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卷叶病毒病(毒素病)及嵌纹病毒病等的治疗

合集下载

西红柿叶子卷发黄是怎么回事,怎么防治

西红柿叶子卷发黄是怎么回事,怎么防治

西红柿叶子卷发黄是怎么回事,怎么防

回答西红柿的叶子卷曲发黄有可能是患有不同类型的病毒病所导致。

花叶型病毒病:可导致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

蕨叶型病毒病:可导致叶背和叶脉变成紫色,并且叶片会向上卷曲。

卷叶型病毒病:可导致叶脉黄化、叶片的边缘向上卷曲。

黄顶型病毒病:可导致叶面皱缩、叶片的边缘发卷、植株矮化。

一、西红柿叶子卷发黄是怎么回事
1、感染了花叶型病毒病:植株患病后叶片上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且叶脉呈透明状,叶片也略有皱缩,同时植株还会长得比较低矮。

2、感染了蕨叶型病毒病:植株的叶背、叶脉会呈紫色,且叶片会向上卷曲,同时叶片会逐渐变硬、变厚。

3、感染了卷叶型病毒病:植株的叶脉会黄化,且叶片的边缘会向上弯卷,其中叶也会变成球形,或扭曲成螺旋状。

4、感染了黄顶型病毒病:植株患病后其顶叶会开始褪绿并黄化,同时出现叶片变小、叶面皱缩、叶片的边缘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等现象。

二、怎么防治
1、播种前先用清水将种子浸泡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0-50分钟,待浸泡后将其捞出用清水冲净,最后经过催芽处理再播种。

2、实行轮作制度,定植地要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才能重新种植西红柿,种植时可先将土壤深翻1遍并施入一些石灰,以便钝化土壤
中的病毒。

3、适时浇水、施肥,植株挂果后要及时浅锄,以防植株因土壤板结和脱肥而出现早衰的情况。

4、于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150-25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番茄卷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番茄卷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番茄卷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番茄卷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专家解答】一、病毒病危害:番茄叶片卷曲丛生,严重时只见叶脉无叶肉,病毒靠蚜虫、粉虱、汁液接触传播,高温干旱下高发。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番茄品种;实施轮作,减少初侵染源;病毒病卷叶发病初期喷高锰酸钾1000倍液;杀灭传毒蚜虫、粉虱可用10%一遍净1500-2000倍液。

二、生理性卷叶:番茄采收前后,第一果穗叶片稍卷,或整株番茄叶片卷曲成筒状,变脆,是因高温干旱,番茄气孔关闭导致。

防治措施:番茄坐果后适时浇水施肥,并覆盖遮阳网,晴天白天盖,晚上揭,阴天不盖。

图:番茄卷叶三、缺素症:番茄叶背紫红,有褐色小点,下部叶片上卷,卷叶变黄,叶尖黑褐色枯死。

可靠土壤施磷肥,或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解决。

缺镁表现为在第一花序番茄膨大期,下部灰叶失绿,叶脉间出现黄化,然后向上扩展,形成黄花斑叶,严重时番茄叶片僵硬或边缘上卷,叶脉间有坏死斑或褐色块带。

番茄缺镁卷叶可通过施用全元素肥料或叶面喷施硫酸镁100倍液解决。

四、激素类药害:在用植物激素防治番茄落花落果中,如用2,4-D不小心蘸到番茄的嫩叶或生长点上,叶片或生长点可能会弯曲,新生叶不无法正常展开,叶绿扭曲畸形。

防治措施:激素使用时,选合适浓度,一般采用15-20毫克/千克的浓度,气温高时,浓度低一些。

使用时要避免药液蘸到嫩叶或生长点上,千万不可喷洒。

发生药害后可施一些促番茄生长的营养液,如喷施天然芸苔素、爱多收等。

【本人总结】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水果,除了可以规模种植外,也可以自己在阳台种植番茄,种植简单要求不高。

