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多元方差分析
spss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
方差分析主要用途:①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②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总变异的作用,③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④方差齐性检验。
在科学实验中常常要探讨不同实验条件或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常是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样本均值间的差异。
例如医学界研究几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农业研究土壤、肥料、日照时间等因素对某种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化学药剂对作物害虫的杀虫效果等,都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去解决。
方差分析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认为不同处理组的均数间的差别基本来源有两个:(1) 随机误差,如测量误差造成的差异或个体间的差异,称为组内差异,用变量在各组的均值与该组内变量值之偏差平方和的总和表示,记作SS w,组内自由度df w。
(2)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即不同的处理造成的差异,称为组间差异。
用变量在各组的均值与总均值之偏差平方和表示,记作SS b,组间自由度df b。
总偏差平方和 SS t = SS b + SS w。
组内SS t、组间SS w除以各自的自由度(组内dfw =n-m,组间dfb=m-1,其中n为样本总数,m为组数),得到其均方MS w和MS b,一种情况是处理没有作用,即各组样本均来自同一总体,MS b/MS w≈1。
另一种情况是处理确实有作用,组间均方是由于误差与不同处理共同导致的结果,即各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那么,MS b>>MS w(远远大于)。
MS b/MS w比值构成F分布。
用F值与其临界值比较,推断各样本是否来自相同的总体。
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假设有m个样本,如果原假设H0:样本均数都相同即μ1=μ2=μ3=…=μm=μ,m个样本有共同的方差。
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一、引言多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用于分析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不同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差异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SPSS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时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本文将介绍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并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
二、SPSS软件介绍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医学、商业等领域。
它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并具备数据清洗、可视化、报告生成等功能。
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SPSS 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方差分析表的生成、方差分析的可视化、方差齐性检验和事后比较等操作,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1. 数据准备:将需要分析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并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测量水平。
一般自变量为定类变量,而因变量可以是定量或定类变量。
2. 方差分析表的生成: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一元方差分析”选项,然后将因变量添加到依赖变量框中,将自变量添加到因子框中。
接下来,点击“选项”按钮设置参数,如设定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区间。
点击“确定”后,SPSS会生成方差分析表。
3. 方差分析的可视化:在方差分析表中,用户可以查看各个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以及统计指标如F值、p值等。
此外,SPSS还提供了绘制效应图、交互作用图等功能,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分析结果。
4. 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用于验证因变量的变异是否在各组间具有相同的方差。
SPSS软件可以通过选择“分析”菜单中的“Compare Means”选项,进而进行多个组间方差齐性检验。
5. 事后比较:当发现方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时,需要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以确定差异所在。
spss 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报告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统计软件及应用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学号姓名成绩实验地点实验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名称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SPSS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解释软件运行结果。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实验案例及基本操作步骤)实验案例:为研究某商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日期的销售差异性,调查收集了以下日平均销售量数据。
销售量日期周一至周三周四至周五周末地区一5000 6000 4000 6000 8000 3000 4000 7000 5000地区二700080008000500050006000500060004000地区三300020004000600060005000800090006000(1)选择恰当的数据组织方式建立关于上述数据的SPSS数据文件。
在SPSS输入数据。
(2)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日期对该商品的销售是否产生了显著影响。
1. 选择菜单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2. 指定观测变量销售额到Dependant Variable框中;3. 指定固定效应的控制变量到Fixed Factors框中,4. OK,得到分析结果。
(3)地区和日期是否对该商品的销售产生了交互影响?若没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则试建立非饱和模型进行分析,并与饱和模型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论(包括SPSS输出结果及分析解释)SPSS输出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的饱和模型分析:表的第一列是对观测变量总变差分解的说明;第二列是观测变量变差分解的结果;第三列是自由度;第四列是方差;第五列是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第六列是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
F日期,,F地区,F日期*地区概率P-值分别为0.254,0.313,0.000。
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F日期、,F地区大于显著性水平α,所以不应拒绝原假设,不同地区和不同日期对该商品没有显著性影响。
SPSS学习系列22. 方差分析

