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练

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练
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练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练

第一节前处理概述

一、前处理目的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纺织过程中的污物;

?改善织物外观:白度、表面光洁度和光泽、手感;

?提高织物润湿性;

?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

*为染色、印花和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纺织品染整加工工序

二、常规品种前处理工艺流程

(一) 棉布

1. 漂布

本光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轧烘

丝光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轧烘→丝光→复漂增白

2. 色布

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烘干

(二) T/C布

1. 漂布

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涤增白定型→复漂增白

2. 色布

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热定型

(涤麻布与之相似,但丝光采用半丝光,定型温度稍低。)

(三) 麻织物(棉麻)

1. 漂布

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烧毛→平洗烘干

2. 色布

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半丝光→烧毛→平洗烘干

(为提高麻皮去除效果,也可采用氯-氧双漂)

(四) 棉氨弹力布

准备→烧毛→(轧水预缩) →冷轧堆→预定形→丝光

(五) 粘纤布

准备→烧毛→退浆→漂白→开轧烘

粘纤含杂少不耐碱,故无须煮练和丝光。

(六) 纯化纤布

准备→烧毛→退浆→漂白→平洗烘干

第二节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检验,翻布、缝头

—、原布检验原布规格和品质

1.规格检验:

坯布长度,幅宽,重量,经纬纱细度,密度,强力

2.品质检验:纺厂和织厂所形成的疵病

缺经、短纬、跳纱、棉结、油污纱、筘路,有无硬物

二、翻布

?分批:以订单为批号,同规格、同工艺原布

?分箱:一箱布1000~2000m,十箱一批—分箱卡记录加工类别、品名、批号等

?翻布(摆布):两个布头拉出,正反一致

?打印:每箱布两头10 ~20cm打上印记

三.缝头

?将分箱内单匹布缝合,便于连续加工。

?要求缝头平直对齐,以免褶皱、纬斜,不能漏缝。

?缝线:一般42s/6、21s/4、细薄60s/6

第三节烧毛

二、烧毛目的

烧去布面的绒毛(毛羽),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由于纤毛存在或脱落而造成疵病。

三、烧毛方法

将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绒毛很快升温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达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火焰。

四、烧毛原理

1. 布面绒毛受热面积大,瞬时升温到着火点;

2. 织物紧密升温慢,未达到着火点前离开火焰;

3. 利用温差烧去表面绒毛而不损伤织物。

五、烧毛设备

?气体烧毛机:应用广泛,非接触式

?铜板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

?圆筒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

(一)气体烧毛机

?由进布、刷毛、烧毛、灭火、落布装置组成

?燃烧气:煤气,气化汽油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烧毛工艺:

车速:80-120米/分

烧毛次数:

稀薄织物一正一反

一般织物二正二反

单面织物三正一反

工艺流程:进布—刷毛—烧毛—灭火—出布

烧毛火口:切烧、对烧、透烧

?透烧适用于棉、粘胶及其混纺织物,紧密机织物;

?对烧(冷却辊)适用于大于60g/m2混纺织物;

?切烧适用于轻薄织物< 60g/m2,回修的烧毛织物。

灭火装置

无梭织机的毛边布,极易燃烧而产生破洞、破边

(1)灭火糟或灭火箱灭火?a热水或退浆液(稀碱液或酶液)?a灭火效果好

(2)蒸汽灭火箱灭火(干落布)?a灭火可靠性较差,有时会烧坏坯布。

灯芯绒干落布,用蒸汽灭火。

(二)热板烧毛机烧毛

去杂效果比气体烧毛机好,厚密织物、低级棉织物。

(三)圆筒烧毛机烧毛

?燃气加热金属圆筒烧毛机

接触面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关键是燃烧器(做清洁工作)圆筒材质,不变形。?电加热陶瓷管烧毛机——是新型接触式烧毛机

六、工序安排

?棉,放在前面烧毛,便于管理。

?灯芯绒织物等,先退浆,后烧毛。

灯芯绒氨纶弹力布经纱上浆较重(特别是中高支织物),使坯布毛羽很难烧净,因此有采用先酶退浆后烧毛,再冷堆煮漂、前定形、丝光。

?T/C先烧毛对PV A退浆不利,进而影响产品质量。120S/2麻绸PV A浆,先退浆后烧毛七、烧毛质量评定

根据布面残留毛羽及杂物情况综合评定,避免欠烧和过烧。

1级原坯未经烧毛。

2级长毛较少。

3级短绒多,长毛基本没有。

4级仅有短绒且较整齐。

5级烧毛净,布面细洁。

烧毛工艺不当:烧毛不匀、烧毛不净、烧毛过度、烧毛破洞

第四节退浆

一、原布上含浆概况

?机织物的经纱一般都上浆,提高纱中纤维抱合力,减少断经,便于织造。

?一般织物:4-8%

?府绸(纱线细、密度大):8-14%

?纬纱,针织物的纱一般不上浆

二、浆料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会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剂和染料向纤维内渗透,增加练、漂负担。

?退浆不净会造成印染疵病。

?影响织物手感。

三、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一)天然浆料:淀粉、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

1、淀粉:小麦,玉米,土豆,橡子粉,田仁粉

成膜性差、脆硬、粗糙

2、变性淀粉:酸解淀粉、淀粉衍生物(酯化、醚化)、氧化淀粉

黏度稳定、浆膜光滑坚韧、渗透性好、浆斑、疵点少

?淀粉浆占消耗量70%

淀粉浆:

(1) 碱中溶胀:碱退浆(退浆剂:NaOH)

(2) 酸中分解:酸退浆(退浆剂:稀H2SO4)

(3) 能氧化破坏:氧化退浆(退浆剂:H2O2、NaClO)

(4) 酶法降解:酶退浆(退浆剂:淀粉酶)

淀粉有亲水性,但只能溶胀而不溶解

3.羧甲基纤维素(CMC)

?纤维素和一氯醋酸反应。

?亲水性浆料,溶于水,易去除。

?CMC主要和淀粉等混用,天然纤维常用浆料,对合成纤维粘附性差。

?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二)合成浆料:PV A 、PA

1.聚乙烯醇(PV A ):T/C目前用合成浆料,以PV A为主,再加一些PA,CMC。?聚乙烯醇难以生物降解,长期积累会引起生态破坏。一些国家禁止使用

?成膜性好,弹性好,耐磨,结皮,起泡

?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醇解度:聚醋酸乙烯酯中酯键被醇解的百分率

思考题:PV A浆料醇解度高低对其溶解性能和上浆性能的影响?

?醇解度低:溶解度高,对疏水性纤维黏合性好,用于合纤上浆

?醇解度高:对亲水性纤维黏合力大,用于棉、麻、粘胶

未水解的醋酸酯基作用:

?阻止聚乙烯醇大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易溶于水;

?由于其疏水性,对疏水性纤维黏合性更好。

2.聚丙烯酸类(PA ):

包括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三类

?水溶性优良,对环境污染较小

?成膜性好,粘附力强,浆膜柔软

?一般与其它浆料混合使用,辅助浆料

?存在吸湿、再粘、膜不强韧的缺点

?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四、退浆目的和常用退浆工艺

?退浆目的:主要去除原布上的浆料。

?退浆质量要求:“退得净”,退浆率大于80% 或织物上残浆率小于1%。

?退浆工艺:碱、酸、酶、氧化剂退浆

(一)碱退浆

思考题:

?碱退浆的优缺点?

?碱退浆的原理?

?试设计合理的碱退浆工艺(包括工艺处方、工艺流程、工艺条件)。

?为什么碱退浆水洗较酶退浆水洗困难,而且耗水量大?

碱退浆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适用性强:天然浆料、PA浆料

?成本低:利用丝光的废碱液

?对棉纤维无损伤,有一定去杂作用,减轻练漂负担

缺点

?退浆废水COD值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退浆率较低,50-70%

?浆料不能化学降解,洗槽中浆料有可能重新?°上浆?±

碱退浆原理

?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CMC等天然浆料,以及PV A、PA类等合成浆料, 都会

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胀状态, 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比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另一方面,某些含有羧基的变性淀粉、聚丙烯酸类浆料以及CMC,热碱液溶液中会生成水

性高的钠盐,溶解度增大,在水洗过程中这些溶解的浆料就被洗除。

PV A上浆的织物为什么最好在烧毛、热定形前退浆?

