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定义
肺炎(课件版)ppt课件

肺炎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避免诱发因素
接种肺炎疫等,可以降 低肺炎的发生风险。
注意保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寒冷天气可以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发生感 染,应注意保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 肺炎的发生。
02
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深入了解肺炎的发病机制
和有效治疗方法。
需要加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肺炎的诊断和治
03
疗水平。
写在最后
肺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研究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有 助于促进健康和预防肺炎的发生。
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时机
抗生素使用应尽早开始,以缩短病 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抗生素治疗的时间
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因病原体类型而 异,一般需要5-7天,有时甚至更长 。
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
抗生素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如过敏反应、恶心、腹泻等。
肺癌
多见于老年人,X线检查 可见肺部占位性病变,痰 液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特殊人群的肺炎
新生儿肺炎
01
新生儿易感染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窘迫等症状。
老年性肺炎
02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常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意识障碍、食
欲不振等。
免疫缺陷患者肺炎
03
免疫缺陷患者易感染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肺炎(课件版)ppt课件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难点等。
为了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肺炎,以下是一些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1. 肺炎的定义和病因: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者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
肺炎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
2. 肺炎的症状和诊断: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难点、乏力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检、胸部X光、血液和呼吸道样本检查来确认肺炎的诊断。
3. 肺炎的预防措施:-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口鼻、食物或者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之前。
-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反抗力。
-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某些肺炎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4. 肺炎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如果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是,对于病毒性肺炎,抗生素无效。
-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 卧床歇息:适当歇息可以匡助身体恢复,减轻症状。
5. 肺炎的并发症和预后:肺炎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肺脓肿、呼吸衰竭等。
预后取决于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 公众应该如何应对肺炎疫情:- 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卫生部门和官方媒体发布的肺炎疫情信息,了解最新的防控措施和建议。
-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遵循医嘱:如果浮现肺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肺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为什么会得肺炎?
感染源
肺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 和真菌。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和新冠 病毒等。
为什么会得肺炎? 易感因素
一些因素会增加患肺炎的风险,包括年龄、慢性 疾病、免疫系统受损等。
吸烟和酗酒也会显著提高患病几率。
为什么会得肺炎?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寒冷气候和拥挤的居住环境等都可能 导致肺炎的发生。
肺炎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肺炎? 2. 为什么会得肺炎?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预防肺炎? 5. 如何治疗肺炎?
什么是肺炎?
什么是肺炎?
定义
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可 能影响到肺泡、支气管等部分。
肺炎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严重 时可能危及生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 防肺炎。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
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发 热和乏力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重度或持续性症状, 应及时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症状时 应更加警惕。
这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并发症,需尽早进行诊断和 治疗。
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也有助于预防。
如何预防肺炎?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可以早期发 现和干预肺炎相关问题。
及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能够有效减少肺炎的风 险。
如何治疗肺炎?
如何治疗肺炎?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肺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具体药物需根 据病原体类型选择。
遵循医生的处方和用药建议是治疗的关键。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一、肺炎的定义和病因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感染引起的炎症,常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者接触受污染的物体传播。
二、肺炎的症状和诊断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急促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胸部X光和痰液培养等方法来确定肺炎的诊断。
三、肺炎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2.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提高反抗力。
3. 避免接触病原体,特别是病人或者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4. 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
5. 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
四、肺炎的治疗方法肺炎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者抗真菌药物来控制病原体的感染。
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氧疗、物理治疗等。
五、肺炎的并发症和预后肺炎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脓胸、败血症等。
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及时的治疗等因素。
大多数肺炎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可以康复。
六、肺炎的特殊人群和注意事项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炎。
对于这些人群,应特殊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避免接触感染源。
七、肺炎的常见误区有些人认为肺炎只是一种普通的感冒,容易忽视其严重性。
