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龙阳镇小学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界定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基本内涵

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课堂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课堂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互动课堂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课堂是新型的课程建构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三、实施目标

1.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

2.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以前的教师运用不当的接受式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等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霸权行为。

3.构建“235”互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符合课改理念与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评价体系,首先要促成课堂教学评价五转变:要由评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思维量为主;要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转变为以教于学过程主导与主体结合的有机性为主;要由评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合理性为主转变为以教师点拨的针对性、拓展性、适时度、深刻度为主;要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转变为以评全体学生深入学习的状态程度为主;要由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为主。

四、基本教学流程及实施策略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积极主动,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概括为“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基本流程图如下:

“235”互动课堂模式的操作:

(一)2——双主线

1.操作步骤

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为主线;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主动创新”为主线。

2.目的意义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自觉的、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完成。

(二)3——三阶段

1.操作步骤

(1)激发参与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课堂上大约用时3-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三个策略:一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即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儿童熟悉的、学生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教师 (设计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问 (自)探 (独)创 (共)研

(择)练

问 (引)导

(开)放 (明)帮 (暗)扶 生疑 探疑

议疑 解疑 疑疑 激发参与阶段 引导探究阶段 拓展创新阶段 提出新问题 延展思维活动

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参与。三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启发、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从而满足学生好奇心、挑战性和冒险精神,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愿望。

(2)引导探究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学生探疑、议疑和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自探问题、小组共研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练习。它可以小循环使用,即研中探、练中探,鼓励学生试探、实探、再探,促使思维不断攀升。课堂上大约用时20-2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两个策略:一是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了解和理解数学的价值,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见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习方法的针对性。这一策略明显的指向学生个性的培养。

(3)拓展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设置拓展性知识,开展延展思维活动,促使学生提出新问题。它可以大循环使用,即探中问、研中问、练中问、

创中问,由问题的解决而引发新的问题,形成基于问题的研究的学习思想。课堂上大约用时10-1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提高创造力。二是捕捉灵现策略。即非常规性问题、设想,进而引发探究,形成独特思维的活动。

2.目的意义

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的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本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同时更关注对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的把握与处理,提倡教与学双方角色上的默契。

(四)5——五环节

本模式实施过程中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割裂。

第一环节:生疑——情景导学,发现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根据教学内容常常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的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一是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二是研究情境,发现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信息,并对教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环节:探疑——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姿态进行活动。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不能自主构建或者存在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并提交小组长,尝试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自主性问题或导航型问题的完成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启发,同时,教师要根据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提炼需要进行交流、合作解决的问题,适时组织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此阶段所用的教学时间教师视情况进行控制,在课上完成时,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内,不少于课时的1/3。如果内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教师可根据情况提前一天布置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上课时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三环节:议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

可以搞“分组分群”式的小组学习,还可以采用“你一言我一语地群起而攻之”式的辩论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思维不断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巡视,及时点拨和评价。

第四环节:解疑——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合作探究是学生充分感知的过程,而展示交流是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内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科学结论,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策略。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一是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就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二是师生探究——内化提升。就是在小组交流以后,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全

体同学共同探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对于相同意见指导学生不要重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质疑不尽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对于简单的,学生又能解决的,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先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探究。这样一步步趋于问题的解决,直至完全解决问题。此阶段的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内,不少于课时的1/3。

第五环节:疑疑——巩固达标,迁移发展

一堂课成功与否,结课很重要。教师要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时进行适当总结,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再通过拓展应用检验学生对新知理解和运用水平。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一是当堂检测,巩固应用。就是在回顾整理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一定数量的检测题。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练习,有层次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的嵌入其它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也是对探究方法和结果的检验。可以实施单项练习、综合练习、分层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并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是梳理概括,拓展延伸。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的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敢于突发奇想,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采用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或复合性和思辨性较强的题目。课的结尾,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五、基本规律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自主学习),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点拨引导),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小组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规律,而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方法。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

