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
劳动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劳动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8.07.15•【文号】劳力字[1988]2号•【施行日期】1988.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劳动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通知(劳力字[1988]2号1988年7月15日)随着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亟待加强。
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组织劳务输出,投资省,见效快,既能治穷致富,又能推动智力开发。
这是贫困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个起步产业,也是促进生产力要素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新的合理组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振兴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精神,特作如下通知: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各级劳动部门,特别是各贫困县的劳动部门要把搞好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要有计划地建立健全乡镇劳动服务公司;摸清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根据劳动力的构成及不同素质情况,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制订劳动力资源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具体指导和帮助各级劳动服务组织开展活动。
这项工作以劳动部门为主,各级经济开发(扶贫)组织要积极配合,及时做好协调工作。
二、要大力组织劳务输出。
这是当前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各地劳动部门、开发办和各类劳动服务公司要在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疏通渠道以及建立健全信息网、协作网方面积极工作。
按照“东西联合,城乡结合,定点挂钩,长期协作”的原则,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劳动部门要有计划地从贫困地区吸收劳动力,要动员和组织国营企业招用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劳动力;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挂钩联系,共同创办劳务基地,发展长期劳务合作。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5.09•【文号】•【施行日期】2014.05.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省(区、市)扶贫办(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办: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宣传工作,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2014年5月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件),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政策,服务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扶贫开发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工作思路按照“大题大作、搞好策划,整合资源、建设平台,把握导向、注重实效”的要求,着力构建协调互动、上下联动、正面引导、突出重点的宣传工作新局面,做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网络有信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为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三)工作原则1、实事求是,正面为主。
进一步壮大主流权威声音,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既要全面客观正面宣传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反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争取国际国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发[1987]9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发[1987]95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0ffc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a.png)
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发[1987]95号1987年10月30日)全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单纯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根本转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开发作为一项将最终解决中国贫困地区农民温饱问题,进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历史性事业,不仅得到了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而且得到了国家各级机关、群众团体、人民解放军、民主党派、科研教育单位、工商企业等社会各界以及发达地区的广泛支持。
目前,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已经起步,进展较快,效果明显,形势很好。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扶贫没有完全落实到户,解决温饱不够稳定。
因此,当前工作的关键不是再提出什么新的口号,而是以实事求是和精神的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已经明确的方针和目标,深入调查,总结经验,研究问题,狠抓落实。
在坚持改革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扎扎实实地实现“七五”期间解决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目标,加快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面貌创造条件,这就是经济开发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明确工作重点,扶贫落实到户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是贫困地区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实现这一任务的考核标准是,现在的贫困户能否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扶持,从而在一九九○年前解决温饱问题。
目前有三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空喊三年五年解决温饱,没有扶贫到户的具体规划和措施;二是要求过高过急,脱离了现实财力、物力的可能;三是不论穷富一起扶持,又犯了平均主义的毛病。
7.第七届国务院机构(1988.3—1993.3)

第七届国务院机构(1988.3—1993.3)(1988 8.13)《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88)54号】1、国务院办公厅和部委(42个):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产部,建设部,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物资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2、国务院直属机构(19个):国家统计局,国家物价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土地管理局,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版权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3、国务院办事机构(5个):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4、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15个):(1)直属局级的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7个):国家外国专家局(由国务院办公厅归口管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专利局(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国家税务局(由财政部归口管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由财政部归口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由轻工业部归口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卫生部归口管理);(2)司局级的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8个):国家核安全局(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国家保密局(由国家安全部归口管理),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由地质矿产部归口管理),国家测绘局(由建设部归口管理),国家黄金管理局(由冶金工业部归口管理),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由对外经济贸易部归口管理),国家文物局(由文化部归口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5、国务院事业单位(5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变化设置:第二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1,撤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组建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干部下乡与贫困治理:“第一书记”的职能定位及其价值实现

干部下乡与贫困治理:“第一书记”的职能定位及其价值实现作者:谢建平田有煌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06期[摘要]党中央从国家顶层设计上不断强化乡村贫困治理制度的供给与创新,由最初1984年国家部委机关选派干部下乡参与扶贫的尝试,进而发展到“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探索与设置,这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一种制度创新。
通过给贫困村引入干部下乡新机制,并明确“第一书记”参与扶贫的工作职能和努力方向,以期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推动乡村贫困治理,达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第一书记;贫困治理;职能定位;价值实现[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6-0076-05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世界性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来说,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各国政府为了治理贫困问题,先后采取了诸多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及其现象同样不容小觑。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反贫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清晰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國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1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必然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所在,更是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内在诉求。
