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引起的心衰的因素
心梗后心衰的护理查房课件

实验 室检 • 血清心肌坏死标查记物增高
肌钙蛋白(cTnI) 在胸痛后 3-4小时
上升, 12 小时达高峰, 7 天后 才恢 复正常,特异性强,是目前诊断 AMI 诊的
生化 " 金指标 " 。 • 肌红蛋白 出现最早 ,起病后2h升高,
12内达高峰,1-2天正常
• 乳酸脱氢酶(LDH)在梗死后8-10小
245) 肌钙蛋白:74.78ng/ml (0-0.08) 血常规:白细胞:12.60x10-9/L 中性粒细胞
:84.4% 中性粒细胞计数:10.64x10-9/L 红细胞计数:4.64x10-12/L 血红蛋白:
治疗方案
• 1.遵医嘱予以特级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监测生命 征,绝对卧床休息。
病因与发病 机制
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 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 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一旦 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 持续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 心梗。
诱 因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心肌 耗氧增加)。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 感神经兴奋冠脉收缩)
诊断 标准
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 条:
•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
度的动态改变
治 疗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1.监护。2. 休息:卧床休息。3.吸氧。 二、对症处理: (一)解除疼痛:应尽早解除疼痛 ,一般可肌注杆冷丁50-100mg,或 吗啡5-10mg,
体格检查
T:36.8℃ P:86次/ 分 R:19次/分 BP: 136/86mmHg。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双肺 可闻及湿性啰音。
现患者精神紧张,仍偶有胸 闷、恶心,呕吐,咳嗽咳痰
心力衰竭相关内容

2、心脏负荷过重
主要指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疾病,这些疾病会使心脏、 心肌通过改变自身结构的方式,来满足心脏泵血需求,但这 并非长久之计,心脏的代偿能力是有限的,时间长了,超过 一定限度之后,心肌结构、功能会失去代偿能力,继而发生 心衰。
(1)压力负荷过大: 见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
3、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等,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长期应用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4、正性肌力药 (1)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低氧血症、心肌梗死、心肌缺 血等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血液流出道不畅(肥厚型心肌病等)的患者禁用。 (2)其他: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等。 5、硝酸酯类药物硝普钠等,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绞痛、高 血压等患者的症状。 6、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心衰时血液瘀滞、心肌收缩异常可形成血栓,易致栓塞,因此需应用抗血 小板(阿司匹林等)、抗凝(华法林等)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排尿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是心衰治疗的基础药,长 期应用利尿剂应警惕电解质紊乱。 2、RAAS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 风险。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作用和ACEI类药物类似,但患者 耐受性更好,如果患者不能耐受ACEI类,可改为此药。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ACEI基础上加用可以改善预后。 (4)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可抑制血管收缩,减轻 心肌重构。
五、临床表现
(一)、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常见,且常可继发右心衰竭,即发展为全心衰竭。
1、慢性左心衰竭 (1)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经典PPT课件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 协调所致。
-
8
三、体征
(一)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增大,心率增快,少数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 弱,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 律,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 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 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房室传导阻滞可为完全性。 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者中。前壁心 肌梗死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五)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
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nft,有烦躁不安,面色苍 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 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
-
21
三、再灌注心肌-起病3-6小时内
一、溶栓疗法 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配 血备用。国内常用
尿激酶-30分钟内静脉滴注100万一150万U;或冠状动脉内注人4万 U,继以每分钟0.6万一2.4万U的速度注人,血管再通后用量减半, 继续注入30-60分钟,总童50万U左右。
链激酶-皮试阴性后-150万U静脉滴注,在60分钟内滴完;冠状动 脉内给药先给2万U,继以每分钟Q.2万一0.4万U注入共30分钟,总 量25万一40万U。治疗前半小时用异丙嗦25mg肌肉注射,并与少 量的地塞米松(2.5 - 5nig)同时滴注可防止其引起寒战、发热的副作 用。
无Q波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 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2020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

(三)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 心肌细胞丢失是心梗后心脏重构和心衰发生的重要原因。
(2) 心脏重构是心梗后心衰发生的基本病理过程,指心肌细胞、非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ECM)发生适应不良性改变,进而心室几何形态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心脏僵硬 度增加,收缩力下降。