心理学机制。

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敬爱呕血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是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即不能独立学习时,必须先教后学,这是教学的规律,而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方法。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成独立,教师主导作用隐形幕后。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定法的前提是“有法”,通过“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定法”。

六、实施课堂评价

1.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就学生自己办,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2.真正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有效提高。

3.“三看”学生: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具体是: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是学生的前置性作业。

4.必须当堂达标测试。

5.看教师指导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1)树立与“235”互动课堂模式相适应的新理念。

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或积极自发地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指导自己教学活动,树立起与“235”互动课堂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实施“235”互动课堂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2)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教师的“235”互动课堂模式校本教研。通过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235”互动课堂模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驾驭“235”互动课堂模式教学能力。

(3)开展教研活动,打磨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模式解析、示范引领、全员练课、重点磨课、模式赛课、精品展示、常态跟踪等形式,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最终打造出有个性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超越模式范型。

(4)加强教学模式的监管。

首先,成立“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领导小组。

其次,定期对课题实施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时反馈,落实一谈二警三停制度,重点调查时间模式,检测手段,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手段,文本重难点,兵教兵,优生、临界生的培养等。

第三,加强转课、反思。学校领导坚持每天转课,利用每日反馈会,用放大镜观察老师的课改闪光点,用“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标准“尺子”评价课堂。教研室定期组织“同课异构”或“同构异课”活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用“三看”观察课堂。每位教师要坚持进行每节课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的教学反思,学生也要在导学案后进行每节课的所获和不足的反思。

第四,完善奖励机制。学校对在“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和教科研积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重点考虑。

