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_集成_封装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1. 引言COB(Chip on Board)工艺是一种将芯片直接封装在电路板上的先进封装技术。

摄像头模组的设计在COB工艺下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以确保设计出高质量的COB工艺摄像头模组。

2.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流程2.1 确定需求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明确摄像头模组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包括分辨率、帧率、光敏度等方面的要求。

2.2 硬件设计2.2.1 芯片选择选择适合COB工艺封装的芯片,考虑到芯片封装方式、功耗、接口等因素。

2.2.2 PCB设计PCB布局需要考虑芯片与其他器件之间的连接和布线。

保证信号传输通畅,并避免干扰。

2.2.3 热管理由于COB工艺将芯片直接封装在电路板上,热管理非常重要。

采用散热片、导热胶等方式来降低芯片温度,确保工作稳定性。

2.2.4 供电设计合理设计供电电路,确保摄像头模组的稳定工作。

考虑到供电噪声、电源波动等因素。

2.3 软件设计2.3.1 驱动程序开发根据摄像头模组的型号和接口,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图像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2.3.2 算法优化优化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质量和性能。

例如降噪算法、自动对焦算法等。

2.4 测试与验证在完成设计之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与验证,确保摄像头模组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稳定工作。

3.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3.1 COB封装要求COB工艺对芯片封装有一些特殊要求: - 封装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的材料。

- 焊盘布局:合理布置焊盘位置,方便焊接和连接。

- 导线连接:使用细丝连接芯片与PCB板。

3.2 PCB布局注意事项•分离模拟与数字信号:分离摄像头模组的模拟和数字信号,避免干扰。

•地线设计:合理规划地线,减少电磁干扰。

•电源线布局: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减少噪声。

3.3 光学设计•红外滤波器: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红外滤波器,减少干扰。

COB集成封装

COB集成封装

COB,chips on board.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人所耳熟能详,也是目前封装行业内被炒的恨不得火上浇油的新宠。

本人从入行开始,一直从事COB集成封装,已经足有20个月了。

看到现在论坛上有很多关于COB的帖,不过都没有涉及工艺机密什么的,大多是构筑在理论层面的,感觉有点太高屋建瓴了。

目前关于COB与MCOB的分类比较混乱,本人大致知悉的有两种,一种是称基板有孔封装为MCOB、表面无孔集成为COB,另一种是称单片板整体封装为COB,而单片板分隔集成封装为MCOB(譬如一片板上有30颗芯片,COB就是30PCS封装成一个整体,而MCOB是10pcs封在一起形成3个部分)。

个人认为,还是第二种分法靠谱点。

因个人阅历有限,现将我所见过的COB封装方式大致总结如下:1.点光源封装,即共用一片PCB板,单颗芯片分别封装,最后效果成点状,个人感觉这种不好算在集成封装中。

优势(备注:优势均为个人分析,不代表业内观念)是:光效略高,成本降低(胶粉用量少)2.无孔集成封装。

直接将芯片固定在PCB表面。

(本款一直未接触过,不做置评)3.杯孔集成封装。

此方式目前在COB产业中应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即在PCB板上钻出一个个圆形杯孔,杯底经过抛光或沉金等加工处理,使之形成一个很好的反射镜面,有利于出光,同时芯片通过导热硅胶直接接触铝材质,热传导更快。

至于杯孔集成封装,目前业内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接触的还不多,等慢慢整理,以后发表COB这玩意儿,缺点尚多,优势不少。

以下是几组我上篇中提到的分类图片1.点光源封装2.面光源整体封装COB3.这种是新近流行的款式,优点在于便于安装,节省材料4.这就是MCOB,multi COB,一片板上多个封装部分下面的一款是可用于台灯及灯管的光源模型下载附件(1.35 KB)。

cob芯片是什么意思

cob芯片是什么意思

cob芯片是什么意思Cob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的封装方式,其名称来源于英文Chip On Board,意为“芯片贴装在板上”。

与传统的芯片封装方式相比,Cob芯片封装技术具有接触面积大、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LED、光电、电子产品等领域。

Cob芯片的封装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电路芯片的硅片裸露出来,并将其上的金线焊接到封装基板上;然后,将硅片用导热胶固定在封装基板上,使其与基板紧密贴合;最后,用所需的封装材料将整个电路封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芯片模块。

整个封装过程需要经过精密的设备和操作技术来完成。

Cob芯片相比于传统的芯片封装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 接触面积大:Cob芯片封装可以将芯片直接与基板紧密贴合,增大了芯片与基板之间的接触面积。