在夏季高温季节,常常会出现番茄卷叶的问题。

番茄卷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生理病害也有病毒性病害。

本人在本文中给您分析了四种番茄卷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番茄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番茄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番茄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其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种植番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逐一介绍番茄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番茄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及解决方法1. 病害问题:(1) 疮痂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并逐渐扩展成大的坏疽区域。

解决方法:及时清除受影响的叶片和果实,使用含有铜的农药喷洒植株。

(2) 白粉病: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

解决方法:增加通风量,避免积水,定期喷洒防治白粉病的药剂。

(3) 轮纹病: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黄绿色带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会变黄枯萎。

解决方法:及早发现并清除受感染的植株,增强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害虫问题:(1) 绿盲蝽:会在番茄叶片上取食,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解决方法:喷洒杀虫剂,如吡虫啉等。

(2) 斜纹夜蛾:夜间进食番茄叶片,导致叶片被掩盖的部分变黄。

解决方法:使用黄板诱捕斜纹夜蛾,减少它们的数量。

(3) 草地螟:主要危害果实,导致果实表面出现裂纹。

解决方法:定期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草地螟的滋生地。

二、番茄种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1. 光照问题:(1) 缺光导致植株长得高而瘦弱,叶片发黄。

解决方法:选择种植位置阳光充足,保持充足的透光量。

(2) 过度光照导致叶片烧焦。

解决方法:在高温高光照的条件下使用遮阳网,避免叶片受到直射阳光的损伤。

2. 温度问题:(1)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番茄的生长。

解决方法:搭建遮阳棚或温室,调整室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温度突变会导致番茄果实裂开。

解决方法: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温度的急剧变化。

三、番茄栽培中的栽培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1. 浇水问题:(1) 过少的浇水会导致番茄植株干旱。

解决方法:根据天气状况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过多的浇水会导致土壤积水,根部缺氧。

蔬菜卷叶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蔬菜卷叶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蔬菜卷叶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作者:杨飞飞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2年第04期在蔬菜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卷叶的问题。

易发生卷叶的蔬菜种类很多,比如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甜瓜、黄瓜等瓜果类蔬菜,而且不论深冬季节还是高温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卷叶问题。

造成蔬菜卷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病害导致卷叶,二是生理性卷叶。

其中,生理性卷叶发生最为普遍。

以下,分别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卷葉现象,总结其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

1 病害导致的卷叶主要是病毒病造成的卷叶。

这种卷叶现象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上半部分。

1.1 发生特点病毒导致的卷叶大多发生在高温、干旱、强光的夏秋季,如果棚室管理不当,冬春季也会有病毒病发生。

病毒病导致的卷叶主要发生在植株的生长点位置,尤其在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上发生较多,黄瓜、西瓜等瓜果类蔬菜上也有发生。

1.2 防治对策提前预防是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关键。

病毒病一旦发生,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只能通过综合措施钝化病毒,减轻症状。

1)改变环境条件。

棚膜上可以覆盖遮阳网、喷降温剂,降低光照强度和棚温;高温季节要及时浇水,通过浇水来降低地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的方式达到降低棚温的目的。

2)冲施补钙。

通过冲施钙肥提高根系吸收能力,进而提高秧苗抗逆能力,减轻高温强光对秧苗的伤害。

3)及时喷药,钝化病毒。

一旦田间发现有病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在病株位置采用药剂灌根,常用的灌根药剂是络氨铜水剂。

同时,对整个棚室喷施药剂,可以用吗啉胍乙酸铜加少量钙肥一起喷施,3天1次,连喷3次。

2 生理性卷叶发生生理性卷叶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条件不适宜,或管理措施不当,比如高温干旱、根系弱、土壤盐渍化、强光、药害、激素中毒等因素都可以造成生理性卷叶。

生理性卷叶按发生部位可分为3种类型:叶柄卷曲,新叶卷曲,老叶卷曲。

2.1 叶柄卷曲1)发生原因。

生长素过量。

这里说的生长素不仅仅是人为添加的,作物本身就分泌生长素,如果秧子长势过旺,那它自身分泌的生长素就会过量,长势越旺的植株,叶柄卷曲的情况越是严重。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花叶型,番茄顶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新叶小,不伸展;二是厥叶型或卷叶型,植株顶部新叶呈线状,或皱缩卷曲,病株矮小;三是条斑型,在茎杆上形成暗绿色至黑褐色条纹,凹陷,病果畸形,果面上出现青皮花斑或铁锈坏死斑,不着红色,剖开果实沿果皮和果肉间有褐色条纹。