(本教学模式为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掌握。)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论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论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发表时间:2016-03-29T10:21:30.0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作者:郭宗文[导读] 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期应用,不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更体现出生本理念,在融合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适用于现代教学。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本文主要阐述初中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合作、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入措施,最终优化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互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完成知识的学习,其主体是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期应用,不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更体现出生本理念,在融合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适用于现代教学。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偏重于传统 目前很多中学音乐教学模式更趋向于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讲解学生在听讲,所以教学效果很普通,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感也不高。另外,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背诵内容偏多,所以对英语中的单词和词组、句式等的记忆,给学生带来恐惧感,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是很合适。由于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坐下来听,多数知识是“左耳听右耳冒”,因而教学实效性一直不好。 2.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设置 语言作为国家文化的象征,所以历史背景深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英美文学知识,这将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在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现代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但是目前教学内容的设置多以教材为主,课外知识涉及的比较少,所以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完善。 3.忽视口语训练 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展示能力,所以学生掌握熟练的英语口语将会变得至关重要。口语训练的关键是从基础开始,现在很多初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把教学重点集中于词汇、知识点,忽略口语的练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所以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机会也随之减少,这将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将制约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上升。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 1.课堂内容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进入英语教学中,从教学导入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导入之前,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先和学生开展有机互动,让学生自己处于轻松的学习状态,运用简单的英语语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放松学习心态,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并且从中获得乐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例如,在学习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时,教师上课之前先用英语和学生互动,“Good morning,everyone!Do you like yellow?“同学们感觉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该颜色代表的水果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积极和教师互动,然后再导入主题,“I like yellow,and I like bananas!” 2.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同学之间的互动 素质教学,转变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让师生之间更好地融合,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的关键。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可以带动整体教学过程,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能够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且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更能方便沟通,部分学生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能够共同进步。另外,在分组过程中,考虑到小组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期实现教学的学习效果。比如,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对话,教师也要和学生充分的互动。该课本对话的主题是:詹妮和约翰去史密斯老师家去做客,当讨论到个人爱好的时候,需要对句型“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开展联系。练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生词,让学生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小组互相讨论、查阅资源,现实教学的进步,加大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3.创设情境,加大口语训练 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创设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第一可以为互动平台提供更多的空间,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大情境学习进程中,最终活跃课堂气氛,带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加大学生的应用口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预设一个学生过生日的场景,该学生为了庆祝生日想举行一个小的party,这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设定一个环节就是打电话邀请好友参加生日宴会,当生日宴会结束后,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分组,教师扮演被邀请人,但是要让学生用英语和教师沟通,真实情景的再现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可以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的学以致用。比如对话教学中的常用接听用语包括“This is Jenny speaking!Wait a moment!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些常用语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加大互动频率,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初中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知识的掌握理解,词汇量、固定搭配、口语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英语教学水平,需要教学中加入互动教学环节,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学习气氛,把互动导学式、小组合作、情境式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郭海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5(35). [2]邓觉晓.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6).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中学 342300)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135”互动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张新焕 我校的“135互动课堂”是充分了解和调查了当前的教育现状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感受幸福,让老师在课堂上变得轻松,让学生在课堂上乐意主动学习,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师与生的纵向关系,变成生生关系、生师关系,让课堂不再是40分钟的时间,让课堂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彻底变成学生的学知识的场所,而不再是老师教知识的场所。 “135幸福课堂”,既一案(导学案),三环(自学、互动、反馈),五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精讲点拔、训练评测)。五步又可以看做三个过程:自学(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精讲点拔)——反馈(训练评测)。 教师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出示课题、学习目标,简要说出注意点,语言要尽量帖近生活;给学生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新内容,要求把看书学生和完成学案分开,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对学生个别指导(自动探究);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内的相互沟通,对不懂的,不会的通过小组其他同学的解决(合作交流);小组内也解决不了的,把问题提交给老师,老师把问题交给全班,看能不能帮助解释、解决,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讲(展示质疑);其他学生也不能很好的解决的问题,最后由老师讲。老师讲解所用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十分钟,老师在课前应有一些预设,对一些易错、易混、易漏点,即使学生没有提出,也要做为重点讲解和强调(教师精讲);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和反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做完后让小组内先互相沟通,改正错误,相互点评,老师通过投影、多媒体展示答案,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题,再提出来,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讲解,用时十分钟左右(训练测评)。课堂开始的“学习目标”要贯穿始终。 这一课堂过程明确的体现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1、导学案在课堂的应用 导学案由一人主备,备课组讨论,印发给每个教师学生。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教学设计”由教师本人填写,其实是教师的个案。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 导学案同时也是课堂笔记和作业本,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始终。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不先讲。教师对每个学习环节的指导都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每部分知识先让学生自学,自己不会的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全班讨论。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能解决问题老师就绝不先讲,老师退到了最后一步。讨论时学生分组对面而坐,老师穿插在学生中间,启发引导激励解惑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是分组讨论,更多的是相互检测和帮助,对于个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首先相互帮助,能者为师,兵教兵,兵强兵。通过合作,学生的知识能力到提高。 3、展示质疑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只有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问题才由教师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龙阳镇小学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界定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基本涵 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课堂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课堂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互动课堂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课堂是新型的课程建构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三、实施目标

