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设计

合集下载

座椅布置设计指南PPT课件

座椅布置设计指南PPT课件

No
- C ontour D ata (S urface S T O )?
No
- O S C A R (S A E J 8 2 6 ) O c c u p a n t P a c k a g in g / P e n e tra tio n ?
No
- S tiffn e s s / P re s s u re M a p / T ra n s m is s ib ility?
靠背侧翼角
.
30
座椅舒适性校核简易图
.
31
座椅舒适性CAD检查清单
C o m f o r t In f lu e n c e : T a r g e t , O S C A R , S u r f a c e , F o a m , T r im ,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
20
座椅靠背压限量以及到骨架距离
.
21
坐垫有效长度
.
22
坐垫 Bite line
.
23
靠背有效长度
.
24
靠背 Bite line
.
25
腰托到H点的距离
.
26
坐垫内部、外部宽度
坐垫
坐垫侧翼高度
.
27
坐垫
坐垫侧翼角
坐垫长度
.
28
靠背
靠背外部宽度、内部宽度
靠背侧翼高度
.
29
靠背侧翼角
.
4
与座椅相关边界
.
5
相关法规的研究
GB11550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Head Restraint-Performance Requirement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打造舒适与美观并存的驾乘空间一、座椅布局合理性1. 空间最大化利用在汽车座椅布置与设计中,要考虑的是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座椅的合理布局,确保每位乘客都能享有充裕的腿部和头部空间,提升乘坐舒适度。

2. 功能区划分明确座椅布局应与车内功能区域划分相协调,如驾驶区、乘客区、储物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二、座椅材质选择1. 舒适性材质座椅材质直接影响乘坐体验。

应选用透气性好、柔软度适中的材料,如高级皮质或透气织物,为乘客提供舒适的触感和支撑。

2. 耐用性与易清洁三、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1. 符合人体曲线2. 调节功能座椅应具备多种调节功能,包括前后移动、座椅角度调整、头枕高度调节等,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乘客需求。

四、座椅安全性能1. 固定与保护座椅设计需确保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可靠的座椅固定系统和碰撞时对乘客的有效保护。

2. 安全配置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提高座椅的安全性。

安全配置的设计应与座椅布局相协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五、座椅美观性1. 设计风格统一座椅设计风格应与车内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通过色彩、纹理、线条的搭配,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内饰氛围。

2. 细节装饰在座椅的边缘、缝线等细节处加入装饰元素,如对比色缝线、品牌标识等,提升座椅的整体美观性和品牌识别度。

六、座椅智能化集成1. 智能化调节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座椅可以集成更多智能化调节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记忆功能,座椅能够自动调整到驾驶员或乘客的偏好位置,提供个性化体验。

2. 温度控制智能座椅配备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和外界环境自动调节座椅温度,保持乘坐时的舒适度,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一功能尤为重要。

七、座椅健康考量1. 腰部支撑与保健考虑到长时间驾驶可能对腰部造成的压力,座椅设计应包括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以减轻腰部负担,预防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

2. 透气性与散热八、座椅环保理念1. 可持续材料在座椅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汽车座椅是旅途中最密切接触的部分,其舒适性对驾驶员和乘客的长途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汽车座椅的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原则,以确保长时间坐着时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原则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指将有关人体的生物力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中,以提高人体舒适度和效率。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座椅。

1.1 身体支撑:座椅的设计应提供足够的支撑来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稳定。

座椅背部应符合脊柱曲线,以提供充分的支撑和舒适性。

此外,座椅的座垫和靠背应根据人体曲线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减少压力点和不适感。

1.2 良好的坐姿:座椅的设计应鼓励正确的坐姿,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而引起的不适。

优秀的座椅设计应该使驾驶员的膝盖和脚踝形成90度角,同时保持脊柱的中立姿势。

此外,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应该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

1.3 静音和减震: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减少来自道路的噪音和震动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影响。

座椅的材料和结构应具有吸音和减震的功能,以提供更为安静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第二节: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因素除了人体工程学原则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产生影响。

