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诗歌的鉴赏。

说到古代诗歌,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诗歌有哪些题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类整理一下吧!1. 山水田园山水田园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这类诗歌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江河湖海、山川草木等。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长江滚滚来”就是对江河壮阔景色的生动描绘。

2. 爱情离别爱情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另一个常见的题材。

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离别的不舍。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黄河入海流”就是对离别之情的象征性表达。

3. 励志奋发励志奋发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正能量题材。

这类诗歌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对励志精神的赞美。

4. 怀古思今怀古思今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历史题材。

这类诗歌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

比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里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就是对古人奋斗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

5. 咏物抒怀咏物抒怀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生活题材。

这类诗歌通过对自然物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举头望明月”就是对月亮美丽景象的赞美,而“低头思故乡”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代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既有激励人心的励志诗篇,又有回顾历史的怀古之作;既有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古代诗歌分类和鉴赏技巧

古代诗歌分类和鉴赏技巧

古代诗歌分类及鉴赏技巧一、按表达方式分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

在抒情诗中,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融情入景,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

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

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

叙事诗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中国是一个诗国,但数量庞大、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长恨歌》等寥寥几首。

二、按表现形式分(体裁)1 、古体诗四言古诗:出观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杂言古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指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以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吟”、“曲”等。

)2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颧雀楼》)绝句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律诗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排律3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4 、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戏剧(只是供演出的剧本)杂剧传奇三、按内容分(题材)1.送别赠别诗。

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一、咏史怀古诗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一般是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等。

(一)咏史怀古诗特点①咏史怀古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②思路:历史上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思想感情。

鉴赏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的相似点。

(二)咏史怀古诗常用表达技巧①对比。

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时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

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并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

②融情入景。

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

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

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

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③拟人。

以物作证,这个物都具有永恒的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者出现的。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1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1分析

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
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
思乡的季节: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秋、冬、春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思乡诗注意积累意象。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5 边塞征战诗
• 鉴赏要点: • 1写了什么:所写景和事 • 2为什么写这些(抒发什么情感):
• 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场面的残忍悲壮、
3 送别诗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意送别诗中与贬谪有关的情感
别薛华 王勃
依依惜别之情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同情友人之情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替友人愤懑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同病相怜之情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鼓励友人之情
3 送别诗
•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 (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 见的一种主题。
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 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 句直接抒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 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 的爱国激情。
边塞征战诗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 绝域阳光道,胡烟与塞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祈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古从军行 李颀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代诗歌的主题分类及鉴赏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的主题分类及鉴赏的一般规律

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的的主主题题分分类类★ 识别要点:阅读古代诗歌,先要总体把握其类别,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才不会离谱。

一、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⑴ 戍边报国 ; ⑵ 渴望安定 ; ⑶ 思念故乡 [ ⑴苦寒 ⑵尚武 ⑶思乡 ⑷征战 ⑸风俗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使至塞上》(王维) 《渔家傲》(范仲淹)二、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也有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⑴ 赞美山河 ; ⑵ 热爱生活 ; ⑶ 闲适安逸 ; ⑷ 超脱避世; ⑸ 恬静淡泊如:《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归园田居》(陶渊明)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典故(含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往往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沧桑变化,以达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⑴ 仰慕先贤 ; ⑵ 借古讽今 ; ⑶ 评价史实 ; ⑷ 怀才不遇 [ ⑴ 品史 ⑵ 览古 ]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赤壁》(杜牧) 《咏史》(班固)四、羁旅行役诗:通常借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来表达心中所想,也有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⑴ 文人失意 ; ⑵ 游子哀伤 ; ⑶ 世民困苦 ; ⑷ 互勉自励如:《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枫桥夜泊》(张继)五、思乡怀人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⑴ 思亲念友 ; ⑵ 乡情乡愁 ; ⑶ 怀人闺思 ; ⑷ 客居游学 ; ⑸ 伤离恨别如:《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六、写景咏物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抒发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苦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

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

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

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①“蜀先主”是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天下”二字既表明了刘备志在天下的气魄,也指出他威摄天下的功业。

“千秋尚凛然”渲染、突出了刘备的,也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的之情。

②“得相”句是指刘备得到的辅助,开创了大业。

“生儿”句是指由于儿子刘禅,葬送了基业。

③联系注释思考,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答:④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答:【解析】①英雄气概;仰慕、崇敬②诸葛亮;不能效法先人的贤德(或答“不象贤”亦可)③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一、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话说古时候,诗人们可是有很多种题材的诗歌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来看看“山水田园”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描绘自然风光,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等描绘手法,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爱情离别”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痛苦。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再来说说“抒怀励志”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还有一类诗歌叫做“咏史抒怀”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通过回顾历史,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这里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

我们来说说“送别赠言”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在离别时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过潇湘之浦。

”这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古代诗歌的题材繁多,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表达爱情离别的诗篇;既有抒怀励志的人生感悟诗,也有咏史抒怀的历史回顾诗;既有送别赠言的离别诗篇,也有亲情友情的友谊诗篇。

这些诗歌作品,既展现了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版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版

(讲义抒情方式:①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借古抒怀 怀人伤己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彩舟云
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
•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 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怀古咏史诗小结
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 陶渊明 王维 孟浩然 清新 清幽 恬静 隐逸
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 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 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 、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即借 景抒情
矣,尚能饭否
• ②对比
•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 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 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 ③虚实结合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④联想想象
•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 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 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1.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2.思想内容: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②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⑥揭露封建剥削。