二、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注意清洁田园,及时将病株、病果清除埋掉;增施磷、钾、锌肥,叶面喷施微肥,增强抗病力;适时浇水,在盛果期做到见湿不见干,防止因缺水干旱加重病情;适期播种,保持白天棚温25-30℃,夜间15℃左右,昼夜温差加大,可减轻发病。

2、种子消毒处理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30-4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3、全棚消毒和治蚜防病前茬收后,及时清洁田园,距播种番茄期间隔半月以上,使病残体全部腐烂。

这时可用菌毒清300倍液加治蚜药剂,全棚喷洒,杀死棚内残存的病菌和蚜虫。

4、药剂防治目前防治病毒病尚无特效药物,应以防为主,根据现有的药物配合施用,尽量抑制病毒病发生。

防治
厥叶病毒病,可用5%菌毒清300倍液、1.5%植病灵500倍液、硫酸锌800倍液、绿芬威1号1000倍液等;防治花叶和条斑病毒病,可用5%菌毒清300倍液,20%病毒A500倍液、磷酸三钠500倍液等。

此外,结合叶面喷施含磷、钾、锌的叶面肥,增强抗病能力,既防病又丰产。

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但是,番茄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证番茄的高产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病害1、白粉病白粉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白粉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霉层,随着病情加重,叶面被覆盖物逐渐增多,甚至会发生叶片卷曲、变形、凋萎等症状。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2.适时清理收割残留物和周围杂草,杜绝病源来源。

3.用75%粉状硫磺500倍液或50%百菌清1000~1500倍液等药物喷洒叶面,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斑点病2.对定植前机具、种苗及周围田地进行清洁消毒。

3.用代森锰锌、45%甲基硫菌灵或50%百菌清等药物进行喷洒,连续喷洒2~3次。

3、病毒病番茄黄曲叶病毒病、番茄斑枯病毒病等是常见的病毒病,引起的症状包括萎蔫、黄化、变矮、叶片上出现斑点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如以蚜为主。

防治措施:1.通过病毒抗性育种提高品种的抵抗力。

2.定期对番茄田进行清除杂草和清理有病株,防止病毒传播。

3.喷洒葡萄糖酸锰锌等药物,从植物体内增加对抗病毒能力。

二、虫害1、番茄夜蛾番茄夜蛾是番茄上常见的虫害之一,口器发达,爱吃细嫩的叶片和嫩果,引起番茄叶片损伤、果实干瘪等症状,较严重时可造成果实烂熟。

防治措施:1. 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

2. 茄子田周围清除野草和淤泥,减少蚜虫和其他害虫的滋生环境。

3. 喷施农家肥水之中加适量熏蒸剂喷在植株附近上空,吸毒引出蝴蝶、飞蛾等等,再配合用夹捕网以防范。

2、绿色潜蝇绿色潜蝇是一种常见的番茄害虫,绿色潜蝇成虫吸取番茄的汁液,导致其变得脆弱和干燥。

同时,绿色潜蝇的卵和幼虫也会破坏番茄的果实,造成凹痕和损坏。

防治措施:1. 定期给予番茄植株补充足量营养,增加植株对抗虫害的能力。

2.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

番茄叶片卷缩是怎么回事-番茄叶片卷缩的原因及防治

番茄叶片卷缩是怎么回事-番茄叶片卷缩的原因及防治

番茄叶片卷缩是怎么回事?番茄叶片卷缩的原因及防治番茄叶面出现卷缩的情况在其生长期出现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在夏秋之际更是会经常出现,而这叶片发生卷缩的原因非常多有番茄自身品种问题,还有环境影响,也有的就是病虫危害导致,所以防治起来要先了解番茄叶卷缩的原因。