2.1 材料选择:座椅表面的材料应具有透气性和舒适性,以防止过多的汗水和不适感。

常用的座椅材料包括皮革、织物和人造材料。

这些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气候、使用环境和预算等因素进行权衡。

2.2 通风和加热功能:在一些高温地区,座椅通风功能可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汗水和不适感。

而在一些寒冷地区,座椅加热功能则可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2.3 包裹感和侧支撑:优秀的座椅设计应提供足够的包裹感和侧支撑,以减少在转弯或急刹车时的身体滑动和不适感。

侧支撑还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以减少身体疲劳和腰部不适。

第三节:改善汽车座椅设计的努力近年来,汽车制造商和座椅供应商都在改善座椅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

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汽车座椅按摩作为一种舒适和健康的功能已经成为现代汽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汽车座椅按摩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并从多个方面来解释其意义、现有标准及其要点与重要性,以及案例分析和国际差异等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围绕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将总体概述文章内容和目的。

然后,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汽车座椅按摩的意义、已有的设计标准以及优秀设计标准的要点与重要性。

接下来,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进行国内企业案例研究以及国际案例比较与差异性解读。

在实际应用与展望部分,我们将解析当前应用情况和市场调研结果,并对未来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述评,并提出对读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现有标准的分析与比较,以及案例研究和国际差异性解读,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基于市场调研结果,本文还将提出未来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的预测和建议,并探索实现更人性化、舒适、安全的路径。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请参考完成后续部分内容。

2. 正文2.1 汽车座椅按摩的意义汽车座椅按摩作为一种亚健康治疗手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增加,汽车座椅按摩成为了提升驾驶舒适度和乘坐体验的关键要素。

汽车座椅按摩能够缓解驾驶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并通过放松肌肉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2 已有的汽车座椅按摩设计标准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针对汽车座椅按摩的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对按摩功能、力度、频率、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某些标准要求汽车座椅应具备不同层次的按摩力度可调节性,并且需要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在不同体型和姿势下都能提供舒适的按摩效果。

原车座椅靠背设计方案

原车座椅靠背设计方案

原车座椅靠背设计方案
下面是一个原车座椅靠背的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1. 舒适性:座椅靠背应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使乘坐者腰部和背部能够得到充分支撑,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感。

2. 调整性:座椅靠背应具备多种角度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和偏好的乘坐者。

可采用手动或电动调节机构,方便乘坐者调整。

3. 通风性:在座椅靠背表面设计通风孔或采用透气材料,增加通风效果,防止乘坐者长时间坐着出汗或产生不适感。

4. 耐久性:座椅靠背的材料应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用性,经久耐用,不易变形或损坏。

5. 外观设计:座椅靠背的外观可以选择时尚、简约或经典的设计风格,与整车内饰相协调,提升汽车的整体美感。

具体设计细节:
1. 座椅靠背材料采用优质的软质皮革或织物,手感舒适,有良好的通风性。

2. 靠背设计倾斜角度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乘坐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靠背的角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舒适姿势。

3. 座椅靠背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腰部区域加入支撑装置,使乘坐者腰部得到适当支撑,减轻腰部压力。

4. 靠背表面设计呈梯形网状通风孔,增加通风效果,减少长时间坐着出汗的情况。

5. 靠背的底部加入抗磨橡胶垫,增强座椅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6. 座椅靠背外观设计采用简约的线条和流线型造型,与整车内饰相协调,并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这是一个原车座椅靠背设计方案,通过良好的舒适性、调整性、通风性、耐久性和外观设计,提升了乘坐者的乘坐体验,同时也兼顾了座椅的美观和实用性。

汽车座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方式。

在汽车中,座椅是人们最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对于乘坐舒适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汽车座椅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变得愈加重要。

一、汽车座椅的结构汽车座椅的结构由底座、靠背、头枕等组成。

底座是座椅的承载部分,需要满足承受身体重量和震动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水平和向前倾倒的稳定性。

靠背的设计要求能够支撑后背和脊椎,保持正常坐姿,并且能够进行角度调整以便调节坐姿。

头枕的设计要求满足提供利于颈椎保护的支撑角度,防止颈椎受伤。

二、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影响汽车座椅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舒适性不仅仅包括座椅的软硬度等因素,还包括座椅的材质、质地、透气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合适的材质可以带来舒适的手感和温度部,以及适当的支撑和保护;同时,良好的通风效果也有利于座椅的舒适性。

