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素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提取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提取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辣椒色素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辣椒色素提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评估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椒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成熟的干燥红辣椒- 丙酮、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 水浴锅- 索氏提取器- 烘箱- 离心机- pH计- 色谱仪2. 仪器:- 分析天平- 超声波清洗器- 移液器- 滤纸- 烧杯- 试管三、实验方法1. 红辣椒预处理:将红辣椒去蒂、去籽,然后粉碎成粉末状。

2. 提取方法:- 方法一:丙酮提取法1. 称取一定量的辣椒粉末,加入适量的丙酮,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在90℃下进行提取。

3. 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 方法二:正己烷提取法1. 称取一定量的辣椒粉末,加入适量的正己烷,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在90℃下进行提取。

3. 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3. 精制过程:- 将提取得到的辣椒红粗产品用一定量的丙酮进行溶解。

- 将溶液在90℃、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浓缩,同时回收丙酮。

- 使用pH计监测溶液pH值,调节至中性。

- 将中性溶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4. 色素含量测定:- 使用色谱仪对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进行含量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丙酮提取法:- 提取率:根据辣椒红粗产品重量与提取液重量之比计算,提取率约为15%。

- 纯度: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纯度较高,颜色鲜艳。

2. 正己烷提取法:- 提取率:根据辣椒红粗产品重量与提取液重量之比计算,提取率约为12%。

- 纯度: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纯度较高,颜色鲜艳。

3. 精制过程:- 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辣椒色素的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颜色更加鲜艳。

4. 色素含量测定:- 使用色谱仪对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辣椒色素含量较高。

五、实验结论1. 丙酮和正己烷均可作为辣椒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中丙酮提取率更高。

辣椒产品的检测方法 指标 标准及单位换算

辣椒产品的检测方法 指标 标准及单位换算
1% E1 cm xxxnm =
Af 1 × m 100
……………(1)
式中: A——实测样品的吸光度; f——稀释倍数; m——样品质量(g); xxx—待测天然色素最大吸收峰值处的波长, 比如辣椒红的最 高吸收峰为 460nm。
食品级辣椒红自控质量指标
项 外观 味觉 色价 色调 辣椒素% 沉淀物% 1% 460nm E1cm ≥ ≥ ≤ ≤ 目 合格品 流动性良好不得有胶粒沉淀出现 不得有苦味酸味等异味 10.0 0.950 0.001 2.0
辣椒红色价换算标准
辣 椒 红 色 素 颜 色 的 深 浅 主 要 依 据 色 价 (Color Value Units) 即
!% 460nm 处的吸光值,以及色调(Color ratio) (470nm/455nm 吸光 E!"#
比)来进行量度。也可采用美国香料贸易协会标准(ASTA)及国际 色价标准 ICU(International color units) 。三者之间的互算为:色价 E=150 相当于 100000ICU;1000ASTA 相当于 4000ICU。目前 ASTA 标准已被全世界 19 个著名实验室所采用和承认 (这 19 个实验室分属 于私人、组织、政府) 。 在实际国际贸易中一般使用 ICU 作为计价单位, ASTS 已经很少 有人使用。
红辣素成品自控指标
项 外观 目 合格品 流动性良好不得有胶粒 沉淀出现 色价 色调 沉淀物% 辣椒素% 已烷残留量 mg/kg 1% 460nm E1cm ≥ ≥ ≤ ≥ ≤ 20.0 0.950 2.0 0.1 25.0 40 3 30 1.0
总有机溶剂残留量 (以正己烷计) mg/kg 砷(以 As 计) ,mg/kg 重金属(以 Pb 计) ,mg/kg 灰分% ≤ ≤ ≤ ≤

