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栽培操作规程
标准化有机蔬菜的栽培方法7篇

标准化有机蔬菜的栽培方法7篇第1篇示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机蔬菜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有机蔬菜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标准化有机蔬菜的栽培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保证有机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机蔬菜的标准化栽培方法。
一、土壤准备有机蔬菜的栽培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充分耙地,平整土壤,清除杂草和病虫害菌源。
有机蔬菜的土壤需要保持湿润,但又不能过湿。
二、施肥有机蔬菜的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蔬菜秸秆、畜禽粪便等。
有机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有机蔬菜的施肥量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求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三、播种与育苗选择符合有机蔬菜种植要求的优质种子,进行适时的播种。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育苗期间要注意灌溉管理,保持适当的温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田间管理有机蔬菜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摘心、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间苗可以保证植株之间的空间,促进植株生长。
摘心可以促进植株分枝,增加产量。
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要使用有机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收获与储存有机蔬菜的收获要选择在干燥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雨水过多或湿润的天气进行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清洗和包装,避免病菌的传播。
有机蔬菜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阴凉、干燥的环境,避免日光直射和温度过高。
标准化的有机蔬菜栽培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保证有机蔬菜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消费者能够重视有机蔬菜的栽培和消费,共同为健康和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示例:标准化有机蔬菜的栽培方法有机蔬菜一直备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们健康、营养丰富,而且不含化学农药残留。
有机蔬菜的栽培方法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化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保证蔬菜的质量。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完整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完整一、土壤准备1.选择适宜的土地,远离工业污染和农药残留,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
3.进行深翻,确保土地杂草清除干净,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二、农作物选择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耐病虫害、适应性强。
2.避免种植同一蔬菜品种的连作,进行轮作或间作。
3.多样化农作物种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子处理与播种1.选择有机认证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无公害消毒处理。
2.进行种子浸泡,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3.按照建议的种植密度和适宜的种植季节进行播种,注意种子深度和覆土厚度的合理掌握。
四、施肥与灌溉1.采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2.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保证蔬菜的养分需求。
3.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
五、病虫害防治1.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避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六、采收与贮藏1.根据蔬菜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
2.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工具采收,避免蔬菜受到污染。
3.将蔬菜储存在贮藏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七、记录与追溯1.建立蔬菜生产记录表,记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操作。
2.保存种子和农药使用、采收和销售的票据和记录。
3.确保蔬菜的追溯性,方便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溯源。
八、有机认证与推广1.申请有机认证,符合有机生产的标准和要求。
2.宣传有机农业的优点和好处,鼓励更多农民参与有机蔬菜的生产。
3.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知和认可度。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保证有机蔬菜的生产质量和健康程度,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这也是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蔬菜怎么种植

有机蔬菜怎么种植有机蔬菜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那么你们知道有机蔬菜是怎么种植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有机蔬菜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有机蔬菜种植方法1.品种选择有机蔬菜的种子和种苗必须符合3个基本要求:一是不具有基因工程生成的转基因成分,二是不采用禁用的物质进行处理,三是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
