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真菌概述

合集下载

真菌概述

真菌概述

原虫
真菌菌丝 核仁
细菌 线虫头部
植原体
植物病毒
真菌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
• 两界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 • 三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 四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 五界系统: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和真菌界 • 八界系统:动物界、真菌界、胆藻界、绿色植物界、眼虫动物界、
壳);②严格专性寄生的(依赖寄主的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系统);③非细胞生物(分子寄生物)。
“非典型肺炎”元凶冠状病毒
病毒在生物中的地位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界 动物界
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植物界 菌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病毒
生 物
分子生物
病毒界?
类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酿酒酵母、构巢曲霉、粗糙脉孢菌。
有害方面
1、引起植物病害:植物真菌病害;
2、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皮肤病;
3、食用中毒:毒蘑菇;
4、毒素污染食物:真菌毒素 5、引起食物腐烂:贮藏物真菌 6、引起木材腐烂
地衣
• 地衣是菌物与藻类或蓝细菌的联合体, 其中的不同生物组分交织形成单一的原 植体 • 地衣中的菌物组分称为菌物共生体 (mycobiont),光合生物组分被称为 光合共生体; • 地衣有稳定的形态特征;
真菌的生活方式有:腐生、半腐生、寄生、专性寄生
和捕食。 真菌的生活一般都离不开含有C, N, P等的营养那个 物质;对光照和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有选择性;对O2和某 些营养物质也有选择性。
真菌的形态
• 营养体:多数种类是菌丝。低等真菌的 菌丝不分隔,高等真菌的菌丝分隔;少 数种类为单细胞 (酵母)。
酵母细胞
4、与藻类共生:地衣;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目录
• 真菌概述 • 真菌的形态特征 • 真菌的繁殖方式 • 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 真菌的应用
01
真菌概述
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它们既不属于动物界也不属 于植物界,而是自成一个独立的界。
真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与原核生物( 如细菌)不同。
真菌细胞通常由细胞壁和细胞膜组成,细胞内含有细胞 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真菌的分类
01
真菌界包括多个门和亚门, 其中一些常见的门包括担子 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
和半知菌门等。
02
担子菌门是蘑菇、灵芝等大 型真菌的分类所在,接合菌 门则包括了许多小型真菌。
03
子囊菌门是许多农作物病原 菌的分类所在,半知菌门则 包括了尚未被分类的真菌。
特点
准性繁殖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的双重特点,既具有无性繁殖的快 速扩张能力,又具有有性繁殖的遗 传变异性。
04
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营养需求
真菌通过吸收、渗透、交换等方式获取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酸 等。
不同种类的真菌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有些真菌需要特定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
营养物质的供应方式和质量对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菌丝体是真菌的主要结构,由 许多菌丝细胞相互连接而成。
菌丝细胞呈管状或管状分枝, 具有细胞壁和原生质体,通过 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菌丝体的形态多样,根据其生 长环境和营养条件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孢子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由菌丝细胞 发育而来。
孢子的形成和释放需要特定的环境条 件和营养物质,如湿度、温度和营养 物质的供应等。

真菌PPT

真菌PPT

育 成 一 个 新 个 体 , 这 叫 做 孢 子 生 殖 。 发 孢 子 个 每 子 , 孢 个 几 生 产 会 菌 母
酵 酵 母 菌 发 育 到 一 定 的 阶 段 时 , 一 个
当 , 芽 体 脱 落 后 , 成 为 新 的 酵 母 菌 。
体 的 酵 母 菌 , 向 外 生 出 的 突 起 , 叫 芽
无论在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 无论在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还 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 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常常可以采到 蘑菇。蘑菇有单生的、散生的、 蘑菇。蘑菇有单生的、散生的、群生的和 丛生的。 丛生的。 从蘑菇生长对基物的要求来看, 从蘑菇生长对基物的要求来看,蘑菇 可以分为土生、木生和草生三种类型。 可以分为土生、木生和草生三种类型。土 生的蘑菇一般离不开土壤; 生的蘑菇一般离不开土壤;木生的蘑菇生 长在活的树木或死去的树桩上, 长在活的树木或死去的树桩上,也可栽培 在伐倒的树段或木屑上,如香菇等; 在伐倒的树段或木屑上,如香菇等;草菇 是生长在稻草上的典型的草生蘑菇。 是生长在稻草上的典型的草生蘑菇。
双孢蘑菇和红菇所含的蛋白质, 25%左 双孢蘑菇和红菇所含的蛋白质,有25%左 右是溶于水中的, 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 右是溶于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 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蘑菇中其他的营养物质, 蘑菇中其他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浸泡提取的比 率也很大,比一般的水果、蔬菜要高得多。 率也很大,比一般的水果、蔬菜要高得多。 蘑菇中的维生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高。 蘑菇中的维生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高。科 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蘑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B 维生素PP 烟酸、维生素A PP、 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A、维 生素C 和维生素D 香菇中维生素D 生素 C 和维生素 D 。 香菇中维生素 D 的含量比大 豆高20 20倍 是海带的8 豆高20倍,是海带的8倍。 蘑菇的不同部位,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 蘑菇的不同部位,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 一般地说,菌盖比菌柄营养更丰富。 一般地说,菌盖比菌柄营养更丰富。最适于食 用的是新鲜的较幼嫩的蘑菇子实体。 用的是新鲜的较幼嫩的蘑菇子实体。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6)、简述题(43)、填空题(20)及单项选择题(3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第一节感染性疾病概述第二节结核病第三节伤寒第四节细菌性痢疾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第八节深部真菌病第九节寄生虫病重点难点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肺结核病的分类、各类型的病变特点;常见肺外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变特点。

