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

合集下载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改革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改革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改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改革。

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而新媒体则主要指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改革,并分析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冲击1.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媒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才能将新闻传递给读者,而新媒体则可以实时发布信息,使得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新闻。

这种速度的差异使得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

1.2 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则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多种渠道传播信息。

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3 用户参与度增加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户参与度的增加。

传统媒体主要是由编辑和记者来制作和发布信息,而新媒体则可以让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这种用户参与度的增加使得新媒体更加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二、传统媒体的改革2.1 融合新媒体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开始积极融合新媒体。

他们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新闻和与读者互动。

同时,他们也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视频栏目,提供在线直播等服务。

这种融合新媒体的做法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2.2 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吸引读者,传统媒体开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他们通过分析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推送符合读者口味的新闻和信息。

同时,他们也提供了一些特色栏目和专题报道,以满足读者对深度报道的需求。

这种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与读者进行互动,增强读者的粘性。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比如报纸,已经出现衰退的趋势。

谈到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形成较大影响的,不得不提到当下正流行的微博。

作为当下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微博正以其独特的结果和魅力,展现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多样性。

本篇文章针对微博这一媒介的概念及其优势和劣势和微博的兴起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对微博作用的理解微博在中国兴起大约是2007年之后,它是个衍生的中国式的概念。

微博這一形式最早来源于美国的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twitter。

其特点是微博使用者可以借助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并分享、评论自己所获得的信息。

每个微博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它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微博作为当下网络时代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凭借它的便捷和原创性等优势,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

微博是加快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催化剂”。

二、微博的优势和劣势微博使用者的理由不尽相同,比如为了学习、消遣或者是追赶潮流。

与外国的twitter相比,中国的微博仍然是处在刚刚兴起阶段,用户市场还不够成熟。

微博的优势1、大众化。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微博是门槛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在网上发布信息。

2、即时性。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微博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

它可以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图片或者视频对事件进行描述。

3、能够进行互动。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只能观看或者收听,而通过微博就自主地去选择信息。

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评论,与众多网友共同交流。

4、传播速度快。

微博的信息传播没有任何障碍,比其他任何新闻传播方式都更迅速,更自由,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整个互联网世界。

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广州暴雨事件,微博成了获取最消息的重要渠道,为全国各地的网友提供了即时的讯息,不用等到新闻记者到达现场进行录影再报道。

微博的劣势1、没有权威性,可信度值得质疑。

数字化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的冲击与应对

数字化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的冲击与应对

数字化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的冲击与应对传统媒体一直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数字化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新闻业态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字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的冲击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数字化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传统媒体主要依托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进行新闻传播,而数字化媒体则通过互联网,如新闻网站、微博、视频分享平台等,将新闻信息实现了即时、快速和广泛的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的革新,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到了严重挑战。

此外,数字化媒体具有更高的互动性,使得新闻传播不再单向传递,而成为多方参与的双向交流。

公众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可以积极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去,这种互动性对于传统新闻业态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其次,数字化媒体的迅猛发展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媒体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新闻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广告商。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如报纸和杂志销量下滑,广告收入也受到了冲击。

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来应对数字化媒体的竞争。

此外,数字化媒体还带来了个性化的新闻传播方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推送,这也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面对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传统新闻业态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传统媒体必须积极转型,加快数字化进程。

这包括改造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设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此外,传统媒体还应该积极开展深度报道,打造独特的品牌价值,提供更加专业、独立和有深度的新闻内容,以增加读者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和认同。

同时,传统媒体也应该与数字化媒体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其次,传统媒体需要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数字化媒体的成功在于其强大的用户体验能力,传统媒体应该借鉴其经验,不断改进新闻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

