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麦琪的礼物》教学为例

合集下载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教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技能,更是每一位学习者必备的基本功。

英语教学除了注重语法准确性外,更应关注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让学生经历有趣的文学体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以READ教学模式为基础的“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故本文试图循序渐进地介绍READ教学模式,并引入“英语文学体验阅读”的建构性研究,分析其教学效果,最终提出对其的建议。

首先,我们将就READ教学模式作一简要介绍。

READ教学模式由教育家莎莎贝尔蒙特研发,是一种把书籍阅读教学和文学活动整合到一起的方式。

通过五步骤:识图,提问,预测,读,评价,把以书籍阅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变成一种实际的,学生活动导向的小组活动,以实现更完整的教学目标。

由此,READ教学模式即将文学教学和书籍阅读教学相结合,实现多维文本类型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接着讨论“英语文学体验阅读”的建构性研究。

本研究以READ教学模式为基础,以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课堂实验的方式,分别进行了前期调查和后期测试,探讨英语阅读的学习状况。

结果显示,“英语文学体验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其中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

最后,我们对“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提出一定的建议。

首先,在READ教学模式的文本准备和活动安排上应加以改进,使结构更加完整,更具应用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多注重交流和沟通,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最后,还应加强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系统的评估,以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本文针对READ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从而深入探讨了“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今后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改善学生的分数。

《麦琪的礼物》阅读原文

《麦琪的礼物》阅读原文

《麦琪的礼物》阅读原文《麦琪的礼物》是一篇由O. Henry所著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05年。

作者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情节巧妙地描绘了一个关于友情、牺牲和爱的故事。

小说中,女主角麦琪的纯真和无私感动了许多读者,被誉为经典之作。

故事背景设定在圣诞节前夕,一个寂寞的年轻人吉姆·德拉莫尼德(Jim Dillingham Young)和他的妻子麦琪(Della)都希望能够给对方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

但是,他们的生活非常拮据,几乎没有钱可以花费。

在此背景下,小说开始为读者展开。

吉姆和麦琪明白彼此的处境,因而放弃了互相对换礼物的想法,而选择了牺牲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为对方带来惊喜和喜悦。

麦琪剪去了她长长的金发,卖给一位专门收购此类商品的发夹商人,换得一些现金。

她用这些钱为吉姆购买了一只漂亮的表带。

而吉姆也用同样的方式,以牺牲自己的大爱——一块家族传承下来的金表——来买了一件能够让麦琪更美的发夹。

但此时,他们意外地发现自己为了对方的礼物而放弃自己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尽管两人惊喜不已,但他们却感到无所适从。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之间,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关注的。

人们不必为了追求昂贵的礼物或是高级的面子而破费,而是应该用心去选择和创造一些简单而有心意的东西,让对方感到满足和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友谊和爱的表达。

此外,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展现了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与其他作品相比,本篇小说在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就形式而言,小说以简短、简洁、幽默的语言形式,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最后一个章节,将故事高潮得以集中表现和简练呈现。

就艺术手法而言,本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情节巧妙,令人意想不到,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创意。

尤其是小说人物的塑造,描写得真实、生动,人物的性格、言谈举止、情感表达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体验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进行探析,探讨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

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意境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首先,构建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氛围中。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小型的文学作品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亲身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情境的构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

其次,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在体验式阅读中,学生应该被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另外,通过情感引导。

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而情感正是体验式阅读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影像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最后,通过艺术创作。

体验式阅读不仅可以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的体验,还可以是学生主动地进行艺术创作的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艺术活动,例如文学作品小剧场演出、文学作品配乐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当学生对于阅读感到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主动去了解和探索文学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麦琪的礼物》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麦琪的礼物》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麦琪的礼物》说课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麦琪的礼物》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选自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集《四百万》。

本文通过讲述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扬了主人公善良、勤劳、节俭的美德,展示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结构,了解作者运用悬念、抑扬顿挫等手法的作用;(3)品味文章语言,领会作者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主人公善良、勤劳、节俭的美德;(2)认识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关注社会问题;(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领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课文内容;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贫富差距;b. 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c.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礼物?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分析课文a. 分析主人公德拉和杰姆的经济困境;b. 探讨他们为对方准备礼物的动机;c.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悬念、抑扬顿挫等手法的作用。

4. 品味语言a.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分享感受;b. 分析作者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c. 讨论课文的含义。

5. 总结拓展a. 引导学生思考礼物背后的意义;b. 认识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关注社会问题;c. 作业布置:以“我心中的礼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

中学英语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模式探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增加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倦和固定思维的情况。

一种体验式阅读模式被提出,以期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果。

体验式阅读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缺乏主动性。

而体验式阅读模式则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前,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体验式阅读模式注重情感的体验和共鸣。

文学作品往往富有情感,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体验式阅读模式中,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相融合。

在阅读一篇感人的故事时,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片段、演绎情节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故事的主旨和意义。

体验式阅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依赖于讲解和笔记,并且缺乏足够的情感和互动。

而体验式阅读模式则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在阅读一篇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相关的历史遗址进行参观和探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寓意。