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因。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和病变特点。

一、名词解释(26)1、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侵入,引起人体发生感染,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炎症,并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广义上讲感染性疾病包含传染病,但很多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类型,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病最常见。

典型病变是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子囊孢子:菌丝分化成产囊器和雄器,两者结合形成 子囊,在子囊内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子囊孢子。
a.子囊果;b.子囊;c.伪侧丝;d雄器
接 合 孢 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孢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
三类产有性孢子的复杂子实体的结构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四、真菌的菌落特征 霉菌
酵母菌
葡萄霜霉病、玉米黑粉病、小麦茎秆黑锈病、水稻恶苗病。
(2)人类和动物病害 真菌病类型:表皮感染如癣菌症, 皮肤、肌肉、骨头和内部器官的深部感染。
(3)真菌毒素
黄曲霉素:黄曲霉、寄生曲霉;
在谷物(尤其是花生、玉米、大胡桃和粟黍等)
上。
镰刀菌毒素:镰孢霉
(4)腐败 食品腐败(霉变) 木材、棉布、革质制品和石油产品腐败
真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糖、淀粉甚至纤维素均 可坐其生长所需要的碳素来源。任何氨基酸和蛋 白胨都可成为氮素来源,甚至还可以利用氨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尿素进行生长。大多数真菌 喜在酸性环境中生活,适宜 PH3-6 。绝大多数真 菌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真菌在生长过程中 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和较高的湿度。在干燥的环境 中,真菌的孢子可转入休眠状态。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一)无性繁殖:
①产生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节孢子、 厚垣孢子)。 孢囊孢子:接合菌(根霉、毛霉、犁头霉等); 分生孢子:半知菌(曲霉、青霉、镰孢霉等)、子囊菌 (脉孢菌); 节孢子:地霉属(如白地霉);
厚垣孢子:总状毛霉(有的认为是休眠体);
游动孢子:某些壶菌
一 、无性孢子
二、真菌的菌落特征

真菌菌落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酵母菌菌落
与细胞的菌落相似。其表面光滑、湿润,比细菌

第十七章 地衣门

第十七章 地衣门
枝状地衣:植物体贴紧树干或石壁上, 不易分离岩石上可见,如文字衣。
松萝 一种二叉分枝的地衣植物,外形黄绿色。 重点注意:松萝是异层地衣,中间有一 坚韧的中轴,由真菌的菌丝秘结形成,中 轴之外为藻细胞层,最外层是保护组织皮 层,所以从形态来说由外到内,依次为皮 层、藻细胞层和真菌层,属于异层地衣。
地衣可分泌地衣酸,其具较强的腐蚀性。 使岩石变成土壤,是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 先锋植物。 地衣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是很好的大 气指示剂。
第二节 地衣的分类与主要药用
壳状地衣:植物体树枝状,直立、悬垂 或呈丝状,如,松萝、石蕊。
叶状地衣:植物体扁平叶状,有背腹性, 不易分离,以假根或脐固于基质上,如, 石耳、梅花衣。
第十七章 地衣门
第一节 地衣门植物概述
1.地衣的概述、形态和构造
地衣植物为真菌和藻类植物形成的共生体。
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供给整个植物 体,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 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根据藻细胞和真菌存在的位置,地衣分 为异层地衣和同层地衣。 同层地衣是藻类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地衣 体内,也就是藻类与真菌比较均匀的融合 在一起。 异层地衣是藻类和菌类分成比较明显的 两个层。

