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
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主要有哪些

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主要有哪些?中国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开展的环境事务。
中国是历届联合国环境署的理事国,与联合国环境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于1979年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环境监测网”、“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国际环境情报资料源查询系统”。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中国兰州设立了“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总部。
在环境署的组织下,中国将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的经验和技术传授到许多国家。
到1996年,中国已有18个单位和个人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中国与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使用和管理上,已经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模式,对推动中国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是1993年成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国,在这个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高层政治论坛中一直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组织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参加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东亚海洋行动计划协调体等,对亚太地区的环境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积极发展环境保护领域的双边合作。
10多年来,中国先后与美国、朝鲜、加拿大、印度、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芬兰、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家签订了环境保护双边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全球环境问题、污染控制与预防、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海洋环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酸雨、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还参加了美国倡议的“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计划”活动。
中国为进一步加强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1992年4月成立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40多位中外著名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向中国政府提出有关咨询意见和建议。
2020年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答案

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1.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我的答案:B√答对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2.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我的答案:B√答对3.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A√答对4.()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 D √答对5.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 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 1.0 分)A.1% ~1.5%B.1.5% ~1.8%C.1.8% ~2%D.2% ~3%我的答案: D √答对6.全球每年1260 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 1.0 分)A.10%B.23%C.32%D.35%我的答案: B √答对7.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分)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分)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10.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

中国加⼊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件。
中国加⼊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名录如下:《防⽌海洋⽯油污染的国际公约》(1954年,伦敦)《捕渔与养护公海⽣物资源公约》(1958年,⽇内⽡)《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6年,华盛顿)《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1956年,罗马)《⼤陆架公约》(1958年,⽇内⽡)《南极条约》(1959年,华盛顿)《世界⽓象组织公约》(1947年,华盛顿)《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布鲁塞尔)《世界⽂化和⾃然遗产保护公约》(1972年,巴黎)《关于各国探测及使⽤外层空间包括⽉球与其他天体之活动所应遵守原则之条约》(1972年,莫斯科)《防⽌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伦敦)《关于禁⽌发展、⽣产和储存细菌(⽣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2年,伦敦)《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进⾏⼲涉的议定书》(1973年,伦敦)《国际防⽌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伦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1979年,维也纳)《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维也纳)《核事故或辐射事故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5年,维也纳)《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年,维也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蒙特利尔)《亚洲和太平洋⽔产养殖中⼼⽹络》(1988年,曼⾕)《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巴塞尔)《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约热内卢)《⽣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约热内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护林防⽕联防协定》(1980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1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澳⼤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平利⽤核能合作协定》(1986年签订)另外,中国还积极⽀持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许多重要⽂件,并把这些⽂件的精神引⼈到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之中。
知识点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5月10日在美国纽约通过,并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供各国讨论和签署,我国签署了该条约。该公约共26条,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指燃料矿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是一个框架性文件,并未对控制温室气体的具体措施作出规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5月在内罗毕通过,1993年12月生效,同日对我国生效。公约的宗旨在于保护并合理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公约的主要内容有: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五、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于1973年3月在华盛顿通过,1975年7月生效。该公约于19时4月8日对我国生效。公约的宗旨在于设计一种进出口许可证制度,通过控制国际贸易,防止过度开发,以保护某些濒危物种。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是指国际环境法主体行使国际环境权利、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活动。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与国家责任直接联系在一起。 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实质和关键,是它的习惯法和条约如何转化为国内法,在国内得到实施的问题。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1982年12月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通过的,我国于1982年12月10日签署,并于1996年6月7日批准加入该公约。 《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是1959年12月1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它的适用范围为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该地区所有冰架。
内蒙古202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参考答案

单选题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 √答对2.()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 √答对3.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我的答案:C √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我的答案:C √答对6.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我的答案:A √答对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 √答对8.()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9.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

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中国积极参与了许多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致力于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下面了一些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环境保护公约之一,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3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承诺采取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是全球范围内关于控制跨境转移和处置有害废物的重要公约。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2年批准该公约。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全球有害废物问题,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3.《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公约,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3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渔业可持续发展公约》《渔业可持续发展公约》旨在促进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
中国于1995年签署并于1996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中国致力于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协定,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中国于2023年签署和批准该协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于落实《巴黎协定》目标起到关键作用,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
以上是中国参与的部分重要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中国将继续加大自身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A.1986B.1987C.1988D.1989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3.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1.0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10.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十几件。
中国加入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名录如下:
《防止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公约》(1954年,伦敦)
《捕渔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1958年,日内瓦)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6年,华盛顿)
《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1956年,罗马)
《大陆架公约》(1958年,日内瓦)
《南极条约》(1959年,华盛顿)
《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47年,华盛顿)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布鲁塞尔)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72年,巴黎)
《关于各国探测及使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之活动所应遵守原则之条约》(1972年,莫斯科)
《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伦敦)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2年,伦敦)
《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进行干涉的议定书》(1973年,伦敦)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伦敦)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1979年,维也纳)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维也纳)
《核事故或辐射事故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5年,维也纳)
《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年,维也纳)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蒙特利尔)
《亚洲和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络》(1988年,曼谷)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巴塞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
《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护林防火联防协定》(1980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1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1986年签订)
另外,中国还积极支持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许多重要文件,并把这些文件的精神引人到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之中。
这些文件包括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世界许多国家同时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2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发表的《内罗毕宣言》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表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