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本实验是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从红辣椒中萃取 出色素,经浓缩后用薄层色谱法作初步分析,再用 柱色谱法分离第一个色带(什么色?)。
主要试剂的物化常数
二氯甲烷 石油醚 硅胶G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主要仪器
色谱柱、薄层板(2块)、 整套回馏装置用仪器、过滤用仪器等
本实验要求必画的装置图
柱色谱洗脱装置 薄层板展开装置 回馏提取装置等
实验操作步骤
1、制板:
2、色素的萃取和浓缩: 将 干 的 红 辣 椒 剪 碎 研 细 , 称 取 1.0g , 置 于
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和1粒沸石, 水浴加热回流20min。冷至室温后过滤。将滤液浓 缩至剩约1mL,即为混合色素的浓缩液。
3、柱色谱分离:
4、柱效和色带的薄层检测 取1块已活化好的硅胶薄层板,画好起始线,
用平口毛细管点样。每块板上点两个样,一个是 混合物的,一个是洗脱出来的色带。用1:3的石 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液作展开剂,比较Rf 值,指 出色带为何物?观察色带样点展开后是否有新的 斑点产生,推估柱层析是否达到预期分离效果。 将此板的真实情况画在报告纸上。
注意
1、用过的洗脱液统一回收,不准倒入水池
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复习色谱法基本原理 2、巩固薄层色谱、柱色谱的规范操作 3、学习并掌握湿法装柱的要点
实验原理
1、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薄层色谱、柱色谱的含义 3、红辣椒中主要色素的结构式及名称
红辣椒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 红色的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玉 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色的色素则是β-胡罗卜 素。它们都属于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从结构上看 则都属于四萜类化合物。
2、色谱柱中的硅胶要清理干净,统一倒在 垃圾桶中 3、浓缩的混合样留少许做对比用

辣椒红色素色价与含量的关系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辣椒红色素色价与含量的关系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辣椒红色素色价与含量的关系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作者:陈洁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 为辣椒红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考察了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与色价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和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茶多酚、天然V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TBHQ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 辣椒红色素色价和辣椒红素含量相关性很好。

温度超过80 ℃对辣椒红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避光条件下辣椒红较稳定,强光条件下极不稳定;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改善其不稳定性,延缓褪色,且没食子酸和TBHQ的效果显著。

[结论] 没食子酸为抗氧化剂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色价;稳定性;天然抗氧化剂;化学合成抗氧化剂中图分类号S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016-03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apsicum red pigment.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he capsicum red pigment and the color value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the stability of capsanthin pigment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natural antioxidant such as gallic acid,rosemary acid, tea polyphenol, VC and chemical synthesis of antioxidant such as BHT, TBHQ on the stability of capsanthin pigment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correlation of the color valu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apsicum red pigment was very good. The temperature over 80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capsanthin. Capsicum red pigment under thecondition of avoiding light was stable. Capsicum red pigment under ligh ting condition wasn’t stable. Adding antioxidants could improve its instability, and the effects of gallic acid and TBHQ were remarkable. [Conclusion] Gallic acid was the best choice of antioxidants.Key wordsCapsicum red pigment; Color value; Stability; Natural antioxidant; Chemical synthetic antioxidant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可食用红色素,属叶黄素类共扼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Capsanthin,约50%)和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约8.3%),有辣椒香气或无味,颜色为深红、胭红、橙红色,性状为黏稠液体、膏状或针状晶体。

[精华]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精华]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实验二十一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目的]学习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红辣椒中含有多种色素,已知的有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它们都属于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从结构上说都属于四萜化合物。

其中辣椒红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辣椒显深红色的主要因素。

辣椒玉红素可能也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

本实验是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从红辣椒中只萃取出色素,经浓缩后用薄层层析法作初步分析,再用柱层析法分离出红色素,用红外光谱鉴定并测定其紫外吸收。

[课前预习]简单回流、柱色谱、薄层色谱[实验步骤]1.色素的萃取和浓缩将干的红辣椒剪碎研细,称取1 g,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二氯甲烷和两三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20分钟。

冷至室温后抽滤。

将所得滤液用水浴加热蒸馏浓缩至剩约1 mL残液,即为混合色素的浓缩液。

2.薄层层析分析用实验15中所述方法铺制CMC硅胶薄层板(2.5 cm×7.5 cm)六块,晾干并活化后取出一块,用平口毛细管汲取前面制得的混合色素浓缩液点样,用1体积石油醚(30~60 ℃)与3体积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作展开剂[1],展开后记录各斑点的大小、颜色并计算其R f值。

已知R f值最大的三个斑点是辣椒红的脂肪酸酯、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试根据它们的结构分别指出这三个斑点的归属。