真菌

真菌
2011-5-6 10
(2)菌丝种类
菌丝体按功能可分为 基内菌丝—伸入到培养基内, 基内菌丝 伸入到培养基内,吸收营养 伸入到培养基内 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表面 气生菌丝 露出培养基表面 繁殖菌丝——气生菌丝顶端弯曲折叠, 气生菌丝顶端弯曲折叠 繁殖菌丝 形成孢子 菌丝按结构可分为: 菌丝按结构可分为: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2011-5-6 25
三、真菌的繁殖方式及孢子
无性繁殖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2011-5-6
26
Cncnc-micro
(一)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不需要经过两个异性细胞配合 就能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就能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2011-5-6
Cncnc-micro
27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 关节孢子 分生孢子
2011-5-6 45
根霉
2011-5-6
46
孢子囊
匍匐枝
假根
2011-5-6 47
根霉的用途: 根霉的用途: 酿酒工业常用的糖化酶菌种 发酵饲料 转化甾族化合物的生产菌
2011-5-6 48
(四) 曲霉属
多细胞真菌 形态:菌丝有隔,有足细胞, 形态:菌丝有隔,有足细胞,分生孢子 呈放射状排列 繁殖方式: 菌丝、 繁殖方式: 菌丝、分生孢子 用途:分解淀粉和蛋白质能力强, 用途:分解淀粉和蛋白质能力强,用于酿 酒、制酱、制柠檬酸等 制酱、
2011-5-6
11
2011-5-6
12
2011-5-6
13
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2011-5-6
14
(3)霉菌菌丝细胞结构
细胞壁:含几丁质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真菌指南介绍更

