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课程变革

核心素养的数学实践与课程变革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的专题报告,建议数学老师学习一下!

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本质上与以人为本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核心素养抽象为这样几句话:核心素养是后天习得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而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表达出来的东西;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是可监测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三个方面,最终要落实在人即受教育者身上。

如何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想,最终还是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

我们以数学学科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科教学提出新要求

1.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定义为: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那么,设定数学核心素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所谓数学的眼光,本质就是抽象,抽象使得数学具有一般性;所谓数学的思维,本质就是推理,推理使得数学具有严谨性;所谓数学的语言,主要是数学模型,模型使得数学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基于此,我们将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确定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方面。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现在还没有开始正式讨论,但也离不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八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抽象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表现为符号意识和数感,推理能力即逻辑推理,模型思想即数学模型,直观想象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就是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还有三个超出数学范畴的一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学会学习。

在终极目标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秉承这样的基本理念: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提出挑战

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是终极目标,在本质上,这样的目标不是教师短时间“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领悟出来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在一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这就需要把常态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呈现出来。比如: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在设想过程性目标时,不仅要说“经历什么”“探究什么”,还应该明确“得到什么”,比如说,形成“几何直观”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堂课,而应当把相对成逻辑体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思考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什么素养,然后再考虑每堂课怎样体现。

二\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贯串于教学中

如何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数学抽象: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核心词,如符号意识、数感,甚至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都可以归到数学抽象这个素养中。所谓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术语予以表征。简而言之,抽象就是从现实世界进入数学内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

小学阶段通过抽象得到的是基本概念,还包括关系和法则。抽象的方法有两种:对应和内涵。对应的方法就是给研究对象起个名字,内涵的方法就是给研究对象明确定义。我建议老师们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采用对应的方法,重在让学生感悟;以后可以逐渐采用内涵的方法,重在让学生理解。

比如:启发学生理解“数是什么?数的本质是什么?表示数的关键是什么?”

时,在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关系和规律的同时,教师一定要知道这些内容涉及“符号意识”和“数感”这两个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知“数”是一种符号表达,是对数量的抽象,我们可以用对应的方法,从“两匹马”“两头牛”对应到两个小方块,然后再让两个小方块对应符号“2”。仅仅抽象出概念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抽象出概念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和少,因此对应数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大和小。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

“数感”是对数的感悟,其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让学生知道数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比如:对于“100”这个数字,我们可以带100元钱去超市,但不可以带100元钱去买房子。

数学是通过抽象得到一般结论。但是,抽象的东西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抽象的存在。比如:现实中没有抽象的“2”,只有具体的“两匹马”“两头牛”。什么是抽象的存在?我们看到了苹果,看到了足球,感觉到一个圆,离开了苹果和足球,脑子里还有一个圆,基于这样的存在我们能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这样的存在就是抽象的存在。如同郑板桥所说:我画的不是我眼中之竹,而是我心中之竹。老师在课堂上教的不是他在黑板上画出来的、具体的圆,而是一般的、抽象的圆。

2. 逻辑推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词还提到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这都属于逻辑推理。数学内部的发展依赖的就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演绎推理是从大范围内成立的命题推断小范围内命题也成立,只能用来验证知识,不能用来发现新的知识。而归纳推理是通过条件预测结果、通过结果探究成因的推理,其结果是或然成立的,用于发现知识。我们之前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缺少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利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探究成因,比如:探究计算方法规定的缘由。在混合运算中,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对于“3+2×6=3+12=18”这样的算式,可以举例说明:“操场上有3名同学,又来了一

队同学,2人一排共6排。问现在操场上有多少名同学?”其计算的缘由可以理解为:现在同学数=原来同学数+后来同学数=3+2×6,因此可以得到先乘除后加减的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混合运算是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故事,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定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计算。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逻辑推理的过程中,逐渐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会用数学的思维想。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讨论不清楚或者教师讲不明白,那就举例说明。一个好老师的头脑中应该有很多例子,甚至能随时根据需要想出一些例子来。但所有的应用题必须是在生活中能够发生的,不能硬编。