新时期以来,中央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连续多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党和政府的惠农惠民政策供给不断,农业税取消、扶贫项目进村、扶贫救济等贫困治理措施不断深入农村,然而此类外在的“输血式”贫困治理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为此,党中央从国家顶层设计上不断强化贫困治理制度的供给与创新,由最初国家部委机关选派干部下乡参与扶贫的尝试,进而发展到“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探索与设置。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成就·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成就·经验作者:王玉福闫艳来源:《理论导刊》 2018年第11期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先后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扶贫开发、扶贫攻坚、综合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等五个阶段。
经过40年的扶贫实践,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中国的扶贫实践不仅惠及中国人民,对世界减贫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取得这一成就的基本经验包括:立足贫困状况,适时调整瞄准对象,注重开发式与救济式、保障式扶贫相结合,注重党的领导下贫困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注重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扶贫历程;扶贫成就;扶贫经验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11-0004-06作者简介:王玉福(1995-),男,山东日照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闫艳(1973-),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帮助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扶贫开发的历程、深入分析扶贫成就、总结扶贫经验,对如期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的艰辛历程从1978年至今,我国的扶贫开发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
”[1]1978年以前,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农民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严重制约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是那一时期农村领域发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986]3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986]39号](https://img.taocdn.com/s3/m/c3b0f5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6.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986〕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了加强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指导,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的贫困面貌,国务院决定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陈俊生(国务院秘书长)顾问:林乎加(农牧渔业部顾问)副组长:朱荣(原农牧渔业部副部长)李瑞山(国家经委经济顾问)徐青(国家计委副主任)郭树言(国家科委副主任)成员:王明达(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恩同(民政部副部长)迟海滨(财政部副部长)潘遥(商业部副部长)陈耀邦(农牧渔业部副部长)徐有芳(林业部副部长)杨振怀(水电部副部长)王展意(交通部副部长)何界生(卫生部副部长)刘堪(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相龙(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杨雍哲(国务院“三西”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调查研究;拟定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和总结交流经验。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朱荣同志主持。
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开发办”),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农牧渔业部,杨雍哲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国务院办公厅一九八六年五月十六日——结束——。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6.07.06•【文号】国办发[1996]26号•【施行日期】1996.07.0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96]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西部地区互助合作,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对于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为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发[1994]30号)确定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办公厅一九九六年七月六日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国务院: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共同为贫困地区解决群众温饱、脱贫致富作出努力,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现就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安排意见报告如下:一、经商有关地方政府同意,确定由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与甘肃省,上海市与云南省,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与陕西省,浙江省与四川省,山东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与青海省,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市与贵州省,开展扶贫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请示的通知
【法规类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
【发文字号】国发[1990]15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90.02.23
【实施日期】1990.02.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请
示的通知
(国发[199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近几年来,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二百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已由一点一亿减少到四千万人。
预计到1990年底,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可基本得到解决。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的问题,任务还相当艰巨。
在今后一个时期
内,扶贫开发工作仍要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国务院各部门及社会各界要继续关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工作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为彻底改变我国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务院
一九九〇年二月二十三日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请示
今年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最后一年,同时也需要提出加强九十年代贫困地区开发工作的意见。
根据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继续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贯彻执行扶植政策,逐步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定,最近我们与国家计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下一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共同进行了研究。
现将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
一、“七五”期间扶贫的预期成果和九十年代的艰巨任务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活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根本转变,并相继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据统计,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二百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一点一亿减少到1989年的四千万人,减少了七千万人。
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今年年底全国可以基本实现1986年国务院提出的“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近几年的扶贫开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老革命根据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和关怀,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欢迎,被农民称之为共
产党的一大德政。
然而,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
(一)解决温饱问题不平衡、不稳定,而且标准很低。
到今年底,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仍会有一小部分地区不能完全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工作难度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和深山区、多灾地区、库区、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地方病高发区。
解决这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仍要继续努力。
同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贫困地区,也很不稳定,一遇自然灾害,仍有10~20%的贫困人口饱而复饥、暖而复寒。
此外,许多地区反映,在近年物价不断变动的情况下,即使人均收入达到二百元,维持温饱也很困难,只能进行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二)生产、生活条件很差,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目前,全国贫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