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的特征及作用
抗氧剂生产技术

4.2.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4.2.1.2 链的传递与增长
4.2.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4.2.1.3 链的终止
4.2.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2.1 过氧自由基作用机理 ➢主抗氧剂(链终止型抗氧剂):能终止氧化过程中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的 抗氧剂,以AH表示。
高价态的还原产生
如果某一金属具有两种比较稳定的价态时,则能同时出现上述两反应。
•4.3 金属离子钝化剂
典型的金属离子钝化剂品种简介: (1)N-亚水杨基 水杨酰肼
(2)1,2-双
二叔丁基-4-羟基)丙异,除了对抗氧剂的抗氧 化作用的要求外,常常还对其 某些特性有不同的要求。 在实际配方中,价格可能是影 响抗氧剂选用的主要因素。
耐变色性 挥发性 溶解性 稳定性
抗氧剂的物理状态
主要内容
4.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4.2.1.1 链的引发 游离基链式反应的引发原因:在光照、受热、机械剪切、引发剂的作用
下发生的。 聚合物通过光照与受热所吸收的能量,最有可能是高分子材料中含有易
4.2.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3)碳正离子捕获剂
双酚单丙烯酸酯类结构式如下:
4.2.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4.2.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3)碳正离子捕获剂
双酚单丙烯酸酯类作用机理如下:
主要内容
☆ 抗氧剂概述
老化
抗氧剂——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 为减少或抑制高分子材料的氧化老 化所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
eva中抗氧剂种类

eva中抗氧剂种类
抗氧化剂是一类在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帮助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抗氧化剂种类包括:
1. 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常用于果汁、饮料和肉类制品等食品中。
2. 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E也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通常添加在植物油、坚果和谷物制品中。
3. BHA(丁基羟基苯甲酸酯),BHA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油脂类食品、谷物制品和熟食中。
4. BHT(丁基羟基苯甲酚),BHT与BHA类似,也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食用油、肉制品和坚果类食品中。
5. 丙二醇脂肪酸酯(PGFE),丙二醇脂肪酸酯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油脂制品和熟食中。
以上列举的抗氧化剂种类仅是常见的几种,在食品工业中还有
许多其他类型的抗氧化剂。
这些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同时,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应该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了解
食品中是否含有抗氧化剂,以及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_王斌

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王 斌,王 庆,钟思智(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5) 收稿日期:2007-04-2 摘要:主要介绍了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和现阶段典型产品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高分子量硫代酚类抗氧剂。
关键词:受阻酚;硫代酚类抗氧剂;协同作用;过氧化物分解;高分子量抗氧剂中图分类号:T Q314124An ti ox i dan ts H i n dered Th i o 2phenolWANG B in,WANG Q ing,ZHONG Si 2zhi(Guangzhou Research I nstitute of Synthetic Materials,Guangzhou 510665,Guangdong China ) Abstract:I n this article,we revie wed the acting mechanis m of anti oxidants of thi o 2phenol and nowadays app li 2cati on and devel opment of typ ical p r oducts 1I n the end,poly meric anti oxidants of thi o 2phenol are intr oduced 1 Key words:hindered phenol;anti oxidants of thi o 2phenol;cooperative effect;per oxide decompositi on;poly 2meric anti oxidants of thi o 2phenol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多在高温下完成,且不可避免地参杂一些催化剂残骸、金属离子等,在氧气存在下易引发自由基链反应,加速聚合物降解。
加入抗氧剂能有效抑制链反应,防止或延缓降解。
目前市场上的抗氧剂产品中,受阻酚和芳胺被最广泛使用,其中受阻酚以其毒性低、色泽污染小、相容性强等优点,有取代芳胺的趋势。
