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总论课件-教案(1)
刑法学 精品课课件 第一编 刑法总论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嬗变
1.一般认为,罪 刑法定原则的思 想渊源最早可以 追溯到1215年英 王约翰签署的 《大宪章》第39 条的规定。
费 尔 巴 哈
3.罪刑法定原则真正 成为基本原则,近代 刑法学鼻祖的德国刑 法学家费尔巴哈功不 可没。
2.启蒙时期 洛克、 孟德斯鸠、贝卡里 亚等三权分立的思 想也蕴含着罪刑法 定的精神。
穿刑法始终, 指导和制约刑 事立法和刑事 司法全过程的
包 括
法刑 刑 定法 相
意 义
2.对刑事司法 实践具有指导
原平 适
作用
带有全局性、
则等 应
3.对刑法任务
根本性的准则。
原原
与目的的实现
则则
具有保障作用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录
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1.从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与发展来看,罪刑 法定原则就是消极的限制机能,即限制国家 权力,保障个人自由。
2.从国际公约的规定看,罪刑法定原则也 是消极的
3.从其他国家的规定看,都只是从消极的 层面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如德国、法国、瑞 士等。
建议将其修改为:“行为时法律没有明文 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我国刑法典的体系
编、章、节、条、款、项 、段、但书
第 一 编
刑 法 总刑 论法
本 体 论 之 刑 法 概 说 目录
第三节 刑法解释
二、刑法解释
(一)概念 刑法解释是对刑法规定(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刑法解释的必要性 1)文字具有多义性、发展性 2)法律具有抽象性 3)刑法具有稳定性。
极度的精密在法律中受到非难
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总论课件-教案(1)

以内,包括本数”,但是,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具
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这里的“以下”就不能再理解为93条意义上的“包括 本数”了,而应当解释为“不包括本数”
6.历史解释—— 根据刑法的创制动因、制定背景、 发展源流等因素所作的解释。
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的 经验科学
犯罪学与刑法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刑法和犯罪学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两个各自独 立的学科领域
刑法和犯罪学都研究犯罪,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二者关于犯罪的概念也完全不一样
4、刑法学与刑罚学
刑罚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各种措施,包括刑 罚制度、刑罚结构、刑罚效果的学问
由于刑罚学包含了刑法学和犯罪学领域的一些重要问 题,国外的学者们一般是将刑罚学与犯罪学放在一起 研究,而且,有些学者甚至将刑罚学放在犯罪学中研 究,将刑罚学作为犯罪学的一个章节来阐述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金融机构 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 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 于类推解释
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结语 综上,刑法解释的对象应当是成文法的刑法规范; 刑法解释的目的在于正确适用法律;刑法解释的方 法是多元的;刑法解释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资产阶级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心理强制、 民主主义说 与 自由主义说
心理强制说,由德国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冯·费 尔巴哈提出。
该理论从人和动物的本性出发,认为人不但能够 区分善恶利弊,而且在权衡善恶利弊后,有选择的本 能。
刑罚学与刑法学的联系不如它与犯罪学的联系那么紧 密
●以上刑法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知道一下即可
刑法总论通用课件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 则等,这些原则贯穿于刑法的始终,对于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 作用。
02
CATALOGUE
犯罪论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总结词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也是刑法总论中的核心 内容。
详细描述
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律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构成要件则 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这些 要件共同构成了犯罪的完整定义,缺一不可。
总结词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对犯罪进行的分类,它们的法律后果和刑 事责任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 果发生的犯罪。过失犯罪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犯罪。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刑法的目的和功能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功能是刑法存在和发展 的根本原因,对于实现社会公正和人 权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包括惩罚犯罪、预防犯罪 和保护法益,而刑法的功能则涉及到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实现社会 公正等多个方面。
刑法的基本原 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准则,是实现刑法目的和功能 的重要保障。
刑法总论通用课 件
目 录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刑法分论 • 刑事责任
contents
01
CATALOGUE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
刑法总论课件

第二节
中国刑法发展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刑法 1从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夏朝开始,就产生了刑法,从夏至清末的 1910年以前,中国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在定罪、量 刑上因行为人主体身份不同而不同,刑罚的特点是残酷、多死刑和 肉刑。 2 1910年,《大清新刑律》颁布,结束了诸法合体,产生了现代刑 法。 二、建国以后刑法发展 1 1979以前我国无刑法典,只有几个单行条例和大量的中共中央或 国务院的文件起刑法作用。 2 1979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于1980 年1月1日实施,此后不久,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很大,为 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陆续通过并颁布了23个单行刑 法。 3 1997年3月颁布了修改后的新刑法,一直沿用至今。从1999年开 始至今,全国人大颁布了五个刑法修正案,一个决定,7个立法解释。 现正制定修正案六。这些修正或补充主要是关于经济犯罪的。
