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定义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定义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定义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

定义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定义、性质定理、法则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

6、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

7、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同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

9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积为负。

1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3科学记数法;)

?

N等于整数的个数减

=。

a n1

n

(

10

14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⑴单项式:用数或字母的积表示的式子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⑵、多项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每个单项式。、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④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⑶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它们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⑷去括号法则:括号外面是正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外是负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变号。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是等式。

3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

1、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叫线(点动成线)。

2、面: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

4、直线的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的距离。

5、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

6、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7、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8、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9、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上册数学章节分析

一、七年级上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近似数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 的相反数是-a(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b 互为相反数且a 、b都不等于零,则1-=b a ; 5.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性质:(1)a 的倒数是(a ≠0); (2)0没有倒数 ;(3)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ab=1;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 (1)a 与-a 互为相反数;a 与a 1(a ≠ 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 、b互为相反数 →→ a+b =0;a 、b 互为倒数 →→ a 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6.绝对值: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0,则︱a ︱= a ;若a <0,则︱a︱= -a;若a =0,则︱a ︱=0;(3) 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 ︱≥0.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若a<0,b<0,且︱a ︱>︱b︱,则a < b.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 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1≤|a|<10,n为正整数, n=原数的整数位数-1。 二、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章节经典练习

七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数与负数 1.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收入+10元与支出-10元意义相反吗? 2.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 ①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就是有理数 。判断: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错,还有0) 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判断:0是最小的正整数(错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错,还有0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对 ) ③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都能化成分数,故都是有理数。判断:0是最小的有理数(错 ) ④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不能化成两个整数之比,固称为无理数,如π,π/2等。判断:整数和小数统称有理数(错,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 二、数轴 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另:数轴是一条有向直线) 2.作用:1)描点:数形结合;2)比较大小:沿着数轴正方向数在逐渐变大;3)直观反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4)绝对值的几何意义;5)有理数都在数轴上,但数轴上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正加负减”向数轴正方向(或负方向)则对应的数应加(或减) 4.数轴上以数a 和数b 为端点的线段中点为a 与b 和的一半(如何用代数式表示?) 三、相反数 1.定义:若a+b=0,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特例:因为0+0=0,所以0的相反数是0 2.性质: ①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a+b= 0 ②-a 不一定表示负数,但一定表示a 的相反数(仅仅相差一个负号) ③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a b = -1 ④除0以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总是成双成对的分布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平方也相等。即:a =a -,()2 2a a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姓名 班级 考点一、 1、下列语句:①带“-”号的数是负数;②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0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A.0 B.1 C.2 D.3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比b 大 B.b 比a 大 C.a 、b 一样大 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3、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b ≤0 B.a +b<0 C.a +b=0 D.a +b>0 4、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互为相反数 B.+a 与-a 一定不相等 C.-a 一定是负数 D.-(+a)与+(-a)一定相等 6、已知字母a 、b 表示有理数,如果a +b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a 、b 都为0 C.a 与b 不可能相等 D.a 与b 的绝对值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负数 B.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8、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 1、练习:电梯上升到四楼记为+4,下降到负二楼记为 2、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3、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3.14-π|= _________ 5、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3.2的整数: 6、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面关于0的说法:①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②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也是自然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在15,3 8-,0.15,-30,-12.8,-227,-1.010010001,π7 -,-3.12112111211112……,-3.141414……中,负分数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 (1)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被盖住的这些整数中有多少对相反数? 10、1;23-;8.9;-2.8;+100;115;-0.03;0;-(-7);-3.12112111211112……;-3.141414……;π7 -;|-35|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自然 数: ;属于非负整数集合的有 ;非负数: ; 11、式子4+|x-1|能取得的最小值是 ,这时x= ;式子3-|2x-1|能取得的最大值是 ,这时x= . 考点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20112012- 20092010-;-π -3.14,-212 -313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包括 和 ;整数包含: 、 、 ;分数包含: 、 。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有理数。 2. 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正数和负数经常用来表示 的量。 4. 数轴有三要素: 、 、 。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边的总比 边的大。 5. 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 a 和-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任意的数前面添上“ ”号,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 6.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a|”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当a 是正数时,a a =;当a 是负数时,a a =-;当a =0时,0a = 7.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大的反而小。 8.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个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的两个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 的符号,并用 减去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9.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 相乘积仍得 。 1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一般地,数a 的倒数是 (a )0≠. 12. 乘法交换律:ab ba =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 13.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 14. 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 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即 a n a a =ΛΛ,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读 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15. 乘方的正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 是 。 16. 混合运算顺序: · 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n 个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a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C.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D.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1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 A.-12 B.2 C.-2 D.12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a>b B.a0 D.0a b >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 A.是正数 B.不是0 C.是负数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收入200元与支出20元 B.上升10米和下降7米 C.超过0.05mm 与不足0.03m D.增大2岁与减少2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D.-│a │一定是负数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0 B.1 C.-1 D.±1 9.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零; B.互为倒数; C.有一个等于零; D.都等于零 10.若0b>0 B.b>c>a; C.b>a>c D.c>a>b 15.若│x │=2,│y │=3,则│x+y │的值为(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基础知识: 1. 大于0的数叫做_______,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_____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 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整数又分为_____,0,_____;分数分为_____和_____。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_____。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___边的数的总比___边的数大;正数都 _____0,负数都_____0,正数总是_____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_____。互为_______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______;正数的绝对值是它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_____。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___;(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_____ ;绝对值不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双基回顾 1、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 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数——正数、负数和0. (1)大于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号通常省略不写. (2)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也不是;0除表示“没有”外,还可表示 ,如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注意:正数和负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组成的. 〔1〕已知数-7,2.1,0,-1/3,13中,正数有;负数有;不是负数的数是;不是正数的数是. 注意:不是负数的数叫非负数;不是正数的数叫非正数. 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2元表示股票上升2元,-3元表示 . 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所得的数表示的意义与原数表示的意义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零上6℃的相反意义只有零下6℃;②收入和支出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③运出5吨与收入5元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二是它们都具有,而且必须是 .