Ruler仪器在润滑脂抗氧剂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线性伏安法在润滑脂抗氧剂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谷红宽,刘建龙冯强(中国石化润滑油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80)摘要:通过ASTM D7527标准方法,采用线性伏安法技术,对锂基润滑脂进行分析,准确地测量出润滑油脂中剩余的有效抗氧化剂含量,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实时便捷的测试检测润滑脂抗氧剂含量的变化,对进行润滑脂剩余使用寿命的检测是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润滑脂,抗氧剂,线性伏安法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润滑脂的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要求越来越高。
高温工作环境,有害物质的侵入,使用时间加长,都是导致润滑脂氧化的条件。
由于氧化是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润滑脂的生产过程普遍采用抗氧化剂来延长润滑脂的使用寿命。
因此,润滑油脂中抗氧剂含量很大意义决定着其使用寿命。
抗氧剂根据化学组成主要有屏蔽酚型、芳胺型、含硫、磷、氮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复合型抗氧剂[1]。
如果能够在润滑脂使用过程实时便捷的测试检测抗氧剂含量的变化,对润滑脂产品的开发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润滑油脂抗氧化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有:(1)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2)凝胶渗透色谱法、(3)热分析(TGA、DSC、DTA)、(4)红外光谱(IR)、(5)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连用、(6)化学发光技术、(7)电化学技术(包括电气敏感气法、伏安法和电导率法)[2]。
伏安法是基于微电极上电流-电压-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将润滑剂和抗氧剂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然后插入工作、参比和辅助电极。
辅助电极的电压随时间线性增加,当电极电压与抗氧剂氧化电势相等时,抗氧剂发生电化学氧化,导致工作电极上电流的增加,以辅助电极电压对工作电流作图,可得到伏安谱峰,峰的电压值决定于抗氧剂的类型,峰的大小决定于抗氧剂的浓度[3]。
在润滑剂的使用过程中,抗氧化剂因与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作用而被逐渐消耗掉,直至抗氧化剂浓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时,油液开始发生加速降解反应,此时油液已达到了其有用寿命[4]。
第2章-抗氧剂PPT课件

例如塑料的脆化,橡胶的龟裂,纤维的变黄等。
高分子受紫外线、热、机械力等因 素的作用而发生的分子链的断裂
高分子碳-氢键断裂,产生的高分 子自由基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结构
物理老化:不涉及分子结构的改变,它仅仅是由于 物理作用发生的可逆性变化。例如有些高分子材料 受潮后绝缘性能下降,但干燥后可以恢复。
2021/4/8
HHHHH
聚乙烯
FFFFF
聚四氟乙烯
C-F键的键能为5.0×102kJ/mol;C-H键的键能为
4.1×102kJ/mol。
F原子的半径为6.4nm,比H原子的2.8nm大得多。
而C-C键长约13.1nm。
2021/4/8
6
在聚合物中C、H以外,还有其他元素或 者基团也会对稳定性造成影响。
例如: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羟基、羧基、 聚酰胺中的酰胺基团、聚碳酸酯中的酯基、 聚砜中的碳硫键等,都是导致降解的主要 内因。
太阳光是影响聚合物降解的最主要外因之一
紫外光区,波长150~400nm,约占太阳光的5% 可见光区,波长400~800nm,约占太阳光的40% 红外光区,波长800~3000nm,约占太阳光的55%
名称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2021/4/8
表1 各种波长光的能量 波长/nm 能量/kJ 名称 波长/nm 能量/kJ
2021/4/8
生物降解塑料袋
27
生物降解塑料餐盒
聚乳酸
普通塑料的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火化,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入 空气中,而聚乳酸塑料则是掩埋在土壤里降解,产生的二氧化 碳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 造成温室效应
2021/4/8
28
生物降解高分子
2021/4/8
巴斯夫抗氧剂168成分

巴斯夫抗氧剂168成分
巴斯夫抗氧剂168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它的成分包括多种化学物质。
其中主要成分可能包括苯酚类化合物、芳香族胺类化合物、酚醛树脂等。
这些成分在产品中起着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防止产品因氧化而褪色、变质或失去原有的性能。
此外,抗氧剂168可能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载体材料、稳定剂等,这些成分有助于提高抗氧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总的来说,巴斯夫抗氧剂168的成分是经过精心配比的,以确保其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发挥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成分配比可能因产品型号和用途而有所不同,建议在使用前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生产厂家以了解详细的成分信息。
