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做框架》教案2

教科版《做框架》教案2
教科版《做框架》教案2

《做框架》微课实录

一、背景说明

1、教材分析

本微课所选取的题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做框架》一课中的内容——“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本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捆扎这样的框架,推一推、拉一拉,发现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稳定。进一步研究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做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形状“。通过推一推、拉一拉,也很容易发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对他们而言,难的是动手操作。小木棒和橡皮筋是学生学具袋里的材料,也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如何用橡皮筋捆扎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教材是当成一种储备技能,希望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可实际上他们毫无头绪。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缠绕法,即把两根木棒或并列或交叉地握在一起,用橡皮筋沿着同一个方向一圈一圈缠绕,然后再把木棒调整到自己需要的角度。缠绕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缺点是框架容易变形,不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因此,学生必须采用简单易学,又不容易使框架变形的方法来捆扎——这就是“马蹄形扎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方法,教师无论是在讲台上、投影仪下或者小组间演示,都涉及到方向相反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很难接受。由此,本微课就孕育而生了。

3、微课分析

在捆扎三角形框架时,学生一般采用“缠绕法”能顺利完成。可是这种方法用在四边形的捆扎上时,四边形不是扭曲了,就是变形了。这个时候,他们亟需更换一种新的方法来捆扎。本微课,将打破学生固有的观点,摒弃“缠绕法”,教会学生使用“马蹄形扎法”来捆扎框架。学生可以先浏览大致过程,然后实施分布式教学,边做边学,同时解决了投影下方向不同的难题,后期增加斜杆时更加方便,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本微课还会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捆扎?”“变形后的框架如何加固?”“加固的斜杆起什么作用?”等,在技能学习后还提升思维训练,并用新技能帮助学生实现脑中的想法,形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二、策划设计

(1)内容分析

本微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受力后的稳定性,同时提出加固方法,并从力的角度解释该方法的原理。

本微课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缠绕法”的不足之处,会用“马蹄形扎法”来捆扎框架。

本微课难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马蹄形扎法”。

(2)适用对象

本微课适用对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

(3)类型选择

选择表现形式:微影式

采用的技术手段:PPT、手机摄像、格式转换软件、软件生成式

(4)组织构思

流程图:

知识点:

(5)技术实现

1、将“缠绕法”和“马蹄形扎法”的过程用手机摄像拍摄,一共有2个短小视频。

2、视频转换格式后插入至ppt中,做成精美内容。

3、利用软件Camtasia Studio将ppt转换成视频。

4、用麦克风给视频配音。

5、利用合成软件,将视频与配音结合起来,制成有声有色的完整视频。

(6)制作环境

1、手机摄像拍摄时搭建支架,注意防止抖动。

2、配音环境必须安静,配音需结合ppt同步进行。

3、配音与视频的切合也要同步。

三、过程实录

1、科学预测

常见的框架结构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你认为哪种框架更坚固?哪种框架易变形?并说说理由。

2、常见错误扎法:缠绕法

口说无凭,让我们用橡皮筋和小木棒来扎一个框架检验一下吧。可是如何捆扎框架呢?你是打算用这种缠绕法吗?(小视频播放)

用缠绕法扎成的两根木棒,在失去外力后,无法形成直角。

扎成正方形后,木棒由于受力不均发生弯曲。失去外力后,严重变形,无法实验。

3、正确扎法:马蹄形扎法

请同学们先浏览大致过程,下面我们会有分步教学。

(小视频)

4、分步教学

同学们,准备好木棒和橡皮筋,我们一起来做。

将两根小木棒交叉成直角,竖棒在上,横棒在下。

将橡皮筋套在食指和中指上,如果你的橡皮筋比较长,可以绕成两圈。

把橡皮筋套在竖棒上,再逆时针反过手来,套在横棒上。

接着顺时针反过手,将中指上的橡皮筋套过竖棒,食指上的橡皮筋套过横棒。

抽出手指,稍作调整即可。

5、实验方法

三角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扎好了,请同学们前后、左右用力,试试哪个更容易变形?我们能把框架加固吗?

