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安装的概念学习资料

工件安装的概念学习资料
工件安装的概念学习资料

工件安装的概念

教案首页

课题:课题一工件安装的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工件定位的原理和定位方法2.定位基准的概念及定位要求3、了解常用夹紧机构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件定位的原理和定位方法

授课方法:讲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绘图工具、配套挂图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案用纸附页

教案用纸附页

教案用纸附页

工件安装的概念

教案首页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工件定位的原理和定位方法2.定位基准的概念及定位要求3、了解常用夹紧机构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件定位的原理和定位方法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绘图工具、配套挂图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课题一工件安装的概念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案用纸附页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工件的定位?什么叫定位基准? 2、什么叫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讲授新课 一、工件定位 1、定位和基准的基本概念 (1)工件定位的概念 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一个正确位置定位的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 (2)基准的概念 基准是用来确定工件上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又分: 1.定位基准2 .测量基准3 ?装配基准4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的概念: 工件的定位基准一经确定,工件上其他表面的位置关系也随之确定。 2、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一个不受约束的物体在空间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 、Y 、Z 方向的平移和绕 X 、Y 、Z 方向的转动, 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任何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均有六个自由度,即沿空间坐标轴 向的移动和绕此三坐标轴的转动。 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由此可见,工件安装时主要紧靠机床工作台或夹具上的这六个支承点,它的六 个自由度即全部被限制,工件便获得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 六点定则: 工件定位时,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 六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 称为“六点定则”。 教案用纸附页 在加工过程中用于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的正确位置的基准, 称为定位基准。 重占 .~I~A 八、、 重点只讲定 位基准 重占 .~I~A X 、Y 、Z 三个方

装配的基本概念

1 装配的基本概念 1.1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器(含汽车,后同)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所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而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装配不仅对保证机器的质量十分重要,还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通过装配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上的错误和零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规程,不仅是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力措施。 1.2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正确地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装配精度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和确定零件加工精度的依据。 装配精度的内容包括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等。 1)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 (1)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它关系到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已由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来解决。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

(2)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是指配合表面、接触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分布的情况。它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例如:导轨接触面间、锥体配合和齿轮啮合等处,均有接触精度要求。 2)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1)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是指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如轴向距离和轴线距离(中心)精度等。 (2)零部件间的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圆轴度和各种跳动。 3)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 这是指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其中运动方向上的精度包括零部件间相对运动时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即传动精度是指内联系传动链中,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精度。 1.3装配精庋与零件精庋间的关系 零件的精度特别是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有很大影响,而且装配精度是与它相关的若干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因此,要合理地规定和控制这些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使得在加工条件允许时,它们的加工误差累计起来仍能满足装配精度的要求。这样做既能保证装配精度要求,又能简化装配工作,这对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是很有必要的。 有时单靠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要求较高的装配精度,会使零件的加工精度显著提高并给零件的加工带来较大困难。此时,应根据尺寸链的理论,建立装配尺寸链。从而使按较经济的精度所加工的相关零部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如选择、修配和调整等),以形成不同的装配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装配的概念

名词解释: 概述 1. 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的一般都是由许多零件个部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和成组件、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的组件、部分组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械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概述 1. 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的一般都是由许多零件个部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和成组件、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的组件、部分组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械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机械产品的质量最终由装配工作保证。零件质量是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但装配过程并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组合起来的过程。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低质量的装配也可能装出低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装配则可以在经济精度零件、部件的基础上,装配出高质量的产品。 近年来,由于在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较快,装配工作量在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提高装配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才能适应正个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为了保证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从装配工艺角度将产品分解为单独进行装配的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组件是若干个零件和合件的组和。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就是产品装配时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两大类。 1. 几何方面的精度要求 几何方面的精度要求包括间隙、配合性质、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接触质量等等。间隙和配合性质可以统一为尺寸精度要求,指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尺寸距离精度。 装配中的相互位置精度包括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各种跳动等等。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相对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方向的精度。运动方向精度多表现为零、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相对速度精度也称为传动精度,即要求零、部件之间相对运动时必须保持一定精确程度的传动比。零、部件的直线运动精度或圆周运动精度是相对运动精度的基础。 接触精度指接触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2. 物理方面的要求精度 物理方向的精度要求内容很大,如转速、重量、紧固力、静平衡、动平衡、密封性、摩擦性、振动、噪声、温升等等,依具体机器的品种类型和用途,所需要的内容各不相同。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装配公平能够做应该由一系列装配工序以理想的作业顺序来完成。常见的基本装配作业有以下内容: 1.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零、部件表面或内部的油污和机械杂质。常见的基本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和超声波清洗等等。清洗工艺的要素是清洗液类型(常用的有煤油、汽油、碱液及各种化学清洗液),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以及清洗方法。清洗工艺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清洗要求、工件材料、批量、油污和机械杂质的性质及粘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零部件装配及相关概念

零部件装配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机器装配基本概念 一、装配单元 指机器中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套件、组件、部件等都可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一般预先装成套件、组件、部件后才安装到机器上。 套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就构成一个套件。它是最小装配单元。为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组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套件及零件,就构成一个组件。为组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 部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组件、套件及零件,就构成一个部件。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部装。 总装: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及零件,并最终装配成机器。称为总装。 二、装配单元系统图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时,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和流程的示意图称为装配单元系统图。为统一起见用方格表示,方格内标明该件的名称、编号和数量。方格在系统图的位置标明装配顺序。 第二节、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合理性,这就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目的。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和原始资料 1、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1)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尽量降低装配成本。 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和验收技术标准; 2)产品的生产纲领;不同的生产纲领决定了生产类型,进而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工艺方法、工艺过程的划分等等也不同。 3)生产条件;现有的技术力量、工艺装备生产面积,是否新建厂等等。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分析和计算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和组织形式 装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 组织形式:固定式:全部装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移动式: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地点到下一地点,各装配地点的总和完成产品的全部装配。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任何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装配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和较多的公共结合面。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可以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单元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具体是按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得原则进行。 例:卧式车床的床身装配 4、划分装配工序 1)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 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 3)确定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4)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 5)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6)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1)单件小批生产时,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和装配系统图工作。 2)成批生产时,要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编号和名称。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3)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还要制定装配工序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最新1 装配的基本概念

1装配的基本概念

1 装配的基本概念 1.1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器(含汽车,后同)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所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而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装配不仅对保证机器的质量十分重要,还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通过装配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上的错误和零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规程,不仅是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力措施。 1.2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正确地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装配精度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和确定零件加工精度的依据。 装配精度的内容包括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等。 1)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 (1)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它关系到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已由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来解决。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 (2)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是指配合表面、接触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分布的情况。它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例如:导轨接触面间、锥体配合和齿轮啮合等处,均有接触精度要求。 2)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1)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是指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如轴向距离和轴线距离(中心)精度等。 (2)零部件间的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圆轴度和各种跳动。 3)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

装夹的含义

装夹的含义: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某一正确位置并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项内容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 夹紧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已确定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 安装的含义: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将制订好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一定的格式(通常为表格或图表)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用以指导生产,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生产组织管理的主要依据、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的基本文件 技术交流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

符合环保要求。 零件结构工艺性指设计的零件是否能在现在的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下被经济、方便地制造出来,是否可能使用高效率的制造方法和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的程度。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 1)基准:将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与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道工序所加工的表面加工后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的基准。 定位基准是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定位基准可进一步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和附加基准。 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使用未经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附加基准:零件上根据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定位基准。 粗基准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