不同抗氧剂的用途

各种抗氧剂的用途抗氧剂1010为一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 ABS树脂,PS树脂,PVC,工程塑料,橡胶及石油产品等。
于产品之聚合,制成或最终使用阶段均适用于添加。
-抗氧剂1076为优良的非污染性无毒抗氧剂,有较好的耐热及耐水抽出性。
广泛用于聚烯烃、聚酰胺、聚酯、聚氯乙烯、ABS树脂和石油产品中,常和抗氧剂DLTP协同使用以提高抗氧效果。
-抗氧剂168为一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 ABS树脂,PS树脂,PVC,工程塑料,接著剂,橡胶及石油产品等。
于产品之聚合,制成或最终使用阶段均适用于添加。
-抗氧剂264在石油工业中是各种润滑油,二次加工汽油、石蜡和其他一些矿物油的优良的抗氧化剂。
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聚脂,纤维素树脂和泡沫塑料的廉价通用抗氧剂,特别适用于白色或浅色制品。
尤其是食品级塑料和包装食品用聚合物材料以及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白色或浅色制品的抗氧化剂、稳定剂。
是顺丁胶、丁苯橡胶等不污染性抗氧剂、稳定剂。
本品因本身的特征,国内外都有广泛用于动植物油脂以及含动植物油脂的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
-抗氧剂1098是一种不变色、不污染耐热氧化,耐萃取的高性能通用抗氧剂。
它主要用于聚酰胺、聚烯烃、聚苯乙烯、ABS树脂、缩醛类树脂,聚氨酯以及橡胶等聚合物中,也可与含磷的辅助抗氧剂配合使用,以提高抗氧化性,一般用量为0.3-1.0%。
-抗氧化剂2246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高效非污染型抗氧剂。
在橡胶工业中,本品是合成橡胶,胶乳和天然胶的抗氧剂,是酚类抗氧剂中较优良的品种之一。
加入本品的橡胶制品可抗热氧老化,部分地防止光照臭氧老化和多次变形的破坏。
并能钝化可变价金属的盐类。
用于浅色和有色橡胶制品,在塑料工业中,本品能阻止氯化聚醚,耐冲击聚苯乙烯,ABS树脂,聚甲醛,纤维素树脂的热老化和光老化,用量为0.5-1%。
抗氧剂300适用于聚烯烃、聚酯、聚苯乙烯、ABS树脂和聚氯乙烯等。
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

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王立娟王鉴王焱鹏谢文杰(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大庆,163318)李桂杰(大庆输油分公司,大庆,163318)摘 要 简要介绍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机理、结构特点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类抗氧剂最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受阻酚抗氧剂抗氧化机理发展方向 过去几十年聚合物材料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由于其质量轻、强度高,易于熔融加工,已逐渐代替传统材料如木材、金属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1]。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聚合物材料在光照或极度高温下加工、使用时会发生降解,从而影响聚合物的加工稳定性和长期热稳定性,进而使其物理性能和外观受损[2]。
为了防止聚合物材料的氧化降解,最有效的方法是向聚合物材料中添加抗氧剂。
受阻酚类抗氧剂作为主抗氧剂是防止聚合物氧化降解最重要的一类商用抗氧剂。
1 受阻酚类抗氧剂作用机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聚合物的自动氧化过程是一系列自由基反应过程。
聚合物材料在高温加工或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从生产加工中带入催化剂的残渣和官能团,诱发导致高活性自由基产生,在氧气环境下,迅速氧化成高活性的过氧自由基(ROO ·)。
ROO·和R-H反应又生成新的碳链自由基(R·),这样将构成一个循环,使得新的自由基不断产生。
氢过氧化物对热和光是敏感的,会发生氧化降解,生成的RO·和HO·继续参加自由基链反应,加速了降解反应。
受阻酚类抗氧剂是一类在苯环上-O H一侧或两侧有取代基的化合物。
由于-O H受到空间障碍,H原子容易从分子上脱落下来,与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羟自由基(·O H)等结合使之失去活性,从而使热氧老化的链反应终止,这种机理即为链终止供体机理[3]。
由聚合物的老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可以有效地捕获烷基自由基,就可以终止该氧化过程。
因此需要防止过氧自由基的生成,但生成过氧自由基的反应速度极快,所以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自由基捕获剂就会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1010 ≥ Irganox 330 > BM P µ Top ano l CA > SW P。
对于酚类抗氧剂来讲, 阻聚型和非阻聚型 的抗氧剂与自由基的反应活性及自由基的捕捉 数正好相反。 因而对于相对氧化速度小的 PP、 PE, 如 T ab. 3 所示, 两个邻位被取代的阻聚型 的抗氧剂的效果较好。 但是对于像聚丁二烯这 样氧化速度快的聚合物来说, 邻位上有一个 R 基的非阻聚型抗氧剂与自由基的反应活性高, 有抗氧化的效果。 另外, 分子量比较低的抗氧剂在高温下使 用时易挥发或升华, 不仅活性消失, 而且还会对 环境和人体造成毒害, 因此期待着高分子量抗 氧剂的产生。 热、 氧、 pH 值、 NO x 等能引起黄 变, 在选择酚类抗氧剂时应注意。 当与磷系并用 [4 ] 时, 可以改善黄变的产生 。 2. 1. 2 胺类抗氧剂: 胺类抗氧剂分为 1 级, 2 级和 3 级三类。 1 级和 2 级胺类抗氧剂的结构 如下:
1 抗氧剂选择的重要性
自由基、 过氧化物自由基、 过氧化氢等劣化因 子, 进而促使材料降解。 氧化反应的抑制, 是通 过 捕 捉 在 光、热 等 的 作 用 下 生 成 的 R ・ 和
・ ROO , 使其失去活性, 将 ROO H 分解成无活
性的物质来实现的。 抗氧剂一般分为自由基捕 捉剂和过氧化氢分解剂。 不同的抗氧剂有不同 的稳定化结构, 其特性和作用也不一样。 因此抗 (1) 氧剂的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 。
高分子材料因其加工容易、 质轻、 强度高、 价格便宜等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 泛的应用。 但是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或长 期在高温、 有氧情况下使用时, 会出现材料劣 化, 并伴随物性降低、 外观不良等现象。 为了防 止材料的劣化, 通常须在材料中添加多种助剂 和抗氧剂。 特别是近来基于高温加工以提高生 产效率, 为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延长材料的使用 寿命以及为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材料回收等需 要, 对材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应地 对抗氧剂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针对抗氧剂的使 用要求, 本文简要介绍有关抗氧剂的特征及作 用。
在聚丙烯中并用的效果。 当酚类抗氧剂和硫类 抗氧剂并用时, 比酚类抗氧剂单独使用时有更 高的长期防止氧化的效果。 磷系抗氧剂可以分 解过氧化氢, 主要作为加工时的抗氧剂使用。 [6 ~ 8] 。 正如图 F ig. 3 所 F ig. 3 是它的加工实例 示, 由于加工温度的不同, 加工稳定性有所差 异。 在通常的加工温度下 ( 200 ℃附近) 磷系抗 氧剂被使用, 在高温情况下, 磷系抗氧剂和酚类 抗氧剂并用, 酚类抗氧剂可以捕捉过氧化氢, 使 得磷系抗氧剂更加稳定, 从而表现出协同效应。 例如, 在阻聚型酚类抗氧剂中并用有机磷 酸酯, 其自由基的捕捉数大大增加[ 2 ]。 机理如 下:
ROO H + H 2N R 2 —→RC = O + HN R 2 + H 2O
过去, 硫磺化合物被认为是专用过氧化物 分解剂。 一般认为硫磺类抗氧剂形成了硫磺酸 化物的诱导体, 所以分解能高。 但是硫磺类抗氧 剂具有如下所示的氧化剂的作用, 从而具有负 效应。
RCH 2CH 2 SO H + R ′ OO H —→ RCH 2CH 2 SO ・+ R ′ O ・+ H 2O
氮原子的不对称电子提供给自由基一个电 子, 自身变成阳离子, 自由基得到一个电子变成 稳定结构。 这个反应难易程度与氮原子失去电 子的难易程度及胺基的电子云密度成正比。 胺类稳定剂一般容易着色, 通常不适合用 于塑料材料中, 主要用于炭黑填充的弹性体中。 2. 2 过氧化氢分解剂
ROO H
heat, ligh t heat, ligh t
的化学结构。
F ig. 1 Stab il iz ing m echan ism of inh ib itor phenol ic an tiox idan t
酚类抗氧剂有捕捉过氧化自由基的作用,
作为加工时以及长期防止氧化的抗氧剂使用。
Ξ 收稿日期: 2002206225; 修订日期: 2002210216 作者简介: 马建民 (1971- ) , 男, 硕士, 工程师. E 2 m ail: m ajm @ qd ic. com
价金属离子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 生成自由基, 促进自动氧化开始, 导致高分子材料劣化。 此反 应开始之前, 过氧化氢必须分解为离子。 分解剂 是使能起自动氧化引发物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无 活性的物质, 从而也是抑制自动氧化发生的物 质。 作为分解剂, 一般为磷系 ( 有机磷酸酯) 、 硫 磺系和胺类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分解机理如 下:
2 抗氧剂的稳定结构及特征 2. 1 自由基捕捉剂
自由基捕捉剂一般分为酚类和芳香族胺类 两种。 在塑料材料中一般使用着色小的酚类抗 氧剂, 在橡胶中使用芳香族胺类抗氧剂。
2. 1. 1 酚类系: 酚类系的抗氧剂一般含有如下
高分子材料的劣化就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 或长期在高温有氧条件下使用时生成了乙烯基
Pheno l an tiox idan t Irganox 1010 Irganox 1076 Irganox 330 Top ano l CA SW P BM P add itive level is 0. 2 p h r. B rittle tim e (150 ℃ h ) 860 264 240 120 48 48
摘要: 简要介绍了抗氧剂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并简要介绍了不同抗氧剂并用的效果。 关键词: 抗氧剂; 酚类; 磷类; 硫磺类; 胺类; 作用机理;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 O 631.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555 ( 2004) 0520046204
第 5 期
马建民等: 抗氧剂的特征及作用
47
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 (R ・ ) 夺取了酚类 抗氧剂的 O H 基上的 H , 自身变成 RH , 同时抗 氧剂变成 ( 1) 的结构, 通过苯环的共振变成 ( 2 ) 的结构, 进一步与自由基反应变成 ( 3) 的稳定结 构。 一个抗氧剂分子可以使 2 个自由基失活。 对 于自由基的稳定效果, 一要看它与 O H 基的反 应性; 二要看它对自由基的捕捉数 。 T ab. 1 列 出了抗氧剂分子上的 O H 与自由基的反应性,
F ig. 2 Com par ison of long- term an tioxy gena tion ◇: AO 21 S21; ●: AO 22 S 21; □: AO 21 S22; ▲: AO 22 S 22; ×: AO 22; Ξ : AO 21.