刑法总论课件
第一章刑法规范概述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属性
一、刑法概念 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如何处罚的法律就是刑法。广义刑法: 在我国有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有的称非刑事法律中的 刑法规范)。(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关于取缔邪教活动的决定是 否刑法?) 刑法典:全面、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单行刑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某方面作出的修改 或补充规定。 附属刑法:即在非刑法的法律中规定的涉及犯罪、刑罚内容 的条款。98年审的印刷法轮功书一案对附属刑法的适用。 狭义刑法只指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 1刑法的政治属性:我国刑法理论通说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 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关于什么 是犯罪和对其如何处罚的法律。
2024年刑法学(总论)教案

刑法学(总论)教案刑法学(总论)教案一、课程概述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科学,是法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学总论是对刑法基本原理和制度的研究,包括刑法的性质、任务、原则、效力、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刑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分类,理解犯罪的实质和危害。
3.理解刑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实现方式,明确刑事责任的确定和追究原则。
4.掌握刑罚的概念、目的和原则,理解刑罚的种类和适用。
5.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刑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刑法的性质: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等。
2.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分类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的分类:犯罪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侵犯公共安全罪等。
3.刑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实现方式刑事责任的概念: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评价和法律制裁。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刑罚、非刑罚处理方法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
4.刑罚的概念、目的和原则刑罚的概念:刑罚是指依法对犯罪行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评价和惩罚。
刑法总论教案

刑法专题第一讲刑法概述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一、刑法的概念(一) 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二) 分类1、形式刑法和实质刑法2、狭义刑法和广义刑法狭义刑法指的就是刑法典,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3、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二刑法的性质(一) 刑法的阶级性质1、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2、刑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3、刑法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二)刑法的法律性质1、刑法调整与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其他部门法律不同2、强制性不同3、刑法是其他部门法律得以实施的后盾和保障三刑法的功能和任务(一)功能1、行为规制功能2、社会保护功能3、人权保障功能(二)任务1、预防犯罪2、保护人民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一刑法典(一)1979年刑法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共192条,规定了240多个罪名,与大量的法律解释并存而且多为扩张解释.(二)1997年刑法新刑法共452条,6万多字,共规定了413个罪名.(三)刑法修正案新刑法生效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6个刑法修正案。
1、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3、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4、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5、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6、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单行刑法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
1979年旧刑法实施之后、1997年新刑法实施之前,立法机关一共颁布过二十四个单行刑法。
新刑法实施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三、附属刑法附属刑法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非刑事法律中所包含的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条款。
旧刑法典适用期间,立法机关共颁布了130余个附属刑法条文。
演示文稿: 刑法总论-教案1-2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6
概念:
是指一国的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于什么人有效。它
解决的是国家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针对国内犯的适用原则——属地管辖原则 §6
属地管辖原则(领土原则)——指凡发生在某个国家领 土内的一切犯罪活动,都由该国的法律管辖的原则。最 基本原则
§6(属地管辖权):
“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 都适用本法(第1款)
刑法总论
刑事司法学院 徐久生 教学邮箱:beispiel @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新版第18页
国内犯 → 属地管辖原则
空间效力范围
属人管辖原则
适用
国外犯
保护管辖原则
范围
普遍管辖原则
时间效力范围 →生效、失效或是否有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刑法适用范围的概念 ——是指刑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即在 什么地方对什么人有效,在什么时间内有效