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应选择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但种植初始阶段如未购买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则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
此外,还应选择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且适宜当地土壤和季节种植的蔬菜种类及优良品种,如菠菜、胡萝卜、萝卜、大豆、芋、香芋、芹菜、姜、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
2.生产基地要求有机生产基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通常需经过2年的转换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3、栽培管理有机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配套栽培技术,实行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
4、肥料使用有机蔬菜生产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沼肥等,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1肥料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有2个:一是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用塑料膜覆盖,使其充分腐熟,发酵温度在60 ℃以上,可有效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是发挥沼气池作用,将有机肥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液或沼渣是很好有机肥料,沼气还可用于其他生产。
梅州丰华公司建设了一个粤东最大的600 m3的上流式沼气池,沼液以管道形式送至田间,施用非常方便。
4.2肥料使用方法4.2.1施肥量。
有机大白菜规程

有机白菜操作规程1.技术要求1.1 种子及其处理1.1.1 品种选择要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可选用牡丹江2号、龙协白2号、东农903、鲁白7号、龙辐二牛心,佳白二号等。
选用的杂交种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为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
1.1.2 晒种播前15d,晒种2d。
1.2 选茬整地1.2.1 大田选地选择前茬未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且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1.2.2 选茬1.2.2.1 晒茬地选择谷子、玉米、小麦、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作前茬。
1.2.2.2 复种地前茬以葱蒜类、瓜类、菠菜、早豆角茬口为宜。
1.2.2.3 轮作秋白菜种植一般要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不连作,也不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轮作示意:葱蒜→秋白菜→玉米;杂粮→玉米→秋白菜;豆类→小麦→秋白菜。
1.2.2.1 整地大田整地实行秋翻秋起垄,翻深15cm~20cm。
也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整平耙细起垄。
1.2.2.5 施肥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料15t~75t,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1.3 选种采用风选、筛选法,选用成熟度好、粒大饱满的种子。
1.1 播种1.1.1 播期7月中旬播种。
为减轻病害,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可适当晚播。
1.1.2 播种方法采用垄作,人工点播,每穴播种子6粒~8粒,播后覆土厚1cm。
播种前穴施微生物肥每公顷75kg~90kg,一次性浇透埯水。
1.1.3 密度垄距60cm~70cm,穴距35cm~10cm。
每公顷保苗1.2万株~1.8万株。
1.1.1 播量根据密度确定播量,一般公顷播种量1.5kg~2.25kg。
1.5 田间管理1.5.1 间苗与定苗“拉十字”时开始间苗,每穴保留1株~5株;幼苗长出1片~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2株;“团棵”时结合中耕,最后定苗,每穴1株。
1.5.2 灌水追肥幼苗至团棵前小水勤灌;发棵后灌1次大水;莲座期内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宜;包心期前7d~10d浇1次大水。
(2023版)有机大白菜种植操作规程(新版)

有机大白菜的种子不能为转基因的,虽然转基因的种子生产的蔬菜产量较高,但不合用于有机蔬菜生产。
大白菜生产普通以秋冬型为主,常规抗病品种有:天津青麻叶(津绿或者秋绿75 、80 系列)、玉田二包尖、玉青、北京新3 号等。
有机大白菜生产基地的选择是:远离工矿、医院、交通要道及没有任何污染源,大气、水源、土壤及周围环境条件都符合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经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严格的环境检测和科学的评估。
栽培田要求土层深厚,天然肥沃,经过休养、净化,即2~3 年内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主要以有机肥施入为主,呈弱酸性的沙壤土地。
避免以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萝卜等)为前茬,前茬作物宜栽培施有机肥多而耗肥较少的瓜类(如:黄瓜、西瓜、甜瓜等)、豆类以及能产生抗生素减轻白菜病害的大蒜、圆葱等。
大白菜不连作,与大田作物及葱蒜类蔬菜进行轮作。
春季栽培的蔬菜要播早熟品种,及早收获后,深耕土层,暴晒风化土层和泯灭土壤中病菌及虫卵,秋茬栽培大白菜就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施用有机粪肥和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有机肥料,既可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又可使蔬菜保持原有的风味,还可降低投入,改良土壤环境,培肥地力。
施足底肥,农家粪肥要经过高温50~60℃堆制5~7d,以充分腐熟杀死病虫卵及杂草种子。
农作物的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余下的渣子也可以做底肥。
有机肥使用时要保证用量充足,否则由于有机肥本身氮、磷、钾含量低,加之用量少,有机蔬菜不可避免的会浮现缺肥症状。
普通每667 平方米施进行过腐熟的粪肥4000~5000kg,生物有机肥100~150kg,在整地时,均匀混入土壤中。
追肥时每667 平方米每次追施50kg。
浇水时要彻底使用未受污染的自然地下水或者地表水。