番茄叶片卷缩在整个生长期都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夏秋栽培番茄时出现的更多。

叶片发生卷缩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极少是由于品种原因导致,大多是环境因素影响或者病虫危害所致。

1、症状一般来讲,生理性卷叶会发生在整个植株的叶片上,病毒和螨虫引起的叶片卷缩只发生在顶部新叶,下部老叶不会卷缩。

而病毒和螨虫引起的叶片卷缩的区别为螨类引发的一般多发生在蔬菜的幼嫩叶片顶部、叶片背面,导致幼叶叶缘下卷,叶变小而色浓,叶片变硬、厚,而且易变脆,从背面看呈油光发亮的样子;而病毒为害时,幼叶一般上卷,表现为畸形、叶色较淡、黄绿斑驳、叶脉突出等。

2 、引起叶片卷缩的原因2.1、高温、干旱越夏蔬菜进入结果盛期后,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如不能及时补水,此时叶面积大,高温和强光使叶片蒸腾作用加剧,植株下部叶片易发生卷曲。

2.2、摘心和整枝过早有的农户在番茄管理上存在一些误区,往往见杈就打掉。

实践证明,摘心过早容易使腋芽滋生,造成植株内营养失调,导致叶片老化,发生大量卷缩,所以在管理中,一定要适时摘心。

整枝最好在第一穗果实坐住后再进行,如果过早,叶片同化面积减小,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同时影响根系的发育,吸肥吸水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卷叶。

2.3、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施肥不当会引起小叶的翻转卷曲;严重缺磷、缺钾以及缺硼、缺锌等微量元素,都会引起叶片僵硬,叶片卷曲或叶片畸形细小等。

2.4、病毒病在越夏蔬菜和秋茬蔬菜栽培前期,高温干旱以及虫害增多,为病毒病的发生创造了适宜条件。

病毒病发生后,易造成上部叶片及新叶卷缩。

2.5、螨虫螨虫主要危害植株幼嫩部位,一般只危害顶部叶片。

2.6、药害使用药剂浓度过大或使用方法不当,也会引起番茄叶片卷缩。

番茄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_如何种植西红柿

番茄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_如何种植西红柿

番茄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_如何种植西红柿病害是对番茄生长影响十分巨大的一环。

番茄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又是如何防止这些病害呢?今天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番茄的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

番茄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番茄晚疫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重。

幼苗:由叶片向主茎蔓延,茎变细呈黑褐色,全株萎蔫或折倒,表面生白霉;叶片:由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病斑,后为褐色,叶背有白霉;茎上有黑褐色腐败状;果实在青果上,暗绿色病斑,后暗褐色,凹陷,不变软病原:真菌(致病疫霉)发生条件:气温18-22 ℃,相对湿度95%以上。

阴雨天多,氮肥过多,光照不足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防病,保护地内重点加强通风,防止夜间结露,防止植株徒长和过茂。

露地栽培尽量采用地膜覆盖,减少雨水将泥点溅到植株上的机会。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打药。

预防用药,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0%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发现中心病株后,清理病株,进行烧毁,治病用药有:①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②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③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④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⑤68%金雷可分散粒剂500-600倍液。

番茄白粉§症状:为害番茄叶片、叶柄、茎及果实。

初期叶面呈现褪绿色小点,后不规则粉斑,上生白色絮状物。

霉层较稀疏,稠密后呈毡状,病斑连片或覆满整个叶面。

有的在叶背,其叶正面呈黄绿色边缘不明显斑玦,后叶变褐枯死。

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病原:真菌(鞑靼内丝白粉菌)。

§发生条件:温度20-25 ℃。

防治方法n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

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清除,采取晒干焚烧的方法减少田间菌源。

采收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及田园周围杂草,进行深埋或焚烧。

(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捲葉病毒病(毒素病)及嵌紋病毒病等的治療、防治理念及原理説明這裡要討論的主要番茄病毒病(Virus Disease)多屬複合感染,如:番茄捲葉病毒病、番茄嵌紋病毒病及番茄斑點萎凋病…等,這類感染經常由以下幾種較常見的病毒種類所造成:番茄捲葉病毒Tomato leaf curl virus(TLCV)/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嵌紋病毒病Tomato Mosaic Virus(TMV)、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馬鈴薯病毒Y, Potato Virus Y(PVY)…等。