?烧毛、热定形会使PV A浆料脱水和结晶化,使浆膜变硬、溶解性变差,退浆困难

碱退浆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工艺流程:

(1) 汽蒸法:轧碱——汽蒸——热水洗—冷水洗

(2)冷堆法:轧碱——打卷堆置——水洗(打卷时要注意防止风干)

工艺处方、工艺条件:

烧碱浓度5-10g/L

碱液温度70-80℃

汽蒸温度、时间:100℃,60min

堆置温度时间:50-70 ℃,4-5h

室温,6-12h

热水洗温度:80 ℃以上

名词解释

?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重量占干布重量的百分率。

?浴比:浸染时被染物重量(kg)和染液体积(L)之比。

?退浆率=(退浆前织物含浆率-退浆后织物含浆率)/退浆前织物含浆率×100%

(二)酶退浆:用于淀粉类浆料

优点

?退浆率高80%以上

?能耗低:酶法汽蒸温度取决于酶本身,耗气量下降

?污染小:相对于碱法,浆料降解程度高,废水COD低

?不损伤纤维

缺点

?专一性强:仅去除淀粉浆,对PV A和纤维杂质去除效果差(果胶、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酶)

?成本稍高

酶退浆原理

?切断淀粉内部的苷键,催化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酶退浆工艺

?轧堆法

?浸渍法

?轧蒸法

?卷染法

轧堆法、轧蒸法四个步骤:

?预水洗

?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

?保温堆置或高温汽蒸

?水洗后处理

(1)预水洗

预水洗可促使浆膜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同时可以洗除有害的防腐剂和酸性物质。(80~95℃)

(2) 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

?70~85℃,pH=5.5~7.0

(3)保温堆置、高温汽蒸

?40~50℃,堆置4~6小时

?高温型淀粉酶在100~115℃,汽蒸15~120 s。

(4)水洗后处理

?高温水洗(90~95℃)或碱洗(10~15g/L)

工艺处方:

BF-7685 淀粉酶(2000)1-2g/L

食盐(salt) 2-5g/L

渗透剂0-2g/L

pH 6.0-7.0

酶活:1g酶粉或1mL酶液在特定条件下转化淀粉的克数。

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工艺流程:

预水洗?a浸轧(浸渍)酶液?a保温堆置(或高温汽蒸)---水洗(高温洗、碱洗)工艺条件:

预水洗温度80-95℃

浸轧酶液温度55-60 ℃

轧余率110-130%

堆置温度、时间:40-50 ℃,2-4h

汽蒸温度、时间:100-102 ℃,3-5min

α-淀粉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1)pH值

酶退浆pH值一般在5.5 ~7.5

(2)温度

普通型酶60 ~70℃,热稳定型酶90-100 ℃

(3)活化剂和阻化剂

活化剂:Ca2+ 、食盐,提高酶的活力

阻化剂:离子型SAA、铜、铁盐类,降低酶的活力

思考题:在酶退浆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控制不当会导致酶的失活?

(三)氧化剂退浆

常用氧化剂:

?过氧化氢H2O2

?亚溴酸钠NaBrO2

?亚氯酸钠NaClO2

?次氯酸钠NaOCl

?过硫酸盐

氧化剂退浆优、缺点:

优点

?适用于所有浆料,特别是PVA浆料

?退浆率高90-98%

?兼具漂白作用,适于短流程工艺开发

缺点

?对纤维素有损伤

?成本高

氧化剂退浆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剂使淀粉氧化分解,大分子链断裂,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经水洗去除。

?使合成浆料(PV A、PA)大分子链降解

?纤维素纤维也被氧化降解

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过氧化氢(H2O2)退浆工艺

1)冷轧堆工艺

冷轧堆工艺的流程是:室温浸轧→打卷→室温堆置(24小时)→高温水洗

2)轧蒸工艺浸轧退浆液(100%NaOH 4~6 g/L,35%H2O2 10~12 g/L,渗透剂2~4 g/L,稳定剂3g/L,轧余率90%~95%,室温)→汽蒸(100~102℃,10min)→水洗。

(四)酸退浆

特点:

?多用于棉布退浆,对PV A、PA 无降解作用

?引起纤维脆损

?退浆率不高

?不单独使用,碱-酸退浆,酶-酸退浆

?可大量去除矿物质,提高白度

酸退浆原理

?稀硫酸在适当条件下使淀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水洗去

除。

退浆工艺流程及条件

?先碱(或酶)退浆,再酸退浆

?碱退浆(酶退浆)--水洗?a脱水?a轧酸(硫酸浓度4-6g/L,40-50℃)?a堆置(45-60min)

?a水洗

(五)等离子退浆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存在着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变。如再施加能量,最终能构成气体的分子乃至原子成为电离状态,即等离子状态--物质的第四态。

?低温等离子退浆干态加工,不用水、蒸汽和化学品

五、退浆效果评价

1.快速检测法

a. 碘+碘化钾法(专测淀粉浆)

(一滴溶液在布面(经面)显色,呈蓝色(甚至蓝黑)说明浆料去除效果差,黄色或黄色外少量蓝为较好。)

b. 碘+碘化钾硼酸法(专测PV A浆)

(聚乙烯醇在硼酸作用下,与碘作用生成蓝绿色络合物)

2. 定量计算法:以退浆率表示,一般要求80%以上。

常见疵病

1. 风干脆损

状态:布面白度、色泽、手感不一、强度下降;

成因:布面外露,局部浓度过高,纤维脆损;水洗不及时等。

2. 斑渍

状态:布面浆斑,手感色泽不匀、染后成斑疵;

成因:水洗温度过低或水洗不充分。

第五节精练

?精练目的

?碱精练

?生物酶精练

?短流程前处理

退浆后棉织物上还残存哪些杂质?它们对织物的性能及染整加工有何影响?

?天然杂质、未退净浆料、油剂

?色泽发黄

?手感差

?润湿、渗透性差

?油剂去除不尽,形成阻透膜,不利于织物匀、透染,且光泽萎暗,牢度降低。

一、精练(煮练)目的

1. 去除棉纤维中大部分杂质;

a. 棉籽壳

b. 蜡质

c. 果胶:影响润湿性,使织物发黄

d. 灰分(氧化铁等无机盐)、含氮物质

2. 去除布面残留浆料

3. 去除油剂

4. 提高织物吸湿性和白度

二、精练方法

1. 传统碱精练法

2. 生物酶法

精练用剂: 生物酶(主要是果胶酶、纤维素酶) 、助练剂

?能有效去除杂质中果胶和部分棉籽壳

?对棉蜡去除效果不明显,必须借助于其他助剂

?总体效果不及传统碱法

三、碱精练

(一)碱精练原理

精练过程伴随有水解、皂化、乳化、复分解、溶解等多种作用。

果胶物质(0.9% ~ 1.2% )

?组成:果胶酸的衍生物, 以果胶酸甲酯或钙、镁盐形式存在。

?在精练中变化

热碱作用可使果胶中酯键水解,成为可溶性羧酸钠盐而被除去,果胶大分子链断裂,在

水中溶解度提高,能比较彻底去除。

含氮物质(0.2% ~0.6%)

?组成

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胞腔中及初生胞壁和次生胞壁。

?在精练中变化

无机盐类:约15%~20%,可溶解在热水、弱酸、弱碱溶液中。

蛋白质(protein):烧碱沸煮,使蛋白质分子中-CONH-会发生水解断裂,

形成氨基酸钠盐而被洗去。

蜡状物质(0.5% ~ 1.3%)

?组成:棉纤维中各种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杂质,统称为蜡状物质。由高级脂肪一元醇、脂肪酸、高级一元醇酯和固体烃。

?在精练中变化

高级脂肪一元醇:乳化作用去除

脂肪酸:皂化去除。

高级一元醇酯:碱溶液中水解去除、皂化。

固体烃:乳化去除。

蜡状物质熔点68~80℃?a高温煮练能去除。

灰分(1% ~2%)

?组成:无机盐,主要K,Na盐(95%),含有少量Fe+3,

Ca+2,Mg+2。

?在精练中变化

经热水洗,大部分可溶解去除,用盐酸洗,去除更多。

?少量Fe+3去除不尽,对漂白剂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引起纤维的降解。

色素

?组成

黄柏素、棉色素

?在精练中变化

不能去除,在漂白中去除。

棉籽壳(木质素)

?组成:主要是木质素,还含单宁,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糖类。

?在精练中变化:木质素中的酚羟基与烧碱作用,发生分解

棉籽壳溶胀、松软、脱落

?木质素在水中不溶解,棉籽壳是比较难以去除。

?加保险粉Na2SO3,能使木质素形成易溶于碱的衍生物而被去除。

(二)精练用剂及各自作用

主练剂:烧碱

助练剂:

?表面活性剂硅酸钠亚硫酸钠磷酸三钠

1.烧碱:高温下可去除果胶质、含氮物质、蜡质中的脂肪酸、棉籽壳、无机盐等。

2.表面活性剂:润湿、净洗、乳化作用,与烧碱有协同效应。

3.硅酸钠:吸附杂质,防再沾污;吸附铁质,防止锈斑。但不宜过多,防止硅垢影响织物的手感和粘辊筒。

4.亚硫酸钠:

?Na2SO3具有还原性,防止棉纤维在高温碱性下被空气氧化脆损,保护纤维素。

?可使木质素变成易溶于水的木质素黄酸盐

?略有漂白作用

5.磷酸三钠(螯合剂):去除钙,镁和重金属离子

(最好用有机膦,其次聚磷酸盐,再次正磷酸盐)

(三)碱精练工艺

?煮布锅煮练

?绳状煮练:易产生不匀、擦伤、折痕

?平幅连续汽蒸煮练:应用广泛

?冷轧堆

?热轧堆(轧卷汽蒸)

1.煮布锅精练

?去杂效果好,能彻底去除棉籽壳,精练匀透,毛效高,厚织物易皱。

?间歇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较高

?分高压(120~130℃),常压煮布(纱)锅

2.常压绳状连续汽蒸精练

工艺流程:

轧碱→汽蒸→(轧碱→汽蒸)→水洗(2~3次)。

工艺处方、条件:

烧碱浓度20~40g/L

渗透剂3-8g/L,亚硫酸钠0-5g/L,

磷酸三钠0-1g/L,硅酸钠1.5-3g/L

汽蒸温度、时间100 ~102 ℃,60 ~90min

易产生不匀、擦伤、折痕

常压绳状连续汽蒸精练联合机?a?aJ形锅(伞柄箱)

3.常压平幅连续汽蒸煮练工艺

工艺流程:轧碱→汽蒸→水洗

工艺处方:烧碱30-50g/L,渗透剂3-8g/L,亚硫酸氢钠0-5g/L,磷酸三钠0-1g/L,硅酸钠

1.5-3g/L

工艺条件:浸轧温度85-90℃,轧余率80-90%,汽蒸温度、时间100-102 ℃,45-90min 浴比:30:1

轧余率:织物经过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4.热轧堆

?平幅织物浸轧练液后,在汽蒸室内汽蒸加热,并立即进入与汽蒸室相连的可移动卷布汽蒸箱绕成布卷。待布卷绕至一定直径时,暂停运转,将汽蒸箱移开,并使布卷继续回转到规定的时间,送到平洗机退卷水洗。

?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织物平整无折痕,

?但有时会因布卷内外及两端汽蒸时间差异和受热情况不一而造成加工质量不均匀。

5.冷轧堆

?工艺流程:浸轧碱液→打卷→室温堆置→水洗

室温(30℃),堆置12~24h

布卷慢慢转动4 ~8r/min

?与退漂合一,可用于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织物强力损伤小,化学品用量高,毛效相对低。

例:15tex,棉府绸的冷轧堆一步法工艺如下:

烧毛→浸轧碱氧液(NaOH 46~50 g/L,H2O2 16~20 g/L,水玻璃14~16 g/L,精练剂10~12 g/L)→打卷堆置(室温20h)→水洗

思考题:

1、棉精练液中主练剂和助练剂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试设计一个连续式煮练工艺(包括工艺处方、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3、煮练时常见的钙斑疵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精练时去杂程度越高越好对吗?

(四)精练效果评价

1. 织物外观

要求:洁白、手感软、无棉籽壳或较少浮于表面。

2. 润湿性

?毛效:30min内水在织物表面上升的高度,要求高、齐;

?润湿时间:水滴在织物表面被吸干时间,要求均<1s

(五) 常见精练疵病

1. 棉籽壳残留

成因:碱量不足、汽蒸T 或t 不够。

2. 碱斑

状态:局部暗棕色斑渍。

成因:局部碱液风干或水洗不净。(酸洗)

3. 钙斑

状态:外观与织物相似,但局部手感粗硬,拒水。

成因:水硬度过高,与净洗剂形成难溶性斑渍。

4. 纤维脆损

状态:织物强力下降。

成因:烧碱浓度过高或过热蒸汽给湿不充分。

2-7 .阐述碱退浆和氧化剂退浆对变性淀粉和PV A、PA浆料的退浆原理(试写出退浆剂和浆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式)和优缺点;举例写出碱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的工艺流程和处分各一个。

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CMC等天然浆料,以及)PV A、PA类等合成浆料, 都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胀状态, 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比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另一方面,某些含有羧基的变性淀粉、聚丙烯酸类浆料(以及CMC ),热碱液溶液中会生成水性高的钠盐,溶解度增大,在水洗过程中这些溶解的浆料就被洗除。

氧化剂退浆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剂使变性淀粉氧化分解,大分子链断裂,最终生成二氧话碳和水,再经水洗去除。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可使PV A、PA类等合成浆料被氧化,大分子链发生降解使其分子质量降低而溶于水,再经水洗,很容易被洗除。

化学反应式P64~65

碱退浆优缺点,适用性强,能去除部分杂质但退浆率低约为50% ~70%。

氧化剂退浆优点,┄H2O2退浆中OH?¤, HO2?¤使淀粉、PV A降解氧化剂使淀粉降解┄H2O2退浆中OH?¤, HO2?¤使淀粉、PV A降解。

适用于所有浆料,特别是PVA。不了解所上浆料的组成的情况下特别适用。它能使多种浆料氧化分解成可溶性物质而去除。90 %~98%

缺点:纤维素纤维也被氧化降解。

2-11阐述纤维素共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在精练过程中它们和烧碱、助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化学组成和结构:果胶物质,果胶酸的衍生物,(α-0聚D-半乳糖醛酸果胶物质中部分果胶酸是以甲酯或钙、镁盐形式存在;

含氮物质,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胞腔中及初生胞壁和次生胞壁;

蜡状物质,高级脂肪一元醇、脂肪酸、高级一元醇酯和固体烃;

灰分,无机盐,有几十种,主要K,Na盐(95%),含有少量Fe+3还有Ca2,Mg2;

色素,黄柏素、棉色素;

写出一个结构式P72

棉籽壳,棉籽壳本不是纤维素上共生物,主要是木质素。

化学反应:精练时,在热碱溶液中可使果胶中酯键水解,成为可溶性羧酸钠盐而被除去,果胶大分子链的断裂,在水中溶解度提高,能比较彻底去除。

一部分无机盐类蛋白质,约15%~20%,可溶解在60℃水中或常温的弱酸和弱碱溶液中。另一部分蛋白质,在烧碱溶液长时间煮沸,使蛋白质分子中-CONH-会发生水解断裂,形成氨基酸钠盐而被洗去,大部分能去除。

(写反应式P73)

1)高级脂肪一元醇C24~C30 醇C30H61OH棉醇(Gossypol ) (44%)乳化作用去除

2)脂肪酸C16-C34 ,C15H31COOH软脂酸皂化去除,是煮练中乳化作用物质来源之一。(灯芯绒煮练,纱线煮练,脚水回收。)

3)高级一元醇酯

碱溶液中水解去除、皂化。

4)固体烃C30H62C32H66乳化去除。

蜡状物质熔点68~80℃?a高温煮练能去除。

灰分经热水洗,大部分可溶解而洗去,用盐酸洗,去除更多。

色素在精练不能去除,在漂白中去除。

棉籽壳在精练过程中,木质素中的酚羟基与烧碱产生作用后,发生结构上的分解,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使其在碱液中溶解度增大,从而被去除。加Na2SO3,能使木质素形成易溶于碱的衍生物而被去除。

2-15何谓热轧堆和冷轧堆工艺?写出冷轧堆工艺基本工艺处方和流程,并阐明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热轧堆工艺:平幅织物浸轧练液后,在汽蒸室内汽蒸加热,并立即进入与汽蒸室相连的可移动卷布汽蒸箱绕成布卷。待布卷绕至一定直径时,暂停运转,将汽蒸箱移开,并使布卷继续回转汽蒸到规定的时间,送到平洗机退卷水洗。

冷轧堆工艺:室温浸轧、打卷、室温堆置、高温水洗的工艺。

工艺处方即碱氧液组成:NaOH 46~50 g/L,H2O2 16~20 g/L,水玻璃14~16 g/L,精炼剂10~12 g/L

15tex,棉府绸的冷轧堆一步法工艺流程:烧毛→浸轧碱氧液→打卷堆置[室温(30℃),20h 布卷慢慢转动4 ~8r/min ]→水洗。

优点:冷压堆工艺适应性强,可用于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织物强力损伤小。

不足之处:化学品用量高,毛效相对低。

棉织物分类一

棉织物分类一 2 1、了解棉织物的特点及洗涤护理; 2、熟悉棉织物的类别; 3、熟悉常见棉织物的规格及应用。 重点:棉织物的类别 难点:棉织物的规格 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三、洗涤方法 四、棉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组织分 (1)平纹布 (2)斜纹布 (3)缎纹布 2.按印染整理加工分 (1)漂白布 (2)染色棉布 (3)印染棉布 3、棉织物常见品种:平布、府绸、麻纱、斜纹布、卡其、哔叽、华达呢、横贡缎、灯心绒、绒布 1、棉织物的分类? 2、说说平布、府绸的特点。

【新课引入】 请大家说说棉织物的面料有哪些? 【新课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 ?(2)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质朴; ?(3)保暖性好,服用性能优良; ?(4)染色性好,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但色牢度不够好; ?(5)耐碱不耐酸,浓碱处理可使织物中纤维截面变圆,从而提高织物的光 泽,即丝光作用 ?(6)耐光性较好,但长时间曝晒会引起褪色和强力下降; ?(7)弹性较差,易产生皱褶且折痕不易回复; ?(8)纯绵织物易发霉、变质,但抗虫蛀。 三、洗涤方法 ?1、棉织物的耐碱性强,不耐酸,抗高温性好,可用各种洗涤剂,但尽量不 要用洗衣粉,最好用透明皂或皂粉,皂膏。先用温水将洗涤涤化开,等冷却后再将衣物放入浸泡。不宜氯漂; ?2、有色衣物洗涤前,可放在水中浸泡几分钟,但不宜过久,以免颜色受到 破坏。 ?3、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

