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脂材料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微渗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及断裂界面的作用

不同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及断裂界面的作用

不同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及断裂界面的作用刘莉,陈小冬大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省大连市116021Effects of different resin cements on bonding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s of fiber posts Liu Li, Chen Xiao-dong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 Dali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Dalian 116021, Liaoning Province, China摘要背景:树脂类粘接剂粘接纤维桩的良好性能已被肯定,但不同种类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性能不同。

目的:比较Bisco One-step、Clearfil DC及3M RelyX Unicem三种树脂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研究纤维桩与根管壁牙本质间的粘接性能。

方法:将15颗人离体牙在釉牙骨质界冠方1 mm处与牙体长轴方向垂直去除牙冠,磨平,常规热牙胶技术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Bisco One-step、Clearfil DC及3M RelyX Unicem树脂粘接剂将玻璃纤维桩黏固于根管内,包埋后分别切片制备2 mm 厚的样本,采用微推出法测试各组样本的粘接剪切强度;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所有被测样本的破坏类型。

结果与结论:Bisco One-step粘接剂组、Clearfil DC粘接剂组及3M RelyX Unicem粘接剂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4.69±1.85),(6.10±0.36),(7.04±0.92) MPa,Bisco One-step粘接剂组粘接强度与Clearfil DC粘接剂组、3M RelyX Unicem粘接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Clearfil DC粘接剂组粘接强度与3M RelyX Unicem粘接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树脂材料充填修复微渗漏的研究进展

树脂材料充填修复微渗漏的研究进展

2019年7月树脂材料充填修复微渗漏的研究进展崔晓娜1,彭凤梅2*,马祯忆1,孙振1,李娜2,温凤月2,黄平1(1.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2.济南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据近几年临床口腔流行病调查发现,牙体缺损在口腔疾病中的占比较高。

对于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常采取充填修复的方法,修复后不可避免产生微渗漏。

本文就充填树脂材料的选择及应用、垫底材料的应用、粘接剂类型和粘接方式等造成微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少微渗漏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微渗漏;充填树脂;垫底材料;粘接剂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9)19-0194-03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19079作者简介:崔晓娜(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住院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口腔临床医学。

*通讯作者:彭凤梅,E -mail :1713373745@.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repairing microleakage with resin fillingCUI Xiao-na 1,PENG Feng-mei 2*,MA Zhen-yi 1,SUN Zhen 1,LI Na 2,WEN Feng-yue 2,HUANG Ping 1(1.School of Stomat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2.Jinan Qianfoshan Hospital,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oral epidemiology in recent years,the proportion of dental defects in oral diseases is relatively high.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ntal defect,filling is often used,and microleakage is inevitable after restoration.In this paper,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lling resin materials,the application of bottom material,the types of adhesives and bonding methods are reviewed,and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microleakage and the measures to reduce microleakage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microleakage;filling resin;bottom material;adhesive牙体缺损充填修复后形成的微渗漏,会导致食物残渣、水分和微生物等通过微渗漏形成的通道,作用于充填修复体以及修复后的的牙体组织,造成牙体组织产生术后敏感和继发龋,使充填体发生着色、崩裂,影响牙体组织及充填体的美观,密合性欠佳,最终对远期修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牙科修复过程中,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使用日益广泛。

然而,复
合树脂边缘微渗漏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龋齿、美观问题和根
管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分析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因素,对确保
患者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因素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具体包括
纤维增强、光固化时间、渗透液类型和温度等因素。

三、研究内容
1.收集素材:采用挤压法制备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在不同因素影响
下制备样品。

2.制备检测模型:采用模拟牙冠的方式制备模型,将样品加入其中。

3.测试微渗漏程度:采用气密性实验测试不同因素下的微渗漏情况。

4.数据分析与对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和总结。

四、研究意义
1. 帮助临床牙医更好地选择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并避免在应用中导
致边缘渗漏的问题。

2. 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推动牙科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善牙科修复质量提供
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
1. 收集文献,深入了解各种因素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2. 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体外实验测试。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比较、总结和分析。