微博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定 是发 生什 么 事 了 。
美 国 旧金 山 推 出 了 T t r 务 。 T tr wie 服 t i w e 作 为 一个 互 联 网平 台 , 与 者 可 以 自由 编 参
微 博 传 播 。 充 分 允 许 草 根 记 者参 与 它
到新 闻 的 制 作 , 因而 “ 言 权 被 赋 予 了 那 发 些无 声 的 人 们 。 ‘ 就 是 说 。 术 的进 步 , ” 地 技
使 得 人 们 作 为 “ 子 化 ” 个 体 成 为 新 闻 原 的
鲍 尔 斯 、伦 敦 市 长 鲍 里 斯 ・ 翰 逊 也都 先 约 后 成 为 T t r 忠实 用 户 。据 媒 体 最 新 i w e的 报 道 。 历 来 恪 守 传 统 、 绝 时 代 潮 流 的 连 拒 英 国王 室 都 开 通 了 T t r 页 .委 内瑞 i w e网
度 实 现 了 手 机 与 互 联 网 的 融 合 — — 微 博
允 许 用 户 通 过 手机 短 信 、即 时 消 息 软 件 、 电子 邮件 、 3或 网 页发 布 信 息 , 成 了 MP 形 具有及时性 、 随意 性 和 点 对 点 传 播 方 式 。 微 博 客 的 代 表 性 网 站 是 T t r这 wie , t 个 词 甚 至 已 经 成 为 了微 博 的代 名 词 。 的 它 创始 者埃 文 ・ 廉斯 和斯通 于 20 威 0 6年 在
经 济 回报 ” 的黄 金 时 代 。⑤
二、 美国总统大选 、 迈克尔・ “ 杰克逊” 之死事件报道: 传统媒体遭遇挑战
微 博 作 为 一 种 传 播 形 态 出现 在 政 治
生活 中 .是 由 2 0 08年 美 国总 统 大 选 开 始 的 。 大 选 中 , 巴马 和希 拉 里 先后 在最 大 在 奥 微博 网站 T tr 建 立了个人 主页 , wie 上 通 过 精 心 设 计 和 充 分 运 用 新 媒 介 技 术 的便 捷性 , 巴马获得 了 1 奥 5万 “ 随 者 ” 支 跟 的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微博,即微型博客。

它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最初在美国兴起,2009年被腾讯引进中国。

由于其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当代信息传播的需求,深受众人喜爱,因而写微博被亲切的称为“织围脖”。

截止2010年1月份,全球共有75000万注册用户.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

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以下我就微博的特点和对传统传媒的影响,做出一些有限的分析。

微博的特点:1.即时性。

微博,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

而在当今或许电脑并未普及,但手机的用户绝对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并且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微博的用户可以通过随身的手机就身边发生的事件及对该事件的自我感受随时发出信息,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悟。

2.自发性。

这个特点是就他的使用者而说的,信息的发布者已经不是传统的信息工作者,而可能是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

信息的发布也不再是有组织和明确目的的。

3.价格低廉。

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你在微博上可以做广告,进行商业营销,而不需要过多的广告费用,以及其他的费用。

正是如此现在一些公司和学校已经就微博的商业功能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和探讨。

4.简短随意富有情感。

微博仅需要140个字,它没有具体的文体和格式的要求,不像博客和报纸等的文字那么书面化,长篇大论。

它的语言可以很生活化,随性而感、随意而发,不需要过多的文化的要求,更易被平民大众所接受并且使用。

5.平民化。

微博的价格低廉,而且语言文字的要求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它的平民化特征。

每一个人都可以就生活中的点滴,发出自己的心情和看法,这个特点对于政府和一些公司高层的决策有着很大的意义。

这已经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和现实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很深的诠释。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与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与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与冲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并总结其所带来的变革。

一、信息传播速度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几乎可以瞬间传遍全球。

而传统媒体由于制作、印刷的时间成本,无法与之竞争。

这种实时性的优势使得新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

二、用户参与度新媒体具有较高的用户参与度,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能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用户的参与感可以有效提高新媒体平台的活跃度,形成用户和平台的良性互动。

三、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促使传统媒体进行转型与融合,形成了媒体生态链的发展格局。

传统媒体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辟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实现内容的多渠道传播。

这种融合发展既保持了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兼顾了新媒体的优势,为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内容创新和多样性新媒体的兴起为内容创新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传统媒体受版面限制,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量,而新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丰富的内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新媒体平台上的用户也能够自由创作与分享内容,使得信息更加的丰富和多元。

五、广告模式变革新媒体对广告模式的改变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刊登广告来获取收入,而新媒体则通过精准投放、流量分成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

新媒体的广告模式更加灵活,也更能够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广告资金,使得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逐渐下降。

六、新闻真实性与可信度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的快速传播,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不实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虽然传统媒体也会出现类似问题,但由于其相对严谨的编辑流程和专业的新闻采编团队,传统媒体更加注重新闻真实性和可信度。

浅谈微博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浅谈微博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浅谈微博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摘要:微博在信息传播和信息整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了信息来源,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新闻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影响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在2009年风靡全球,其实质是“即时信息流”,是新兴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其特点是精悍、短小、开放、实时。

微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针对某一话题、某一篇新闻进行讨论,邀请朋友一起参与话题讨论。

(2)进行查看微博,用户可以针对某一“关键词”,利用微博关键词功能,去了解别人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朋友、明星的微博动态。

(3)用户可以发布微博,可以将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事情,微缩成一段小视频,一张图片,一段140字以内的文字。

在传播新闻业领域,微博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媒体产生了危机感。

它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甚至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也不能与它相比。

但是信息的泛滥也给受众和微博网站带来烦恼,在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博在信息传播和信息整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了信息来源,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新闻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1、微博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微博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与别人分享情绪、观点、生活的细微变化。