三、汽车座椅结构优化的研究在对汽车座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座椅的功能需求和舒适性要求。

这需要做出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和参数调整,以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目的。

1、座椅结构的轻量化汽车在起步、加速、刹车和转弯等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和振动,这些力会传递到座椅上。

因此,在座椅设计中,需要将重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减小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

2、座椅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座椅需要承受突然的负载变化和振动等因素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3、座椅结构的舒适性和人体工学汽车座椅结构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保证人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体不同部位的特征和需求,以满足不同需求下的舒适性要求。

4、座椅结构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座椅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选择会对座椅的舒适性、耐久性和性能等有很大的影响。

在汽车座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优化是关键因素。

四、结论汽车座椅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是汽车工程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实施可以带来很多实际的效益。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市场调研和需求确定在开展座椅制作设计开发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和市场对于座椅的需求和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座椅的外观、功能、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

这些信息对于座椅的设计和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2.座椅设计概念确定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设计团队将确定座椅的设计概念。

设计概念包括外观设计、功能设计和舒适度设计。

外观设计涉及座椅整体造型、线条和细节处理等,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品牌形象。

功能设计包括调节机构的设计、靠背和座垫的调节、记忆设置等,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舒适度设计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和座椅材料的选择,以提供舒适的坐姿和支撑。

3.座椅工程设计在座椅设计概念确定之后,将进行座椅工程设计。

座椅工程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设计等。

结构设计要保证座椅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尽可能减少重量。

材料选择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成本等因素。

工艺设计要考虑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工效性。

4.座椅原型制作和测试在座椅工程设计完成之后,将进行座椅原型的制作。

座椅原型制作可以采用手工制作或者数控加工等方式。

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座椅的测试,包括强度测试、舒适度测试、座椅调节测试等。

测试结果将反馈给设计团队,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5.座椅量产和应用在座椅原型测试通过之后,将进行座椅的量产和应用。

座椅的量产包括工艺流程的制定、制造设备的选择和培训等。

在量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座椅的质量符合要求。

座椅的应用包括整车的安装和调试等。

总之,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包括市场调研和需求确定、座椅设计概念确定、座椅工程设计、座椅原型制作和测试以及座椅量产和应用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设计和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座椅产品。

