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百问不倒油水井动态分析试题复习题

采油厂百问不倒油水井动态分析试题复习题
采油厂百问不倒油水井动态分析试题复习题

纯梁采油厂动态分析比赛参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相对渗透率。

4、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叫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叫相渗透率。

5、隔层:对流体流动能起隔挡作用的岩层,碎屑岩中储层中的隔层以泥质岩类为主,也包括少量其它岩性。

6、储层敏感性:所有油井的油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油层损害的程度即为储层敏感性。

7、砂体连通性:各种成因的砂体在垂直向上和平面上相互连通的程度。

8、贾敏效应:当液-液、气-液不相混溶的两相在岩石孔隙中渗流,当相界面移动到毛细管孔喉窄口处欲通过时,需要克服毛细管阻力,这种阻力效应称为贾敏效应

9、

10、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油(气)的总量。

11、

13、流体饱和度:岩石孔隙体积中流体所占孔隙体积与岩样孔隙体积之比成为流体的饱和度,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14、

15、

16、断层:断层是断裂的一种,是指岩层发生破裂,并且两断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现象。

17、

18、单层突进:对于多油层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层间差异引起注入水迅速沿某层不均匀推进的现象。

19、吸水指数:: 水井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注水量w。

20、注采对应率: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连通的厚度占射开总厚度的比例(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21、自然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及各种增产措施增加的产量之后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自然递减率。

22、注采对应率: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连通的厚度占射开总厚度的比例(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23、

24、

25、

26、

27、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28、

水驱油效率=(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积-采出水体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积

29、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每米)的日产油量叫采油强度。单位为吨/天·米。

采油强度=油井日产液量/油井油层有效厚度

30、

31、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

32、地下亏空体积:在人工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的过程中,注入水体积与油层采出液体体积之差,称为地下亏空体积。

33、注采比:指某段时间内注入剂(水或气)的地下体积和相应时间的采出物(油、水和地下自由气)的地下体积之比。

34、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是指累积注水量与累积产水量之差除以油层有效孔隙体积,即油层水淹部分的平

均驱油效率。

35、圈闭:能够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场所。

36、生油层:具备生油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石油的地层。

37、单储系数:总储量与含油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储量,单位为*104t/m3

38、井网:油气水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

39、日产油水平: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单位为t/d。它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40、

二、判断题

1、原油采出地面后,地面原油粘度高于地下原油粘度。, √,,

2、随着原油中溶解气的增加,其粘度增大。,X

3、稠油的粘度高,相对密度大,主要是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

4、原油中含蜡量越高,原油凝固点越高。,√,,

5、根据油气运移与生油层的关系,可将油气运移分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6、形成油气藏必须具备生、储、盖、运、圈等条件。,√,,

7、地层压力一定时,生产压差增大,井底流压将减小,油井产量将升高。,√,,

8、油田见水后,含水率将随采出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9、注入物与采出物的地下体积相等叫注采平衡。,√,,

10、油层压裂后,虽然岩石渗透率并未变化,但由于产生了填砂裂缝,增大了导流能力,使总体的渗透能力

提高。,√,

11、注水指示曲线左移,斜率变小,说明吸水能力下降,吸水指数变小。,X,

12、配水间流程包括来水闸门、分水管和计量水表等。,√,,

13、裂缝和断层是根据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无明显位移划分的。,√,

14、玻璃管量油,根据连通器平衡的原理,采用容积法计量。,√,

15、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的地方,也是产生油气的地方。,X,

16、,X,

17、重力驱动的油藏,其他一切能量都已耗尽,原油只能靠本身的重力流向井底。,√,

18、粘滞力是油气在油层中流动的动力。,X,

19、对于一个油田来说,地质储量永远大于可采储量。,√,

20、,√,

21、砂岩油层的渗透率愈高,其胶结强度就愈低,岩石的内部结构就愈容易遭到破坏而引起出砂。,√,

22、油井见水后,通常采油指效下降,产量下降,含水上升,严重时会使油井很快水掩。,√,,

23、由于涂料油管内壁涂有一层表面光滑、亲水性强的涂层,减缓了结蜡速度,因此可延长结蜡周期。,√,,

24、岩石的润湿性对油气在油层中的流动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岩石亲油则有利于水驱油,若岩石亲水则不利于水驱油。,X

25、压力记录曲线的坐标规定横坐标代表井深,纵坐标代表压力。,X,,

26、注水井地层压力上升是造成注水井吸水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7、注水井排液的目的在于清除油层内的堵塞物,在井底附近造成适当的低压带,同时还可采出部分原油。,√,,

28、对于出砂的油井,可采取合理的开采制度和合理的井下作业措施防砂。,√,,

29、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X,,

30、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藏驱动类型将由弹性驱动转为溶解气驱动。,√,,

三、简答题

1、

2、

3、什么叫含水上升率?

答:含水上升率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4、

5、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分哪几类?

答:⑴层间非均质性;⑵平面非均质性;⑶层内非均质性;⑷孔隙非均质性。

6、地质学上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什么?

答: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倾角

7、开发方式一般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采取人工补充油层能量进行开发。

8、

9、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是多少?答1:1

10、七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是多少?答1:2

11、注水井洗井方式包括哪几种?

答:包括正洗、反洗、正反洗三种方式。

12、

13、

14、

15、石油储量分为哪几级?

答;石油储量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三级。

16、

17、油气藏有几种类型?

