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化学工程中的微反应技术

合集下载

微反应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微反应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微反应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徐圆圆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年(卷),期】2022(23)3
【摘要】微反应技术是在微米级的反应通道内进行撞击流化学反应,具备极佳的传质传热性能、精确的反应条件控制及反应过程的安全性等优势,是目前化工领域最具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微反应器在氢化、烷基化、脱硫、磺化等石油化工反应过程中的应用,旨在加深对微化工技术的理解,进而推动微化工技术在传统石化领域内的开发与应用,提升石化本质安全水平。

【总页数】5页(P33-36)
【作者】徐圆圆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烷基苯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2.纤维液膜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3.纤维液膜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4.微通道反应器在聚合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微反应器在精细化工领域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反应器技术及其应用

微反应器技术及其应用

中圈分类号:T 0 2 o5
文献标示码 :^
M i r - e c o c o o y a d isAp i a i n c o r a t r Te hn l g n plc to t
Zh n il , a a g J—i ng Zh o Luo s n —he g
展燃 料 电池 氢源 系 统微 型化 研 究 , 反应 器 主体 结构 是

个 错 流式 微通 道 换热 器 ,与传 统相 比,相 同的 处理
能 力 ,反应 器体 积 可减 小 l 个 数 量级 。郑 亚峰 L在 ~2 3 】 毛细 管 微反 应器 中进 行 乙烯 环氧 化 反应 , 不添 加 任 在 何催 化 剂和 抑制 剂 的情 况下 ,乙烯 的转 化率 为5 % , 7 环氧 乙烷 的选择 性 高达 8 %,均 高于 工业 水平 。微 反 2 应器 在传 质 、传 热 、恒温 等 方面 表现 出的 巨大优 势 ,
1微反应器技 术的特点
由于微 反应 器在 几 何 、传 递 、宏观 流动 等方 面 的
・1 ・ 0
特 性就 决定 了其 有 化
2 1 年第 6 00 期
的 时间 ,但是 处理 能力还 是 比较 弱 ;其次 ,微 反应器 数量 大大增 加 时, 反应 器 的检 测和 控制 的复杂程 度 微 大 大增 加 ,实 际生产成 本太 高 ;再 次,并 不是所有 的 化 学 反应都 适合在 微 反应器 中进行 【 4 l,很 慢 的液. 固 反 应 ,反 应无放 热 或吸热 现象 ,传统 工艺 的选择性 和 收 率 已经很 高 的反应 ,不适 合选择 微反应 器 。最后 , 微 反应器 的通 道尺 寸很 小 ,很 容 易被 固体 颗粒 堵塞 ,

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方法研究

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方法研究

火工品INITIATORS&PYROTECHNICS文章编号:1003-1480(2020)06-0042-04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方法研究王苗1,周近强1,武碧栋1,李英2,刘淑杰1,王晶禹1(1.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山西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51;2.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3)摘要:采用微反应器技术细化CL-20,通过流体混合数值模拟研究微反应器的混合效果,确定微反应器的优化结构;通过实验研究溶剂乙酸乙酯和非溶剂正庚烷流速比、温度以及CL-20浓度对CL-20晶体形貌、晶型和粒度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T型混合器的基础上增加4个圆腔,溶剂与非溶剂的混合效果更佳;在CL-20浓度为7.0%,溶剂流速0.2mL/min,非溶剂流速2mL/min,活性剂浓度2%,收集装置加热温度60℃时,重结晶CL-20的晶型为ε型,平均粒径为6.92μm,且颗粒均匀。