《麦琪的礼物》课文讲解

《麦琪的礼物》课文讲解

《麦琪的礼物》课文讲解《麦琪的礼物》课文讲解《麦琪的礼物》课文讲解一、以情导入,激趣积累。

(以生活,以情入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听这又是什么?(课件中出现玫瑰,出现歌声“你是风儿,我是沙。

”)(看着这象征着纯洁爱情的玫瑰,听着这爱如潮水的浪漫情调,我们来搞一个关于爱的比赛。

你们两组,老师一组,同时写关于有爱的词语,或修辞爱的词语,或关于爱的歌曲。

多者为胜,胜者可要求负者唱一支关于爱的歌,或呤诵一首关于爱的诗。

)(在代洪波老师的提醒下,我改为另一种方式导入,即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切,从而让学生易于理解,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但由于我上课前在李吉红老师的提醒下又删除了我讲故事一项,从而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时间更短,控制在3——4分钟左右)(前段为预先设计,未曾考虑到外出借班上课学生实际,因而在第一次校内预上中由代洪波老师的建议,改成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从而让学生亲切,有话可说,有事可讲,有趣可激。

)大家都看过电视,一定熟悉一则广告,“今年爹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送礼是中国人的习俗,在农村,二两糖,一瓶酒,表达的是亲朋之情,于你们,一张贺卡,一个笔记本,表达的是同窗之谊。

你们也一定收到或送过那饱含浓浓深情的礼。

(广告词的出现让教室内的教师露出了笑容,在课前,我明显的感受到老师对我的课的期望很高,是带着一种欣赏,祝贺的神情与语气的,如一老师说:许其林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但有一丝遗憾,呆会就看你的呢,我的课是第四节,课后老师们都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知道,刚才我的表演没让他们太失望,同时又听到不少的赞美之言,‘成长得真快’,你真行,只有我深深知道,我的课其实只是一种尝试,只是将我看了几本书后的初浅认识溶入到我教学中去,当我第一次在片区上课时,我拼着命去看书,我说我要用新的理念去上课,哪怕是失败,我也有过一次尝试,我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想在理念上玩玩才可能取胜。

其时,是想得多么的简单,上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天职,培养学生,以学生为本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共同的交流语言,它也是许多学校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

因此,对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概述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是指以英语文学作品为载体,通过体验、阅读和思考三个环节来学习英语文学。

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来激发兴趣,提高英语文学知识水平。

首先,进行体验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英文磁带,结合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实感受英文情景,以进行英文体验教学;之后,进行阅读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语言特征,并在对话中运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后,进行思考环节,通过对语言功能、文体特点、文章构成等语言知识的联系与解析,使学生形成解决思维模式和英语文体思维模式,以实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的优势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实践意识,把学习英语文学变得有趣。

它强调英语学习应以体验为主,而不是形式化的学习。

因此,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文学知识和技能,使学习者受益匪浅。

首先,它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参与,强调体验英语。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英语文学作品中获取真实地道的英语文学信息,熟悉英语文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讨论既拓宽视野又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英语文学的学习。

最后,它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注重在情景中学习和思考,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它着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综合利用英语文学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实践。

三、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实施步骤1.活阶段: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如图片、录音、录像等),引入话题,调动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情绪,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体验活动。

如何应用“读后续写”促进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以“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为例

如何应用“读后续写”促进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以“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为例

教学步骤:
1、阅读文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The Gift of the Magi》。教师可 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背景、人物和情节,例如:“谁是小说的主 人公?”“他们为了买什么礼物而卖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等等。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小说的主题、风格和语言特点。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例如:“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哪 些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等等。
如何应用“读后续写”促进英 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以“英美
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为例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读后续写的理论 基础
03
三、读后续写在教学 中的应用
04 四、教学案例分析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是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英美 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传统 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注重文本的解读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近年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语言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其中,“读 后续写”
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对“文学史选读”模式的批判和终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和认识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通过以上步骤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文学史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 点。文学作品也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 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最终,希望本次演 示的论述能够为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列举史实后,我们需要对不同阶段的文学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我 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文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过程。例如,通过比较古典时期和 中世纪的作品,可以发现古希腊文化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而中世纪文化则强 调神权和禁欲主义。同样,通过比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可以发现现 代主义注重理性和客观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8No.10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在注重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是语言创造性的运用和体现,富有深厚的教育意义。

文学文本能够给外语学习者提供语言的原型以及对话式意义协商的机会。

文学阅读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功能。

英语文学阅读是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拓展与补充。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

文学体验阅读READ(Reading,Exploring,Assessing,Developing)模式体现了了“在文学作品的探讨中融入人文教育”“在文学作品的赏读中发展语言能力”和“在文学作品的研读中发展高阶思维”等基本内涵(戴军熔2015),拓宽了英语阅读和教育的范围,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以文学作品《麦琪的礼物》教学为例,探究如何运用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思维力。

一、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的内涵及要素READ模式是黄远振、兰春寿等(2014)提出的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模式。