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程序

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程序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是农村学校,从2006年起,历经四个年头,开创了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我们在研究该学习课堂结构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以知识整合内化为目标的开放式课堂为模式。强调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协作探讨愉快和谐和彰显潜质的学习氛围,形成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综合实践和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自主学习的潜力;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建构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它是一种综合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二、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一)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小黑板上公示,我们称之为“学习导航” 。在目标定向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强化学习策略,提供学生达到知识迁移的背景材料(图象资料、方法提示、小黑板实践操作等等),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2)揭示目标,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运用自主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并能总结归纳出学习的具体要求,列出自学提纲,要注意学习达标要求的适度性,既要符合新课改和教材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目标定向环节中,学生活动体现在:(1)自主发现。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按照学习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选择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分析理解,把教师提供学习的背景资料,加以综合运用,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有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表现。(2)寻问探疑。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与要求,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问题,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 地发现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 合作探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师生互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反馈、不断掌握学习策略建构的过程。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并将自己学习的结果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并及时互补,营造一种有序、积极愉快、自由开放、和谐之美和思辨之美的课堂氛围。 在合作探讨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启发引导。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师巡回在小组研讨的学习过程中,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倾听、意味着相互建构。教师不仅要融入小组之间了解学生学习的信息,而且要对学生碰到疑难问题给予点拨引导,并启发提供理解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独立获得知识的结论,促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2)组织调控。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多元的,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情,反馈信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活泼、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对整个学习活动组织有序、安排合理、调控自如,对局部障碍想法排除,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在合作探讨环节中,学生活动体现在:(1)讨论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以自主合作学习为核心,将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贯穿整个学习时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思考问题,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和动口实践体 周大战* *[作者简介]周大战,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湖南永州425000) [摘 要]自主发现式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以小黑板为小组成果展示平台,以知识整合内化为 目标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分为目标定向、合作探讨、整合内化三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三大环节改学生围绕教师转为教师围绕小组转,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发现;目标定向;合作探讨;整合内化教学评论 9

高中英语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

高中英语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 应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因而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互动的,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发为基础的,交流互动教学利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力。到底怎样的交流互动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分析总结了课堂交流互动的有效性和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流;互动;意义;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高度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与提高的过程,没有互动与交流,就不存在教学相长。交流互动式高中英语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枯燥的操练变成了灵活活跃的应用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从而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交流互动英语教学的概念模式 交流互动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交际互动教学模式的直接理论依据是交际教学,它强

调语言的多种用途和学习外语的多种目的,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课堂组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讲授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反馈和双向互动的特点,学生甚至可能获得教师没有讲授的外部信息。 二、高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模式的意义 (1)交流互动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讲授占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代替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起主导作用,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讨论、运用三维一体,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相互启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交流互动式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整体上来讲,我国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教师只注重知识教学,教师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 5月 30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 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 21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 一词被频繁运用, 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 (2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的系统研究和成果,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1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2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3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 (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 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例。 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 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路,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互动式教学法的含义分析

互动式教学法的含义分析 互动式教学法的含义分析 关于互动式教学思想的论述最早可见诸《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这罩的教学相长实际上就是古代朴素的互动思想。对“互动"这一最基本最 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做深入探讨的乃是19世纪初的社会学家,而互动的概念 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明确提出来的。继齐美尔之后,美国社会学家 乔治·米德结合进化论与行为主义的研究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齐美尔的互动, 提出了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互动的理论,后人称之为符号互动论。互 动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比较成熟,为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进一 步完善创造了条件,也为互动理论进入教育领域提供了基础。

互动(Interaction)作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所拥有的界定是多种的。例如:“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 境下,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它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问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 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 互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 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 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n,“互动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交 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也包括个体与自我的互动过程”;乜,“互动也称相互作 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 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口1等。如果我们对这些界定 仔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尽管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这些概念