3. 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词还有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等,这都是数学模型素养。数学模型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是沟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因此数学模型是一个核心素养。在现代社会,数学的真正应用是模型,模型已经成为一种语言应用于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甚至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数学模型引发的数学特征就是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主要提到两个模型,一个是加法模型,一个是乘法模型,或者转化成现实问题,一个是总量模型,一个是路程模型。

数学建模突出学生系统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使其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逐步积累数学实践经验,进而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中,评价与考核很重要,除了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还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在近些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我们在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提出的三个原则,基本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关注。

1. 不强调计算速度:重思考深度、轻技巧训练

我认为,小学数学过分强调计算速度是没有道理的,速度的训练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后来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尝试减少题量或

者是延长测试时间。素养培养是慢功夫。学校不能动辄考核教师,否则只会导致教师也要求学生拼命练习,通过反复做题训练速度,培养应试技巧。数学学习是需要思考的,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2. 监测内容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前的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了解、理解、掌握的程度,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我们要求监测内容中要蕴含数学素养,比如: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等,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这样一道题目。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举行跳绳比赛,每班派10人参加比赛。已经赛完9人,将派最后1名同学上场。五年一班可以在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这两名同学最近成绩是:甲(21、35、39、23、40、25)、乙(27、29、31、33、28、32),这两名同学的平均分差不多,你建议让哪位同学上场比赛?理由是什么?

学生的答案很有意思,城市的孩子大部分都答乙,因为乙的成绩比较稳定;但是郊区有一些孩子生活经验丰富,认为得看赛完九次之后的成绩,如果五年一班输了,那就可以让甲参加比赛,因为甲的成绩跳跃比较大,冲一冲没准这次就赢了。这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与生活阅历有关的。

3. 采用满意原则: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开放题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开放题应当采用加分原则。我曾经给小学四年级出过这样一道题:有两个居民区,中间有一条道路连接,现在要在路边建一个超市,你建议建在哪里?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答应该建在中间位置,因为大家走得一样远,这样的回答有道理,可得满分;有的学生答要看居民区人的多少,应该离人多的居民区近一点,这样的回答更好了,可以多加两分;还有的学生答需调查哪个居民区去超市的人多,按比例来建,这样的回答可以再多加两分。只要学生答得更好,就可以给他加分。

在这样的测试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结果判断学生答案的对和错,重要的是判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有道理,是否合乎逻辑;只要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就应该满意,这就是“满意原则”,如果答得更好或者更深度可以再

加分。由于开放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这就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出题,还要有判断思维是否有逻辑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们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思维的和实践的经验,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1.文化的传播者2.潜能的开发者3.学习的促进者4.发展的伴随者5.教育的探究者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四、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稳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调整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提出猜想,培养创新精神,渗透核心素养。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营造有趣开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之中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