〔3〕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5℃记作() A、-5 B、-10 C、-10℃ D、-5℃ 3、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 (1)统称为整数; (2)统称为分数; (3)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够化为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2)按性质分: 注意:分类要按同一个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例题导引 例1 下列语句:①所有整数都是正数;②所有正数都是整数;③小学学过的数都是正数;④分数是有理数;⑤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准确的语句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3个 D、4个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对应的大括号中:7,-9.25,-9/10,-301, 4/27,-3.5,0,2,11/2,-7,1.25,-7/3,-3,-3/4. 正数{…} 负数{…} 负整数{…} 正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 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B ) A .“前进8 m ”与“前进1 m ” B .“盈利50万元”与“亏损10万元” C .“黑色”与“白色” D .“你高”与“我矮” 2.数轴上与表示-5的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D ) A .3 B .-3 C .-7 D .-3或-7 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C ) A .0-(-5)=-5 B .(-3)+(-9)=12 C.23×????-94=-32 D .(-36)÷(-9)=-4 4.据2020年6月24日《天津日报》报道,6月23日下午,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大会采取“云上”办会的全新模式呈现,40家直播网站及平台同时在线观看云开幕式暨主题峰会的总人数最高约为58 600 000人.将5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B ) A .0.586×108 B .5.86×107 C .58.6×106 D .586×105 5.如图,M ,N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m ,n ,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D ) A .m +n <0 B .-m <-n C .|m |-|n |>0 D .m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 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 的相反数是-a (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 、 b 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 、b 互为相反数且a 、b 都不等于零,则1-=b a ; 5.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性质:(1)a 的倒数是(a ≠0); (2)0没有倒数 ;(3)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ab=1; 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 (1)a 与-a 互为相反数; a 与a 1(a ≠ 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 、b 互为相反数 →→ a+b=0; a 、 b 互为倒数 →→ a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 6.绝对值: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 -a ; 若a =0,则︱a ︱=0;(3) 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 ︱≥0.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 若a <0,b <0,且︱a ︱>︱b ︱,则a < b.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3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 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1≤|a|<10,n 为正整数, n=原数的整数位数-1。 二、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