5类汽车座椅塑料件设计介绍

5类汽车座椅塑料件设计介绍

5类汽车座椅塑料件设计介绍一、旁侧板一般来说,旁侧板为非结构件,主要用于遮挡坐垫骨架。

旁侧板外观面尽量符合STO,符合一定的审美取向。

1 材料选择旁侧板材料一般选用PP或者PP改性,如果有特殊要求可选用ABS等。

2 外观面设计需要考虑问题1)壁厚,推荐壁厚2.5~3.0mm。

2)外观面尽量符合STO,进行运动校核,边界轮廓避免与运动件存在干涉。

3)设计时考虑拔模角度,如果没有客户输入,推荐拔模角度不小于5度。

4)分型线避免设计在A面上。

5)外观面上圆角要求尽量做大,最小圆角为0.5mm。

6)旁侧板与STO面的最小过盈为6mm。

3 B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尽量减少加强筋,加强筋尽量薄,并且加强筋不能设计的太密集。

2)尽量减少抽芯的设计。

3)B面结构也需要设计一定的拔模角度,最小应该大于0.5度(尤其指高度较大的加强筋)。

4)避免安装位置在近似一条直线上。

5)如果使用boss柱支撑,boss柱应与支撑板有一定过盈,最小1mm。

4 旁侧板联接方式1)螺钉,尽量选用钝头的螺钉。

2)圣诞树卡。

3)金属卡钉。

4)金属钢丝。

5)倒扣、超声波焊接。

二、椅背板一般来说,椅背板为非结构件,主要用于遮挡靠背骨架。

旁侧板外观面尽量符合STO,符合一定的审美取向。

1 材料选择椅背板材料一般选用PP+T20,如果有特殊要求可选用ABS(包附性好)或者TPO。

2 外观面设计需要考虑问题1)壁厚,推荐3.0mm。

2)外观面尽量符合STO,进行运动校核,边界轮廓避免与运动件存在干涉。

3)设计时考虑拔模角度,如果没有客户输入,推荐拔模角度不小于5度。

4)分型线避免设计在A面上。

5)外观面上圆角要求尽量做大,最小圆角为0.5mm。

6)椅背板与STO面的最小过盈为5mm,但是,椅背板边沿与钣金结构件最小距离15mm。

7)背板压边与STO相切线距离至少10mm以上。

8)背板包住靠背圆角时,背板与STO至少有3mm阶差。

3 B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尽量减少加强筋,加强筋尽量薄,并且加强筋不能设计的太密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座椅的设计————————————————————————————————作者:————————————————————————————————日期: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概念汽车座椅的设计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113姓名:刘双双学号: 1608110313指导教师:董福龙日期: 2015-5-3目录新概念汽车座椅的设计引言: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持续增高。

尤其是在我国,汽车销售量呈每年递增的趋势。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和汽车接触最多的零部件,它不仅影响驾驶员驾驶的舒适性,而且也影响着车辆内饰的风格、等级和豪华程度。

因此,我国的汽车座椅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配套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从目前情况上看,我国汽车座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有透气性差,不能够及时将座椅上的潮气散发。

夏天的时候,汽车暴露在阳光下时,车内温度很高,空调调节需要好久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这就使乘员感到不舒适,消费者只能被动的接受,十分难受。

其次就是不能升降,同样高度的座椅,不同的人坐着的舒适度不同,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座椅与部分人不协调。

对于上述问题,我提出的新概念汽车座椅的设计主要是在汽车座椅的内部添加制冷和制热双向调节装置和升降装置[1]。

这种装置可以把人机工程学与汽车座椅融汇到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

关键词:汽车座椅;调温器;升降机构;人机工程学;Foreword:In recent year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the popularity of cars worldwide rate continued to increase. Especially in China's auto sales, a trend of increasing every year. Car sea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also is the people and cars in contact with most of the parts.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comfort of the driver, but also affect the style of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grades, and the degree of luxury. Therefore, the car seat industry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industry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re faced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ina's automobile seat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first of all is with poor air permeability, can not be timely to distribute moisture on the seat. Summer, auto exposure in the sun,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car is very high,the air conditioning requires a long time to achieve the cooling effect, which makes passengers feel uncomfortable, consumers can only passive acceptance, very afflictive. Second is not lifting, the same seat height, different people sitting comfort. This means that this seat and uncoordinated. For these problems, I put forward the new concept car seat design is mainly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ar seat add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two-way adjustment device and a lifting device [1]. This device can make th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together with car seats together, providing a more comfortable riding environment for consumers.Keywords: automobile seat; thermostat; lifting mechanism; ergonomics;第 1 章概况及现状分析1.1 汽车座椅的概况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汽车配件行业比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市场大、技术不足等现状。

虽然我国也存在着很多知名的汽车生产商,比如长城、比亚迪、奇瑞等,但是就汽车座椅配件生产商来看,知名的较少,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仍有欠缺,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2,3]。

特别是人与座椅相互协调方面,由于我国汽车发展较晚,很多重要的技术、生产数据、工艺流程都是依据外国的座椅尺寸进行研制的。

由于东方人群与西方欧美人群在人体尺寸上存在着差异,如果只仅仅依靠外国的座椅尺寸来设计我国汽车座椅的尺寸,不善于把人机工程学应用于汽车座椅的设计,这就导致了目前许多国内消费者抱怨国外汽车的座椅不够舒适。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把人机工程学应用于汽车座椅的设计过程中,使座椅尺寸与东方人群的尺寸相互协调,设计出符合东方人群的座椅,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舒适度。

1.2 汽车座椅发展现状国内发展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汽车行业的投资力度整体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国家“六五”期间的投资15.9亿元,到“九五”期间的260到300亿元之间。