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优化教学设计,让数学核心素养渗透于教学内容中。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切入点,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渗入数学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关于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我国古代关于方程解析的研究,将《九章算术》中的解题方式与现代方程应用方式进行类比,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数学文化知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在应用时要控制好使用的力度,不宜占据过多的课时。 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才是高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完善评价考核,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教师要完善数学评价考核方式,改变传统重成绩轻过程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将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之中,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在设计考试题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深度融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18-11-07T14:30:26.7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作者:孟鑫 [导读]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名篇佳作,还要在进行科研探讨,我的科研主题是如何从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意识。 吉林省舒兰市第八中学校132600 摘要:教师作为活跃在历史舞台最长久的一个职业,经过几千年的洗礼,越来越让人敬重。从孔子的好为人师,有教无类;到如今的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我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仅要端起书本按照教案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进行全面教育,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一名教师应当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名篇佳作,还要在进行科研探讨,我的科研主题是如何从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意识。 关键词:教育课外阅读作文意识 一、学生普遍恐惧作文 1.能力普遍较弱。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阅和反思,我发现学生恐惧作文的一个原因是能力普遍较弱。无论面对材料作文还是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学生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不会写或者不知道写什么。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习惯面对题目抒发情感或者志趣,换句话说,当面对美好景色或者触人心扉的画面时,学生往往只会在心里感叹一番,却没有用笔记录下来的习惯。这种习惯的缺失导致学生不会记录生活,不会运用笔头“说话”。长时间的习惯缺失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只知感慨、不知记录,这是导致能力较弱的原因。 2.兴趣及意志力缺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放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上也是如此。面对动辄成百上千的字数要求,很多学生看到了这些就打起了退堂鼓,在心里便开始厌倦了写作文,更谈不上对作文产生兴趣了。那些对作文有一些小兴趣的同学在长期的作文训练中,也会出现事例反复使用、感情使用枯竭的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并不能即时解决的话,那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兴趣也在逐渐的消失殆尽。当学生面对作文产生排斥心理时,想要提高他们的协作意识则变得艰难许多。在检查学生积累优美语段的时候我发现,对于积累这一行为,学生往往没有意志力。只有极少的学生可以不在老师的监管之下保质保量的完成积累任务,这样的学习意志,自然很难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就更难在作文这一部分有所突破了。 二、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意识 1.广读书——在阅读量上寻突破。由于现在网络发展过快,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大。学生安安稳稳坐在椅子上读书仿佛是一件困难的事,更不要奢望学生可以“读书破读卷”了。而作文总是要求学生有更大的阅读量,从而做到“下笔如有神”。所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学生作文意识的主要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打算让学生广读书、积累素材,在外国文学中领略异国风光,在传统文学里通读历史,在当代文学里深度剖析社会,在诸子百家例熏陶千年文化。通过大范围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加阅读量,也可以丰富素材,在广阔的阅读例提升他们的写作意识。 2.精读书——在技巧上学方法。广读书不是最终手段,在大范围阅读中找寻方法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大量阅读只是积累,寻找方法才是关键。在量的积累有了一定之后,我准备在质上寻突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课外现代文阅读习题总结方法,在课外现代文阅读中积累详略得当、欲扬先抑、插叙等写作手法,并在大量阅读中摘抄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等修辞语句,让学生在积累本上积累,然后课后进行仿写和背诵。通过这样的基础训练,逐步锻炼学生的写作,使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理论的写作意识。 将课外阅读运用大写作中,是我即将进行的科研主题,我会在过程中寻方法,在积累中获新知。将更多地知识传授给学生,快而稳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意识。 三、课堂问题分析 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中的一个,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在语文试卷里,作文的分值超越所有单项分值。在期中考试的作文里,我发现了些许问题:这次考试作文分为两个,一个命题作文,一个材料作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选择了命题作文。这次命题作文是《春风吹,我忆起您》。大部分的孩子会写,但是不会写好。在这次作文里,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父母和老师,通过与父母、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思念。所以这次作文普遍分数较为满意,也是因为贴近他们所擅长的部分。但是,运用其他人物事例来构架作文,是他们不会的。 究其作文得分较低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够,阅读书目太少,只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而没有开阔眼界发现外面的世界。教会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也是作文提分的一项重要方法。 其次,在写记叙文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学生写的记叙文口语化严重,不会组织语言,讲述起因经过结果的能力还停留在小学写日记的水平上。这也在告诉我,多练一些关于身边小事的随笔,也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方法。 一对一的指导优秀作文也是提升作文成绩的一个关键。在考试前夕,我对几个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随口说了几个描绘时间迅速的优美短语,而学生的作文里,便即刻出现了这几个短语。这不禁让我反思,一对一的讲评优秀作文可能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一个途径。 一次考试不算什么,但是,每一次考试带来的反思与方法,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仔细分析并利用的。这也提醒了我,路漫漫其修远,时间永不待人。我只有快一点、更努力一点,才能帮助这些学生,在奋力拼搏的路上,快速培养学生的作为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东营市第二中学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东营市第二中学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杨向东 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人课程标准,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质性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和本次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心素养是基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再创 造 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该概念的提出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1997年发起的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DeSeCo)项目有着深刻渊源。该项目旨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个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或品质,以应对 日益复杂的时代变化和加速度的科技革新给个人生活和社 会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