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

《做框架》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科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能够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框架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做框架教科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谁也不能动,不像是四边形的框架,往下一压,其他的点全都移动了。(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 7、那容易变形的四边形框架你们能想办法加固吗?(加斜杆的方法)斜杆怎样加呢?请小组讨论。再按照设计的方法检验检验这方法行不行。 8、汇报:已经把长方体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组举手,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是怎样加的?效果怎样? 看来,两种加斜杆的方法都能使容易变形的长方形变坚固了,那斜杆起了怎样的作用? 9课件播放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动作。 10、让我们再观察一下,加了斜杆后的长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实际是把长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不容易变形。) 1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就越稳定。) 三、制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想不想来一个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框架,介绍一种做框架比较容易的方法。(幻灯出示) 2、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样能知道?(在上面加书)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放中间,轻轻放下去)那这个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们来测试测试。 3、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吗?(加斜杆)

《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4课《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执教者:希望小学张亚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做做玩玩中学习浅显的硬线材料构成的方法、技能。 2、过程与方法: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味性、实用性,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多向度空间研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生活的情感,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点:制作一件框架结构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创意与制作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具准备:筷子、牙签、橡胶泥、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多媒体出示鸟巢图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学生:鸟巢。 教师:那你们第一次看到鸟巢是什么感觉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评价。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框架结构的概念(多媒体出示鸟巢体育馆与鸟窝的对比图) 1、鸟巢体育馆和小鸟的家有什么共同点?

2、他们是怎么搭建? 教师小结:小鸟的家是用树枝羽毛是叉缠绕搭建的,小鸟既然选择这种搭建方式是因为这种搭建方式非常坚固的,可以为小鸟挡风遮雨,而鸟巢体育场选择了这种搭建方式,而且用了更加结实的钢材料穿插搭建而成,它会更加的坚固,所以,像小鸟的家和鸟巢这样先从底部一层一层的穿插构建起来的结构体系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你们想知道框架结构的搭建方法和规律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搭建框架(板书课题)。 二、分析方法 1.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这种框架结构的呢? 学生:衣架、鞋柜、书架、房子、装饰品等。 2、同学们非常的热爱生活,现在我们跟随大屏幕一起进一步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大致讲解设计寓意: 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主题思想,像一顶大帽子,用了中国吉祥色红色。 巴黎铁塔:钢铁结构,下宽上窄的构建形式非常坚固。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借鉴埃及金字塔,非常坚固,改善了地下美术馆的采光问题,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大革新。 书架、鞋架、椅子、书柜、工艺品(收纳、实用、观赏性等)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么多,大家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或者说是它们都有哪些优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做框架教科版 (2)

《做框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做框架》是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等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第五课的内容。 二、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从教材上看,本课是一节制作课,但又不是单纯的制作课,编写者更强调动脑筋,思考怎样做框架,为什么这样做?这类课往往与单纯的制作课造成混淆,为了避免学生最后的收获只是“我会做框架了”,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把“探究与制作”相结合。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更强调动脑筋,思考怎么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引导学生用事实证据来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知道科学是讲证据的,逐渐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设计、合作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结构的必要,获得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六、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橡皮筋、筷子。

附:板书设计 做框架 三角形稳定 加斜杆 四边形不稳定稳定 三角形 讲解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当给顶端施加力时,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是底杆的拉力阻止了三角形变形,当给两边施加力时,三角形两边受压力向内挤,是底杆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做框架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教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5课时做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 二、研究简单框架 1、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捆一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 2、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请同步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4、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1.()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架 B.长方体框架 C.三角形框架 2.在架设水泥线杆时,在线路需要拐弯的地方,往往要在线杆上拉一根拉线与地面形成三角形,这样子是为了()。 A.使线杆整齐美观 B.增加线杆的稳定性 C.增大线杆抗风能力 3.下面的框架中,哪个稳定性能最好:()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资料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进取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必须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当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确定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构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构成合作、交流、探究等本事并建构科学概念。所以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做框架教学反思

《做框架》教学反思 董封中心学校范军军《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认识框架结构、研究简单框架、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本课教学目标得到较全面落实: 第一,依探究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在揭题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实际的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较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同时,在揭题阶段,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为什么框架结构这么牢固呢?让我们做框架。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步深入。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坚固的原因。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达到了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第二,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探讨斜杆作用,以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次运用人体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斜杆的各自作用。 不足之处: 1、本课学生做框架费时较多,由于学生制作框架的技能不熟练,费时太多,因而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充分。我认为以后再上此课时,应先在课前可以先教会组长,再让组长教会小组同学,或者课前就和学生们一起做好框架,这样就能节约出时间,保证后面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反思与讨论框架结构的优点。 2、本课在加固一个坚固的正文体时,小组拿到后,各自为政,合作程度不高,如果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这样就能提高做的速度。 相信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定会谨记教诲,好好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精品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六上2-5《做框架》