关于退浆的方法和优缺

关于退浆的方法和优缺 一、上浆的目的 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及抗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亦称为浆纱(保护经纱)尤其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更是如此。 经纱上浆率一般为布重的4~8%,紧密织物如府绸等会更高些,达到8~14%。 注意:针织物不上浆。 二、为什么要退浆 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退浆常用的浆料 经纱上浆所用桨料有天然浆料如淀粉、野生淀粉,海藻胶、树胶等,化学浆料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纤维素制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C)、聚酯类等。上浆液中还加入其它成分如防腐剂、柔软剂、吸湿剂、减磨剂等。淀粉浆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如棉织物、麻织物等,化学浆料多用于合纤织物。

三、退浆有哪些方法 各类织物退浆的方法随浆纱所用的浆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 1、碱退浆 碱退浆原理: 1)在热碱液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 2)CMC、PA类的浆料在热碱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再经水洗,容易从织物上去除;3)热烧碱溶液能去除一部分天然杂质,尤其适用于含棉籽壳较多的棉布。 适用所有浆料,退浆率低(50%~70%) 注意:织物退浆后的水洗必须充分,洗液必须不断更换 2、酶退浆 酶退浆原理: 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除去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目的。 淀粉酶是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剂,常用的有胰淀粉酶和细菌淀粉酶。这两种酶主要组成都是α-淀粉酶,能促使淀粉长链分子的甙键断裂,生成糊精和麦芽糖而极易从织物上洗除。淀粉酶退浆液以近中性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钠、氯化钙等作为激活剂以提高酶的活力。织物浸轧淀粉酶液后,在40~50℃堆置1~2 小时可使淀粉充分水解。细菌淀粉酶较胰淀粉酶耐热,因此在织物浸轧酶液以后,也可采用汽蒸3~5分钟的快速工艺,为连续退浆工艺创造条件。 特点:专一性,高效率,条件缓和,环保

前处理烧毛工艺修订稿

前处理烧毛工艺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前处理烧毛工艺 一、烧毛机的功用 纺织厂织好的织物,在坯布表面和经纬纱之间存在许多绒毛,在印染加工会产生好多问题: 1、织物易吸尘沾污,影响光洁和美观。 2、染色时易沾在滚筒上,使色泽不易均匀。 3、绒毛落入染化料溶液或浆液中影响加工质量。 4、织物有绒毛存在,很难印制清晰的花纹,特别是精细的花纹。 5、绦棉混纺织物上存在绒毛,因穿着磨擦易起球等 由以上可见,对绦纶、维纶、腈纶等混纺织物,其烧毛更为重要。 二、烧毛机的种类: 根据烧毛的方法和采用的热源不同,分类如下: 1、热板烧毛机,按热板的形状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铜板烧毛机、圆筒烧毛机、电热板烧毛机等。 2、气体烧毛机,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煤气烧毛机、石油气烧毛机等;按火口的排列形式不同,可分为立式烧毛机、卧式气烧毛机等。

三、工艺程序 (烘干)——刷毛——烧毛——灭火 (可惜无法附图) 四、注意事项 1)、为提高烧毛效率,织物在烧毛前进行均匀烘干,使含水率在5%以下,但如烘干不匀或烘干效果不好,会影响烧毛效果。 2)、除稀薄和提花织物外,在烧毛前应刷毛。 3)、刷毛辊要定期清洁,防止纱头等缠附表面,影响刷毛效果。 4)、织物入机,应不使左右歪斜、卷边、折皱,防止产生烧毛不匀疵病。 5)、使用气体烧毛机烧毛,应经常检查火焰色泽,遇火焰跳动摇晃或色泽不正常,说明空气和可燃性气体比例不当,应调节两者比例。 6)、经常检查出布质量,主要是织物烧毛效果;也要注意局部或连续性疵病,如烧毛不匀,破洞等。涤纶混纺布更应注意织物落布温度、手感和布幅收缩情况。如烧毛过度,一般会发生手感发硬,布幅收缩过大,断裂强度特别是撕破强度显着下降。 五、疵病现象产生原因克服方法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染整工厂设计》作业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XX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摘要 本设计的课题是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染整工厂设计。本厂生产的主产品是棉及涤棉染色织物。棉混纺产品是棉发展的新形势,综合各自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服用性能。本厂的产品主要是连续轧染、圆网印花为主,特别注重产品的防皱和柔软整理。基于工厂生产的要求,所选的设备大多是联合机,即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又节约成本,节省占地面积。工艺流程的选择,车间设备的排布以主产品的工艺流程为依据。厂区内其他建筑物的排布按照厂址的风向和就近合理的原则。本设计不仅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还对设备选择,人员配备,厂房形式,厂区布置,污水处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本设计还对概预算进行精细的计算,证明了其的可行性。 关键词:纯棉;涤棉;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II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任务的调查及预测 (1) 1.1.1 发展前景及设计的指导思想。 (1) 1.1.2 产品的规模、产品方案制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1) 1.1.3 指导思想 (2) 1.2 厂址选择 (2) 1.2.1 选择依据 (2) 1.2.2 自然条件 (2) 1.2.2 技术经济条件 (3) 第2章产品方案 (3) 2.1 产品方案确定的原则 (3) 2.2 原布品种和规格 (4) 2.3产品方案 (5) 2.4 成品质量指标 (6) 第3章工艺设计 (7) 3.1 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 (7) 3.2 具体的工艺流程 (8) 3.3 主要工艺条件分析 (10) 3.3.1 前处理 (10) 3.3.2 染色 (12) 3.3.3 印花 (13) 3.3.4 后整理 (13) 第4章设备选型 (14) 4.1 设备选择 (14) 4.1.1 设备选择原则及特色 (14) 4.2 生产设备计算 (14) 结论 (18)

前处理烧毛工艺

前处理烧毛工艺 一、烧毛机的功用 纺织厂织好的织物,在坯布表面和经纬纱之间存在许多绒毛,在印染加工会产生好多 问题: 1、织物易吸尘沾污,影响光洁和美观。 2、染色时易沾在滚筒上,使色泽不易均匀。 3、绒毛落入染化料溶液或浆液中影响加工质量。 4、织物有绒毛存在,很难印制清晰的花纹,特别是精细的花纹。 5、绦棉混纺织物上存在绒毛,因穿着磨擦易起球等 由以上可见,对绦纶、维纶、腈纶等混纺织物,其烧毛更为重要。 二、烧毛机的种类: 根据烧毛的方法和采用的热源不同,分类如下: 1、热板烧毛机,按热板的形状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铜板烧毛机、圆筒烧毛机、电热板 烧毛机等。 2、气体烧毛机,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煤气烧毛机、石油气烧毛机等;按火口的排列 形式不同,可分为立式烧毛机、卧式气烧毛机等。 三、工艺程序 (烘干)——刷毛——烧毛——灭火 (可惜无法附图) 四、注意事项 1)、为提高烧毛效率,织物在烧毛前进行均匀烘干,使含水率在5%以下,但如烘干不匀或烘干效果不好,会影响烧毛效果。 2)、除稀薄和提花织物外,在烧毛前应刷毛。

3)、刷毛辊要定期清洁,防止纱头等缠附表面,影响刷毛效果。 4)、织物入机,应不使左右歪斜、卷边、折皱,防止产生烧毛不匀疵病。 5)、使用气体烧毛机烧毛,应经常检查火焰色泽,遇火焰跳动摇晃或色泽不正常,说明空气和可燃性气体比例不当,应调节两者比例。 6)、经常检查出布质量,主要是织物烧毛效果;也要注意局部或连续性疵病,如烧毛不匀,破洞等。涤纶混纺布更应注意织物落布温度、手感和布幅收缩情况。如烧毛过度,一般会发生手感发硬,布幅收缩过大,断裂强度特别是撕破强度显著下降。 五、疵病现象产生原因克服方法 一)、烧毛不净 1.内焰与布距离过大,铜板或圆筒温度不够解决办法:调节内焰高度或提高铜板、圆筒温度 2. 车速过快解决办法:减慢车速 3.烘燥、刷毛装置未发挥作用 解决办法:清洁毛刷与金刚砂辊,调整与织物的接触面提高烘燥效果 (二)、烧毛过度(烧焦,涤纶变硬或熔化,或布幅收缩过多) 1. 烧毛时温度过高或织物稀薄,火口多解决办法:调节火焰温度,调整烧毛面次数 2.涤纶、维纶混纺布烧毛时,织物温度过高解决办法:加强火口间的吹风冷却 3. 车速太慢 解决办法:加快车速 (三)、烧毛不匀(烧毛条花或左右不匀) 1.火口阴塞或变形,铜板、圆筒表面不平解决办法:疏通火口或校正火口隙缝,或刨平火口两 侧铁板 2. 铜板、圆筒两端温度不一致解决办法:锉平铜板或车平圆筒 3. 布折皱 解决办法:改进操作调节进布张力导辊,保持吸边器灵活 (四)、烧毛破洞或豁边 1.拖纱、边纱、棉结等燃烧后及时熄灭 解决办法:缩短火口与灭火距离 2.火星落在布面上,未及时熄灭 解决办法:调换雾化喷头或提高气化温度,汽油气化不良,有油滴喷至布面 解决办法:

麻型,毛型,棉型,丝型织物特点与品种

麻型、毛型、棉型、丝型织物特点与品种 麻型织物的特点和品种: (一)麻型织物的特点: 麻型织物是指麻纤维纯纺织物及其混纺或交织物。它具有以下特点: 1.麻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其织物拥有与棉相似的性能。 2.麻织物具有强度高、吸湿性好、导热强的特性,尤其强度居天然纤维之首。 3.麻布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不易褪色。 4.对碱、酸都不太敏感,在烧碱中可发生丝光作用,使强度、光泽增强;在稀酸中短 时间作用(1~2分钟)后,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当然,强酸仍对其构成伤害。 5.抗霉菌性好,不易受潮发霉。 (二)麻型织物的品种 麻型织物的品种比棉布和呢绒少得多,但因有其独特的粗犷风格和凉爽透湿性能,加之近年来的回归自然潮,使其品种日趋丰富起来。 1.纯麻织物 ⑴苎麻织物苎麻织物是由苎麻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分手工与机织两类。手工苎麻布俗称夏布,因其质量好坏不均一,故多用作蚊帐、麻衬、衬布用料;而机织苎麻布品质与外观均优于手工制夏布,布面紧密平整,匀净光洁,经漂白或染色后可制做各种服装。苎麻服装穿着挺爽、透气出汗,实属理想的夏季面料。 ⑵亚麻织物亚麻织物是由亚麻纤维加工而成,分原色和漂白两种。原色亚麻布不经漂白、染色,具亚麻纤维的天然色泽。漂白亚麻布经过漂炼、丝光,比原色布柔软光滑、洁白

有弹性。亚麻布因布面细洁平整、手感柔软有弹性,穿着凉爽舒适、出汗不贴身等优点而成为各式夏令服装之面料,如外衣、衬衣、窗帘、沙发布等。 ⑶其他麻织物除苎麻布、亚麻布外,还有许多其它麻纤维织物,如黄麻布、剑麻布、蕉麻布等,这些麻织物在服装上很少使用,多用于包装袋、渔船绳索等。另外,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罗布麻服装作为一种保健服饰,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2.麻混纺、交织织物 苎麻、亚麻纤维均可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大多为低比例麻纤维与化纤、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目的是集各类纤维之长,补其所短,使面料性能更加优良,同时也可降低成本价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⑴麻棉混纺交织织物麻棉混纺布一般采用55%麻与45%棉或麻、棉各50%比例进行混纺。外观上保持了麻织物独特的粗犷挺括风格,又具有棉织物柔软的特性,改善了麻织物不够细洁、易起毛的缺点。棉麻交织布多为棉作经、麻作纬的交织物,质地坚牢爽滑,手感软于纯麻布。麻棉混纺交织织物多为轻薄型,适合夏季服装。 ⑵毛麻混纺织物采用不同毛麻混纺比例纱织成的各种织物,其中包括毛麻人字呢和各种毛麻花呢。毛麻混纺布具有手感滑爽、挺括、弹性好的特点,适合制作男女青年服装、套装、套裙、马夹等。 ⑶丝麻混纺织物丝麻砂洗织物是近年来利用砂洗工艺开发出的新产品。它兼有真丝织物和麻织物的优良特性,同时还克服了真丝砂洗织物强度下降的弱点,产生了爽而有弹性的手感。此面料适合制作夏令服装。 ⑷麻与化纤混纺织物包括麻与一种化纤混纺的织物、麻与两种以上化纤混纺的织物。如:涤麻、维麻、粘麻等织物、“三合一”织物。 a. 涤麻布:指涤纶与麻纤维混纺纱织成的织物或经、纬纱中有一种采用涤麻混纺纱的

退浆2教案

2-3退浆 2 1、了解各种退浆方法 2、掌握酶退浆、碱、氧化剂退浆工艺 重点: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难点:酶退浆、碱退浆 讲授、提问

二、退浆方法 (一)酶退浆 1、机理 2、影响因素 3、工艺 (二)碱退浆 1、原理 2、工艺 (三)氧化剂退浆 1、原理 2、工艺 (四)酸退浆 三、常用退浆方法的比较 四、退浆效果的评定 1、写出碱退浆工艺 2、写出氧化剂退浆工艺

第一课时 复习: 1、淀粉的性能 2、PVA性能 新课: 第二节退浆 一、退浆方法 (一)酶退浆 1、酶的催化特性: 酶是一种蛋白质,催化效率高,具有专一性强,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作用时条件缓和,不必高温高压,无毒无公害,条件剧烈会变性。 2、退浆机理 催化水解淀粉,使其大分子链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 3、常用淀粉酶种类 胰酶和BF-7658 4、影响淀粉酶的催化因素 1)温度 T↑→水解速度↑→稳定性↓→活度先↑后↓ 选择最适宜的温度→酶活度最高时的温度 BF-7658:80-85℃ 胰酶:40-55℃

2)PH值 BF-7658:6.0-6.5 胰酶:6.8-7.3 3)活化剂和抑制剂 活化剂:轻金属盐类,NaCl、CaCl 2抑制剂:重金属盐类,铜盐、铁盐 (二)酶退浆工艺 1、工艺流程 浸轧热水→浸轧酶液→堆置→汽蒸→水洗 2、工艺处方 BF-76581-2g/l 渗透剂JFC1-2 g/l 食盐2-5g/l 3、工艺条件 堆置时间20分钟 T蒸100-102℃ t蒸5分钟 PH6.0-7.0 第二课时 二、碱退浆 一)原理

1、热的稀烧碱溶液可以使各类桨料发生溶胀 2、增加一些浆料的溶解性,使桨料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在机械作用下较易洗除大部分桨料,碱退桨率达50%~70% 3、还能去除其它杂质和部分棉籽壳 二)工艺 1、工艺流程 轧碱→汽蒸→水洗;轧碱→堆置→水洗 2、工艺处方 烧碱5-10g/l 润湿剂1-2 g/l 3、工艺条件 T碱70-80℃ T蒸85℃ t蒸60分钟 t堆6-12小时 三、氧化剂退浆 1、原理:对各种浆料都有使浆料大分子断裂降解的作用,从而容易从织物洗除。氧化剂退浆速度快,效率高,质地均匀,还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2、常用的氧化剂:H 2O 2 3、二浴法退浆工艺 1、工艺流程 浸轧双氧水→浸轧碱液→热水洗→冷水洗

针织布的前处理方案

棉和黏胶针织布的前处理方案 钱灏 一.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棉纤维是由棉籽表皮的细胞生长而成。棉纤维手感柔软,外形细长,它纤维的长度大约在2.5-4.5cm,而细度大约在17-22um,视纤维的成熟度而定。棉纤维除了含有纤维素外,伴随生长的还有其它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蜡状物质和灰分等。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的一种,还有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等也属于再生纤维。粘胶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素,如木材、棉短绒、棉秆、芦苇等,这些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加工制造成再生纤维素纤维。 1.棉纤维各成分的含量见下表1: 从上述数值可以看出,成熟的棉绝大部分是纤维素,只有约6%的含氮物、果胶、蜡质等杂质,但这些杂质在染整加工的前处理时一定要去除,否则会影响染整加工的质量。纤维素是一种高聚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酒精、苯),但会吸收水分而溶胀(或膨化)。无机酸(硫酸、硝酸等)能使纤维素水解,使其分子链发生断裂,聚合度降低,最后变为水解纤维素,所以酸是使棉纤维织物强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棉纤维的强力一般在氧化剂会使纤维中的羟基(?aOH)氧化,也会发生分子链的断裂,形成氧化纤维素,致使强力降低。纤维素在碱溶液

中相当稳定,热稳定性尚好,能耐120-150℃短时间的处理,当温度高于180℃ 时,纤维素逐渐发生退化,聚合度降低。 棉纤维的分子结构和图1所示 图一:棉纤维的结构图 2.黏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黏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对纤维的拉伸就是为了提高黏胶丝的取向度,提高黏胶丝的强度。 丝光棉 未丝光棉 棉的分子结构: 丝光后的棉纤维由于取向度提高了,结晶度有所降低,但强度会提高。 图二:黏胶纤维的结构 黏胶纤维的分子式

棉型织物的定义

棉型織物的定義: 棉型織物是指以棉紗或棉與棉型化纖混紡紗線織成的織品。 棉型織物的特點: 1〃吸濕性強,縮水率較大,約爲4~10%。 2〃耐鹼不耐酸。棉布對無機酸極不穩定,即使很稀的硫酸也會使其受到破壞,但有機酸作用微弱,幾乎不起破壞作用。棉布較耐鹼,一般稀堿在常溫下對棉布不發生作用,但強鹼作用後,棉布強度會下降。常利用20%的燒鹼液處理棉布,可得到“絲光”棉布。 3〃耐光性、耐熱性一般。在陽光與大氣中棉布會緩慢地被氧化,使強力下降。長期高溫作用會使棉布遭受破壞,但其可耐受125~150℃短暫高溫處理。 4〃微生物對棉織物有破壞作用。表現在不耐黴菌。 棉有咩用途: 1〃純棉織物 純棉織物由純棉紗線織成,織物品種繁多,花色各異。純棉織物,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穿著舒服,但有一個突出的缺點——經過水洗和穿著後易起皺,變形。它可按染色方式分爲原色棉布、染色棉布、印花棉布、色織棉布;也可按織物組織結構分爲帄紋布、斜紋布、鍛紋布。 2〃棉混紡、交織織物