READ模式由Reading (阅读),Exploring(探究),Assessing(评价),De-veloping(发展)4个要素组成。

阅读包含朗读、默读、研读3种读的形态,探究包括思索、分享、讨论3种活动形式,评价采用自评、他评、互评3种评估方式,发展指向促读、促写、促思三维拓展目标。

从学的角度来看,4要素相互交织、层层推进、循环发展、螺旋上升,构成“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圈”(见下图):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麦琪的礼物》教学为例王碧文徐笑梅【摘要】概述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的内涵及要素。

以《麦琪的礼物》的教学为例,分“导读—共读”“互动—产出”“引导—推动”和“反思—超越”四个模块探究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能力、表达力,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英语文学阅读;READ教学模式;理解力;思考力;表达力从教的角度来看,READ模式可分解成“导读—共读”“互动—产出”“引导—推动”和“反思—超越”4个教学模块。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本文以一堂文学体验课为例,介绍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反思该教学模式对推广文学阅读课常态化的启示。

(一)课例背景本课例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第四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英语文学阅读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编号:Z431)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READ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本堂课是福建省厦门市专家型培养对象市级展示课,授课时间为45分钟,由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集美分校(厦门市灌口中学)英语教师王碧文执教,指导老师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徐笑梅。

(二)教学内容《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贫穷的德拉和杰姆彼此深爱对方,为了在圣诞节给对方买礼物,他们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卖掉,结果买来的礼物却没有了意义,因为与这相匹配的宝贵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小说告诉读者,虽然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但礼物却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爱是付出,不是索取”的内涵。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文科高二年级学生,授课形式是借班上课。

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习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很少主动思考、学习。

基于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计划逐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课堂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其在与小组同伴的合作下,学会欣赏、感悟美文,提高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圈Vol.18No.10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利用文学阅读“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黄远振2013)引导学生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文本结构脉络、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感受、体味所读文本的内容、形式、情感及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评价、谈论阅读感受,将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五)教学过程1.“导读—共读”学习模块课前,笔者引导学生对该小说进行自主阅读,了解小说人物、写作手法等,并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主要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分享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活动1:Reading for information(要求学生阅读小说,提取关键信息)Five elements of a novel(小说的五要素)Time:the day before Christmas/Christmas EvePlace:the couple’s homePersons:Della,Jim———a coupleEvent:a couple wanted to surprise each other with a beautiful Christmas giftEnding:They both sold their valuable things for the gift to the other but both of the gifts had no use any longer.【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小说的五要素,理解文本的结构脉络、主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活动2:Reading and appreciating笔者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at a grey cat walking along a grey fence in a grey back-yard.What does the word“grey”imply?What’s her feeling at that time?(2)“Suddenly Della walked to the mirror.Her eyes were shining.”(Para.5)“...but her face had lost its color within twenty seconds.”What does the word“shining”and“lost its color”imply?(3)“And then she quickly did it up again.She hesitated for a minute and stood still while a tear or two fell on the worn red carpet.”(Para.5)Why did Della do her hair up?Can you describe Della’s feeling from the words “hesitate”and“still”?(4)“If Jim does not kill me before he takes a second look at me,”she said to herself.What does the word“kill”imply?What’s her feeling at that time?(5)White fingers quickly tore at the string and paper.There was a scream of joy;and then,alas!a change to tears and cries.Can you describe Della’s feeling from the words “tears and cries”?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如环境描写“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色”,作者用了三次灰色,强调主人公忧郁的心情;接着“她的眼睛一亮”,用shining一词表现出主人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时的心情;但二十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那是因为舍不得她的秀发,有点犹豫不决;然后她很快把头发盘好,暗示自己下了决心就不再后悔,展现出坚定信心的状态。

后面的两个小时很兴奋,因为她为杰姆买到了心怡的礼物。

【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指导学生欣赏所学文学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从不同角度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变化,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掌握故事的起伏跌宕,同时了解文章的构思美,并能从不同的语境解读文本与词语的内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主旨,进而逐渐培养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

2.“互动—产出”探究模块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 of Della’s tears笔者解读文本及文本的言外之意,要求学生深层次阅读文本,带着以下问题思考并探究主人公几次“眼泪”隐含的不同情感。

(1)Why did Della cry after she counted the money she had been saving?(2)Why did Della cry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mirror?(3)Why did Della burst into tears when she opened the package?(4)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change of her feeling?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体味主人公几次“眼泪”隐含的不同情感。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学生虽然感觉难度较大,但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到“即使在极其拮据困窘的时候,一对年轻、贫困而恩爱的夫妇泪中带笑的幸福”,从而认识到“幸福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只有靠争取、创造才能获得,它与金钱、地位没有关系”的内涵。

【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使其深层解读文本,感受与体味所读文本的内容、形式、情感及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推动”评价模块笔者要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对文本内涵作出分析和评价。

(1)Were Della and Jim both foolish to sell their favorite possessions?(2)Was the gift they bought for each other more valuable than their favorite possession?(3)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会质疑、分析、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