22. 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原理1. 方差分析概述方差分析可用来研究多个分组的均值有无差异,其中分组是按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值组合进行划分的。
方差分析是对总变异进行分析。
看总变异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间的关系如何。
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值间差别显著性(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原因变量(列变量)的个数大于2,或分组变量(行变量)的个数大于1)。
一元时常用F检验(也称一元方差分析),多元时用多元方差分析(最常用Wilks’∧检验)。
方差分析可用于:(1)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双因素)、析因设计、拉丁方设计和正交设计等资料;(2)可对两因素间交互作用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3)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要比较几组均值时,理论上抽得的几个样本,都假定来自正态总体,且有一个相同的方差,仅仅均值可以不相同。
还需假定每一个观察值都由若干部分累加而成,也即总的效果可分成若干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称之谓效应的可加性。
所谓的方差是离均差平方和除以自由度,在方差分析中常简称为均方(Mean Square)。
2.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是,将所有测量值上的总变异按照其变异的来源分解为多个部份,然后进行比较,评价由某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效应的可加性,将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分解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与某一种效应相对应,总自由度也被分成相应的各个部分,各部分的离均差平方除以各自的自由度得出各部分的均方,然后列出方差分析表算出F检验值,作出统计推断。
方差分析的关键是总离均差平方和的分解,分解越细致,各部分的含义就越明确,对各种效应的作用就越了解,统计推断就越准确。
效应项与试验设计或统计分析的目的有关,一般有:主效应(包括各种因素),交互影响项(因素间的多级交互影响),协变量(来自回归的变异项),等等。
当分析和确定了各个效应项S后,根据原始观察资料可计算出各个离均差平方和SS,再根据相应的自由度df,由公式MS=SS/df,求出均方MS,最后由相应的均方,求出各个变异项的F值,F值实际上是两个均方之比值,通常情况下,分母的均方是误差项的均方。
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

④在Univariate对话框中,单击Options…按钮。在Options对话框中, 把Factor(s) and Factor Interations栏中的变量“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和“保存时间*保存温度”放入Display Means for栏;并在Display多选项中,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 Estimates of effect size,Homogeneity tests。单击Model…,选择 默认项,即Full factorial项(全析因模型),单击Continue按钮返 回。
⑤在Univariate对话框,单击OK按钮得到Univariate过程的运行结果。
7
结果
8
均数分布图
9
例2, 用5×2×2析因设计研究5种 类型的军装在两种环境、两种活动状 态下的散热效果,将100名受试者随 机等分20组,观察指标是受试者的主 观热感觉(从“冷”到“热”按等级评 分),结果见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1
一、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两因素两水平 三因素多水平
2
析因设计的特点
必须是: 两个以上(处理)因素(factor)(分 类变量)。 两个以上水平(level)。 两个以上重复(repeat)。 每次试验涉及全部因素,即因素同时 施加观察指标(观测值)为计量资料 (独立、正态、等方差)。
24
25
方差分析spss操作2(共72张PPT)

1 5.9290
0.017
42 14.7865
(132) (25.1241) 3 21.9763 3 1.2701
126 1.8777
11.70 0.68
P
<0.001
<0.001 0.568
软件操作步骤:1、变量设置
3、方差分析: 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repeated measures
• m——正交表纵列数(最多能安排的因数个数)
Spss操作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 • 见50页例1:观察3各因素对细胞色素b5的
影响 • 因素A:诱导剂,2水平(生理盐水、戊己比
妥) • 因素B:正氟醚,2水平(用、不用) • 因素C:性别,2水平(雄性、雌性)
• P均大于0.05,各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
互效应的各组均数不呈任何趋势。
三、交叉设计
(cross-over design)
按纳入标准
阶段 I
确定病人
A 处理(测量)
间
歇
B 处理(测量)
期
阶段 II
B 处理(测量)
A 处理(测量)
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
• 两阶段效应无差别;AB两种处理间有差别 ;受试者(白鼠)间有差别。
可以把受试者编号放入随机因素栏
Within-subject factor-受试者内因素,用 于定义重复测量变量及重复次数
Options对话框
先输出了重复测量的变量名
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球对称检验:p=0.003,拒绝H0,不满足球 对称性,应对自由度进行校正
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
• 如果满足球对称,则看下面的一元分析结果(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中 sphericity assumed所在 行的统计量及p值。
多元方差和协方差分析在spass的应用