5.做框架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本课主要是研究框架结构,教科书的开始部分通过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过山车等插图使学生直观建立起“框架”的概念,并提出“我们来做框架”的探究活动。 第一,做简单框架。本课从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种简单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后,自然过渡到“怎样加固四边形框架”的思考中,激发了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同时,教科书中通过漫画小人的推和拉的动作启发学生想象斜杆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通过“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本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体验框架的巨大“力量”。教科书还要求学生试分析一根斜杆的作用,而不是只抽象地说说斜杆的作用。 同时,在课文的最后还提出了“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这一探究问题,并通过“空调外机支架和房屋屋顶”这两幅插图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4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熟知了几种常见的形状结构,研究了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等。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 不过,框架结构在生活中虽然比较常见,但孩子们对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是浅显的,并未经过实践性的研究与思考。同时,本课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在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皮筋的捆绑方法,鼓励孩子通过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 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我决定以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为教学重点,以如何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框架等。学生:橡皮筋、筷子、剪子每组若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机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和它屹立不倒的秘密。(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框架建筑物和讨论框架建筑物的坚固是否与框架的形状有关。 课题:做框架) <我这一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请学生从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用各种办法进行探究,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四边形的不稳定。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通过做,想,进一步运用三角形稳定来设计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增加三角形的个数来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并且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在加固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三组方案分别进行实验。(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一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一个面 二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四个面 三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六个面 各组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正方体中的三角形个数并总结出三角形越多的正方体框架越稳定的规律。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说明三角形顶端受力和两斜边受力的受力情况并用PPT展示受力图解。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这一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四)拓展小知识 建筑工地广泛利用的原因(三角形框架透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五)课堂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案设 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状和结构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框架受力分析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学生不易理解,且学生合作技能、交流技巧方面还存在欠缺。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课文内容分为

三个部分: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状和结构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框架受力分析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学生不易理解,且学生合作技能、交流技巧方面还存在欠缺。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做框架 教案

《做框架》 【整体设计】 《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 1、初步认识框架。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用木材、钢材建造的物体几乎都是框架结构的。研究框架结构又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让学生自己捆扎这样的框架,并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并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它是第一个活动的必然发展。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三角形是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难点: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评价任务 1.对比三角形框架课长方形框架,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2.能够制作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件显示巴黎铁塔)介绍:巴黎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该塔高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巴黎铁塔是谁建造的呢?著名建筑大师埃非尔,所以这座塔又叫埃非尔铁塔。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非尔。原因何在?因为该塔全身都是一根根的钢铁构成,用的是框架式结构。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急于探究建造铁塔为何遭世人反对。】 2.提出问题:什么叫框架式结构?我们再来看几组图片。 【设计意图:出示其他的框架式结构的图片:中国古塔、富春江二桥、高压线架线塔等从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导入,既蕴含着建筑美,又对框架结构有初步认识。】 二、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框架式结构吗?(学生无法理解时,用“骨架式”来帮助理解) 2.你对框架式结构有哪些认识?框架式结构好不好?它有哪些作用?(学生无法理解时可以让他们比较框架式与实体建筑的区别) 【设计意图:框架式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在很高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 3.让我们再回到100多年前,当时的文化艺术界名流以及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为什么反对埃非尔的设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框架式结构不牢固。