关键词:炸药;CL-20;微反应器;细化;形貌表征中图分类号:TQ56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480.2020.06.011Study on Refining CL-20by Micro-reactor TechnologyWANG Miao1,ZHOU Jin-qiang1,WU Bi-dong1,LI Ying2,LIU Shu-jie1,WANG Jing-yu1(1.Shanx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Ultrafine Powder,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afety Engineering,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030051;2.Shanxi North Xing'a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Taiyuan,030003)Abstract:The micro reactor technology was used to refine CL-20,the mixing effect of micromixer was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mixing,and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micro-reactor was determined.Then ethyl acetate was used as solvent and n-heptane as nonsolvent,and the effects of solvent to non-solvent flow rate ratio,temperature and CL-20concentration on the morphology,crystal form and particle size of CL-20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xing effect of solvent and nonsolvent is better by adding four circular cavities on the basis of T-mixer.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L-20is7.0%, the flow rate of solvent is0.2mL/min,the flow rate of nonsolvent is2mL/min,the concentration of active agent is2%,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lecting device is60℃,the crystal form of recrystallized CL-20isεtype,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6.92µm, and the particles are uniform.Key words:Explosives;CL-20;Micro-reactor;Refine;Morphology characterization目前,微反应器技术已应用到生化分析、医学诊断、化学合成等多个领域,其具有混合效率高、制备速度快的优点[1]。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是一种在微尺度下进行连续流动反应的新兴技术。

它通过将反应物在微流道中连续流动,实现了反应过程的高效控制和优化。

本文将从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流道中的流体对流混合效应,将反应物在微尺度下进行连续流动,通过微流道的设计和控制,实现反应物的混合、反应和产物分离等过程。

相比传统的批量反应技术,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反应过程的快速和高效控制。

由于反应物在微流道中持续流动,反应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反应速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此外,微流道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从而实现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具有较高的反应物利用率和产物纯度。

由于反应物在微流道中持续流动,反应物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反应物利用率得到提高。

同时,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反应物的快速混合和反应过程的快速进行,从而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产物纯度。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还具有较小的反应体系体积和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微流道的尺寸较小,反应体系体积也相应减小,从而减少了反应物和产物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同时,由于反应物在微流道中持续流动,热量和物质的传递更加均匀,热量和物质的积累减少,反应过程更加安全可控。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在化学合成、催化反应、生物制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合成领域,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

在催化反应领域,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催化剂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降低催化剂的用量和成本。

在生物制药领域,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反应的快速进行和产物的快速分离,提高生物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纯度。

连续流动态微反应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反应技术。

它通过将反应物在微流道中连续流动,实现了反应过程的高效控制和优化。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绿色化工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环保、高效、低能耗的化学工程工艺,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的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缓解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以下将介绍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1. 溶剂替代技术:传统化工生产中常使用大量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绿色化工技术提倡替代有机溶剂为水或其他绿色溶剂,如液态二氧化碳等。

通过改变溶剂,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产品纯度。

2. 催化技术:催化是绿色化工的核心技术之一。

传统化工过程中常使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能耗较高,催化技术可以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减少能源消耗。

催化剂选择也对化学工程工艺的绿色化有重要影响,选择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降低废物生成。

3. 循环利用技术:传统化学工程生产中,许多废水废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工技术提倡将废弃物通过循环利用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如废水处理中的再生利用、废料的资源化利用等。

4. 清洁合成技术:传统合成过程中常使用多步反应和大量溶剂,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担。

清洁合成技术通过改进催化剂、反应条件和反应路线,实现直接合成目标产物,减少中间产物和副产物的生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 生物工艺技术:生物工艺技术是绿色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生物体或酶催化反应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对有机废弃物和低价原料的转化。

生物工艺技术具有选择性高、产物纯度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6. 微反应技术:微反应技术是将传统大型反应器缩小到微米级尺寸,利用微流控制技术进行精确控制和高效传质与反应。

微反应技术具有反应速率快、产物分离简单、副反应少等优势,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能源的消耗。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1赵玉潮,张好翠,沈佳妮,陈光文,袁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E-mail:gwchen@摘 要:微化工技术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

本文就微化工技术在均相、气-液和液-液两相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研究范例阐释微反应器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行性。