事实上,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八、肺炎的疫苗接种目前已经有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供接种,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
特殊是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
以上是关于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提高公众对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肺炎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冠状病毒引起。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使得肺炎的防控工作更加重要。
为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应对肺炎的能力,以下是有关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肺炎的基本知识1. 肺炎的定义: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2. 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染菌物品传播。
3. 肺炎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等易受感染。
4. 肺炎的预防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等。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1. COVID-19的症状: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肺部感染。
2. COVID-19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染菌物品传播。
3. COVID-19的预防措施: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社交距离、居家隔离等。
4. COVID-19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性治疗。
三、肺炎的健康保健建议1. 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膳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
2. 健康饮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3. 室内空气清洁: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空调和加湿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源中。
4.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二手烟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动物或垃圾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6. 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四、肺炎的就医指南1. 出现肺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2. 在就医过程中,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旅行史,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不滥用抗生素,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肺炎健康教育处方

肺炎健康教育处方
尊敬的读者,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由新型冠状引起。
为了
更好地提供肺炎相关的健康教育,我们编写了以下肺炎健康教育处方,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有关肺炎的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肺炎的定义和症状
1-1 定义:肺炎是指肺部组织中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1-2 症状: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胸痛等。
二、肺炎的传播途径
2-1 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说话等。
2-2 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等。
2-3 病原体携带物传播:如污染的表面、物品等。
三、肺炎的预防措施
3-1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
或遮盖口鼻、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密切接触等。
3-2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外活动时保持一定间距,避免密闭空间等。
3-3 接种疫苗:按时接种相关肺炎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3-4 定期检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内容
1-流行病学报告
2-预防措施宣传海报
3-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主要规定了传染
病的预防、控制、报告和处置等内容。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
布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关部门应采
取的应急措施和进行的工作等内容。
最后,感谢您阅读本文档。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阅读,您能够提
高对肺炎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与安全。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导致肺组织发炎。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是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肺炎的定义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导致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的侵袭和感染。
炎症的发生通常会导致肺泡充血、渗出和肺实质损伤。
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导致炎症的病原体类型、病情和患者的免疫状态而有所不同。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1. 细菌性肺炎细菌是引起最常见肺炎的病原体之一。
其中,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
其他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引起肺炎的发生。
2. 病毒性肺炎病毒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相对较少见,主要是指由真菌感染引发的肺炎。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更容易患上真菌性肺炎,特别是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
4. 特殊类型肺炎除了按病原体分类外,肺炎还可以按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对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个体而言,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化疗患者等,肺炎的病因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肺炎还可以根据感染途径进行分类,如通过社区获得、医院获得等方式。
三、结语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和特殊类型肺炎等。
通过对肺炎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防治水平,减少对患者的危害,保障公众的健康。
肺炎的定义名词解释

肺炎的定义名词解释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组织炎症。
肺炎的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一、肺炎的基本概念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肺泡、支气管、间质等部位的炎症病变。
这种炎症一般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肺炎可以是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还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诱发。
二、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肺炎的发生通常与微生物侵入呼吸道有关,其感染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等。
当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淋巴和直接扩散等方式到达肺部,引发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肺泡壁和间质的充血、水肿、渗出以及炎细胞浸润,最终导致肺部功能的异常。
三、肺炎的临床表现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炎症的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