七年级上第一章数学试卷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 -2的相反数是 A. -2 B. 21 C. -2 1 D. 2 2. 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1℃,-7℃,它们任意两城市中最大的温差是 A. 11℃ B. 17℃ C. 8℃ D.3℃ 3. 关于0,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0的相反数是0 C. 0的绝对值是0 D. 0是最小的数 4. 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 .24.70千克 B .25.30千克 C .24.80千克 D . 25.51千克 5.若|a-1|+|b+3|=0,则b-a- 1 2 的值是 A.-421 B.-221 C.-121 D.12 1 6. 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7.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南边20米,书店在家北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米,接着又向北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都不在上述地 方 8. 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北京开往杭州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A .20 B .119 C .120 D .319 9. 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1.水龙头‘/[ 2.‘‘’‘’‘’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 作_ -8__. 3.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5. 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高出海的1356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低于海的254 _____.1.1正数负数练习题 4. 5.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 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30.05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准尺寸29.95_____毫米. 6.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 记作+2分,得分90分和80分应分别记作__+7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把+210元表示收入210元,那么-60元表示_花去60元 _____________. 8.粮食产量增产11%,记作+11%,则减产6%应记作 ____-0.06__________. 9.如果向西走12米记作+12米,则向东走-120米表示的意义是向 东走120米___. 10.味精袋上标有“500±5克”字样中,+5表示_比500多5克, -5表示_比500少5克.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50m记为+50m,则乙 向北走30m记为什么?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解;1,-30米 2,50-30=20米 1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 花去 )800元; (2)( 上升)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 (向南后退)50米. 1.2.1有理数练习题 1.下列语句:(1)所有整数都是正数;(2)分数是有理数;(3)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4)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有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分数 D.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 3.下面各数是负数的有哪些?( -0.01,-0.21,) |-5| ,-0,-(-2),+2,3,-0.01,-0.21,5%,-(+2) 4.某水库的平均水位为80米,在此基础上,若水位变化时,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数;水库管理员记录了3月~8月水位变化的情况(单位:米):-5,-4,0,+3,+6,+8.试问这几个月的实际水位是多少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C.0是最小的数 D.0是最小的正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零、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五类 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把下列各数:-3,4,-0.5,- ,0.86,0.8,8.7,0,- ,-7,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 (A )2个 (B )3个 (C )4 个 (D )5个 2. 下面几何体截面一定是圆的是 ( ) ( A)圆柱 (B) 圆锥 (C ) 球 (D) 圆台 3. 如图绕虚线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 ). 4. 某物体的三视图是如图所示的三个图形,那么该物体的形状是( ) (A )长方体 ( B )圆锥体 (C )立方体 (D )圆柱体 5.如图,其主视图是( ) (D ) (B ) (C ) (A )

2 第10题 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7. 下列各个平面图形中,属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 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5 B . 6 C .7 D .8 9.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若使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A 、B 、C 表示的数依次是( ) (A )235、、π-- (B)2 3 5、、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2017.1.4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点、线、面、体: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按名称分) 锥圆锥 棱锥 3、棱柱: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4、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四一)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二三一)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二二二)中间两个面,楼梯三层见;(三 三)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那些经旋转或翻转后方向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图形不重复计算),具体来讲分以下4类。 口诀:需背诵 正方体: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6种摆法-141) 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3种摆法-132/231) 中间二个面,楼梯天天见(1种摆法-222) 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摆法-33) “田”“凹”应弃之 第一类:“1—4—1”型,其特点是有4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两侧又各有1个正方形,共有6种。 口诀: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上下面随便放) 第二类:“1—3—2”型,其特点是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这一排正方形的一侧有1个正方形,另一侧有2个正方形(其中只有1个与中间那一排相连),共有3种。 口诀: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二三位置是固定的) 第三类:“2—2—2”型,其特点是有2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其两侧又各有2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只有1种。 口诀:中间二个面,楼梯天天见 第四类:“3—3”型,其特点是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其一侧还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只有1种。 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摆法-33) 5、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6、三视图: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7、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考试试题带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2016的相反数是( C ) A .2016 B .-2016 D .-1 2016 2.在有理数|-1|,(-1)2012,-(-1),(-1)2013,-|-1|中,负数的个数是(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将16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B ) A .×106 B .×105 C .×104 D .161×103 4.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C ) 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B ) ①b <0<a ;②|b |<|a |;③ab >0;④a -b >a +b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错误! ,第9题图) 6.已知a >0,b <0,|a|<|b|<1,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1-b >-b >1+a >a B .1+a >a >1-b >-b C .1+a >1-b >a >-b D .1-b >1+a >-b >a 7.小明做了以下4道计算题:①(-1)2008=2008;②0-(-1)=1;③-12+13=-1 6;④12÷(-12)=-1.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C ) A .1题 B .2题 C .3题 D. 4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 .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 C .0是最小的数 D .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9.如图,数轴上有M ,N ,P ,Q 四个点,其中点P 所表示的数为a ,则数-3a 所对应的点可能是( A ) A .M B .N C .P D .Q 10.若ab ≠0,则a |a|+|b| b 的值不可能是( D ) A .2 B .0 C .-2 D .1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记作+2分,得分80分应记作__-3分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