答:油气藏分为三大类,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18、

19、油田开发阶段动态监测工作包括哪两大方面?

答:包括开发试井工作、生产测井工作

20、试井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答:试井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

21、

22、

23、

24、

油田动态监测

油田动态监测 ——应高度重视油田开发全过程的油藏动态监测工作 油藏动态监测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始终。所谓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有关资料,为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提高第一性的科学数据。 一、动态监测的内容 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油层压力监测;流体流量监测;流体性质监测;油层水淹监测;采收率监测;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一)、油层压力监测 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油藏内流体不断运动,流体的分布就不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油层性质和油层压力。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一般来说,保持有较高的油层能量,但由于油层性质对不均质性或地质构造的特点,决定了油层压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油藏内各部位流体运动的差异。因此,研究分析油层压力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油层压力监测要求在油藏开发初期就测得油藏的原始油层压力,绘制出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以确定油藏的水动力学系统;开发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一个月或一季度),定期重复测定油井油层压力,绘制油层压力分布图。这样,通过不同时期的压力对比,可以比较简单而又直观地了解油层压力的重新发布和变化情况。 在油层压力监测中,除了监测油层压力的变化外,还有一个很重要

的内容就是系统试井监测。系统试井监测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压力计算的范围。通过稳定试井,可以测定较为准确的采油指数,确定较为合理的工作制度,求得油井的生产能力。也可以在不稳定的条件下运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油层渗流参数,分析油井完善程度,确定断层距离,估算油井控制储量,对油井的渗流条件和渗流特性可以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利用水文勘探,干扰试井分析了解井与井之间的开发状况和开采特征。 油层压力监测主要通过井下压力计测压来实现,根据测得的压力回复曲线求得压力资料和其它试井资料。 二)、流量监测 针对油藏多油层开发的特点,由于油层性质的差异和压力水平高低不同,在同一口油井中每个层的产油量、产水量都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油层的不同部位,产油量和产水量也是不同的。注水后或进行改造措施后,各层的产油量和产水量又有着新的不同变化;对注水井而言,在同一口注水井中各油层的吸水量也是不同的。为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掌握采油井和注水井的分层产油量、产水量,分层注水量,就需要建立流体流量监测。 通过流体流量监测,绘制出油井各油层纵向上的产液剖面和产油剖面,根据定期监测的结果,将一口油井不同时期所测得的产液剖面和产油剖面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个油层产油量和产液量的变化情况,制定改造措施使之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在注水井绘制出吸水剖面,同样也可根据不同时间测得的吸水剖面来了解各油层吸水量的

油田动态分析的提纲编制

油田动态分析的提纲编制 (适用于砂岩注水开发油藏的注采动态分析) 前言:简单介绍油田或单元的概况,主要包括油田或单元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含油层位、含油面积、有效厚度、地质储量、油藏深度,油藏中深,有多少个含油砂层组,有多少个含油小层。主力油层的含油层位、含油面积、有效厚度、地质储量、油藏深度,油藏中深、所占储量比例。投入开发的时间,投入开发的储量,开发层系划分。 1、油藏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简况 1.1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 1.1.1 油藏类型,对控制油藏的主要因素作概要说明。 1.1.2 油藏储层类型及分布特征。 1.1.3 油藏储层岩性物性参数,主要包括岩石岩性、成分、粒度中 值、分选系数、胶结物、胶结类型、孔隙度、渗透率(水平渗 透率和垂直渗透率)、饱和度、微观孔隙结构及韵律等。 1.1.4 油藏储层润湿性及敏感性(包括酸敏、盐敏、碱敏、水敏和 速敏)。 1.1.5 油藏流体性质,油气水的常规物性及高压物性。 1.1.6 油藏能量及温度、压力系统(油藏原始温度、压力,温度梯 度、压力梯度),油水系统划分,边底水体积大小及水侵状况。 1.2 油藏开发简历 对油藏投入开发以来历次方案的主要目的及实施效果、问题进 行系统概括地总结。

1.2.1 每个开发阶段生产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及主要调整措施。1.2.2 历次方案调整效果及认识。 1.2.3 油藏现阶段主要开发特征及开发现状。 2、油藏开发主要矛盾及潜力分析 2.1平面矛盾 2.1.1 平面非均质性 2.1.1.1 渗透率、孔隙度在平面上的变化。 2.1.1.2 砂体的几何形态及侧向延伸的可能范围,砂体的几何形态 以砂体长宽比描述,侧向延伸范围用砂体宽度比井距表示。 2.1.1.3 砂体的连通程度,连通程度用连通部分占砂体厚度百分数 或连通井数占砂体控制总井数之比表示。 2.1.2 注采非均质性 用平面压力分布图确定高、低压区带,用平面水淹图确定水 淹状况与潜力区。 2.2 层间矛盾 2.2.1 层间主要物性差异,单层突进系数。 2.2.2 层间注入采出不均衡,引起层间含油饱和度和含水的差异, 确定潜力层、非潜力层和高含水干扰层。 2.3 层内矛盾 2.3.1 层内非均质性及非均质程度 2.3.1.1 粒序非均质性,即层内粒度序列的韵律性。 2.3.1.2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描述最高渗透率段在层内所处的位