在台灣農友習慣將受到病毒病感染的病株稱做「瘋叢」;植株遭受感染之後,主要病徵多出現在葉片上,如葉片捲曲、黃化、縮皺、縮小…等現象,除葉片之外也會出現植株矮小,受害嚴重者生長會遲緩或停頓,甚至枯死。

這些病毒病有幾種不同的傳染途徑:番茄捲葉病毒可經由嫁接或銀葉粉蝨傳播;番茄嵌紋病毒來自種子、其他茄科植物及雜草,屬機械傳染;胡瓜嵌紋病毒及馬鈴薯病毒Y經由蚜蟲傳播;由於透過昆蟲(銀葉粉蝨或蚜蟲…等)媒介傳播速度快速,因此如果發現之後沒有即時進行妥善的危機處理,有可能造成百分之百的經濟損失。

雖然這裡及之前的文章主要針對番茄的捲葉病毒病做討論,具體而言也包含上述複合感染之其他病毒病,同時這些主要概念與其他瓜果類所會碰到的類似情況在主要的大原則上是通用的。

降低農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在此需要強調喬凱亞所提倡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都是透過生物科技來發展出生物性的解決辦法,想辦法避免化學藥劑在農業上不當的使用。

化學藥劑的濫用不只對於消費者及農民健康有潛在顧慮之外,對於自然環境的永續性也有著負面的影響;因此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提倡農藥及化學肥料盡可能減量甚至是避免使用的無毒農業生產。

病毒病就類似人類感冒或其他病毒引起的病症:帶有病毒不代表一定會發病,將會依每個人的抵抗力而異,即與病毒共存但能保持健康而不發病大家可能都有經驗,雖然在流行性感冒肆虐的期間,大多數人可能都免不了一個接著一個遭到流行性感冒的牽連,尤其是在家中、學校或是辦公室與家人、同學或同事間特別容易傳染,慘一點的可能輪到不只一次。

不過,在大多數人都遭到流行性感冒影響的時候,卻往往有些人可以倖免於難,在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難直覺反應的認為這些沒有得到感冒的人應該是身體比較健康、抵抗力比較好;換言之,雖然這些人同樣接觸到感冒病毒,但是他們有能力抵抗這些病毒對他們造成重大影響而不至於產生感冒的病徵。

有抵抗力的人事實上是與病毒共存,但是卻能夠不受到病毒的影響而產生病徵,並不代表他們自身能完全將病毒除去,只是病毒病徵被高度的免疫力抑制而消除了。

現在,試著把人類「感冒與抵抗力」這樣的觀念轉移到植物身上,也就是說:「假如植物本身比較健康而且抵抗力比較好,這些健康的植物相對著就比較不容易受到病毒影響而產生病徵」;這樣的觀念看似簡單而且沒什麼大學問,不過卻往往遭到大多數人的忽略,在此我們將進一步為大家做更詳細的說明。

農藥氾濫,卻治標不治本通常農民在栽培期間所無法脫離的就是「消除病蟲害」的農藥,為了要消除或是降低「已發生」或是「未發生」的病蟲害,農民不得不依照經驗及實際觀察來噴灑各式各樣的農藥,無不就是為了保障賴以維生的生計,因為一旦遭到病蟲害的影響,往往不只是品質降低影響售價,最壞的情況還有可能完全無法採收換取報酬。

這裡姑且不提這些農藥對於農民或是消費者是否會實際造成健康上的影響,我們單純就噴灑農藥的動機及時機來做解析。

我們不難猜測許多經常使用的農藥不外乎是為了降低或是防治病害或蟲害;不過,我們現在試著以前面「感冒與抵抗力」這樣的觀念來看噴灑農藥這件事。

通常我們都是發現有感冒病徵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應該要吃藥,期望早日康復,因此可以想見的是「藥物」是一種「治標」的產物,並非「治本」。