由棉與其他纖維混紡、交織而成的織物,統稱爲棉混紡、交織織物。這裏包括棉與其他天然纖維的組合,也包括棉與各種化纖的組合,通常棉多與化纖組合成各種花色品種、兼具各方優點的實用面料。 ⑴粘纖及富纖與棉混紡織品一般採用33%的棉纖維、67%的粘纖或富纖。這類織物具有耐磨、強度高於粘纖織品、吸濕性好於純棉布、濕強下降較少、手感柔軟光潔的特點。主要品種有粘棉布、富纖棉織品。 ⑵滌棉織品通常採用35%的棉與65%的滌混紡。這種織物主要採用高支紗帄紋組織織成,多用於輕薄的襯衫布、細帄布、府綢等。滌棉布俗稱“的確良”,它既保持了滌綸纖維強度高、彈性恢復性好的特性,又具備棉纖維的吸濕性強的特徵,易染色、洗後免燙快幹。滌棉布品種規格較多,有原色布、色布、印花布及色織布等。 ⑶維棉織品維綸與棉混紡的織物。這種織物吸濕性、透通性均很好,且因維綸耐鹽水腐蝕,故維棉混紡織物適合製作內衣、內褲、睡衣等。維棉布的缺點在於染色不夠鮮豔、彈性較差。其主要品種有維棉市布、維棉帄布、維棉細布及維棉格子布等色織布。 ⑷丙棉織品將丙綸短纖維與棉按1:1比例混紡而成的帄紋組織織物,常見的有丙棉細布和丙棉麻紗。 a. 丙棉細布:採用50%棉與50%丙綸混紡的帄紋織物,其外觀挺括,縮水率小,耐穿耐用,易洗快幹,具滌棉織品風格。但吸濕性、耐熱性、耐光性較差,適宜製作外衣。 b. 丙棉麻紗:採用50%棉與50%丙綸或65%丙綸與35%棉混紡的稀薄織物,外觀同純棉麻紗織物,但吸濕性、耐光性、耐熱性不如棉麻紗。適合作夏季襯衫料或軍用雨衣、蚊帳等。

涤纶织物高效退浆工艺

涤纶织物高效退浆工艺的应用探讨 前言 涤纶机织布通常在织造时都经过上浆,浆料为PA(聚酰胺)、PAC、PVC(聚氯乙烯)等类型的化学浆料。然而,浆料如果不去除,则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影响染色的均匀性、影响染料的得色率、影响色泽的鲜艳程度。因此,退浆是印染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传统的工艺是采用溢流染色机或卷染机先进行退浆,然后再进行碱减量或染色。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溢流染色机或卷染机是间歇式的设备,工作效率相对较低。(2)退浆通常采用碱退浆,退浆后需要大量的水洗,耗水量很大。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退浆效率、减少排放,其中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采用长车连续退浆。为此有些印染厂家也新购了连续式长车退浆设备,但很难快速地正常地使用起来。这是由于设备的使用需要配套相应的助剂、工艺,相互协同才能达到加工要求。为此,我们对长车快速退浆剂及其配套助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相应的应用工工艺。 2 试验 2.2材料和设备 2.1.2 化学药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液碱(工业级) PVA浆料(工业级) PAC浆料(工业级) 液体石蜡 油酸钠氯化钙 阳离子红2GL(工业级) 2.1.2仪器和设备 恒温水浴锅、实验室用小轧车 2.2退浆效果的检测方法 采用阳离子着色法进行检测。退浆后织物:阳离子红2GL:0.2%(o.w.f)浴比:1:40 PH值调节到5左右50℃x10min 评价方法:织物着色越深,表明浆料含量越多;反之,织物着色越浅,浆料含量越少。 2.3渗透性测定方法 采用标准棉帆布沉降法。 2.4乳化分散性 2.4.1乳化性:采用液体石蜡乳化法,分层越少,时间越长,则乳化效果越好。 2.4.2分散性:采用钙皂分散法,用量越少,无絮状沉淀,则分散性越好。 2.5复配稳定性 2.5.1粘辊性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前处理烧毛工艺.

前处理烧毛工艺一、烧毛机的功用 纺织厂织好的织物,在坯布表面和经纬纱之间存在许多绒毛,在印染加工会产生好多问题: 1、织物易吸尘沾污,影响光洁和美观。 2、染色时易沾在滚筒上,使色泽不易均匀。 3、绒毛落入染化料溶液或浆液中影响加工质量。 4、织物有绒毛存在,很难印制清晰的花纹,特别是精细的花纹。 5、绦棉混纺织物上存在绒毛,因穿着磨擦易起球等 由以上可见,对绦纶、维纶、腈纶等混纺织物,其烧毛更为重要。 二、烧毛机的种类: 根据烧毛的方法和采用的热源不同,分类如下: 1、热板烧毛机,按热板的形状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铜板烧毛机、圆筒烧毛机、电热板烧毛机等。 2、气体烧毛机,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煤气烧毛机、石油气烧毛机等;按火口的排列形式不同,可分为立式烧毛机、卧式气烧毛机等。 三、工艺程序 烘干)——刷毛——烧毛——灭火可惜无法附图) 四、注意事项 1)、为提高烧毛效率,织物在烧毛前进行均匀烘干,使含水率在 5%以下,但如烘干不 匀或烘干效果不好,会影响烧毛效果。 2)、除稀薄和提花织物外,在烧毛前应刷毛。 3)、刷毛辊要定期清洁,防止纱头等缠附表面,影响刷毛效果。 4)、织物入机,应不使左右歪斜、卷边、折皱,防止产生烧毛不匀疵病。 5)、使用气体烧毛机烧毛,应经常检查火焰色泽,遇火焰跳动摇晃或色泽不正常,说

明空气和可燃性气体比例不当,应调节两者比例。 6)、经常检查出布质量,主要是织物烧毛效果;也要注意局部或连续性疵病,如烧毛不匀,破洞等。涤纶混纺布更应注意织物落布温度、手感和布幅收缩情况。如烧毛过度,一般会发生手感发硬,布幅收缩过大,断裂强度特别是撕破强度显著下降。 五、疵病现象产生原因克服方法 一)、烧毛不净 1.内焰与布距离过大,铜板或圆筒温度不够 解决办法:调节内焰高度或提高铜板、圆筒温度 2. 车速过快 解决办法:减慢车速 3.烘燥、刷毛装置未发挥作用 解决办法:清洁毛刷与金刚砂辊,调整与织物的接触面提高烘燥效果 烧毛过度(烧焦,涤纶变硬或熔化,或布幅收缩过多) 1.烧毛时温度过高或织物稀薄,火口多 解决办法:调节火焰温度,调整烧毛面次数 2.涤纶、维纶混纺布烧毛时,织物温度过高解决办法:加强火口间的吹风冷却 3. 车速太慢 解决办法:加快车速 三)、烧毛不匀(烧毛条花或左右不匀) 1. 火口阴塞或变形,铜板、圆筒表面不平 解决办法:疏通火口或校正火口隙缝,或刨平火口两侧铁板 2.铜板、圆筒两端温度不一致 解决办法:锉平铜板或车平圆筒 3.布折皱 解决办法:改进操作调节进布张力导辊,保持吸边器灵活 四)、烧毛破洞或豁边 1. 拖纱、边纱、棉结等燃烧后及时熄灭

2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炼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1 一、练漂的目的 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 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 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 因品种而异 (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 (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 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 三、加工形式 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②棉轻薄品种除①工序外可进行绳状加工,厚重棉、涤/棉应采用平幅加工。 涤/棉织物印染加工工艺原则, T/C应保留纯棉织物的全部染前处理,但传统的纯棉工艺不适用T/C,须重新制订。 ①两种纤维都需要的且可使用同一条件的合并进行; ②只有一方需要,则采取对一方有用而对另一方损伤小的工艺条件; ③都需要又不能用同一条件的则分步进行。 现行工艺只能做到对一方大体无害,个别有严重损伤,或是兼顾一方,又难以满足另一方,尚需进一步研究。 §2 原布准备(gray cloth preparation) 原布:坯布(gray cloth),未经印染加工的布 1.检验(inspecting):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损失 规格:长、门幅、重量,经纬纱支数、密度、强力 品质:纺疵(缺经、断纬、稀纬、筘路条)、油污纱、斑渍和破损 2.翻布(Turing):分批、分箱 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运输、须把相同规格,同一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 3.打印(marking) 为便于识别管理,每箱布两头约10~20cm左右要打上印子,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4.缝头(sewing): 为适应批量连续加工,把一箱布的布头子缝接起来(下机布长为30—120m). 环缝式:接缝处不厚、平整、坚牢,但费线、易卷边、切口大,稀疏织物不宜。 平缝式:箱与箱之间的缝接,布头重叠,易生横档,但坚牢不易漏缝。 §3 烧毛(singeing) 一、目的 烧去织物表面茸毛,使光洁,并改善风格,减少起球等。 ①茸毛影响光洁,沾染尘污; ②影响色泽均匀度、鲜艳度; ③难印精细花纹 ④涤/棉织物易起毛起球;