常规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1、动态分析模板共分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单元)动态分析等三个部分。 2、分析层次:动态分析人员日常工作主要侧重于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阶段分析主要侧重于区块(单元)动态分析。 (图表模板参考《吐玉克油田2011年度调整方案》) 单井动态分析模板 一、收集资料 1、静态资料:主要包括油井所处区块、构造位置、开采层段(层位、层号)、射孔井段、射孔厚度、射孔弹型、注采对应状况以及连通状况、储层物性(电测解释成果: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及有效厚度等。 2、动态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压力(静压、流压)、对应注水井注水量及注水压力、气油比等。 3、生产测试资料:饱和度测井结果(C/O、PND_S、硼中子、钆中子等)、产液剖面测试成果、对应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成果、注水井分层测试成果、示功图、动液面、地层测试资料、油气水性分析资料、流体高压物性资料(如密度、粘度、体积系数、饱和压力、原油组分分析等)、井况监测资料(井温曲线、电磁探伤、井下超声波成像、多臂井径、固井质量SBT等)。 4、工程资料:油井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冲次、泵深)、井下生产管

柱组合及井下工具、井身结构(井身轨迹)等。 二、分析内容 1、日产液量变化; 2、综合含水变化; 3、日产油量变化; 4、压力变化(静压、流压、生产压差)变化; 5、气油比变化; 6、对应注水井注水能力变化; 7、深井泵工作状况; 8、措施效果评价等。 ——单井生产曲线:日产液、日产油、含水、流压(动液面)、气油比、措施备注 采油井生产曲线 注水井生产曲线

三、分析步骤 1、概况 2、生产历史状况(简述) 3、主要动态变化 首先总体上阐述油井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等变化状况,其次依次分析以下内容。 日产液量变化 3.1.1变化态势:主要分析日产液量在分析对比阶段呈现的变化趋势(要求绘制运行曲线变化),主要有液量上升、液量平稳、液量下降三种态势。判定变化的标准(该标准可以根据本油田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为:日产液量大于50t,波动幅度在±8%; 日产液量在30-50t之间,波动幅度在±12%; 日产液量在10-30t之间,波动幅度在±20%; 日产液量小于10t,波动幅度在±30%; 如果日产液量及变化处于上述区间的可以判定日产液量运行平稳;高于变化幅度可以判定产液量呈上升态势;如低于变化幅度则判定日产液量呈下降态势。 3.1.2日产液量变化原因分析 日产液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油井工作制度调整; ②对应油井注水见效;

采油工油水井分析测试题3

采油工油水井分析测试题3 某井组由一口抽油井和3口注水井组成,抽油井生产数据见表1,原油相对密度0.88,注水井生产数据: 3-34井投注日期1977年12月,注水层位萨+葡合,注水压力12.1 Mpa,日注水量450 m3,月注水量11250m3,累积注水424857m3,该井95年套变笼统注水; 3-134井投注日期2004年8月,注水层位萨+葡差,注水压力11.8 Mpa,日注水量125 m3,月注水量3125m3,累积注水21150m3,该井初期注水80m3/d,2005年元月分注; 3-35井投注日期1977年12月,注水层位为萨+葡合,注水压力0,日注水量0,月注水量0,累积注水678324m3,该井1996年3月因套管错断关井。 回答问题: ○13-127井的生产数据分析看出该井供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这口井下步应采取什么措施? 表1 3-127井的生产数据

设置要求: Excel部份 1、如题在Sheet1中制作表格3-127井的生产数据表。根据已知数据在Sheet2中制 作注水井注水情况表 2、利用公式计算含水和泵效。 3、表格设置 标题行:在标题行下插入1空白行,行高:18、黑体、26号、合并及居中 表格:行高26、宋体、18号,水平居中,内外边框:细线,蓝色。 4、利用表一日产油、液、含水率制作数据数据点折线图 1、包含图名 2、图例在图表右侧 3、图表包含数值 4、图标比例适当、数值清晰 5、将文件名以自己考号保存在桌面上。 Word部份 1、如下制作“油水井动态分析报告” 油水井动态分析报告 一、井组生产数据表 二、生产数据走势图 三、分析结论 2、排版设置 1、文章标题:2号、宋体、居中。 2、一级标题:小3号、黑体; 3、正文:华文仿宋、小4号,首行缩进2字符; 4、页面设置:上、下:2;左、右:1.8; 5、页眉页脚:页眉:输入“油水井动态分析”;页脚:插入页码、小五、Times New Roman 6、将文件名以自己考号保存在桌面上。

油水井动态分析题库(含答案)

动态分析试题类型库动态分析图中的图例和符号

一、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决的油藏是什么类型? (2)油井气油比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注水井的合理配注量多大比较适当?为什么? (4)如何正确利用气预和注水的能量? 答:由图可得: (1)该块油藏是断层遮挡的气顶油藏。 (2)油井的气油比变化主要受注水量的大小所控制。在 当时油井生产状况一下。注水量为。30立方米/日左右时,气顶气串,气油比升高,说明以气预驱为主,注水量增至每日用立方米左右时,气油比下降,产量上升,说明以注入水驱为主。 (3)在目前油井生产状况下,注水井合理配注量为7@立方米门左右。这个注入量使油井气油比低,产量高。 (4)在油井采油时,当注水量维持油气界面基本不动为合理,利用了气预和注入水能量。气顶气窜、压力下降或边部注入量过大都可使原油进入气顶造成储量损失。