教科版《做框架》教案2

《做框架》微课实录 一、背景说明 1、教材分析 本微课所选取的题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做框架》一课中的内容——“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本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捆扎这样的框架,推一推、拉一拉,发现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稳定。进一步研究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做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形状“。通过推一推、拉一拉,也很容易发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对他们而言,难的是动手操作。小木棒和橡皮筋是学生学具袋里的材料,也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如何用橡皮筋捆扎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教材是当成一种储备技能,希望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可实际上他们毫无头绪。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缠绕法,即把两根木棒或并列或交叉地握在一起,用橡皮筋沿着同一个方向一圈一圈缠绕,然后再把木棒调整到自己需要的角度。缠绕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缺点是框架容易变形,不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因此,学生必须采用简单易学,又不容易使框架变形的方法来捆扎——这就是“马蹄形扎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方法,教师无论是在讲台上、投影仪下或者小组间演示,都涉及到方向相反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很难接受。由此,本微课就孕育而生了。 3、微课分析 在捆扎三角形框架时,学生一般采用“缠绕法”能顺利完成。可是这种方法用在四边形的捆扎上时,四边形不是扭曲了,就是变形了。这个时候,他们亟需更换一种新的方法来捆扎。本微课,将打破学生固有的观点,摒弃“缠绕法”,教会学生使用“马蹄形扎法”来捆扎框架。学生可以先浏览大致过程,然后实施分布式教学,边做边学,同时解决了投影下方向不同的难题,后期增加斜杆时更加方便,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本微课还会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捆扎?”“变形后的框架如何加固?”“加固的斜杆起什么作用?”等,在技能学习后还提升思维训练,并用新技能帮助学生实现脑中的想法,形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二、策划设计 (1)内容分析 本微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受力后的稳定性,同时提出加固方法,并从力的角度解释该方法的原理。 本微课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缠绕法”的不足之处,会用“马蹄形扎法”来捆扎框架。 本微课难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马蹄形扎法”。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做框架》。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状和结构的关系,在前面4课中研究了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及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框架,知道可以利用三角形加固框架结构,并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木棍、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资料、小木棍、橡皮筋、很多书 或杂志。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出课题 1、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些特别的建筑物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框架结构建筑图片) 学生观察,汇报。 2、提出概念: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板书:框架)[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常见的建筑物着手,通过观察共同点引出“框架结构”这个概念。] 二、动手实验,学习新知 1、讲述:同学们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框架结构的建筑,看看有没有你们熟悉的形状。(三角形、四边形)课件:随机出示三角形、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找到建筑物中共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课件出现:三角形、四边形)讲述:同学们,我们刚才发现框架结构里面有很多三角形和四边形,它们除了形状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我们先一起来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3、(出示小木棍、橡皮筋)讲述:我们就用这两种材料来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师演示制作三角形的方法:我们用橡皮筋把小木棍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三角形。(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注意:橡皮筋要尽量多绕几圈,固定得紧一点,但不要太用力,以免拉断橡皮筋。学会了么?那四边形你们自己会制作么? 4、学生制作三角形、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四边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讲述:同学们,三角形和四边形我们做好了,当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会有什么不同么?请你们把它们平放在桌面上,小组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三角形、四边形平放在桌面上研究,避免这两个形状发生三维空间变形,影响学生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6、学生上台演示:将三角形、四边形平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它们受力后的样子。板书:三角形(稳定)四边形(易变形) 7、讲述:同学们,既然三角形很稳定,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让容易变形的四边形也像三角形一样稳定?马上动手做一做,我们来看看哪一个小组先找到方法。 8、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将四边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后研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之处,使得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这一个过程;“将四边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如何加固四边形的方法,这里总结出这个方法作为接下来加固立方体的铺垫。] 9、讲述:同学们,在四边形上加一条斜杠,把它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后它就变得不易变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教师演示:在没有斜杆的四边形上用力,让它变形, (1) 这时固定斜杆的两点越来越远,另外两点 越来越近,斜杆怎么才能不让它变形(学 生回答:拉住这两点),所以这时斜杆是往 (学生:中间)用力拉的。 (2)这时固定斜杆的两点越来越近,另外两点越

做框架教案及反思

《做框架》教案及反思 山潭中心小学谢丽丽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设计、合作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结构的必要,获得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理解斜杆的“推”和“拉”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同学们看这个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高压电线塔、鸟巢、铁塔),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板书课题。3’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师出示事先做好的两个框架。 2、制作上有困难吗?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如下图)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3’ 提问:在受 力比较的时候, 需要注意什么? (用适当大小的 力,不要用力过