3.艺术特色: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

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

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此类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4.考查重点:理解、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诗)中的艺术形象及思想感情;区辨及鉴赏诗中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鉴赏诗作名家的语言风格。

(二)咏物言志诗1.概念: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2.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表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表明心迹,表达对某种节操的坚守;表达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的抨击。

3.艺术特点:①意象: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即单纯与丰富的统一;②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对“物”的描摹注重形神兼备,取其神韵,略其形貌,虚实结合;③从构思看,善于寄托、巧于立意,“如水中盐,密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钱钟书语)物我相融,托物寄意,借以自我写照;④表达技巧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⑤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借助物象的组合而成的景象表达情感⑥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

4.考查重点:把握咏物言志诗咏物“取神韵,略形貌”的特征;理解、分析“物与志”的“契合点”;鉴赏咏物言志诗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边塞征战诗1.概念: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

边塞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初唐——愤怒与沉郁;盛唐——雄浑与自豪;中唐——苍凉与幽怨;晚唐——萧飒与悲苦,先后承接。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2.思想内容: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及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及民族风情、民族交往;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黜武的统治者。

怨而不怒、悲而能壮,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同时思想感情复杂而又矛盾,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穷兵黜武和献身精神的矛盾3.艺术特点:①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②常见意象有:景物有:大漠、关山、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箭飞、马走;用品及乐器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笳、琵琶、羌笛等;地名和民族名有:碛、西、轮台、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等;③语言风格: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4.考查重点:分析边塞诗所用的特定词语或意象的作用;分析鉴赏边塞诗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区辨并鉴赏边塞诗运用表现手法的作用等。

(四)怀古咏史诗1.概念: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临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身世共鸣,或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诗作。

2.思想内容: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③借古人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境遇,或抒写怀才不遇之叹,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④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3.艺术特点:借古喻今、借人喻己、对比衬托、侧面烘托、即景抒怀、用典抒情言志等。

4.考查重点:诗中所咏的史实及人物的理解;诗人借史的用意及思想感情;诗作艺术手法对刻画形象、表达主旨思想的作用。

(五)送别留别诗1.概念: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则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亲友别离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涌现了以表达离愁别绪为主题的送别留别诗。

2.思想内容:①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抒写的是对亲人离别之情、对友情的咏唱;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友情加知音,借别离以希望为慰籍,于慰籍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④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3.艺术手法:或直抒胸臆,或借助意象寓情于景,或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用于本类诗的意象有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杨柳、明月、夕阳、灞桥等。

语言风格:或感伤凄婉,或慷慨悲壮,或炙热真挚。

4.考查重点:考查抒情方式的区辨及作用;借助意象创设的意境或形象;分析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区辨表达技巧及其表达作用等。

(六)思乡怀远诗1.概念: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

思妇闺情诗,羁旅行役诗当包含在此类诗中。

2.思想内容:作者羁旅行役的困苦孤独,青楼香馆的生别悲离,宦海仕途的沉浮颠沛,家园乡关的无限愁思等等。

3.艺术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对比等。

常见意象有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鸡鸣、车铎、板桥、山路、落日、秋风、孤帆等。

4.考查重点:分析作者思乡怀人的原由;作者因事因景引发的所思所感;鉴赏作者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等。

(七)即事即景感怀诗1.概念: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或眼前景物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2.思想内容: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情深意长的劝勉,游历山水的感悟等。

3.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想象与联想、烘托与渲染等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4.考查重点:分析诗歌即事即景而引发的所思所感所想,鉴赏诗作刻画的形象,区辨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赏析炼字炼意所在。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及其常见意象与主题列表诗歌类别常见诗题标志常用意象例诗表现的思想情感送别诗送、赠、别柳、酒、歌、船、南浦、长亭、短亭、灞陵(灞桥)、暮色、杨柳、杨花、柳絮、春草、春色、水、谢亭、夕阳,秋月、西楼、劳劳亭等《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爱情诗闺怨诗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雨霖铃》(柳永)《鹊桥仙》(秦观)《一剪梅》(李清照)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边塞诗出塞、从军、行、古风、歌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大漠、轮台、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碛西、雁飞鹰扬、雪山孤城、长云秋月、箭飞马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凉州词》(王之涣)《出塞》《从军行》(王昌龄)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人同情征人、批判统治者山水田园诗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山居秋暝》(王维)《过故人庄》《宿建德江》(孟浩然)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羁旅行役诗驿道、征铎、马、杜鹃、船(舟)、鸿雁、浮萍、飞蓬、客、飞鸟等《旅夜书怀》(杜甫)《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羁旅愁思、思乡思亲、征人思乡、闺中怀人怀古咏史诗咏、怀(标题往往古迹名称)某个古迹、某个(些)古人某段史实《石头城》(刘禹锡)《贾生》(李商隐)《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讽今、感叹盛衰无常、感叹物是人非、感慨壮志未酬咏物诗咏、吟(标题往往出现具体事物名称)松梅竹菊、蝉峰等事物《卜算子咏梅》(陆游)《墨梅》(王冕)《石灰吟》(于谦)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