与传统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技术及其设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化学工程;微化工技术;综述;微反应器;微混合器;微通道中图分类号:TQ 032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产品种类与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现代过程工业飞速发展;同时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安全、经济、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21世纪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安全、清洁、高效、节能和可持续性,尽可能地将原材料全部转化为符合要求的最终产品,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

要达到这一目标,既可以从化学反应本身着手,通过采用新的催化剂或合成路线来实现,即化学的方法;又可以从化学工程角度出发,采用新的设备或技术,通过强化化工生产过程来实现,即工程的方法(过程强化)[1~3]。

20世纪90年代初,顺应可持续与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微化工技术的发展[4~9],其主要研究对象为特征尺度在数微米到数百微米间的微化工系统,由于系统尺度的微细化使得各种化工流体的传热、传质性能与常规系统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10~12],即系统微型化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这一目标。

自微反应器面世以来,微反应技术的概念就迅速引起相关领域专家的浓厚兴趣和关注,欧美、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都非常重视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机构包括Dupont公司、MIT、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IMM、FZK、BASF、Bayer、Axiva、Merck、Shell、UOP、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九州大学、Pohang、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

微反应器技术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微反应器技术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 生产 、有机 合成 、乳液 制备等 领域 ,取得 了非 常 显著 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本文 以微反应器技术 在几种 化工产 品生 产 中的应用 为 例 ,介绍微反应器技术 的优势 ,并分 析如何 根据 化学反应 特点 ,设计基本工艺路 线 以及选 择关键 微反应 设备 ,从 而 实现工艺 的优化 。
应设 备 ,从 而 实现 ;有机合成 ;乳 液;放 大生产
中 图 分 类 号 :TQ 5 ,TQ 5 01 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引 言
外 ,需要为 随后 的晶核 生长 过程 提供 稳定 、均匀 的环 境 。
器快速降 至成核 温度 以下 ,此后 只发 生 晶核 的生 长过 程 。 生产过程 中对温度 的精确控制能够将成核和生长过程分开 , 从而 为合成尺寸均一 的纳米颗粒创造 了条件 。 基于模块化微反应器 技术 ,拜耳公 司先 后开发 出多种 纳 米 粉 体 的 合 成 工 艺 ,包 括 无 机 荧 光 纳 米 粉 ( 如 LP a O4: u e O E 、C P 4:T b等) 、量 子 点 ( C S 、C S 如 A e d、

般 而言 ,溶液 的过饱 和度 与反应 物的混合 程度 以及 反应
微反应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管式连续反应器_ ] 1 ,但是其 体 系的温度密切相 关 ,因此 ,快速 均匀 的混合 、快 速的升 0 通道特征尺寸仅为 1 一10 ,远远小于常规 的管式反应 温和降温 、以及精确 的反应 时间控制对 产 品的质量 至关重 0 00 器 。—个微反应器的内部结构由很多微通道并联而成 ,可获得
C 、T e b阳离子 前驱体 溶 液和 H。 O P ,阴离 子前 驱体溶 液 ; 其次 ,两股物料 在微 混合 器 内按 预设 比例快 速均 匀混 合 , 混合后 的溶液流经微换 热器快 速升温 至成核温 度 ;然后 反 应溶液流人带有混合 和换热装 置的微反应 器 中进 行纳米 晶 核的生长 。为 了实现成 核与生长 过程 的分离 ,通 常晶体 的 生长温度需等 于或低 于成核温 度 ;最后溶液 流经 微换热 器 快速 降温使反应淬灭 ,得到含有 C P 4 e O :Tb 纳米颗粒 的溶 液。整个过程 中,通过调 节反应参 数如 反应 温度 、停 留时 间、浓度等可 以得到 形貌 和尺 寸可 控 的单 分散 纳米 颗粒 。 与传 统批次合成 工艺相 比,该 工艺具有 以下 优点 :获得 的 产品质量 高 ( 颗粒尺寸在 2 l Onn以下 、颗粒 尺寸分 布窄) , 可重复性好 ,设备 体积小 ,安 全性 好 、能耗 低 ,可 以实 现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与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与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与应用化学反应工程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反应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本文中,将主要探讨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和应用。