这种紧密的贴合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减少信号衰减和噪音干扰。

2. 散热性能好:Cob芯片封装可以将芯片与基板直接接触,有效地将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基板上,利用基板的导热性能进行散热。

相比传统封装方式,Cob芯片的散热性能更好,可以降低芯片的工作温度,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和寿命。

3. 可靠性高:Cob芯片封装通过将芯片与基板直接贴合,减少了封装过程中的焊接点,减少了因焊接引起的故障风险。

同时,Cob芯片封装可以避免芯片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减少外界因素对芯片性能的影响,提高了芯片的可靠性。

4. 结构简单:Cob芯片封装的结构相对简单,封装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封装材料,减少了封装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

这使得Cob芯片封装可以适用于各种尺寸和类型的芯片,提高了封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Cob芯片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LED照明。

由于Cob芯片封装技术的优点,如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接触面积大等,使得Cob芯片成为了LED照明领域的首选封装方式。

在LED照明产品中,Cob芯片可以将多个LED芯片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高亮度、高稳定性的光源,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舞台照明、汽车照明等领域。

COB名词解释

COB名词解释

一、COB名词解释:COB是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直装〉的英文缩写。

二、COB人员进入COB前的准备工作:1.换好白球鞋或拖鞋,穿好静电服,戴好静电帽。

2.做好静电环测试并填写《静电环测试记录表》。

3.经风淋室风淋后,进入COB车间。

三、COB车间内环境要求:1.进入COB车间必须穿戴无尘衣、无尘帽。

2.进入COB车间必须经风淋室风淋,严禁两门同时开着。

3.COB车间内禁止将头发露出无尘帽。

4.COB车间内所有通向外界之门窗平时不可敞开。

5.COB内的固定设备都须具备接地设施。

6.COB车间内温、?穸纫螅?br> a.温度范围:18~25℃;b.?穸确秶?0~60%;7.生产?U料如黑胶、二甲苯化学物品必须用专用容器盛装并标示,定期交由?S外?U物回收人员处理。

四、COB技术流程概述:基板清??──→点缺氧胶──→装着晶圆──→烘烤──→焊线↓电测──→烘烤──→电测──→封胶──→电测↓OQC抽验──→入库五、COB技术各流程及设备详述:1.基板清洁作用:去除基板露铜处的氧化膜,确保点缺氧胶时无障碍,打线时不失线。

工/治具:橡皮、毛刷、铝盘、防静电布、静电环。

注意事项:PCB金手指和PAD是镀铜的,则用INK橡皮擦;镀金或镍烙合金的,则用蓝色橡皮擦。

如需折板时,必须用治具,不可用手折。

2.点缺氧胶作用:点粘着剂,使晶圆能够装着在PCB的PAD上。

工/治具:针头、针筒、防静电布、静电环。

材料:常用粘着剂有缺氧胶〈红胶〉、黑胶〈混合胶、冷胶〉、银浆。

操作步骤:操作人员在配戴好静电环的情况下,手持灌好缺氧胶的针筒,将缺氧胶点在装着晶圆的PAD上。

材料具体作用及适用产品:‧缺氧胶:粘性一般,价格便宜。

一般用于P1058、P1205、P1128等英新达系列产品。

‧银浆:导电性和粘性很好,价格较贵,目前只用于正运达的XO产品。

‧黑胶:粘性好,价格比银浆便宜,目前用于HP系列产品。

〈HP系列有HP103,HP103C,HPCPU,HPCPUC〉注意事项:‧胶量适中均匀,如果胶量过多易溢到金手指上;胶量过少,晶圆装着不上。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

COB工艺摄像头模组设计注意事项1. 引言COB(Chip on Board)工艺是一种常用于电子器件封装的技术,其将芯片直接粘贴在基板上,减少了芯片封装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

在设计COB工艺摄像头模组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以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2. 电路设计2.1 电路原理图•设计清晰、简洁的电路原理图。

•使用标准符号和命名规范,易于理解和维护。

•确保电路符合摄像头模组的功能需求,如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接口电路等。

2.2 电源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考虑电源噪声和电源抗干扰能力。

•采用适当的电源滤波和稳压技术,确保电源质量。

2.3 信号传输•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接口,如MIPI、USB等。

•考虑信号传输的带宽、速度和可靠性。

•优化信号传输线路布局,减少干扰和信号损耗。

3. 光学设计3.1 图像传感器•选择合适的图像传感器,考虑分辨率、灵敏度、动态范围等因素。

•优化图像传感器的布局和封装方式,减少光学和电磁干扰。

3.2 镜头设计•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如广角、长焦、变焦等。

•优化镜头的光学参数,如焦距、光圈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成像效果。

3.3 滤光片设计•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如红外滤光片、色彩滤光片等。

•优化滤光片的光学性能,确保图像色彩准确和对比度合适。

4. 硬件设计4.1 PCB设计•优化PCB布局,减少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

•考虑PCB的层次和堆叠方式,提高电路板的集成度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PCB材料和工艺,满足高频信号传输和热管理需求。

