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_太平天国运动 (1)

《天朝田亩》
内容 1. 平分土地;2.圣 库制度;3.建立理想 天国. 评价 1.强烈革命性; 2.空想性; 3.本质落后;
《资政新篇》
1政治法治选举2经济 主张发资3文化学西4. 外交独立平等. 1.革命性; 2.先进性;
结果 未能真正落实. 未能真正落实. 联系 两者在反封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出发点不同. 区别 两种主张和实质本质相反;前者违背社会规 律,后者符合历史方向.
阅读右边两幅图:
(1)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纲 领各是什么?哪一个更能反映农民的 要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
《天朝田亩制度》
(2)两幅图所反映的经济主张是否 矛盾?为什么? 矛盾,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废除私有制; 《资政新篇 》主张发 展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
(3)哪一个文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 流?为什么?
《资政新篇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4)条件允许的话,两个纲领性文 件能实现吗?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资政新篇 》能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天京事变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4年7月 19日,太平天国 都城天京(今南 京)陷落。天京 的陷落标志历时
太平天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饱暖也。 凡当收成……除足…… 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 库,凡麦、豆、宁麻、布帛、 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天朝田亩制度》 主。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3、发展(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北伐(推翻清王朝):失败原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意义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清大量兵力西征(巩固天京):先是遇曾国藩湘军失利,后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东征 (断绝清朝财源);攻破江北、江南大营4、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5、防御战: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在上海遭到英法联军的袭击,退守苏州,安庆陷落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 (不用背,看明白即可,掌握红字) 答:相同点:①都是以反封建为目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是洪仁�\为振兴天国而写,以使更好的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更是对封建秩序猛烈冲击。
②两者都不能或没有付诸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同时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资政新篇》是洪仁�\在香港游历的经验总结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此没有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过程极其缓慢,还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紧张的军事斗争也是两者未能实施的重要客观原因。
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治国方案,经过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作 用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局限: 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探究问题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 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谢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C )
A.封建统治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1851年,而第二次鸦片
战争爆发是在1856年。
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
的历史事件是
(C)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平均思想,与此相符
的应是《天朝田亩制度》。
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 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未看到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 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材料的错误在于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故选A项。
A.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C.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D.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E.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F.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G.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H.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 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3.红巾起义及其影响4.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 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洪秀全的王朝构想2.杨秀清的改革措施3.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4.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2.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图片展示:通过PPT或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建立的新政权以及社会制度。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历史思考和历史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
教学难点1.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太平天国的思想、组织和作战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众的反抗情绪和对清朝的不满,引出太平天国的兴起。
2. 正文(35分钟)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红巾起义及其影响–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洪秀全的王朝构想–杨秀清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讨论。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主要领导人物、重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及运动对社会改革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意义?
4.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出讨论结果。
5.各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如《天平天国史》。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宽知识视野。
5.结合课堂所学,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来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要设计一道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
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6、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 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 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7.天京事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严重的局限性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洪秀全腐化变质 D、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8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案是
A.《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B .《四洲志》
D.《资政新篇》
9 .在下列哪一战役中,英法侵略军开始撕下“中立” 的伪装,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三河镇战役 C、上海战役 B.安庆之战 D.天京保卫战
目的: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政治 内 容 以法治国…
经济 发展工商业… 《 资 文教 设立新式学堂… 政 新 评 价 篇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义的设想。 》 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符合农民的 要求
结果:
未能实行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进 军 天 京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北 伐 形 势 图
(农民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 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产品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 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 空想。
三、天国悲剧
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重点)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1

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问题一:《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什 么原则,如何实施? 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 采取何种方式?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 问题三:《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 样的?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问题四: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 《天朝田亩制度》有何进步性?如何评价?
④杀
杨
②杀
韦
③责
石
⑥走
⑦灭
1、转折点:天京事变(二)
①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滋长,内 部矛盾尖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影响: 元气大伤 ,几乎是“朝中无将” ;洪秀全被 迫起用年轻将领。
2.重建领导核心
⑴新领导核心
军事: 陈玉成、李秀成 行政: 洪仁玕
⑵洪仁玕提出行政纲领
《资政新篇》
请阅读P57 页第3-4自然段: 你如何评价 “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 个方面。透过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它既 有提倡平等的一面,又有反清、反传统文化的内容。 它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天国兴衰(1851-1864)
(一)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853——1856)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 2.军事上全盛:北伐 和西征(1853-1856) 3 、政治上的全盛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谢谢指导!
大理石平板厂家
方/爱在哪儿双宿双飞就在哪儿双宿双飞/只要给她留壹各清静空间/留壹片干净之地/她就知足咯/月影和竹墨那些天累得脚别沾地/终于忙活完咯那些事情/水清の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月影才算是大大地松咯壹口/然后她突然发现/即使经过 她の严重警告/怎么仍是别见珊瑚来当差?果真是壹病别起、病入膏肓咯?她和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三、意义
第十五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
一、背景 二、概况 三、意义
进 军 天 京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突围北上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攻占武昌 颁布纲领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天朝田亩制度》
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饱暖也。 凡当收成……除足…… 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 库,凡麦、豆、宁麻、布帛、 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天朝田亩制度》 主。
意义: 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 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 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巨大影响。 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 )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 统治的政治基础。 统治的政治基础。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天》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资》——提出 ) 提出 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 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中国人向西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特点: 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2)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想到现在才十一月初时就疑惑了,推测会不会是往年拍的?忙问那领队。他说:“是现在拍。”我又问:“是真的吗?”“就是今天在东梁顶上拍的,比珍珠还真真真!”呵!三个真,那就真 了!见此言后刹那间就让我按捺不住了,当即决定报名明天就去!况且,明天的天气预报还是晴天呢!报完名后,只要想到将在晴天中看到东梁的雾淞美景时就情不自禁地笑了。
于是,在十一月十日的周日,就有了第一次笃定专门去东梁看雾淞!
二
现在的天气预报真是越来越准了。昨天还是阴雨天,今早起来看到果然是大晴天。在去东梁的车上,大家都在议论昨天浓雾中东梁雾淞的壮观,那感觉就是去赴一场盛会一样地兴奋。九点不到,我 们就到了秦岭服务区,稍做休整,开始上山。
上午九点的山里空气清新洁净,无云的蓝天在阳光灿烂中蓝得耀眼,蓝得让很多人有些恍惚,觉得蓝得不是真的一样。至于没有白云,我推测定是全转化成雾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