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解读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解读 一、“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新课程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点: 关注全体学生:人人学会才是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 关注学习方式多样化: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落实,实现学生未来终生发展。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三种利器:自主互动卡、互动点拨卡、互动竞争卡 二、“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激情导入——观察激情:视听观察、欣赏观察 兴趣激情:谈话激情、故事激情 想象激情:谜语激情、换位激情 ?自主探究——预习导航:预习提示帮助学生学会课前搜集、处理信息。 独立学习:自学提示给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学 会自学。 解决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会理解教材。 产生困惑: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深层次问题,学会质疑。 ?交流互动——生生互动:同桌互动,检查落实,学会知识。 小组互动,解决困惑,兵教兵,学会合作。 师生互动,点拨引导,学会探究。 ?巩固提升——双基训练:提供基础题组,研究问题点,构成知识链。 培优训练:提供选作题组,研究综合面,形成思考网。 ?拓展延伸——内容延伸:个性表达,深化理解 活动延伸:整合学科,提升素质 生活延伸:用于生活,发展思维 三、“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6-09-19T13:57:39.3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作者:高国芳[导读] 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山西省朔州市开发区实验中学036002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各国都把目光放在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上,知识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特别是创新教育的竞争。在未来社会,人的生存能力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而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关键,建立师生互动模式是基础。 关键词:互动模式主体地位创新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课堂教学的理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但是从理念的转变到策略的更新,直至操作层面的落实,绝对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需要技术的支撑,需要思路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们教师必须应对新课程,促使课堂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学堂”。作为年轻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灵活更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生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有了创新氛围,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创造的火炬就被点燃了。老师的作用在于点燃学生创造的火炬。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要鼓励发现;二要允许学生犯错;三要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学生,特别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再次,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意义,使学生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宽容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对科学求实的态度,从而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二、教学模式将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 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而新的教学模式注重语文语言训练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两者各有利弊,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是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有多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是最可取的一种,语文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在教改实验中产生了一种较有影响的具有综合性特质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师生互动模式的意义 首先,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可以参与教学过程,就会主动学习,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学多学少的事情。其次,师生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这样就需要老师多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再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陶冶情操。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真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集体依恋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集体的荣誉感,使整个集体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四、师生互动方式的实现 其一,教师在课堂上巧提问。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而应该将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紧扣大题,又有深一层的价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在回答中得到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越来越灵活,更富有创意,从而培养出时代的新人。其二,在教学中实行“学生老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真正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发现各方面还远不如教师,从而佩服教师,服从教师的正确管理,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课堂里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互动的氛围,却不多见教师巧妙的引导,看到了学生精彩的争辩、质疑,却少有听到教师打动心灵的讲授。从“学生老师”教学中,学生能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其三,教师应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快乐的课外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制作自己的传记、手抄报等,这样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实践型人才。总之,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当很好地去认识它、研究它,让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莉《理解品位与感悟》[J].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2]刘文明《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强师生互动》[J].读书文摘,2016,23。

浅析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电大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电大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07T17:41:52.5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6月总第122期供稿作者:朱会平[导读]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 ◆朱会平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737100 摘要:电大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倡导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实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作为一名电大教师,就要顺应改革潮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关键词: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个人与团队管理所谓“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交流、交往,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活动达到互动、互助、互促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升华思想。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比如在讲述《自我规划》时,我给出的主题就是“你的目标”,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师向学员抛出问题,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比如在讲述《自我认知》时,我用“你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怎样弥补自己的劣势”等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四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那么,构建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优选互动节点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教师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三“动”:一“动”教学热点;二“动”教学重点;三“动”教学疑点。 二、凸显学生主体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互动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互动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所以,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同时必须突出多边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抛绣球”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回答问题,也可点名回答。只有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使全体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注重互动过程 比如在讲述《沟通基础》这一章节时,让学生明白,“交流-互动”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师讲述了基本内容后,就可根据学生特点分为若干小组,创设一个议题形成多向交流的局面,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协调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尽可能地克服沟通障碍,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鼓励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加入讨论,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案例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关键的症结之处。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总结,就事论理、以小见大,提炼出知识点,即对讨论中出现的主要观点予以理论解释和升华。在交流互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这样既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让他们学会把握别人的观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真正体现出来,教与学的过程也才能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交流——互动”模式系统、有序、整体地内化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其系统构建和整体运作,将大大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有助于用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提高其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尤为明显。参考文献 [1]杨富云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1期。 [2]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5,(3)。 [3]李琛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2005年1月。 [4]曹绮萍综合性教学.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6。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及操作要求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及操作要求 胶南七中 庄桂乾 自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基本教学思想。教师应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实施这一模式。 1、 模式的主要环节具体操作要求 该模式的主要环节为: 自主学习 ———— 交流互动 ———— 练习反馈 (15分钟左右) (20分钟左右) (10分钟左右) 其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为: (1)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 ①学生在《导学案》学习目标提示及《导学案》里的详细导学提纲引导下独立学习教材,独立解答问题。 ②知识结构归纳梳理,开始教师可用填空形式提示,学生熟练后自主归纳。 ③整理疑难 编写导学案时可留白让学生整理 (2)交流互动(20分钟左右) ① 4人小组内交流(10分钟左右): a 、交流展示对导学提纲问题的理解及困惑点 b 、交流自己归纳的知识体系及提出的疑问 (组长主持,逐个发言讨论解答困惑与疑问,不能解答的问题做记录,以备班内交流,教师要巡回小组进行指导) ② 班内交流(10分钟左右): a 、交流展示对导学提纲的问题的理解,教师可提问重难a 、学案问题中的疑难; b 、自主提出的疑难。