纺织染整工艺-退浆

退浆 1.退浆的原理 去除织物上浆料的工艺过程。棉、粘胶以及合成纤维等织物的经纱,在织造前大都先经过浆纱。浆料在染整过程中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接触。因此织物一般都先经退浆。棉织物退浆兼有去除纤维中部分杂质的作用;合成纤维织物有时可在精练过程中同时退浆。 2.退浆方法 各类织物退浆的方法随浆纱所用的浆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 热水退浆法 织物浸轧热水后,在退浆池内保温堆置十多小时,使浆料溶胀而易于用水洗去。这种方法对于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等为浆料的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对于用淀粉上浆的织物,在25~40℃下堆置较长时间,任其自然发酵、降解,也可获得退浆效果。 碱液退浆法 淀粉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作用下能发生溶胀,聚丙烯酸聚合物在碱液中较易溶解,可利用精练或丝光过程中的废氢氧化钠溶液作退浆剂,浓度通常为10~20克/升。织物浸轧碱液后,在60~80℃堆置6~12小时;棉织物还可应用碱、酸退浆,其方法是先经碱液退浆,水洗后再浸轧浓度为 4~6克/升的稀硫酸堆置数小时,进一步促使淀粉水解,有洗除棉纤维中无机盐类杂质的作用。 酶退浆法 主要用于分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退浆效率较高。淀粉酶是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剂,常用的有胰淀粉酶和细菌淀粉酶。这两种酶主要组成都是α-淀粉酶,能促使淀粉长链分子的甙键断裂,生成糊精和麦芽糖而极易从织物上洗除。淀粉酶退

浆液以近中性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钠、氯化钙等作为激活剂以提高酶的活力。织物浸轧淀粉酶液后,在40~50℃堆置1~2小时可使淀粉充分水解。细菌淀粉酶较胰淀粉酶耐热,因此在织物浸轧酶液以后,也可采用汽蒸3~5分钟的快速工艺,为连续退浆工艺创造条件。 氧化剂退浆法 有多种氧化剂可以适用。将织物在浓度为3~5克/升的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中浸轧,再经汽蒸2~3分钟,可促使淀粉、聚乙烯醇降解,同时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效果。用亚溴酸钠退浆时,织物以pH为9.5~10.5、有效溴浓度为 0.5~1.5克/升的亚溴酸钠溶液浸轧,在常温下堆置20分钟左右,对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或聚乙烯醇上浆的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过硫酸铵盐或钾盐也有良好的退浆作用,但易使纤维素纤维脆损。 3.浆料的总类 经纱上浆所用桨料有天然浆料如淀粉、野生淀粉,化学浆料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纤维素制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上浆液中还加入其它成分如防腐剂、柔软剂、吸湿剂、减磨剂等。经纱上浆率的高低和纤维的质量、纱支、密度等有关,纱支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高些,一般织物上浆率4%~8%。 淀粉浆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如棉织物、麻织物等,化学浆料多用于合纤织物。 4.织物上浆的原因 织物在织造前都经过上浆处理,以提高经纱的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从而减少经纱断头,保证织布顺利进行。 5.退浆剂

棉型织物设计实验报告

棉型类织物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l、初步了解织物设计的知识.掌握小样工艺计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制识小样的操作方法。 3、通过对所织小样的分析.理解影响织物外观的因素. 二、设计内容 l、设计织物组织 根据没计意图确定地组织和边组织,画出组织上机图. 2、设计配色 根据设想的色彩效果.选择相应颜色的纱线并确定经向和纬向的色纱排列。 3、设计织物规格 ①确定纱线规格:根据织物风格的要求,选择纱线的原料及号数。 ②确定经纱密度P j和纬纱密度P w. 经,纬纱密度对织物风格及物理性能有重要影响。经、纬纱密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纱线的原料、号数及织物组织等因素。通常,当选用的纱线较粗,刚性较大,或组织的交织点较多时,纱线密度应小些,反之,应大些。具体值可参照附录一,二中的类似产品确定. ③确定织物幅宽L 一般要求小样幅宽L=10-15cm 4、设计上机工艺参数 ①筘号 筘号是钢筘的一项规格指标,表示钢筘单位长度内的筘齿数,它通常有公制和英制两种表示方法。 公制筘号(N 公 ):钢筘上10厘米长度内的筘齿数。 英制筘号(N 英 ):钢筘上每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它们的换算关系:N 英=0.508N 公 筘号的的计算式: N公= %) 1( a b Pj a

式中: b----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一股为2—4根/齿。 a w ----纬纱织缩率。一般为3一7%,具体值可参照附录二中的类似 品种确定。 计算所得的N 公尚须根据现有的设备器材情况予以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I 、参照计算值N 公在现有筘号中选择相近的筘号N 公/,并代入 %1/w a b j N P -?=公公式计算,若P j 在合理范围内,则所选筘号可行。 II 、若P j 超出合理范围,可改变b 值后重新计算N 公,并按方法I 进行修正, 直至可行。 注:根据N 公/计算得到的P j 即为小样的经密。 ②总经根数Z : 计算式: Z=地经根数+边经根数 = 总经根数应取整数,并尽量修正为穿综循环的整数倍,边纱根数可参考类似品种确定。 5,填写小样规格、工艺表 纱线原料 : ;筘号: ; 纱线号数: 、 地经根数: 、 纱线密度: ; 边经根数: ; 织物幅宽: ; 色经纱排列: ; 色纬纱排列: ; 上机图(包括地组织和边组织的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 三、布边的设计 1、布边的作用 ① 防止经纱松散脱落,保持织物边部整齐平整。 ② 增加边部强力,提高织物在织造和后整理过程中抵抗外力的能力。 ③ 增加织物的美观性。 )布边每筘穿入数 布身每筘穿入数(边经根数)标准幅宽()经纱密度(根-?+?1cm /cm

棉型织物前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棉型织物前处理的 现状及发展趋势 纺织101 刘培 201000514116

棉型织物前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棉型织物的前处理是纺织品整个染整加工的第一道程序。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纤维上所含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品加工中所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时限为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并使织物具有洁白、柔软的性能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纯棉织物的前处理生产工艺, 传统上一直采用高温强碱的化学方法, 这种工艺消耗大量能源, 并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为此, 国际上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研究采用生物酶技术进行纯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以取代传统的高温强碱工艺, 我国近几年也开始采用这一新工艺。但从报道材料中可看出, 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毛效达不到传统工艺的水平, 特别是高支高密厚重的重浆织物; 棉籽壳、蜡质去不尽。 棉织物的前处理包括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和丝光等工序,其特点是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而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前处理过程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型等。 目前,在印染前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主要化学品是碱、酶、双氧水和相应有效的助剂,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某些原料的工艺技术要求,冷轧堆前处理工艺、氧水的活化剂开发与应用、生物酶的应用。 棉型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正在朝着短流程,低能耗,轻污染,高能效的方向发展。主要做好加强前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工作、前处理工艺实现清洁生产、重视短流程前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助剂和设备的发展必须与工艺同步等工作。 关键词:前处理现状发展趋势

纺织染整工艺退浆

纺织染整工艺退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退浆 1.退浆的原理 去除织物上浆料的工艺过程。棉、粘胶以及合成纤维等织物的经纱,在织造前大都先经过浆纱。浆料在染整过程中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接触。因此织物一般都先经退浆。棉织物退浆兼有去除纤维中部分杂质的作用;合成纤维织物有时可在精练过程中同时退浆。 2.退浆方法 各类织物退浆的方法随浆纱所用的浆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 热水退浆法 织物浸轧热水后,在退浆池内保温堆置十多小时,使浆料溶胀而易于用水洗去。这种方法对于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等为浆料的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对于用淀粉上浆的织物,在25~40℃下堆置较长时间,任其自然发酵、降解,也可获得退浆效果。 碱液退浆法 淀粉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作用下能发生溶胀,聚丙烯酸聚合物在碱液中较易溶解,可利用精练或丝光过程中的废氢氧化钠溶液作退浆剂,浓度通常为10~20克/升。织物浸轧碱液后,在60~80℃堆置6~12小时;棉织物还可应用碱、酸退浆,其方法是先经碱液退浆,水洗后再浸轧浓度为 4~6克/升的稀硫酸堆置数小时,进一步促使淀粉水解,有洗除棉纤维中无机盐类杂质的作用。 酶退浆法 主要用于分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退浆效率较高。淀粉酶是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剂,常用的有胰淀粉酶和细菌淀粉酶。这两种酶主要组成都是α-淀粉酶,能促使淀粉长链分子的甙键断裂,生成糊精和麦芽糖而极易从织物上洗除。淀粉酶退浆液以近中性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钠、氯化钙等作为激活剂以提高酶的活力。织物浸轧淀粉酶液后,在40~50℃堆置1~2小时可使淀粉充分水解。细菌淀粉酶较胰淀粉酶耐热,因此在织物浸轧酶液以后,也可采用汽蒸3~5分钟的快速工艺,为连续退浆工艺创造条件。 氧化剂退浆法 有多种氧化剂可以适用。将织物在浓度为3~5克/升的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中浸轧,再经汽蒸2~3分钟,可促使淀粉、聚乙烯醇降解,同时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效果。用亚溴酸钠退浆时,织物以pH为~、有效溴浓度为~克/升的亚溴酸钠溶液浸轧,在常温下堆置20分钟左右,对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或聚乙烯醇上浆的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过硫酸铵盐或钾盐也有良好的退浆作用,但易使纤维素纤维脆损。 3.浆料的总类