当如何处置?(不定选)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刑法追求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答案:A
典型试题: 下列应适用属地管辖原则的有哪些选项?( 多选 )
A. 我国公民刘某在新疆故意杀人 B. 我国公民王某从黑龙江劫持人质到韩国,在韩国
被抓获 C. 美国公民史密斯在大连市诈骗被抓获 D. 某国公民A从境外劫持民用机,降落在我国某机场
解析:
三、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10
第10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 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 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 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消极承认原则
刑法总论(课堂PPT)

▪ 两个条件: ▪ 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
期徒刑的; ▪ 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
了“双重犯罪原则”。
25
▪ 4.普遍原则 ▪ 普遍原则又称世界法原则,是为了维护国
际社会的公共秩序,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 利益,对于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国际性犯罪, 无论犯罪人国籍如何、犯罪地在何处,各 个国家均可以适用本国刑法进行刑事追究; 如果抓获犯罪人的国家不适用自己国家的 刑法进行刑事追究,就应当将犯罪人引渡 至其他相关国家。
刑法
1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法律
刑法是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 应否负刑事责任以及是否使用刑罚和 适用什么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刑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区别
1.刑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2.刑法和民法的区别 3.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
3
第一章 刑法概说
4
第一章 刑法概说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刑法的概念及特征 刑法的功能 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法的结构和解释
5
【学习重点】
▪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表现形式;刑法的保 护功能;刑法的保障功能;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的地域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
6
【学习难点】
▪ 刑法的概念和法律性质;罪刑法定原则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 上所采用的原则以及关于属地管辖权、属 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的规定;我国刑法 关于溯及力问题所采用的原则和规定。
13
补充: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罪刑法定原则 ▪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4
▪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 ▪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涵义的阐明 解释的原因:主要是 刑法的解释目的:主要是为了正确适用刑法规范,正 确定罪量刑
2、刑法解释的分类 根据解释的效力、解释方法的不同,来对刑法解
释做出分类
(1)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立法解释 ——指由立法机构对刑法所作的解释。包括三种情况
禁止性规范,顾名思义是禁止人们为一定的行为,只 要消极地不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即可。
命令性规范,顾名思义是命令人们为一定的行为,是 对禁止性规范的补充。
二、刑法的体系 ——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采用法典模式,分为总则和分则和附则三编,共 452条。 总则共有5章,101条,主要内容包括。。。。。 分则共有10章,350条,是关于具体犯罪和。。。 附则有1条,第452条 生效时间与过去单行刑法关系
b.将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解释为既包 括家庭成员,也包括负有扶养义务的其他人(福利 院、养老院的有关人员);
c.将抢劫罪中的“财物”解释为包含财产性利益(债 权的免除,比如欠条等);
d.将“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论处”中的“凶器” 解释为包含用法上的凶器(板砖、棍棒、菜刀);
e.将信用卡诈骗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包含借记卡; f.将组织卖淫罪中的“卖淫”解释为包含男性向不特
例如刑法第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 包括本数”,就属于文理解释。
文理解释是刑法解释的最基本的解释方法,如文理 解释就可以使得刑法规定清晰,就无需
◎论理解释
——论理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涵义,按照立法精神,
根据法理所作的解释
又可细分为:
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
释、 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类推解释。
单一刑法——是指普通刑法典、军事刑法典等体系完整 的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刑法法典。从名称、形式上就可以 看出是刑法,故也称--形式刑法
附属刑法 —— 是指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 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罚则)。由于从名称上看不出 是刑法,但其内容规定了犯罪和刑罚,故也称实质刑法
(四)刑事刑法和行政刑法 刑事刑法——自然犯 行政刑法——国家为管理社会需要而规定的惩罚有关违 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它规制的对象是“行政犯”
二、刑法的基本特征
1、独立性。刑法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之下的基本 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广泛性。刑法之外的部门法只是调整某一方面的 社会关系,如民法。。。刑法调整的范围要宽泛 得多,具有广泛性
3、严厉性。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我国民众普遍喜欢重刑,我国刑罚水平相当高 北京被害人调查
4、最后性。最后性表现在: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 保障法,只有当民事、。。刑法是最后的选择
三、刑法渊源
一般认为,只有对法律的适用者具有直接拘束力的 刑法规范才属于刑法的渊源。
1、刑法典。 2、单行刑法。 3、附属刑法 4、国际刑法。
注意两个问题: 1、司法解释??? 2、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规范???
