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现状,运用

合集下载

我国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初步探索

我国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初步探索

我国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初步探索心脏康复是一种通过系统化的、多学科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心脏病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不断增多,心脏康复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目前我国对心脏康复专业的认证制度并不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也比较缺乏。

对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初步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1. 目前我国心脏康复专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对心脏康复专业的认可主要还是依赖相关的学历和资质证书。

但是由于心脏康复工作属于多学科的合作,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专门的心脏康复人员专业认证的制度。

这就导致了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水平层次相对较为杂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国外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经验与国外相比,心脏康复专业认证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的发展经验。

美国心脏康复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ACVPR)制定了一套专业认证体系,包括认证培训课程、认证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这也使得在国外,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3. 初步探索我国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意义针对我国心脏康复专业认证的需求,初步探索在我国开展心脏康复专业认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脏康复专业认证可以提高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促进心脏康复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心脏康复专业认证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心脏康复服务,提高心脏康复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专业认证也可以推动心脏康复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心脏康复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选题心脏康复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选题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心脏康复作为现代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改善心脏疾病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心脏康复护理质量仍存在诸多有待改善之处。

本项目旨在深入探讨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改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实践,力求提升心脏康复护理的水平,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心脏康复护理质量现状分析(一)患者参与度不高在心脏康复过程中,患者的积极参与是确保康复效果的关键。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患者对心脏康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康复计划的执行率较低,康复效果大打折抠。

(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升心脏康复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运动生理学等。

然而,部分护理人员在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技能操作不熟练,无法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

(三)康复设施和资源有限心脏康复需要一定的设施和资源支持,如康复训练场地、康复设备、专业指导人员等。

但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康复设施和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限制了心脏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

(四)康复护理评估不全面准确的康复护理评估是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基础。

然而,目前的康复护理评估往往存在评估项目不全面、评估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康复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五)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健康教育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但在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的目标与策略(一)项目目标1. 提高患者的参与度,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脏康复过程。

2.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护理服务。

3. 优化康复设施和资源配置,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心脏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康复、营养康复、心理康复、药物康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等方面。

这些康复措施旨在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康复通常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营养康复: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以降低心脏病复发的风险。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药物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药物效果和调整药物剂量。

日常生活能力康复: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澡、穿衣、做饭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诊部工作计划范文

心脏康复诊部工作计划范文

心脏康复诊部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心脏疾病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脏康复诊部是为了减少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设立的医疗机构,它提供了针对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等服务。

本工作计划将针对心脏康复诊部的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治疗和服务。

二、现状分析1. 心脏疾病的流行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由于其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2. 心脏康复诊部的现状目前,心脏康复诊部设施较为落后,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患者通常面对等待时间过长、资金不足和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3. 心脏康复诊部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心脏康复诊部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将有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心脏康复诊部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本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支高效的心脏康复诊部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脏康复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心脏康复治疗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服务。

4. 改善设施和设备,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5. 建立和完善心脏康复诊部的管理制度。

四、工作内容1. 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我们将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包括心脏康复治疗、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还将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学术交流。

2. 设施设备更新我们将优化现有诊疗和康复设施,更新医疗设备,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引进一些先进的心血管康复治疗设备,以满足患者的不同治疗需求。

3. 完善管理制度我们将建立和完善心脏康复诊部的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服务流程、患者随访、康复档案管理、护理要点等方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心脏康复治疗方法学习

心脏康复治疗方法学习

视力障碍: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病变时视力减低,严重者失明。
肾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心血管功能减退
步行障碍: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截肢、和糖尿病坏疽足。
03
04
05
01
02
主要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和外周神经障碍: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感觉障碍
01
心理障碍
02
连做2~3次,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
如深吸气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
有效的咳嗽步骤:
3、咳嗽训练
严重并发症少见
肺部出血
血管内导管、气管套管移位、骨折移位等
颅内压升高
气道反应高者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低氧化血症的发生
01
02
03
04
05
06
(三)预防(康复疗法的)并发症
08
痉挛的病理和病生理基础
下运动神经元系统: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胞体、脊神经以及3-10颅神经的神经核和轴索。其功能表现为软瘫和深肌腱反射下降或缺如。
上运动神经元系统:包括对运动功能具有影响的大脑白质与灰质内的脑细胞(不包括小脑)及下行性神经束。影响累及脊髓内除前角细胞胞体或神经纤维以及所有神经细胞胞体或神经纤维及其所有上位结构的病变通称。表现:肌张力增高、深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此系缺乏上位中枢的抑制所致。
避免在运动前将胰岛素注射到运动肌群,以免运动肌肉胰岛素吸收加快,诱发低血糖
3
2
1
4
5
6
注意事项
1型糖尿病患者先实施胰岛素治疗和饮食控制,之后再实施运动疗法
把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病情稳定的1型糖尿病