牛仔布最要知识,有关

1牛仔布经纬向缩水率 经纬向缩水率 牛仔布在织布过程中,经纱和纬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张力拉伸,在洗水时会发生收缩,如坯布洗水时,经向的缩水率一般高达13-15%,纬向缩水率视用纱情况,如:纯棉纱:3-5%,化纤纱:2-3%,弹力纱:10-20%,因此,牛仔布一般都要经过预缩处理,也就是通过预缩机将牛仔布经向缩水率预先缩12-13%,使经向剩余缩率≤3%。而纬向则一般是自然收缩,如弹力布出现纬向缩水率偏大15-20%,则采取热定型,使弹力纱中的氯纶丝经过200℃高温空气定型,使纬向余缩率控制在8-10%。 经纬向缩水率如果偏大,在制衣洗水后,极易造成裤头和拉链起皱,布面也不平整。同时缩水率大也造成制衣用布量增大。按国际利惠制标准,经纬向缩水率≤3%,但弹力布的纬向缩水率则一般控制在8-12%,偏大易造成喇叭口和起皱,偏小易造成弹力不足。 经纬向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在一块经向长60CM,纬向整幅的牛仔布反面,经向和纬向均匀画三个长50 CM的标记线,两端十字交叉,洗水后再量该线段长度。 缩水率=L冼前-L洗后/L洗前*100%=50-L洗后/50*100% 如洗水后为48CM,则缩水率为4%。 2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 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 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丝光牛仔面料在传统牛仔布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染整加工技术,对纱线表面进行丝光,以达到表层色浓、内层洁白、对比鲜明的环染效果,其色泽鲜艳度、深度较常规纱线要好得多。丝光牛仔布以其舒适的手感、较好的光泽、鲜明的磨白效果和清晰的布面风格,赋予牛仔面料以高附加值,是高档牛仔服装的首选面料。 1 染整工艺 坯布 160cm83.4/58.3268/181牛仔布。 工艺流程坯检→烧毛→退浆→丝光→水洗→定形→整纬→预缩→成检→卷筒 1.1 烧毛 正面烧两次,车速控制在80m/min,火口要求均匀有力,火力不宜太高,尤其要注意布面的接触温度。经烧毛后布面应基本无长毛,布面干净均匀,没有条花、划痕。 1.2 退浆 大多数牛仔布采用上浆染色的经纱与本色的纬纱交织而成,上浆量大,退浆难净,且又是靛蓝染色,色牢度较差,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色花、色条及头尾色差。经反复试验,确定采用酶退浆,长车汽蒸水洗法。 退浆工艺浸酶(淀粉酶12g/L,NaCl6g/L,渗透剂JFC4g/L)打卷堆置2h→汽蒸5min→80℃热水洗四道→冷水洗→60℃热水洗三道→冷水洗→烘干

棉布及棉型化纤织物

棉布及棉型化纤织物共分为四类 1.本色布:即以原料的本色市销的棉布和棉型化纤织物。主要包括平布(中平布、细平布、粗平布)、斜纹布等纯棉织物和粘纤、棉粘、涤棉的中平布、细平布等棉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织物。 2.色布:即以本色布为坯布,经漂染加工后市销的织物。通常按所染颜色分为7类。 元布。即黑色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斜纹布、府绸、直贡等为坯布,以硫化染料或精元染料染成。 灰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府绸等为坯布,以士林染料或硫化染料等加工的灰色布。蓝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府绸、哔叽、华达呢、卡其、斜纹布等为坯布,以凡拉明染料或士林染料、海昌染料、靛蓝染料、酞菁染料以及硫化染料中的某种染料加工的蓝色布。红酱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等为坯布,染成大红、酱红色的色布 旗黄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等为坯布,染成黄色的色布。 漂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府绸、哔叽等为坯布,经漂白加工的布。 杂色布。主要以中平布、细平布、府绸、哗叽、华达呢、卡其、斜纹布等为坯布,染成除上列颜色以外的各种颜色的色布。 3.花布:是指以中平布、细平布、府绸、哔叽、斜纹布、直贡等为坯布,经漂印加工后的印花布。通常分为以下7类 花叽。即以哔叽为坯布加工的印花布。按所印花纹的大小,分为大花叽,小花叽两小类。花贡。即以直贡为坯布加工的印花布。按所印花纹的大小,也可分为大花贡,小花贡两小类。花斜即以斜纹布为坯布加工的印花布。按所印花纹的大小,也可分为大花斜和小花斜两小类 深花布。即以中平布、细平布为坯布的深色花型的印花布。 浅花布。即以中平布、细平布为坯布的浅色花弄的印花布。 印花府绸。即以纱府绸为坯布的深色和浅色花型的印花布。 其他印花布。主要指以灯芯绒、绒布、绉纹布、玻璃纱、纱罗、麻纱、泡泡纱、烂花布等织物为坯布的印花布。 4.色织布:指经纬纱线先经漂染加工而后织制的织物。主要包括线呢、绒布、条格布、被单布、色织府绸和其他色织布。 棉布及棉型化纤织物主要品种 1.平布平布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平纹组织织制,经纬纱的线密度和织物中经纬纱的密度相同或相近。根据所用经纬纱的粗细,可分为粗平布、中平布和细平布。 (1)粗平布又称粗布,大多用纯棉粗特纱织制。其特点是布身粗糙、厚实,布面棉结杂质较多,坚牢耐用。市销粗布主要用作服装衬布等。在山区农村、沿海渔村也有用市销粗布做衬衫、被里的。经染色后作衫、裤用料。 (2)中平布又称市布,市销的又称白市布,系用中特棉纱或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其特点是结构较紧密,布面平整丰满,质地坚牢,手感较硬。市销平布主要用作被里布、衬里布也有用作衬衫裤、被单的。中平布大多用作漂布、色布、花布的坯布。加工后用作服装

棉织物酶退浆、碱退浆工艺原理和方法

棉织物酶退浆、碱退浆工艺原理和方法 一、实验原理 棉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淀粉浆料,可以用酶退浆方法去除。酶退浆是利用淀粉酶使淀粉大分子中的甙键断裂降解,淀粉转化为分子较小且易于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经过水洗即可去除。碱退浆是利用稀碱液在较高温度下,使浆料发生膨化,降低浆料与纤维间的附着力,使其易于脱离纤维,经过充分水洗去除。棉织物退浆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如碘量法、高氯酸法、水解法等。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退浆率。测定时先用稀酸或酶使棉织物上的淀粉浆料水解成葡萄糖,再用碘量法测定退浆前后水解产物葡萄糖的浓度来计算棉织物的退浆率。 二、实验内容 (一)酶退浆工艺 1. 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纯棉坯布两块(每块约重10g,经×纬为35cm×25cm)。 (2)实验仪器:小轧车、烘箱、蒸箱或蒸锅、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移液管(10ml)、量筒(100ml)、烧杯(250ml、500ml、1000ml,)、表面皿(12cm)、温度计(100℃)、玻璃棒、吸球、角匙。 (3)实验药品:氯化钠、BF-7658淀粉酶(工业品)、渗透剂JFC(工业品)。 2.实验步骤 (1)工艺处方和条件见表3-1。 表3-1工艺处方和条件 试剂及条件用量 BF-7658淀粉酶(2000倍)(G/L)2 氯化钠(g/l)5 渗透剂JFC(g/l) 2 总液量(ml)200 PH(用醋酸调节)6.5-7.0 温度(℃)55-60 带液率(%)70 (2)工艺流程:坯布一浸轧酶溶液(55-60℃,二浸二轧,带液率70%→保温(55-60℃,20min)→汽蒸(100-102℃,5min)→热水洗(70-80℃,5min)→冷水洗→晾干。 (3)实验操作 ①酶液配制。用量筒量取蒸馏水约190ml于250ml 烧杯中,并加热至55-60℃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取淀粉酶0.4g和氯化钠1g放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再用移液管吸入10%渗透剂JFC溶液4ml,搅拌均匀,并用醋酸调节PH=6.5-7,补充至总液量为200ML后备用。 ②退浆过程。将坯布(两块)放入加热至55-60℃的酶液中,浸透后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左右。然后将试样放入1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放入55-60℃的烘箱中保温20min 后取出,将烧杯一起放入蒸箱中,在100-102℃条件下汽蒸5min。蒸毕取出试样,将其放入70-80℃热水中水洗两遍(各5min),最后冷水洗。晾干后一块留作退浆率测定,另一块留作煮练工艺实验用。 (二)碱退浆工艺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纯棉坯布两块(每块约重10g,经×纬为35cm×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