4.2 热管理•考虑模组的热量产生和散热需求。

•优化散热设计,如散热片、散热孔等,确保模组在长时间工作时的稳定性。

4.3 机械设计•考虑模组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式,与应用场景相匹配。

•设计合适的固定结构,确保模组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牢固可靠。

5. 软件设计5.1 驱动程序•开发适配相应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

•优化驱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摄像头模组的正常工作。

COB工艺流程及基本要求

COB工艺流程及基本要求

COB工艺流程及基本要求COB(Chip on Board)是一种将芯片直接封装到基板上的封装工艺。

COB工艺主要涉及芯片粘合、线路化、封装和测试等步骤。

以下是COB工艺流程及基本要求的详细介绍。

1.芯片准备:根据产品的需求,选取合适的芯片,并进行清洗和测试等处理。

2.材料准备:准备基板、接线金线、硅胶等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粘合:将芯片粘附到基板上,常用的粘合方式有热压和冷接。

4.线路化:根据芯片的引线布局,在基板上布线,连接芯片和其他组件。

5.封装:使用硅胶或环氧树脂等封装材料,将芯片和线路封装起来,保护芯片和线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6.焊接:在封装完成后,对芯片的引线进行焊接,确保引线与基板的良好连接。

7.测试:对封装完成的芯片进行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确保芯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1.温度控制:在整个COB工艺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参数。

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芯片和材料造成损害。

2.粘合强度:粘合是COB工艺中的关键步骤,粘合强度直接影响到芯片与基板的可靠性。

要使用合适的粘合剂,并且粘合剂要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抗剪切性。

3.线路布线:线路布线是将芯片引脚与基板相连的关键步骤,要根据芯片的引线布局和产品需求,设计合理的线路布线,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封装材料:封装材料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湿度性,以保护芯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封装材料也要具有良好的黏附性,确保封装的牢固性。

5.引线焊接:引线焊接是将芯片的引脚与基板相连接的关键步骤,要保证焊点的质量良好,焊接后的引线和基板之间要有良好的接触。

6.功能和可靠性测试:封装完成的芯片需要进行功能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芯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在长时间使用中能够保持其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COB工艺是一种将芯片直接封装到基板上的封装工艺,涉及粘合、线路化、封装和测试等步骤。

COB工艺的基本要求包括温度控制、粘合强度、线路布线、封装材料、引线焊接以及功能和可靠性测试等方面。

cob工艺技术文档

cob工艺技术文档

cob工艺技术文档Cob工艺技术文档一、概述Cob工艺技术是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封装技术,主要应用于LED灯具、半导体芯片等器件的生产。

其特点是将多个芯片、器件或晶体管集成在一个底座上,通过共同焊接获得电气连接。

本文档将介绍Cob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材料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二、工艺流程Cob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底座制备:选择适当的封装基材,如陶瓷基板、铝基板等,进行清洗和涂布处理,确保表面的平整和粘附力。

2. 芯片放置:将LED芯片或其他器件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地放置在底座上的预定位置。

必要时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辅助定位。

3. 焊接连接:使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如金线焊接、薄膜焊接等,将芯片与底座之间的电气连接实现。

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选择手工焊接或自动焊接。

4. 封装保护:对焊接连接进行封装保护,防止灰尘、湿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器件的影响。

可以使用环氧树脂封装、注塑封装等不同的封装方法。

5. 电性能测试:对封装完毕的器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如电流、电压、亮度等参数的测试,以确保器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三、材料要求1. 底座:选择合适的底座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常用的材料有陶瓷、铝基板、Copper on Ceramic等。

2. 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焊锡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导电性能和可靠性。

常用的材料有金线、银浆、导电胶水等。

3. 封装材料: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粘附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环氧树脂、注塑料、硅胶等。

四、质量控制要点1. 底座平整度:底座表面的平整度对于芯片放置和焊接连接至关重要,需要进行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查,确保底座的平整度达到要求。

2. 焊接质量:焊接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焊点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要求。

3. 封装完整性:封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灰尘、湿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器件的影响,封装的密封性要达到要求,可以进行抽真空、涂胶等措施。