(2)油井见水主要是哪个层?为什么? (3)油井含水在40%以后,为什么含水上升变快,产量下降趋势加快?(4)根据动态分析,该井如何挖潜? 答: (1)该块油藏是断鼻型的边水油藏或断层遮挡的边水油藏。 (2)油层见水主要为下部油层。原因主要是: ①下层渗透率(800 X 10-’平方微米)高于上层渗透率(300 X 10-’平方微米)。 ②油井在同一生产压差下,下部层产量高,采出地下亏空大。 ③下部层射孔底界更接近油藏油水界面。 (3)当含水40%以后,处于中含水阶段,含水卜升加快;再加上在含水4O%时放大了油嘴,加剧了层间矛盾,造成深部层出水更加严重。 (4)该井可封下采上、或上下分采、打调整并。

(2)1井为什么气油比上升产量下降? (3)2井为什么气油比上升;含水上升? (4)这种类型的油藏,油井管理应注意什么? 答: (1)该块油藏是背斜型气顶边水油藏。 (2)1井气油比上升为气顶纵向气串。尽管气油界面附近有物性隔层存在,但因其平面发育不稳定,仍发生了气串。所不同的是物性隔层的存在只是延缓了气串的时间。 (3)2井气油比上升为平面气串,含水上升为底水锥进所致。 (4)这种油藏类型,在油井管理上要注意在确保油井一定产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生产压差,最大限度的延缓气串和边(底)水舌(锥)进。当气串严重,底水锥进造成高含水时,油井可间开生产。

油水井小修作业工艺技术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359185.html, 油水井小修作业工艺技术探讨 作者:杨立兴贾张华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油井、水井小修作业属于地下工作油水井的维修范畴,油田生产实际中,油水井的井筒出现问题后,会影响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最佳的修井技术措施,及时解除问题状态,尽快恢复油井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油田生产的顺利进展和预期能力。本文将对油水井小修作业工艺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水井;小修作业;工艺技术 1 油水井问题维修概述 当油水井需要进行洗井作业、修井检泵操作、防砂作业时,应采用油水井小修的作业技术完成施工任务。油井结蜡、出砂均会影响到油井的产能,严重的情况会发生蜡卡或者砂卡事故。通过小修作业,解决油井结蜡和出砂的问题,提高了油井的生产能力,使其满足油田开发对产量的要求。 2 油水井小修作业标准工序 2.1 安全环保 ①是否临近村寨、周围是否有建筑物等;②临近路边、家属区或敏感地带防渗布要齐全;③周围是否有土油池;④地锚桩是否牢靠,布置方位是否合理;⑤拉力表是否准确;⑥穿戴劳保用品,远离井口指挥。如若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2.2 起下油管 ①施工设计;②核实设计是否准确;③井下工具;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⑤油管;⑥深度、根数、规格、清洗;⑦油管与工具丝扣。是否涂密封脂或缠胶带;下井短接;是否为三防短接;液压钳扭矩;是否在扭矩范围内。 2.3 组配管柱 组配管柱是指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下井管柱,工具数量和顺序,各工具的下入深度等参数,在地面丈量、组配的过程。试注、试配、试注试配、细分等要下入不同结构的管柱,需重新组配管柱;调整井一般只需要更换短接,短接长度有变化或油管有问题时才会重新组配。组配管柱一般要求:按设计要求组配管柱;记录下井油管根数及深度;单独摆放问题油管;核实下井工具是否与设计相符。

采油工油水井分析测试题3

釆油工油水井分析测试题3 某井组由一口抽油井和3 口注水井组成,抽汕井生产数据见表1,原油相对密度0. 88, 注水井生产数据: 3-34井投注日期1977年12月,注水层位萨+匍合,注水压力12. 1 Mpa,日注水量450 m3,月注水11250m5,累积注水424857m',该井95年套变笼统注水; 3-134井投注日期2004年8月,注水层位萨+葡差,注水压力ll.SMpa,日注水量125 m8,月注水§ 3125m9,累积注水21150m5,该井初期注水80m7d, 2005年元月分注; 3-35井投注日期1977年12月,注水层位为萨+痢合,注水压力0,日注水量0,月注水量0,累积注水678324m9,该井1996年3月因套管错断关井。 回答问题: Q3-127井的生产数据分析看出该井供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这口井下步应采取什么措施?

设置要求: Excel部份 1、如题在Sheetl中制作表格3-127井的生产数据表。根据已知数据在Sheet2中制作注 水井注水情况表 2、利用公式计算含水和泵效。 3、表格设置 标题行:在标题行下插入1空白行,行高:18、黑体、26号、合并及居中 表格:行高26、宋体、18号,水平居中,内外边框:细线,蓝色。 4、利用表一日产油、液、含水率制作数据数据点折线图 1、包含图名 2、图例在图表右侧 3、图表包含数值 4、图标比例适当、数值淸晰 5、将文件名以自己考号保存在桌面上。 Word部份 1、如下制作“油水井动态分析报告” 油水井动态分析报告 一、井组生产数据表 二、生产数据走势图 三、分析结论 2、排版设置 1、文章标题:2号、宋体、居中。 2、一级标题:小3号、黑体: 3、正文:华文仿宋、小4号,首行缩进2字符; 4、页而设宜:上、下:2;左、右:1.8: 5、页眉页脚:页眉:输入“油水井动态分析”;页脚:插入页码、小五、Times New Roman