用户即媒体是微博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布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起点。

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用户第一时间发布的现场图片、消息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会被层层转发造成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一切媒体所产生的影响力,形成“蝴蝶效应”,同时,强大的新闻传播效力,对新闻事件的进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应对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应对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应对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在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从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信息采集、内容创作、广告营销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应对。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1.传播方式的差异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公众传播信息,而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传播。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便捷灵活,可以实现即时发布和快速传播,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速度。

2.信息采集的技术改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软件、搜索引擎闪电般的速度及时获取。

比如,谷歌新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可以在瞬间内收集信息,并通过算法将最相关的新闻展示给读者。

这种新媒体的信息采集方式与传统媒体的人工采集相比不仅速度更快,准确性也更高。

3.内容创作的不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内容创作的态度也不一样。

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更高,注重新闻原创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信性。

而新媒体更强调新闻速度和读者的兴趣点,追求热点则更为突出。

同时,新媒体需要的内容更具多样性,包含美图、段子、视频、互动等形式,以多样性吸引读者。

4.广告营销的影响广告营销方面,新媒体同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从传统广告切换到新媒体广告,比如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的推广使得“扫一扫”变成了人们熟悉的日常习惯,很多企业也开始选择使用新媒体来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

二、应对之策1.积极转型传统媒体应该积极转型,拥抱新媒体,并将科技与新媒体结合,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不断扩大新媒体平台的覆盖面,提高在线阅读量,实现跨界盈利。

2.内容优化针对新媒体提供的多样化内容,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优化自己的新闻资讯来提升内容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

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智能算法,实现更准确和精准定制的服务,提供给用户最适合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人文论丛第1卷第2期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2010年12月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江昕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微博这种融合多种媒介形态传播特点的传播工具,以其时效性、便捷性、交互性、原创性等信息传播特点,以一股强势的发展劲头推动人类信息传播方式走到了一个变革的新关口。

微博的传播特性也给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某种冲击和挑战。

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媒体发展中的这一新现象,并对几个在传播史上较有影响的传播理论受到的冲击进行分析,尝试论述微博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新变革。

关键词 微博;信息传播;把关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Web2 0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播学也毫无例外地受到这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尤其是受到基于Web2 0技术产生的新媒介!!!微博的冲击。

传统传播学理论在解决大众媒介对受众选择和处理信息等问题上已经作出了大量有效的解释和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但是,随着Web2 0时代的到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学理论现在也受到了挑战,变得不那么真实可靠了。

一、议程的设置由媒体到民众的转变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李普曼。

1922年,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提出了他的观点: 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1968年,麦肯姆斯和肖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调查分析了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大众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产生的影响,并于1972年发表了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某一时期内对某个社会事件或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社会成员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成员讨论的中心议题。

由此, 议程设置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经典性理论学说。

中国学者郭庆光教授在他的著作∀传播学教程#中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 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 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 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中外学者的观点都表明公众在判别一个信息是否重要时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大众传媒对这个信息的重视程度。

这样一来,受众认为重要的议程在大众媒介的传播环境中无法形成社会舆论。

我认为微博的出现实现了议程设置的权利从传媒到受众的转变。

微博打破了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点表现:首先,微博打破了媒体对议程设置的强大掌控力,议程设置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从媒体手中交到了普通公民的手中。

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首页的 热门话题榜就是由某一时段用户的微博关键词选出来的。

这些关键词来自微博用户发出的一条条微博,也影响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吸收。

也就是说微博的受众并不像从前那样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程中,被动的进行有限的挑选和接收,而是自己参与到议程的设置模式中共同挑选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传播,每一次的信息转发都是用户在设置议程。

其次,微博成为传统媒介的信源,影响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

传统媒体从微博这一信息源上捕捉、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后续的深度报道,使一条新闻信息的价值扩大化。

微博这种对传统媒介形成二次传播的效应有利于媒介融合,使它的议程设置影响力扩大。

比如,在今年江西宜黄县9∋10拆迁自焚事件中,当事人钟如九网上开通微博,第一时间披露事件真105相,在引起广泛关注后,传统媒体介入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使得事情真相被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使这一事件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个热点事件。

这就是微博对议程设置的控制和影响力。

就像传播学大师波斯特所说: 当代大众媒介转化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

(二、 脖(博)领儿!!!不一样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最早在其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在∀个人影响#一书中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这个传播学术语源于拉扎斯菲尔德对大众媒介与投票行为所做的研究,在他看来意见领袖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要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关注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然后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将媒介信息转述给不直接接触媒介的人。

所以,大众媒介的信息总是先到达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播的桥梁将他们整理以后的信息传递给接受他们影响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