COB工艺流程及应用优缺点

COB工艺流程及应用优缺点

COB工艺流程及应用优缺点COB(Chip On Board)工艺是一种将芯片直接焊接在基板上的封装工艺。

相比于传统的SMD(Surface Mount Device)封装工艺,COB工艺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芯片和基板,清洗基板表面,确保其干净和平整。

2.焊接芯片:将芯片通过焊接设备精确地放置在基板上,使用导电胶水或焊锡粘着芯片和基板。

3.导线连接:使用导线将芯片的引脚与基板上的金属线连接,通常使用焊线或发现线。

4.封装:将芯片和导线加上封装层,通常使用环氧树脂封装,以提供机械保护和电气隔离。

5.测试:进行完全焊接的产品的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质量。

1.大功率和高亮度:通过COB工艺封装的芯片可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和亮度,因为芯片直接焊接在基板上,散热效果更好。

2.尺寸小:COB工艺可以实现更紧凑的封装,因为直接焊接芯片比传统的SMD封装更节省空间。

3.可靠性高:COB工艺减少了组装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如焊接接口等,所以芯片与基板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可靠,降低了故障率。

4.良好的散热性能:由于芯片直接接触到基板,所以热量能更快地通过基板散热,提高了封装的散热性能。

然而,COB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1.成本较高:COB工艺要求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投资,导致其成本较高。

2.光角度受限:由于芯片直接与基板接触,所以光的发射角度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合一些应用中需要广角度光线的场合。

3.维修困难:一旦芯片出现故障,修复和更换芯片比较困难,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COB工艺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大功率和高亮度的LED照明等。

然而,由于其成本和一些限制条件,COB工艺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选择封装工艺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COB)是直接將裸晶圓(die)黏貼在電路板(PCB)上,並將導線/焊線(wire)直接焊接(Bonding)在PCB的鍍金線路上,再透過封膠的技術,有效的將封裝步驟轉移到電路板上直接組裝。

COB的製造流程圖
的製造流程圖 (Process flow chart)
COB 的板的選用
晶粒黏著 (Die Bonding)
晶粒黏著
塗佈在焊墊的固晶膠需確保黏住70~100%的晶圓面積,以確保晶圓不會在後製程中移動。

須注意的是固晶膠不應溢出晶圓的範圍以免沾污的焊點。

一般自動焊線機(Wire Bonding Machine)所允許的晶圓最大黏著旋轉角度在8~10°。

晶圓的儲存:一般的從晶圓廠商來的晶圓,多會使用真空防潮包裝;如果已經拆封的晶圓,要留意灰塵沾污不可暴露於的,而且晶圓表面不可用金屬物接觸。

儲存拆封過的晶圓可以重新真空包裝或儲存於氮氣櫃中,以避免氧化及任何的沾污。

焊線 (Wire Bonding)
焊線
以焊點的形狀來區分,焊線製程可以分為『球型焊(Ball Bond)』及『楔型焊(Wedge Bond)』。

COB通常採用鋁線(Al wire)所以為Wedge Bond。

根據經驗及數據,球型焊的強度比楔型焊好,可以也比較貴。

『球型焊(Ball Bond)』及『楔型焊(Wedge Bond)』的優缺點:
一般的COB並不建議PCB作合板(panelization),因為 Wire Bonding 機台有最大尺寸限制,而且Wire Bonding 焊頭的移動範圍也有限制,如果要同時打超過兩顆以上的COB時,就要特別留意了。

焊線拉力測試焊線拉力測試(Wire Pull Test)(Wire Pull Test)
這裡有三種方法來測試焊線(Wire Bonding)的的品質。

而COB 的製程一般都只測『焊線拉力(wire pull)』。


推晶(Die shift )
• 推球(Ball shift)
• 焊線拉力(Wire pull )
環氧樹脂封膠環氧樹脂封膠 (Epoxy Coating)
1. 大部分的COB 廠商都採用手動點膠,因為COB 是屬於Low Cost,只是手動點膠有損壞焊線的可能性及點膠形狀不統一的缺點。

2. 環氧樹脂的黏度非常重要。

3. 使用自動點膠機會有助於控制COB 的環氧樹脂固化後的形狀。

4. 有些環氧樹脂需要使用預熱針管,因為環氧樹脂在加熱後會有一段時間降低黏度,有助於環氧樹脂的流動,並降低焊線拉扯的可能性。

建議的環氧
樹脂預熱溫度為60+/-5°C,PCB的預熱溫度為80°C。

5.如果晶圓焊點間距是比較小時(F ine Pitch),建議採用黏度比較低的環氧樹
脂並採用水壩(Da m)圈於外圍來阻擋環氧樹脂到處流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