《心脏康复》ppt课件

《心脏康复》ppt课件
康复治疗手段的多样化
探索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 康复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降低患者痛苦。
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
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康复评估体系,对康复治疗效果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指导。
康复与其他医疗领域的结合
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加强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通过康复手段预防慢性疾病的复发 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术后
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禁忌症
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康复治疗 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病情。
02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应先接受治疗稳定病情,康复治 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1
绝对禁忌症
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严重、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等情况,禁止进行康复治 疗。
营养康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 维的食物。
药物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制定康复计划的时间表和进度安 排,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康复
训练。
康复计划的实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强度和频率,逐步提高患者 的体能和心肺功能。
营养指导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指导患者合 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 康的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药物,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药物反应。

心脏康复的概述(全文)

心脏康复的概述(全文)

心脏康复的概述(全文)一.心脏康复的定义心脏康复是指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和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的过程。

心脏康复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多维度的治疗方法,是心脏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脏康复的目的1993年,WHO将心脏康复的目标总结为:通过对潜在病因良性和有效的干预,使心脏病患者尽可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状况,帮助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地保存或恢复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常地位。

简而言之,即帮助患者在其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

(1)控制症状,提高心脏储备,改善心脏功能;(2)强化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变冠心病的自然病程,防止冠心病或有高度易患因素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3)减少猝死和再梗死风险,降低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率;(4)降低不良心理影响,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最佳的生理、心理和职业状态;(5)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心脏康复的意义心脏康复是一个全面的和全程的团队医疗作业过程。

通过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患者教育(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的联合作用,为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直至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的生理、生物和社会等多方面、长期综合的管理服务和关爱。

四.心脏康复的分期心脏康复包括三个阶段,各有分工、相互融合,每一阶段的目的都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测定和康复治疗。

I期(院内康复期):是指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出院为止。

从住院24h内开始,如病情不稳定,可延迟至3-7天以后,强调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半卧位、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病房内步行以及上1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评估、患者宣教,监护下的运动康复及日常生活指导。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历程、现状及思考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历程、现状及思考

谢谢观看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历程、现状 及思考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中国心脏康复的 发展历程
03
三、中国心脏康复的 现状04源自四、思考与建议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帮助心脏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增 强体能,调整心理状态,并控制危险因素的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发达 国家开始心脏康复领域,并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中国的心脏康复起 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次演示将对中国心脏康复的 发展历程、现状及思考进行探讨。
二、中国动画的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
1、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动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21年中国动画市场规模达 到了近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近20%。其中,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而网络动画也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2、作品水平
2、作品水平
随着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动画作品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一些优 秀的国产动画作品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 的认可和好评。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创作理念, 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1、常见的康复措施
心脏康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运动康复、营养干预、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 其中,运动康复是最核心的部分,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等。 此外,药物治疗、营养干预和心理疏导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2、存在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
尽管心脏康复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 先,目前心脏康复措施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医疗专业人员,但这些资源在某些地区 或国家可能相对匮乏。其次,心脏康复措施的实施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能导 致实际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患者对心脏康复措施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心脏康复中心掠影
心脏康复——福州
• 福州总院 • 福建省康复医院 • 福州市第一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东二环泰和体检中心
心脏病“静养” 早期活动
“病”和“人”两方面,全面康复病人
心脏康复发展概况
2 心脏康复发展机遇
历史机遇——流行病学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要病因
饮食处方
心理处方 戒烟处方
药物处方与运动处方的对应关系
药物处方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
用法 每天剂量 治疗天数 治疗总量 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 训练安排 每天运动量 训练频率 运动总量 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柔韧性训练
平衡力训练
运动心肺功能监测(CPET)
►CPET是运动试验的一种形式,综合应用呼 吸气体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活动平板或 踏车技术,实时检测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机 体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动态变化。 ►CPET客观定量评价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耐 力,是评定患者心脏功能的金标准,也是制 定患者运动处方的依据。
中国心脏康复指南专家共识
• 2013冠心病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 2014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 2015中国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 • 2015中国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操作指南 • 2016 PCI术后康复专家共识 • 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 • 2017 高龄老年冠心病康复指南
发达国家已成熟 康复费用>急救救治 我国相对迟缓
心脏康复发展机遇
3 心脏康复临床开展
心脏康复模式
综合性医院(主要模式)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研究所 老年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心脏康复中心)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中医院:中西医结合 养老院、疗养院