真菌指南介绍更
真菌指南介绍
目录
• 真菌概述 • 真菌的生态环境与分布 • 真菌的利用与价值 • 真菌的危害与防治 • 真菌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01
真菌概述
真菌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以腐生 或寄生方式生活的真核生物,通 常具有多细胞结构。
分类
真菌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 ,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 等多个类群。
黑芝
具有滋补强壮、益气安神等功 效,常用于治疗虚劳、失眠等
症状。
工业用真菌
酵母
用于制作面包、酒类等食品的发酵剂,也可 用于生物发酵工程。
蘑菇菌丝体
可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生物农药等环保产品。
霉菌
用于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广 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等领域。
木霉
可用于降解木质素,生产纸浆和纤维等材料。
环保用真菌
真菌生物降解
利用真菌分解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 秸秆、木材废弃物等,实现资源化利 用。
重金属吸附
某些真菌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可用 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
有毒气体净化
某些真菌能够降解有毒气体,如硫化 氢、甲烷等,可用于治理工业废气。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真菌能够寄生或抑制病原菌 的特性,可开发为生物农药,用于防 治植物病害。
人类感染真菌的疾病
皮肤癣
01
皮肤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
水疱等症状。
肺部感染
02
肺部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
身体虚弱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肠道感染
03
肠道真菌感染常见于饮食不卫生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表现为
腹泻、腹痛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丝上生长出孢子后,菌落可呈灰白、 淡红、黄、绿、青、蓝等颜色,这对 霉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三、真菌的生长要求
(一)营养
碳素
大多数真菌不仅能利用单糖、双糖, 而且能利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 甲壳质等多糖以及多种有机酸。
氮素
真菌除了可利用有机含氮物(蛋白 质、氨基酸等),也可利用尿素、 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二)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一些内源性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 毛霉菌等,致病性不强,只在机体免 疫力降低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 素或放射治疗后,发生机会感染。
(三)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部分真菌能引起变态反应阳性,但 并不致病。但交链孢霉、曲霉、青霉、 镰刀菌等污染空气时,引起接触性皮 炎等疾病。
(四)真菌性中毒
沙堡弱氏(Sabouroud)培养基
培养及鉴定真菌常用沙堡弱氏培养基, 此培养基为鉴定真菌的国际标准培养 基。
(二)温度
多数真菌为嗜温菌,生长温度范围为 10~40℃,最适温度为25~35℃。寄 生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真菌在37℃时生 长最好。
(三)氢离子浓度
真菌在pH l.5~11范围内可生长繁殖, 最适pH为5.5~6。
病原真菌通过不同的形式引起动物的不 同疾病。有些真菌呈寄生性致病作用, 有些真菌呈条件性致病作用,有些则产 生毒素使动物中毒。
真菌病的类型
(一)致病性真菌感染
1、皮肤癣菌
引起皮肤真菌病,又称皮肤癣。
2、皮下感染真菌
经外伤侵入皮下,引起相应炎症。如着色 真菌与孢子丝菌
3、深部感染真菌
主要侵害动物的内部器官,引起组织慢性 肉芽肿和组织溃疡及坏死。如假皮疽组织 胞浆菌、厌酷球孢子菌。
壶菌门 接合菌门 真菌界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半知菌门
二、生物学特性
真菌为真核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各种细胞 器等结构。
真菌大小也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故用显微镜放大100~400倍即可看清。
根据形态结构将真菌分为: 单细胞真菌 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如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 菌体大多数呈菌丝状,称为丝状菌, 又称霉菌。
有些真菌在饲料、食品中繁殖产生毒 素,人和动物食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 中毒。此类真菌称真菌中毒病真菌。
引起中毒的物质是真菌产生的毒素。 如镰刀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等。此类 菌约有150余种。
(五)致肿瘤
某些真菌产物具有致癌作用。如黄曲 霉毒素,小剂量即有致癌作用。除黄 曲霉毒素外,其他如黑曲霉、赤曲霉、 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毒素,镰刀菌的T-2 毒素、青霉菌产生的灰黄霉素等也具 有致癌作用。
第十七章
真菌概述
真菌
• 是一大类真核细胞微生物,营腐生或寄生 生活,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 胞,大多数呈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 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 真菌从形态上分为 酵母菌
霉菌
担子菌
第一节 真菌分类及 生物学特性
一、真菌的分类
根据第8版《真菌字典》( Ainsworth 等,1995),目前将真菌界分为5个门。
真菌的双向性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形 态发生互变,称为真菌的双相性或双 相真菌。 例如: 假皮疽组织胞浆菌 体内 呈酵母样 培养基 呈菌丝状
(一)酵母菌(yeasts) 1、形态与结构 一般为圆形、椭圆形、腊肠形,少数 为瓶形。大小1~5×5~30μm。 结构:典型的细胞。 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 酵母不形成真正的菌丝,但旺盛生长时 可形成假菌丝。
菌丝的颜色
不同的霉菌也有差异。 菌丝形态、结构与颜色是鉴别霉菌的重要依据。
② 孢子(spore)
霉菌的孢子在气生菌丝上形成,有多 种,分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霉菌孢子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的重要 依据。
2、繁殖方式
霉菌以产生各种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 繁殖,而以无性孢子繁殖为主。
① 无性繁殖 是不经两性细胞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过 程。大多数霉菌进行无性繁殖,产生不 同的无性孢子。 霉菌的无性孢子有5种: 芽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霉 菌 的 无 性 孢 子
孢子囊孢子
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芽生孢子
分生孢子
霉 菌 的 无 性 孢 子
芽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孢子囊孢子
② 有性繁殖
是经两性细胞结核,产生新个体的过程。真 菌的有性繁殖过程:
质配
即两个性细胞细胞质融合在同一细胞中, 此时细胞核并不结合。
核配
即两个细胞核融合为一个细胞核,核的染 色体数目是双倍的。
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菌丝体
构成霉菌的菌落。
营养菌丝
伸入营养基质中,起吸收营养的作用。 气生菌丝
伸向空气,发育到一定阶段,上边产生孢 子,称繁殖菌丝。
无隔菌丝
长管状、分支、多核、单细胞状态,如毛霉、根 霉。
有隔菌丝
是由分支成串的多细胞组成,菌丝中有隔,如青 霉、曲霉。
菌丝的形态
螺旋状 球拍状 鹿角状 梳状 结节状
酵母菌菌落
酵母菌菌落
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比较
(二)霉菌(Mo1ds)
霉菌均为多细胞真菌,凡是在营养基 质上,能形成绒毛状、蛛网状或絮状 菌丝体的真菌,均称为霉菌。
1、形态与结构
霉菌由菌丝和孢子两部分组成。
① 菌丝(hypha)
霉菌的菌丝是由孢子发芽而形成,菌 丝顶端延长,旁侧分支,互相交错成
(四)湿度
真菌需在高湿度条件下才能生长,多 数在相对湿度95%~100%条件下生长 良好,在80%~85%相对湿度中生长 不良或停滞。
(五)气体
多数真菌为需氧菌,少数为兼性厌氧 菌,个别为严格厌氧菌。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 与免疫
一、真菌的致病性
少数真菌(约百余种)对人和动物有致病 性,称病原真菌。
减数分裂
双倍体的细胞核进行减数分裂,子核的细 胞成为单倍体核。
霉菌的有性孢子包括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卵的菌落由疏松的菌丝体构成,大 而蓬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粉沫状。
由于菌落不断向周围扩散生长,菌落也 不断扩大,有的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
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光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
电镜下的酵母菌
2、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芽殖 裂殖 产生掷孢子
有性繁殖 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芽殖
芽殖过程
芽殖及假菌丝
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过程
3、菌落特征
酵母菌的菌落外观上与细菌的菌落相 似,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整齐,表 面光滑、湿润、粘稠,但比细菌菌落 稍大而且厚。多数为乳白色或奶油色, 少数为黄色或桔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