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施工作业设计、作业程序和完井。 本标准适用于路上油水井井口压力不大于15MPa、套管直径不大于φ177.8mm的带压修井作业施工。 本标准不适用于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SY/T 5587.3—200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 6127—1995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洗井作业规程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起下油管作业规程 Q/SHJS 0401—2004 油、水井作业施工准备 Q/SHJS 0402—2004 油、水井完井质量验收标准 Q/SH 0098—2007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施压装置 由液压缸、游动卡瓦、固定卡瓦等配套工具组成的具有向上向下施压起下油管性能的工具总称。 3.2 井控装置 具有防顶、防喷等性能,由施压装置和防喷器等配套工具组成的工具总称。 3.3 施压起下 通过上、下卡瓦及环型封井器的有效控制,保证正常带压起下井内管柱的施工作业。 3.4 堵塞器 封堵油管内带压流体的专用工具。 3.5

动态分析试题和答案

装 订 线 姓 名 单 位 组 别 动态分析大赛基础测试,共100分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上。每空0.5分,共20分) 1、产量递减规律主要有(指数递减)规律、调和递减规律、(双曲线递减)规律、产量衰减规律。 2、逆断层在剖面上的表现形式是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3、用渗透率相近、润湿性相差较大的不同油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在同一坐标系内,曲线由左向右依次为( 亲油 )、中性、( 亲水 )。 4、确定动态监测内容和数量,要根据油藏(类型)和开发特点,以满足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为原则。 5、油田开发要把( 油藏地质研究 )贯彻始终,及时掌握油藏动态,根据油藏特点及所处的开发阶段,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改善开发效果,使油田达到较高的( 经济采收率 )。 6、利用目前采用的测井系列,可以准确地把渗透层划分出来,其中比较有效的测井方法是(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曲线。 7、钻密闭取心井,在油田开发初期主要是确定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主要是用来确定油层(水淹状况)。 8、探明地质储量分三类:已开发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和(基本探明)储量。 9、注水井封隔器失效的主要表现为:(油、套管)压力平衡,注水量上升;注水压力(不变或下降)。 10、研究油藏压力变化,一般应绘制(压力等值)图、(压力剖面)图和不同开发阶段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采形势图及阶段的压差和注采比的关系曲线等。 11、从压裂效果和影响因素来看,地质条件方面主要有(压裂厚度)、(含水)、渗透率、原油粘度、地层压力。 12、油藏动态监测主要内容有以下7个方面:(油层压力)和温度监测、(分层流量)监测、(水驱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监测、流体界面和性质监测、储层性质变化监测、地应力和天然裂缝分布监测、(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13、油井低产的原因通常归纳为以下四种:油层(物性差)、油层压力水平低、原油性质差、(油层堵塞)。 14、气泡对油流造成阻碍这一作用叫做(贾敏 )效应;(水敏性)是指因与 储层不匹配外来流体的进入而引起的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15、存水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累积注水量 )-(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16、油田开发必须贯彻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的方针。坚持以( 经济效益 )为中心,强化油藏评价,加快新油田开发上产,搞好老油田调整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石油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 17、油田月度生产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原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 主要开发指标变化情况及原因 )、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8、“六分四清”是指:( 分层注水 )、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和分层管理;分层压力清、分层注水量清、( 分层产量清 )和分层产水量清。 19、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油源、( 油气运移 )、( 圈闭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一般将油层( C )分为强洗、中洗、弱洗、未洗。 A 、水洗阶段 B 、驱油效率 C 、水洗程度 D 、驱油程度 2、在现场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根据油田水的水型和( D )的变化来判断油井的见水情况。 A 、氯化钙 B 、水质 C 、水量 D 、总矿化度 3、标准层就是在整套旋回性沉积中的那些( C )的单层或岩性组合特征明显的层段。 A 、岩性复杂、特征突出 B 、岩性突出、特性复杂 C 、岩性稳定、特征突出 D 、岩性稳定、特性复杂 4、岩石渗透性能的好坏常用达西直线渗透率定理求之,达西公式可表示为(B )。(Q —流体通过岩芯的稳定流量;A —岩芯的截面积;K —岩石的渗透率;μ—流体粘度;p —岩石两端压差;L —岩芯长度) A 、K =(Q *A *L )/(μ*p ) B 、K =(Q *μ*L )/(A *p ) C 、K =(Q *A *p )/(μ*L ) D 、K =(A *μ*L )/(Q *p ) 5、根据多年实践,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误差较大的是( A ),计算时需慎重对待。 A 、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 B 、含油面积和单储系数 C 、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原油密度 D 、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 得分 评分人

提高油水井作业质量和效益的措施探讨

提高油水井作业质量和效益的措施探讨 摘要:油水井是实现油田开发过程中挖潜增效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当前油水井井下作业面临新的形势,分析了影响油水井作业质量和效益的因素,阐述了提高井下作业质量和效益的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油水井作业质量和效益措施探讨 0 引言 众所周知,油水井井下作业,包括油井增产技术措施作业、油水井大修及油水井维护性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挖潜增效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老油田开发的形势比较严峻,井下作业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作业效果越来越差,尽快提升井下作业挖潜增效的功能是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油水井井下作业面临新的形势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胜利油田各大油田已普遍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层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井下作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综合含水高(达90%以上),剩余油品位差,井筒动液面下降,深抽井数量增多,等等。这些情况要求井下作业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措施,保证更高的施工质量,以提高作业和重复作业的效果。 二是老油区新开发的油田,多属于边际油田,开采难度很大。边际油田的储量都是难动用的储量,如何使这些难动用的资源变为有效、可动用的资源,要求井下作业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在油田开发初期就要投入力量挖潜增效。 三是老油田存在大量超期服役的油水井,套管老化、井筒变形等间题突出。油水井老化不仅增大了大修和维护性作业的难度,需要高新修井技术和极高的施工质量,而且加大了作业风险和作业的工作量。 四是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设备陈旧、老化,技术开发力量不足,不能适应油田开发的要求。 2 提高井下作业质量和效益的措施 2.1 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是作业施工的依据和挖潜增效的前提。一个作业施工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即地质方案、工程设计和施工合同。方案的优劣决定着井下作业施工的水平和效果。因此,要求全面收集油藏、油水井及地面工程相关资料,认真进行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 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 地下的原油通过采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 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 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总的来讲,合理