不同等级的心康中心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
运动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心肺功能监测(CPET)
直接测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运动能力评价心肺适能的金标准
心脏康复适应症
1.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患者的评价 2.心血管疾病或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评价 3.肺及呼吸系统疾病疑似患者的评价 4.合并存在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价 5.药物疗效的评价 6.心肺手术或涉及心肺功能状况的外科手术前风险评价 7.有氧运动能力的评价 8.制定心肺康复的运动处方 9.功能障碍的评价 10. 利用CPET进行体动感知式频率适应性心脏起搏器起搏频率和肌体代谢的关系 研究、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结缔组织疾
• 此外,研究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 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心衰康复训练的循证医学依据 —HF-ACTION
全因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下降11% HR 0.89 95% CI, 0.81-0.99 P=0.03
JAMA. 2009;301(14):1439-1450
针对冠脉疾病心脏康复治疗的改善效果
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
心脏康复-三大指南的1A类推荐
2010 AACVPR/AHA Guidelines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世界各地心脏康复情况
美国心康中心掠影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
基础:1991中国心脏康复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由刘江生教授主任委 员开始,培养了一批热心于心脏病康复事业的专家、学者。
蓬勃发展期:2012年胡大一教授,吸收了更多的心血管专业进入到心脏康复 领域,聚集了在全国心脏康复最有影响力的专家。
2012年前6家 2017年500多家
运动心肺功能监测设备组成
• 运动系统(踏车或平板) • 生理信号监测输入系统(十二导联心电、血压、呼吸气体(面罩
)、经皮血氧饱和度) • 实时连续一口气法的自动分析及显示系统(气体代谢分析、心电
分析、运动功率与心率及气体代谢关系分析)
CPET主要参数指标
• 最大摄氧量(VO2max)和峰值摄氧量(peakVO2)——金标准 • 无氧阈(AT) • 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 • 氧通气当量(VE/VO2或EQO2) •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VE/VCO2或EQCO2 ) • 氧脉搏(VO2/HR) • 公斤摄氧量( VO2 max/kg) • 呼吸储备(BR) • 呼吸交换律(BER) • 呼吸商(RQ)
心脏康复的证据与共识
•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接受心脏康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 猝死风险降低,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和心血管死亡率 7%-38%。
• 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 移植术后患者均可从心脏康复项目中获益。
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CR):确保心脏病患者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处于最佳 状态,从而使患者通过自身努力得以在社会中维持正常角色并保有 积极生活方式的活动总和。
——世界卫生组织
RECOVERY
1 心脏康复发展概况 2 心脏康复发展机遇 3 心脏康复临床运用
国际心脏康复体系的发展
• 体系发展历史:60多年 • 经历过程:否定、质疑、普遍接受 • 目前:成熟的学科 • 大幅度的降低冠心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率 • 心脏康复的益处:公认
2015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历史机遇——福建
历史机遇——政策
国家政策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经济社会需求层面:对康复服务日益增高的需求,发展前景可观,民间资本 投资意向浓厚。
学术和团队建设层面:随着二级预防/康复的学术机构逐步健全,我国已建 立了康复医学会的心脏康复分会,相关杂志、团队、会议均已经初具规模。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 健康大数据: 14年到15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 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七成人 有过劳死的危险,如果中国知识分子 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 这些人中的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要病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