3.柱层析分离选用内径1 cm,长约20 cm的层析柱,按照实验3中记述的方法,用硅胶10 g (100~200目)在二氯甲烷中装柱。

柱装好后用滴管汲取混合色素的浓缩液[2],仍按照实验13中的方法将混合加入柱顶。

小心冲洗内壁后改用体积比为3:8的石油醚(30~60 ℃)-二氯甲烷混合液淋洗[3],用不同的接收瓶分别接收先流出柱子的三个色带。

当第三个色带完全流出后停止淋洗。

4.柱效和色带的薄层检测取三块硅胶薄层板,划好起始线,用不同的平口毛细管点样[4]。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皮及其制品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脱辣椒素等工艺制成的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辣椒红素:C40H56O3辣椒玉红素:C40H56O42.2 结构式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2.3 相对分子质量辣椒红素:584.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辣椒玉红素:600.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 10783—201X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录A 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配制。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溶解性溶于乙醇,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水,不溶于甘油。

A.2.2 显色反应在1滴试样中加2~3滴三氯甲烷和1滴硫酸,应呈现暗蓝色。

A.2.3 最大吸收峰样品溶解在正己烷中,在约47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

A.3 吸光度的测定 A.3.1 试剂和材料丙酮。

A.3.2 仪器和设备A.3.2.1 分光光度计,附1 cm 比色皿。

A.3.3 分析步骤准确称取0.1g 试样(精确至0.000 2g ),用丙酮稀释于100mL 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mL ,稀释至100 mL ,用分光光度计在460nm 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cm 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注:被测比色液的吸光度范围宜控制在A=0.30~0.70范围内。

A.3.4 结果计算吸光度nm E cm 460%11按公式(A.1)计算:1001460%11⨯⨯=m f A nm E cm ………………………………(A.1) 式中:A ——实测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f ——稀释倍数;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

辣椒红检测程序

辣椒红检测程序

1.1.5 测定吸光度时同时测定标准液,测定值跟标准液相比误差在±0.005 之间
时出结果,如果测定标准液超出±0.005 可暂时不出结果,需查明原因再
测。
1.1.6 注意:
1).容量瓶的瓶号要标清并写清各样品对应瓶号,一般情况下大号对应大号、小 号对应小号;
2).校比色皿时需颠倒较零;
3).检测多波长时需基线校正;
2
2
灰分%

1.0
1.0
2.饲料级辣椒红 项目
外观
味觉
色价 E11c%m460nm

辣椒素 %

丙酮不溶物 %

挥发份 %

优级品
合格品
流动性良好不得有胶粒沉淀出现
不得有苦味酸味等异味
10.0
10.0
0.10 1.5 1.0
0.15 2.0 1.5
3.超临界辣椒红 项目
优级品
合格品
外观
深红色油状液体,流动性良好 深红色粘稠液体,有流动性
取 100ml 烧杯一只,滴入辣椒红色素一滴,加丙酮溶剂适量,溶解稳定后用 分光光度计分别于 470mm 和 454mm 处测吸光度 A470 和 A454(吸光度须在 0.300-0.700 之间)。
2.3 色调 CR=A470/A454 2.4 平行检测三次以上,相对偏差超过 2‰的值舍去后求其余值的算术平均值为 最终结果。 3.溶残 3.1 将一定理论值的标准样于 50 度水浴条件下放置 40±5min,在气相色谱上测 其峰面积。
六. 样品应区分轻重缓急:一般情况下过程样品比较急,出入库成品
检测一般应按送样顺序检测,如有特殊情况由调度员安排,报告 须符合《检验时限》,不得延误。 七.辣椒红检测指标表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实验目的1. 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2. 学习薄层层析法和柱层析法及应用3. 掌握提取、分离、鉴定天然化合物的方法 产品介绍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色素(简称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酯等。

辣椒红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混合物,为深红色油状液体。

辣椒红是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其化学组成为呈深红色的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

呈黄色的色素则是β-胡萝卜素,化学结构:H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OHCH 3CH 3H 3C辣椒红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 OCO RCO R辣椒红的脂肪酸酯(R=3个或更多碳的链)另一个具有稍大R f 值的较小红色斑点,可能是由辣椒玉红素的脂肪酸酯组成。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β-胡萝卜素 实验原理:色谱法是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