硫磺体系一般用在要求长期具热稳定性的 产品中。 但是由于硫磺会有难闻的气体产生, 所 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过氧化氢分解剂能捕捉自身的自由基而失 活, 所以单独使用时的抗氧化效果很低。 而且, 对于抗氧剂来讲, 酚类的 1 个 O H 基可以使 2 个自由基失活, 胺类的 1 个 N H 2 可以使一个自 由基失活。 不管是哪一个, 如果能使已经和自由 基反应失活的抗氧剂再生的话, 稳定剂的寿命 将大大延长。 因此两者并用使用时的抗氧化效 果要比单独使用时高得多。
磷酸酯与 ( 1) 化合物反应, 经过 ( 2) 中间体, 然后 又还原为原来的化合物, 重新恢复活性, 抗氧化 的效果大大增加。 同时在加工成型时的劣化得
第 5 期
马建民等: 抗氧剂的特征及作用
49
到控制, 消除了色变。
性大大提高 ( 机理结构与作 用机理。 由于不同的抗氧剂有不同的特性及作 用, 因此好好把握其特性并加以利用, 可以赋予 现有的高分子材料更高的附加值, 有可望形成 一个新的领域。
n value
2 . 00 1 . 97 1 . 92 1 . 71 1 . 26 1 . 13
自由基夺取胺类化合物上的 H , 而自身失 活。在这种情况下, 胺类分子上的 H 越活泼, 反 应越容易进行。 因此具有以下特征的胺类化合 物的抗氧化性能优异: ①脱 H 后的胺类化合物
・ A 的稳定性好; ②胺类化合物苯环上的邻位有
ROO H + (RO ) 3 P —→RO H + (RO ) 3 P= O ROO H + S (CH 2CH 2COO R ) 2 —→ RO H + O = S (CH 2CH 2COO R ) 2
当酚类单独使用时, 与自由基反应生成化 合物 ( 1) , 自由基被失活了的同时稳定剂也变成 稳定的化合物。 但是与有机磷酸酯并用时, 有机
3 抗氧剂的并用
[5 ] F ig. 2 所示为酚类抗氧剂和硫类抗氧剂
. tem pera ture F ig. 3 Processing stab il ity vs 1: no add itive; 2: P 21 ( 0. 1) ; 3: T S 21 ( 0. 1) ; 4: ST 21 P 21 (0. 1 0. 1).
n+ (n+ 1) +
RO ・ +
・
OH
ROO R ′
RO ・+ ・O R ′
・ RO + M e ・
(n+ 1) +
ROO H + M e ROO H + M e
+ ・O H + H+
RO 2 + M e
(n+ 1)
过氧化物特别是过氧化氢在热、 光以及多
4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年
供电子基团, 如 2 级胺类抗氧剂苯基 Β 萘胺 等[ 2 ]。 第 3 级胺类抗氧剂的结构如下:
R R ′ N ∶ + ROO R″
・
R R′ N R″ + ROO
O H 基与自由基的反应性受到其邻位 R 基 的空间阻碍的影响, R 基越大, 阻碍越大, 反应 活性越小。在邻位上有一个小的 R 基团的抗氧 剂的反应速度最快, 其次是有两个小基团的抗 氧剂, 然后是一个大的基团的抗氧剂, 最后是两 个都比较大的 R 基团的抗氧剂。由于空间阻碍 变大, 反应速度降低。 但是与 1 摩尔相当量抗氧 剂的自由基的捕捉数如 T ab. 2 所示的那样, 与 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 Irganox 1076 ≥ Irgan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