用温汤浸种法,用50~55℃水浸种25min,搅拌降温至30℃,再浸泡2~3h,待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后,捞出凉干后播种;也可用0.1%~0.3%的高锰酸钾浸泡2h ,用清水漂洗凉干后播种。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一、基本要求1.1强调生产环境的无污染,农药残留的无害性,这是有机蔬菜生产的首要条件。
1.2严格遵守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3充分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控制手段,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二、土壤管理2.1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壤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2.2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
2.3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鸡粪、猪粪等,确保土壤养分的供应。
2.4种植后定期进行土壤的检测和修复,以保持土壤的肥力。
三、种籽管理3.1选用有机的种籽,避免使用转基因种籽。
3.2种植前对种籽进行检测,确保没有病虫害和其他有害物质。
3.3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密度。
3.4种植时注意保持种籽的纯度和种姓的一致性。
四、病虫害防治4.1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天敌、残根病虫害栽培等。
4.2定期巡视和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3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如必须使用,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在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后采摘。
五、施肥管理5.1选择有机肥料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5.2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作物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5.3注意掌握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5.4确保施肥的均匀性,避免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六、灌溉管理6.1灌溉水源必须符合环境和卫生要求,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
6.2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量,防止水分过量或不足。
6.3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七、收获和贮存7.1制定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蔬菜的新鲜度和口感。
7.2采用无菌容器和无菌包装材料进行贮存,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7.3对贮存环境进行定期的测温、除虫和通风等操作,防止蔬菜的腐败和变质。
7.4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检测标准,确保有机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机蔬菜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本规程适合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葫芦、迷你黄瓜、地瓜、西瓜等蔬菜)按照OFDC 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1选地选茬1.1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
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葫芦科蔬菜根系较浅,根群吸收力较弱,栽培宜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能排能灌地块,土壤PH 值在5.5-7.2 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葱蒜类、豆瓜类、甘蓝类蔬菜为好。
一般不选择有机番茄、茄子等茄果类为前茬。
2选择品种2.1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整地施肥3.1整地3.1.1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 的土块应少于5 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 ;耙茬深度12〜15cm ;深松深度25cm 以上。
3.1.2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3.1.3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肥,每亩在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农肥5000 千克。
4种植要求:4.1育苗:茄科蔬菜适宜在温室大棚内栽培。
地温稳定通过10 C时进行播种。
过早播种时,地温低,种子在土壤滞留时间长,可诱发幼苗罹病。
在保证熟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
适当晚播,幼苗出土快,不易感染病害,植株健壮;冬季育苗龄为20-30 天4.2定植地温在12C以上、气温达到25 一30C可开始定植,做50厘米垄株距25—40厘米,每亩栽苗3500株左右;5田间管理:5.1生长调控:支架,植株甩蔓后,应理顺瓜蔓,避免交叉乱长,植株6-8 片叶,蔓长25 厘米左右时搭架。
有机蔬菜豆科蔬菜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豆科蔬菜操作规程:(本规程适合扁豆、豇豆、刀豆、甜豆、荷兰豆等蔬菜)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1 选地选茬1.1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
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能排能灌、土壤PH 6.5―7.5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小麦、有机玉米、有机油菜为好;一般不选择有机葵花、有机甜菜、有机荞麦为前茬。
2 选择品种2.1 按当地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2.3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转基因类型的品种,所以不得选用转基因类型的大豆品种。
应选用通过有机认证的种子。
3 整地施肥3.1 整地3.1.1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 以上。