Build terms: 模型中准备纳入的效应
Post hoc: 选择多重均值比较方法
Contrast:对精细趋势检验和精确两两比较的选项进行定义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 2008秋 胡平
11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 2008秋 胡平
10
4.1.1 Univariate过程入门
Model: 选Custom, 自定义方差分析的模型
11082871.417
239768.489
df 1
110.640
Mean Square 11082871.4 2167.099a
EXA
Hypothesis
27734.222
30
924.474
Error
114180.389 141.203
808.626b
ANX
Hypothesis
235381.305
General linear model
Univariate
Dependent list:要分析的因变量
Fixed factor: 固定效应变量
Random factor:随机效应变量
Covariate:协变量
WLS weight:选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权重系数
Model: 选Custom, 自定义方差分析的模型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 2008秋 胡平
12
4.1.1 Univariate过程入门
SPSS中GLM-Univariate的操作
Model: 选Custom, 自定义方差分析的模型(I,II,III,IV) I型:分层处理平方和的方法,研究者对因素的影响大小有主次之分,按因
素引入模型的顺序依次对每项进行调查,计算结果与因子的顺序相关.通 常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前面,然后按二阶交互,三阶交互的顺序依此指定. 此分解方法适用于平衡的模型和嵌套模型. II型:对其他所有效应均进行调整.它的计算会抑制其他参数的估计,所以 不适用于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及嵌套模型.此分解方法适用范围小,为 完全平衡的设计,只涉及主效应的设计及纯粹的回归分析. III型:系统默认,对其他所有效应进行调整,但其计算方法也适用于不平 衡的设计.适用于I型和II型所列范围及无缺失单元格的不平衡模型. IV型:专门针对含缺失单元格的数据而设计,对任何效应计算平方和.如果 效应存在嵌套,则只对效应的较高水平做对比.可用于I型和II型所列范围. 主要用于含缺失单元格的不平衡设计.
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二类参照)

体育统计与SPSS读书笔记(八)—多因素方差分析(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方差分析称为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是我们在试验中会经常遇到的,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时候,如果做试验的不是一个年级,而是多个年纪,那就成了双因素了:不同教学方法的班级,不同年级。
如果再加上性别上的因素,那就成了三因素了。
如果我们把实验前和试验后的数据用一个时间的变量来表示,那又多了一个时间的因素。
如果每个年级都是不同的老师来上,那又多了一个老师的因素,等等等等,所以我们在设计试验的时候都要进行充分考虑,并确定自己只研究哪些因素。
下面用例子的形式来说说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运用。
还是用前面说单因素的例子,前面的例子说了只在五年级抽三个班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试验,现在我们还要在初二和高二各抽三个班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试验。
形成年级和不同教学法班级双因素。
分析:1.根据实验方案我们划出双因素分析的表格,可以看出每个单元格都是有重复数据(也就是不只一个数据),年级不同教学方法的班级定性班定量班定性定量班五年级(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初中二年级(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高中二年级(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班级每个人)2.因为有重复数据,所以存在在数据交互效应的可能。
我们来看看交效应的含义:如果在A因素的不同水平上,B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不同,则说明A、B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是多因素实验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如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而又被忽视,则常会掩盖因素的主效应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如果对因变量Y,因素A与B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则已说明这两个因素都Y对有影响,而不管其主效应是否具有显著性。
在统计模型中考虑交互作用,是系统论思想在统计方法中的反映。
在大多数场合,交互作用的信息比主效应的信息更为有用。
根据上面的判断。
根据上面的说法,我也无法判断是否有交互作用,不像身高和体重那么直接。
这里假设他们之间有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