岩石发生反应元素的带入带出,近而,岩石发生蚀变岩,金这种有益元素富集形成矿床。

蚀变岩型金矿床突出特征一般成矿规模比较大,矿石成分复杂,矿石品位变化幅度小,矿石蚀变清楚。

这类矿床的形成不完全依赖于地层和地质年代,在不同区域内形成的矿床,相互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这种类型的矿床。

下面就来对蚀变岩型金矿床的质地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一下分析。

关键词: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5-009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ZHANG Wan-quan(212 major teams of nuclear geology in Gansu,Wuwei 733040,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specting for gold deposits,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rock ore type gold deposits, of which the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typical example of the gold deposit type.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 are a kind of late stage hydrothermal deposit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gold deposits. It is the belt of gold containing hydrothermal fluid, which is precipitated in the ore bearing structure or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reaction element of the rock through the heat (pressure) force.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ock is altered and the gold is enriched to form the deposit.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arge scale of mineralization, complex ore composition, small change in ore grade and clear ore alter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is type of deposit is not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formation and geological age, and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posits form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in many regions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such types of deposits. Next, we will analyze the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Keywords: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 analysis在我国各主要金产地,蚀变岩型金矿床都是主要产金类型,如我国西北、甘南至青海,秦岭、内蒙、东北、华北、黔西南等地区,都有广泛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分布,也是主要的产金矿产类型。

甘肃省迭部县沙日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迭部县沙日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迭部县沙日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赵向农;李向东【摘要】沙日金矿属构造热液碎裂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泥盆系当多组碎屑岩中,矿体严格受采古断层派生的次级断裂蚀变带控制.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成矿带的成矿规律,以期为区域成矿带找矿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1(027)010【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沙日金矿;矿床特征;找矿前景【作者】赵向农;李向东【作者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沙日金矿床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桑坝乡,2003年通过对以金为主异常查证时发现,之后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普查工作,该矿Au1矿体332+333+334资源量已接近中型规模,是班藏——舟曲铁、铜、汞、砷、锑、金成矿亚带上除坪定金矿之外的又一较大规模的金矿床。

沙日金矿床位于白龙江断裂带多金属成矿带之北的班藏-舟曲铁、铜、汞、砷、锑、金成矿亚带,矿床主要沿志留系与泥盆系之间的北西向断裂带分布,成矿具多期次、多成因。

地层区划归属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地层分区、迭部-武都地层小区。

其最老地层志留系出露于白龙江复式背斜核部,向两侧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褶皱带白龙江复式背斜之北东翼。

迭部-日别复式背斜、桑坝复式背斜构成矿区北西向基本构造格架。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压性断裂为主,表现为挤压、逆冲性质,后期活动多产生滑脱,断裂展布方向北西西—近东西向,次一级断裂为北东及近南北向平推断层。

尖尼—刀扎—洛大—憨班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控矿容矿断裂,区域矿产、地球化学异常沿断裂带分布。

断裂带长大于100km,破碎带宽20~100m,目前沿该断裂带自西向东已发现查布、刀扎、桥头、沙日洛大北及黑水沟查阿金矿床及憨班金铜矿化蚀变带。

区内侵入岩不很发育,侵入岩受北西西—北西向逆冲断裂带控制,在南部出露五个岩株状岩体,其余均为小型脉岩,呈北西西—北西向展布。

老挝那乌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老挝那乌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及次 生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等。 2.2 矿石特征
按矿物组合的不同,矿石主要分为含砂砾亚黏土 型、含金硅化蚀变岩型 2种,前者见于残坡积红土型 矿体、构造破碎带型矿体中,后者见于构造蚀变岩型 矿体中。
2020年第 6期 /第 41卷
黄 金 GOLD
黄 金 地 质 27
老挝那乌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李小飞,刘国荣,肖 淳,闫常魁,赵 辉,林英昌
(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
摘要:那乌东金矿床位于墨江—黎府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铅锌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北
东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北西向—北北西向张性控矿断裂中,矿体类型主要为残坡积红土型、构造蚀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矿区内共划分了 5个矿段 (Ⅰ—Ⅴ)。目前,已
有 3个矿段(Ⅰ、Ⅱ、Ⅴ)发现了矿体(见图 1)。矿体 类型主要有 3种,分别为残坡积红土型、构造蚀变岩 型、构造破碎带型。
Ⅰ矿段内矿体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见图 2),赋 存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硅化灰岩、中—上二叠统一 段硅化沉凝灰岩、泥质粉砂岩中,地表局部发现残坡 积红土型矿体。矿体受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北西 向—北北西向断裂及构造交汇部位控制,呈脉状,倾向 260°~280°,倾角 67°~80°,总 体 长 1069m,厚 2~ 11m,最大延深 251m(未封闭),金品位 0.10×10-6~ 15.05×10-6,具有分支复合、膨胀狭缩特征。构造蚀 变岩型金矿体主要与硅化、黄铁矿化、褐修回日期:2020-05-25 基金项目:老挝万象省那乌东矿区勘查项目(2014-SC-LWWX-HT005) 作者简介:李小飞(1987—),男,四川南充人,工程师,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北京市朝阳区红军营南路瑞普大厦 C座 10层 C1003室,中国黄金