假如我們真正希望一開始就不要得到感冒,應該不會有人是「經常性」的服用感冒藥吧?但是今天我們的農業逐漸發展成不管是否有病或是可能會得病,我們都經常性的使用農藥期望可以防治病蟲害,在使用農藥的動機上似乎在某種程度把「治標」當成「治本」的方法了,我們忽略了提昇作物本身的健康才是「治本」的方法。

當然這樣的理論不會完全適用於所有農業上化學藥劑的使用,像是除草劑這樣的輔助產品主要是為了幫助農民維護環境的清潔,與植物本身生長比較沒有直接關係,但除草劑對土壤、作物甚至人體也存在相當不利的影響,能不用則不用,所以目前也鼓勵草生栽培的觀念。

而某些用藥確實是為了提前防治某些病蟲害,因為一旦遭到威脅就會造成重大損失,但這樣的論點主要讓大家可以更容易了解我們應該朝向改善作物的健康及生長的環境,而不是單方面的只把重點放在治標的辦法上,而忽略了植物本身的需求及自身對於病蟲的抵抗能力。

病毒傳染途徑及設施防治:番茄捲葉病毒病是透過銀葉粉蝨(Bemisia argentifolii )作為傳播的媒介昆蟲,在不同植株之間傳染病毒。

許多農民選擇採用設施栽培來降低遭受到病蟲害危害的機率,但是實際上設施栽培並沒有辦法達到完全防治的效果。

根據「彭瑞菊、陳昇寬. 2006. 番茄黃化捲葉病毒田間監測及銀葉粉蝨傳毒試驗.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48:9-15.」的研究結果顯示:「冬作番茄至收成前調查,網室內罹病度為0.1%,銀葉粉蝨帶毒率為10%,銀葉粉蝨密度為89.2隻/每張;田間罹病度為42%,銀葉粉蝨帶毒率為100%,銀葉粉蝨密度為68隻/每張。

由於氣候較寒冷,所以網室內的蟲口數反而較高,不過因為是番茄生長後期,番茄植株健壯,所以網室內的罹病度並沒有隨之增高。

春作番茄種植後至六月初調查,網室內罹病度為65%,銀葉粉蝨帶毒率為70%,銀葉粉蝨密度為303.3隻/每張;田間罹病度為22%,銀葉粉蝨帶毒率為50%,銀葉粉蝨密度為591隻/每張。

網室內若是蟲口密度高,三個星期後就可陸續看到罹病株,且隨著蟲口密度增高罹病株數隨之增高。

」大家可以了解到設施栽培並無法解決番茄捲葉病毒病透過銀葉粉蝨傳播的問題,不管是露天栽培或是網室中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我們無法仰賴設施所提供的保護。

傳統防治方式:傾向於被動而非主動如果已經對於番茄的捲葉病毒病(TYLCV)稍微有進行了一些資料搜尋,大家不難發現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資料來源能夠給大家的防治建議僅止於類似:「趕緊將受影響的植株拔除,趕緊進行銷毀避免影響到其他植株」或是「栽種抗病毒的品種」。

這樣的問題就類似香蕉黃葉病或木瓜病毒病,一旦遭到侵害之後就只能接受事實並且儘量降低損失的擴散;這樣雖然是防治損失擴散的辦法,但是總令人覺得農民只能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得病只能說是比較倒楣,沒得病也許是比較幸運,所以傳統的解決方式只是一種危機處理,而非根本的解決之道。

市面上有出現抗病毒的品種,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可能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就好比有些人的抵抗力雖然比較強,可是並不能保證他們絕對不會生病,只是相較之下可能機率較低。

抗病毒的品種對於保障農民的收益來說絕對是有很大的貢獻,但是我們也經常聽到農民反應雖然採用的抗病品種還是難以完全避免受到病毒的影響。

不難想見大家都會希望對於自己的事業能夠有更高的自主能力,而想要能夠提昇對於這類病毒的防治能力就需要採取更為主動的方式來治本,而我們所要努力方向就是幫助植物提昇健康及免疫力好讓它們能夠培養自身的力量來抵抗外來的侵害。