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流动的混合物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依据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依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下面着重介绍柱色谱与薄层色谱: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色谱用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组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辣椒红色素的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辣椒红色素一般是用溶剂从辣椒属植物的果实提取后除去辣椒素制得的。它作为一种食品着色剂,应用十分广泛,现常常采用溶剂萃取法、脂酶-油溶剂-分子蒸馏法、酯交换反应一容积法、超临界萃取等方法来提取辣椒红素。目前,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提取;应用

The nature of capsanth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LI Jing 3rd Clas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apsanthin from the fruit of the genus Capsicum extraction solvent obtained after the removal of capsaicin. As a food coloring agent, widely used, are often alkali treatment -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lipase - Oil solvent -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ransesterification product of a melting method,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extract Capsanthin . Currently,its market prospects at home and abroad is very good. Key words:capsanthin;extraction;application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引言:辣椒红色素,存在于成熟的红辣椒中的四萜类红色色素,是类胡萝卜素类色素的一种。辣椒红色素颜色鲜艳,色价值高,着色能力很强,有很好的保色效果【1】,不但广泛应用在水产品、肉制品、果蔬沙拉、糕点类、罐头、饮料等各种食品的着色,也可以有效延长食品货架期,具极高的安全性。辣椒红素具有营养保健的作用,科学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辐射等各种功能。目前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前景。

1来源及其性质: 1.1来源 辣椒红色素在被提取前,存在于辣椒果实完整的细胞组织中,在细胞膜以及细胞内某些物质的保护下一并形成脂类物质,当其被提取出来后,失去了细胞膜等结构的生物保护作用,有氧条件下辣椒红色素便发生氧化反应,且外界因素加快其氧化分解而使其褪色。辣椒中的辣味素与辣椒红素的含量常常因辣椒的品种、产地、采收时期以及干燥条件等不同而存在差别。目前以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为主的混合物质即被我们称之为辣椒红色素【2】。 1.2结构 辣椒红素的结构式:

1.3性质 1.3.1理化性质:辣椒红色素属于四萜类衍生物,红片状结晶体,熔点201℃,存在于干红椒之中。它是水溶性极差,对热较为稳定的天然色素;钾、钙、镁、锌等金属离子对其没有影响,适宜与这些添加剂一起使用, 铜离子、亚铁离子对其有显著影响,使用时需避免影响。由于该色素耐光性很差,所以应放置阴凉处,避光贮存【3】。又因为其着色能力强,色调因浓度而异,呈现浅黄至橙红色。一般情况下由成熟红辣椒干经粉碎后,用乙醇、丙醇、异丙醇等溶剂提取、精制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得到。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可得到具光泽的深红色结晶物【4】。可用于冷饮品、糖果、糕点、熟肉制品、酱料、人造蟹肉等多种食品。 1.3.2功能特性:作为抗氧化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5】:辣椒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氧化作用与慢性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都有不可隔断的联系。各种实验表明,许多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癌症的功能【6】,某些喜好辣的民族,比如东南亚和印度,癌症患者的数量比西方的国家明显偏少。抗氧化剂能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为有害的脂类物质,因此蔬菜中含有的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能够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2辣椒红素的提取方法: 2.1有机溶剂萃取法: 工艺流程:干辣椒粉→回流→过滤→溶剂回收→上硅胶柱→柱层析→辣椒红素的收集→浓缩干燥→称量 通常采用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作为萃取溶剂。有研究表明,提取率最高的为乙酸乙酯,(0.2285%);提取率较低的是70%乙醇(0.2190%)【7】。 2.2油溶剂-分子蒸馏法【8】: 在500mI的水中加入1kg适当色值的辣椒油树脂和12g脂酶,在4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2h,随后90℃加热1h杀灭酶的活性;静置一夜,分离出油层,然后用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的物质,含油色素965g;向其中加100g精制橄榄油,离心式薄膜分子蒸馏法分子蒸馏,蒸馏出呈味成分与脂肪酸,得到一定量基本无异味的色素【9】。 2.3酯交换反应一容积法【10】: 将40g金属钠放入3L甲醇中,然后加入1.5kg辣椒油树脂,回流3h来进行酯交换反应。蒸馏出过量甲醇,将残留物倒进5L的温水,调pH值至4~6。静置分层后弃去水层,向油层加己烷7.5L,便析出色素,过滤后得到辣椒红色素。 2.4新型技术—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色素的油状特性使得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辣椒色素产品有较高溶剂残留,采用一般的洗脱剂方法产品难以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最新标准,极大影响了辣椒红色素的实用及出口创汇。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其关键点是要分析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和随各种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用比临界温度、临界压力高的CO2流体作为溶解媒介的萃取过程【11】。临界点附近的流体不但对物质具很高的溶解能力,且物质的溶解度因体系的压力或温度的变化受到影响,使得通过调节体系压力或温度即可选择性地萃取分离不同的物质。超临界技术的工艺简单,能耗量低,萃取溶剂无毒性、容易回收,所得产品具纯度高,残留符合要求【12】。