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学生实验3’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1’ 提问: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四边形框架加固?(加斜杆) 3、学生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1’ 4、提问:为什么加了斜杆后稳定了?(加斜杆后把一个四边形分成2个或者4个三角形) 5、提问:有没有想过三角形框架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分析三角形框架顶端受力和两边受力,并课件演示) 6、体验四边形框架变形时,斜杆起的推和拉的作用。7’ 7、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1’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我们做框架来一个难度高点的,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体框架,如何又好又快地做好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先做上下两个面,再用4根竹棒连接起来) 2’ 2、要求学生做一个正方体框架5’ 3、评价自己做的正方体框架,引出如何可以使自己做的正方体框架更加牢固。 4、开展一个小比赛:制定比赛规则,怎么样的正方体框架最好? 5、学生开始加固正方体框架并测试承压能力。(8分钟) 6、交流评价 六、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总结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结构加固立体框架的方法。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框架结构。 教学准备: 每小组20根小棒,10根皮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出示在大屏幕上的是法国巴黎一 所著名的建筑,你认识他吗?它叫什么名字? 1、谁能简单介绍下“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资料?

指名说说,教师总结 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故而称之为埃菲尔铁塔。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地屹立在法国巴黎,是什么让这座300多米高的建筑如此坚固,如此结实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一组图片,近距离观察下这座铁塔在结构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指名说一说 师总结:它是由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在当初建造这座铁塔时,引起文化界一些名流人士的争议,大家都在怀疑它的牢固性,但是埃菲尔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创造了这个奇迹,事实证明,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那么框架结构为何如此牢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做框架》(板书课题) 二、研究简单框架 1、三角形的稳定性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埃菲尔铁塔,寻找到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那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它如此牢固呢? 我们来试一试 (师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优质课教案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5课。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本课想通过设计和制作框架,让学生用较少的材料建构能承受较多重物的框架,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做简单框架。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两个活动的关系是第一个活动为第二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并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它是第一个活动的必然发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对教材进行处理,改变循序渐进的教材结构,以节省材料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从任务驱动教学的展开,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体验问题解决的一般流程,分析利用三角形框架加固框架的力学原理,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就用。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简单知道力的分解的知识;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的材料:正方体框架、橡皮筋、长短不同的竹棒。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框架各一个。

完整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案例叶春林

六年级上册《做框架》教学案例叶春林王泗镇学校 学生和内容分析:课的5《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发现三角形结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从而引导学生来是比较稳定的,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在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探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教学目标如下:了解框架结构的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知识与技能: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体验动脑、情感、获得成功感。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 体框架。教具准备:筷子、橡皮筋若干、用筷子搭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认识框架结构一、.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请看。(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它有三百多米高,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 师:哦,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那同学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 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点评:上课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观察图片,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生: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好象生:框架式结构就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搭成的,一个骨架一样。...... 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

框架网页的制作教案设计与反思

框架网页的制作教案设计与反思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吕超 邮编:214211 E-mail:lvchao012326@https://www.360docs.net/doc/8f8379363.html,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框架结构网页的概念及在网页中的作用,了解它与表格网页的区别。 (2)、掌握框架结构网页的建立、框架结构的拆分、框架的删除等。(3)、掌握框架中页面设置及保存的方法,如设置初始网页按钮、新建网页按钮等。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区分框架结构属性设置与网页属性设置的不同点。(2)、通过框架结构网页设计,使学生对网页的整体结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将表格与框架结构网页结合使用,在创作中体验乐趣。(2)、培养学生网页设计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框架网页的作用和功能,框架的建立与属性设置。 (2)、框架中各个页面之间的关联,每个框中页面的设置方法。(3)、框架网页的保存方法。

2、教学难点: (1)、框架结构网页中框架属性与页面属性的设置方法。 (2)、理解框架结构的多页面存储方法及各页面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组表格制作的网页,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并提问如何快捷地制作这种网页(学生回答:使用复制、粘贴快捷地制作)。 (2)、教师又提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相同的区域我们能否只做一遍呢?从而导入新课——框架网页的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比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2、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一个框架网页,引导学生理解框架网页的概念。(2)、出示任务一:框架网页的新建与保存。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再尝试完成书本第227页的实践学习。 (3)、教师讲解框架结构中的每个框都是一个独立的选项文件,即网页文件,因此当框架确定之后,需要为每个框分别指定其网页文件的来源,可以通过每个框中的“新建网页”按钮和“设置初始网页”按钮进行选择。 (4)、学生理解框架网页的概念,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自学新建框架网页的操作,初步了解“新建网页”和“设置初始网页”两个按钮的不同,并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注意观察,按要求模仿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