4. 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发表。

应用纤维桩改进式根管充填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应用纤维桩改进式根管充填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F RC桩 , 照组 不再 做处 理 , 两 组做 根 尖染 色渗 漏 试验 。结果 : 对 对 实验 组 根尖 微 渗漏 较对 照 组 小 , 者 比较 , 异 有 两 差 统 计 学意义 。 论 : 结 常规 根 管充填 后 , 用 F C桩 加 固充实 根 管 , 提高 根充 的充 实度 , 采 R 能 有效 减少 根充 后 根尖微 渗 漏
[btat O j t e T st t i v r t epo e i -t nt g s f e rno e s o pse ( C i — A s c] be i : o e e t l e h g seg l s br e f cdr i cm oi sF )m r cv t te h n io o x r t h h r h a i r e n i t R
c t i ee c ewe nt et r u s n d a f rn eb t e wo go p .Co cu i n: h o v nin o tc a l n , h s fF eno c me tpl h n lso T e c n e t a ro a l fl g t eu e o RC ri r e n i ol n i i f e n ise rc e o tc n , o tc n nig c n i rv h e r eo n ih n , e u e a ia coe k g fro a a al n ih d ro a a ro a a f n a mp o e ted ge fe rc me t r d c pc lmirla a e o o tc n l l l i
l a a e t s. s t : e e p rme t r u p c e o e k g s ma l rt a h o t l g o p, h r s i n f e k g e t Re ul Th x e i n a g o p a i a mir l a a e Wa s l e n t e c n r u t e e Wa a sg i - s l l h o r i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两种树脂充填方式微渗漏的比较,为临床找到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且操作简便的充填方式。

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60颗人恒牙在唇、颊侧备V类洞。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颗牙。

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经恒温保存、染色、纵剖牙体,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充填物边缘微渗漏的情况。

结果: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结论:两种充填方式微渗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wo filled methods on the prevention from the microleakage in order to offer more effective and privince method for the clinical.MethodsA total of 60 permanent teeth extracted lately were selected and cavities of class V were prepared on the cheek side. The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30 teeth per group).The cavities were filled with 3M light-cured compound resin.Two filled methods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to the two groups.The teeth experienced the procedure of storing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dyeing and longitudinal dissection.The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filler was observed under stereo microscope. Resultsinclined filled technique had larger degree of microleakage than the split-increment filled techniqu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leakage,split-increment filled method possesses the strongest ability against to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compound resin filler.Key words:class V dental cavity;filled method;microleakage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Minireal intervention,MI)的观念被广为接受。

不同的树脂粘接材料对纤维桩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的研究

不同的树脂粘接材料对纤维桩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的研究

不同的树脂粘接材料对纤维桩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的研究发表时间:2012-09-19T14:17:14.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唐婉容1 刘英1 米方林 1 游涛2[导读] 比较3 种用于粘结纤维桩的树脂粘接材料的吸水性和溶解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唐婉容1 刘英1 米方林 1( 通信作者) 游涛2( 1 川北医学院口腔系四川南充 6 3 7 0 0 0 )( 2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重庆 4 0 0 0 1 6 )【摘要】目的比较3 种用于粘结纤维桩的树脂粘接材料的吸水性和溶解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Paracore Automix、DMG Luxacore、可乐丽菲露DC core 3 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每种材料各制备5 个试件,浸泡于蒸馏水中28d,通过测量浸泡前、后的重量变化计算材料的吸水值与溶解值。

结果 3 种材料的吸水值与溶解值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araCore 的吸水值和溶解值最大,分别为(20.13+0.97)μg/mm3 和(4.81+3.13)μg/mm3。

结论 DC core 的吸水值和溶解值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araCore 的吸水值和溶解值最大,其远期力学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缩短。

【关键词】纤维桩树脂粘接剂吸水性溶解性【中图分类号】R7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067-02纤维桩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优良的生物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美观、易拆除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1]。