治療:提昇植物本身的免疫能力來減輕病徵的發生目前大多數農民前來詢問並且希望取得協助的時候往往是已經發現番茄病毒病開始肆虐,如果不緊急採取行動將會損失慘重的時候了;就如同我們常常會聽到醫生對於病人的建議,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同樣的道理對於作物也是一樣適用的,因此各位農民如果發現有任何病徵,務必儘快採取行動避免病情繼續擴散。

喬凱亞開發出來針對治療作物所碰到的病毒病等病害的產品主要是由特殊微生物菌群代謝物並調理中草藥植物萃取物來製成;主要的作用原理是透過提昇植物本身的免疫能力來解降病毒濃度,抑制因病毒所產生的病徵,進一步達到維持植物健康而不受病毒病影響生長的目的。

在此需要特別強調,喬凱亞所提供的防治方法並非特效藥或是仙丹,要能夠達到最高效果依然需要作物本身的健康有一定的程度,因此我們通常會建議農民同時使用其他相關產品同時提昇作物整體健康,才能夠確保不再繼續受到病毒的侵害。

能夠想見的,假如病情已經過於嚴重的時候,大家依然要儘快將已經無法拯救的部份儘快進行清除及隔離的動作,避免病情快速擴散。

防治:提昇及維持植物本身健康及抵抗力我們常會聽到「預防重於治療」,沒錯!平常就注重健康並進行相關的防治工作是遠比病徵發生之後才進行補救更為積極有效,也是真正能有效降低風險及損失的作法。

往往當我們發現問題出現時,可能已經產生了某些損失,譬如當你發現番茄葉子開始捲曲或變黃之後,植物的生長已經受到影響,即使你能夠即時除去已經受害的植株或是利用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來降低或排除病徵的發生,但終究對於植物本身正常生長的過程產生了影響,因此做好事前的預防是比進行事後補救更能夠確保產量及品質的做法。

在這裡防治的工作指的是在平常就注重植物的健康,除了注意適量合理化施肥來提供作物所需的必須養分,更不能因為求好心切的過量施肥,不僅作物可能受到肥害而無法正常順利成長,更可能嚴重影響到最後的收益;有一項觀念是在此要向大家倡導的,那就是「植物的健康來自土壤,唯有土壤是健康的時候,才有可能提供植物所需的生長環境」,因此接下來要向大家說明有效地維持土壤的健康與活力對於作物的影響。

土壤:萬物之母雖然近代的農業發展出了許多異於傳統土壤栽培的方式,譬如:水耕、介質栽培…等栽種方式,雖然各種栽種方式各自有其利弊,但在消費者對於追求健康的意識逐漸抬頭,並且有潛在意識認為有機農產品相較於採用慣行農法所生產的農產品是比較健康安全的選擇的時候,水耕及介質栽似乎又無法直接滿足這方面的市場趨勢及需求。

譬如水耕栽培雖然可以提供相對較不易受到病害污染的環境,但卻是依靠化學肥料來提供植物所需的營養,可能有硝酸鹽含量過高的潛在顧慮。

介質栽培雖然也能夠提供作物較沒有污染顧慮的生長環境,但是卻需要經常性的更換以保持其效力及避免潛在病害或毒素的累積,因此並非永續性的栽培方式。

而且這些非傳統土壤栽培的方式在目前並不被採納為有機的生產方式,因此想要採取有機栽培的農民還是只能在改善土壤健康方面來做努力。

微生物及土壤土壤的健康除了巨量元素、微量元素跟有機質含量之外,以往大家往往會忽略了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對於維持土壤本身健康及提供植物生長需求的重要性。

雖然土壤中隨時都可以找到微生物的存在,但是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土壤及植物有益的微生物菌群(Effective Microoganism,簡稱EM)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夠透過生物科技來篩選出幾種具高效益的微生物菌群來提昇微生物對於農業的幫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