3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1作为着色剂使用: 在辣椒红色素使用于果冻、饮料、酱油和糖等食品时,一方面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使人体内类胡萝卜素类得化合物含量增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辣椒红色素的使用特点是:性质较稳定,着色比较均匀,光亮度很好、颜色明快鲜艳,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是在酱油等深色的食品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13】 。 有从事于辣椒红色素在食品中的上色效果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食品放置3个月后,表面无漂浮物质或者分层等异常现象出现,烹调鱼的汤汁呈红色【14】。

除我国外,日本也研究出辣椒红色素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还有优良的着色效果,制作提取很便捷【15】,非常贴切的迎合了现在市场上添加剂、强化剂等归于天然化的需求。 3.2 作为保健因子使用: 辣椒红色素中含有β-胡萝卜素,这种成分对人体中一种有害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有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可破坏血管壁上的细胞结构,加快血栓形成,因此对防止以及治疗动脉硬化和它的恶性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效果【16】。

于此同时,对于体内低浓度胡箩卜素及低VA的人群来说,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正常浓度的人群要高出一倍。因此,许多喜欢辣味食物的民族,如东南亚和印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度等国家的人群,癌症罹患的概率都比西方各国家显著偏少。 辣椒红色素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还体现在,辣椒红色素辣椒中取得,是一种香辛料。印度的研究者对各种香辛料进行了详细地比较,研究中探索了黑胡椒、咖喱、红辣椒、姜黄素等多种香辛料防辐射的保护功能,最终发现辣椒红色素的防辐射的功效最显著。

4总结: 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富含多功能营养价值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食品加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近几年的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国内企业应把着重点放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研制辣椒红素在内的各种辣椒深加工的前沿产品,并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争取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必将占有一席之地【17】。

参考文献: [1]李玉红.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J].天津化工,1997,21-22 [2]高文涛.从辣椒中提取辣味剂和色素的研究[J].化工时刊,1995,(3):25-26 [3]张世文, 姜洪杰, 姚祖风.关于辣椒红色素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6): 48-52 [4]李艳梅,王水泉,李春生.辣椒红色素的性质及其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9,(2):52-53 [5]钟建华,孙成东,陈家威.辣椒红色素的粗提取[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4(2):164-166 [6]马英,田凯,肖玉川等.辣椒色素最新制法的研究[J].河北化工,1992,(1):8-10 [7]史兰香,赵全海,冯美卿等.辣椒红色素的应用及提取工艺评述[J].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8,19(2):77-79 [8]徐坤, 马嫄, 谷绒, 孟晓.辣椒红素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调味品,2009,34(1):89-91 [9]关云山.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和脱除辣素的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 2003( 3) : 12-31 [10]刘蓉, 刘志敏. 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研究[J]. 上海蔬菜, 2006( 3) : 902-921 [11]夏邦旗,超临界CO2萃取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J].西部粮油科技,1997,22(1):28-30 [12] KOBAYASHI A,OSAKA T,NAMBA Y,et a1. Capsaicin activates heatloss and heat production simultaneously and independently inrats [J]. Am J Physiol ,1998 ,275 :92 - 98. [13]丁筑红,谭书明,张汝练,等.辣椒籽提取物对水分散性辣椒红素的抗氧化作用[J]. 食品科技,2004(12) :49 - 52. [14]彭书练,丁芳林.辣椒中的几种功能成分及其应用[J].辣椒杂志[J],2008(1):2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