(2) 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显著增加患者短期及长期不良事件风险。日本急性心梗 登记研究发现,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 STEMI 患者 中,术后第一年再入院率为4.4%[3],出院后第一年内发生心衰者的 5 年累积全 因死亡(36.3% vs. 10.1%)、心衰住院(40.4% vs. 4.3%)、心血管死亡 (19.1% vs. 3.3%)风险均高于第一年内未发生心衰的患者。
对于急性心衰,临床也可根据是否存在“淤血 ”(分为 “湿 ”和“干 ”)和外周组织是否存在“低灌注 ”[6]( 分为“冷 ” 和“暖 ”)的临床表现,分为 “干暖 ”、 “湿暖 ” 、“湿冷 ” 和“干冷 ”4 型。
急性心梗时心衰的严重程度可采用 Killip 心功能分级进行评估
用法用量
慢性心衰可采用 NYHA 心功能分级方法评估,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划分为 4 级
(五)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防
1.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
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冠脉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面积、 减少心肌细胞的丢失,对于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如早期药物或机械性 再灌注治疗、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
2 .预防心脏重构
阻断或延缓心脏重构是预防心梗后心衰的重要环节。若无禁忌证,所有心梗后患者均 应长期服用 β 受体阻滞剂和 ACEI 治疗(Ⅰ,B);对不能耐受 ACEI 的患者,可应用 ARB 类药物。目前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 ACEI 和 ARB 。对心梗后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 功能障碍 [ 包括 LVEF 降低和(或 )局部室壁活动异常 ] 的患者,推荐使用 ACEI 和 β 受体阻滞剂,以预防和延缓心衰发生,延长寿命。近期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 效逆转心脏重构,且效果优于 ACEI和 ARB。动物实验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心 肌纤维化水平、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9 的活性以及醛固酮的生成,升高 血中利钠肽水平,减轻肺充血,从而改善心梗后心脏重构的进展 。基于上述逆转心脏 重构的证据,可以考虑心梗后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来预防或延缓心脏重构。
循环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循环系统心衰病因:1、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梗、高血压)。
2、前负荷↑。
3后负荷↑(前夫后夫不给力)前负荷:容量负荷(射血之前)。
后负荷:射血后,A压↑前负荷见于:关(关闭不全)心(心脏病)前夫评(贫血)价(甲亢)后负荷见于:后夫提(高血压)刀宰(瓣膜窄)肥(肺A高压)羊慢性左心衰,肺V淤血,左房大,二尖瓣增大,闻及杂音,呼吸困难。
心衰诱因:1、呼吸道感染。
2、心律不齐(房颤最常见)。
ANP(心钠肽)↑,BNP(脑钠肽)↑何心衰成正比。
分类:1、排出量:A、低排出量。
B、高排出量(甲亢、AV漏、脚气病、贫血、孕辰)好转提示合并右心衰)心功能分期:A:二无→无心脏结构改变,无症状体征。
B→有改变无症状。
C→二有。
D→顽固心衰。
心功能分级:有心梗Kllip→ 1、无心衰,无肺部罗音。
2、肺罗音<1/2。
3、肺罗音>1/2(肺(陈旧性心梗是NYHA分级)水肿)。
4、休克:收缩压<90.无心梗NYHA→N1、平常活动无症状。
N2、一般活动有症状,休息时无。
N3、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正常活动。
N4、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端坐呼吸。
诊断:金标准:超声心动图UCGUCG:收缩功能→EF(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E/A >1/2X线:1、心腔扩大。
2、肺淤血(可累线kerly)治疗:1、限水,严重心衰<1000-15002、抗感染。
3、药物:A利尿剂:排钠排水,首选。
急性→速尿,慢性→先消肿,然后剂量无限制使用。
双克+螺内酯。
B血管扩张剂:仅在合并冠心病时使用,二狭,主狭禁用。
硝普钠→降低前后复合,扩张小A、V,用于高血压急救。
初0.3mg,最大10mg。
硝酸甘油→扩张冠脉、肺A、扩V,初10ug。
C、ACEI:**普利 1、转心肌肥厚。
2、改善愈后,降低死亡率。
3、高钾,↓肾功能,低血压(副作用)。
禁忌:血钾>5.5,肌苷>225.4、干咳,ARB无干咳,**沙坦。
5、用于心肌肥厚。
6、起效时间2-3周 D、β受体阻滞剂:**洛尔 1、只有比索洛尔、卡地洛尔、美托洛尔才能治疗心衰。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一、病因1.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肌炎和心肌病:最常见为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其他如甲亢心、甲减心、心肌淀粉样变性。
心脏负荷过重:前负荷增加(容量负荷):瓣膜关闭不全的疾病;先心病(左、右心及动静脉分流);全身血量增多或有效血容量增多(慢性贫血和甲亢)。
后负荷增加(压力负荷):左心室后负荷增加: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体循环);右心室后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肺循环)。
2.诱因感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少见,发病隐匿易漏诊;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衰最主要因素;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入过多、过快;劳累或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合并其他疾病:冠心病发生心梗、风心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亢或贫血。
二、类型1.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症状表现为:肺淤血右心衰竭:主要症状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全心衰竭:左心衰竭→肺水肿→肺动脉髙压→右心衰竭→全心衰竭2.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衰:急性的严重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或突然加重的心脏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暗星心衰急剧恶化;慢性心衰: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的参与。
3.收缩性和舒展性心力衰竭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下降并有循环淤血舒张功能障碍:由心室主动舒张功能障碍或心肌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所导致:1)单纯的舒张性心衰可见于冠心病和髙血圧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早期,收缩期射血功能尚未明显降低,但因舒张功能障碍而导致左心室充盈压增高,肺循环淤血;2)严重舒张性心衰见于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ESC 急性心衰指南 中文版