纤维桩主要靠粘结剂将其固定在根管桩道内。

S a h m a 等[2] 的研究指出,纤维桩的最佳粘接剂为树脂类粘接剂,用于粘固纤维桩可以提高纤维桩的固位力及牙根的抗折能力。

目前国内关于树脂粘接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粘接强度的研究,针对其吸水性和溶解性的研究却少有报道。

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

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

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雷慧云;陈蕾;徐国富;梁霄鹏;李继佳【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11(27)2【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两种树脂水门汀引起的纤维桩冠方微渗漏值及在扫描电镜下与牙本质的粘接界面,比较两种树脂水门汀的封闭性能。

方法:42颗离体下颌前磨牙分成6组,其中30颗牙分为2组,分别用Panavia F、Paracore 5mL粘接纤维桩,经染色、透明化处理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记录2组微渗漏得分;另有10颗牙分为2组,分别用Panavia F、Paracore 5mL粘接纤维桩后纵形剖开,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水门汀界面;其余2颗牙分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

结果:Paracore 5mL引起的纤维桩冠方渗漏值明显较Panavia F小(P<0.01)。

两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界面均可形成混合层,而仅Paracore 5mL组可发现树脂突及粘接性侧枝。

结论:全酸蚀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较自酸蚀树脂水门汀小;全酸蚀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结合紧密,封闭性能较自酸蚀树脂水门汀优越。

【总页数】4页(P109-112)【关键词】树脂水门汀;纤维桩;混合层;微渗漏;扫描电镜【作者】雷慧云;陈蕾;徐国富;梁霄鹏;李继佳【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口腔科;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1【相关文献】1.两种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核冠方微渗漏影响的对比研究 [J], 王吓勇;杨倞;黄慧芳2.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界面下对纯钛嵌体微渗漏的影响[J], 张松梓;杨建军3.不同树脂黏结剂对纤维桩冠向微渗漏及黏结强度的影响 [J], 高士军;宗婉翘;王冬霞;侯玉泽;肖媛媛;薛钢;黄艳军;姜家真4.不同树脂黏结剂对纤维桩冠向微渗漏及黏结强度的影响 [J], 高士军;宗婉翘;王冬霞;侯玉泽;肖媛媛;薛钢;黄艳军;姜家真;5.两种固化方式树脂水门汀对聚合瓷嵌体微渗漏情况的影响 [J], 沈宝莲; 邓久鹏; 王继德; 尹皓月; 马丽娟; 沈宝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中微渗漏的应用分析

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中微渗漏的应用分析

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中微渗漏的应用分析作者:郭金洁叶琴步江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3期【摘要】目的:分析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微渗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15颗,均行树脂充填,四组所用垫底材料分别为空白对照、夹层材料玻璃离子、流动树脂、Vitrebond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分析四组离体牙微渗漏发生情况。

结果:丙组微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乙组、丁组微渗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微渗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树脂充填;垫底材料;微渗漏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038-02doi:10.14033/ki.cfmr.2015.13.018牙体缺损为口腔常见病与多发病,需展开充填治疗[1-2]。

树脂充填治疗的效果已为诸多临床实践所证实,然而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树脂和牙体硬组织之间通常有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缝隙(微渗漏),可导致水分、细菌进入后引发牙齿敏感、牙髓炎及继发龋齿等,应加以预防[3-4]。

有研究显示,在充填治疗时使用合理的垫底材料能够降低微渗漏发生率[5]。

为探寻适当的垫底材料,笔者选取60颗离体牙,充填治疗时使用不同垫底材料,分析微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以流动树脂作为充填材料时可有效减少微渗漏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因牙周、正畸拔除的60颗前磨牙,所有离体牙均展开充填试验,均未出现牙体缺损,无表面裂痕、釉质发育不全;将60颗牙齿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颗。