一、微反应器技术微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将反应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相结合的新型反应工艺。

采取微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废液和废物的产生,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同时,微反应器还有很好的流体控制能力和精细的温度控制能力,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加优化的环境,使反应速率更快,产品质量更高。

二、晶体化学反应晶体化学反应是利用晶体的成长过程,使分子彼此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新型化学反应。

此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化学反应的程度和速率,同时具有极高的选择性,适合于那些需要高度纯净和高度复杂的化合物的制备。

晶体化学反应还可以应用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等领域。

三、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是指可以促进化学反应发生,同时还可以重复使用,并且不破坏反应物的生物体。

生物催化剂可以极大地降低能耗和源的消耗,同时具有更高的废物降解效率和反应温度控制能力。

生物催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食品、医药等领域。

四、多相反应多相反应是一种将反应物与催化剂的物理状态尽可能地加以区分和隔离的化学反应,例如气体与液体、固体与液体等。

多相反应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反应物彼此隔离,从而加速反应速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多相反应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五、绿色化学合成绿色化学合成是一种以环保、低风险、节能和高效为基础的化学合成技术。

绿色化学合成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降低毒性和危险性,并且在化学合成过程中的能量和原材料消耗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绿色化学合成在精细化学品、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化学反应工程正在不断地向高效、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带来更多的人类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2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V ol17,N o2 2001年6月 Che m ical R eacti on Engineering and T echnol ogy June, 2001文章编号:1001-7631(2001)02-0174-06专 论微化学工程中的微反应技术王乐夫, 张美英, 李雪辉, 黄仲涛(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 微化学工程包括微型单元操作设备,如微型构造的传质、传热、混合、分离和反应设备等,微型传感技术,以及利用微型构造设备进行化学化工研究和生产的微化学工艺体系。

其中微反应技术代表了新的化学加工途径。

本文重点介绍微反应技术的概念和一些研究应用实例。

关键词:微化学工程; 微反应技术; 微反应器中图分类号:O611 文献标识码:A1 前 言出于对化学工业的环境性、安全性、技术性和商业性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化学制备方法。

微反应器和化学微反应体系代表了新的化学加工途径。

除了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设备空间和构造材料,降低操作费用外,它们是更环境友好的和更安全的,而且可以制备某些传统常规反应器难以制备的产品,因此有了许多新的应用和开发[1]。

随着精密工程技术的进步,在化学工程的新领域—微反应技术中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许多文献中可以看出,相关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活动正在不断增加。

例如,在2000年3月举行了第四届微反应技术国际会议[2],该会议的主题包括微反应器的设计与制造、微反应、微流体、生产过程中的微反应器、微反应器在药物生产及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用于能量转换及贮存中的微反应器及商业化微反应技术等八个部分的专题。

不少从事化学研究的机构和工业界正在着手开发流体性元件的小型化,并要求这种小型化可以进行化学体系中的许多重要标准单元操作。

这些新型的元件可以为加工工程提供最新的方法,并可促进微尺度工程的研究。

上面的论述会引出下列问题:化学设备的微型化对于化学工业甚至石油化学工业是有价值的吗?微反应技术将满足微尺度元件和大规模生产相结合的挑战吗?能够在微通道反应器中有效地生产产品,而且将来的市场增长足以满足工业的期望值吗?微通道反应器仍然只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术界的微型玩具吗?和某些商业专家的想法相一致吗?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本文介绍有关微反应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结合一些研究开发实例展望它的发展前景。