3.1.2 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4 播种4.1 播期:4.1 理论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进行播种。
过早播种时,地温低,种子在土壤滞留时间长,可诱发幼苗罹病。
在保证熟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
适当晚播,幼苗出土快,不易感染病害,植株健壮;一般豆类为短日照作物。
幼苗适当晚出土,遇到长日照,可以适当延长营养生长阶段。
一般而言,营养生长时间长,营养体茂盛,可为生殖生长、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要避免过晚播种,造成贪青晚熟。
4.2 播法:播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4.2.1 精量点播: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cm。
4.2.2 平播:窄行条播,行距25~3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蔬菜栽培操作规程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肥农字[ ]7号各乡镇(办事处)农技站:为更好地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科学防治病虫害,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农业局组织制订了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包括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有机菠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大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绿菜花栽培操作规程、有机胡萝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毛豆栽培操作规程、有机青刀豆栽培操作规程、”两菜一粮”马铃薯栽培操作规程、”两菜一粮”大白菜栽培操作规程、大棚西红柿越冬茬栽培操作规程、青椒越冬茬栽培操作规程等,现印发给你们,望各乡镇(办事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我市标准化生产。
2月8日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一、有机蔬菜的定义有机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定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
有机蔬菜具有优质、安全、营养的特点,口感好,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二、品种选择基地上全部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禁止使用任何基因作物品种。
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我们要注重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
主要选用日本全能菠菜、急先锋菠菜、富士绿菜花、球绿菜花、日本黑田五寸人参胡萝卜、宝冠五寸人参胡萝卜、月毛豆、黄粒毛豆、蒲棵蒜、糙蒜等优良品种。
三、作物轮作根据<有机食品技术规范>,有机蔬菜基地一般采取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三种作物的轮作制度,这样能起到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主要模式有:春菜花—毛豆—秋菜花;早春菜花—刀豆—秋菜花—冬菠菜;大蒜—毛豆—秋菠菜;春菠菜—刀豆—秋菜花;春胡萝卜—毛豆—秋菜花等。
四、配套栽培技术经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五、有机肥料种类及使用方法(一)有机肥料的种类: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畜禽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二)有机肥料的使用方法:有机基地在使用有机肥料时,动物肥和植物肥的数量掌握在1:1。
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3000-4000公斤,追施有机专用肥100公斤。
将施肥总量80%做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
根据蔬菜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追肥方式,对于种植株行距小,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如菠菜、小菘菜、油菜等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对于种植行株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如毛豆、刀豆等采取条沟追肥;对于种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如菜花、甘蓝等蔬菜,采取开穴追肥方式。
六、病虫害综合防治由于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因此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经过选用抗病品种、高温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轮作、多样化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农业、物理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一)物理防治:利用温汤浸种、干热消毒等处理杀死种子表面上的病菌。
提倡经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来防治虫害;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防治虫害;能够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利用害虫的不同趋向性,广泛采用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糖醋液、杨树把、性诱剂等方式诱杀害虫。
在虫口少的情况下,结合田间管理,对大龄害虫进行人工捉拿。
鼠害严重时,用打鼠夹、粘鼠板进行防治。
(二)耕作及生态防治:根据蔬菜不同的种类,合理安排好播种时间,尽量错开害虫盛发期,如秋菠菜一般习惯播期8月底,幼苗期病虫害发生严重,现在把播种期推迟到9月10号左右,可有效地减轻病虫危害。
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水源不被病菌污染,做到旱能及时供水,涝能及时排水,经常中耕疏松土壤,加大土壤通气度,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创造一个适宜蔬菜生长,不适宜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深耕翻土时,人工挑出土壤中的虫、卵、蛹,减轻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别是冬闲地块,一定进行土壤深翻,可起到冻死越冬害虫的作用。