(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 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素养反映了个体适应21世纪的共同要求。 鉴于上述倾向,有学者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应该采用“胜任力”,而非“核心素养”这一术语;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社会适应性,而对个人发展关注不够,以“核心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够妥当;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未来社会个体应该具备的高级技能,不能全面涵盖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全部内涵。如果用于分析和理解西方发达国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遵循在体育运动中应当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兼论中小学课堂教 学改革的趋向 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根据这个要求,发展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战场在课堂。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大显成效。 为了研究如何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承担了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新常态背景下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目前已经顺利结题。在研究中,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全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的研究,探索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发展的态势与优势,寻找一些急需解决的,存在于现实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要继续落实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正确分析学情,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原则。《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科学依据,教学设计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课程标准》所承载的课程理念,及本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体会《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描述及实施途径等。 2.科学分析学情,善于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了解并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背景、兴趣需要、思维特征、学习状态、能力水平等,了解学生的客观需要,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最佳条件,为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要认真研究使用的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摆脱课堂教学“教教材”的局面,从而进入“用教材教”的良性状态。 3.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师生积极进入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要认识到学生是资源,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教师也是资源,要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学生经验、地方资源、社区资源、网上资源等有效课程资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内容。 4.制定科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一是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宜,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有这样的目标意识: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二是要在“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好“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内在联系,既有高度又不虚化,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强调重点突出,允许有些目标在较长时间内逐步达成。三是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能