1.2 方法1.2.1 预备洞型以柱状金刚砂车针磨去所有磨牙上的釉质促使牙本质表面暴露,制备深2 mm、直径为3 mm标准洞型,超声震荡10 min清洗,清洗液为蒸馏水,清洁窝洞并吹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树脂材料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微渗漏的影响唐丽洁;张桂兰;朱智敏【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树脂材料在桩核修复中对微渗漏程度的影响.方法对46颗经过根管治疗的单根离体牙根,分别使用纤维桩加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及Ceramage聚合瓷行纤维树脂桩核修复,采用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或根管外间接成型-再粘接的方法,通过染色透明化法,观察不同纤维树脂桩核修复后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ParaCore+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法制作的桩核微渗漏最严重[(4.94±1.71)mm],ParaCore+间接成型-再粘接法[(o.91±0.33)mm]、AP-X+间接成型-再粘接法[(0.87±0.27) mm]、Ceramage+间接成型-再粘接法[1.02±0.34)mm]微渗漏值较低.结论不同树脂材料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的微渗漏情况无明显影响,但不同的制作及粘接方法对桩核修复体的微渗漏程度有显著影响.%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site resins as core material on the degree of microleakage in post-core repairation.Methods A total of 46 recently extracted single-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s were distribu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re material including ParaCore,AP-X and Ceramage.Then we used direct or indirect forming method to make post-core restorations.All of the specimens were submerged in dyes.Then,they were demineralized,dehydrated and processed to be transparent.The extent of the dye leakage was examined under a stereomicroscope.Results The microleakag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of direct-mold-cement with ParaCore (4.94± 1.71)mm than in 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ParaCore (0.91 ± 0.33) mm,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AP-X (0.87 ± 0.27) mm,and 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Ceramage (1.02 ±0.34)mm.Conclusion Different methods of building and cementing FRC post-core restorations,but not different composite resins as core material,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xtent of microleakage in post-core repair.【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4页(P584-586,605)【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树脂桩;桩核;微渗漏【作者】唐丽洁;张桂兰;朱智敏【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北京100084;解放军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05临床上对于喇叭形根管口的残冠残根,常常选用桩核冠的修复方式予以保存。

纤维树脂桩核具有与牙本质相近的弹性模量,可以使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其所造成的牙根折裂模式也多为可修复性折裂[1-2],加之其拥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桩核系统之一。

纤维树脂桩核是由成品纤维桩和复合树脂材料共同组成的,其中复合树脂固化时普遍存在的聚合收缩等现象[3],会导致树脂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粘接,进而导致微渗漏的发生[4]。

众多学者的研究均显示,修复体的微渗漏程度与树脂材料的聚合收缩密切相关。

本实验拟使用纤维桩与不同的树脂材料构建桩核修复体,研究不同聚合收缩率的树脂材料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程度的影响。

1.1 实验牙选择因正畸治疗新近拔除的下颌单根管前磨牙40颗,牙体完整,无龋坏、牙体缺损、重度磨耗等,无牙体牙髓治疗病史,根尖孔已发育完成。

清理牙齿根面残留的牙石、牙槽骨及软组织后,将所有样本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待用。

1.2 方法1.2.1 样本预处理在水冷条件下,使用涡轮机金刚砂车针水平截除各样本牙冠部分,保留14 mm牙根,行常规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牙胶尖,于37 ℃、100%湿度的湿盒中储存1周后行桩道预备。

使用RTD MACRO-LOCK纤维桩(RTD,法国)套装中的3#扩孔钻预备桩道,根尖区保留4 mm牙胶尖。

适当磨除根管口处的牙本质,要求预备后的桩道呈漏斗状无倒凹,模拟临床上的喇叭形根管。

使用750 mL/L乙醇溶液清洁桩道,吹干备用。

1.2.2 制备桩核修复体将40个样本按随机数表进行随机抽样,纳入A、B、C、D四个实验组中,每组10个样本。

制备桩核修复体的方法如下:A组选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Coltene/Whaledent,瑞士)作为核材料,采用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法制作桩核:磷酸酸蚀处理桩道后,涂布可乐丽菲露SE BOND粘接剂(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使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自动混合枪将树脂材料打入根管内,插入RTD MACRO-LOCK 3#纤维桩,光固化成型。