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实施概要欧洲心脏病协会急性心衰特别委员会由加强治疗医学欧洲协会担保序言制定指南的目的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展现相关的证据,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衡量一种特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的益处和危险性。
这些指南应该对日常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这些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其它不同组织及其它相关团体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文件。
这种共分制定将威胁到指南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经未受质疑的制定程序制定出的指南才能保证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这是ESC及其它组织系统地制定指南的一个原因。
尽管已经制定出版高质量指南的标准,但近期对1985至1998年同等评论杂志出版的指南的研究发现,方法学标准并未应用到大多数的案例中。
因此重要的是,指南应该用易理解的形式表达。
其次,亦应很好地制定指南的推行计划。
已尝试确定指南是否促进临床实践及医疗资源的利用。
欧洲心脏病协会应用指南委员会(CPG)指导和协调由特殊委员会、专家讨论小组制定的新指南和专家共识文件的准备工作。
此写作小组所选择的专家被告知提供所有存在或可能有争议的论著。
此种开诚布公的形式存在于欧洲心脏协会及ESC总部的文件中。
委员会已有责任为这些指南和文件进行担保。
特别委员会已将建议的程序和/或治疗的作用或功效及证据的级别进行分类,如下表:建议的分类:第Ⅰ类: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大多数人同意所作的诊断/治疗是有益的、有帮助的且有效的;第Ⅱ类:对于治疗的作用和/或功效有冲突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分歧;Ⅱa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观点认为治疗有效;Ⅱb类:循证医学证据/观点很少能证实治疗有效;第Ⅲ类:循证医学证据或大多数观点认为治疗无效且在有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ESC不推荐使用第Ⅲ类证据的分级:A级:从大量随机临床试验或其后的分析中得出的数据B级:从一个单独的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中得出的数据C级:专家得出的一致意见和/或小型研究、回归性研究和注册得出的结论;1.简介指南的目的是描述成人急性心力衰竭(AHF)的诊断和治疗的合理性。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er)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心力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但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常用以表明经器械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提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已不正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状态。
CHF的病因⏹基本病因--引起疾病并赋予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
⏹诱因--加强条件致病作用的因素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1. 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frank-starling机制这种代偿是通过改变心肌纤维初长度来实现的,故又称异长自身调节。
如果EDV增加致左心室过度扩大心肌纤维过度拉长,心排出量下降。
Frank-starling 曲线出现下降支,故代偿是有限的.2. 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心肌肥大——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向心性肥大:肌纤维并联增生,肌纤维增粗,室壁厚度↑,心腔无明显扩大离心性肥大:心肌纤维串联增生,肌纤维长度↑,心腔扩大心肌肥大是最经济、持久有效代偿方式!根根Laplace定律,心肌肥厚后室壁张力下降,耗氧量下降,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代偿是经济的。
3.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心脏排血量不足,心房压力增高时)(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引起心肌重塑(二)、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变化1. 心钠肽和脑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2.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 A VP)3. 内皮素(endothelin)(三)、舒张功能不全(四)、心肌损害和心肌重构(remodeling)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心室重塑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心功能受损,导致上述的心腔扩大或心肌肥厚等各种代偿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梗引起的心衰的因素
导语:心梗同样也可以引起心衰,所以说在生活当中,大家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也是需要格外注重的,而且会导致心衰的因素,不仅仅是心肌梗塞问题,
心梗同样也可以引起心衰,所以说在生活当中,大家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也是需要格外注重的,而且会导致心衰的因素,不仅仅是心肌梗塞问题,想要更好的保证我们的健康,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从多方面做好预防,以下就是会引发心脏疾病的一些问题介绍。
引发心肌损害的疾病
直接能引发心肌损害的疾病,也会引发心衰。
第一类是缺血性心肌损害,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的缺血损害,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假如心脏有一万个细胞在泵血,罹患一次心肌梗死,四千个心肌细胞凋亡了,剩下的六千个细胞要承担起一万个细胞的工作,时间长了,这六千个细胞最终会不堪重负,整个心脏的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
第二类是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和心肌病都能导致心力衰竭,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第三类是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中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还有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第四类是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是诱发心衰的最常见疾病。
诱发心衰的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疾病可引发心衰以外,还有很多危险因素会诱发心衰。
比如年龄,相关医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衰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妊娠分娩也会导致心衰的发生,因为妊娠会造成孕妇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