这就使我国在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通过多种渠道努力使自己快速发展,比如:引入并利用外资,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了投资力度和生产集中度。

这就是使汽车零部件行业成为了我们新的朝阳行业。

在引入外资的同时,零部件厂商积吸收和消化外国的先进技术,掌握生产要领,调整了产品结构,加快了产品更新的步伐,使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开始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某些主要制造工艺和检测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国,就座椅企业而言,虽然有不少的生产汽车座椅的公司,但是大部分为合资企业,重要的核心技术还是由外商掌握,自我的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国家对于汽车座椅的相关政策还需要调整。

就调温座椅而言,中国并没有专门的企业从事这样的研究,虽然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专利,但是都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国外发展现状:在国外,汽车发展比较早,汽车的各个方面发展都比较完善,因此,就汽车座椅而言,我国与外国相差很远,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座椅是由德国人戴姆勒发明的,主要是用木板材质,设计理念是人去适应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旧有的设计理念逐渐被淘汰,逐步走向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全面的对座椅进行设计和分析。

欧美等发达的国家对于汽车座椅研究十分重视,他们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设计中心和实验中心,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并且同时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

到目前为止,欧美等发达的国家在汽车座椅各个方面都很完善,汽车座椅价格占整个车价的5%到10%,而我国的座椅价格只占整车3%~4%。

美国在汽车调温座椅方面发展很成熟,美国GENTHERM公司其汽车座椅调温装置已被应用到许多中高档车型当中,如凯迪拉克STS SAE100。

而在国内,可任意调节汽车座椅的温度;同时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还会监控座椅的实时温度和乘客的体温的双向调温的汽车调温座椅还是一个空白。

第2 章新概念汽车座椅的方案分析2.1 汽车座椅概述汽车座椅是人与汽车接触最多的部件,也是为乘客提供驾驶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为高速运动体,乘员是处在复杂的环境中,当长时间乘坐汽车时,由于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汽车座椅极大的影响着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舒适性良好的汽车座椅可以增加乘客驾驶舒适性,降低事故率,提高安全性能。

一般的汽车座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4]:(1)良好的静态特性,(2)良好的减震动态特性。

(3)良好地造型形态。

(4)多种调节功能,来满足不同性别、身材的人来乘坐。

2.2 汽车座椅的分类及组成目前汽车座椅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材质分为织物座椅、革质座椅、真皮座椅。

按乘坐人数分类,有单人座椅、双人座椅和多人座椅;按照功能分可分为普通座椅、电动座椅、悬挂座椅、记忆座椅、轻量型座椅和安全座椅。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座椅的要求越来高,各大汽车公司以及零配件公司都在大力推进汽车座椅的研发,近年来,舒适度、轻量化、功能多样性及美观性成为了汽车座椅的发展方向。

一般座椅主要由座椅蒙皮、缓冲垫、弹性单元、靠背角度调节机构、调整机构、座椅骨架六部分组成,(如图2-1)。

1-座椅蒙皮2-缓冲垫3-座椅弹性单元4-靠背角度调节机构5-调整机构6-座椅骨架[5,7]图2-1 汽车座椅结构图图2-2 座椅弹性单元图座椅蒙皮主要是指座椅的表皮,是包在坐垫和靠背总成外表面的一层材料,座椅的表皮材料根据需求和档次的不同,大多使用:织物、人造革、皮革、塑料和粘纤等(如图2-1中的编号1)。

在座椅弹簧和表皮之间或者座椅垫和表皮之间,以及整体座椅上的柔软物体称为垫体。

通常使用一到三层聚氨酯泡沫或棕榈等(如图2-1 中的编号2)。

使用目的就是保持座椅的形状、隔断在弹簧式座椅上乘坐的成员直接接触弹簧的异物感,并起缓冲和减震的作用[8]弹性单元是指放在座椅内部能够起到减震作用的弹性机构(如图2-2),多有1.2~4mm 的弹簧以及塑料或粘纤材料构成,在座椅内所占的位置如图2-1 中的编号3。

现代座椅通过匹配弹性单元的刚度和减震器阻尼,达到减震和避免共振的目的。

座椅的调节机构很多,可以前后、高度、角度等等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