B、C、D组分别选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充填型复合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Ceramage聚合瓷(松风,日本)作为核材料。

因后两者为单纯光固化型树脂,因此需采用根管外间接成型-再粘接法制作桩核,为减小组间偏倚,B组也使用同样方法进行桩核制作。

其具体方法为:使用聚醚橡胶将各样本根管内的桩道形态翻模于石膏模型上,再于石膏模型内壁上涂布一层分离剂,B组将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注入石膏模型内,置入RTD3#纤维桩,多方向光固化成型。

待桩核复合体于石膏模型上固化成型后,取出该复合体再固化2 min,清洁表面后待用。

C组使用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D组使用Ceramage聚合瓷,利用水门汀充填器,将上述两种树脂材料紧密压入石膏模型中,置入纤维桩,沿纤维桩多方向光照固化5 min,待桩核复合体于石膏模型上初步固化后,取出再光照2 min,并清洁表面。

磷酸酸蚀离体牙根管内壁,涂布粘接剂,使用可乐丽菲露SAC双固化树脂粘接剂(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将已于根管外制作好的个性化桩核复合体重新粘接于根管内,光固化1 min。

1.2.3 染色及透明化处理使用涡轮金刚砂车针在水冷条件下磨除各样本截断面以上的树脂桩核部分,将4组标本静置10 min后,放入双蒸水固化24 h,将各组标本截断面1 mm范围以外的牙体组织表面均匀涂布2层封闭剂(指甲油)。

待封闭剂干后将所有样本在中性印度墨水中浸泡1周,乙醇梯度脱水,待样本干燥后,置于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至透明。

1.3 观察指标将所有样本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使用精度为0.02的游标卡尺测量染料渗入根管内壁的最长长度,每个样本测量3次,取平均值。

通过比较印度墨水渗入根管内壁的长度来评价不同实验组冠向微渗漏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各组样本的染料渗入长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制作方法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的影响本实验中A组样本的微渗漏情况最为严重,染料沿根管内壁渗漏的长度高达(4.94±1.71)mm,明显高于B组的(0.91±0.33)mm、C组的(0.87±0.27)mm和D组的(1.02±0.34)mm(表1)。

对以上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说明采用不同的材料及制作方法对于纤维树脂桩核的微渗漏情况有影响。

进一步使用Tukey法行两两比较后发现,A组与B组、C组、D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间接法(B、C、D组)制作的纤维树脂桩核,微渗漏程度明显低于直接法(A组)。

2.2 不同树脂材料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的影响对本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后发现,B、C、D组的染料渗漏值均较小,使用Tukey法行两两比较后可知B、C、D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结果提示,在同样使用间接法(根管外)制作桩核的情况下,各种树脂材料构成的桩核修复体均显示了较小的微渗漏值;而选用相同方法(间接法)但不同树脂材料时,桩核的微渗漏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均优于直接法。

流动型双固化复合树脂常被用来与成品纤维桩共同制作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5]。

由于流动型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比例较低(体积比约为37%~53%),常会导致其固化聚合后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该收缩应力可使树脂材料从牙本质混合层中剥离,破坏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接界面,进而导致微渗漏发生并引起桩核松脱、继发龋甚至根尖病变等[6-7]。

正如本实验中A组的观察结果,当对喇叭形根管口的牙根按照常规的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的制作方法制作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时,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微渗漏发生。

针对不同的树脂材料,有研究表明,树脂材料中无机填料比例越大,其聚合收缩率越小[8-9]。

因此,通过选择不同填料比例的树脂,理论上可以减小微渗漏的发生。

本实验选用的流动型双固化复合树脂ParaCore、充填型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乐丽菲露AP-X以及Ceramage聚合瓷均为临床常用的树脂材料,其中,AP-X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含量约50%~70%(体积比),Ceramage聚合瓷的无机填料比例高达73%(体积比),均显著高于传统的流动树脂材料,理论上均可减小其固化聚合时产生的体积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