的套压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围)。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在放套管气时,应注意平稳操作,缓慢降压,避免套压下降太快,造成油井激动出砂,放套管气后,有些抽油井即能见到增产效果,有些井可能会暂时减产,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气大而产能低的井;对于这种井应谨慎采取放套管气措施,对于需要经常放套管气的抽油井,在套管闸门处装定压放气阀,当套管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定压放气阀自动打开,反之关闭,使套管压力稳定地保持在合理数值上;套管气应放入集油管线中,防止污染空气。 (二)油井井筒动态变化的分析 1、自喷井井筒动态变化 自喷井井筒动态变化,归纳起来可有如下类型: (1)油层堵塞引起的井筒动态变化 井底附近油层受泥浆等损害,或者油层出砂造成砂埋油层,致使井底附近油流受阻,不能正常流入井筒,结果产量下降。井口表现为油压、套压下降,有时气油比也会上升。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及时进行下列工作: ①探测砂面和井底捞取砂样,分析是否油层胶结疏松,生产压差过大,造成 油层出砂。 ②如果是新投产井,应了解和检查钻井时钻井液性能。如相对密度、失水量等;钻井油层时油层浸泡时间;钻井液漏失情况等。 ③如果为老生产井,应检查作业质量,所用压井液性质,以及其它形成油层损害的因素。如老井油层部分结蜡、结胶、结盐、结垢造成炮眼或油层渗透面堵塞等。 ④如油井自喷能力减弱,生产中出现油管压力下降,产量下降,含水下降,套压上升,甚至出现停喷现象,则是井底积水所致。 通过以上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形成堵塞的原因,然后对症采取冲砂、排出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地质部分) 一、油水井动态分析基础知识 1、地质油藏基础知识 (1)油田地质基本知识 包括地质构造、储层特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类型、储量等基本概念和应用,具体可参考石油工人技术等级培训教材。 (2)油田开发基本知识 包括开发方式、注水方法、配产配注、试井、注水开发三大矛盾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3)油水井资料录取标准 ①油井的油压、套压、流压、静压、产量、气油比、含水、分层产量和分层压力录取标准; ②水井的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分层注水量、洗井录取标准; ③油水井地层压力、生产测井、聚合物浓度监测、示踪剂检测、水质化验等资料录取方法和应用。 2、有关指标的计算 包括日产液量、日产油量、油气比、综合含水率、日注水量、注采比、采油速度、采出程度、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油(水)井资料全准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意义。 3、配套图表绘制与应用 常用的图表有:构造井位图、油水井连通图、单层平面图、开发现状图、油井生产数据表、注水井生产数据表、动态监测及分析化验数据表、水质分析化验数据表、单井开采曲线、井组注采曲线。 二、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方法 1、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原则是立足于单井、着眼于注采井组,围绕注水开发存在的三大矛盾,明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开发对策。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程序是先收集资料,并将其整理填入表格,绘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变化原因,最后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调整措施。 2、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

(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①静态资料 所处油藏的地质特征、油井的生产层位和水井的注水层位 ②动态资料 油井动态资料: 产能资料,包括油井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和日产水量,这些资料可以直接反映油井的生产能力。 压力资料,现在一般用动液面和静液面表示,它们可以反映油层内的驱油能量。 水淹状况资料,指油井所产原油的含水率和分层的含水率,它可直接反映剩余油的分布及储量动用状况。 原油和水的物性资料,是指原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油田水的氯离子、总矿化度和水型。它可以反映开发过程中,油、气、水性质的变化。 井下作业资料,包括施工名称、内容、主要措施、完井管柱结构。 注水井资料: 吸水能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日注水量和分层日注水量。它直接反映注水井全井和分层的吸水能力和实际注水量。 压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地层压力、井底注入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供水管线压力。它直接反映了注水井从供水压力到井底压力的消耗过程,井底的实际注水压力,以及地下注水线上的驱油能量。 水质资料,包括注入和洗井时的供水水质,井底水质。水质是指含铁、含氧、含油、含悬浮物等项目。用它反映注入水质的好坏和洗井筒达到的清洁程度。 井下作业资料,包括作业内容、名称、主要措施的基本参数,完井的管柱结构。 ③油田动态资料,包括产液剖面资料、吸水剖面资料、示踪剂检测、大孔道定量描述等。 ④基础图件资料,包括井位图、沉积相图、小层平面图、微构造图、油水井连通图等 动态资料的录取要求齐全准确。齐全就是按照上面所列项目录取,而且要定期录取,以便对比分析。准确有两层意思,一是所取的资料真正反映油井、油层的情况。二是所取的资料要达到一定的精度。以上动态资料收集整理后,绘制成表格和曲线,为油水井动态分析所用。 (2)对比与分析 ①了解注采井组的基本概况 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注采井组的基本概况,它是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环节。 ②指标对比