在这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这些意见领袖主动地选择与解释媒介上的材料,担负着媒介与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重要 向导,他们将媒介里的现实 翻译成当地群体的经验。

)微博的意见领袖是博友自己选出来的,俗称 脖(博)领儿。

他们的微博关注率高、点击率高,粉丝众多,对各种社会事件和问题在观念引导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微博的意见领袖不同于传统的意见领袖,他们不再是社会精英分子,他们很多都是草根;他们对受众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一个小圈子,而且扩大到一个没有具体边界的大圈子;他们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不是通过对信息的转述和解释,而是通过自己对待和处理信息的态度和立场。

我们知道,微博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One To N),它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

∗这就使它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

微博的用户之间拥有一样的信息源,因此不存在意见领袖向粉丝解释和转述信息的空间,所以意见领袖在这里对自己粉丝的引导作用,主要在于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对信息的评论。

甚至有的时候只要简单的一键 转发便已经在无形中表达了自己对一则信息的重视程度,从而引导了他的追随者对这则信息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传统的意见领袖多为社会精英所把持,因此话语结构单一,难以让普通受众产生亲近感和共鸣。

而微博的意见领袖则有很强的草根性,这些草根意见领袖来自民间,是被普通大众点击 转发选出来的,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他们代表了民间的声音。

通过微博One T o N T o N的传播模式,扩大了他们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微博的受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他们不再以一种崇拜和盲从的态度去相信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专家或学者们的意见,而是相信他们自己选出来的意见领袖的意见。

三、被大大弱化的 把关人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

他发现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大众传播媒体成为实际新闻操作中的 把关人,由他们对消息来源进行取舍和编辑,并最终决定以哪种形式将哪些信息报道给社会公众。

把关人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组织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信息发布,并通过发出的信息影响作用于受众。

+因此,在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过程中, 把关人的存在对信息的传播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众接受的都是 把关人想让他们看到的,受众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

微博时代的到来则大大弱化了 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这种重大作用。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有自己严格的信息生产流程,受众无法接触到信息的编码后台,只能自己解码经过采访、编辑、审核这一系列复杂环节后的信息。

因此,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信息的生产和发布过程中存在大量的 把关人,只有经过把关人审核同意后,信息才可以面向受众传播。

然而微博的信息不需要经过 把关人的层层审核,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微博的用户仅需输入不超过140个字就可以完成信息的编码和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而且随写随发的这种信息生产模式使它的信息发布权比其他媒体都更加平等。

微博这种传播模式大大弱化了 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信息的层出不穷使得 把关人无法进入信息的传播空间去及时地干预和修改信息。

受众真正突破了 把关人的防线,接触到了真正的信息源。

微博的这种传播形态印证了尼葛洛庞帝的预言: 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106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

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所以,微博时代的到来,宣告着我们打破了旧时代的信息垄断,进入到了个人信息抬头的新时代。

四、不再沉默的大多数人脑具有某种社会统计的功能,这使人们在发表意见时总会先 权衡多寡,先入为主的意见成为 优势意见。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天生惧怕被孤立,如果由于我们的想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那么我们会宁可不表达自己态度,也要保持自己不被别人孤立,这是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学的来源。

著名学者诺埃勒-诺依曼基于这个结论提出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会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压力,受众在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一定会对周围的传媒环境先进行观察和审视,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传媒宣扬的主流意见时,受众便会把自己的意见坦然地表达出来,反之,受众则会逐渐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并保持 沉默,而这种 沉默的结果往往造成另一方意见变得更加强势,强势意见反过来又迫使弱势意见更加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意见的螺旋式模式。

.在 沉默的螺旋影响下,真正的受众呼声被掩盖了,取而代之的是媒介对事情的态度和观点,人们因此无法接触到意见的真实,也会压抑自己的真实观点。

我认为在微博的传播氛围中这种 沉默螺旋效应大大减弱甚至不再存在。

从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沉默螺旋的产生必须只有一个信息源,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体。

此外,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必须带有明显的意见倾向,只有这样,受众才会把媒体的观点当作社会成员的普遍观点,从而使自己保持沉默。

如何打破沉默的螺旋?微博是这样做的:第一,微博的用户获取信息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其他用户共同的形成的。

而所有用户都在 隔间中,随时随地吸收和发送信息,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的主流意见是什么,也就不存在传播的偏向性,所以传播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用户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就放到微博上搜索检验一下,以此代替以往的 权衡多寡。

第二,在微博中人们通过交互的形式来传播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Fo llow另外的使用者,其实用户每次Fo llow他人时就是对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一种表征。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 用户标签寻找具有共同观点与兴趣的其他用户,找到与自己所持观点和价值相同的支持者,从而发出共同的声音,来打破沉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