(四)其它药剂防治:广泛利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防治真菌性病害;能够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等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
七、有机基地杂草防治技术有机种植基地,杜绝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主要是人工除草,杂草防治抓住早、小、少三个字,防治要及时,在杂草的幼苗期进行,将杂草的危害减少到最小限度,能用铁锄除草的蔬菜地块,可实行人工除草;生长期短的叶用蔬菜群体密度大,进行人工拔草。
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杂草和蔬菜残体彻底清理出田地,减少杂草种源,对于根生杂草,在深耕土地时,将根捡出,减少根生杂草的漫生。
有机菠菜栽培操作规程一、品种选择出口菠菜特别要求漂烫后不变黑,色泽翠绿。
当前表现优良的品种是香港多利牌全能菠菜,该品种适应性广,生长快,高产,具有株型直立、叶片肥厚、色泽浓绿等特点,非常受日本客商欢迎。
另外,可选用的优良品种还有档湖、急先锋等。
二、种植技术1、整地:菠菜忌重茬种植,应选择豆科蔬菜、瓜类蔬菜、番茄、青椒等茬口种植,要求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强,土质肥沃。
整地前每亩施用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作底肥。
深耕25-30厘米,耙平耙细,作平畦种植,平畦的长度和宽度以管理方便为标准。
2、播种:菠菜种植的适宜密度为行距20厘米,株距8-10厘米,要保证出苗齐全。
播种温度高时,可进行催芽播种,另外,播种时盖土不宜过深,应盖土1.5厘米左右为宜。
若土壤干旱,可于播种后小水浇一遍。
三、田间管理对越冬菠菜应加强冬前管理,进行多次划锄松土,促使根系增长,要求标准具有5-6片叶安全越冬。
因越冬菠菜生长期较长,返青时应及时追肥浇水,每亩追施优质有机肥500公斤。
叶子旺长期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对秋菠菜应加强苗期管理。
秋菠菜出苗后,气温较高,苗子如果过密,下部叶子易变黄腐烂,同时生长后期温度适宜,植株生长迅速,单株需要营养面积较大,因此种植密度不易过大。
另外,秋菠菜生长前期气温较高,应采取小水勤浇,既满足供水需要又能适当降低地温,促进幼苗生长,达到高产的目的。
四、收获菠菜应适时收获。
早收、产量低。
晚收,下部叶片变黄或腐烂,从而降低质量。
应按照收获季节,看好菠菜的长势及时收获。
一般要求植株高25-35厘米,叶片无病斑、虫洞、无黄心、黄叶、烂叶,新鲜嫩绿,进行加工出口的菠菜应按照收购单位提出的收获标准而进行收获。
有机大蒜栽培操作规程一、设立隔离带,搞好田间规划有机大蒜基地和常规生产地块之间设立8-10米的隔离带,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
二、选用优质新良种鲁蒜一号新良种,该品种集蒜头产量高、蒜薹产量高为一体,且出薹早,蒜头上市早,耐热抗寒,抗病,适应性强,用途广,市场畅销,是当前效益最好的大蒜品种。
蒜头直径一般5-7.5厘米,蒜皮厚,不散瓣,商品性好,没有二次生长现象。
蒜头比普通大蒜提早7-10天上市。
三、适期播种10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播后7-9天出苗,至越冬时蒜苗高达25厘米以上,具4-5片叶,不定根30条左右,有利安全越冬。
四、施足安全优质的有机肥有机大蒜栽培以有机肥料来供给大蒜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所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具备营养丰富、无污染、无病虫源、充分腐熟的特性,以保证有机大蒜的安全、优质。
亩施腐熟优质圈肥6000公斤左右。
五、微生物肥料应用技术选用生物肥料,作基肥用,亩用量50公斤,与其它有机肥一块施在播种畦内。
六、合理密植为保证大蒜的商品质量,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面宽80厘米,每畦栽5行,行距20厘米,株距12-15厘米,亩栽2.2-2.7万株。
七、严格掌握覆膜质量当前应用的地膜为普通聚乙烯透明膜(厚度0.012-0.015毫米)和微膜(厚度0.007毫米)。
若地膜厚度超过0.015毫米,则大蒜幼芽不易穿透。
采用宽度95厘米的地膜与上述畦式配合较为适宜,每畦可栽大蒜5行。
若膜幅和畦面过宽,种植大蒜行数太多,浇水不易渗透。
覆膜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盖膜后播种;二是先播种后盖膜。
后一种方法操作方便,用工少,保温好,出苗早。
因此,生产上多采用先播种后盖地膜的方法。
覆膜时,要使地膜在畦面上平展而无皱褶,地膜下面无空隙,使地膜紧贴在畦面上。
八、及时破膜查苗大蒜幼苗出土时,可顶破地膜继续生长,但也有少数蒜苗顶不出膜在膜下生长,可人工破膜,扶苗露出膜外,破口越小越好。
另外,在蒜苗生长期间,还须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地膜有破损处需进行修补或用土堵好,保证地膜完整。
在蒜薹和蒜瓣分化期间,仍需保护好地膜,充分发挥其保温作用。
至蒜薹露苞前后可撤去地膜,并彻底清除杂草,轻松土,使植株生长健壮。
九、科学浇水1、播种后立即浇一遍透水,以利出苗。
2、浇返青水切忌大水漫灌,根据墒情、苗情、气候进行。
墒情差,气温高时应早浇;墒情好,气温低时可晚浇,先浇弱苗,后浇壮苗。
3、从蒜薹分化到提薹时间,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一般7-8天浇一次水。
4、提薹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墒情再浇2-3遍水,以促进蒜头生长。
十、适时收获蒜薹收获有很强的季节性,蒜薹成熟的标志是:蒜薹弯大钩;花苞明显变大,颜色由淡黄变白。
收获要选择晴朗的天气,中午至午后3时为理想提薹时间。
提薹后18天为蒜头收获适期,蒜头成熟的形态标志是:植株叶片一大部分枯干,假茎变软。
收后放空闲地晾晒,以蒜叶盖住蒜头,待蒜秸晒干后便可捆把贮藏。
有机绿菜花栽培操作规程一、基地选择有机绿菜花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的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
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二、品种选择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海思、曼陀绿等品种。
三、育苗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设立苗床。
播种前充分翻土晒土,结合整地,每亩苗床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5000公斤,掺匀后整平畦面,表土颗粒应细碎。
在整平后的畦面上均匀填上10厘米厚的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为:非十字花科园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7:3的比例混合,在每方混合土中加草木灰15公斤,混合好过筛,均匀撒在畦面上。
2、浸种催芽:春季用30-40℃的温水浸泡2-3小时,洗净,在20-25℃条件下催芽,1-2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