石油技术比赛选拔水驱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试题

水驱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试题 通过分析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答题卡内 一、水驱油水井生产动态初步分析(每小题5分) 1、注水井注水量上升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周围油井降压开采或油层压力上升;B、注水压力上升或注水层改造;C、注水井洗井或泵压下降;D、封隔器失效或水嘴堵塞。 2、注水井注水量下降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周围油井降压开采或油层压力上升;B、注水压力下降或油层污染; C、注水井洗井或泵压下降; D、封隔器失效或水嘴刺大。 3、油井产液量上升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堵水失效或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下降。B、油层压裂或油井参数调小;C、检泵或堵水;D、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上升或油层压裂; 4、油井产液量下降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堵水失效或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下降。B、油层污染或油井参数调小;C、检泵或堵水;D、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下降或油层压裂; 二、水驱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资料的综合应用及判断(每小题5分) 5、抽油机动液面上升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堵水或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上升。B、油层压裂或油井参数调小; C、检泵或堵水; D、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下降或油层压裂;6、抽油机动液面下降原因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堵水或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上升。B、油层污染或油井参数调大; C、检泵或堵水失效; D、周围相关注水井注水量下降或油层压裂; 7、如果油井地层压力下降、流动压力下降、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上升、含水稳定或下降,这口油井采取的措施是() A 、堵水或压裂。B、高含水层控制注水或油井参数调小;C、高含水层控制注水或堵水;D、高含水层控制注水或换大泵; 8、某口油井在生产一段时间内,动态资料显示:地层压力上升、流动压力上升、产液量上升、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堵水失效或压开高含水层。B、高含水层超注或油井堵水失效;C、高含水层控注或堵水;D、高含水层超注或换大泵; 9、根据第8题原因,象这样的油井应采取什么措施() A 、换大泵或调大参数。B、提高注水量或堵水;C、高含水层控注或堵水;D、控制高含水层注水量或换大泵; 10、如果某一口油井地层压力下降、流动压力下降、产液量上升、产油量上升、含水稳定或下降,这口油井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堵水或压裂。B、高含水层控制注水或油井参数调小;C、高含水层控制注水或堵水;D、调大参数或换大泵; 11、如果油井地层压力下降、流动压力上升、产液量上升、产油量上升、含水稳定或下降,这口油井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堵水失效。B、相关注水井注水量增加;C、油井参数调大;D、压裂。 12、油井地层压力的高低与()有关 A、注水量; B、产液量; C、注采比; D、累积注采比

油田动态分析基础知识

油田动态分析基础知识 一、油田动态分析基本常识 一个油田在投入开发之前,油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从第一口井投产以后,整个油藏就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特别是非均质、多油层的油田,随着油层内原始储量的不断减少,注入量的不断增多,各类油层的动态变化就更为复杂。因此,要通过每天观察到的油井生产变化数据,分析判断地下油水变化情况,不断摸索总结各类油层中的油水运动规律,掌握油水变化特点,并依据这些客观规律,不断提出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使油田始终朝着有利于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方向发展,以便充分挖掘地下油层潜力,确保油田的高产稳产。 (一)油田动态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油田动态就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内部多种因素的变化状况,主要包括油藏储量的变化,油、气、水分布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生产能力的变化等。油田动态分析工作就是通过大量的油井第一性资料,分析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解释现象,发现规律,预测动态变化趋势,明确调整挖潜方向,对不符合开发规律和影响最终开发效果的部分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油藏开发动态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其规律和控制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因势利导,使其向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达到以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油田动态分析的内容 油田动态分析可分为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动态分析和全油田动态分析,或者也可分为阶段分析,年度分析,月、季度分析。下面重点介绍前几种。 1.单井动态分析 单井动态分析主要是分析油、汽井工作制度参数是否合理,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生产能力有无变化;分析射开各层产量、压力、含水、油汽比、注汽压力、注汽量变化的特征;分析增产措施的效果;分析油井井筒举升条件的变化、井筒内阻力的变化、压力消耗情况的变化。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管理和改善开采效果的调整措施。 2.井组动态分析 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超稠油藏开发过程中,井组划分是把射孔层位相互对应、储层物性相近、汽窜发生频繁的油井作为一个井组,集中注汽,统一吞