四、刑法的分类 因为适用范围和形式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一)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 以是广义还是狭义为标准
◎司法解释 ——指最高司法机关对具体应用刑法所作的解释
以上两者是“有权解释”,对司法机关就普遍的约 (拘)束力
◎学理解释 ——指非有权解释的机关、团体或者个人从理论上 或学术上对刑法所作的解释。 也称为无权解释
(2)根据刑法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又可分为 文理解释 和 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 ——指针对刑法所使用的文字的字义及其通常的使用 方式,为使其涵义明确化所作的解释
保护功能——指保护公民和社会不受犯罪的侵害
保障功能——1、保障守法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侵害 和
2、保障犯罪人不受法外处罚的功能
基于刑法的以上功能,德日学者称: 刑法是 ——守法民众的大宪章 ; 犯罪人的大宪章
第三节、刑法的规范、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规范 刑法规范是规定处罚犯罪行为从而指示人们行动的法 律规范。刑法规范分为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 (Verbot u.Angebot)。 两者均以刑罚作为对违反 刑法规范行为的威慑手段。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狭义刑法——刑法典
(二)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以适用范围、对象等的不同为标准
普通刑法——是指一般适用的刑法,也即以一般的规 定、适用于一般人的刑法。 也就是普遍适用的刑法。
普通刑法的适用范围最广
特别刑法——是指特别适用的刑法。
特别刑法又可因对象、时间、地域等的不同,细分为:
• 无论是哪种解释方法,均必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1.扩张解释——把条文的文义解释得宽泛一些,就 属于扩大解释。
2.缩小解释——把条文的字面含义解释得缩小一点, 就属于缩小解释。
如第67条(自首)第2款 —— 不同种数罪
常见的容易考到的扩大解释有:
a.将“金融机构”解释为包含使用中的运钞车、自动 取款机;
第二节 刑法的目的、任务和功能
一、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法的目的——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法的任务—— 一是惩罚和预防犯罪;
二是保护人Leabharlann 、社会和国家安全二、刑法的功能
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对社会和犯罪人可以起到的 作用
刑法有三种功能: 1、规制功能 2、保护功能 3、保障功能
规制功能——指规定和约束公民行为的功能
→ 仅适用于特殊身份之人的特别刑法,如“军事刑 法”,
→ 仅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特别刑法 → 仅适用于特定时间的刑法,如“战时刑法”
特别刑法适用范围不如普通刑法,但其效力要优于普 通刑法——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原则
(三)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从立法体例上,可将刑法划分为形式刑法 (单一刑法)和实质刑法(附属刑法)
刑法总论
本科生教学邮箱: beispiel @ 班级公共邮箱:
第一章 刑法概说
刑法概述、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分类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犯罪与刑罚有着密切关系,刑法又称犯罪法、刑罚法 在发生一个刑事案件以后, 。。。刑法只是处理 刑事案件的实体法, 。。。统称为刑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