收稿日期:2000-06-27;修订日期:2000-09-07作者简介:王乐夫(1956-),男,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雪辉,(1970-),男,博士,讲师,通讯联系人。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00428)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编号:X598011)资助项目2 微反应技术和微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1 微反应器微反应器是一种借助于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三维结构元件[1]。

微反应器通常含有当量直径小于500Λm的流体流动通道,在这些通道中发生所要求的反应。

因此,术语“微通道反应器”对这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器是更适合的。

例如,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G.W ie B2 m eier曾利用一个铜制的微型错流热交换器作为微反应器用于丙烯的部分氧化反应,其微通道的横截面积为80×80Λm2。

微通道反应器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在狭窄的通道中传热和传质的路径被大大地减小了。

此外,小的通道尺寸和通道的多样性导致了在微构造的化学设备中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 体积比率。

G.W ie B2 m eier等人在第一届微反应技术国际会议上描述了用于多相催化反应的微通道反应器[3]。

通常这些类型的反应器利用通道壁来固定催化活性组分。

利用反应物和热交换器流体的逆流或错流可以达到等温操作。

由于微制造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可针对各种设计和材料类型进行三维微结构的工业化制造。

例如微研磨、微火花侵蚀、干式和湿式蚀刻、激光微加工和微塑造工艺等微制作技术已可针对许多材料(如金属、陶瓷、硅、玻璃和聚合物)高效廉价制备微构造化学设备。

近来,许多可在化学工程中进行标准单元操作的小型化设备已在实验室规模上得到了成功的试验。

例如,静态微混合器将流体的分层作用原理应用于非常快速和有效的混合过程。

在微萃取器中,在两种不互溶的液体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相边界层的情况下可保持它们的逆流流动。

微气—液接触器可用来在液流中产生非常小的和稳定的气泡(例如Υ120Λm)。

此外,还有许多附属设备,例如微型泵、微型阀和用于测量压力、流量和温度的微型传感器也得到了开发应用。

212 微反应体系的设计与制作2.2.1 表面积 体积比率由卡尔斯鲁尔研究中心制作的体积为1c m3,通道截面积为100Λm×70Λm的微热交换器的表面积 体积比率大约是26200m2 m3,其可传导的热功率达20kw,而且热传递系数可达到25kw m2K。

这些性质使得可以在几乎等温的条件下操作微化学设备,因此避免了热点。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由于增强了热传导,因此可以控制化学反应器的点燃—熄灭现象,使得可以在传统反应器不可达到的温度范围操作。

这一点对于涉及中间物和热不稳定产物的部分反应具有重大意义。

微通道反应器极好的传热性质以及低的热质和非常短的反应时间,非常有利于反应器的控制,因为它们对于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变化可以瞬时地响应。

因此,与新的传感技术相结合,微反应技术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反应器操作和受控的能量供应。

前已述及,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催化活化的通道壁可被用于多相催化的反应。

虽然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体积比率,催化活性面积仍然需要增加,以求达到足够高的产物收率。

一种可能性是在通道壁内造成规整的微孔体系,例如通过铝的阳极氧化技术,如图1所示。

还有多种使催化剂固定化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湿式浸渍、CVD和PVD以及等离子体技术。

2.2.2 微小规整的通道尺寸在传质和传热过程中传递距离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微反应技术的原理之一就是要减小这些传递距离并通过小的流动通道来增强传递效果,一般通道的宽度为10~500Λm。

例如,对于微混合器来说,可以应用[5]:t m in∞I2D 571第2期王乐夫等1 微化学工程中的微反应技术图1 微构造反应器通道壁内的规则多孔体系[4]F ig 1 R egular pore syste m w ith in the channelw alls of a m icrostructured reactora ) 由A l 的阳极氧化制得的多孔体系b ) 微构造A l 片的横截面c ) 由微构造A l 片装配成的微通道反应器图2 “层状结构”微反应体系示意图[1]F ig 2 Sche m atic rep resentati on of the sheet 2arch itecture 式中t m in 是达到完全混合所需的时间,I 是传递距离,D 是扩散系数。