2018年油水井三级动态分析理论试题

2018年油水井三级动态分析理论试题 (操作员级) 题目出自《2008版采油地质工》题库,单选题160道,判断题40道,时间为2小时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计160道题,每题0.5分,共80分) 1、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岩石风化以后易于()。 (A)风化(B)剥蚀(C)搬运(D)沉积 2、当蜡从油流中析出来附着在管壁上,使管壁内径缩小,影响生产,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其清除,这就是()。 (A)结蜡(B)防蜡(C)刮蜡(D)清蜡 3、根据形态和成因,层理可分为()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A)斜直(B)水平(C)垂直(D)波痕 4、压力恢复曲线产生续流段的原因有()等。 (A)油井关井是地面关井(B)井中液体具压缩性(C)密封边界、断层干扰(D)A和B 5、某潜油电泵井的流压较高,但泵效低,即泵的排液能力丧失,该井位于动态控制图的()。 (A)参数偏小区(B)参数偏大区(C)生产异常区(D)待落实区 6、抽油机井三相流测井的重点是测量()情况。 (A)体积流量、密度(B)体积流量、含水(C)体积流量、密度、含水(D)体积、密度、含水 7、油嘴的作用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控制油层的合理(),调节油井产量。 (A)流饱压差(B)地饱压差(C)生产压差(D)总压差 8、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分布面积很广,约占地表岩石面积的75%。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成岩 9、聚合物驱现场聚合物溶液粘度应()方案聚合物溶液粘度。 (A)小于(B)小于等于(C)大于(D)大于等于 10、分离器靠重力沉降原理只能除去100μm以上的液滴,它主要适用于( )阶段。 (A)碰撞(B)聚集(C)分离(D)沉降 11、机采井定压放气阀装在()的一侧。 (A)生产阅门(B)套管阅门(C)总阀门(D)回油阀门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87.5—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 1.主题内容及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水井探砂面、冲砂的施工设计、作业程序、质量控制、资料录取、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修井作业油水井探砂面、冲砂施土。 2 引用标准SY/T 5587.6 油水井常规修并作业起下油管作业规程 3 术语 3.1 冲砂 向井内高速注入液体,靠水力作用将底沉砂冲散,利用液流循环上返的携带能力将冲散的砂子带到地面的方法。 3.2 冲砂液 进行冲砂时所采用的液体。 3.3 正冲砂 冲砂液沿冲砂管向下流动,在流出冲砂管口时以较高流速冲击砂堵,冲散的砂子与冲砂液混合后,一起沿冲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3.4 反冲砂 冲砂液由套管与冲砂管的环形空间进入,冲击沉砂,冲散的砂子与冲砂液混合后沿冲砂管上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3.5 正反冲砂 采用正冲的方式冲散砂堵,并使其呈悬浮状态,然后改用反冲洗,将砂子带到地面的方式。 3.6 冲管冲砂 采用小直径的管子下入油管中进行冲砂,清除砂堵的方式。 3.7 气化液冲砂 油层压力低或漏失的井冲砂时,常规冲砂掖无法进行循环,而采用泵出的冲砂液和压风机压出的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液施工的冲砂方式。 3.8 大排量联泵冲砂 油层压力低或漏失严重,将两台以上的泵联用,进行施工的冲砂方式。、 4 施工设计 4.1 地质方案 4.1.1 方案必须提供准确的井位、层位、射孔井段、产液物性、生产动态、产层压力、井身结构、井内落物和原砂面位置,要求保留部分砂柱时,应注明冲砂至某深度。对水敏性地层,低压层、高漏失井段必须注明进行肪粘土膨胀、蜡球封堵、气化液冲砂等施工要求。4.1.2 管内防砂冲洗中心管的井,必须标出防砂管柱结构示意图。 冲秒方案要求编写施工设计,设计书格式和内容见附录A(补充件)。 5.1 下井工具、油管按设计要求准备。 5.2 泵车排量应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冲砂水力计算见附录B(补充件)的规定。 5.3 冲砂液应具有较强的携砂能力和适宜的相对密度,应与油层产出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不得使地层粘土产生膨胀。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泥浆冲砂,严禁用沟渠水冲砂。 5.4 井场应备有2—3倍井筒容积干净的冲砂液o 6 作业程序与质量控制. 6.1 探砂面作业程廖与质量控制 6.1.1 起出原井管柱,下管柱探砂面。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速敏: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在无任何物理化学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 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3、裸眼完井方法:生产段油层完全裸露的完井方法。 4、吸水剖面:在一定注水压力下,各吸水层段的吸水量的分布。 5、采油指数:油井IPR 曲线斜率的负倒数。 6、Vogel 方程:2 max 00 8.02.01??????--=r wf r wf P P P P q q 7、气举采油法:从地面注入高压气体,利用其膨胀能和降低井筒流体密度的机理将井内原 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 8、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炸药在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附近地层产生和 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达到油水井增产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9、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实施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10、油田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藏和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11、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12、人工胶结砂层防砂法:指从地面向油层挤入液体胶结剂及增孔剂,然后使胶结剂固化, 在油气层层面附近形成具有一定胶结强度及渗透性的胶结砂层,达到防砂目的方法。 13、稠油:地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 或地面脱气情况下粘度大于100mPa.s 的原油。 14、财务净现值: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设定折现率(或规定的基准收益率)贴现 的现值之和。 15、单位采油(气)成本:指油气田开发投产后,年总采油(气)奖金投入量与年采油(气)量 的比值。表示生产1t 原油(或1m3天然气)所消耗的费用。 16.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17.流动效率:指该井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8.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19.压裂液:压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液体的总称。 20.负压射孔完井方法:射孔时造成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的射孔完井方法。 21.化学防砂:是以各种材料(如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硬 质颗粒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后,挤入套管外地层中,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 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阻止地层出砂的工艺方法。 22. 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体积之比。 23. 蒸汽吞吐采油:向采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浸泡一段时间后开井生产,当采油量 下降到不经济时,现重复上述作业的采油方式。 24. 有杆泵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量与抽油泵理论排量的比值。 25.投资回收期: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流动奖金)所需要的时间。 26.水敏:油气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27.应力敏感性:在施加一定的有效压力时,岩样物性参数随应力变化而改变的性质。 28.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项井供油的能力。 29.自喷采油法:利用油层自身的能量将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附近地层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