马达加斯加ANTISAFABOSITRA矿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马达加斯加ANTISAFABOSITRA矿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617期第8期2017年8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马达加斯加ANTISAFABOSITRA矿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李金虎1习通2(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河南洛阳471000)摘要:ANTISAFABOSITRA矿区金矿床位于马达加斯加著名的Maevatanana金矿集区,主要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通过对本区进行地质、化探、遥感等工作,初步圈定了2条含金蚀变带。

从平面异常图上看,金异常主要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含金长英质脉容矿构造为NNW向剪切带,含金石英脉产在NNW向剪切带和NNE向断层交汇处。

关键词:马达加斯加;Maevatanana金矿;红土型砂金;构造蚀变岩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7)08-0096-04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 in ANTISAFABOSITRA Gold Field,Madagascar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Li Jinhu1Xi Tong2(1.Henan Provincial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Bureau No.3Geological Team,Zhengzhou Henan 450001;2.The Second Exploration Team,Henan Bureau of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Luoyang Henan471000)Abstract:The gold deposit in ANTISAFABOSITRA gold field in Maevatananagold resources,which is the famous gold resources in Madagascar,the main metallogenic types are the tectonic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and the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t.Based on regional geological,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etc,prelimi⁃narily delineated the2gold alteration zones.Account for profile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omaly,the gold anoma⁃lies distributed along a NE trending zone,the gold-bearing felsic veins are hosted by the NNW-trending shear zone, and the gold-bearing quartz veins is related to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NW-trending shear zone and the NNE-strik⁃ing faults.Keywords:Madagascar;Maevatanana gold deposit;the laterite placer gold;tectonic altered rock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非洲东部的一个岛国,1845年马达加斯加首次发现金矿,但当局禁止开采。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108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马 明1,2,刘志雄3,王 高1,2(1.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3.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为含Au 黄铁矿石、含Au 磁铁矿石、褐铁矿矿石等三类;围岩蚀变特征为绢云母-硅化型,主要由绢云母-硅化石英和共生组成。

通过上面几个方向的分析,表明矿床形成环境为低压、中温等等,成矿有用物质主要来自于岩体之中,并受到了后期的构造叠加作用控制。

总结为,该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蚀变型。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类型;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08-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马明,生于1986年,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野外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迁西群与八道河群。

1.2 构造本区基本有三次大的构造事件发生:1、早期的东西向的构造运动。

2、中期的南北向的构造运动,3、晚期的北东向的构造运动。

1.3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一般,主要为吕梁期的和燕山期的岩浆构造活动。

(1)吕梁期形成的岩浆岩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为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等。

1.4 区域矿产特征本区内矿点、矿化点比较密集。

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了矿点的分布情况。

2 矿床地质2.1 地层矿区地层有:①长城系团山子组(Ch t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250m ;②长城系大洪峪组(Ch d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180m ;③长城系高于庄组(Ch g ):分布在大洪峪组西侧,地层总厚约330m ;④侏罗系髫髻山组(J 2t):分布于矿区南部,被第四系覆盖;⑤侏罗系后城组(J 2h):零星出露于东山采区南侧,局部褐铁矿化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冯玉勇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蚀变岩型金矿内有超大型的矿床,这类矿床不论是形成的时间、层次还是其他因素,都区别于其他矿床,且它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出现,包括黔东南、吉林东部与鄂东南等.因此,本文是基于黔东南地区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例,分析了矿床具有的地质特征,以及相应的找矿方向.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冯玉勇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四地质大队贵州都匀558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招远市谢家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J], 胡世利;钱进;周发陆;姜维明
2.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J], 张万全
3.黔东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J], 马思根;杨峰;王晓琼;杨通国
4.大营子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 [J], 刘小云
5.藏东芒康县巴达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J], 杨富成;李文昌;祝向平;江小均;刘俊;廖忠礼;刘鸿飞;杨后斌;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