因此,在混合时间和传递距离之间有一个二次方的依赖性。

这就意味着,减少通道尺寸将导致更短的扩散时间。

所以微混合器通常在毫秒级范围即可达到反应物的完全混合,在这个时间范围,混合距离为Λm 范围。

很显然,那些受传质控制的反应以及强放热的反应对于微反应技术具有兴趣。

此外,小的通道尺寸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因子,因为火焰的扩展在微构造反应器中会受到抑制。

因此,这些反应器可以在爆炸范围操作,而不需附加任何特殊的安全措施。

微结构的规整性对于模拟和放大有很大的便利性。

显然,对于不同的反应体系有不同的最佳通道几何尺寸,因为在反应动力学、传质和传热及流体力学之间有协调平衡的问题。

通道的规整性是微反应技术的重要优点之一。

首先,有可能设计停留时间分布。

其次,它使得分析简化。

而且易于制造和放大。

2.2.3 微反应器概念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微通道反应器概念。

一种是整体结构的方式,见图1(c )。

这种方式以错流或逆流热交换器的形式体现,可在单位体积中进行高通量操作。

这种发展导致了只进行一种操作步骤(例如反应、混合、分离)的装置。

最后由这些装置连接起来构成复杂的化学体系。

第二种概念是所谓“层状结构”(见图2)。

这类体系由一叠不同功能的组块构成,在一层组块中进行一种操作,而在另一层组块中进行另一种操作。

流体在各层组块中的流动可由智能分流装置控制。

对于更高的通量,某些微通道反应器或体系通常以并联方式操作。

2.2.4微反应器的安全性微通道反应器可被设计来在危险条件67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1年下操作,例如在爆炸区,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以及存在有害反应物或产物的苛刻条件。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所含的反应物量与传统的反应器类型相比可被忽略。

如果一个微通道反应器发生故障,而且其装填物逸出大气,对于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为排放量很少。

如果为了达到更高的通量而以并联方式操作微通道反应器时,它们在本质上是安全的,因为不可能许多微通道反应器会在同时发生故障。

3 微反应器的应用潜力反应工程是一种多尺度和多目标的复杂网络体系。

微通道反应器可以扩展传统反应器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以及反应条件和产物目标方面的局限。

所以,这些反应器可以非常有效地探索流体动力学和传递现象以及进行催化化学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微反应技术特别有利于搜集这些信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此外,微通道反应器可能在那些生产量较小而反应条件苛刻和对产品选择性要求很高的生产中使用,例如在精细化学品和医药产品的生产中。

某些重要的化学公司(例如M erck ,D uPont )实际上正在将微通道反应器引入到大规模生产中。

由于微通道反应器的尺寸很小,特别适合于污染控制领域。

在空气净化方面,例如在除去有毒的,不健康的和有气味的物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11 用于汽车的微通道反应器图3描绘了微通道反应器在汽车方面的应用。

图3 用于汽车的燃料处理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F ig 3 Fuel p rocess or and fuel cell syste m for automotive app licati ons在这种燃料处理系统 燃料电池配置中,液态甲醇被转化成氢,然后转化成电能,供给汽车燃料,微构造的燃料处理系统含有甲醇蒸发器,该蒸发器由来自燃料电池阳极排放气的少量的氢的催化燃烧加热。

接着,气态的甲醇在一个放热的部分氧化反应器中被转化成H 2和CO 2。

然后,在水煤气转换反应器和选择性氧化反应器中使气流中的CO 浓度减少到小于10×10-6,以避免由CO 使燃料电池损坏。

目前大多数必需的微结构单元已在实验室规模得到成功地开发。

771第2期王乐夫等1 微化学工程中的微反应技术312 多孔纳米尺度微反应器直接制备纳米纤维聚合催化方面的发展已使得可以精确地控制聚合物的主要性质,例如分子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