另外,肺炎还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膜炎症状或心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四、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多种多样,病菌种类也因地域、季节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军团菌等。
此外,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是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五、肺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听诊、胸部X线片、血液检查等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进行胸部CT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等更进一步的检查。
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及时应用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控制炎症反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治疗等。
六、肺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肺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提高免疫力、健康教育宣传、打疫苗以及控制传染源等。
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病例和加强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等也是有效防控肺炎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胸 脓气胸 肺大泡
并发症
肺不张 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肺源性心脏病 心包炎 败血症 中毒性脑病
DIC 呼吸衰竭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并发症
脓胸: 葡萄球菌引起,G-杆菌 累及胸膜 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 患侧呼吸运动受限 叩诊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退
肺炎并发症
脓气胸:肺边缘脓肿破裂,脓液与气体进入胸腔 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叩诊在积液上方鼓音,下方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右肺上叶不张
胸PA位片:横裂上移,可见扇形致密阴影,尖端向肺门,基底部与胸壁接触
正常胸片
间质性肺炎
对轻度无合并症的肺炎不必常规拍摄胸片
5岁以下小儿伴高热、WBC>20╳109/L 全身它处无明确感染病灶、也无肺炎体征者, 胸 片证实为肺炎者约25%。
3个月以下幼婴,如有发热和呼吸增快,胸片 提 示肺炎的敏感性为45%。
呼吸突然加快, R>60次/分,肺部罗音增多 心率加快,>180次/分,不能以发热和呼吸
困难解释 极度烦躁不安、面色发灰 心音低钝或奔马律,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 肝脏进行性增大, > 1.5cm,并有压痛 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
(中毒性脑病) 脑功能障碍:轻度 出现躁动,嗜睡;
5.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混合性酸中毒: 缺氧引起乳酸增多,代谢性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血钾增高或降低: 缺氧、CO2潴留,肾小动脉痉挛,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亢进,排钾增多 缺氧、酸中毒,钠泵功能失调,使钾外流
5.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稀释性低钠血症: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亢进,水钠潴留 2.缺氧常伴有ADH分泌增加,水潴留 3.缺氧、酸中毒,细胞钠泵功能失调,钠内流
病原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
支原体检查:冷凝集、PCR等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X线检查 (Chest Roentgenogram)
肺炎:双肺中内带中下野有大小不等斑片状 或片絮状阴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 常并发肺气肿和肺不张;
正常胸片
支气管肺炎
正常胸片
大叶性肺炎
病理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支气管腔变窄;肺泡壁充血增厚; 肺泡腔内充满渗出物
通气功能障碍 PaO2 降低 PaCO2 升高
换气功能障碍 PaO2降低
2.循环系统 心肌炎:病原体、毒素与缺氧损害心肌 充血性心力衰竭:缺氧引起肺增加 微循环障碍:病原体、毒素及缺氧酸中毒导致微循
重度 出现昏迷,惊厥 颅内压增高:头痛,前囟突起, 瞳孔改变,
球结膜水肿,呼吸改变
消化系统
肠功能紊乱: 纳差、呕吐、 腹胀 中毒性肠麻痹: 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 坏死性小肠炎:便血、肠坏死、肠穿孔
毒血症状
神萎或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末梢凉、DIC
实验室检查
外周学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四唑氮蓝试验
2、肺部体征
早期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稍粗糙,以 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双 肺下方及脊柱旁较多,
吸气末更明显
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
除一般支气管肺炎的特征外,还伴 有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等 全身中毒症状
各系统变化
神经系统 颅内压高、脑水肿
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
一
发热
咳嗽
般
肺
炎 气急
肺部罗音
四 大症
候
一般肺炎 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1、症状 (1)发热 体温可达39~40℃,多为不规则发热
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
(2)咳嗽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较频繁,极期反 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
新生儿、早产儿一般无咳嗽而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 R40~80次/min,并有鼻扇,重者呈点 头状呼吸、三凹征、口周发绀
消化系统
胃肠功能紊乱、肠麻痹、 消化道出血
水电解质
混合性酸中毒、脱水、 低钠血症等
呼吸系统--呼吸衰竭
按病变部位 按血气分析
周围性:呼吸困难明显 中枢性:呼吸节律的改变 I型呼衰 II型呼衰
循环系统
心肌炎:面色苍白、心动 过速、心音低钝、心率不 齐、心电图异常
心力衰竭
Myocardial failure
环功能障碍
3.中枢神经系统 高碳酸血症: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脑细胞 外水肿 缺氧、酸中毒:脑细胞代谢障碍,脑细胞内水肿 病原体、毒素:脑细胞功能障碍,脑细胞内水肿 结果:脑功能异常、颅内压增高
4.消化系统
低氧血症与酸中毒,病原体与毒素,应激反应 导致胃肠黏膜受损,黏膜出血及坏死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中毒性肠麻痹 出血坏死性肠炎
肺炎并发症
肺大疱:细支气管因炎症形成活瓣样阻塞,气体 只进不出,导致肺泡扩大破裂 体积小,无症状 体积大,急性呼吸困难
诊断
好发年龄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 其他
鉴别诊断
肺炎
(Pneumonia)
肺炎定义
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体
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 的“四病”之一,也是城乡婴儿及5岁以 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六种分类方法
病理分类:大叶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 病因分类:感染性(细菌 病毒)、非感染性 病程分类:急性、迁延性、慢性 病情分类:轻症、重症 临床表现:典型、非典型 按住院48小时前后发生的肺炎:社区、院内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病因
易感因素 病原体 诱因
易感因素
解剖生理特点 免疫功能特点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其他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流感、副流感 病毒
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 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诱因 Inducement
年龄 疾病
婴幼儿易患
营养不良、佝偻病、 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
环境 居室拥挤潮湿、通气不良等
年龄 0~20天 3周~3月
4月~5岁
5岁以上
常见病原
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沙眼衣原体、RSV、流感V 副流感V、腺V 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 MP、CP、RSV、鼻V 流感V、 副流感V、腺V 肺炎链球菌、MP、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