数学核心素养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一、张奠宙: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真、善、美”三个维度。 通俗地说,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 (1)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精确性; (2)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能够欣赏数学智慧之美,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不妨就一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例如从事新闻、出版、法律、外语、中文、历史等专业)来说,他们的数学素养也许就是在高中学段形成的(到大学不学数学了)。对他们来说,在数学能力上要求不可过高,但是却必须具备现代的数学文化修养,能够欣赏数学美,理解数学文明,以便在记者采访、外语翻译、小说创作、历史考察等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应对许多与数学文化有关的常识性问题,并与他人进行基本的数学交流与探究。 二、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认为,“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可见,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人们在超市购物时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境,收银台前排了长长的队等待结账,而只买一两样东西的人也同样和买一车东西的人排队等候。有位数学家马上想到,能否考虑给买东西少的人单独设一个出口,这样可以免去这些人长时间的等候,会大大提高效率。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什么叫买东西少,1件、2件、3件或4件,上限是多少因此,会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买不同件数东西人的数量,用这个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数感的人会有意识地把一些事情与数和数量建立起联系,认识到排队结账这件事中有数学问题,人们买东西的数量(个数)与结账的速度有关系。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了解到,具备数学素养可能有助于人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个情境本身可能并非有明显的数学问题。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再出发? 素养:最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总和,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我们这一轮的课程改革,就像全面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审美情绪等等几大方面,将会成为下一轮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因为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校园围墙内的事,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来没有可以离开社会环境的成长,也从来没有可以离开家庭环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泛教育”的理念,家居是教育工具,社区是教育载体,景观是教育因素,城市、乡村是教育场所;家长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互为环境互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从自身改起,从现在做起。 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文化基础: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自主发展: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真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三、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一、优化目标 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思维起点,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但走进我们的常态课堂,就会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目标都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准,核心素养培育缺失。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笼统。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再次,教学目标设计要重点突出。最后,教学目标要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 二、落实独立预习 自主发展是学生重要核心素养,“独立预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但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研究,没有认真组织安排,预习流于表面形式,预习过程没有落实。 “独立预习”环节强调自学的自主性、独立性。学校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读、思、做、记”分步预习法落实“独立预习”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读”,即通读教材,了解内容。细读教材,品味内容。边读边画,画出重点。“思”,即思考探究,挖掘知识的内涵。对重点难点,深思熟虑,达到融会贯通。“做”,动手做题,在做中发现问题。对课后习题,先试着解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记”,对预习中遇到的难点、不理解的地方等,用不同的符号做好标记,提高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读、思、做、记”分步预习,突出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分步预习法的实施,师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如果说“旧”课程基本理念是以“知识学习”为中心,进而要以教师的“教”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话,那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而要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 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 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活跃氛围; 师生相处要从上下服从,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 总体说,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它的出现,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尤其是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就显得更加重要。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教师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 (3)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将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强调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又一方向。 (4)回归生活。旧课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意义,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改革,需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总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角度出发,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加快学生的成长速度。学生状态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来说,作用显著。 1、核心素养的含义、本质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各个组织均制定了培养模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人和工具、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作为主要内容,可直接传授相关知识、技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自欧盟建立以来,不断将核心培养的培养作为发展理念,希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替代传统的读、写等能力,加快课程改革进度,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业精神、母语等体系,每个体系都能从技能、知识、态度等角度详细描述[1]。从另一方面来说,核心素养具备迁移性、整合性等特征,主要强调相应能力的培养,但并不能否定传统技能,而是将其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国家根据教育改革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加快素质教育速度,工作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需实现创新学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教育部门将提高各个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作为关键,认真、详细的解读文件规定、需求,从而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可通过课程整合,再辅以教学、德育等核心素养实施。所谓的课程整合涉及各个学科,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素养、语言素养等,课程整合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需积极整合相应课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有效的运用探究、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基础教育课程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该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的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帮助老师制定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 比如在教学课堂中,改变教师主讲的形式,让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小组自主讨论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学习本章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话题做相应的报告或宣传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创新。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笔者还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背景的影响下,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通常需结合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一般来说,教学有法,但却不存在定法,教学方式的选择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要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相应课堂的教学就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中较好的教学方法。在

(完整版)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

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 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根本: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 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 负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 1、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 2、学科教学目标要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4、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概念是思维的单位。 5、学科核心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课堂上应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改变学生 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作业设计 “评价”要回答“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问题,是指依据学习目标,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 评价和反馈意见需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反馈意见要详细、具体,应能根据每 个操作给予持续性的辅导。 评价内容和方式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应制定并运用学习活动的 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表现与方法,使不同的学习个体都能够获得成功感。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反思) (一)“活动型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好模式。打造“活动型课堂”,要求学校变革政治学科课程结构,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以往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要求一线政治教师成为“活动型课程”的科学设计者、正确引导者、智慧组织者、坚定实施者。这是一个挑战。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议题相关的实践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感悟、发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选取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更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选择的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食品安全、道路安全、居民搬迁、环境治理等话题,又可以是学生身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在校园穿校服、校园建设及学生关心的其他学校管理制度等。 (四)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全程要周密考虑。对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能够有效应对、机智灵活,从而增强活动型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政治学科活动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我认为,学科活动一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三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四要体现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五)注重课内外活动的一体化、系列化,使课内课外活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今天,课程专家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就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课堂上闭门造车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行在“做中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学生社会活动将首次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课程,课时上占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亮点。 (六)形式可以更多样更丰富。围绕议题的课内活动可以采取表演小品、观看微电影、分析微课、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三层含义:第一,注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注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协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注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但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注重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协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下面,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所以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这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持续实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内容持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2、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与生成。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但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注重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A、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B、新课程突破学科领域的束缚,强调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三、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