点问题(或板演)等以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注重中后学生) b、交流小组内不能解答的疑问。全班不能解答的疑问,教师引导,交流、点拨、启发、解答(师生互动) c、展示点评学生归纳的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③互动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得与失,特别是提炼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重视对学法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 (3)练习反馈(10分钟左右)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出示练习题或检测题(可以使用投影教辅资料等)学生练习,反馈矫正,对出现的问题调整措施落实。 2、操作注意的问题 (1)导学案编写重点是将要讲的(或学生要学的)内容以问题(或理解性习题等)形式编好详细的导学提纲,包括学法指导 (2)精心设计好练习检测题 (3)课后作业注意巩固与拓展(或阶段复习时注意拓展提高训练) (4)始终注重对学生(小组或个体)的学习评价,可在课的最后集中评价,亦可在过程中评价,以鼓励、激励为主,尤其注重中后学生 (5)模式给出的三个环节不可缺失,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需要调整每环节的时间段,亦可加一些小环节,如课堂开头的小检测等。但基本思想不能变,不得以讲为主,教师的讲总计不得超过15分钟。(一堂课的三个环节亦可根据教学内容扩展到专门的三节不同课型的课,即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和训练反馈课)

浅谈初中政治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政治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政治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适时地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互动式教学课堂教学 互动式教学即将教学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活动的一个互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形成一种学习的个体与教学之间的互动。这样就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对于受教育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教学没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互动式教学是当前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适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做到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教师导入,情境触动 政治课相比其他学科还是较为抽象枯燥的,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能够经常性运用一些直观方式辅助设计课堂探究,让政治课堂互动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

生学。”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介绍情境,恰到好处的触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图表、音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注意展示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选取较热的时政新闻,也可是实际生活事例事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和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2,情境导入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评讲、表演等,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3,制造悬念式。利用层层设问方式,在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一环扣一环的设置相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案例教学法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较强,所以说,教师就不应该空洞、单调无味地复述课本内容,应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实例,引导学生一起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而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对社会负责》这一节课中,一位教师就选择了陈光标的事例,用一个短片对他的事迹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他。然后开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为

浅谈“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师生之间的教学方式也从教师主导变到了学生主导,即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辅导指引的作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在此,我将这种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方式称为“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教学、自主、主动、互动。 第一章什么是“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简历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活动程序,“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创设一种“学习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情境或途径,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导学型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学目的上,强调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智力与能力发展的统一;教学方法上,既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方法;教学环节上,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统一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形式上,注重采取个人自学、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法,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关系上,平等、和谐、共同参与,教学相长。七其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明主氛围,从而完善主体人格,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它集中体现了“独立、主动、互动、创造、合作”这些基本要素。 “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思想,主要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为主题,教为主导为基本特点以互动生成、异步推进为基本途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章“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 本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突出教师“启导”和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运用时,有以下两点操作要求: 1.从教师主导看: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境、启发、导拨、调控”四个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启导”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尝试与探索之中取得成功。 对教师来说,我认为关键要把好四个度: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龙阳镇小学“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界定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基本内涵

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课堂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课堂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互动课堂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课堂是新型的课程建构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三、实施目标 1.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 2.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以前的教师运用不当的接受式教学的 “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等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霸权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